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警:我在中东当酋长 第28章

作者:何雪关

特别是看到那些帐篷布上印着的白色大字,更是觉得无比刺眼。

这些字是之前那个客户要求加印上去的,为此还多付了两千块钱。

然而,正是这些字,把这座小厂推向了深渊——三天前,交货的日子,定做这批帐篷的客户,向张伟民索要所有货款50%的回扣,否则就撤单!

虽然撤单会损失5万块的定金,但对方有恃无恐!

点上一根烟,张伟民颓废地抽着。

这两天因为着急上火,嘴里都起了好几个燎泡。

其实昨天晚上有个人打了电话给他,是听说他有一批报废的帐篷,愿意按照原价的六折收购。

按照六折收购的话,其实张伟民虽说还是要亏不少,可总比所有的货都烂在手里要好。

至少能把工人的工资发了。

但对方要的数量和规格,竟然和之前那个客户要的完全一样,张伟民立刻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换了个声音换了个号码,要他货的其实还是那个人!

要么给50%的回扣,要么就接受六折的价格……

十分钟的功夫,地上已经多了四个烟头。

张伟民的心里在挣扎着。

如果对方再打电话过来呢?

如果对方给六五折,甚至七折呢?

卖不卖?

张伟民又点了一支烟,烟雾缭绕之中,他一双通红的眼睛里,充满了焦愁的沉思。

就在这时,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

张伟民掏出手机一看,是昨晚那个人的电话。

接通,电话那头的声音嚣张而玩味:“怎么样张老板,想好没有?你那些帐篷没人要的,我当收废品,给你六折不少了!”

“放屁!”张伟民吼道,“我这都是最好的帐篷!”

“呵呵,我知道你的帐篷质量好,不然我们也不会找你定做是不是?”对方干脆不装了,“可你的帐篷质量再好,印着我们公司的名字,你还能卖给谁?这样吧,最后一口价,六五折!行就今天打钱,下午之前给我送到长林路这边的工地,你自己把握机会!”

“我把握你妈!”张伟民气得火冒三丈,对着电话骂道:“滚你M的,畜生东西!老子一毛钱不要,捐给中东难民,也不会便宜你们这帮孙子!操!”

愤然挂断电话,将两个号码全都拉黑!

骂完,张伟民终于出了一口恶气。

可下一秒,他便瘫软地靠在成堆的帐篷上。

痛快是痛快了,可货怎么办?

工人的工资怎么办……

张伟民办厂十多年,就是再难的时候,也没欠过工人的工钱。

但是这次,这个跟头栽得太狠了。

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手里的电话再次“叮铃铃”地响了起来。

陌生号码。

张伟民疑惑地按了接听:“哎,哪位?”

“你好,是伟民帐篷厂吗?”电话那头的声音很年轻。

“是,请问您是哪里?”

走在回基地的路上,张嘎手里拿着手机,听到这个问题噎了一下。

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属地,一种是单位。

不过这两个答案,张嘎都没办法回答。

于是他干脆略过了这个问题,直接说道:“是这样的,我从批发平台上看到,贵厂有一批库存帐篷,不知道有多少?是旧库存还是新货?”

张伟民掐灭手里的香烟,微微皱眉。

他昨晚确实让人上批发平台,在宣传图片上加了有库存、低价处理之类的文字。

可这也太巧了吧?

难道是那个混蛋又在玩花样?

有可能。

张伟民一时拿不准,便道:“我有三千顶,价格好说,但我必须知道你是哪里!”

如果对方还是报那个地址,张伟民会毫不犹豫挂断电话。

谁知,对方却报了一个让他根本意想不到的地方。

“我在中东,咋地?”张嘎听对方老是纠缠他的地址,也有点不耐烦了。

“中东?”张伟民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他把脑子里熟知的城市名称,瞬间过了一遍,也没有中东这个地方。

“中东,加兰国!大叔,您村里还没通网络呢?不会连近期最火国家——加兰国都不知道吧?”

张伟民这才明白,原来是在国外。

接连说了好几遍道歉的话,张伟民心里感觉好笑。

自己刚才和那个混蛋说,要把帐篷捐给中东难民,结果就像被中东听见了似的,立刻就打了电话过来。

张嘎也不是得理不饶人的人,接受了张厂长的道歉。

随后他问对方到底有多少帐篷,什么规格的,价格多少。

张伟民立刻将所有规格和数量全都报了出来。

这其中有一半都是4.5×10米的大帐篷,其余小的有3×4的,有4.5×5的,也有4.5×8的。

全都是加厚的防雨帆布。

“不过,这些帐篷上都印上字了。不过都是好帐篷,全新的!我可以按市场价打八折,不,七点五折,不知道老板你们用着介不介意。”

张伟民没有隐瞒,只是语气无奈又忐忑。

只要对方愿意买,他可以接受再降一成,甚至直接五折的价格!

