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战略忽悠局 第288章

作者:老老王

 并且顺路把简·方达女士和她的明星团队,一起送到香港……

 至于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博士,一块儿跟着菲里乘坐雪风号去香港,看起来同样很合理。

 因为,他本来就是为了芽庄生化危机的事情,才担任调查组长,从华盛顿派往亚洲的。

 尽管芽庄已经陷落了,但因此播撒到亚洲各地的疫情,却还没有平息。

 所以,基辛格博士继续去香港为此事善后,争取谅解,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亲善外交任务……

 ——

 五天后的,伴随着悠长的汽笛声,雪风号缓缓驶入了维多利亚湾,靠在了昂船洲军港的码头上。

 此时,位于维多利亚湾内的昂船洲,是驻港英军的基地,同时也是驻越美军的休假地。从越战前线撤下来的美国大兵,很多都被安排在昂船洲的营房里休整一段时间,再重返战场或回国退役。

 所以,尽管此时的香港是英国殖民地。但昂船洲这边同样也有美军的卫生福利机构,还有一批撤出战场来香港疗养的驻越美军,以及照顾他们的医生护士——这些人目前理论上也算是菲里的部下。

 总之,雪风号就这样穿过船桅如林的维多利亚湾,停靠上了昂船洲军港的码头。而菲里在见过当地的英军指挥官后,第一时间就索要香港本地的报纸,想要了解一下香港民间对待本次雪风号来访的态度。

 ——因为今年春天在香港爆发的鼠疫大流行,缘起于越战前线逃来的难民和败兵。据说让香港这边很是病死了不少穷人。而如今又正值全中国「激情燃烧」的时代,香港这边恐怕多少也会受点影响。

 所以,菲里就有点担心,眼下香港民间是否出现了强烈的反美思潮?

 如果真是如此,雪风号上这些女「性疗师」们,接下来的亲善「义诊」活动,就得做好防范措施了。

 结果,在稍微翻了翻这几天的香港报纸之后,菲里有些哭笑不得地发现。除了一份没啥人看的极左派小报之外,绝大多数的香港报纸,都没有把雪风号的来访,跟什么「反美反帝」的流行口号联系起来。反倒一个个都把关注点放在了雪风号上的「美女如云」,畅想着这条船上的各种异国风情和风流阵仗。

 ——在香港人的眼里,雪风号哪里是什么帝国主义军舰,根本就是一艘送美上门的极品花船嘛!

 所以,对于雪风号的此次来港之行,香港报纸是这样报道的:

 《雪风号花船携各路西洋佳丽、南国辣妹抵港揽客,广邀港人品鉴!》

 《外国裸女渡海来港举办无遮大会!诚邀各路床上豪杰挺枪应战!》

 《西洋赤身女菩萨来港布施肉身,有志于被取精者敬请期待!》

 《海上妓院,风月无边!舶来美女裸体出阵,等待港澳猛男慰问闺房!》

 《斯文扫地!堂堂美国宇宙军司令客串龟公!亲领海上妓院船来港拉皮条!》

 好么,我堂堂一个少将(临时)宇宙军司令,居然被说成是给妓院拉皮条的龟公了!

 你们这些香港记者,真当我是《鹿鼎记》里的韦爵爷韦小宝啊?

 菲里的表情十分诡异,嘴角直抽搐地从一叠香港报纸里,抽出了一份《明报》——也就是金庸或者说查包衣在香港办的报纸。然后在上面看到了一副贼眉鼠眼的清朝太监的工笔插图……

 呃,原来,在眼下这会儿的时间点上,金庸还真的是在报上连载《鹿鼎记》来着!!!

 哎,算了,龟公就龟公吧,鉴于此行的历史意义,好歹也称得上「小逼转动大球」了,不是吗?

 点像是二十一世纪最初几年的中国东南沿海地级市——总体上算是人口稠密、经济繁荣,在维多利亚湾两岸,到处都有看着挺气派的高楼大厦,相当一部分市民都住进了五六层的公寓楼,就连十几层二十层的高层公寓,也已经在香港各地拔地而起。

 相对繁荣的市面和安定的环境,叠加上周边地区的贫困与动乱,给七十年代的香港带来了众多的流动人口——来自越南和泰国的华侨难民,从大陆逃港的偷渡客,都在源源不断地涌入香港这个庇护所。

 维多利亚港的码头上,每天都有拖家带口,背着大包小包的人群来来往往,从油麻地到铜锣湾的街头,则是到处遍布着摊贩和大排档。虽然油烟呛人、卫生堪忧,但那股嘈杂的人气,还是尽显兴旺之色。

