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老王
所以,现在应该就是闪击河内的最好窗口期,过了今年,我军再打河内,就要艰难得多了……”
说到这里,菲里向在座众人微微鞠躬,以晚辈之礼做了个总结,“以上就是我个人对于越南战局的一些不太成熟的看法,希望能够对各位前辈有所裨益,如有冒犯,还请多多谅解,谢谢。”
接下来,随着菲里提出了闪击河内的建议,会场上的气氛很快变得愈加热烈起来。
越来越多的美军将校,开始对攻击河内提出各种补充建议,比如红河流域的内河通航条件,海防港到河内的道路情况,还有如何进行战术佯动,以迷惑北越军队,让他们误判美军的攻击目标;如何破坏中越之间的铁路和公路交通,以迟滞可能出现的中国援军南下抵达河内的时间;要不要派特种兵空降占领河内附近的几个机场等等,并且积极主动地掀起头脑风暴,思考各式各样的解决对策。
——收复西贡跟攻入河内的功劳相比,大约就是二战中解放巴黎与攻陷柏林的区别。
军人素来都要靠战功说话,谁不想挥师打进河内,从胡志明的家里搜刮一些战利品回去炫耀呢?
等到傍晚散会的时候,甚至已经有人做出了一份精确到小时的河内攻击时间表。
麦克纳马拉国防部长尽管还是不置可否。但从他的表情也能看得出来,他对河内作战有些心动了!
看到这种热烈的讨论氛围,尤其是大家都把关注重点移到了北越,菲里感觉很开心。
这就是执掌命运、改写历史的快感啊!
他记忆中的那一段历史上,从越战开始,美军几乎总是把海外战争打成塔防游戏,精锐的美军不是蹲在一个个哨所里被动挨打,就是在公路上一边来来回回地巡逻一边挨各种路边炸弹。
敌人一旦逃出国境线,美军就只能停下脚步干瞪眼,唯恐引发国际冲突。
花费巨额资金扶持起来的伪军,连扫荡后方的任务都做不好,内部还被叛军渗透成筛子。
甚至搞得美军的后勤系统,不得不在战场上一边养自己人,一边养敌军,最后彻底变成吞钱的无底洞,或者说是以各种方式「养寇自重」的经典范例。
相比之下,就
算是1978年越南入侵柬埔寨之后,在柬埔寨扶持起来的洪森政权,也至少是能够一边应付越南的搜刮,一边在越南撤军之后,单独跟西哈努克亲王打个五五开,保持着谁也奈何不得谁的平局。
说真的,如果南越的吴庭艳或阮文绍,能够有柬埔寨的洪森的本事,美国人就该乐死了!
这种塔防游戏式的作战,也让北越当局产生了极大的自信,认为堂堂世界霸主美利坚尚且不过如此,那么其余的所谓大国,就更加的等而下之!只要军火弹药供得上,自己就完全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啦!
很显然,只要美军真的被一条北纬十七度线捆住手脚,那么就注定会让越南人狂妄起来。
为了提前打消越南小朋友的狂妄念头,菲里觉得有必要突破一次北纬十七度线,哪怕只有几天时间。
让美军从北部湾登陆,沿着当年法国人的入侵路线,如同闪电般攻入河内,然后短暂地占领和示威——嗯,若是约翰逊总统有足够勇气的话,还可以亲自飞到河内,显摆一番,刷一波声望和历史成就。
接下来,美军就应该抢在中国军队入越参战之前,火速掉头撤退,缩回到险峻而坚固的海云岭防线后面,把是否要付出血流漂杵、尸横遍野的代价,顶着轰炸和炮击爬山攻坚的难题,丢给对面来做选择。
——当年,占城(占婆)人凭着海云岭,跟北面的越南人抗衡四百年,越军始终不能过岭而南下,最后还是靠着美人计才把海云岭给骗到手。如今换成美军来防守,那就更是简直要丢原子弹才能突破了!
