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战略忽悠局 第77章

作者:老老王

 面对美军三枚氢弹合计2700万吨当量的核报复,他们只能看着古巴在「璀璨的放射」中沦为辐射废土。

 1月18日早晨,在弗吉尼亚州乡下吹了三天冷风,又被汽车旅馆老板狠狠宰客收了十倍房价的菲里、伯纳德和布热津斯基博士等人,看看这几天的首都特区似乎都没出什么事,便重新驱车回到了白宫。

 然后,在白宫的休息室里屁股还没坐热,菲里就被一个电话叫到了中情局总部兰利大厦。

 再接下来,在一间明显是刚刚装修完毕不久,还散发着甲醛味儿的簇新办公室里,菲里金上尉受宠若惊地被杜勒斯局长和比斯尔副局长联手主持授衔仪式,从此晋升为少校,还授予了一枚紫心勋章。

 更让他感觉有点不对劲的是,「烧烤达人」空军参谋长柯蒂斯·李梅上将,竟然也在现场旁观!

 随后,新鲜出炉的菲里金少校,果然从杜勒斯局长的手中,得到了一份让他目瞪口呆的全新使命。

 “什么?让我接手古巴特别任务小组,带着剩下的第2506旅雇佣兵?负责打完古巴之战?!”

 作者的话:

 像菲里金少校这样几乎没有实战经验的文职军官,为什么竟然会被任命为古巴之战的最高指挥官?

 呃,在这个非同寻常的火箭式提拔背后么,自然是有着一系列很复杂的原因。

 简单来说,就是虽然卡斯特罗还没怂,但苏联的赫鲁晓夫却终于服了软,使得本次危机进入了尾声。不过,美军也因此对于在辐射废土上打核战感到心中发毛,想要把这项过于危险的工作甩出去……

 ——原本,在1月14日和1月15日,美国空军派遣B-52战略轰炸机,前后对古巴投掷了三枚900万吨当量的B53氢弹,把圣克里斯托佛、西恩富戈斯和哈瓦那,全都炸成了辐射废土之后。无论是白宫、国会山还是五角大楼,凭着过去的经验,都以为这场一波三折的古巴之战,至此已经宣告结束。

 就像十七年前的日本帝国,那位在挨了广岛和长崎两枚原子弹暴击之后,果断颁布《终战诏书》的昭和天皇一样。那个古巴大胡子卡斯特罗,在挨了三发氢弹之后,想来应该也会向美军无条件投降的吧?

 总不可能有哪个岛国在挨了核弹的暴击之后,还能继续坚持抵抗美帝天兵吧?不会吧不会吧?

 帝国时代的日本人都做不到为了昭和天皇而「一亿玉碎」,现在的古巴人难道就愿意为卡斯特罗殉葬?

 所以,上到避难所里刚刚恢复健康的肯尼迪总统,下到关塔那摩前线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四等人马润。在氢弹的闪光亮起之后,全都大大地放松了下来,一心等着对面的古巴赤色分子屈膝投降。

 然而,一直等到肯尼迪总统在1月16日下午带着内阁成员搬出蓝岭的核避难所,回到他们熟悉的白宫,国会山的议员老爷们也陆续回到各自的办公室,五角大楼依旧没有收到古巴革命政权投降的消息。

 相反,疏散搬迁到内陆山区的古巴革命政权,还在1月16日用无线电发布了菲德尔卡斯特罗的最新讲话——这个命硬的古巴大胡子,并没有死于哈瓦那的蘑菇云下,而是预先逃了出来,继续坚持战斗!

 在讲话中,卡斯罗特信誓旦旦地宣称「即使是氢弹也不能摧毁古巴人民追求自由的斗志」,「你们美帝国主义是在跟一个死中求生的绝望民族进行永恒的战斗」,「一切杀不死我们的只会让我们更坚强」!

 他号召全体古巴军民,拿出切格瓦拉「向着蘑菇云冲锋」的骁勇精神,在海滩上战斗,在田野里战斗,在山岭里战斗,也在城市里战斗,只要美帝国主义与其傀儡一日不离开古巴,古巴革命军就要战斗到底!

