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老王
饱受苦难折磨的印度人,突然拥有了如此强大的一支武装力量,怎么可能还愿意乖乖当顺民呢?
于是,大英帝国在1947年不得不退出印度——当时大不列颠举国上下都已经被二战拖垮了,厌战的消极情绪弥漫在整个社会,谁也不想再打一场针对印度的再征服战争:真要再打的话,英国就得内爆了!
基辛格举出这个例子,就是在说,如今被美国控制的欧洲,跟大英帝国治下的印度,其实颇为相似:
一样的武德匮乏,一样的富裕安逸,一样存在着语言、民族、宗教、人种的诸多隔阂。一样在政治上四分五裂、缺乏统一的基础,一样在内部被安插着大量代理人,从上到下执行着伦敦/华盛顿的意志。
但是,等到印度独立运动全面兴起,让英国在印度维持殖民统治的开销超过收入之后,大英帝国也不得不放弃帝国的荣光,选择从这片苦心经营了二百多年的土地上黯然撤退。
在此期间,印度的内部分裂和矛盾重重,固然是严重干扰了它的独立之路,英国在印度打下的一个个楔子,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拖延了印度的独立进程。印度人对于英军在南亚次大陆「战无不胜」的长久恐惧,更是让国大党到了最后也不敢贸然动用武力反抗,而是寄希望于软弱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可到了最后,英国还是只能从印度撤退,而那个大英帝国也在垂死挣扎了十年之后,最终烟消云散。
现在的老欧洲,看起来就有点类似于昔日的英属印度。虽然事实上处于美国的军事占领之下,欧洲各国既极度厌战,爱好和平,又对强大的美军有着发自内心的恐惧。美国也确实能够从欧洲设法薅羊毛。但美国同时也得承担起欧洲的国防责任,让欧洲经济可以轻装发展。
然后,老欧洲固然是列国对峙,彼此的民族、语言、宗教各不相同,看起来一盘散沙,形不成合力。但在英国入侵殖民印度的时候,印度次大陆又何尝不是如此,才给了英国东印度公司以见缝插针的机会?
事实上,就像英属印度殖民地的建立。反而给印度人,至少是一部分印度人带来了统一的民族意识一样。美国对欧洲各国的军事控制,也让一种前所未有的「欧洲人」的共同意识,开始悄悄酝酿。
更何况,引领工业革命的英国,对于印度有文明上的先进性优势,印度精英对于英国绅士们的风范无不顶礼膜拜、争相效仿。而美国人在欧洲人眼里,就是一帮边境蛮夷,欧洲人是用鄙视的眼神在看美国。
他们可是长期以来都代表着世界文明灯塔的欧洲贵胄,怎么能屈从于边境蛮夷的铁蹄之下呢?
历史上的欧洲有多辉煌,现实中的欧洲就有多屈辱,让新时代的欧洲人愤愤不平——这样一来,哪怕是出于单纯的逆反心理,欧洲人也会一边抱团联合,一边悄悄在美国背后做各种小动作。
譬如,大家都知道,冷战的较量从一开始就不公平,美国本土远离战争,战后实力天下第一。盟友是一水的老牌帝国主义强国,苏联这边一水的穷国,人口少,土地少,工业规模小,技术也差。
所以,冷战前期,苏联其实表现得极为肾虚,是在北约成立之后,苏联为了防御才成立的华约。
如果在正常情况下,应该是美国一直压着苏联揍才对。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两大阵营居然打得互有攻防——这一方面固然是美国自己作死,另一方面也有欧洲人暗自使坏,企图平衡美苏实力的缘故。
只有美国和苏联一直保持着拉锯,谁也没法压倒谁,欧洲才有喘息的机会,能够左右
逢源,借着美国的声望耀武扬威,再从美国那边大把拿钱,顺便搭便车进入美军开拓的各个全球市场。
真要让美国或者苏联彻底战胜了对手,欧洲各国就失去了统战价值,只能一边当狗一边自己花钱买骨头,甚至还要把自己的骨头拿出去孝敬主子,并且每天挨打挨骂——这样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因此,尽管嘴上把「共同价值观」和「自由意志」喊得震天响。但实际上,欧洲各国一直是很有默契地美强则通苏,苏强则助美,美苏媾和则竭力破坏,只求让美国和苏联永无止境地彼此消耗下去。
然后,德国和法国在五十年代就成功打破了百年仇恨的隔阂,建立了欧共体,开启了欧洲联合之路。
虽然如今的欧共体还比较虚弱和松散,更因为其官僚主义而饱受诟病。但假以时日,也未必不能发展成为又一个国大党——跨越宗教、民族、邦国和语言的界限,统合至少半个欧洲,成为美苏之外的第三极!
