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战略忽悠局 第229章

作者:老老王

 不过,就跟慈禧太后最后迎来了八国联军和辛丑条约一样,雅加达军政府的下场也注定里外不是人。

 无论纳苏迪安将军,在美帝王师面前是怎样的首鼠两端和跪着打拳,就凭他这种不够恭顺的态度,已经让美国方面下定了更换代理人的决心——五角大楼目前已经授意威斯特摩兰将军准备第二次出兵登陆

 雅加达,消灭这个「膝盖不够软」的印尼民族主义军政府,扶植一个更加听话、也更加软骨头的代理人上去。

 据说,亲自跑到新加坡去找威斯特摩兰将军疏通关系的苏哈托部长,有望成为缩水后的新印尼统治者。

 当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威斯特摩兰在吩咐一帮参谋运筹帷幄,制订攻略之际,也不忘拼命地向五角大楼索要更多的生力军。更多的补充兵,更多的飞机坦克大炮等技术装备……

 ——

 总而言之,在太平洋的彼岸,从越南一直到爪哇岛,几乎每一处战场的美军指挥官都在喊着兵力不足,急需增援,向五角大楼索要着更多的物资、经费和部队,恨不得一口气要来一支百万大军才好。

 那么,在太平洋这一边的美国本土,国内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嗯,总体上是一地鸡毛。

 完全没有二战时那种踊跃参军、为国献身的奋发向上精神,只有没完没了的怨怼和争吵。

 从太平洋到大西洋,从阿拉斯加到佛罗里达,全国每一个角落的反战运动,都搞得风起云涌。

 每隔几个月,就会有十万到二十万抗议者涌入华盛顿,举行反战游行,在国会山和白宫门外喊口号。

 美国大学生更是把反战运动搞成了最时髦的行为艺术,什么焚烧征兵卡,占据大学行政楼,在街头喷涂反战口号涂鸦,组织大批姑娘裸体游行,高喊「要SEX不要打仗」……总之怎么吸引眼球怎么来。

 这当然并不完全是无私的理想主义,大学生们正好是在适龄入伍的年岁。而自从越战开打以来,五角大楼从大学里征兵的人数已经暴涨了十倍,却还要继续翻倍增加,让切身利益受害的大学生忍无可忍。

 作为最有文化和想象力的一群人,大学生们有的是办法把他们逃避兵役的个人诉求,包装成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无私壮举,站在全人类和整个文明世界的角度,批判和否定这场让他们去流血牺牲的「不义战争」。

 一时之间,各种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在美国校园里喊得惊天动地,让人简直误以为美国要变红了。

 国会里也随之响起了反战之声——俄勒冈州的莫尔斯议员说「美国正在把人类引入决无胜利可言的第三次世界大战」;阿拉斯加州的格里宁议员把新的战争拨款提案叫做「供无限升级使用的空白支票」。

 当然,美国的鹰派政客也组织了不少鼓吹战争的对立团体,比如「争取胜利爱国者协会」之类,大声嚷嚷着要「按上帝的意志使用刀剑」。并且指责新闻界人士过于左倾,暴露了他们的通共罪证云云。

 路易斯安那州的拉塞尔·朗议员,更是扯起国旗大声疾呼:“每逢我看到美国国旗飘扬在国会大厦上就豪情满怀……我衷心祈祷投降者的白旗永远不要在这里升起来。”

 而约翰逊总统也逐渐撕下了他的「进步主义」面具,暴露了好战的真面目——尽管在1965年,他还假惺惺地宣称——“每一个美国人,不论是老年人还是青年人,都必须享有表示不同意见的权利。即便是少数人,也决不应禁止他们说话。提出意见和表示异议都是民主制度维持生命的呼吸,即使气粗一点也不要紧。”

 但仅仅是几个月之后,约翰逊总统就彻底站在了鹰派的那一边,公开宣称参加反战运动的美国人不忠于国家,都犯了叛国罪;而「俄国人」是「这整个活动的后台」。他还大肆扣帽子,把反战者打成敌特,说参议院中的鸽派与苏联代理人是有接触的,他们同苏联人一起吃午饭,参加苏联大使馆的宴会,“俄国人想出许多话来让那些参议员去讲。我常常在他们讲话之前就知道他们要说些什么。”

