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战略忽悠局 第76章

作者:老老王

 从加勒比海到亚马逊雨林,整个拉丁美洲的人民,都在承受着美利坚帝国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打倒美利坚帝国主义,斩断加诸在我们身上的枷锁,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菲德尔·卡斯特罗……这家伙可真的是震惊了全世界,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头号明星了啊!”

 听着收音机里的西班牙语演讲和英语同声翻译,想象着某个古巴大胡子坐在哈瓦那地下的防空洞里,挥舞拳

 头唾沫横飞地喋喋不休的模样,菲里忍不住如此喃喃自语说。

 ——由于这年头的弹道导弹还不太靠谱。尤其是这一批苏联导弹被仓促运来,又在卸货后立刻遇上战事爆发,一度只能在码头露天堆放,承受日晒雨淋。等到真正发射的时候,其实状态已经很差了。

 所以,从古巴首都哈瓦那发射的六枚R-14苏联中程导弹。尽管飞行全程未遭任何拦截,但还是只有四枚打到了首都附近,剩下的一枚坠落在了佐治亚州的乡下,一枚刚发射没多久就一头栽进了墨西哥湾。

 然后,打到了华盛顿附近的四枚导弹,有一枚掉进了波托马克河,炸起了成片的河鱼,一枚掉在了深夜的空旷公路上,只炸出了一个焦黑的大土坑。第三枚导弹击中了一座闲置的仓库,引燃了大火,不过也仅此而已,甚至连值夜班的仓库管理员都没烧死——这家伙开小差溜出去喝酒打牌了,当时不在岗位上。

 但最后的那枚R-14导弹,却偏偏命中了大名鼎鼎的联邦国防部——五角大楼!

 惊天动地的巨响之中,一坨燃烧的金属造物,径直撞上了灯火通明的五角大楼建筑群。

 R-14导弹一千六百公斤的战斗部,仅凭巨大的动能,就让近千吨的钢筋混凝土构件轰然塌陷,使得这座闻名遐迩的五角大楼当即缺了一个角。冲天的烈焰瞬间窜起上百米高!

 那些来不及疏散的军官和文职人员,都被埋在了瓦砾之下,或是被汹涌的烈焰烧成了焦炭。同时更有无数的建筑碎块和金属碎片,在夜空中漫天飞舞,掉落在方圆数公里的地面上,让死伤人数进一步上升!

 整个华盛顿的市民们,都目瞪口呆地看着五角大楼被染上了橙红的烈火,然后就是无尽的哭嚎和哀鸣——这座骄傲的联邦首都和世界权力中心,经历了自从1812年美英战争以来,就再也未曾遭遇过的战火!

 而这足以让整个美利坚合众国颜面无存的一幕场面,也随着电视信号,向全世界飞速传播……

 目前,五角大楼的火灾被消防队扑灭之后,余烟袅袅的废墟经过初步清理,已有85人被发现尸体并确认遇难,327人不同程度地负伤,另外还有数十人失踪。故而总计死伤人数预计还会进一步增加。

 死者中军衔最高的是一名海军中将,伤员中地位最高的是昔日火攻东京的战争英雄,此刻遭受全身多处烧伤的空军参谋长柯蒂斯·李梅——真的是只差了一点儿,这位四星上将就要被烈火烤成「熟人」了!

 凭着如此惊世骇俗的赫赫武功,素来热爱吹嘘的卡斯特罗,自然要在事后大肆宣扬一番。

 ——尽管如今是在战时,但美国这会儿还没有那么严格的新闻审查制度。所以,卡斯罗特在哈瓦那广播电台发表的演说,还是通过空中的无线电波传了过来,并且被美国各大媒体争相转播和点评。

 至于在铁幕对面的社会主义阵营那边,拥有卡斯特罗和切·格瓦拉的古巴岛,更是愈发地声望卓著,被吹捧为「无产阶级英雄之岛」,或者是比喻为《圣经》中勇敢挑战巨人歌利亚的少年大卫王!

 “真可笑!任谁都知道,古巴人哪里玩得转中程导弹这么高科技的东西?!”

 坐在旁边的布热津斯基博士,闷闷地喝了一口黑咖啡,不悦地嘟囔说:“昨晚在古巴岛上发射导弹的肯定是苏联人!但我们却还得假装是古巴人射来的导弹!约翰逊副总统真是缺乏魄力!”