总之,只让美军摆出一副挨打的架势,守在荒山野岭里等游击队上门,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越南人也应该提心吊胆地守着海岸线,唯恐哪天美军登陆杀进河内,这样才算是公平竞技嘛!
——
散会之后,基辛格博士带着一瓶酒造访了菲里的寓所,两人一边吃晚饭一边讨论起了会议上的事。
对于菲里提出的河内攻略,作为「失败主义谋士」的基辛格其实颇有微词,觉得这太冒险了。
倒不是说,他觉得美军会打不到河内,而是他认为,这有可能引发出很多不可预料的连锁反应。
“我这可是在帮你啊,基辛格博士!富国岛领事先生!”
菲里当即叫屈:“如果不把今年的攻击目标改成河内,那么无论是采取激进方案,还是采取保守方案,我军都要攻打西贡,扫荡湄公河三角洲!再加上柬埔寨内战的影响,你觉得涌入富国岛的难民会有多少?就算是一口气挤上来一百万人,我都不觉得奇怪!到时候,您岂不是要被难民潮给搞疯了?”
“一百万难民?这也太夸张了……哪里会有这么多越南人和柬埔寨人想要逃离家乡啊?”
基辛格博士有点不太相信地撇撇嘴。但额头渗出的冷汗,还是反应出了他的情绪紧张,“还有,就算国防部长愿意拍板,决定对河内发动一场惩罚性的闪电战,难道接下来我们就不打西贡了吗?”
“打完河内闪击战之后,驻越美军的弹药燃油肯定消耗了很多,需要耐心等待补充,撤回来的部队也得休整一段时间,以恢复士气,同时还得加强海云岭防线,防备北越军再次强攻海云岭来报复我们。
然后,聚集在朱邦山脉和德浪河谷一带的数千名越共游击队,也得尽快剿灭,不让他们冲进沿海平原。”
菲里掰着指头向基辛格博士解释说,“等到这一切乱七八糟的麻烦都解决完毕,军队差不多恢复了野战能力的时候,旱季也差不多快结束了,想打西贡,就只能拖到明年的年底,或者干脆拖到后年。
届时,基辛格博士,你的富国岛领事任期早已结束了,在下个旱季收复西贡和扫荡湄公河三角洲,而引起的难民潮问题,也就是下一任美国领事需要解决的麻烦了。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后人的智慧……”
又是「后人的智慧」!
明明是个笑起来很阳光的小伙子,怎么办事风格一点儿朝气都没有,总是能拖就拖,能凑合就凑合呢?
基辛格嗔怪地看了菲里一眼,但也没有再反驳什么,只是岔开话题,聊起了其它闲事。
接下来的几天里,尽管麦克纳马拉国防部长飞回了华盛顿。但会安古镇的军事会议还在继续进行。并且开始对于河内攻略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并且展开了多次兵棋推演。
到了11月的最后一天,在经历了无数次电文往来之后,五角大楼终于通过了正式的作战计划。
而目前编制暂时挂在驻越美军司令部名下的菲里,也从威斯特摩兰将军手中,接到了自己的任务。
“本次作战计划代号「复仇者」,主要目标是攻入并短暂占领河内……我的任务是……在富国岛组建一支临时的「佯动部队」,就地虚构和伪装一场不会发动的湄公河三角洲登陆战
以迷惑越共?
呵呵,这还真是充分参考了我的昔日经历啊,这任务简直就跟三年前的多米尼加之战一样!”
菲里手持文件,笑着对基辛格博士晃了晃,“接下来我们又要合作了哦,博士!”
“都是老交情了!我一定会尽量配合你的!”
基辛格博士也笑道,“就算要我跟你一起扛着法棍面包上街踢正步,也绝对没问题!”
作者的话: PS:战略轰炸乡下农村的效果很差,但轰炸城市的效果就很好了。
但想要轰炸城市,前提就是先把城市让给越共,引诱越共进城,然后一座座地炸成废墟。
第296章、目标是河内!