 从1965年的下半年开始,约翰逊总统就基本不再提起他的「伟大社会」计划,不再关心消灭贫困和社会福利,大量削减了国内的基建,将所有能够筹集到的资金都尽量投入到战争中——随着印尼战场和泰国战场的开辟,用于亚洲战争的军费开销,已经暴涨到了每年五百亿美元,而且还有继续翻倍上涨的趋势。

 在军费开支如此浩大的情况下,联邦政府已经没有余力再为公民做什么事了。

 美国鹰派以约翰逊总统为榜样,到处任意给人贴上不忠于国家的标签,数以百计的战地记者、电视新闻主持人和电台广播员,被五角大楼指责为叛国。

 更离谱的是,就连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竟然也被扣上了卖国的帽子。因为他在蒙特利尔发表了一次演讲,公开反对用氢弹核爆河内,认为这吓不倒越共,也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约翰逊总统闻言大怒,驳斥说自己有权「以任何必要的方式使用美国的武装力量」,其中也包括核武器。

 ——这跟与此同时的中国,大批元帅将军被打成「走资派」和「敌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但无论总统和鹰派政客怎样站在安

 全的地方,声嘶力竭地鼓吹战争,真正需要服役的那群年轻人,却大多都是发自内心地极端反战的——相当于是主战派躲在后方,强迫反战派去打仗。

 尤其是这些鹰派政客的孩子也都逃了兵役,几乎没有一个愿意以身作则,到前线去沐浴枪林弹雨。

 如此虚伪的「爱国主义」,自然不能让人心服口服,只能让人听了就感觉火大。

 在这种情况下,五角大楼的征兵工作当真是举步维艰,甚至已经到了完全干不下去的程度。

 作者的话:  PS:可可西里的网红狼,如今已经能撸了,网上到处都是各种怒搓狼头的视频和照片,任凭各路专家一蹦三万米高,说这个不可以那个不安全,也改变不了「狼性文化」就是个笑话的现实。

 第368章、不是专招傻子,而是不正常人类总动员!

 冷战时期的美国,本质上是一台庞大而冷酷的战争机器,联邦政府对全国的合法公民都建立了档案。

 政府的征兵办公室,能够对全国人力资源的情况,基本做到了如指掌,具体到每个人的头上。

 在越战爆发时,全国有2700万年轻人处于适龄服役阶段,从表面上看,美国似乎是应该不缺兵源的。

 嗯,在二战之后,越战爆发之前,美军确实是一直不缺新兵的。

 尽管美国当时是征兵制,但老百姓从来没觉得兵役是一种压迫,更没想过会遭遇抓壮丁的事儿。

 因为那会儿的美军规模不大,海陆空三军加起来也就是一百多万人,每年需要征兵的数量很有限。

 在越战前,即使你自愿报名想当兵,美国军队也不一定收你。至于拉壮丁什么的,就更是笑话了——比如在电影《阿甘正传》里面,那个趾高气扬的募兵官员就大放厥词地说,「军队只需要最优秀的人」。

 按照当时的规定,近视、平足、哮喘、照顾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亲人、上大学、在军工厂上班、神职人员、脊柱损伤(肯尼迪总统的老毛病)、食物过敏和药物依赖(毒瘾),都可以成为免除兵役的理由。

 当然,患有性病、传染病,或者肢体残缺,眼瞎耳聋的美国人,就更是别想参军混饭吃了。

 然后,在所有服役条件都符合的情况下,还要在自愿的基础上,让五角大楼「优中选优」,筛选出条件最好的报名者——凡是能够当上兵的,就等于被国家承认是一个棒小伙子,在当时是一件很光荣的事。

 万一参军失败,被打发回来,则是全家沮丧,如丧考妣——大概就跟现代中国的高考落榜差不多。

 所以,在越战前的美国,每年都有十万以上主动报名参军的人,却因为条件不符合而被刷下来。

 在这种情况下,越战前的美军是不缺新兵的,也是不需要征兵官到处抓人的。

 但是,在越战爆发之后,这种军民关系融洽,其乐融融的场面,就一去不复返了。

 有钱的和没钱的美国人都在逃兵役,可是亚洲前线却打得尸山血海,急需生力军的补充增援。

 尤其是在约翰逊总统下令出兵印尼,驻军新加坡,把越战打成了「大南洋战争」之后,美军在整个亚洲战场需要部署的兵力,更是暴涨到了一百万,比太平洋战争时的日本帝国南方军规模还要大一倍。

