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老王
在这两朵蘑菇云的下方,则是船尾高高翘起,船头歪斜着沉入加勒比海的「香格里拉」号航母。
美国的随军记者,当场抢拍下了这张显示了核战残酷性的照片,并且成为了古巴核危机中的名场面。
——美国东部时间1月11日下午四点半,B-59号苏联潜艇向围追堵截的美国舰队,发射了两枚T-5核鱼雷,击沉击伤包括美国航母「香格里拉」号在内的十七艘战舰,然后从容撤出加勒比海。
而蘑菇云背景下的「香格里拉号航母沉没」,更是成为了全世界报纸争相刊登的头版照片!
至此,美军先是遭到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地面核打击,随后又遭到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海上核打击。
但还没等晕头转向的美国人反应过来,当晚,古巴岛上的红色抵抗力量,又接着整了个新的大活儿……
——
美国东部时间1962年1月11日晚上10点半,古巴,关塔那摩基地
当登陆古巴岛中部特立尼达港的美军陆战一师,在原子弹爆炸的闪光和烈焰中灰飞烟灭之时,驻扎在古巴岛东部的关塔那摩基地的美军陆战二师和若干空降兵部队,也陷入了莫名的惊恐和彷徨之中。
——在核爆之前,陆战二师原本已经粉碎了古巴边境旅和少量苏联援军的抵抗,基本占领了关塔那摩市,并且还有余力分出一个团的兵力,北上扫荡巴拉科阿镇的古巴民兵。
再加上攻占迈西镇的第2506旅古巴雇佣兵佯攻部队,到1月10日傍晚,古巴岛最东端的整个关塔那摩省,已经基本脱离了古巴革命政权的统治,落入了美军与其傀儡部队的手中。
然而,当特立尼达城郊外的港口,突然升起核爆炸的蘑菇云之后,关塔那摩战场上的陆战二师,也陷入了不知所措之中。从10日的傍晚到11日的夜间,这支军队基本就是滞留在原地,什么动作也没有。
甚至因为迟迟没有收到五角大楼的下一步指示,大多数官兵又返回关塔那摩基地的营房里休息去了。
结果,他们就在酣睡之中,等到了卡斯特罗送来的「礼物」!
——九百多公里外的圣克里斯托佛导弹发射场上,一枚又一枚整装待发的苏联导弹,发出阵阵巨大的轰鸣声,从尾部喷出耀眼的橘红色火光,相继冲出架设在地面的导轨,呼啸着飞向东方的关塔那摩……
事实上,这些R-14型中程导弹的最大射程可达3700公里,足以从古巴打到纽约和华盛顿!
而且,眼下这会儿还没有反导导弹系统。即使是美国的首都,也没有拦截导弹的办法。
尽管由于核弹头没能运来,古巴岛上只有常规弹头。所以无法让纽约和华盛顿升起蘑菇云。但若只是模仿太平洋战争初期,美军空袭东京的「杜立特偷袭」那样,让白宫和国会山一夜三惊,还是没问题的。
不过,貌似凶狠,实则懦弱的赫鲁晓夫。即使到了这个时候,依然下不了直接攻击美国本土的决心,只是勉强同意了苏联导弹部队用已经部署完毕的R-14型中程导弹,去轰击古巴岛东端的关塔那摩……
于是,关塔那摩基地的美军陆战二师,就承受了原本应该由华府政客们「享受」的导弹雨暴击。
——深夜时分,他们先是听见天上突然传来什么东西划破空气的尖啸声。随即就看到一团又一团巨大的火球,从幽暗深邃的夜幕中划过,犹如流星一般的耀眼夺目,然后狠狠地向着自己撞来!
下一刻,伴随着惊天动地的巨响,还有划破夜空的闪光,整个关塔那摩基地都被炸成了一片火海……
师,带领大批失业的华人黑工到处领救济要饭,并且还靠着直播在美国如何讨饭,硬是圈粉无数,光打赏就赚了二十万!所谓当世洪七公莫过于此!
说起来,这还真是一条新赛道啊,有没有谁写过「重生美利坚开丐帮」的小说?
第114章、再次搬家的菲里
1962年1月12日早晨,美国,洛杉矶,圣费尔南多谷,中情局避难所别墅
清晨时分的阳光下,原本已经被布置得颇为温馨,充满家庭生活气息的别墅,突然在一夜之间变得凌乱无比,到处都是一片狼藉。地板上乱糟糟地堆着行李箱和帆布袋,还有大大小小的纸箱子。
橱柜和衣柜都被打开,连书桌和梳妆台的抽屉也被拉了出来,玛丽塔带着大女仆阿莱娜在收拾卧室和浴室里的零碎物件,刚刚破身不久的小女仆胡安妮塔,则负责用奶瓶喂着眼下刚满半岁的莫妮卡。
四个赤裸的尼加拉瓜姑娘也被放出了地下避难所,然后首次穿上了菲里早已为她们准备好的蓝色避难所紧身制服。随即被打发到庭院里擦车和洗车,并且把收拾好的行李一件件往车上塞。
总而言之,在中情局安排的避难所别墅住了四个月之后,菲里和他的女人们又要搬家了!
