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老王
所以,听到尼克松总统竟然私下许诺要提拔自己当国务卿,基辛格博士一方面固然是激动万分,但另一方面又觉得希望似乎不大:他现在的身份,其实大概算是总统的「家奴」——哪有让家奴当宰相的?
总统虽然可以自由任命随便什么人去当国务卿。但如果参议院对人选不满意,也是能驳回的。
“请不要太过于谦虚了,基辛格博士,就凭您这天庭饱满的面相,这充满了智慧的眼神,这虎背熊腰的好身材,绝对能够成为本世纪最伟大的国务卿!”
菲里放下刀叉,用餐巾抹了抹嘴答道。随即又看来一眼即将高升去华盛顿的黑格上校,微微一笑,继续「剧透」起了某条时间线上的未来,“依我看,不仅是博士您自己,黑格上校未来也能当国务卿呢!”
“呵呵,按照你的说法,这桌上竟然坐了两个国务卿吗?”
基辛格博士和黑格上校对视一眼,显然没把菲里的「预言」当真,只是笑着随口敷衍。
就这样一边继续吃饭,一边说着些轻松的闲话,片刻后,三人都已经基本填饱了肚子,便召唤仆人过来撤下餐具和残羹剩菜,换了新桌布,摆上了咖啡和点心。
晶体管收音机里播放的音乐,也在这时切换到了另一位乡村女歌手洛丽塔·琳吟唱的《火球》。
在端起咖啡杯喝了一口之后,一边听着《火球》,一边看着仆人端上的高档甜点「火焰阿拉斯加」在餐桌上燃起的蓝色火苗,基辛格博士又说道,“我刚才仔细想了一下,亚历山大以后说不定还真能当上国务卿,但是我?”他自嘲地摇了摇头,“美国还从来没有让外国出生的人当国务卿的先例呢!”
——虽然从理论上说,只有总统需要是美国出生的公民才能参选,国务卿等官员则没有出生地的要求。但事实上,直到基辛格博士之前,美国还从来没有让外国出生的第一代移民,来当国务卿的先例。
甚至就连内阁中的其它职位,都很少有让外国人当的——外国来的专家通常也就是当个幕僚罢了。
“人得要有点儿梦想啊,基辛格博士,请您多一点想象力!我过去也从来没想过自己
能当上宇宙军司令,甚至没想过美国会在我的有生之年里建立宇宙军!但结果还是让我担任了这个科幻小说里的职位。”
菲里抬手指了指自己的帽徽和肩章,“为什么你只是因为自己出生在德国,就对成为国务卿而失去信心呢?就凭您促成了中美外交破冰和尼克松总统出访北京的功劳,谁敢说您没资格当国务卿?”
“是啊,虽然我即使到现在也无法想象,美国总统怎么能是一个女人。
但是,如果按照英国佬从21世纪带来的信息,未来的美国真的被日本打到濒临灭国,又被一个女人重新拯救。那么我若是活到那个时候,也一定会支持伊丽莎白·克雷斯女士成为女总统的。
所以,既然未来连女人都能当上美国总统,基辛格博士您又为什么不能当国务卿呢?”
黑格上校也附和着说了些话,还举出一个他知道的「未来案例」,却让知道内情的菲里嘴角微微抽搐。
——伊丽莎白·克雷斯女士,在《赛博朋克2077》的世界里,连任九届新美国女总统,从2018年开始统治半个美国足足35年的超级狠人,俨然宛如女皇一般。
她出生于1978年,在赛博朋克世界的二十一世纪前期临危受任,领导一个早已分崩离析的新美国,在决定命运的第四次公司战争之中绝地反击,奇迹般地击败了貌似来势汹汹的荒坂公司,又核爆了夜之城,将日本人暂时逐出北美,从而把美国从彻底覆灭的边缘,硬生生地拉了回来。
接下来,她又在华盛顿惨淡经营了三十多年,艰难地重新塑造了美国的凝聚力,唤醒了至少一部分美国人的爱国心,扛住了欧洲人的各种鬼蜮伎俩,为日后美国的再次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就那个世界的历史地位而言,她大概类似于拜占庭帝国科穆宁王朝的阿莱克修斯皇帝,就是在拜占庭帝国已经山穷水尽之际,向罗马教皇写信求援,从而引发了十字军运动的那位明君——尽管十字军给拜占庭帝国添了不少的乱子。但至少借着十字军的力量,科穆宁王朝总算是把帝国沦陷的土地又收回了大半。
至于第四次十字军攻破君士坦丁堡?当时科穆宁王朝都结束了,谁还能管的着这么遥远的事情啊?