(早期的印度国大党,曾经有一个庞大的穆斯林分支,只是后来因为内斗才导致了巴基斯坦的分裂。)
更要命的是,美国并没有一个真正的主体民族,而是一个由无数移民组成的调色盘国家。
这样一来,当十八、十九世纪的英国人殖民掠夺印度时,大多数英国普通人恐怕对印度人的苦难,并没有多少的同情心,更谈不上身同感受。但是,当二十世纪的美国人,开始对欧洲横征暴敛、烧杀掳掠的时候,那些刚刚成为美国人没多久的欧洲移民,究竟会更加认同哪一边是母国,可就比较的成问题了。
就像美国的爱尔兰人,很难想象他们能够服从五角大楼的调遣,去帮助英国镇压爱尔兰起义。
实际上,他们一直都在以美国为基地,用政治、外交、恐怖袭击等手段,不断给大英帝国放血!
总之,当美国把屠刀对准欧洲的时候,美国人本身就是无法形成集体意志的,甚至有可能跳反的!
所以,美国像现在这样痛击盟友,从欧洲身上肆意割肉的做法。如果想要平安落地的话,那么最多只能搞一次。下次若是还想要如法炮制,欧洲人哪怕只是用「非暴力不合作」行动,也够让美国人喝一壶了。
像现在,美国在对待欧洲变得穷凶极恶之后。仅仅只过了不到一年,法国的激进派军人就已经开始奋起,企图推翻「卖国政府」,捍卫法兰西的利益——虽然这次叛乱大概率应该会被镇压下来,但只要美国对欧洲各国的施压和剥削一直不结束,那么一波接一波的叛乱和骚动,终究会击垮欧洲各国那些保守胆怯的建制派政府,取而代之的则是各种群魔乱舞的激进派,让美国在欧洲陷入全面战争的可怕漩涡……
就连美国本身,也会因此而遭到反噬,让国内认同感不足的欧洲移民纷纷离心,甚至倒戈作乱,进而导致长期遭受歧视的美国有色人种也开始搞事。更何况,在铁幕对面,还有苏联人在虎视眈眈呢!
“所以,无论欧洲看起来怎样的一盘散沙,怎样的孱弱不堪。但只要美国一再下刀割肉的话,欧洲也是会变成刺猬的。而且速度很可能相当快,远不是那些愚昧的落后民族可比。”
基辛格博士如此说道,“马基雅维利曾经说过,恶行必须一次干完,以便于让人尽快忘记,恩惠却必须慢慢给于,以便于让人记住。
之前,美国为了自身利益,已经在一年之内对欧洲做了太多的恶行。现在,既然美国熬过了难关,那么我们接下来的工作,就该是慢慢施予各种小恩小惠,用若干年的时间,逐渐安抚欧洲人的情绪……”
收音机切换频率的杂音中,他的话语被一段关于德国极右翼团体在汉堡港掀起暴动的消息打断,听着收音机里传来的颇有纳粹风格的德语吼声,基辛格博士的面容一僵,黑格上校更是不小心打翻了糖罐。
——光是法国出问题倒也罢了,如果法国和德国一起出现极右翼政变上台,那么麻烦可就大了!
片刻的失态之后,黑格上校扶正了桌上的糖罐,基辛格博士则是叹了口气,掏出手帕擦了擦眼镜。
“看来欧洲的情况比预想的更加严峻,本来我还想在洛杉矶休假几天的,现在只能立刻动身,搭军用飞机返回华盛顿,投入外交工作了。嗯,亚历山大也跟我一起走,后续工作的交接就麻烦你一下。”
基辛格博士回头看了看亚历山大·黑格上校,然后向菲里伸出了肥嘟嘟的手掌,“
再见了,虽然从此天各一方,但还是希望我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更大的成功,实现彼此的梦想!”
呃,这是「兄弟登山,各自努力」的意思吗?
菲里有些茫然地伸手握了下基辛格的手,又跟黑格上校互相敬了个军礼。随即就看到他们招呼各自的秘书和随从,一溜小跑奔出别墅,在外面的街上拦了两辆出租车,就急匆
匆地走了。
看着绝尘而去的出租车,再回头看看杯盘狼藉的餐桌和草坪上的食物碎屑,菲里感觉心中有些空虚,又有些惆怅,许久之后才长叹一口气,呐呐地嘀咕道:“好了,都结束了,我终于可以回家休息啦!”