 不管五角大楼怎样拆东墙补西墙,从国内、朝鲜半岛和欧洲抽调兵力,也不可能填上这么大的窟窿。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大规模扩军,而在征兵制下想要扩军,就只能广发征兵卡。

 偏偏由于美国如今并未对任何国家宣战,没有进入全国战争状态,五角大楼也无法动员预备役。

 而为了维持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五角大楼也不能像太平洋战争时期的日本帝国大本营一样,遇到一个年轻人就想着抓去当兵,以至于搞出把零式战斗机工厂的熟练工人征召进陆军当炮灰。然后让牛肉罐头工厂去转产战斗机,最后生产出一堆合格率只有15%的破烂飞机,被前线飞行员集体抵制和拒收的破事。

 同时,在征兵制的背景下,五角大楼也不能像日后那样搞「绿卡兵」,让非法移民为了一张绿卡而给美国卖命;更不能大批征发「贼配军」,从各处监狱里释放囚犯充军——如今的美军还是一个光荣的职业。

 实际上,已经有了正规工作的美国公民,在国家尚未进入战争状态的情况下,都是很难进行征召的,也难怪征兵办公室要一门心思地往盯着校园,往那些还没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身上动脑筋了。

 ——只有抓他们这些尚未进入工作岗位的学生们的壮丁,才能尽量不引起社会动荡和经济波动。

 要不然的话,还能怎么办?难道要学习后世乌克兰征兵的先进经验,让征兵官虚报火警,再把消防员抓进部队里充军?或是拦下救护车,把病人丢在路边自生自灭,医生和护士强征入伍?

 还特制一批孕妇迷彩服,从妇产科

 医院抓孕妇参军,让她们挺着大肚子去跟敌军玩命?

 甚至是直闯市政府,当着记者的面,在直播镜头前,把市长和一众官员给拉去当兵?

 唉,若是征兵官能够直闯白宫,把约翰逊总统抓到越战前线去踩陷阱填战壕,大家也就服气了吧?

 仔细想想,菲里也觉得如今的麦克纳马拉国防部长,也真是够为难的了。

 一边是前线催命似的索要援兵,一边是全球各处都得有重兵把守,在朝鲜半岛三八线和西德铁幕前线驻扎的美军重兵集团,都不能轻易抽调,稍微一动就是「盟国惊诧」,舆论爆炸,国会山汹汹攻讦。

 国内各州的国民警卫队,已经有七八个师被派到海外,稍微有点战斗力的部队,都被抽光了。而且,最近这些年,美国本土的黑人骚动接连不断,也需要国民警卫队来弹压,实在是不敢「守外虚内」。

 欧洲盟国一边享受美军的保护,一边拒绝往亚洲派遣一兵一卒,或者最多是象征性地派遣几百人,那做派简直是来战地旅游观光的!非但派不上多少用场,还给美军的后勤添麻烦。

 以前还有澳大利亚非常积极地出兵越南,为美国老大流血流汗。但现在随着印尼战场的开打,澳大利亚人对于越南战场的热情也迅速消失。如今全力经营家门口的印尼占领区,拒绝继续参加越战了。

 至于澳洲隔壁的新西兰,虽然历史上曾经多次联合澳大利亚,组成澳新军团为大英帝国远征他乡,从中东的沙漠打到过达达尼尔海峡的滩头,在米字旗下立过不少汗马功劳。但如今面对华盛顿的号召和邀请,新西兰人始终是推三阻四,不愿意再把自己绑在华盛顿的战车上,继续为星条旗征战。

 本来在金钱的诱惑下,韩国已经出兵五万进入越南战场。尽管打不得硬仗,但扫荡乡村的时候兵锋还是很犀利。怎奈六十年代的朴正熙大统领,暂且还立足未稳,为了赢得大选,朴正熙实在是不敢再轻举妄动,调动更多的韩军到海外为美国佬打工——手里没有几支精兵,像他这样的军阀如何能放心呢?

