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警:我在中东当酋长 第29章

作者:何雪关

“行,不过你暂时不要送过去,等我消息。你弄个合同发给我,咱们先把合同签了。”

“好好好,没问题!”

挂断视频,张嘎一边等伟民帐篷厂的合同,一边继续在平台上找别的东西。

日常洗漱用品、衣服、文具、桌椅板凳。

不过还是因为时间太早,张嘎打了两个电话,都被人骂了一顿。

只好暂时先放一放。

京城时间上午八点,海峡一号散装货轮,就像算准了时间一样,在两艘护卫舰的目送下,缓缓开进临海港。

海关早就已经接到了上面的招呼,船一进港,泊位附近便已经有大量人马严阵以待。

三辆军绿色的吉普车停在码头,两辆全副武装的装甲车,远远等在路口。

四架武直不断在天空巡逻,发出轰隆隆的声音。

如此高规格的阵仗,瞬间吸引了大量的眼光。

这时,又一辆吉普车开了进来,提前赶到临海的赵启明,从车上下来,同一位穿着海港工作正装的男子握手。

那男子神态十分恭敬,握手后,便指引着赵启明向泊位这边走来。

两个班的士兵,全部荷枪实弹,从装甲车上鱼贯而下,紧随在赵启明左右。

海峡一号散装货船停稳以后,六名中东面孔的船员,便将三个担架台了下来。

赵启明上前看了一眼,让随同而来的医生检查。

确定人只是打了麻醉剂以后,便让人验明正身,分别抬上三辆吉普车。

每辆车都有一名司机和三名士兵看守。

很快,赵启明离开码头,四辆吉普车居中,两辆装甲车一前一后。

天空中的四架直升机随同而走,轰隆隆的响声之下,整支队伍迅速消失在了码头的视野中。

然而现场依旧封锁,不过全部由海港的安保接手。

那名工作人员留在原地,等待着进一步的命令。

吉普车上,赵启明拨通了一个电话。

“将军,人已接到,确认无误。”

“好,直接送到京城,你暂时留在临海,如果小张还有什么要求,你就地处理一下,等船走了再回来。”

“是!”

……

伟民帐篷厂。

大货车一辆接一辆地从厂区离开,仓库门口还在不断装车发车。

三千顶帐篷转眼间便只剩下几十顶,但最多半个小时也就装完了。

张伟民看到第三笔货款打进来,长长松了一口气。

这几天他的心头,就像压着一坨沉重的铅块。

此时终于卸下去了,整个人像是瞬间被抽空了力气一样,软软地靠在仓库墙壁上。

点上一根烟,张伟民痛快地抽了一口。

这时手机突然响了。

他看了看,是个本地号码,便随手接起来。

谁知电话那头,一个气急败坏的声音劈头盖脸便骂道:“姓张的,你生意还想不想做了,怎么帐篷到现在也没送过来?”

张伟民笑了,对着手机慢条斯理地说:“帐篷没了。”

“没了?你帐篷呢?别跟我耍花样啊,马上把帐篷送过来,长林路工地!”

张伟民美滋滋地叼着烟,笑道:“真没了,我当废品处理了。”

“扯淡呢!你不就是想涨价吗,行,我给你70%,行了吧?你也有得赚了,别得寸进尺!”

“呵呵,要不你先付全款,我再加班加点给你做。”

“放屁,我这里几千个工人和材料设备等着用呢!张厂长,我给你75%,但是定金五万块必须扣除!”

张伟民就听着,也不回答。

他现在就想整两杯酒喝喝,然后好好地睡上一觉!

“90%行不?大哥,你别玩我,我们领导可在现场等着呢……”

电话那头的声音愈发焦急。

张伟民说:“没什么事我挂了,你找别家看看有没有存货吧。”

“别啊,全款,全款!张哥,都是兄弟的错,货你马上给我送来,就当救兄弟一命,我买条烟给你赔罪行不?”

“我把帐篷卖去中东了,真的,骗你不是人。”

“哥,那你把定金退给我行不行?我这工作指定是没了,可定金是公司的钱,你要不退这钱我就得自掏腰包了,哥,兄弟求你了……”

“嘟嘟嘟……”

第43章 收获满满

基地。

张嘎看了一眼刚刚收到的两条短信息。

中东银行,到账1190万。

余额,1233万。

张嘎长长呼出一口气。

又有钱了。

这只是三个恐怖分子的赏金。

至于欠那边的1000万贷款,出乎张嘎的意料,被免了!