所以,当来自《赛博朋克2077》世界的上述信息,被穿梭时空的英国护卫舰带回这个世界,并被本位面的美国人当成真的未来历史之后,大多数美国人虽然感到震撼、困惑和耻辱,但也不得不对这位在眼下看来很是离经叛道的女总统,表示了认同和支持,同时很好奇她还会不会继续「按时」在1978年出生?
又或者,凡是姓克雷斯,并且在1978年生了女儿的美国家庭,个个都会给女儿取名叫伊丽莎白?
然后,既然连女人到了21世纪都能当美国总统,那么一个外国出生的人,又为啥就当不得国务卿呢?
“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先生们,现在还是二十世纪,而不是二十一世纪啊!在眼下的华盛顿,任何飞扬跳脱的思想都会砰然坠地,旧制度的惯性实在是太沉重了。
再说,像国务卿这样位高权重的要职,也不是靠着总统的宠信就能一言而决,还得有功劳傍身。”
听了黑格上校的劝解,基辛格博士撇撇嘴,不以为然地说,“而过去的功劳只代表过去,最近这一次出使瑞典和欧洲各国,我可是出足了洋相,到处都碰了一鼻子灰,还让苏联人给耍了!
哎,在经历了巴黎和法兰克福的核爆,以及这一次的非洲争夺战之后。如今的欧洲人已经恨透我们了,我这个总统特使不管走到哪儿,都有人朝我丢烂番茄和吐唾沫,真是让我感觉心里不舒服呐!”
他一边轻轻抚摸着雕花椅扶手上镶嵌的珍珠母贝,一边感慨地说,“就连我的老家也不例外!
尽管我也清楚尼克松总统的无奈,但是,美国为了一己私利,把北约盟友折腾成这副模样,一而再再而三地刀口向内,抢劫盟国,那么北约这个集体防御组织会变成什么模样?还能维持得下去吗?”
——基辛格博士出生于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的菲尔特市,十五岁时才因为躲避纳粹迫害而移民美国。而德国挨核弹的地方虽然不在巴伐利亚,但距离也不远。哪怕看不到蘑菇云,至少也听得见响声……
可想而知,当基辛格博士这次趁着出使欧洲的机会,回老家转转的时候,会看到乡亲们什么样的脸色。
然而,在一贯擅长逆向思维的菲里看来,这却充分证明了欧洲人的记吃不记打,还得多打几顿才行。
“哎,欧洲人还是太傲慢了,挨了原子弹都不知道要放下架子,也不知道要在强者面前俯首帖耳。
过去的日本人何等猖狂,但在挨了我们的两颗原子弹之后,那真是老实得不能再老实!如今欧洲已经挨了这么多的原子弹,怎么
欧洲人就不知道要跪下来求饶,并且努力侍奉美国,祈求美国的欢心呢?”
菲里如此吐槽道,“我真的是完全搞不懂,老欧洲凭什么以为只要跟美国有着类似的价值观,就可以心安理得地白嫖美国的安全保护,一直享受富裕和平的生活?
这世上从来没有谁生来就在天堂,那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也只不过是因为父辈替他们把苦吃了。
如果老欧洲还是没能看清自己在新时代的实际地位,依旧抱着过去的荣光不肯释怀,那么等待他们的必然是更加残酷的打击,以及更加悲惨的命运——现在的欧洲,早已没有过去那么重要了,以后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还会变得越来越不重要……”
作者的话: PS:美国刚刚又空难了,这一次是飞机肚皮朝天降落,居然还没死人,真是上帝保佑运气爆棚啊。
第605章、光荣已经不再属于欧洲(上)
“欧洲变得不重要?这怎么可能?”