作者的话: PS:网络上的老一代润人电子宠物都渐渐离去了啊,金牌讲师不再讨饭,搬到了纽约去当了司机,甜甜圈老王好像死了,还有一位因为强暴白人女性进了监狱。
不知道下一代的电子宠物在哪里呢?
第608章、宛如末日前夕般的世界
洛杉矶,马里布海滩,菲里的海滨城堡别墅
不论在什么季节,马里布的天气都是一样的炎热而又晴朗。
当壮美的暮色把太平洋调成一杯渐变鸡尾酒时,庭院里的收音机正在播放着一首怀旧的蓝调萨克斯。
菲里家中的女人们,这会儿都聚集在临海的露台庭院里。或是在浴池里沐浴,或是在旁边晒太阳。
三个小麦色肌肤的姑娘,横陈在三张覆盖了条纹浴巾的沙滩椅上,像美术馆里并排陈列的大理石雕塑,其中有两个姑娘即将成为母亲——琥珀色的阳光几乎要在阿里德亚娜的锁骨窝里酿出蜜来,她的左边是怀胎五月的凯特,这个身高不到一米四的小家伙。即使已经成为孕妇,看起来依然还是小小的身子。
右边则是怀胎九月的阿莱娜,此时已经是大腹便便,腹大如鼓。曾经矫健的身材变得丰满圆润了许多,胸前的两只脂球更是饱涨溢露,正在微蹙黛眉,一手扶腰,一手抚胸,肚皮上的妊娠纹清晰可辨:“我肚皮里的这个小家伙可真是太闹腾了,昨天差点踢碎我的两根肋骨。”
身材高大的健美女郎阿莱娜,炫耀地捏着自己又膨胀了一圈的胸前硕果,如此吐槽说,“为了这个小家伙,我已经好久没去玩水了。等到生下这个小家伙之后,我一定要到海里去游个够!”
遗憾的是,菲里的后宫并没有一个皇位可以继承,自然也就不存在什么「母以子贵」的可能性。
——菲里的系统外挂和邪神眷者身份,都是不能世袭的啊!
所以,阿莱娜的孩子就算出生,也改变不了她本人的身份地位,只是让这个小团体多些活泼气息。
“啊,我肚皮里的小姑娘倒是挺安静,但却让我呕吐得厉害。”
凯特摸了摸自己只是稍微凸起的肚皮,感慨地说,“她也太文静了,真担心会有什么先天不足。”
“放心吧,咱们的主人可是神通广大。即使是早产儿也肯定能抢救回来的。但问题是……”
三人中唯一没怀孕的阿德里亚娜叹了口气,感慨地说道,“她们将会降生在一个怎样的世界呢?
当她们第一次看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会不会有一朵在天际升起的蘑菇云,作为她们出生的礼炮?”
听了阿德里亚娜的吐槽,阿莱娜和凯特也忍不住沉默了。
——虽然身处于半软禁的状态下,每天都在光着屁股跟同样赤裸的女伴亲昵嬉戏。但通过电视、广播和报纸杂志,这些「笼子里的金丝雀」们,也能了解到这个世界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二战后最初那些年里「欧洲躺平,美国买单」的西方世界运转秩序,已经随着美国内战和尼克松总统悍然对欧洲的开刀,而瞬间崩溃,一切又仿佛回到了二战前那些云诡波谲、尔虞我诈的时候。
法国的极右翼军人叛乱虽然被镇压了下去,但名声扫地的蓬皮杜政府也不得不集体总辞职下野谢罪。
德国的新纳粹团体在汉堡港起事,却是很诡异地得到了「和平解决」,西德政府破天荒地逾越了二战后的政治红线,开始容纳一些前纳粹分子进入政界,而法国和英国也奇迹般地对此表示默认。
除此之外,欧共体的一系列神奇操作,也让许多人看出了某些不妙的端倪。
美国媒体对此是各种震惊体叫嚣不断。即使再不关心政治的人,也感到历史仿佛又一次走到了拐点。
——核战争与末日废土的阴霾,继续沉甸甸地压在了美国公众的心头上。
“嗨,甭管外面乱成什么样子,咱们家里就是核爆避难所,真打起核战,也只要立刻躲进去就好。”
目前已经修成了满级的「密宗大师」,获得了「龟息术」。哪怕不吃不喝也能维持长时间存活的胡安妮塔,正跪坐在旁边的地毯上,一边给俯卧的赵秋娘脊背上涂抹防晒霜,一边如此说。
“就算不会饿死渴死,我也不愿意每天都生活在终日不见阳光的地堡里啊!地堡里的太阳灯可顶替不了真正的太阳!”阿莱娜抚摸着她圆滚滚的肚子,眯眼望着远方海平线上的夕阳,如此说道。
“主人跟我说过,欧共体前不久顶着美国的反对,签署了《欧洲单一文件》,即将形成一个统一的欧洲大市场,等到他们再搞出统一的货币【欧
元】之后,美元的金融霸权将会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
而美国之所以能在二战后称霸世界,靠的就是世界第一的武力,以及华尔街的金融霸权。
但现在,美国的军队已经出现了疲软和衰退,华尔街的金融霸权更是已经变得残缺不全。
失去了这最核心的两大命脉,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帝国也将会倾塌。
为了掐死欧元,拆散欧共体,尼克松总统是丝毫不惮于对欧洲动用武力,甚至不惜跟苏联联手的。
可这样一来,又会让美国内部的很多人士根本无法接受,从而酝酿起新的内战漩涡——甚至是核内战!