用何汉三的话说,那1000万是他应得的,就当是国家给他的奖励。

这三个恐怖分子,不管引渡给任何一个华夏的竞争对手,都能在赏金之外,拿到不菲的奖励。

现在有钱,奖励不能比别人寒碜。

刚吃下一颗定心丸,张嘎很快又收到一个好消息,04式防弹衣400套,已经送到码头了。

不一会,船员也通过船上的卫星电话,给张嘎汇报了此事。

张嘎让船员将防弹衣收到底层船舱。

等到防弹衣完成交接以后,所有警戒这才全部撤除。

海港方面,只留了几名安保在附近往来巡逻着,不让无关人员靠近这艘船。

京城时间上午九点,赵启明陪同煤电厂的人到来。

海峡一号终于打开船舱,准备卸货。

煤电厂来的是个采购科的副科长,姓刘,就是负责采购煤炭的。

他们一直是有固定的供应渠道,主要用进口煤,少部分由国有矿场供货。

这次完全是看赵启明的面子,对这一船煤炭本身的质量,并不抱什么期望。

可是刘副科在看到煤炭的一瞬间,仅从光泽和煤块的表皮来看,便知道是优质的无烟煤。

刘副科点点头,想起来之前上级的交代,便向赵启明问道:“赵秘书,冒昧问一句,这家公司和咱们部队是不是有合作?当然了,如果涉及机密的话就当我没问。”

赵启明反问:“你想知道什么?”

副科长笑道:“是这样,现在国外的渠道不是很稳定了,你知道的,这两年局势一直在反复变化。所以凡是涉及到大宗进口的,上面都在要求多渠道、多元化,避免轻易被人卡脖子。我看这批煤不错,如果这家公司信得过,又能稳定供应的话,我们希望拓展一下供应渠道。”

赵启明想了想,说道:“公司注册在索西里,老板是同胞。其他的你们自己谈。”

副科长懂他的意思了,点头道:“明白!”

因为时间有限,这船送来的煤炭,一共只有6000吨。

也就够他们电厂一台机组烧一天的。

不过品质完全合格,刘副科便按照市场价2000一吨,当场结单。

张嘎的手机再次提示消息。

中东银行,到账1200万。

余额2433万!

坐在基地里,心里瞬间踏实了。

不久后收到卸货完成的通知,等赵启明将赠送的食物物资运送上船以后,张嘎便给宋伍豪和李奇发消息,告诉他们货可以送进来了。

同样的消息又给张伟民发了一份。

随后还有一些日用品和桌椅小家具、文具、服饰的厂家。

海峡一号在临海港一直停靠到第二天中午,等所有的货物装好,这才鸣笛起航。

赵启明一直在海港的办公楼中目送。

看着海峡一号在海面上变成一个小点,在港口外和两艘护卫舰会合,这才离开,搭上返回京城的飞机。

这一天时间里,赵启明是亲眼看到大量的货物被搬上那艘散装货船的。

而且都是生活物资。

看来那小子,还真是打算带着加兰国的老百姓奔小康了……

飞机上,赵启明苦笑摇头。

……

“呼——”

燃烧的木炭犹如一条长龙,在夜色之中分外亮眼。

石头垒砌而成的烤炉,从法赫鲁山谷的中央,一直延伸出去三四十米。

每个大衣哥,都化身为烧烤师,手里抓着大把的竹签,在竹炭的火焰上不停翻动。

通红油亮的肉串,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孜然、盐和辣椒粉,完美地将肉香激发到更高的层次。

部落的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四块汉堡面包,从老人、小孩、女人、男人的顺序,在烤炉前方一层层向后排。

所有人都眼巴巴地,看着火焰上放翻飞的肉串,不断吞咽着口水。

“第一排、第二排,上来!”

老哈桑一挥手,排在前两排的族人连忙兴高采烈地上前。

作为维持秩序的长老,老哈桑距离烤炉最近。

这里香味更浓,他的口水也留得更多。

大衣哥们一人手里拿着六个肉串,每只手三串。

“啪”,肉串放在面包上,两片绿油油的生菜盖住肉串。

第一排的族人两块面包一夹,竹签抽出,两个烤肉汉堡完成。

已经拿到汉堡的人兴奋地退到一旁,迫不及待地大快朵颐。

其中一名老人吃着吃着,便已热泪盈眶。

排在后面的人,则更加心急如焚。

不过最后面几排的青壮男人,考虑到他们的食量,每个人还额外发了一个烤玉米棒子,可以先解解馋。

十五名船员,还在不断从基地侧门,向外面搬东西。

都是军绿色的帐篷,以家庭为单位向下分发。

上一篇:狩神之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