就算真的支援国际友人了——虽然对方说的是纯正的华夏语。

张嘎听到这个情况,便大概知道是什么情况了。

应该是上一笔订单的遗留问题。

那就怪不得会有大量库存,和低价销售了。

就是不知道这批货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才会毁单的。

如果是质量问题,他可不要。

“看看货吧。”张嘎说。

第42章 海峡一号入港

“没问题!我加您微讯,开视频给您看可以吗?”

“行,你就加我这个号。”

“好,那我先挂断,稍等稍等。”

张伟民挂断电话,手抖着去点微讯。

可也不知道这手机是不是故意跟自己作对,微讯摁了两次都没打开,第三次直接整个屏幕卡住了。

张伟民怕对方等得不耐烦了,又不敢关机重启,只好着急地疯狂滑动屏幕。

好在两秒钟过后,手机卡顿恢复,微讯也顺利开启。

此时张厂长已经满头大汗。

但是随后的每一步操作,张伟民都有种比平常慢得多的感觉。

“早晚把你个破烂玩意给换了!”张伟民朝嘴里塞了一根烟,急得咬牙咒骂。

好不容易申请了好友,对面也顺利通过。

张伟民终于长吁一口气,正闭着眼绞尽脑汁,想着编两句正式一点的问候语,谁知对方的视频请求已经直接发了过来。

张伟民连忙把烟从嘴里扯下来,夹在耳朵上,然后迅速接通了视频。

“老板,哎呀你看我这脑子,还不知道您贵姓?”

“免贵姓张。”

“哦,原来是本家!张老板,你看看我的货……”

张伟民飞快客套了一句,便切换到后置摄像头,将他仓库里的货从左到右拍了一遍。

“张老板,你自己抽,要看哪一套,随便抽,我拿出来搭好了给你看!都是好东西,绝对没有问题,你要看多少我给你看多少!”

张伟民舔着嘴唇,心里无比焦急紧张。

张嘎一看对方仓库的堆放,整整齐齐,放眼望去都是一片让人赏心悦目的军绿色。

折叠起来的布料,看起来也很扎实厚重。

有时候东西好不好,不管是不是内行,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眼前这批货就是这样,质量绝对不会差。

不过张嘎还是挑选了其中两套,都是从上往下数第二套。

张伟民将手机架在对面的货架子上,便亲自爬到货堆上,吃力地将其中一堆的第一套掀开。

第二套咬着牙抽了好几下,这才抽出来。

先用镀锌钢管搭建架子,那钢管相当厚实,张伟民五十几岁的人,搭建起来其实有点吃力。

好在这是一套4.5×5的中号帐篷,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就搭好了。

将篷布套在架子上,里面布带一一扎紧,一个成品的帐篷便呈现出来。

外面是军绿色帆布,里面是银白色隔热棉内胆。

张伟民把手机凑近布料,给张嘎看材质和线脚做工,的确是挑不出任何毛病。

就连张嘎这个外行,一眼看了也觉得这帐篷不错。

唯一的问题,还是印了字。

帐篷的左右两边围布,都印了四个白色大字:自强建设。

应该是某个建筑公司。

张嘎买帐篷,是给那些部落民当临时居所使用,其实有没有字影响倒是不大。

反正也不是给别人看的。

实用性最重要。

视频里,张伟民还在拿尺子给张嘎量尺寸。

规格都很标准。

量完了尺寸,又要给他拿材料的质保书。

“好了好了……”张嘎连忙制止。

他也看出来,这位张厂长已经是气喘吁吁,累到不行了。

第二套帐篷也就没让他再折腾。

“帐篷我都要了,我的船马上到临海港,你要帮我把货送上船,运费你自己算,给我个总价吧。”

张伟民一愣,随即一阵狂喜。

价格倒是不用多计算,他调出手机计算器,将原先和那个采购员的合同价格输进去,然后打了个七五折,最终价格是1675000。

张伟民将价格报了一下,说道:“就167万吧,运费我包了,张老板你看怎么样?”

上一篇:狩神之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