 在外国旅行者的眼里,香港的拥挤程度着实令人咋舌,很多街道仿佛每天24小时都挤满了人。

 而且,只要距离市中心稍微远一点,就能看到大片用包装箱、焦油纸和各种垃圾,勉强搭建起来的窝棚村,宛如后世印度的贫民窟,隔着老远就能闻到异味扑鼻,棚户里面住着难民和穷光蛋。很多破烂流丢的棚户区,就紧贴在现代化的高层公寓楼隔壁,还有不少小工厂也贪图地租便宜,在棚户区里盖厂房。

 所以,跟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城市相比,这个时代的香港治安,要更加混乱得多。

 新建的街区还好些,那些老街巷普遍狭窄肮脏,污水横流,更有黑帮古惑仔横行霸道,黑警收受贿赂贪赃枉法,劫匪扒手层出不穷……此外还有各式各样的邪教,在香港泛滥成灾,广收信徒,骗财骗色。

 ——旧中国社会的几乎一切糟粕和罪恶,都在香港原封不动地得到了保留延续和发扬光大。

 如果说,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沿海城市,治安最坏,环境最差的地方莫过于城中村。那么,现在的香港,有几乎70%的市区,治安状况都跟日后中国沿海县市的城中村差不多,甚至更糟糕一些。

 更何况,由于本位面的越战规模空前扩大,战况极其惨烈,消失在战场上的武器多了N倍,导致流入香港的军火弹药和亡命之徒,也随之数量飙升,并且各个好勇斗狠,残忍好杀,寻常警察根本镇压不住。

 其最典型的治安失控例子,自然莫过于九龙城寨。但九龙城寨以外的暴力街区,也同样比比皆是。

 要不然,香港怎么能连续拍了几十年爆火华语圈,甚至破圈传播到日韩等地的黑道片。直到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其余港片均已衰落的情况下,香港影业还能靠着犯罪片,勉强守住最后一块阵地?

 因为艺术来自于生活啊!

 (港片《英雄本色》确实是火遍了整个东亚,日本漫画《黑礁》里就有不少模仿小马哥的画面。)

 不过,尽管1970年的香港,有着上述的不如意。但比起同一时期,中国大陆那些连供电和自来水都未必有,供销社里也是商品奇缺的小县城,光是那些高大巍峨的摩天楼,就已经足以让人肃然起敬。

 而香港普通人的生活条件和娱乐享受,在大陆这边也已经是做梦都不敢想的好日子了。

 至于那些灯红酒绿的夜店,衣香鬓影的舞厅,更是让那些生活枯燥的大陆年轻人,为此趋之若鹜。

 ——中华大地的每一座著名城市,都有过一段属于自己独领风骚的高光时刻。

 而二十世纪的后半叶,显然就是香港成为东方明珠的巅峰岁月。

 接下来,尽管此时的中国大陆,正处于跟「自由世界」隔离的封闭时代。但作为中国与海外沟通的跳板。即使是在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之前的这三十年之中,香港和大陆也没有完全断了联系。

 早在抗美援朝时期,香港霍家就一直在香港为大陆走私青霉素等「敏感商品」。

 到了1962年,三组满载鲜活冷冻食品的货运列车,从武汉、上海和郑州驶向香港。此后的半个世纪里,从内地开往香港的这三个货运专列,被人们习惯性地称为「三趟快车」。

 ——在三趟快车开通之前,香港生鲜食品的市场供应极不稳定,物价十分昂贵。在五十年代的香港,连猪肉都是奢侈品,普通百姓只有在节假日才舍得买一点来吃,饮食并不比同时期的大陆好多少。

 等到三趟快车开通之后,中国大陆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依旧尽力保障鲜活食品不断运往香港。使得香港经济腾飞的那段岁月,可以从大陆获得廉价的生鲜食品,就算底层港人也能吃喝得不错。

 既然大陆和香港之间,存在着这样紧密的经济联系,那么北京在香港,肯定也会派遣自己的代理人。

 ——红色中国将香港视为合法领土,那么自然不可能向香港派遣领事馆;同时,眼下香港又并未回归,依然处于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北京也没办法往香港派遣行政官员来宣示主权。

 因

 此,新华社的香港分社,就实际承担了北京「驻港办」的权力和职务,充当陆港官方沟通的桥梁。

 日后,这里还会改名为「中联办」——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大致可以理解为反向的驻京办。

 既然菲里和基辛格博士,决定以香港作为中美外交破冰的突破口,那么自然得找上新华社了。

 当然,同时还得防着大英帝国这根老阴逼棍子的习惯性搅屎——英国人甚至不需要直接做什么,只要把消息透露给美国国会的外交委员会,就能让基辛格博士吃不了兜着走啦!