 根据菲里最近这次坐飞机去华盛顿述职的见闻,被逼无奈的五角大楼和白宫,已经准备捏着鼻子接受蒋委员长的「好意」,同意参考当年二战时期的缅甸远征军往事,从台湾募兵20万,投入到印尼战场。

 ——为了避免刺激到中国大陆方面的敏感神经,五角大楼规定这批台湾「蒋记国军」只能用于南洋海岛,不能用在红色中国能够投射军力的中南半岛,以免国共两党再次对战,让越战局势进一步升级。

 至于爪哇岛、苏门答腊岛和婆罗洲这些地方,让台湾军队上阵就没问题了,反正解放军过不了海。

 参考当年党国残军在缅甸的战绩,还有印尼军队在荷兰人面前每战必败、战无一胜的扑街武德,让台湾军队扫荡这些印尼猴子,肯定是嘎嘎乱杀。然后再让他们捡起在大陆的老手艺,对印尼农民和市民重拳出击,多多屠城烧村挖万人坑。就算是再怎么桀骜不驯的刺头儿,应该也能在屠刀面前变乖巧的。

 但就算从台湾拉到了二十万人,整个南洋战场还是存在着几十万兵力的缺口。

 五角大楼如今每个月都要征召五六万人参军入伍。若是全部摊在大学生的头上,也未免有些太多了。

 于是,麦克纳马拉国防部长为了挖潜,就把主意打到了国内的一批「不合格兵员」身上。

 ——

 “最近的新闻媒体都说,麦克纳马拉国防部长的《十万人计划》,是专门征召傻子参军的,但这是一个误解。五角大楼之所以把这份征兵计划称为《十万人计划》,其实是基于一个很简单的统计数据。”

 菲里对他的部下们如此侃侃而谈,“在越战打响之前,美国每年都有十万已经被登记在兵役名单上的志愿者。因为通不过审查与考核,而被五角大楼刷了下来。

 按照麦克纳马拉国防部长的想法,只要降低征兵标准,把这十万人征召入伍,就能把人力资源的缺口补上一部分。接下来再推动国会修改兵役法,允许从监狱里招募囚犯充军,大致上就能应付兵力危机了。

 所以,麦克纳马拉国防部长才会称其为《十万人计划》,而不是《智障部队计划》。

 在这十万不合格兵员之中,低智商人群的数量,固然是最多的。但也包含了残疾人、哮喘病人、近视眼、过度肥胖者和其它传染病患者,比如麻风病人和性病患者等等,此外还有不会说英语的人。

 总的来说,差不多已经属于老弱病残总动员,只要是个年轻男人,就都在里面凑数了。

 按照国防部的安排,这些低素质兵员在完成训练之后,原本是应该派往越战前线被打残的各部队,直接补入缺编的单位,跟普通士兵混编的。但前线部队普遍对此十分反感,投诉信如雪片般向华盛顿飞来。

 所以

 ,麦克纳马拉国防部长和中情局长就交给我了一个任务,要我完全使用《十万人计划》招募的不合格新兵,组建一支实验性部队,并完成各项演习科目,以证明该计划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麻风病人?!!上帝啊!国防部竟然连麻风病人都要征兵?”

 华裔老头儿白斯文闻言,顿时倒吸一口凉气,“这还真不如傻子了,至少没麻风病人那么危险!”

 “放心吧,就算你染上了麻风病,我也会找个姑娘帮你治好的!”

 独腿老板娘阿玛斯看了白斯文一眼,笑着说。

 ——在菲里手下的「四大金刚」之中,独腿老板娘阿玛斯是混得最好的。如今不但攒下了上千万美元的资产,而且还实现了产业升级,正在从风俗业向着医疗业大举进军,让众多医院吓得哭爹喊娘。

 没办法,她手底下这些靠着勤修欢喜禅而啪出来的「密宗大师」。虽然连一天医学院都没读过,甚至连英语都不一定会说。但凭着胯下包治百病的「性疗术」,还是能让大多数医生都望尘莫及。

 即使是麻风病这样让现代医学毫无办法的绝症,4级以上的「密宗大师」也能让其不药而愈!

 目前,尽管遭到了整个医学界的疯狂诋毁和力图封杀。但渴望健康的病人们还是乖乖地用脚投了票。

 不过,非常遗憾的是,病人想要接受「性疗术」,也是得有一定先决条件的。

 “唉,您的好意我是领了,但这种超能力对我来说是真没用!”

 白斯文看了阿玛斯一眼,拍着大腿叹息说,“老汉我都七十五啦!哪里还硬得起来?”

 与此同时,来自德克萨斯州的肥宅无线电员沃尔夫·李,则是注意到了另一个BUG。

 “五角大楼的《十万人计划》里,竟然还有不会说英语的人?可是,征兵不是应该只从美国公民里征召吗?难道美国公民还有不会说英语的?莫非是哑巴吗?”