听了菲里的「奇谈怪论」,基辛格博士不禁嘿然一笑,旁边的黑格上校也不怎么赞同的样子。
确实,很多在二战后出生的头脑简单的美国年轻人,往往会有着「美国就是全世界」的狂妄想法。
但像是出身于德国的基辛格博士,还有军官世家出身的黑格上校,这样接受过高等教育,旅行过众多国度,拥有广阔眼界和丰富经验的知识分子,可不会有这么浅薄的想法。
在他们看来,自从历史进入近代以来,欧洲就一直是这个世界的文明中心,得欧洲者得天下。
就像遥远的罗马帝国时代,罗马和意大利就是西方文明世界的中心,得罗马者得天下一样。
即使两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杀戮和巨大破坏,让欧洲在眼下变得有所衰弱。但这就跟罗马帝国历史上连绵不断的内战一样,并不能很快摧毁欧洲的根基,而是需要一个日积月累的漫长过程。
——从全面内战爆发的三世纪危机到罗马帝国的最终覆灭,前后经历了两个半世纪。哪怕是从东西罗马帝国分裂到西罗马帝国的终结,也隔着足足八十年呢!
既然如此,按照基辛格博士的看法。哪怕算上二十年的「间战」时期,欧洲的动荡混战也不过持续了三十年。虽然确实是打崩了欧洲的殖民帝国,但距离彻底摧毁欧洲文明的荣光,似乎还差得远呢!
相反,只要欧洲能够再次复兴,昔日丢失的殖民地,照样能够以另外的形式再次归来!
哪怕以基辛格博士的智慧,他也没有看透这一点,还以为欧洲有着足够的韧性,能够再次复兴。
——归根结底,虽然他成名于美国,但终究还是一个德国人,天生就带有某种身为欧洲人的优越感。
而且,那艘英国护卫舰从「未来世界(赛博朋克2077)」带回的「未来信息」也「证明」了这一点。
毕竟,如果按照《赛博朋克2077》的时间线,那么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格局,大致上就是——“美国解体、苏联衰弱、中国圈地自萌、日本大起大落、英国毁于内乱,德国和法国一边吵架一边联手借助欧共体统治世界:并且德国总是骑在高卢鸡上面,其余第三世界国家重归殖民地本色,然后全世界都用欧元”。
换而言之,欧洲在经历了二十世纪后半叶的短暂黯淡和沉寂之后,又重新成为了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文明中心——虽然这个德国领导的新欧洲,远不如昔日的大英帝国那么辉煌,无法对全球构成碾压式优势,挑战欧洲的对手更强也更多,但你就说欧共体称霸没称霸吧?那边的欧洲人都能推小行星去轰击美国啦!
你总不能说,君士坦丁大帝是罗马皇帝,而查士丁尼皇帝就不算罗马皇帝了吧?
——结果,尽管屡屡遭到域外大国的痛击。但在欧洲,「唯欧洲中心论」反而更加喧嚣尘上了。
然而,《赛博朋克2077》里的欧洲在新世纪有多么风光,现实中二十一世纪的欧洲就有多么落魄。
如果说,从冷战时期开始,随着欧洲各国海外殖民地的相继丢失,任何一个单独的欧洲强国,都已经无力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进行抗衡和博弈,必须抱团取暖,组建「大欧洲」才能提升议价能力的话。那么,等到进入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之后。哪怕以整个欧盟的体量,跟中美都不是同一个级别的竞争对手了。
但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人们还看不出欧洲的衰落是否已经注定。即使美国和苏联都已经成为了真正决定世界命运的超级大国。但相当一部分的美国人和苏联人,依然还在用仰视的眼光看着欧洲。
——就像清朝被西方殖民者打翻之前,亚洲各国依然是凭着惯性视之为「天朝上国」一样。
甚至有不少老派的美国人觉得,如今美国之所以能有世界领袖的地位,靠的就是掌控了半个欧洲!
他们认为如果北约一旦瓦解,那么美国的超级大
国地位也会动摇——这也是为什么黄金时代的美国明明实力独步天下。但在欧洲人面前还是经常不自觉地伏低做小,有时候甚至表现得像个舔狗似的……
但在菲里看来,这种文化上的自卑。对于鼎盛时期的美国人来说,根本就莫名其妙。
现在的欧洲早已没资格从实力的角度说话了,自然也没有资格站在文明的高地,对美国人指指点点。
事实上,冷战前期的老欧洲,之所以看起来还算体面,完全是靠着他们祖辈从大航海时代积攒下来的家底还没耗尽,外加仁慈的美国没有把它们抢光而已。一旦这帮败家子彻底玩光了祖产,而美国也突破了欧洲的文明滤镜和自卑的思想钢印,变得穷凶极恶,要像对待拉美一样,敲骨吸髓地盘剥欧洲……
那么,法国的花花公子们,也得像黑非洲的奥德彪一样,蹬着自行车去拉香蕉了。
所以,与其让这些老欧洲的败家子们在醉生梦死,好吃懒做之中,毫无节制地挥霍掉他们的祖产,还不如把这些东西交给美国,顺便提前把欧洲一脚踹回到传统的文明洼地里去吧!