 毕竟,除了某些非常强势的总统之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美国白宫的统治模式,不是总统直接管理政府,而是让国会议员组成各种委员会,这些委员会再管辖对应的政府机关。

 华盛顿每个政府机关,都得同时应付总统和自己上面的委员会,而一仆二主的工作总是很难做,更别提这两个主人往往还分属两党,乃是政治上的死对头——所以经常有局长左右为难,被逼得辞职谢罪。

 此外,在「总统-委员会-职能部门」的三重结构之中,这三者都不能做到垂直管理。

 总统也好,委员会也好,职能部门也好,任何一方都有可能独走搞个大新闻:

 因为委员会可以绕过总统向职能部门下令。所以总统经常不知道自己的外交部门、情报部门甚至国防部,究竟在干什么——往往要上了电视新闻,总统才发现自己的下属刚刚捅了个什么大篓子!

 就像十九世纪末,美国吞并夏威夷王国的过程,就是一帮人瞒着总统独走搞出来的——有点类似于日本的石原莞尔独走制造九一八事变。结果气得当时的美国总统来了个「差评拒收」,让拿下夏威夷等着论功行赏的美国人就地坐蜡,只好建了个「夏威夷共和国」,勉强过渡了4年,才被美国正式接纳。

 当然,反过来的事情也有,某些总统会背着国会给职能部门偷偷下令,搞出什么大新闻。

 至于职能部门究竟是听谁的,这就得看哪一边更加强势。如果部门本身够强势,也可以谁都不听。

 就像FBI的胡佛局长,大多数时候都是既不听国会的,也不听总统的,而是自说自话地各种折腾。

 而在外交上,则总是出现总统、外交委员会和国务卿各自层层加码,最后把一切谈判都搞崩的囧事。

 这种权责不对等,指挥系统紊乱的混沌体制,被历代美国总统诟病不已,认为就像沼泽里的污水一样恶臭不堪。但这种混乱却是国会山的利益之所在,也是官僚们反对中央的重要筹码,因此怎么也改不了。

 现在,尼克松总统竟然妄想甩开国会和职能部门,在外交上自行其是,派出私人使节去窜访敌国……在国会山看来,那就是倒反天罡、奴大欺主的十恶不赦之事,非得要杀一儆百,把事情搅黄了才行啊!

 否则的话,国会山的威严何在?

 总统只需要乖乖地躺平和背黑锅就够了!不允许你绕过国会自作主张!

 至于越战停火进程是否会无法推进,美军会不会因此再战死一百万人,或者沉掉十条航母什么的,在国会山那些草菅人命的老爷们看来,就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了——什么问题都没有规训总统来得重要啊!

 所以,基辛格博士想要窜访北京,最大的风险从来都不是敌人,而是要严防美国的自己人打小报告!

 幸好,靠着一路遮遮掩掩,他总算是在没有引起关注的情况下,成功抵达了香港。

 接下来,就只剩最后一步了……

 ——雪风号抵达香港之后,菲里立刻就让船上的几十名女菩萨(掌握H疗法的密宗大师),利用昂船洲军营的开放日,在昂船洲军事基地搞起了无遮大会,全港各地的「病人」们很快举着钱包纷至沓来:

 嗯,虽然是义诊,但要享受H治疗,客人们还是得付钱的,并且这些裸体出阵的「密宗大师」们普遍要价不菲,想要睡她们并享受超凡治病的话,平均每人每次300英镑到800英镑不等。

 但尽管如此,来求诊的「病人」还是络绎不绝,让昂船洲军事基地一时间夜夜笙歌。

 其中,只有极少一部分「病患」是今年感染鼠疫留下的后遗症,大约一半的人是有着各式各样的陈年宿疾;剩下则是单纯的「寡人之疾」,想要趁机骑会异能的大洋马,顺便做个全面保健而已。

 眼看着军事基地变成了特种青楼,驻港英军的指挥官顿时有点脸上挂不住,想要菲里收敛一点儿。

 但菲里当即就没好气地喷了回去:全世界都知道,超凡治疗就得靠H的方式来搞!没有别的办法!

 就像外科手术都得开膛破肚,触犯了很多地方的民俗和禁忌,可是现在有哪个国家敢禁止手术的?

 再说了,你看看最近的香港报纸都写了些什么?我这个在古巴和越南都打过仗的战争英雄,现任驻越美军总司令兼

 美国宇宙军司令,如今都成了拉皮条的龟公!你区区一个驻港英军指挥官,有啥好害羞的?

