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战略忽悠局 第230章

作者:老老王

 那些南洋海岛上的土著,又懒又笨又胆小,你们拿着美军的武器打上去,还不是嘎嘎乱杀啊?”

 白斯文继续笑呵呵地说,“好啦,这事儿已经决定了!就等着小辈们从南洋给你们寄明信片吧!”

 总之,按照麦克纳马拉国防部长的《十万人计划》精神,白斯文老爷子拿着征兵公文,横扫洛杉矶和旧金山的唐人街,把那些因为不会说英语而免服兵役,眼下大多在混江湖的年轻美国籍华人,只要不是缺胳膊少腿的,全都抓去充军了。但凡他征兵所过之处,到处都响起了撕心裂肺的哭叫声。

 说到底,这年头的美国华人,大多还是抱着「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心态。尽管美国这边没有科举,华人家长依旧固执地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万万看不得自家晚辈去参军打仗。

 怎奈胳膊拧不过大腿,黑洞洞的枪口就在他们眼前晃动,他们也只能看着晚辈后生被全部带走。

 当然,以当地华裔的这么点儿人口基数,是凑不出多少兵员的,能拉起一个营都很勉强。

 所以,「不正常美国人」的征兵名额,大半还得从拉美移民身上凑——尤其是古巴人……

 ——

 佛罗里达州,珊瑚顶市,中情局下辖的「波浪」夜总会or训练营

 这里是菲里一生征途的开端,是他跟他老婆「中情局之花」玛丽塔的初遇之地。

 同时,也是菲里的老上司,前CIA西半球局局长雅各布·埃斯特莱恩的伤心地。

 时隔数年之后,瘸了一条腿的雅各布·埃斯特莱恩,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走进了「波浪」夜总会,这个中情局在美国本土最大的情报站。环顾着四周熟悉的一切,埃斯特莱恩只感觉不胜唏嘘。

 短短五年之前,他还是意气风发的中情局高管,野心勃勃地策划着一个个颠覆国家的密谋。

 他一手打造了「波浪」训练营,在这里招募古巴流亡者,建立起番号为第2506旅的雇佣军。

 然后,埃斯特莱恩就带着这支军队,征讨加勒比海,开始了属于自己的军事冒险——先是轻松攻取了多米尼加,获得了胜利的荣耀和巨量的财富,随后又摩拳擦掌地筹谋远征古巴……他梦想着自己能够像拉丁美洲的奠基者,伟大的英雄科尔特斯和皮萨罗那样,带着一支探险队就轻易征服一个国家!

 遗憾的是,在古巴的海岸线上,伴随着冉冉升起的核爆蘑菇云,埃斯特莱恩的梦想破碎了,他的雇佣军也随之覆灭。他最终还能够捡回一条性命,就已是上帝保佑,福大命大了。

 他的很多同僚和下属,就直接伴随着核弹爆炸的闪光,永远葬身在了古巴战场上。

 接下来的日子,对于埃斯特莱恩来说,无异于一场噩梦——先是蹲了古巴人的战俘营,吃够了苦头;后来被释放,中情局又把第2506旅战败折戟于古巴的罪责,统统丢到了他这个前线指挥官的身上。

 于是,在最悲催的那段时间里,埃斯特莱恩这个老牌特工。不仅被中情局一脚踢走开除,而且老婆也跑了,个人财务破产,房子都被银行查封,搞得他差点成了流浪汉。

 后来好不容易重回中情局,也迟迟得不到正规编制,只是让他当临时工,做一些贩毒之类的脏活。

 幸好,在艰难地熬了几年之后,埃斯特莱恩似乎终于又等到了一个翻身的机会。

 看了一圈在很早以前就已经被改成妓院&夜总会的「波浪」情报站,还有后院杂草丛生、锈迹斑斑的训练设施,以及因为偶尔有人来玩打靶,总算凑合着还能用的射击场,埃斯特莱恩叹了口气,“接下来,我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修复这些设施,再跟五年前一样,重新招募并组建起一个古巴旅,是吗?”