 嗯,跟以往一样,作为反苏狂人的布热津斯基博士,在苏联R-14中程导弹狂暴轰入五角大楼之后,就立刻兴奋地到处上蹿下跳,力图推翻之前的「古巴事件不扩大」方针,把战火烧到欧洲去。

 怎奈约翰逊副总统终究是缺乏担当和魄力。哪怕亲身经历了一番「导弹惊魂」,也不敢就此发动三战,而是想要继续坚持「古巴事件不扩大」方针,只是把卡斯特罗和他的那个捣蛋鬼俱乐部搞死了事。

 而五角大楼的态度也很微妙,除了差点被烤熟的李梅上将躺在病床上破口大骂。叫嚣着要「核爆莫斯科」,「让赫鲁晓夫躲进地铁站」之外,其余的将军们同样不赞成将如今的局部战争扩大化,更不主张让整个美国乃至于整个北约进入动员状态,跟铁幕对面的红色阵营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方位较量……

 ——原来的那条时间线上,五角大楼的将军们之所以在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竭力主战,是因为他们收到了错误的情报,坚信苏联人根本没有在古巴岛上部署核弹头,只是在用中程导弹吓唬美国而已。

 甚至就连部署在古巴的那些苏联中程导弹,在五角大楼看来都未必是真的,很可能只是一堆模型而已。

 (实际上,赫鲁晓夫把苏联核武库搬了三分之一到古巴,足够扫荡整个美国东海岸了。)

 既然如此,军方自然乐得秀一下肌肉,放一通嘴炮,在民众面

 前表明一番强硬态度,以竖立正面形象。

 但现在这个位面,特立尼达城郊外和加勒比海上升起的蘑菇云,充分证明了苏联人真的在古巴岛上部署有核弹,而刚刚把五角大楼轰掉了一个角的R-14导弹战斗部,也证明了古巴岛上有发射核弹的载具。

 这下可不是口头上放几句狠话就能完事,而是要动真格的了啊!

 五角大楼这次被炸死了一堆人,固然是个悲剧。但下次若是被核弹夷为平地,岂不是更加凄惨?

 所以,有哪位将军敢在这时候拍胸脯表态,愿意为本土可能遭到的核攻击承担责任?

 这样一来,别说全面开战,就连往古巴发射核弹进行报复这种「小事情」,约翰逊副总统都不敢擅自拍板,总想要推给正牌总统肯尼迪。所以一听说肯尼迪总统醒来,就忙不迭地带着内阁赶去了海军医院。

 结果,肯尼迪总统刚听说华盛顿挨了中程导弹,五角大楼惨遭轰击之后,就立刻因为情绪过分激动,而重新昏迷了过去,只得再次推进急救室——从而把皮球又踢回给约翰逊。

 搞得美国政府到现在都还没有对五角大楼遇袭事件做出表态,任凭外界各种谣言满天飞……

 “是啊,换个广播电台吧!卡斯特罗的演讲,我今天都已经听了四五遍,早就腻了。”

 基辛格博士也闷闷不乐地附和说,虽然他主张的「有限核战争」理论,得到了白宫内阁的支持。但因为错误地估计了苏联方面的野心,之前信誓旦旦地宣称绝不会有导弹袭击美国本土,结果就出了大丑。

 所以,从今天开始,其他人看他的眼神就都变得怪怪的,弄得基辛格博士很是不爽。

 听了基辛格博士的这话,看看周围几个顾问和助理似乎都没动作,菲里就走上前去,调试起了收音机,很快换到了财经节目。然后,他就听见节目主持人用一种仿佛遇到世界末日的口吻,说起了金融界的惨状。

 嗯,虽然华尔街的证券交易所已经休市了,但巴黎、伦敦、法兰克福的金融市场还在继续运行。

 所以,14日上午的交易刚开盘,美国的国债就立刻跳水,面值100美元的债券,眨眼间跌到80美元都没人买。与此同时,美元的汇率也随之狂泻,其跌幅和速度简直令人目不暇接。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不仅是美元,还有英镑、法郎、德国马克、意大利里拉的汇率,也都在狂跌。

 理由也很简单,华盛顿都挨了导弹,巴黎、伦敦和整个欧洲,难道还能维持太平?