 最后,在菲里答应把每个姑娘的每次收费,都拿出50英镑交给驻港英军作为场地费之后,驻港英军终于不再试图阻止,还很有服务精神地客串起了打手和保镖,主要负责向想赖账的嫖客讨债。

 反正,那些被抢了生意的香港本地青楼,是肯定不敢跑到驻港英军基地来闹事的……

 与此同时,搭乘雪风号来到香港的简·方达,也为了她主演的科幻电影《太空英雌芭芭丽娜》在香港院线的上映,举办了几次路演和签名活动,还访问了香港大学,参加了本地学生的反战和平集会。

 等到这一切的铺垫都已经水到渠成,气氛也烘托到位了,简·方达在5月1日突然造访了新华社的香港分社办公楼,提出了要去北京探访战俘营里的美国俘虏,进行一次「人道主义慰问」。

 而事先早就暗中通过气的北京方面,也来了个光速批准,由新华社给出了准许的答复。

 于是,就在香港舆论界的一派惊讶声中,简·方达开始打点行李,准备跨过罗湖桥进入大陆了。

 对此,舆论界的非议固然是有一些。但并不多,因为当年朝鲜战争的时候,也有过欧洲国家记者到中国探访战俘营的先例。最近,苏联在东欧各国组织美军战俘游街时,同样有西方记者到现场去抢新闻。

 再加上简·方达终究只是一个明星,没有官方身份,在并未遭到刻意针对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都把这理解为一次单纯的出风头——即将过气的中年女明星,总是想要做点惊世骇俗的事情,来延续热度嘛!

 ——

 罗湖桥,香港-广东交界处

 特意乔装打扮了一番的基辛格博士,提着沉重的行李箱,带着三个随从,混在简·方达的明星团队中,好奇地看着罗湖桥的另一头,深圳河对岸的青山与稻田。

 这条小河的对岸,就是红色中国的土地吗?

 看起来似乎是一派田园风光,跟还没有被战火蹂躏过的越南,好像也没什么两样。

 站在罗湖桥头,基辛格博士不禁感觉思维有些散乱。

 虽然自从开始构思「大三角外交战略」之后,就无数次想象过亲自踏足这里的场面。

 但真正事到临头,基辛格博士还是忍不住感到了呼吸急促,心脏更是「噗通噗通」地乱跳。

 在他的前面,简·方达已经下了车。在翻译的帮助下,跟把守关卡的解放军战士进行交涉。

 凭着新华社开出的证件,相信很快就能让他们搬开路障,允许一行人通过了。

 所以,接下来,他真的要以总统特使的身份,走进红色中国的心脏了?

 之后要怎么谈?对方究竟有哪些不能触犯的忌讳?

 要怎样在红色中国的境内,表现出总统特使的风度?还要维护美国的体面和尊严?

 虽然之前已经做过了好几遍功课,但此时的基辛格,还是感觉思维有点打结,双腿更是微微颤抖。

 “博士, 请你打起精神来!让美国摆脱战争,让亚洲恢复和平的希望,都寄托在你的身上呢!”

 似乎是看出了基辛格博士的紧张,同样换了一身便服,还贴了假胡子乔装来给他送行的菲里,一手搭在基辛格博士的肩膀上,开始用咏叹调一般的嗓音,语重心长地祝福:“有时,在我们伟大的联邦,责任会降临于一人,他将领导人民走出阴影之谷,走向阳光普照的和平与繁荣之高地……”

 “酷,这句话是在哪儿学的?”基辛格博士深深吸了一口气,尬笑着对菲里问道。

 “秘密。”菲里微微一笑,“还有,祝你旅行愉快!”

 看到桥头的解放军战士已经搬开路障,他最后拍了拍博士的肩膀,就转身走回了香港这一边。

 一辆租来的轿车正停在这里,玛丽塔就坐在车的后座上一边打盹一边等他。

 “结束了吗?现在我们去哪儿?该不会是直接回酒店吧?”

 昨天刚刚跟着菲里一起爬过太平山的玛丽塔,揉着眼睛有些困倦地问道。

 “去兰桂坊转一圈,给你买点日用品和纪念品,还有新的衣服和鞋子之类。”

 菲里一边坐上副驾驶座,一边答道,“到后天,雪风号就要返航去昆仑岛。接下来怕是有好几个月,都得待在那个穷乡僻壤,看不到繁华都市了——所以,趁现在还能在香港逛街,就多逛逛吧!”

 ——跟菲里穿越前的历史上,那次全程只有48小时的基辛格访华不同,本位面的基辛格博士不是坐飞机窜访北京,而是坐火车往来于北京和香港之间,全程预计最快也要耗费半个月左右。

 所以,菲里不可能让雪风号一直停在香港等基辛格,而且也没这个必要——基辛格在完成秘密访华之后,就会从香港买机票直飞美国,以最快速度赶到华盛顿,向尼克松

 总统进行述职。

 既然如此,他这个驻越美军司令官,也就该返回辖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