美利坚战略忽悠局 第182章

作者:老老王

 那么,为了让越南小兄弟冷静冷静,并且在愤怒的美国佬面前自证清白,表示刺杀肯尼迪总统的事情跟莫斯科和北京都没有关系,在刺杀案之后的短期内,适当削减对越援助,就是一个必须要摆出的姿态。

 中国方面原本准备在年底就入越支援的工兵、防空兵和运输兵部队,这下大概得拖到明年了。

 当然,苏联和中国也肯定不会眼看着北越倒下,真要到了北越一败涂地、美军向北突破北纬十七度线,即将摧毁胡

 志明政权的时候,中国人应该是会冲出友谊关(镇南关),在红河平原上与美国佬接战的——就像在1950年,中国志愿军渡过鸭绿江,拯救了已经濒临毁灭的北朝鲜红色政权一样。

 但在十七度线以南,今年才夺取的顺化和西贡,就得靠越南人自己去守了,不能指望中国帮忙填坑。

 就像朝鲜不能指望靠着中国解放军来统一半岛一样。

 最后,跟早已大军压境的美国相比,骤然转向敌对的柬埔寨,或者说高棉共和国,同时是个麻烦。

 ——左右横跳的西哈努克亲王遇刺身亡之后,朗诺、施里玛达亲王和山玉成等人,刚刚联手废黜王室,建立起来的「高棉共和国」亲美反动政府,就立刻清洗了国内的合法左翼政治势力,对北越和「红色南越」断交,又向河内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北越军退出之前占据的高棉东部边境领土。

 对此,越共自然是严词拒绝,并且表示不承认金边的反动政权,要发动高棉人民展开革命斗争。

 而朗诺和施里玛达亲王也针锋相对,高举民族主义大旗,呼吁人民不要被赤匪蛊惑,要回忆起跟越南人的数百年血泪史。尤其是已经从「下柬埔寨」变成越南人家园的湄公河三角洲,联合起来「驱逐越寇」!

 不得不说,在眼下这个全世界民族主义觉醒的年代,上述口号还是很有一定感染力的。

 当然,说归说,做归做。尽管在国会和报纸电台上挑唆越柬民族矛盾,把各种抗越口号喊得山响,朗诺将军却并没有立刻出动高棉军队东征,收复失地,切断胡志明小道——因为根本打不过越共啊!

 由于柬埔寨跟印度差不多都是和平独立,继承于法国殖民当局的柬埔寨军队,自然也没多少战斗力。

 全国的政府军总兵力,大概只有3万人左右。再扣掉那些不太听话的地方军阀私兵之后,真正完全服从朗诺这个总司令指挥的高棉陆军,不算吃空饷的幽灵兵,实际人数有没有一万人都很难说。

 除了不中看也不中用的政府军之外,山玉成的「自由高棉(蓝色高棉)」倒是经历过不少跟殖民者和各路土豪军阀的血战,相对来说更有战斗力。但问题是,朗诺将军看待蓝色高棉,大概就跟纳粹德国的容克军官,看待罗姆的冲锋队差不多——百般提防都还不够,哪儿敢重用?

 ——红色高棉是反贼没错,但蓝色高棉同样也是反贼啊!

 哪怕如今的蓝色高棉,已经蜕变为中情局豢养的雇佣兵。但朗诺还是对这帮「盟友」既用又防。

 再说,蓝色高棉也就能跟红色高棉游击队打个五五开,用来对阵越共精兵,依然是基本没有胜算。

 以如今这副缺兵少将、军备废弛的模样,在得到美国提供的军事援助,并且展开大规模征兵和扩军之前,高棉共和国是没有实力向越共占领区发起主动攻击,跟作战经验丰富的越共展开正面交锋的。

 不过,虽然朗诺将军暂时没有跟越共精兵大打出手的勇气。但借着「反抗越南侵略」的口号,趁机屠杀国内越南移民和大肆抢劫的胆量,却是绝对有的,而且还很大。

 ——高棉共和国的军队,就算战斗力再弱,攻打一些村庄,屠杀一些平民的本事,也总还是有的。

 于是,朗诺在十一月下旬,下令抓捕首都金边的所有越南人,又派遣了三个团的军队下乡,扫荡了湄公河沿岸政府军控制区内的越南人村庄,还有雇佣了越南劳工的水产品处理工厂和橡胶厂。

