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类星体
相比大口径的高平两用副炮,新舰的小口径速射炮目前还有些拉胯。
在上个位面中,克虏伯公司曾经一度收购了博福斯公司三分之一的股权,从而成为了博福斯公司最大的股东,然而后来由于双方设计理念出现了难以调和的分歧:博福斯公司想搞40毫米的中口径高炮,克虏伯则青睐88毫米以上的大口径高炮,结果克虏伯公司为了集中精力捣鼓大口径高炮,于是就和博福斯公司分道扬镳了。后来克虏伯和博福斯各自设计出了一代经典,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克虏伯88毫米高炮和各国都喜欢的博福斯40毫米高炮。
虽然站在后来人的角度看,当时的克虏伯公司傻到家了,但海伦娜知道上个位面的克虏伯公司其实是有苦衷的,由于《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克虏伯公司的军品生产大大缩水,资金并不宽裕,要同时支持两个难度不低的高炮研发项目有些力不从心,况且防空炮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当时也不明朗。克虏伯公司撤资收缩风险也无可厚非。
不过本位面由于海伦娜的强力干预,克虏伯公司并没有从博福斯公司撤资,作为合作项目的40毫米防空炮的研发依然在继续,进度甚至比上个位面还要快一些。然而胃口越来越刁的海伦娜对于上个位面非常著名的博福斯40mm/L60舰炮并不是完全满意,又对克虏伯和博福斯公司提出了新的要求,这耽误了一些研发时间。
海伦娜对上个位面的博福斯40mm/L60舰炮最不满意的地方在于其对炮手的防护,这款舰炮只有可怜的几块挡板来保护操炮人员的安全。如果不幸遇到敌机俯冲扫射或者炸弹在附近爆炸,缺乏防护的炮位上必然血流成河,甚至在己方战舰主炮开火时,炮口风暴都会对露天炮位上的人员构成严重的威胁,这是海伦娜所不能容忍的。于是不敢违抗金主的要求的克虏伯和博福斯,只得乖乖回去改进了。
第一百四十六章 最后总结
虽然在新舰开工前,设计师们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对调整后的设计方案进行进一步细化,但新舰的总体设计方案在1934年1月初就已经大体被确定了下来,其概貌如下:
新舰采用了中等干舷高度的平甲板船型,全长240.5米,全宽32.4米,初期设计标准排水量36500吨(换炮改装后标准排水量预计增至38250吨)。
战舰艏部有上翘的舷弧,配合前倾的抛物线形艏柱以改善高海况下的适航性。舰艏艏柱下方是耐风浪砰击的S-V球鼻艏,能在较宽的速度范围内减小航行阻力。舰艉则采用带圆角过度的方艉(冷战时期苏联战舰常用),舰艉底部安装有减阻效果良好的尾楔。
主武器方面,新舰主炮初期采用三座三联装55倍径330毫米主炮,后期计划改装为三座双联装50倍径420毫米主炮。初期使用的55倍径330毫米舰炮采用高速重型弹丸,可以将重达640千克的炮弹加速到每秒825米的高初速。
副武器方面,采用15座双联装60倍径130毫米高平两用舰炮,弹丸重27千克,初速900米/秒,射速高达25发/分。新舰另计划装备中小口径速射炮若干,但该炮目前尚未完成全部研发工作。
舰载机方面,新舰最多可以搭载4-5架水上侦查飞机,这些飞机平时储存在舰艉的机库中,执行任务时依靠舰艉的吊机和火药弹射器完成放飞和回收工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新舰的救生艇和上个位面日本的“大和”级战列舰一样布置在后部舷侧的艇库里,这样就可以节约下大量的甲板空间,用于布置更多的武器和电子设备了。反观上个位面美国的“衣阿华”级战列舰,它将救生艇安放在舰桥两侧甲板上方,这种设计不仅占用了宝贵的舰面空间,还影响了舷侧防空武器的布置。
防护方面,得益于焊接技术的成熟和应用,新舰的结构重量大大减轻。这使得战舰不包括炮塔旋转部分的装甲重量超过了16200吨,约占这级战舰换炮后标准排水量的42%,和上个位面德国的“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基本相当。得益于相对宽裕的装甲重量,新舰的核心舱防护水准在这一时代同等吨位级的战舰中显得相当突出。
新舰的主装甲带长约130米,采用和上个位面的“维内托”级战列舰类似的三层复合结构,保护着舰体侧面4.8米的垂直高度。其外层是70毫米厚的均质装甲,用于破坏来袭穿甲弹的被帽;中间是250毫米厚的发泡水泥层,用于让被帽彻底与弹体分离;内层则是280毫米厚的表面渗碳硬化装甲(从水线以下1.2米处开始逐渐削薄,最下端削薄到180毫米),用于抵挡已经失去被帽的穿甲弹体。整个主装甲带向海平面方向倾斜20度,这个倾角大于上个位面“维内托”级的15度,这让新舰拥有比上个位面的“维内托”级更好的垂直防护能力。