——中世纪的欧洲可是长期穷困落后,当时的欧洲人看待遥远的印度和中国,就好像看天堂一样。
“确实,自从工业革命之后,欧洲就决定了全世界的命运。但这不是因为什么唯西方中心论,更不是什么白人优越论或基督教的进步性,而是单纯的力量对比使然。”
菲里一边喝着咖啡,一边侃侃而谈,“工业革命的力量,颠覆性地改变了不同文明和国度之间的实力对比,把那些曾经高高在上、让人仰望的古老东方国度,轻松地掀翻在地。
不管是无意识的偶然,还是注定的天命,当第一个掀起工业革命的英国,以工业革命的烟囱和泰晤士河的黑水为代价,创造了日不落帝国的神话之后,欧洲人统治世界的时代就来临了。
欧洲人之所以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迅速征服和瓜分世界,并不是因为什么人种、血统、文化和道德上的优越,而是因为欧洲的庞大工业实力,在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始终占据着世界工业的核心。
谁拥有了欧洲的工业,谁就拥有了统治世界的力量。而弱者必须服从强者,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接下来,有了统治世界的力量,全世界的财富也会随之而来——只有强者才配享用财富!
至于近代欧洲的文化和艺术,则不过是财富的衍生品而已。
但是,就像古代的农业文明会扩散,现代的工业革命同样也会扩散,而且速度更加快得惊人。
在见识到工业的力量之后,任何有远见的群体都会努力发展它,否则就会被历史淘汰。
所以,落后的国家不会永远落后,而是会奋力赶超,欧洲很难永远领先……”
他摊了摊手,“第一个独立于欧洲之外的工业体系,诞生在大西洋对岸的美国,这个由移民融合而成的「新罗马」;然后是欧洲另一边的俄国,一代代暴君挥舞皮鞭,把愚昧的农奴们驱赶进工厂。
再接下来,东方的日本与中国,也相继走上了自己的工业之路。
其中,凭着昭昭天命和新大陆的丰富资源,美国首先拥有了能够跟欧洲列强相当的工业力量。
但是,作为工业革命的先发者,直到二十世纪初,欧洲的工业依然能够阻止美国统治世界!
幸好,两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欧洲的强大工业实力,在自相残杀的战火中化为废墟,欧洲列强的世界殖民帝国也随之崩塌。遗憾的是,从二战中获得好处的不仅有美国,还有苏联,于是就发生了冷战……”
说到这里,菲里不禁有些感慨——在真正融入这个时代之后,他才发现,美国之所以发动冷战,并不完全是因为丘吉尔那个英国胖子的忽悠。而是从上到下都严重高估了苏联的意识形态优势!
对于二战刚结束时的美国高层来说,以红色理想为纽带建立的苏联,是一个陌生的对手。
很多美国人认为,不同于强调民族主义、即使征服了欧洲也无法有效统合的纳粹德国,苏联的普世意识形态,可以打破民族和国界的隔阂,真正地统合整个欧洲,然后利用旧大陆更加先进的工业和科技,再加上俄国辽阔疆土上的丰富自然资源,最终形成一个足以战胜美国的对手!
为了保住刚刚获得的霸权,美国必须阻止这种可怕的场景发生——于是,冷战就降临了。
但是,到了七十年代的时候,美国已经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官僚主义的苏联并没有那么可怕,红色理想的激情也不过是昙花一现。对于美国的霸权而言,真正的威胁其实是欧洲的复兴与日本的崛起!
眼看着二战后的欧洲经济崩溃、殖民地体系瓦解,欧洲从全球霸主沦为美苏争霸的「夹缝地带」,欧洲各国的统治阶层如梦初醒,开始想尽一切办法自救,甚至不惜做出很多在
过去根本无法想象的事情。
借助冷战铁幕的掩护,法国和西德终于打破了长久以来的固执和偏见,悄悄以欧共体为构架,展开了欧洲的内部整合——老牌帝国主义自有其傲慢,即使已经落魄,它们也不愿沦为新大陆的提线木偶!