 至于股票市场的震荡幅度,更是堪比1929年开启美国大萧条的那个「黑色星期四」!

 于是,从纽约的华尔街到伦敦的金融城,还有巴黎金融街和东京银座,到处都有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空中飞人,喊着各种语言的遗言,在众目睽睽之下表演自由落体,从高楼上摔成一堆肉泥。

 以至于广播电台主持人用嘲讽的语气说「今日纽约和芝加哥天气晴朗,局部下投机客」……

 而白宫小会议室内的顾问助理们,在听了今天的金融市场行情之后,也是颇有不少面色如土之辈——估计是大半积蓄都买成了债券股票和理财产品,眼看着就要变成穷光蛋,这心情哪里还好得起来?

 “这样下去可不行,得尽快有个好消息来提振市场信心,否则财政部就要疯了!”

 一位中年助理嘟囔说,“空军到底要什么时候才能对古巴展开核打击?副总统还不肯签字吗?”

 “呃,核爆古巴的事情,副总统已经签字批准了。但要等全体内阁成员转移到蓝岭(阿巴拉契亚山脉)的核避难所之后再执行。因为没法保证空军能够一次就摧毁古巴岛上的全部核导弹。”

 看着窗外草坪上的一辆辆卡车和轿车,还有正在往车上装文件的白宫工作人员,基辛格博士答道。

 “副总统和内阁要转移去核避难所?等等,那我们该怎么办?”菲里忍不住开口问道。

 对于这个愚蠢的问题,基辛格博士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叹了口气,仰头望向天花板。

 菲里:(╯‵□′)╯︵┻-┻

 第121章、去辐射废土打仗吧!

 就在那些被抛弃于蓝岭核避难所之外的顾问助理们,一个个或是无语望天,或是暗自骂娘之际,白宫的内阁会议室里,约翰逊副总统也正在强打起精神,主持本届政府转移入核避难所之前的最后一次会议。

 尽管约翰逊副总统之前已经做出了继续坚持「古巴事件不扩大」方针的决断。但坐着轮椅,裹着绷带出现在会场上的空军参谋长柯蒂斯·李梅上将,依然在竭力推销着对苏全面开战的「统一核战方案」。

 据此方案,一旦核战争打响,美国的洲际弹道导弹、潜射远程战略导弹、远程战略轰炸机将携带3423枚核弹头倾巢而出,致命地打击散布于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1077处“军事和城

 市工业目标”。

 虽然此时的中国没有核武器,而且中苏关系已经濒临破裂。但在柯蒂斯·李梅的这个「统一核战方案」之中。不仅依然把中国当成重点核爆对象,甚至就连阿尔巴尼亚和北朝鲜这样的小国都没放过。

 按照李梅的原话就是:“对待赤色分子,就得先卸下大腿,然后切掉蛋蛋!”

 对此,不仅内阁文官们各个瞠目结舌。就连其他的将军们,也都觉得李梅这个「烧烤达人」太极端了。

 ——该不会是他之前在东京烤人百万都还没烤过瘾,现在想要再来个规模更大的上亿人大烧烤吧?

 事后听说了这一内幕的菲里,更是感觉无语望天:这货难道是哪里来的「放火烧山真君」可莉吗?

 他的大哥伯纳德则翻着白眼哀叹:“李梅将军总是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如果政府对他言听计从,不折不扣地实施他建议的方案,那么最终没人会活下来告诉他——你错了!”

 不出意外的,这一过于极端的全面核战方案,被本届内阁立即枪毙了。

 在场的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甚至当即吐槽说,李梅简直就是疯了——麻木不仁地设定目标,轻率地一按电钮,美苏双方的数千枚战略核导弹呼啸而出,造成数以亿计的平民生灵涂炭,让全面核战争造成的尘埃和浓烟遮蔽住太阳,使得地球进入持续数月气温零下40度的「核冬天」(冷战时期科学家的错误脑洞)?

 这已经不是什么好战不好战的问题,而是在下定决心毁灭整个人类文明了!