新舰的主水平装甲采用160毫米的大厚度单层装甲板,水平装甲的两侧厚度增加到185毫米并通过一个7度的俯角与垂直主装甲带相连接,这样可以缩减一点垂直主装甲的高度,从而达到同等防护水平下减轻重量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这层水平装甲板是没有背板的,它既是战舰防护结构的一部分,又作为战舰承力结构的一部分参与到舰体的总纵弯曲中来,这也是上个位面中“沙恩霍斯特”级和“俾斯麦”级战列舰曾经使用过的结构减重手法。
新舰的鱼雷防护体系由“膨胀舱”、“吸收舱”、“溃缩吸能舱”和“过滤舱”四层组成,长度覆盖了整个核心舱并在核心舱的两端各保有一定的延伸区。新舰的水中弹防护体系和鱼雷防护体系融为一体,由位于“吸收舱”后部的60毫米高弹性钢板以及位于“溃缩吸能舱”后部的水下装甲带(中上部厚180毫米,向下逐步削薄到60毫米)组成。两者共同构成完备的舰船水下防护系统。
战舰核心舱的两端被厚度为380毫米的垂直横向装甲墙封住,使核心舱周围形成完整的装甲盒体。炮塔座圈部分也有侧面部分厚达460毫米,向正前和正后方逐渐削弱到380毫米的环形装甲桶保护。除了坚固的核心舱防护外,新舰还在战舰的首尾构筑了辅助装甲盒。目的主要是保护战舰的传动轴系、舵室和储备浮力。
舰首的辅助装甲盒由穹甲和水线垂直装甲构成。其中水线垂直装甲厚度为80毫米,垂直高度为3米,完整覆盖了舰首的水线部分。舰首穹甲从核心舱延伸出大约25米的长度,没有覆盖舰首的全长。穹甲水平部分和倾斜部分的厚度均为130毫米,倾斜部分通过20度的俯角和水线垂直装甲的下端相连接,而穹甲的倾斜部分和水线垂直装甲是交叠在来袭炮弹的弹道上的。舰尾的辅助装甲盒结构和舰首辅助装甲盒基本相同,依然是80毫米水线装甲加130毫米穹甲的结构,只不过舰尾穹甲一直延伸到主舵室上方,并在主舵室上方加厚到与核心舱相同的160毫米。
新舰动力系统的蒸汽来源是12台圆形炉膛重油增压锅炉,其蒸汽参数比之前的“德意志”级有所提高:温度为450度,压力为50千克/平方厘米。不过起上个位面中“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58千克/平方厘米的蒸汽压力,新舰的蒸汽参数选择并不算激进。这主要是因为海伦娜要求设计师把动力系统的可靠性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锅炉产生的蒸汽推动4台串联/并联反动式蒸汽轮机为战舰提供动力。高功率时,蒸汽轮机采用并联模式,锅炉产生的高温蒸汽先同时驱动高压汽轮机和中压汽轮机,然后再对低压汽轮机做功。低功率时,蒸汽轮机采用串联模式,蒸汽依次驱动高压、中压、低压汽轮机做功。这就兼顾了高功率时的功率密度和低功率时的经济省油。在高功率状态下,四台蒸汽轮机预计总共能产生超过180000马力的动力输出,足以让减阻线形良好的战舰跑出34节以上的航速。
作者有话说:这船终于讲完了。
第一百四十七章 筹备奥运
书桌上的旧日历终于翻完了最后一页,就在海伦娜还在为新舰设计而绞尽脑汁的时候,本位面的世界线也悄悄地推进到了1934年。在过去的一年里,在发行数额高达50亿马克的“梅福券”的支持下,通过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和教育扩招,德国的经济止住了自由落体式的下滑,开始出现明显的回暖迹象。最重要的是,德国的失业问题得到了很大缓解。仅仅一年时间,全国的失业人口总数就从1933年初的近600万人下降到了180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本位面德国的反危机措施相比上个位面更加有力,也更加科学,所以取得的成效也是远远高出上个位面的。如果海伦娜没有记错的话,虽然上个位面中,小胡子上台的第一年德国的失业人口就下降了一半以上(从近600万人下降到270万人),但这个数字第一次降低到200万以下却是在1936年初。
失业人口的大幅度减少,让柏林街头的萧瑟气氛褪去了不少,虽然经济尚未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但大部分民众都相信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至少街头排队领取黑面包的失业长龙已经基本看不见了。作为1936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此时的柏林正在为迎接奥运会进行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工作,整个柏林都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工地,所有能拿得动铲子的、推得动小推车的失业者都被招募到了工地上,于是柏林也就成了德国最早消灭失业现象的城市。