 结果,朗诺政权在一个星期内屠杀了七千多名越南移民,投尸湄公河,迫使上万名越南移民逃过边境,向已经占据湄公河三角洲的越共部队,哭诉高棉人的血腥与残暴,乞求越共为他们报仇雪恨。

 ——虽然西贡的越南南方共和国政府,鉴于数十万驻越美军正在芽庄、大叨一带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发动旱季攻势,短期内不想立刻拉开第二条战线。故而在一开始试图封锁消息、控制事态。

 但是,随着湄公河里漂下来的浮尸越来越多,发生在越柬边境的血腥惨案,终究还是传播了开来,并引起了南方民众和基层官兵的极大愤怒,各种复仇和请战的声音,一时间连压都压不住。

 于是,这就给了西贡的「红色南越」一个难题:到底是出兵庇护同胞,报复高棉共和国的暴行?还是坐视侨胞惨遭屠戮,以保持战略定力,专心应付美军,而不顾民心的丧失?

 除此之外,朗诺还驱逐了高棉港口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商船,切断了从西哈努克港(磅逊港)到越南南方根据地之间的「海上胡志明小道」,让「红色南越」的后勤补给,陷入了十分困窘的状态。

 ——在1963年的时候,被北越称为「长山公路」的胡志明小道。尽管名为公路,但还没有经过拓宽和扩建,路面狭窄而坎坷,大部分路段都只能走挑夫和自行车,根本不能跑汽车。结果导致这条穿

 过老挝和柬埔寨边境的「陆上胡志明小道」,每年的运输量只有「海上胡志明小道」的十分之一。

 如今,随着西哈努克港的关闭,再加上美国海军一直在对红色南越保持海上封锁,使得越共的「越南南方共和国」陷入困境,只能靠走私从外界获得少量商品,其数量远远不足以供应军民日常生活所需。

 虽然湄公河三角洲土地肥沃,乃是鱼米之乡。但反过来说,除了稻米、淡水鱼和海盐之外,西贡这边几乎没法就地获得其它各种维持现代战争所必须的资源,比如煤炭、汽油、钢铁、弹药、药品等等。

 因为缺乏燃料的关系,如今越共统治下的半个南越,迄今尚未恢复电力供应,入夜就是一片黑灯瞎火,西贡城更是连自来水都断了,残余市民只能靠喝雨水、井水和浑浊的西贡河水为生,导致了瘟疫的肆虐。

 除此之外,因为农药、化肥和高产种子的断供,越南南方的农业生产,也预计很快会有大幅度的滑坡。

 如此一来,尽快解除帝国主义势力对南方根据地的封锁,重新恢复工农业生产,就成了当务之急。

 围绕着这个问题,胡志明在会议上跟众人讨论了很久,也想了很多的办法和对策,可是全都缓不济急。而美军的攻势,却已经迫在眉睫……

 一些干部纷纷隐晦地表示,如果西贡很快就要失守的话,我们又何必想这么多有的没的呢?

 届时把全城剩下的物资洗劫一空,游击队员疏散撤退,将一座空城丢给美帝国主义,不就完啦?

 这种没志气的牢骚话,让胡志明和黎笋都听得很厌烦,正要狠狠呵斥他们的「失败主义思想」,却突然听到外面响起了一阵阵悠长凄厉的空袭警报声!

 呜——呜——

 得了,美帝国主义的战略空军,又来轰炸河内了!

 于是,会议只能暂时中断,之前出去透气的干部带着家属,纷纷涌入地下避难所,一时间让原本就不宽敞的避难所内,变得比上下班时间的公共汽车里还挤,浓烈的汗臭味熏得人头晕。

 而听着炸弹的爆音,感受着地面的震撼和头顶窸窸窣窣掉落的灰尘,更是让人恐惧而又烦躁。

 胡志明只得耐着性子,努力安慰身边的人,让他们不要担心这地方的坚固程度。

 好不容易等到空袭警报解除的长音响起来,人们终于长出了一口气,开始纷纷离开黑暗潮湿的避难所,而胡志明也在旁人的搀扶下,踉踉跄跄地爬上台阶,准备出去透透气。

 结果,来到地面上,除了燃烧的火光,以及随风而来的焦臭,他还看到了许多空投传单散落在地面。

 胡志明弯下腰来,伸手捡起一张敌机投掷的传单看了看,发现印刷得十分粗糙,上面用英法中越四国语言,写着各种咒骂自己的话语——其中汉语的内容最简洁,就六个字:“胡志明,冚家铲!”