 “呃,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埃斯特莱恩

 前辈,你这次不是为CIA干活,而是直接给五角大楼办事。你需要拉起的不是一支为钱打仗的雇佣军,而是一支征发公民,为国而战的正规军。

 所以,每个士兵每个月175美元的优渥军饷,肯定是不可能有了,五角大楼最多只会发点零花钱。

 但你也因此有了强制征兵的权力,可以从西班牙语移民的社区里,按照名册直接抓壮丁。

 当然,怎样把这些强征来的新兵,训练到心服口服,就要看你的本事了。”

 菲里拍了拍埃斯特莱恩的肩膀,“我知道这事儿很困难,但我也对你的能力有信心!麦克纳马拉国防部长下个月会过来视察,你能不能就此翻身,彻底从泥坑里爬出来,就看这一回了……”

 ——

 一个月后,佛罗里达的「波浪」训练营

 看着埃斯特莱恩熟练地用西班牙语发号施令,指挥一帮不怎么懂英语的拉美移民,完成列队、打靶、快速行进等各类战术动作,从华盛顿飞过来的麦克纳马拉国防部长,一时间目瞪口呆。

 “上帝啊,我国居然还有这么多的适龄青年不会说英语,并且靠着这一点逃掉了兵役?”

 他扭头看着菲里,惊诧地说,“而在统计数据上,他们却跟傻子和智障没有什么差别?”

 “是的,尊敬的国防部长先生。而且,就我所知,在落实《十万人计划》的时候,征兵官往往更愿意优先征召身体强壮的傻子。嗯,低智商公民,也不愿意征召这些不会说英语的少数族裔公民。

 因为,他们认为说英语的傻子至少还能勉强沟通,而语言不通的人则完全无法交流。”

 菲里答道,“但真正到了训练场和战场上,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关于如何训练外国士兵,我国教官有着非常丰富的成功经验,但要训练傻子……恕我直言,部长先生,这事儿真的没人知道该怎么办。”

 “你说得对,如果早知道还有这么多被隐藏起来的人力资源,我也不会征召傻子来凑数了。”

 看看四周没有别人,麦克纳马拉国防部长小声向菲里说,“那些智障是真的不好用,我知道的。”

 ——虽然被媒体说成是只会坐在办公室里看数字,无法理解现实社会复杂性的人肉计算机。但作为曾经能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的汽车公司总裁,麦克纳马拉又怎么可能完全不做市场调研,不看用户反馈?

 在捏着鼻子把大批智障新兵,强行塞进前线部队之后,五角大楼这边收到的可一直是恶评如潮!

 军官们都在投诉这些傻子不会开车,不会换车胎,不会做饭,看不懂地图,开枪总是误伤队友,有些傻子甚至连最基本的看仓库都不会,竟然眼睁睁地看着小偷把整个仓库都搬空,也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嗯,大约就跟那些看家看到自己都被偷了的哈士奇傻狗,差不多一样的表现。

 按照英国《泰晤士报》的刻薄评价,「麦克纳马拉的十万傻子」参军入伍,投入战场的唯一后果,就是「降低了士兵的平均智商,却拉高了平均伤亡率」。

 但麦克纳马拉国防部长还是要坚持他的《十万人计划》,坚称他是为了「从贫困中拯救这些低智商的人」,是为了让傻子们能在军队学会一两门手艺,退役之后能够更好地自食其力、维持生活。

 这不仅是他一个人死鸭子嘴硬,拉不下脸皮认错的问题,问题的核心是根本拿不出一个替代方案!

 其实,面对长期战争造成的兵源短缺,谁都知道正确的解题思路是什么:那就是古罗马的「马略改革」,从征兵制改为募兵制——自诩「新罗马」的美利坚合众国只要照抄就行了。

 但问题是,在美国,任何一项重大的制度改革,都是需要经过各方政治力量的长期博弈、争斗,彼此激烈较量或者互相拖后腿,前前后后折腾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真正落地的。

 美军想要从征兵制改为募兵制,不仅需要漫长的流程,还得有强大的政治力量牵头推动。

 偏偏今年是1966年,正值中期选举,执政的民主党面对选情不利,非常不愿意推行任何具有重大争议的改革——古罗马虽然靠马略改革打败了蛮族,但之后紧接着就是军阀混战,学过历史的人都明白这一点。

 所以,美军要从征兵制改为募兵制,是必然会引起舆论热议,以及惹来很多反对声音的。

 这就跟日后的毒品合法化一样,想要推动这种事儿,就得有议员敢于冒险,甚至不惜牺牲自己!

 很遗憾,在中期选举即将到来的节骨眼上,民主党明显更想要镇之以静,把麻烦往后拖一拖再说。

 而作为在野党的共和党,能够不给美军添乱就不错了,又怎么可能主动为五角大楼排忧解难?