 这下,就轮到猝不及防的肯尼迪政府和美军将领们坐蜡了。

 ——这天下居然有挨了氢弹还继续嘴硬的反美政权?你们不是应该吓得噤若寒蝉、俯首帖耳吗?

 更何况,入侵古巴的军事行动被折腾到了眼下这地步,美国方面也已经是损失惨重,伤筋动骨。

 短短几天的国家紧急状态,让国民经济和社会秩序被搅合得一塌糊涂,从底特律到纽约,从波士顿到华盛顿,还有芝加哥和迈阿密,超过一百座美国城市爆发了严重骚乱和暴力事件。仅仅是在此期间的死伤人数,就超过了五万人,各种财产损失更是数以十亿计,至少有超过两万间房屋和十万多辆汽车被烧毁。

 最离谱的是,就在国会议员疏散避难的这几天里,居然有一伙暴徒洗劫了国会大厦,还放了

 火!

 结果,在华盛顿的「国会山纵火案」爆发之后,国际投资界立刻大幅度调高了美国经济的风险性。

 所以,华尔街的证券交易所刚刚恢复开市,就立即高台跳水一路狂泻。芝加哥的期货交易所也是一片雪崩的灾难局面。美债更是继续不断地下跌,利率高攀到了能让财政部长道格拉斯·狄龙发疯抓狂的程度。

 除了股市和债市的大灾难之外,白宫还得面对物流紊乱,全民恐慌,经济运转失灵等一系列棘手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古巴的卡斯特罗政权一直拖着不肯投降,美国这边每一天的损失都是天文数字。

 于是,本着「炸都炸了」的朴素想法,肯尼迪总统决定加大施压力度,继续加码对古巴的核打击,在1月16日深夜和17日上午,又分别用B-52战略轰炸机向古巴北部工业城市马坦萨斯,以及古巴中部战区司令部所在地圣克拉拉,分别投掷了一枚900万吨当量的B53氢弹,将这两座城市夷为平地。

 除此之外,看着美国空军在古巴岛上种蘑菇种得不亦乐乎,美国海军也是心头痒痒。

 海军作战总长乔治安德森将军设法争取到了总统的批准,让海军也用自己的核武器攻击古巴。

 不过,奉命参与加勒比海封锁任务的「企业号」航空母舰虽然配备了战术核武器,但是核弹头储存在附近海域的巡洋舰,必须用直升机把核弹头运到「企业号」后才能发射。

 结果这几天海况不佳,前线舰队一直折腾到1月17日,才把核导弹准备就绪。

 然而,还没等企业号发动有史以来第一次来自海军航母的核打击,就被五角大楼紧急叫停。

 原来,预定攻击的古巴东部港口城市圣地亚哥,距离关塔那摩基地太近了。基地里的海军陆战队得知企业号航母竟然要在自己的身边种蘑菇,一个个吓得魂飞魄散、气得义愤填膺,立刻就向上面打报告抗议。而五角大楼也担心海军搞出什么误炸,把自己人给轰了,所以叫停了企业号的本次核攻击。

 与此同时,五角大楼还通过无线电广播和播撒传单的方式公开恐吓,只要卡斯特罗一天不投降,针对古巴的核打击就一天不停止。直到整个古巴岛化为辐射废土,七百万古巴人统统死光为止!

 ——这杀鸡儆猴的架势,可谓是摆得十足了。

 然而,如此穷凶极恶的做法,虽然在一周内就消灭了古巴10%的人口,却依旧没等到卡斯特罗的投降。

 相反,像这样凶残到反人类的核爆屠戮之举,还激起了广大拉美国家人民的兔死狐悲之情。

 ——在本次古巴核危机之初,美洲国家组织曾经对苏联派兵援助古巴感到惊恐和厌恶。故而一度站在美国这边,支持美国颠覆古巴的卡斯特罗政权,迫使「域外国家」的力量撤出加勒比海。

 但是,随着美国入侵古巴的「热带惊雷」行动,变成了真正的「核爆惊雷」,一座又一座闻名遐迩的古巴城市,在核爆闪光和蘑菇云下化为辐射尘埃……广大拉美人民,不禁开始纷纷生出兔死狐悲之感。

 毕竟,纵观整个拉丁美洲,由于美利坚合众国一贯以来的大缺大德和不做人事,基本上甭管在哪一个拉美国家,或多或少都有些反美势力的存在。

 万一美国丢核弹上了瘾,遇到哪个拉美国家闹事,就来个百万吨当量一发入魂……这谁吃得消?