越南中部,古都顺化
当驻越美军的将校们,正在秋盆河畔的会安古镇,商讨着剿共大计之时,距离他们北方的一百公里之外,香水河畔的古都顺化,北越人民军的前线将领们,同样也在筹备着接下来的战事。
——自从肯尼迪遇刺的消息传来之后,北越的军官们就已经明白,敌军的大举入侵,恐怕势不可免。
目前,在正面对抗美帝的第一线——顺化周边的狭长沿海平原上,北越合计部署了五个主力师又八个独立步兵团,两个高炮团,一个装甲团,一个特工团,以及若干民兵,合计约六万兵力,还有120门重炮,40辆坦克、装甲车和自行火炮,差不多是把胡志明伯伯手头攒着的那点儿家底,统统都给搬上来了。
中央军委副书记文进勇,担任顺化军区司令员,在顺化的阮朝皇宫设立了司令部,统筹指挥这场战役。
鉴于有一座自古号称天险的海云岭,横亘在岘港和顺化之间,而翻越海云岭的道路,之前已经被彻底破坏,北越总参谋部认为,美军的机械化部队如果要反攻顺化,绝无可能走一号公路翻山北上,只会走海路,搞两栖登陆。为此,就有必要在顺化以东的沿海滩涂,建立起一道铜墙铁壁,拒敌于滩头之上!
顺化的市民、郊外的农民都要发动起来,为国家义务劳动,抢修海岸防御工事!
当然,美帝国主义的海空火力终究十分强大,靠北越人民军的血肉之躯,未必能够抵挡得住。
同时,美军可以在顺化战场动用的兵力也超过十万,两倍于越军,北越一方并没有兵员优势。
所以,除了滩头防线之外,越军也要参考太平洋战争中,日军防守岛屿的经验,在内陆地区和城市里构筑街垒地堡:一旦扛不住美国海空军的炮击和轰炸,就把敌人放进来打!
宁可把顺化古都打成一片焦土废墟,也绝不让美国侵略者轻易拿下此地!
而且,掌握制海权的驻越美军,也有可能仿效麦克阿瑟大帅的成名作「仁川登陆」,选择避开顺化近郊,在顺化背后的东河或越门港登陆,从而切断顺化越军的补给线和退路,进而尝试发动一场围歼战。
为此,越军固然要有跟敌人寸土必争的觉悟,把顺化打成消耗敌人有生力量的绞肉机。但同样要准备好在时局不利之际,果断放弃一切重装备,向西退入内陆的长山山脉,然后走胡志明小道绕路老挝回国。
今年春天在强攻海云岭期间损失惨重的第304师和第308师,被安排在香水河与边海河的上游,固守北越军队前往胡志明小道的后退通道,确保在最坏的情况下,还能把部队撤到老挝。
除了顺化战场之外,南方的西贡那边,「越南南方共和国政府」同样在积极备战——阮友寿总理统治下的西贡,虽然断水断电,汽车没油,但兵员倒是很充裕,粮食暂时也还不太缺。
所以,「红色南越」以南下来援的北越人民军第312师为核心,纠集了13万部队,在西贡四周构筑了一道环形防线,又在新山一机场、边和机场等地设置了陷阱,准备诱捕可能空降偷袭的美国伞兵。
至于西贡以南的湄公河三角洲地区,各省、各县的游击队也早已枕戈待旦,准备迎击美军的登陆。
最后,渗透到西原地区的越共游击队,还有从蓬山根据地后撤到内陆的沿海游击队残部,合计6500人在德浪河谷地区完成了集结,被「南方共和国」编组为第3师,黎仲讯少将担任师长。
由于这是「南方共和国」军队的第一个师级单位,又是扎在敌人腹地里的一把锋利尖刀,阮友寿总理特地以「南方共和国」的红蓝金星旗中央的那颗金星,为其授予称号,称之为「金星师」。
按照北越总参谋部的计划,深入敌军腹地的金星师,将会在某个适当的时机,对敌人的后方大闹天宫。
综上所述,虽然还有一些不完美之处,但越军已经竭尽所能,来应对即将来袭的美利坚风暴了!
可是……为什么总觉得还是有哪里出了疏漏呢?