 这样一来,能够迅速筹措兵源的募兵制,短时间内尚还无法推行,而亚洲前线战场上的兵力需求,却是急

 如星火,一刻也不能拖延,身为国防部长的麦克纳马拉,得不到政策支持,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若非如此,他也不会被逼出一看就不靠谱的《十万人计划》,让傻子充军了。

 现在,金上校帮他的《十万人计划》做了改良,搞了个更靠谱的解决途径,他自然是喜出望外。

 ——不得不说,麦克纳马拉这个国防部长虽然毛病不少,主要是迷信数字万能,但至少是不怎么嫉贤妒能,没有那种看不得别人聪明的毛病。否则菲里也不敢在他面前如此的积极表现。

 “你做得很好!金上校!为国而战,人人有责!仅仅是不会说英语,不应该成为让他们无法为国效力的障碍!语言不通并不影响他们成为一个好兵,而国防部也不缺少会说外语的军官!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那些缺胳膊少腿的残疾军官,重新派上战场嘛!想必他们也一定会很高兴的!”

 麦克纳马拉国防部长一边如此说,一边叫来管理这批拉美裔新兵的瘸子埃斯特莱恩,询问了一番征兵和训练的具体情况,又夸奖了一番他的「身残志坚」,随后再去看了旁边一小队华裔新兵的打靶训练。

 接下来,他沉思了一会儿,又跟菲里说了自己的补充观点,“除了华裔和拉美裔,那些英语不好的日裔移民,也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嘛!

 就我所知,夏威夷那边到处都是日本人,爱达荷州的日裔公民也不少,或许我应该尽快把二战时的442步兵团恢复,再召回一些当年打过二战的日裔老兵担任教官——反正日本人的命不值钱,他们的死亡不会引起民间的广泛同情。就算再打出一次300%的伤亡率,公众也不会有多少同情……”

 听了麦克纳马拉国防部长这番堪称冷血的话语,菲里不禁在心中暗自叹息:

 果然,帝国主义从来都是血腥残忍的嗜血怪兽,它需要用每一个子民的血肉来满足自己的贪婪。

 而自己作为帮凶,自然是更得助纣为虐啊!

 “部长先生,如果您想要征召日裔士兵的话,那么除了国内之外,冲绳似乎也是一个可供选择的人力池!现在的冲绳群岛,可不是日本的冲绳县,而是我国的托管地啊!”

 菲里诚恳地建议说,“二十年前打响冲绳战役的时候,日本帝国在当地就征到了大约一万民兵,现在我国怎么也能从冲绳征召个几千人吧?就我所知,之前很多投入越南战场的美军部队,就是先在冲绳的琉球岛上,进行亚洲战场的适应性训练的。既然如此,索性直接在冲绳征兵,岂不是更加省事?”

 “嗯,这个主意也不错,可惜想到的太迟了一些,第二次雅加达战役都打完了。”

 麦克纳马拉国防部长伸手摘下眼镜擦了擦,叹息说,“否则的话,就该让日本兵去打印尼啦!”

 第370章、印度尼西亚的灭亡

 虽然印度尼西亚和越南,同处于广义上的「南洋」地区,都种水稻,也都被热带雨林覆盖。

 但这两个国家有一个最显著的不同:越南全境位于赤道以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北半球国家。而印尼的核心腹地爪哇岛,却位于赤道以南,其首都雅加达,乃是一座南半球的城市。

 所以,爪哇岛的旱季和雨季,跟中南半岛的旱季和雨季,是正好反过来的。

 越南在每年一月份天气晴朗准备过春节,印尼人却是每年一月都要面对暴雨倾盆发洪水。

 而东南亚的战争素来都是回合制,各方兵马都是旱季打仗,雨季休战,从古代到二十世纪皆是如此。

 这样一来,当越南和泰国战场的雨季到来,各方进入休战期时,印度尼西亚却恰好是适合作战的旱季。

 于是,在1966年6月6日,根据澳洲盟友与荷兰人的强烈要求,已经决心肢解印度尼西亚的美国政府,正式发动了第二次雅加达战役,以摧毁印尼中央政府——尽管这是一个去年才扶持起来的亲美政府。

 坐镇新加坡大本营运筹帷幄的威斯特摩兰将军,秉持着「能者多劳」的用人精神,把刚刚打下曼谷的陆战一师,又从泰国战场拉回来,再次故地重游,渡海杀回雅加达。与此同时,之前就已经在爪哇岛西部泗水、梭罗等地驻扎的美国陆军,也开始向爪哇岛东部的首都雅加达推进。

 面对正式翻脸的美帝老大,印尼的右翼军政府,还有印尼的陆军,一如既往地表现拉胯,在美军面前一触即溃——第一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大兵的靴子,还没来得及踏进雅加达市区,印尼军政府领袖纳苏迪安将军就宣布雅加达成为不设防城市,请求美军不要轰炸。随即一溜烟逃出首都,躲到了位于内陆的万隆。