 他苦笑一声,丢下传单,望着天际远去的敌机,叹息道:“让前线部队做好战斗准备吧!在打赢美国佬之前,咱们说什么都没用啦!”

 和各大媒体的战地记者,通过跟他们的接触,菲里发现对于肯尼迪在金边被「越共」暗杀的事儿,美国这边不仅举国上下群情激奋,军队里更是怒发冲冠。哪怕是共和党的人也都嗷嗷叫着要报复。

 而原本已经被漫长无聊的越南雨季,拖得有点涣散和疲惫的前线驻越美军,同样被刺激得打起了精神。

 大概就跟另一段历史上,美国刚刚遭遇「911」恐怖袭击,被撞塌了纽约世贸双子楼时的状况差不多。

 所以,顺应着这股渴望复仇的激烈心态,驻越美军威斯特摩兰将军认为,肯尼迪总统生前敲定的那个「夺回顺化平原」旱季作战方案,明显是过于保守了,远远不足以惩戒犯下如此滔天罪行的「越共赤匪」。

 为此,他跟飞来前线督战的麦克纳马拉国防部长,准备召集前线文武官佐,商讨如何变更作战方案。

 11月25日,会安古镇上一座被征用为会场的咖啡厅内,军事会议正式召开。

 戴着金丝眼镜的麦克纳马拉国防部长,首先带领众人默哀三分钟,向肯尼迪总统的在天之灵致敬。随即就当前的越南战局,对在座的诸位前线将领和文官,展开了探讨。

 与会众人一致认定,如果依旧按照原计划作战。仅仅满足于歼灭顺化地区的北越重兵集团,将战线往北退回北纬十七度停战线,那么显然是不足以告慰肯尼迪总统的在天之灵的。

 关于如何进一步扩大战事,让胡志明和他的北越赤匪感受到更大的痛苦……

 在场的文武官员,大致上分为保守派和激进派两种意见。

 保守派认为,应该取消原来那个抠抠搜搜的顺化作战,然后调集更多的兵力和战舰,分兵海陆两路南下,挥师直扑西贡,一举摧毁那个名为「红色南越」的捣蛋鬼俱乐部,把邪恶的赤匪驱赶到山里去!

 激进派则认为,保守派还是太保守了,西贡固然要拿下,但顺化也完全没必要放弃。

 天下无敌的美帝王师,完全可以联合各路盟友两面开弓,一边北上打顺化,一边南下攻西贡嘛!

 除此之外,驻富国岛领事基辛格博士表示。如今的高棉共和国也已经向越共宣战。但举国上下文恬武嬉,完全不像能打仗的样子。如果不想让孱弱的金边当局被久经战事的越共和红色高棉一波带走,那么驻越美军最好能够尽快对金边进行军事援助——否则就得做好让朗诺逃到富国岛来建立流亡政府的准备了。

 驻西原联邦大使布热津斯基教授则声称。虽然沿海的广南国境内,目前已经没有了成规模的越共根据地。但西原地区的越共根据地依旧远远没有肃清。尤其是西原北部的嘉莱和昆嵩,一向是越共的重灾区。

 作为一个由众多山区土著民族拼凑出来的松散国家,西原联邦尽管在今年得到了很多军事援助。但短期内还是不具备能够跟越共抗衡的军事力量——美军只负责驻守占婆遗民聚居的出海口,并不深入内陆;多乐省的苗族民兵数量终究有限,只够控制西原南部;而人口最多的嘉莱族人又自古就不太会打仗。如今就算拿到了美国的军援,短短半年之内,也来不及从零开始练出一支精兵。

 所以,在西原北部的昆嵩省和嘉莱省。如今依旧星罗棋布地散落着大量越共根据地。土著人虽然对此一清二楚,但根本啃不动这些据点,最多只能引导美国空军进行轰炸:但光靠轰炸是炸不垮越共的。

 更要命的是,随着洪水泛滥的雨季宣告结束,旱季再次到来,胡志明小道恢复了通行能力,更多的越共战士正在从北越南下,或是从西贡北上,不断走胡志明小道渗透进西原地区,加强当地的越共力量。

 与此同时,因为在沿海各省被火力强大的美国正规军围剿得站不住脚,今年秋天蓬山之战失败后的越共残部,也纷纷逃离沿海平原,退入内陆的西原地区,汇合己方友军,跟山区少数民族土著人抢地盘。