和上个位面一样,最开始的时候希特勒对于举办奥运会这事并不十分热心,但在海伦娜的提醒下,小胡子很快意识奥运会背后所蕴藏的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转而全力支持奥运会的举办,德国的奥运筹备工作也比上个位面更早地进入了快车道。
从经济方面讲,与奥运会相关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吸收大量的失业人口和过剩产能,“奥运经济”则可以拉动国内消费并为德国带来大笔的外汇收入。这里必须说明的一点是,“奥运经济”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从历史经验看,对于体量较大的工业化国家来说,举办奥运会一般都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正向拉动作用,但对于那些体量较小或者产业结构较为扁平的国家来说,举办奥运会就未必是经济的福音了。
比如上个位面中,希腊政府倾囊举办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然而希腊经济规模有限且结构单一,根本就吃不下“奥运经济”这块大馅饼。本国经济吃不下的后果自然是“奥运经济”的大规模外溢:建筑材料需要从国外购买,熟练工人也需要从国外引进。于是雅典奥运会的经济红利很多都流到了别国,而债务却需要由希腊自己来负担。
所以在研究了历届奥运会对举办国经济的影响之后,海伦娜认为,那些经济体量太小或者压根就没啥工业基础的国家还是别挤破头去申办奥运会了。奥运经济确实是一块美味的馅饼,但真的不是什么国家都能吃得下去的。
在上个位面中,1936年柏林奥运会在经济上的运作是非常成功的,除了传统的比赛门票收入外,各种周边产品的开发也都比较到位。事实上也正是因为这一届奥运会,让各国开始认识到奥运会的潜在经济价值,这也是海伦娜愿意大力支持德国举办奥运会的原因之一。
为了给奥运会筹集资金,在海伦娜的建议下,德国还发行了专门的奥运体育彩票(这个主要还是在国内发行,在外国发行面临的法律障碍很多,规模也不可能太大)。由于此前德国在彩票发行中有很多不规范之处,为了统一奥运体育彩票的发行工作,德国彩票联合会也在海伦娜的推动下建立起来,时间上比上个位面早了26年(上个位面德国彩票联合会在1959成立,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彩票联合会)。
相比海伦娜对奥运会经济价值的重视,希特勒更关心的则是奥运会的潜在政治价值。在他看来,万众瞩目的体育盛会无疑是对内凝聚民心士气,对外全方位展示雄厚国力的舞台。更重要的是,小胡子迫不及待地希望借助这次奥运会,在全世界面前树立起自己爱好和平、追求平等民族关系的良好人设。
全权主持柏林城市改造工程的是希特勒的心腹,建筑工程师出生的阿尔伯特·施佩尔。整个城市改造工程大体分为三个部分:
城市改造的第一部分,是奥运场馆建设。
从1933年开始,计划花费三年的时间,用花岗岩和大理石等建造一座能容十万观众的宏伟的主体育场,一个能容纳两万名观众的大型游泳馆,一座环境优美的奥运村,里面种满了从各地移植来的花草树木,还放生了许多小动物和鸟类,除此之外体操馆、篮球场等附属场馆也都需要新建。
城市改造的第二部分,是棚户区改造工程。
为了在奥运会上塑造德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希特勒是不能容忍柏林有碍眼的贫民窟存在的,于是柏林低矮的棚户区将被统统拆除,代之以新建的、标准化的工人住宅小区。
这其实也是上个位面纳粹德国的重要反危机措施之一,上个位面中,1934年德国共建成各式住宅28.4万栋,相比1932年增长超过100%。为了加快的建设进度,在海伦娜的建议下,本位面这些新建的住房大规模采用了预制装配的整体式框架结构。所有预制件全部采用标准化生产、标准化装配的模式。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预制结构房在海伦娜上辈子的祖国几乎能和粗制滥造划等号,但这并不是预制结构本身的缺陷,事实上后世欧洲国家、尤其是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北部国家,在住房建设中采用预制结构是非常普遍的,使用中也没有出现广泛的质量问题。