 眼看着政府老大都逃了,前一刻还在围攻美国大使馆的印尼民族主义者,也显示出了他们的弱鸡本色,顷刻间做了鸟兽散。除了砸毁玻璃窗若干之外,没有取得任何战果,反而还自相践

 踏,踩死了几个人。

 再接下来,还没等纳苏迪安逃到万隆,到海边向美军投降的印尼官员,就已经足够重建一个政府了。

 跟着美军一起重返雅加达的苏哈托部长,立刻就把这些人收归麾下,作为自己的初始班底——没办法,苏哈托的心腹嫡系在去年的内战中都给打光了。如今就算被美军骤然提拔到高位,其实也跟当初南越的吴庭艳一样,手底下根本没有一个现成的「家臣团」可用,只能先凑合着招降纳叛再说。

 随后,陆战一师熟门熟路地杀进雅加达,粉碎了少量爱国军人的自发反抗,并且跟沿着公路从东爪哇赶来的美国陆军会师,前后只付出了不到50人的伤亡,就赢得了第二次雅加达战役的胜利。

 另一边,逃出雅加达的纳苏迪安将军,带着大约一个师的印尼陆军,摆出一副挨打的架势,困守万隆。他一边抢修阵地准备据守,一边拼命向全世界发电报求救,试图请求国际干预和大国调停。

 怎奈这位纳苏迪安将军去年才请来美军,推翻了苏加诺总统,又血洗了作为全球第三大红色政党的印尼共,顺便搞了一波排华屠杀,此刻血迹未干,导致他在东方阵营的名声,早已是臭不可闻。

 无论是中国还是苏联,都丝毫没有为他说话的想法,只是冷嘲热讽地看着美国处理掉这条没用了的狗。

 只有法国的戴高乐总统,跳出来刷了刷存在感,说了些模棱两可的空话,结果自然也是屁用都没有。

 然后,针对这个妄图负隅顽抗的纳苏迪安将军,这条被白宫抛弃了的亲美老狗,美军也没有跟他打地面战的意思,只是让海军航空兵从航母上起飞攻击机,不断轰炸万隆的印尼军营。

 ——作为一支沿袭了美式训练模式和作战风格的美械陆军,印尼陆军跟任何其它的第三世界亲美国家陆军一样,其防空都是最大的软肋,甚至根本不知道在丧失制空权的情况下该怎么作战。

 简而言之,就是没有美帝王师的命,却有美帝王师的病,并且战斗意志比正牌美军还要软弱很多。

 就算是碾压式优势的顺风局,这种依仗火力却偏偏火力不足的美式军队,也经常打得十分狼狈。

 万一遇上敌我悬殊的大逆风,就更是不知道该怎么打仗了。

 至于印尼的海军和空军,因为之前站错了队,早就在上次内战中被摧毁了,迄今还没来得及重建呢!

 所以,在被美国航母舰载机和美国战略空军的B-52轰炸机,高强度轰炸了三天之后,万隆的印尼陆军直接炸营哗变,绝望的乱兵绑了纳苏迪安和他的家眷,押上卡车,开到雅加达,向美军投降。

 至此,印尼大局已定,原本一度以为自己失去了一切的苏哈托,在经历了大半年的跌宕起伏之后,终于成功入主了雅加达的总统府——确切地说,是总统府的废墟,举办了自己的临时总统就职典礼。

 但原本梦想着成为印尼总统的他,如今却只能委委屈屈地当一个「爪哇总统」,能够统治的国土缩水了70%以上不说,甚至连爪哇岛,苏哈托都拿不到一个囫囵完整的,还被美国佬切掉了一块……

 ——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度尼西亚境内有一万七千多个岛屿,全国领土总面积达191.9万平方公里,绝对称得上幅员辽阔。同时,它也是东南亚最宽的国家,从最东部的新几内亚到最西端的苏门答腊岛,跨度超过五千公里,横跨三个时区,是北京到乌鲁木齐直线距离的两倍还多。

 如此多的岛屿,意味着这个国家的领土极为破碎,海洋的阻隔让各岛之间沟通往来十分稀少,那些不在主要航线上的岛屿,普遍十分孤立,从而造就了印尼数量庞大的族群,全国竟有300多个民族。

 比如在苏拉威西岛上,就有大大小小二十多个民族。倒是人口最多的爪哇岛上,民族成分相对单一,这里生活着印尼最大的爪哇族。虽然生活范围不过七八万平方公里,却占到印尼总人口的40%以上。