 如今,在嘉莱省的朱邦山脉、德浪河谷一带,已经聚集了越军足足五个团,至少六七千人的部队。

 而散布在西原地区其它据点的越共,还有一万多人。国境线西边的老挝和高棉境内,则有越共四万。

 布热津斯基教授表示,西原联邦的土著山民,目前根本没有能力剿灭这样庞大的越共武装。而且,越共在当地挖掘了坚固的防空掩体和地道工事,美国空军执行战术轰炸的杀伤效果也很有限。

 按照他的说法,如果驻越美军继续忽视西原的敌情,那么一旦美军主力调出岘港,出征北上或南下,这些渗透进西原地区的越共。届时就会立刻冲出山区,杀向沿海平原,给美军来个后院失火!

 因此,哪怕只是为了后方的稳固,驻越美军也得尽快发动一场针对西原地区的清剿作战才行。

 就这样,驻越美军同时面对着西原、顺化、西贡和高棉四个战场,甚至还有北方的老挝也在开打。

 这样一来,驻越美军(联军)司令部名下。如今虽然有三十万大军,看似兵强马壮,但若是全面出击,把力量分散到这么多个战场的话,依然会变成撒胡椒面,处处捉襟见肘,甚至搞不好还会啃崩几颗牙。

 可若是只攻一路的话,似乎又显示不出美国作为世界霸主的威严?

 正当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菲里站出来,沉声说道:“诸位先生们,你们都太保守了!就算我们拿下了顺化、收复了西贡,那又怎么样?不过是把战线恢复到了今年春天的格局而已,哪里谈得上为肯尼迪总统复仇?胡志明根本就没受到惩罚!

 想要让胡志明真正感受到痛苦,我们必须让坦克撞开他家的篱笆,把军靴踩进他的客厅!

 就像我们之前要惩戒纳粹,就得打进柏林一样,现在要惩戒越共,自然也得挥师打进这里!”

 菲里俯身到沙盘地图旁边,伸手拔起一面小小的星条旗,向北移动过北纬十七度线,插在了北越首都河内的位置上,“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胡志明,冚家铲」!”

 作者的话:  PS:著名歌剧《图兰朵》说是发生在中国的事情。但我作为中国人看起来总觉得怪怪的。后来看了考证才知道,故事背景设置在元朝,里面的「中国公主」是蒙古公主,王子们则来自西边几个蒙古汗国。

 好吧,既然我们不能否认元朝同样是中国,那么也只能承认《图兰朵》是中国故事了。

 就像《阿拉丁与神灯》居然也是发生在「中国」的故事,只不过这个「中国」说的是西辽……

 第295章、打过北纬十七度线!

 什么?你说我们都太保守了?

 什么?你的主意是突破北纬十七度线?打进北越,直捣河内?一脚踢开胡志明的家门?

 这,这未免也有点太极端了吧?

 但为什么听起来这么的顺耳呢?

 听了菲里的大胆建言,在场的美军将校虽然有些不忿,但更多的则是跃跃欲试、欣然意动。

 身为天性尚武的军人,有谁不渴望着能够将旌旗插上敌国的首都,把军靴踩进敌人的宫殿呢?

 对于军人来说,这就是最大的荣耀,也是能够在家里吹上一辈子的光荣记忆。

 ——在深山里搜捕几个穷匪算什么本事?只有破军拔城,在敌国首都的街道上阅兵,那才是真英雄!

 不过,美国一向坚持文官治军,素来严防军队独走。所以众人很快把目光投向了在座的国防部长。

 “当然,我也知道,突破北纬十七度线会导致越战的进一步扩大化,甚至召来中国人下场参战。”

 看到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的表情似乎不太愉快,菲里立刻补充说道,“在十三年前的朝鲜,中国人警告我们不得越过腊斯克国务卿划定的北纬三十八度线,麦克阿瑟元帅忽视了这一警告。不仅攻占了北朝鲜的首都平壤,还继续向北进攻,一路打到了中朝边境的鸭绿江——而最终导致的后果,我们都清楚。

 在如今的越南,中国人又警告我们不得越过北纬十七度线。否则他们就会出境参战,我们固然不应该忽视对方的警告。但也没必要跟个被训斥的老实孩子似的,真的彻底听从他们的吩咐行事啊!