总之,只要意识到我们熟悉的旧世界随时都有可能会消失,把每一天都当成核战前的最后一天来过,我们也就能心平气和了。”胡安妮塔如此说着宏大叙事,不远处的水管却突然发出蛇类般的嘶鸣。
——只见凯特从沙滩椅上翻身起来,赤脚踩住绿色橡胶管,水流在她手中喷涌而出,精准击中了胡安妮塔的脚踝,“
区区一个小丫头,就不要显摆你蹲在主人办公桌下面听到的玩意儿啦!”她狂笑道。
胡安妮塔尖叫一声,翻身躲闪,凯特随即调转水枪方向,冰凉的水流划过半空时折射出微型彩虹,最终在赵秋娘如今已经颇为丰腴的蜜桃臀上撞得粉碎,顺便让这位别墅里唯一的东方姑娘也尖叫起来。
很快,所有的姑娘们都加入了战团。不管是否怀孕,都用自来水管和玩具水枪互相射击。
水流滑过她们湿漉漉的光滑胴体,顺着皮肤流淌下去,展现着她们凹凸有致、魅力非凡的身材,在她们身上留下晶莹的水滴,被太平洋上的夕阳照耀之后,一时间当真比亮片还要耀眼。
肤色深浅不一的肌肤,在夕阳下都闪烁着如同蜜蜡一般的光泽,不同色彩的长发则宛如秋日里的最后一抹阳光,流淌着仿佛蜂蜜的光晕,那一双双深邃的大眼睛,更是犹如被施加了咒语的神秘深潭。
她们光滑有弹性的漂亮皮肤和身躯,足以让艺术大师雕刻出的大理石雕像为之哭泣。
不远处的浴池里,女主人玛丽塔一脸愉快地看着姑娘们的嬉闹,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啊,她们真美!而且挺活泼的,不是吗?”她对坐在一旁摆弄私人无线电台的菲里说道。
——作为一名神眷者的住处,马里布海滩这座城堡别墅的庭院浴池,菲里在建设时也使用了魔法道具。
它位于一座大理石垒砌的凉亭内,翠绿色的藤蔓在石柱的底部向上蔓延,挂满了柱子和屋顶。五彩缤纷的花卉点缀在藤蔓上,屋顶被开了一个天窗,让柔和的光线映照进来,大理石地面上雕刻着精致的花纹,既可以避免地面湿滑造成的意外,又可以让沐浴者仿佛置身于优美的艺术氛围之中。
亭子内的六边形浴池里铺着蓝色马赛克,灌满水后便宛如一座被击碎的蓝宝石矿床,璀璨而又华美。
更妙的是,靠着镶嵌在浴池边缘的火元素魔法宝石,只要一个小小的咒语,就可以让一池冷水变热,并且持续保持稳定。就像是一座温泉一样,还能根据需要,散发出迷迭香、薄荷等各种不同的气味。
菲里的妻子玛丽塔,正坐在这座人造的魔法温泉浴池里,舒适的伸着懒腰。这是她最喜欢的享受,每天适量运动,流汗、泡澡、听音乐和广播,或是在浴池里跟别人有一搭没一搭,没完没了的说话。
这会儿,她就在热水里慵懒地放松身体,任由金发「人造双胞胎」伊莎贝莉和卡米拉服侍自己沐浴。热气缠绕着三个纠缠在一起的湿漉漉的雪白胴体,缓缓上升,在玻璃幕墙上撞出蜿蜒的泪痕。
菲里从小圆桌上摆着的私人无线电台后面一回头。当即就看到了这么一副图景,他伸出舌头舔了舔嘴唇,忍不住有点儿心猿意马,索性也关了无线电,起身踏进了温热的浴池之中。
当菲里以一个歪歪扭扭的松弛姿势。在浴池里坐下的时候,伊莎贝莉和卡米拉立刻过来给他按摩擦背,玛丽塔也殷勤地凑了过来,“要喝点什么吗?亲爱的?果汁?可乐?还是酒?”