 于是,从1月15日开始,美洲国家组织的态度就为之一变,开始竭力反对美国继续核打击古巴。

 至于在联合国舞台上,指责美国制造人道主义灾难的舆论,更是一浪高过一浪,铺天盖地。

 不过,虽然被国际舆论指责得焦头烂额,对一直死拖着不肯投降的卡斯特罗感到恼火至极,还要面对乱象纷呈的国内压力。但肯尼迪政府终于还是艰难地赢得了这场博弈。

 ——苏联的赫鲁晓夫,终于扛不住压力,首先向美国低头服软了!

 ——

 就在加勒比海上打得热火朝天之时,遥远的北冰洋上,一架美军U-2侦察机,正执行日常巡逻任务。

 然而,由于此时的北冰洋正处于极夜,极地的强磁场造成导航系统失灵,而五彩斑斓的极光又在夜幕中强烈闪烁,使飞行员难以凭借星座辨别方位,导致驾驶这架U-2侦察机的查尔斯莫尔茨比上尉,在1月16日上午8点左右,竟然迷航误入苏联领空。

 作为回应,苏军的6架米格-21战斗机当即升空拦截。而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也针锋相对,命令阿拉斯加防空指挥所,出动担任战备值班的两架F-102战斗机前去迎击。

 由于此时美国已经进入最高等级的戒备状态,按照标准程序,美军战机携带的已经不是常规武器,而是爆炸威力2000吨当量的「猎鹰」空对空战术核导弹!

 这种空战用的核导弹,被美军飞行员认为是“历史上最

 愚蠢的空战核武器”。

 因为它没办法直接攻击空中目标,而是设计成凌空爆炸,用冲击波摧毁敌方的大机群编队。但是很难对付小组编队、高速灵活的喷气式战斗机。

 更要命的是,F-102是单人单座战斗机,唯一的武器就是一枚核弹头,核按钮没有电子锁定装置,不需要任何人授权,飞行员单独一人就可以决定是否发射核导弹。

 于是,在北冰洋上空的战机对峙之中,其中一架F-102的驾驶员莱昂施穆茨中尉。因为紧张过度,发射了挂载的「猎鹰」战术核导弹,让一朵核爆蘑菇云照亮了极夜之中的幽暗冰盖。

 虽然没能击落任何一架米格-21战斗机,但却成功击碎了克里姆林宫高层的虚假勇气。

 让赫鲁晓夫知道,如果继续嘴硬下去的话,那么恐怕真的很快就要看到莫斯科变成辐射废土了!

 人类文明已经被带到了核灾难的边缘,必须在为时已晚之前后退一步。

 现在看来,之前设想的核讹诈计划已经落空,这个首先主动后退的事情,只能让苏联方面来做了。

 ——虽然在美帝国主义面前如此退缩回很丢脸,但丢脸总比丢命来得强一些。

 1月17日凌晨,赫鲁晓夫主动向肯尼迪发了一封电报,内容冗长而漫无边际:“我们是头脑健全的人,完全懂得若是我们进攻你们,你们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回答。然而,你们要是进攻我们,一定会得到同样的攻击。只是疯子和想在死之前毁灭世界的自杀者才会这样做……我们想生存,根本不打算毁灭你们的国家。”

 虽然苏联人的言辞中还是充满了嘴硬和不甘心。但想要主动服软、避免核战的心情,已是溢于言表。

 接下来,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在私下里会见了美国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奉命泄露了苏联部署在古巴的中程导弹已经全部耗尽,再也无力轰击美国本土,并且这些导弹也从未装备核弹头的真相。