 确实,中国人肯定有勇气在越南北部跟我们打一仗,我们没必要否认这一事实。

 但是,面对敌人给我们划下的底线,我们就算不准备真的进行突破,同样也没必要奉为金科玉律,不敢越雷池一步。这会让我们和越南人好像是在中国人造的斗兽场里厮杀,实在是太屈辱,也太懦弱了。

 再如何骁勇善战的角斗士,充其量也不过是供观众取乐消遣的玩物啊!

 我认为,更合适的做法,应该站在这条线的边缘,反复横跳,如此才符合对敌人极限施压的需求。

 所以,我建议,驻越美军司令部可以把原本为了渡海登陆顺化而在岘港集结的机动兵力,投放到更北方的红河三角洲,对河内发动一场快进快出的闪电战!

 如今,北越的精锐部队基本都在顺化一线,或是被派到了南方,后方相对空虚。

 若是我军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攻入河内,然后抢在中国军队抵达之前,主动放弃河内,撤回到海上。

 那么,中国人就算反应过来,赶紧集结起广西和云南的边防部队,翻过边境的重重山脉南下出兵,也只能追着我军撤退的车轮印扑一个空,然后望着空荡荡的海滩,发泄他们的无能狂怒而已。

 接下来,他们就得在无功而返,或者为越南人流血强攻海云岭之间,做一道艰难的选择题。

 既然十年之前的中国人,打不开横亘朝鲜半岛的三八线防御工事。那么他们现在也肯定突破不了长度更短,地形更险峻,并且更容易得到我方海空军火力掩护的海云岭防线……”

 “打下了河内又主动放弃?嗯,如果撤退得够快的话,确实是可以让中国人

 抓不着没错。

 对于海云岭防线的坚固程度,我也有着十分充足的信心。”

 一名美军少将站起来开口说,“但这样一击而走的作战,对于我们来说,又意义何在呢?”

 “最重要的当然是政治意义!我军只要能够占领河内四十八小时。然后在巴亭广场或者河内的其它什么地方升起星条旗,举办一场宣示胜利的阅兵式,就能极大地提振声望,洗雪肯尼迪总统遇害的耻辱。

 除此之外,一方面,这场闪击行动能让北越劳动党知道,他们并没有一个安全的后方,北纬十七度线并不能保证他们的绝对安全,使得他们在越南的北方也不能安心地休养生息,而是惶惶不可终日,还得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来修建一条漫长的海岸防线——类似于纳粹德国在法国海岸修建的「大西洋壁垒」。

 另一方面,这种只偷袭,不占领的维京海盗式作战,还能让我军获得战争的主动权。

 过去,我军要么是困守在一系列据点和交通线,坐等越共游击队的反复骚扰,没完没了;要么是在乡村和森林间展开扫荡,就算能够捣毁越共的根据地。但自身也总是伤亡不少,时间一长恐怕有损士气。

 而在闪击河内之后,北越为了防御我军的下一次登陆偷袭,就不得不把大量兵力分散在越南北部的漫长海岸线,无法将这些有生力量投入南方作战,甚至说不定还得从北纬十七度线以南的战区抽兵北上。

 这样一来,我军就成了来去自如的维京海盗,而越共则是英格兰领主,处处分兵却哪里都守不住!

 届时,我军再要收复西贡和顺化,就比现在跟越军主力硬碰硬,要来得容易多了。”

 菲里伸手在沙盘上的西贡和顺化两处指了指,随即话锋一转,“另外,闪击河内也是有窗口期的。

 如果我们现在不展开行动,而是等到一年之后的下一个旱季。届时,肯尼迪总统遇刺的舆论热度已经消散,中国军队和苏联军队不再受到国际舆论的干扰,开始成建制地大批进驻北越……届时,我军想要再闪击河内,可能就得在红河三角洲跟中国军队甚至苏联军队交手,能不能攻下河内就很难说了。

 万一苏联人也像之前的古巴战场那样,在北越也部署了核地雷和核导弹,我军更有遭遇核战之虞!

 相反,现在的胡志明,还没想到我们有着杀到他家门口的胆量,北越人民军的精锐部队,不是被调动到了南方的湄公河三角洲,就是压在了岘港以北几十公里的顺化一线,首都河内几乎没留什么预备队。

 而且,河内本身也已经被李梅将军的地毯轰炸,给摧毁得非常严重,防御力量大大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