 “怎么没有?小李子,你的见识还是太少了,不会说英语的美国公民,如今可是多了去了!”

 菲里答道,“在佛罗里达就有一大堆拉美移民,只会说西班牙语;然后,在洛杉矶、旧金山和纽约的唐人街,也有不少华裔移民只会说中国话……”

 说到这里,他突然一愣,随即双眼一亮,头脑里茅塞顿开:“等等,我为什么一定要训练一群傻子呢?那些不会说英语的人,分明也在《十万人计划》里啊!我之前不是当过「古巴旅」的指挥官吗?只要如法炮制,再训练出一支说其它语言的美军来,不也算是完成了麦克纳马拉国防部长的任务?”

 第369章、不会说英语的美军

 洛杉矶,唐人街

 原本虽然逼仄狭窄,但也熙熙攘攘的繁华街道上,突然变得大呼小叫,哭爹喊娘,乱作一团。

 只见一个趾高气扬、皮肤黝黑的老头儿,穿着一身迷彩装,指使一帮荷枪实弹的打手,闯进一座貌似酒吧的房子里,顷刻间就绑了四五个年轻华人出来,后面还有一个满身刺青的中年人追出来哭嚎:“白斯文!你这个古巴来的死扑街!冚家拎!你凭什么抓我的侄子和小弟!你这是不讲江湖义气!”

 “小刘啊!不要不识好歹!我这是在给你们铁拳帮的街头小子找一条出路啊!”

 白斯文笑眯眯地说,随后对那些被一个接一个的拴着胳膊,捆成一串的华裔年轻街溜子安抚道:“你们不用怕,这不是抓你们坐牢,也不会把你们抓到黑农场里做苦工的!这是让你们给五角大楼当兵去!当兵光荣啊!有吃有喝有军饷,退伍还给津贴。若是打了胜仗立了功,说不定还能当官呢!”

 “放屁!别当我是傻瓜啊!美国军官都是军校生,哪里是大头兵能当的?”纹身的中年人怒吼道。

 “哟,想不到你还有些见识嘛!小刘,但是,他们就算继续跟着你混,不也是三天饿九顿吗?”

 白斯文转过身来,看着那个被两名军装保镖架住胳膊的纹身大汉,拍了拍他的脸说道,“就我所知,你的铁拳帮最近可是混得很惨啊,既打不过南区的黑鬼,也打不过墨西哥的湿背佬,生意都快丢光啦!

 你们拳头不够硬,搞不动武斗,倒也罢了。若是搞文斗,走上层路线,你们又比不过日本人,人家那边的暴力团都是合法的!对怎么跟官府和警察打交道,那是门儿清!而你的手下,就算拿了美国籍,也还是连英语都不太会懂,见了警察只会点头哈腰说「yes,sir」,这副又傻又怂的样儿,如何能混江湖啊?

 还不如让他们跟着我去军队里去锻炼锻炼,杀几个人,养一养血气,以后回来就能强攻黑人区啦!

 再说,在军队里待几年,也有利于发展人脉啊。如今日本人在美国混得这么开,除了因为他们的母国挺争气,也是因为他们在二战时参加了

 美军的442步兵团,南征北战,结识了不少军官,铺设了人脉关系。

 你这几个子侄小弟,先去军队里吃几年苦,以后等他们回来了,就能帮自家人打开门路了……”

 “回来?他们还回得来吗?别以为我不知道,二战时日裔美军442步兵团的阵亡率是300%!”

 一个戴着眼镜,貌似白纸扇师爷的华人老头儿,跟在帮派老大的后面走了出来,看着白斯文,目光阴沉地冷哼道,“那时候的巴顿将军,是遇到什么硬仗血战,都拿442团往上顶,死得那是一堆一堆的。其中有一个排,一仗打下来就死得只剩两个人!我不觉得咱们的年轻人,就比当年的日本人更受照顾!

 若是人都在战场上死光了,回不来了,又哪里还能分到什么好处呢?”

 “唉,此一时彼一时,当时的442步兵团打的是德国纳粹,德国佬那么硬的茬子,日本人自然死得多一点。如今五角大楼的长官体谅你们,连越共都不用你们去打,只让你们去打印度尼西亚的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