北越总参谋部作战部长黎德英,站在顺化皇宫的门楼上,一边抽烟,一边如此皱眉想道。
在他面前的沿
河公路上,几辆卡车正在缓缓驶出顺化市区,车上满载着粗糙的混凝土三角锥,准备运到东边的新美港,倾倒进海水里,用来制造干扰登陆艇靠岸的人工暗礁。
而在相反的方向上,另一批被轮换下来的苦役,则正拖着疲惫的步伐,从十多公里外的海滩工地上返回城里——他们大多是顺化市民,看上去一个个沉默、疲倦、表情呆板,衣衫褴褛,宛如行尸走肉。
自从北越占领顺化以来,这座阮朝旧都的十四万市民,就立刻倒了大霉。除了肃反过程中被抓走和打靶枪决的上万人之外,剩下的市民也都被一再审查。哪怕没查出什么问题,随之而来的社会改造过程中,他们毕生积攒的财产也统统一夜清零,存款、房子、田地、商铺,甚至家具都被没收充公!
最后,就连他们自己也都变成了「人力资源」或者说「人矿」,不得不服从国家的统一支配!
按照「极左派」的革命思想理念,这些顺化市民,就算不是封建地主或资产阶级,也是小资产阶级或封建地主的走狗帮闲,至少也是反动分子的亲戚!被镇压是活该!没有杀光他们,就已经是很仁慈了!
为了感谢人民军的不杀之恩,每天做牛做马服苦役直到过劳死,也是他们的本份!
更何况,就算不抓他们服苦役修工事。如今的顺化,又哪里还有他们可以做的工作呢?
——虽然顺化的皇宫,如今看起来还算完整,但只要站在宫墙上朝外眺望,就能发现绝大部分市区已是满目疮痍,处处残垣断壁:从五月开始,美国的B-52轰炸机和「天袭者」A-1攻击机,就不断地从空中造访此地。除非遇到台风和暴雨,否则几乎是每日必到,让顺化的越军和平民吃饱了凝固汽油弹。
如此狂轰滥炸了半年之后,除了顺化皇宫和阮朝皇陵等少数几个被美军刻意禁止轰炸的古迹之外,顺化的新城区和老城区都被烧得面目全非,街景市容犹如1945年投降时的东京一般!
残存的顺化市民,除了给北越军当苦力,换一口饭吃之外,哪里还能有别的活路呢?
所以,北越人民军征发他们修工事服劳役,其实是一种「以工代赈」的德政!他们应该感谢福报才对!
就这样,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依靠顺化数十万军民的拼命赶工,沿海地带的防御工事陆续峻工,其中包括密密麻麻的地堡和隐藏火力点,还有纵横交错的交通壕,以及各种水下爆破物和滩头障碍物。
步兵炮、无后坐力炮、高射炮和重机枪,都被安装在精心伪装过的掩体里,同时还仔细测量了水道,布置了水雷,记录了潮汐,测好了火炮射距……虽然觉得美军和广南军从陆路进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为了以防万一,在海云岭方向上的两军陆地交界线,北越军也做了一定的布防和备战。
就连北越军的坦克都被藏进了地下工事,预备在关键时刻驶出掩体,向来犯之敌发起反冲锋。
整个岸防工程都由苏联教官指导,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最后,文进勇还下令,在几处滩头别出心裁地树起了两米见方的字母标语牌:Welcome the U.S.Marine Corps!(欢迎美国海军陆战队!)
与此同时,超过十万美军在岘港大举集结的消息,不断通过公开的报刊电台和地下党的秘密情报渠道传来,让所有人都感到决战的日子已经迫近——于是,各部队一再地演习、评比,然后调整作战预案,企图把这场对抗美军的大决战,尽可能搞得更加完善:至少不能像仁川登陆时的北朝鲜军队那样丢人……
但是,尽管顺化这边的反登陆演习搞了一次又一次,美军的登陆舰队,却始终不曾在海平线上出现……而在跟湄公河三角洲隔海相望的富国岛,却有情报传来,表示当地正在抢修规模庞大的临时军营,还有码头栈桥,并且还有货轮运来大批补给物资,似乎是准备在岛上建设前进基地?