 至此,靠着牺牲掉古巴的卡斯特罗政权,美苏双方开始从剑拔弩张走向了缓和。

 不过,虽然全面核战争的风险已经消失,但入侵古巴的「热带惊雷」行动依然尚未结束……

 作者的话:  PS:最近在看穿越武侠的文章,发现一个很有趣的BUG,由于金庸小说的电视剧拍了很多版。所以不仅是原著和电视剧差异很大,电视剧与电视剧也差异很大。

 比如,新加坡版的《笑傲江湖》,由于剧组经费短缺,直接去找日本刚拍完的大河剧剧组借道具。结果魔教总部黑木崖变成了日式城堡,魔教长老各个穿武士袍坐在榻榻米上议事,东方不败穿了一身武田信玄的红铠甲,其它很多人物也都穿和服。乍一看还以为是倭寇攻略大明的桥头堡(笑)。

 假如小说主角穿越到这一版的笑傲江湖,那该怎样解释才能圆回来,为什么魔教看着倭里倭气的?

 第123章、战争古巴化

 在美苏双方进行的秘密谈判之中,苏联尽管已经主动服软。但一开始还是试图保住古巴的卡斯罗特。

 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建议,可以让菲德尔卡斯特罗引咎辞职,换一个人上来担任古巴政府首脑。

 比如他的弟弟劳尔卡斯特罗,或者古巴革命政权的其它元老。

 不过,肯尼迪表示坚决拒绝,认为美国都已经把入侵古巴打到了核战争的地步。若是还要无功而返的话,必然会对美国的声望造成毁灭性打击,这是白宫和五角大楼都无法接受的。

 仅仅让大胡子卡斯特罗辞职下野是远远不够的,更别提他日后还有可能复出。

 必须要摧毁整个古巴革命政权,让美国扶持的「自由古巴」傀儡上台执政才行!

 另一方面,肯尼迪也不是一味地要求苏联出卖小弟,而是给出了交换条件,那就是满足赫鲁晓夫之前想要恢复美苏核平衡的愿望,允诺撤走美国部署在土耳其和意大利的「朱庇特」中程核导弹。

 当然,并不是公开撤出导弹,而是秘密撤走。但可以让苏联派人监督,此外时间要等到半年之后。

 并且,美军从土耳其和意大利撤走的只是中程导弹,没有涉及到空军轰炸机投掷核武器。

 这样一来,即使事情暴露,美国也可以对外解释,美军依然在土耳其部署了核武器,只是撤走了导弹。

 同时,克里姆林宫也会因为中程导弹的撤走而获得安全感。

 至于普通的美国核弹?赫鲁晓夫和苏联政治局委员们还真的不怎么害怕。

 为什么苏联对中程导弹那么敏感?因为预警时间短。短程导弹的预警时间只有几分钟,中程导弹也只有十分钟左右。美国人从土耳其发射导弹,赫鲁晓夫可能在厕所里连屁股都没擦干净,就直接被炸出屎来。

 这才是真正让赫鲁晓夫和克里姆林宫一众苏联高层人士寝食难安的地方。

 相比之下,如果美国从本土向苏

 联发射洲际导弹,克里姆林宫至少有半个小时的预警时间。

 赫鲁晓夫躲到地下核掩体以后,还有时间再喝一瓶红星伏特加压压惊,洲际核导弹才落到莫斯科。

 如果美军是用战略轰炸机突防的话,那么速度就更慢了。就算苏联的防空部队不幸拦截失败,等挂着核弹的轰炸机飞到莫斯科上空的时候,玉米帝都已经在地下核掩体里捧着核按钮摁下发射键很久了。

 所以,对苏联来说,核导弹的威胁是肘腋之患,核航空炸弹是疥癣之疾,威胁程度可谓天壤之别。

 至于主动威胁美国?这事儿是真的办不到,看一下地图就明白,苏联在地缘上根本不具备先发制人的条件,只能坚持核反击策略,用核捆绑和核威慑来吓阻美国发动核战而已。

 另一方面,肯尼迪也是暗中算计了赫鲁晓夫一把:即使没有古巴危机这档子事儿,美国原本也会在一两年之后撤走部署在土耳其和意大利的「朱庇特」中程导弹,现在不过是稍微提前了一点而已。

 为什么要撤走导弹?因为「朱庇特」中程导弹的性能已经落后了啊!