原因则是有大人物要来抢这个避难所……
——在短短七十二小时内,先后遭遇了古巴核爆,加勒比海核鱼雷和关塔那摩的中程导弹轰击之后,整个美国乃至于整个欧美社会都已经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到处流传着「核战将至」的可怕谣言。
欧美各国的报纸媒体、广播电台和电视新闻,纷纷疯狂炒作,大肆制造紧张气氛,以贩卖焦虑。
《泰晤士报:四十八小时内升起的三朵蘑菇云!美军遭遇建国以来最大败绩!》
《费加罗报:蘑菇云已经升起了,核冬天还会远吗?家庭主妇们该去囤罐头啦!》
《根据五角大楼透露的消息,美军已在四十八小时内损失近三万人!死伤人数十倍于珍珠港!》
《陆战一师全军覆没!陆战二师遭遇重创,香格里拉号航母战斗群覆灭!20世纪美军最大败绩!》
《古巴爆发核战争,关塔那摩的数万美国海陆军处于极度危险之中!》
《肯尼迪总统下令全国哀悼,下半旗纪念阵亡官兵。》
《美国的海陆军都在古巴战败了,燃烧的铁幕已经跨越大西洋,降临到了美洲!》
《陆战一师师长詹姆斯·马斯特斯少将被俘!》
《攻略古巴「热带惊雷」计划已经濒临崩盘!我们还能赢得这场战争吗?》
《是否要在西半球打一场全面核战争?这是一道艰难的选择题!》
铁幕对面的红色阵营,虽然对于要不要打三战,心里其实怂得很,但在嘴上却依旧一如既往的强硬。
苏联的塔斯社在第一时间发布了特立尼达核地雷爆炸、切·格瓦拉歼灭陆战一师、苏联潜艇击沉美国香格里拉号航母、关塔那摩基地遭到导弹雨洗礼等一系列重磅新闻,并撰文悼念了在古巴战死的苏军烈士,顺便祝贺孤悬西半球的古巴小兄弟在美帝国主义的侵略面前沉着冷静,顽强奋战,获得如此佳绩。
《真理报》则长篇大论地刊发了《美帝国主义对古巴的邪恶入侵,遭到了最可耻的失败和最惨痛的打击!》,顺便吹了一波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古巴战场上的核地雷、核鱼雷和坦克飞机,可都是苏联的!
一时间,香格里拉号航母在海面折断沉没的照片,跟切·格瓦拉挥舞红旗向着核爆蘑菇云冲锋的漫画(核爆现场辐射太高,照片无法拍摄),在苏联的广袤国土上迅速流行开来。
所有的俄国毛熊都知道古巴盟友出了个了不起的猛男,看到核爆竟然不躲,反而向着蘑菇云冲锋!
这妥妥是红色超人啊!
既然苏联发了新闻,东欧各国自然也要跟上,切·格瓦拉的画像,一时风靡整个社会主义阵营。
此外,虽然中苏关系已经破裂,但《人民日报》还是刊登了《祝贺古巴人民打败美国侵略者》的新闻,并且意有所指地宣称:“古巴革命军之所以能以弱胜强,战胜武装到牙齿的美国侵略军,主要是因为他们是为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而战,为爱国主义与阶级斗争而战,为使古巴人民免于战火屠杀而战!