以至于某些北越参谋忍不住嘀咕:该不会美军根本没打算进攻顺化,而是要集中兵力直扑西贡吧?
总之,美军在岘港集结重兵和大量物资,是非常明确的,接下来美帝王师就要重拳出击,也是肯定的——唯一不确定的,就是美国人的拳头究竟要砸向哪里?是顺化?是西贡?还是两边同时开打?
对此,文进勇司令同样很烦躁,但除了加强对各处海岸的监视之外,也别无他法。
就这样,顺化平原的北越正规军主力,与西贡的「红色南越」眼巴巴地望着海面,等待了一天又一天。虽然探听到了美国舰队驶出岘港的消息,但迟迟没能看到敌人在身边的海岸出现。
终于,到了12月17日,当海防港陷落,美军公然宣扬要打进河内、惩罚胡志明的消息传到顺化,一众被思想钢印禁锢的北越军官,才如梦初醒——是谁规定战场只能在北纬十七度线以
南的?
美国佬在朝鲜能突破三八线,在越南自然也能突破十七度线!
为了消除肯尼迪遇刺的不良影响,约翰逊政府需要给国民和盟友展示一场宣传中的伟大胜利。
然而,就算是收复西贡,其胜利的含金量依然略嫌不足,或者说不够让傲慢的美国公民解气。
只有打下河内,逼得胡志明狼狈逃窜,才能让美国人稍微消气!
“该死的!我们怎么就没有想到?!敌人的目标是河内!!!”
文进勇司令官气急败坏地摘下军帽,狠狠地摔在地图上,“中国人给的这是什么保证?不是说美军已经在朝鲜吃够了苦头,在越南绝对不会又一次重蹈覆辙,跑到北纬十七度线以北吗?
现在这算是怎么回事?伟大首都河内这下危险了!中国同志真是把我们给坑惨了啊!”
听了首长的无能狂怒,黎德英的嘴唇动了动,但最终还是什么也没说。
毕竟,他自己同样是被思维惯性束缚,没想到肯尼迪遇刺之后的国际形势已经大不相同。
面对打着「为肯尼迪总统复仇」的旗号,对北越发动惩罚性战争的美军,中国之前就北纬十七度线做的背书,恐怕已经很难生效——至少在美军占领北越之前,大义反倒是在美军那边了!
但北越当局却似乎没想到这一点,对于河内遇袭的事情,在心理准备和实际准备上都严重不足。
当然,就算河内那边有所预料,恐怕还是像仁川登陆前夕的北朝鲜一样,想要防御也防不住——为了今年发动的南下解放大作战,北越如今的态势是倾国之兵都在南边,后方的红河三角洲则唱着空城计。除了少数架子师和民兵师之外,最靠近河内的主力部队,就是正在老挝北部跟苗匪王宝较量的第316师。
但这支山地部队的机械化程度很低。就算他们立刻撤离老挝,回援河内,恐怕也来不及了!
更何况,就算第316师即使赶回了河内,他们难道就能正面对抗两个师的美国海军陆战队?
整个第316师也才七千人啊!
“没办法了!为了避免首都陷落,我们必须向中国同志求援!”
司令部内的一名参谋如此喊出了声,文进勇顿时面露不豫之色,但也不敢直接否决或驳斥。
而黎德英则是悄悄摇了摇头:太晚了,即使中国出兵救援,也无法避免河内的陷落了!
当初中国志愿军出兵朝鲜时,也没能阻止美军在平壤插上星条旗耀武扬威啊……
作者的话:
后来看了关于也门的希巴姆镇的纪录片,发现这座始建于公元三世纪的镇子里,竟然遍地都是土砖造的七八层高楼!号称「沙漠里的曼哈顿」——虽然我看着更像是「阿拉伯的九龙城寨」。
上一篇:无聊,我要看到血流成河!(通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