 ——在两大阵营全方位竞争,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冷战时代,军事科技的更新换代是很快的。如今美国已经准备用核潜艇搭载的潜射弹道导弹,来代替固定的陆基中程导弹。

 肯尼迪总统虽然答应了赫鲁晓夫,会撤走部署在土耳其和意大利的「朱庇特」中程导弹。但可没说日后会不会再把战略导弹核潜艇部署到地中海。

 这一承诺充其量不过是让包围苏联的导弹网,出现了一个短暂的空档期而已。

 正好可以让赫鲁晓夫和克里姆林宫高层空欢喜一场!

 就这样,跟当年斯大林出卖希腊红色政权一样,赫鲁晓夫也出卖了古巴的卡斯特罗,承诺不再给卡斯特罗政权提供任何实际支持——当然,口头上的高调还是要喊一喊的,否则对己方阵营实在没法交待。

 对此,肯尼迪政府也表示谅解,表示口头支持归口头支持,只要没有实际动作就好。

 就像日后美国明明一毛不拔,还照样满世界许诺捐赠几亿美元做好人,只要事后不给钱就完事了。

 ——反正慷慨仁慈的形象都已经宣传出去了。至于有没有真的打钱,那实在是根本不重要的事情。

 除此之外,已经被派遣到古巴的苏军,也不方便让他们直接停止战斗,不过克里姆林宫会尽量让他们消极战斗,保全自身。万一有哪支苏军没收到通知,硬是顽强抵抗的话,赫鲁晓夫也没有什么办法。

 肯尼迪总统对此虽然十分不满,但实在没办法让赫鲁晓夫公开撤销对古巴的支援,也只能勉强认了。

 就这样,随着赫鲁晓夫的主动服软和出卖小弟,美苏之间的火药味渐渐淡了下来。

 至于日后的玉米帝赫鲁晓夫,会为这一妥协而付出什么代价……呃,这个就是以后的事情了。

 可是,苏联这边虽然摆平了,但国际上的反战舆论依然声调很高。

 不仅美洲国家组织大声疾呼人道主义口号,要求美国停止核打击,还有不结盟运动的两大领袖,印度的尼赫鲁和埃及的纳赛尔,也跟着起哄要求美国撤军,让「古巴人民有权力决定自己的命运」!

 呃,冷战时期的「不结盟运动」……该怎么说呢?这个组织从成立之初,就很有理想和雄心大志,一度企图成为独立于美苏两大阵营之间的第三方势力,并且在一开始也确实刷到了很强的存在感。

 但问题是,这种存在感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就因为缺乏实力支撑,而变成一个松散的交流平台了。

 具体来说,不结盟运动诞生于1961年9月,由印度的尼赫鲁,埃及的纳赛尔和南斯拉夫的铁托联手促成。但因为南斯拉夫终究还是赤色政权,又被苏联排斥敌视,所以在第三世界的影响力很有限。

 铁托本人是非常亲西方的,对于不结盟运动也是三分钟热度,并没有在这个组织上付出太多的精力。

 最终,当不结盟运动从构想化为现实的时候,实际只有两位世界级的强人在背后撑腰。

 一个是立志要继承大英帝国的亚洲遗产,把印度建设成「有声有色的大国」的尼赫鲁;一个是在苏伊士运河战争中逼退英法而声望鹊起,获得阿拉伯世界领袖地位,号称「半个哈里发」的纳赛尔。

 可是,仅仅一年之后的1962年,印度就在喜马拉雅山脉被中国暴打,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尼赫鲁郁郁而终,只剩下纳赛尔独立支撑大局。

 到了1967年6月,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埃及也在西奈半岛被以色列打得一败涂地,纳赛尔失去了阿拉伯世界的领袖地位,在绝望和沮丧之中成了一具行尸走肉,几年后因为心力憔悴而死。

 至此,整个不结盟运动完全失去了背后的武德支柱,其号称「冷战第三极」的强大国际影响力,也只是维持了很短几年——确

 切地说,是只维持了最多五六年的「现象级」存在。

 但现在是1962年1月,不结盟运动刚刚成立不久,正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鼎盛时期。印度和埃及各自拉了一票小弟在里面摇旗呐喊,乍一看还是颇具声势的。

 即使是以美国的强势和霸道,也不能不考虑其关于让美国从古巴撤军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