任何为了自由和正义而战的军队,都会得到人民的广泛支持和热烈响应……”
而跟美军在海外战场上的惨烈损失相比,出现在美国公民身边的逃亡景象,则更加令人感到恐慌。
比如,号称「灰贵妇」的《纽约时报》记者,就发出了一篇《纽约市民正在疯狂逃离市区》的报道:“1962年1月11日夜晚,从纽约到新泽西州的公路上,挤满了逃离城市的各种车辆,从后备箱到车顶都塞满了行李。就连布鲁克林的穷人,都纷纷徒步穿过横跨哈德逊河的大桥,或是往北
逃往长岛。”
“虽然政府还没有正式下令执行战时灯火管制。但是曼哈顿绝大多数摩天楼的灯光,都已经在今晚熄灭,华尔街的证券交易所在傍晚六点宣布紧急休市一周,芝加哥的期货市场也随之休市。
整座城市弥漫着可怕的恐慌气氛,百老汇的戏院全都关了门,整条街上看不到几盏灯光,黑暗得令人心情压抑。加油站门前却排起了长龙,人们不仅加满了车上的油箱,还用油桶和各种容器装满汽油带回家,以至于部分加油站不得不下令限购。
超市和杂货铺里的很多商品都被抢购一空,最紧俏的莫过于卫生纸和卫生棉条,其次则是各种饮料、酒类和罐头食品……利用城里的混乱,很多匪徒走上街头抢劫和勒索,纽约的治安状况正在迅速恶化。”
“记者乘坐的车辆经过东河时,发现纽约州国民警卫队正在进入市区,架设高射炮,并准备升起防空气球。记者向他们询问,是否能用高射炮击落苏联导弹,士兵和军官都只是摇摇头,便又继续干活。
「我们都知道,高射炮打不下导弹。」一位军官说,「但我们总得做点什么。」”
像这样的场面,不仅发生在纽约,也发生在华盛顿、芝加哥、底特律、波士顿、西雅图等其它美国大城市,甚至越过了大西洋,蔓延到了诸多欧洲名城。
西柏林从1月11日开始就已经全城戒严,实施灯火管制。伦敦和巴黎的市面上也出现了抢购风潮。
当美国穷人和普通市民只能随大流逃出城市。在陌生的乡间当盲流之际,那些怕死惜命的富豪权贵们,却早已举家躲进提前挖好的地下避难所,关上厚重的三防大门,悠然地看待外面的风起云涌。
遗憾的是,虽然在之前几年的「辐射废土热潮」期间,整个美国到处破土动工,狠狠搞了一番「避难所大建设」。但迄今为止,依旧有很多吝啬的富豪并未花钱挖避难所,或是他们的避难所眼下还没完工。
结果眼下突然要用,一时间就只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到处寻找现成的避难所。
于是,菲里如今暂住的这座中情局名下的试验性避难所,就被杜勒斯局长送给了一位政界大佬做人情,连夜一个电话打来,勒令菲里带着女人们火速搬出,给即将托赶来的大佬腾地方。
就这样,在避难所别墅住了不到半年之后,菲里又一次只得收拾行李搬家了。
这个搬家的高频率,倒是很有现代美国的风采。
由于菲里身边的姑娘们都不是普通人的身份(奴隶+实验动物),没多少私人物品。所以行李打包得挺快,前后仅仅一个多小时,就已经把要带走的东西,差不多都塞到车上了。
临行前,菲里还让姑娘们都聚集在地下避难所的大厅里,拍了照片合影留念。
就这样,菲里把别墅的一大串钥匙,交给预先赶来给那位大佬打前站的仆人和管家。然后跟玛丽塔一人分别开着一辆车,每辆车上坐四个人,沿着狭窄的乡间公路开了一个小时,就抵达了新的住所。
嗯,还是在圣费尔南多谷,只不过从谷地东北靠近沙漠的那一侧,搬到了圣费尔南多谷的西南边缘,圣莫尼卡山脉的脚下——山脉的另一侧就是洛杉矶的旅游名胜,圣莫尼卡海滩。
在这里,坐落着中情局的另一座安全屋。
这是一座带围墙的别墅,修建于二十年代末的禁酒令时代,曾经属于一位做走私酒生意的黑老大。
这位缺乏安全感的黑老大,把他在圣费尔南多谷的小别墅修得跟个堡垒差不多,唯恐被仇家对头摸上门来,拿「芝加哥打字机」轰成马蜂窝。但最终却是因为破产而流落街头,这座别墅也被法院没收。
后来几经转手,就落到了中情局的手里,变成了特务头子们偶尔度假休息的公用疗养院。
跟之前住的避难所别墅相比,这座圣莫尼卡山脉脚下的别墅。虽然建筑老旧一些,但却更加气派和宽敞,居住条件要舒适得多。可是地下只有酒窖,没有一个能防核战的避难所,让姑娘们忧心忡忡。
“放心啦!核战争没那么容易打起来的!即使真要打核战,苏联人的洲际导弹也不是用泥土捏出来的,轰炸华盛顿、纽约和诺福克军港都还不够用呢,哪里会往圣费尔南多谷这种乡下地方种蘑菇?”
菲里一边如此安慰着自己的女人们,一边在门口挂起一副牌匾:「圣费尔南多谷特殊道具研究所」。
再接下来,还没等菲里把这个新家收拾妥当,就接到了让他火速赶去华盛顿开会的电话通知……
第115章、肯尼迪总统倒下了!
1962年1月13日,美国首都华盛顿
“嗨,菲里,从洛杉矶到华盛顿的旅途辛苦了。五千公里的旅程,想必不怎么轻松吧?”
“我倒是还好,伯纳德大哥,您最近才是累坏了吧?瞧你都瘦成什么模样了?得多休息
啊!”