 另一个比较务实的核战方案,也就是单独核爆古巴,摧毁苏军在古巴的导弹发射场。虽然已经得到了代行总统职权的约翰逊副总统的签字批准。但在政府团队之中,依然有不小的反对意见。

 大致上来说,就是美国情报部门并不知道古巴的所有苏联中程导弹都部署在哪里,很可能还有尚未暴露的苏联导弹发射阵地。即使采用核打击,也有可能出现遗漏,那么届时美国本土就要被核爆了。

 更关键的是,万一发射导弹的事情被苏联人误会,误以为是冲着苏联本土过去的,那该怎么办?

 尽管在美军将领们眼中,这不过是必要的风险和代价。但在政府的文官们看来却不啻于天崩地裂。

 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斯维尔泰勒将军。当即拍胸脯表示,出于充足和简单的理由,苏联人更惧怕与美国开战;美国及其盟国的军事基地密集地包围苏联,而且美国是对别国使用核武器的唯一国家。

 总之就是一句话,美国的核军力对苏联占居压倒优势,赫鲁晓夫肯定不敢挑起一场必败的核战争!

 只要蘑菇云还没在莫斯科升起,苏联人肯定不敢对美国进行先发制人的核打击!

 然而,这种自信过度的说词,明显无法取信于已经亲眼看到五角大楼挨导弹轰击的内阁部长们。

 无论是临时主持工作的约翰逊副总统,还是肯尼迪政府的内阁成员,都不想把美苏两国推下核大战的悬崖——政客们的毛病在于他们总想务求稳妥慢慢来,而军人则喜欢一鼓作气摆平这些「小破事」。

 最终的决断是双方各退一步——不发射洲际核导弹,只用B-52战略轰炸机挂载核弹对古巴进行打击。

 就像当年核爆日本广岛和长崎的方式一样。

 事实上,以古巴跟美国之间的这点儿距离。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也根本就用不上洲际导弹。

 尽管负责落实此事的空军参谋长李梅上将还是有点不高兴,认为这样缩手缩脚的做法就相当于自甘示弱,只会壮大苏联的胆量,接下来对方说不定会拿西柏林开刀云云。

 但在唠叨一通之后,李梅上将还是捏着鼻子应了下来,声称这就回五角大楼指挥督战。

 接下来,会议室内的众人就立刻卷堂大散,各自坐车离开白宫,副总统约翰逊和内阁成员转移到蓝岭的地下核避难所,进入战时工作状态。李梅上将带着一票军官坚守国防部,监督空军对古巴的核打击。

 作为美国中枢的联邦政府也暂时关门。除了少量留守值班人员之外,其余公务员陆陆续续都拖家带口打包行李,从首都疏散,以躲避可能袭来的核弹。一时间,出城的各条公路上,全都挤满了各式车辆。

 ——谁都知道,如果真有核导弹奔袭美国,首要目标肯定就是华盛顿,其次才是纽约和旧金山。

 而且昨晚的华盛顿才刚刚被常规导弹轰了一次,今晚若是再来一波不常规的核导弹,似乎也很正常?

 一回生二回熟嘛!

 虽然也不一定就会被核爆,但为了以防万一,大家还是先到乡下躲一躲,过几天若是没事再回来吧!

 毕竟,工作是国家的,命是自己的,大家拿着那么点儿薪水,犯不着殉国啊!

 结果,看到议员老爷和当官的人都跑了,剩下的首都市民也是人心惶惶,纷纷跟着一起跑。

 亏得华盛

 顿作为首都,街道讲究气派,普遍造得颇为宽阔,车道也多,这才没有堵得水泄不通。

 但饶是如此,街头还是变得混乱嘈杂无比,维持治安的警力陷入瘫痪,而没了警察管束的贫穷黑人,也趁机涌出他们的破烂街区,跑到人去楼空的公寓和商店街大肆抢劫,一时间搞得首都乌烟瘴气。

 ——自从南北战争结束后,首都华盛顿作为最靠近南方州的「北方城市」,碍于政治正确的高调,不得不收容了大批获得自由却丢了饭碗的南方黑奴,结果一度形成了全美国规模最大的黑人贫民窟……

 到了14日的傍晚时分,整个首都华盛顿已经完全是一副乱世景象,街上到处都有黑人混混和白人匪徒快乐地背着大口袋,扛着从电视机到保险柜的各种财物四处乱跑。零零落落的枪声此起彼伏,至于放火的人就更是少不了。毕竟抢劫完毕之后总有人会手痒点上一把,让这座冬天里的联邦都城多几分温暖。