确实,在硬实力上,欧洲已经无法跟美国和苏联抗衡。但在软实力上,欧洲还有很多的牌可打。
作为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二战后的欧洲仍自视为现代文明的源头。其文化遗产、艺术成就和民主制度,被广泛公认为是「普世价值」的代表,让欧洲能够通过历史叙事来维持其影响力。
故而二战后的欧洲国家,在文化、环保、人权、进步等领域,往往以「导师」的姿态自居,这种强烈的文化自信。不仅部分抵消了欧洲实际经济地位下降的影响,还成功忽悠了美国和苏联内部的相当一部分有力人士,从而让欧洲得到了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左右摇摆,两边获利的资本。
这种「文明中心」的自信和长期的软实力输出,让欧洲尽管在国防和关键产业上长期依赖美国,却还能表现出相当程度的独立性,一边享受着美国的安全保护,把艰苦的军事义务甩锅给美国;另一边还桀骜不驯地屡次跳反,甚至联合欧洲资本,摧毁了美国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这简直就跟吃饭砸锅没啥两样!
就像是后世的所谓「独立女性」并不需要在经济上独立,可以一边拿金主的钱一边斥责金主一样。
遗憾的是,欧洲文明给美国人留下的思想钢印实在太深,以至于足足当了几十年舔狗,都还没能认识到欧洲各国已经不配享有大国地位。直到冷战末期,「欧洲中心论」才从美国人的思想中淡化和消失。
所以,冷战时期的英、法、丹麦、荷兰等国,普遍享受到了「独立女性」们「既要又要」的快乐。
二战后出生的西欧人,是被命运宠溺的幸运儿——对于他们来说,饥饿和战争的残酷历史已经远去,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社会才是身边的真实。只要你稍微有点儿出息,高薪的就业机会便唾手可得。即使躺平享受生活,政府发放的失业救济,也远远超过了第三世界无数牛马们每日挥汗如雨的辛劳所得。
即使是最没出息的那种贪吃懒做的「白垃圾」,只要没有那种令人无法忍受的恶劣癖好,同样也会有世界各地的异族美女,宛如飞蛾扑火般向他们涌来,而且是倒贴,只求通过婚姻获得一个移民的机会。
当美国人和苏联人在全世界争斗厮杀之时,西欧人却躺在美国的羽翼下尽情享受天堂的生活。
——朴正熙时代的韩国人就算没日没夜地拼命干活,苦熬着全年无休,一路累到过劳死才挣到的钱,还不如同一时期法国人躺平宅家、天天休假所能领到的失业救济!
老欧洲躺平的下限,就已经远远高出了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发愤图强的上限!
这合理吗?明显就不合理啊!
菲里觉得,美国作为世界霸主,怎么能自作多情地当舔狗呢?
现在就应该赶快觉醒过来,动手纠正这种不合理,把欧洲一脚踢进垃圾堆里当流浪汉!
所以,对于尼克松总统这一次痛击欧洲盟友,狠狠爆欧洲老登金币的做法,他是举双手赞成的。
——尼克松总统这一次让美国摆脱经济危机的途径,依靠的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生产力进步,而是用武力打爆了欧洲的安全环境,诱发老欧洲的内部崩盘,迫使欧洲放弃海外市场、退出跟美苏的科技竞争。
欧洲崩盘之后吐出的人才、市场和资源,就会主动的向着美国流动,让美国获得新的经济增长点。
因为,一旦欧洲各国不再花大力气攀科技树,那么欧洲的科技人才,就会在欧洲本国找不到出路,然后只要不想让一身所学尽数荒废,就会自发地迁移到美国,然后逐渐变成美国人——正如过去一百年来,无数次从欧洲到美国的移民潮一样。欧洲的资金也会因为欧洲的不再安全,而把投资方向转到美国。
靠着再爆一次欧洲的金币,就足够让美利坚合众国,重新回到二战刚结束那会儿,美国工商业独霸天下、横行全球的辉煌时代。而代价不过是区区国际形象——这真是太便宜了!
反正,因为在越战中疯狂丢核弹的缘故,本位面的美国之前形象就已经跟恶魔和纳粹德国差不多了。
在此基础上,就算变得再坏一点儿,又能如何呢?说不定还能让美国有一种邪恶的魅力呢!
让自己变得人见人爱,固然是很不错。但把自己搞得人见人怕,同样也是不少有志之士的追求!
当然,这种简单粗暴的武力破局之术。尽管有利于美国的产业资本,却严重不利于美国的金融资本。
上一篇:无聊,我要看到血流成河!(通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