白宫的一条走廊中,刚刚从西往东飞越了整个美国的菲里,跟他的大哥伯纳德再次碰了面。
跟上次聚会时见面的情况相比,如今的金家大哥伯纳德异常瘦削和憔悴,头发枯槁、脸色苍白,浓重的黑眼圈,西装皱巴巴的,浑身还不断散发出浓重的烟味儿,仿佛已经被烟草给熏制过一遍了。
怎么说呢?感觉就像是已经连续熬夜加班一个星期,濒临过劳死的模范社畜一般!
而且,整个白宫也忙得像是蜂巢一样,不断有人进进出出,人人看着都是忙忙碌碌,搞得吵吵嚷嚷。就像是一只被人捅了的马蜂窝一样。
“哎,国家沦落到了如今这种局面,整个白宫还有谁睡得着觉啊?”
伯纳德表情忧郁地叹了口气,“指不定哪天核弹就落下来了!偏偏白宫的地堡还没挖好……”
“呃,伯纳德,你过虑了。我想,这一次应该还不至于会演变成全面核战争吧?所以,我劝你还是暂时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好好睡一觉再说——拥有一个健康的好身体,才能更好地为国效力啊!”
菲里挠了挠鼻子,“对了,既然我现在已经到白宫了,不知道总统什么时候有空接见我?”
然而,听了菲里的话,伯纳德却用一种很奇怪的眼神看着他,让菲里忍不住心中有点发毛。
半响之后,伯纳德才再次开了口:“那个,菲里,你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我应该知道什么?不就是总统要召见我的吗?因为古巴的事儿?”
一头雾水的菲里答道,“白宫这边打来的电话里催得那么急,我在华盛顿下了飞机之后,根本没去局里报到,就直接打车来白宫了。所以,究竟发生了什么?伯纳德?”
“嗯,简单来说,你在白宫见不到总统,因为他不在这儿,菲里。”伯纳德答道。
“总统出去了?”菲里会意地点点头,“什么时候能回来?我是不是应该在这里等?”
“总统先生……不是出门了那么简单,我亲爱的弟弟。他是住院了!”
伯纳德有些吞吞吐吐地说,似乎是想要表演一下他的话术。但稍微考虑了一下,觉得这事儿在白宫早已是人尽皆知,所以还是直接摊牌了,“总统在今天早上的新闻发布会上突然病倒,被送到海军医院抢救,刚刚还传出了病危通知书,听说情况相当不乐观。如今的华盛顿已经是谣言满天飞了!”
他叹了一口气,“大家都说,珍珠港事件没有击倒罗斯福,古巴核危机却击倒了肯尼迪!”
啥?肯尼迪总统病倒了?
而且病得很重,说不定要挂掉?!
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啊?
菲里听了这话,不由得目瞪口呆,头脑中一片空白。
好一会儿之后,他才结结巴巴地追问,“那么,现在的白宫……是谁在管?”
“当然是约翰逊副总统在主持工作,不过他有自己的圈子,估计没兴趣接见你。”
伯纳德疲倦地打了个哈欠答道,“所以,你就跟我去见见我的同事们吧!我们组织了一个独立的古巴危机讨论会!你在中情局也担任过古巴任务小组的组长,有资格参与到我们的讨论之中……”
——
在1960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既是爱尔兰人又是天主教徒的约翰·肯尼迪。之所以能够顶着上述负面buff,却依旧受到美国民众的广泛喜爱,最肤浅的理由可能就是因为他既年轻,长得又帅:
不管在哪个国家,从事何种职业,一个年轻有为的帅哥,总是比尽显老态的中年人更受欢迎吧?
尤其是当他的前一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是一位已经70岁高龄、办事婆婆妈妈,说话唠唠叨叨,毫无男性魅力,整天只知道打高尔夫球的垂死老头时,一个年轻,充满朝气的继任者,就显得格外吸引人。
但非常遗憾的是,在约翰·肯尼迪总统看似阳光帅气的漂亮皮囊下面,其实是一副千疮百孔的病体。
早在约翰·肯尼迪出生的时候,就患有一种名为爱迪生氏症(Addison’s Disease)的终身性疾病。因此一辈子免疫力低下,导致约翰·肯尼迪从小体弱多病,三岁就患了猩红热,以后身体也不太健康。
约翰·肯尼迪的兄弟姐妹们因此嘲笑他,说就连蚊子都不愿意叮咬他,因为怕他的血有毒!
而治疗他的医生也断言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约翰·肯尼迪应该活不过四十岁。
——之所以他后来活过了四十岁,是因为在他二十多岁的时候,人类发明并推广了抗生素……
偏偏约翰·肯尼迪又生性要强,不肯落于人后,或者说「人菜瘾大」——明明身体这么差,还要从小玩摔跤练肌肉,结果自然被完虐。后来去英国留学,才刚到那边就得了肝病,足足在医院里躺了半年。
肝病好了之后,他回到美国读普林斯顿大学,谁知很快肝病复发,只好留级。
上一篇:无聊,我要看到血流成河!(通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