 熊熊燃烧的火光中,不时有西装革履的「体面人」被成群的流氓围攻殴打,惨叫着满地乱滚。

 也有被扯破了衣裙的金发美人,一边哭嚎一边应付着朝自己压上来的满身大汉……

 菲里坐在波托马克河岸边的车子里,用望远镜看着市区街道上的末日场面,忍不住摇头哀叹。

 “区区一个卡斯特罗,竟然能把美国的首都折腾到这等程度?希特勒和昭和天皇都没做到的事情,硬是被这么个小角色给实现了,真是让人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你就别忙着感叹了,亲爱的弟弟。还是先讨论一下去哪儿避难吧?”

 开车的伯纳德大哥握着方向盘嘟囔说——初来乍到的菲里。在华盛顿是没有车的,只能搭他哥的车,“如今这会儿也买不到回洛杉矶的飞机票和火车票了,要不去阿灵顿国家公墓搭个帐篷?”

 啥?寒冬腊月的大冷天,跑到坟头去野营?这是不是有点儿不太吉利?

 听了哥哥的这个馊主意,菲里当即就觉得不合适。

 但他还没来得及反驳,坐在后座的布热津斯基博士就已经嚷嚷开了,“阿灵顿国家公墓?那里不是跟林肯纪念堂就隔了一条河吗?不行不行!距离白宫和国会山都太近了,如果真有核导弹打过来,我们会在公墓里被烧焦的!你难道是想让我们直接死在墓地里,连葬礼都省下吗?”

 ——布热津斯基博士之所以要搭金家兄弟的车,是因为他的车在宾夕法尼亚大街上被偷了:他只是停车去路边的小卖部买了几瓶饮料,回来一看就发现自己的车被几个黑人开走,差点儿只能步行出城……

 “那就走得更远一点儿吧?岩溪公园?还是弗农山庄?嗯?这车上的油好像不太多啊!”

 副驾驶座上的菲里提议说,但很快又看着所剩无几的油表忧心忡忡,“但愿别半路抛锚吧……”

 ——

 虽然在这几天的危机之中,美国首都华盛顿愣是给搞出了乱世的画风,在很多美国人的眼中看来已是惨不忍睹。但跟真正变成「末世风景画」的古巴首都哈瓦那相比,华盛顿的市民已经很幸福了。

 ——美国东部时间1月14日晚上10点,在确认了全体内阁成员连同再次抢救回来的肯尼迪总统,都已经被转移到了蓝岭的核避难所之后,留守五角大楼的李梅上将,终于发出了针对古巴的核攻击令。

 于是,一架经过特殊改装的B-52战略轰炸机,从佛罗里达的军用机场起飞,轻松抵达已经几乎没有了任何防空力量的古巴上空。

 然后,在之前发现了苏联导弹阵地的圣克里斯托佛,飞行员一边戴上加厚的特制墨镜,一边对圣克里斯托佛投下了一枚900万吨TNT当量的B53氢弹——这是美国核武库中目前威力最大的实战核武器!

 霎时间,破坏威力相当于广岛原子弹600倍的巨大爆炸,在这座古巴小城市轰然炸响,爆心四周方圆六公里内的建筑物都被冲击波摧毁,整座城市几乎是瞬间就被夷为平地,全城居民百不存一。

 冉冉升起的明亮蘑菇云,犹如顶天立地的灯塔,在隔海相望的佛罗里达半岛沙滩上都能被清晰看到。

 第二天,在圣克里斯托佛上空的巨大蘑菇云初步消散之后,另外两架B-52战略轰炸机,又分别对古巴首都哈瓦那和古巴海军基地西恩富戈斯,各投下了一枚900万吨当量的B53氢弹!

 至此,这座位于加勒比海上的「糖岛」,一口气承受了足足千倍于二战日本的恐怖核打击!

 期间,古巴方面并未再对美国本土作出任何反击,华盛顿、纽约和迈阿密的市民全都虚惊了一场。

 ——在1月13日晚上奔袭华盛顿、轰击五角大楼的那次导弹攻击中,苏联援助古巴的剩余最后六枚R-14中程导弹已被全部打完。此后,古巴岛上的革命军和苏联援军,就再也没

 有威胁美国本土的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