 但就算爪哇族的人口众多,可是浩瀚的海洋,还是极大地削弱了他们的扩张能力。

 事实上,爪哇族就连十一万平方公里的爪哇岛都不能统一,在爪哇岛的西部,是巽他族的地盘。在爪哇岛的东部,又被马都拉岛上的马都拉族占了一块地。除此之外,在爪哇岛上的城市里,还能看到卖小吃的米南加保族,卖冰椰子水的萨萨克族,精通造船的布吉族等等,当然也少不了擅长经商的华人。

 在历史上,印尼地区一直是极为破碎的,破碎到在古代根本就不可能长期处于一个统一的政权之下。

 全靠荷兰殖民者横空出世,筚路蓝缕,扫荡南洋,逐步击败和征服爪哇海周边的各族势力,才在十九世纪末期,首次打造出了一个囊括整个马来群岛的「大印尼」。

 接下来,苏加诺等印尼独立先驱,一方面想要驱

 逐荷兰人,摆脱殖民统治,另一方面又想要继承荷兰人留下的「大印尼」,不愿意看到印度尼西亚重新回到古代群雄逐鹿,列国割据的局面,而是希望整个南洋群岛,乃至于马来半岛,都被囊括在同一个国家的统治下。

 为此,他们提出了「大印尼」的口号,不惜把马来语而不是爪哇语,定为印尼的通用国语——因为说爪哇语的人虽多,但范围却不广。而马来语则是使用范围更广,语法也更简单易学。

 从印尼独立以来,「大印尼」的口号被苏加诺喊了十几年,可惜效果十分有限。西边的亚齐,北边的苏拉威西,东边的马鲁古群岛,西伊里安(新几内亚岛西部)和帝汶岛,都有着强大的独立运动。甚至就连距离爪哇岛近在咫尺的巴厘岛。因为坚守印度教信仰,也跟信真主的爪哇族格格不入。

 亏得爪哇岛在人口、财富和军事资源上,相对其它各岛,有着绝对的优势。一向外战无能的印尼军队,才能对国内边缘地区各族分离势力不断重拳出击,勉强维持着这个散装大国的表面统一。

 但如今随着美军和澳军的大举攻略,印尼的海陆空三军均已宣告覆灭,维持统一的支柱就此消失。

 按照澳洲袋鼠的「地图开疆」,还有昔年在朝鲜划过三八线的腊斯克国务卿重操旧业,整个印尼被美军操刀肢解得七零八落——在这一百九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诞生了跟巴布亚新几内亚同在一岛的西伊里安联邦,一南一北瓜分了苏拉威西岛的北苏拉威西联邦和南苏拉威西联邦;平分了马鲁古群岛的北马鲁古和南马鲁古两个国家。然后是各踞半个帝汶岛的东帝汶和西帝汶,以及被美军托管的巴厘岛。

 接下来是定都巴厘巴板的「南加里曼丹联邦」,囊括了印尼治下的大半个婆罗洲,外加纳土纳群岛等周边岛屿,是从印尼残骸上分离出的最大一块土地——当地华人曾经提议,可以在婆罗洲恢复历史上存在过的兰芳共和国和戴燕国等华人国家。但被白宫否决,认为华人在当地也是殖民者,不应独立建国。

 再接下来,「爪哇共和国总统」苏哈托,在雅加达统治着旧印尼的核心地区。但他的国家虽然人口还有旧印尼的60%,领土却只剩了旧印尼的10%。就连爪哇岛的东北部地区和马都拉岛,也被划给了马都拉人的「马都拉共和国」,让苏哈托的「爪哇共和国」连一个完整的爪哇岛都能没拿到手。

 苏门答腊岛被一分为三,最北边是亚齐苏丹国,中部是以巴东为首都的苏门答腊联邦,只有以巨港为中心的岛屿南部,跟爪哇岛隔海相望的那块土地,被划给了爪哇共和国,继续接受雅加达的统治。

 至此,苏加诺统治下幅员辽阔的印度尼西亚,到了苏哈托的手里,就缩水成了疆土仅有大半个爪哇岛和小半个苏门答腊岛的爪哇共和国。喊了多年的「大印尼」梦想彻底化为泡影。

 整个南洋群岛从此变得支离破碎,恢复了历史原貌,同时有利于域外大国的干涉和施加影响力。

 强行在印尼「租借」了不少岛屿,建立了一堆军事基地的澳洲袋鼠,固然是普大喜奔,认为是建国以来最伟大的地缘政治胜利,北方的中国虽然嘴上各种谴责,心中恐怕更多的也是暗自窃喜。

 毕竟,南洋分裂得越碎散,外国插手就越容易——而中国人下南洋是自古以来的传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