“我想,来两杯酒吧。”菲里懒洋洋地答道,“难得的休息日,也该放松放松。”
于是,玛丽塔从水里伸出纤纤玉臂,拿起池沿托盘里的酒瓶和两个高脚杯,给自己和菲里各自倒了一杯气泡馥郁的金色香槟酒。然后跟菲里碰了个杯,低头喝了一口,便进入正题,打开了话匣子:“亲爱的,德国那边最近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新纳粹运动真的死灰复燃了吗?”
是还不如找个AI来干,钢铁雄心4mod的魔怔国策也比现在强了。
苏联那个胎死腹中的OGAS系统,该不会如今能出现在美国吧?
第609章、新纳粹?才刚到啤酒馆暴动而已!
在一般人的印象之中,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希特勒的自杀,德国纳粹也从此落下了历史帷幕。
除了一些逃窜南美的纳粹余孽,被以色列的摩萨德特工追杀之外,似乎很少再有关于纳粹的消息了。
然而,作为一个鼎盛时期拥有850万党员,曾经在整个西方世界叱咤风云,用铁与血驰骋欧陆的庞大组织,纳粹党可不是希特勒一个人的粉丝团,而是一种广泛的思潮,一种政治理念的聚合体。
当然,从理论上说,纳粹分子在战后是需要被清算的。但实际上,在绝大部分西方国家,清算纳粹都是一个伪命题,一个被舆论和叙事所掩盖的神话。战后的纽伦堡审判只是干掉了一小批首恶头目。而大部分的普通纳粹分子、同情者及其意识形态,都还在西德活得好好的,甚至重新进入政界,乃至于飞黄腾达——东德可以用德共的党组织来迅速填充政府各部门,西德政府除了留用纳粹官员之外,还能怎么办?
总不能跟二十一世纪美军在占领伊拉克之后的神操作一样,把原执政党(复兴党)的军公教等端铁饭碗的人员一律开除,搞得一边政府公共职能彻底瘫痪,一边遍地都是失业公务员下岗造反吧?
再叠加上二战时德国佬的人均武德充沛,整个西德只怕是很快就会军阀蜂起,流寇遍地,打成一锅粥。
真要这么玩儿的话,铁幕东边的德共,就要借着苏联的兵威,举着红旗来接收另外半个德国啦!
就像美军在伊拉克玩脱了,搞成治安战泥潭之后,伊朗趁机在伊拉克扶植起大批代理人的情况一样。
然后,既然战后的西德基本留用了纳粹德国的政府和警察,又没有足够的新生力量来顶替,那么就只能对纳粹余党网开一面:明面上竖起一些反对纳粹的德国政客做招牌,底下的官僚机构还是老一套。
——麦克阿瑟大帅在日本,其实也是差不多的套路,自民党就是从战犯洗白之后化身的执政党。
至于西德民间的纳粹思想,在没有德共去占领思想阵地的情况下,就更加不可能彻底清除了。
毕竟众所周知,思想是杀不死的。尤其是在纳粹党的多年执政之后,纳粹理念已经深深渗透到了德国的每一个领域。除非把德国整个抹去,否则想要在短时间内彻底根除纳粹主义,是根本不可能办到的。
而且,纳粹党关于种族主义的思想,并不是只在德国和日耳曼人内部传播,而是早已突破了国家和民族的界限,以「白人至上」的形式,在遥远的乌克兰等地也有大批拥趸。想要扭转这样一股影响庞大的思潮,让人们正确认识到纳粹主义的危害,乃是一项旷日持久的社会工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偏偏在二战结束后,冷战很快就开始了,随着铁幕的降临,西方世界的反法西斯工作,立刻就让位于反苏和对抗「红色瘟疫」,而铁幕对面的东欧各国纳粹残党,就成了欧美眼中可以利用的对象。
于是,乌克兰和南斯拉夫的纳粹分子,摇身一变,成了被西方讴歌赞美的「自由斗士」。
而为了跟这些东欧的纳粹残余势力对接,西德当局针对前纳粹分子的审查,也变得愈加浮于形式——最初是只要加入过纳粹党就等于犯罪。但很快就变成了只要宣誓反对苏联,过去的事情就统统一笔勾销。
可问题是,纳粹党里怎么可能会有亲苏派别呢?所以自然是全员过关啦!
上一篇:无聊,我要看到血流成河!(通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