预制结构在海伦娜前世祖国的骂名,主要还是特殊的发展时期造就的:那一时期共和国建成的预制板房很多都属于采用预制板加砖混结构的急就章,结构强度上本来就有缺陷,当时施工队的技术水平又参差不齐,得不到保证。再加上后期使用中,住户们各种乱钻孔、乱开槽、乱拆墙、乱搭建的骚操作层出不穷,不出问题就怪了。
城市改造的第三部分,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除了拓宽城市道路、美化城市环境这些常规事项之外,在海伦娜的建议下,地铁和庞大的城市地下管廊建设也成为了这一部分的重中之重。所谓地下综合管廊,就是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巨大的隧道空间,然后将城市的电力、通讯、燃气、给排水等各种管线经统一规划后布置在其中,进行统一管理。
这一工程的建设不仅消除了城市空中杂乱无章的电线,美化了城市环境,还方便了市政设施的维护和检修。为了给日后的城市发展留出空间,地下管廊还留出宽敞的富余空间,用来布置预留管线。
此外,新建的地铁线路和管廊系统都具备一定人防作用。它厚厚的混凝土顶段在覆盖上土层和城市路面之后,足以抵挡2000磅级别的重磅炸弹的轰炸。在相对重要的干线,损坏后果较为严重、恢复难度较大的管线均设置了较高的抗压级别,在管廊中直线段较长的路段,还会设置具有抗爆作用的防护单元墙。这样在遭到空袭时,城市的核心管网就不容易被损坏,而地铁和地下管廊也可以作为居民的临时避难所,可谓一举多得。
第一百四十八章 星系解体
1934年1月16日的午后,海伦娜正透过自己家的玻璃窗看着外面的街道出神。在她目光所及的地方,原本平坦的路面现在已经被开挖成了一条又深又阔的大沟,无数工人和工程设备正在那里热火朝天地忙碌着。按照施佩尔提交给希特勒的城市规划,一条重要的地铁线和一条市政主干管廊将从这里经过。
现在距离柏林奥运会召开只有两年半时间了,为了在此之前完成所有的城市改造工程,柏林的各大工地上现在总共有上百万工人以三班倒的方式忙碌着。由于这一工程的规模是如此庞大,原本失业问题极为突出的柏林甚至一度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现象,施佩尔不得不在柏林周边的城市竖起招工牌,将这些地区的失业人口引向柏林。
虽然四处开挖建筑工地暂时阻断了交通,给市民出行带来了一些不便;虽然窗外上叮叮咚咚的声响昼夜不绝,以至于海伦娜这些天睡觉时都需要戴上耳罩才能入眠,但是大多数柏林市民对此似乎并没有多少抱怨。相比每天走过清冷的街道排几个小时队去领取一点可怜的救济黑面包,一些被惨痛的失业记忆搞怕了工人,甚至觉得伴着那叮叮咚咚的施工声入眠很让人安心,毕竟这声音代表着有事可干。
这几个月海伦娜在家中的时候,最常干的事情之一就是一边看着窗外工人的施工,一边暗暗盘算着等地铁修通之后,自己家的房子会升值多少马克。虽然以海伦娜现在的地位和财富,悄悄盘算这个显得有点小家子气,但可能是继承了上辈子思维习惯的缘故,每当站在自家窗前,海伦娜便依然故我地乐在其中。
不过今天是个例外,站在自家窗前的海伦娜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盘算自家房子未来的价值。她刚刚得到消息,就在昨天,在罗斯福总统的推动下,美国刚刚通过了《黄金储备法案》。虽然这对熟知历史进程的海伦娜来说并没有什么意外,但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时,海伦娜还是生出了万千感慨来。
在海伦娜看来,正是这部《黄金储备法案》的推出,标志着金汇兑本位下的国际货币星系的瓦解。而随着国际货币体系的瓦解,原本相对统一的国际市场也将随着各国贸易壁垒的提高而走向分裂,全球化的大退潮已经无法阻挡了。而根据过往的经验,每一次严重逆全球化的发生,都绝不会是和平的序幕,而一定是大国之间激烈纷争的号角。
1933年3月,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刚刚上台,就立刻停止了银行的黄金兑换,接着罗斯福又打着稳定经济的旗号,宣布私藏黄金是犯法的,国家将以20.67美元一盎司的价格强制收购居民手中的黄金。比较坑爹的是,等到居民手中的黄金都被收归国家之后,1934年1月15日,罗斯福总统又通过一纸《黄金储备法案》,直接将美元大幅度贬值到35美元兑一盎司黄金,而且继续禁止民众私自兑换黄金。
对于国内来说,罗斯福的这种做法其实是明火执仗地抢劫民众们所囤积的黄金财富,等于政府对居民手中的黄金进行强制性地低买高卖。不过打劫的对象不是包括华尔街的大佬们的,相反华尔街的金融家们在这次美元贬值中赚得盆满钵溢!
早在《黄金储备法案》出台之前,华尔街的大佬们就已经从“内部渠道”得到了消息,他们手中的美元资产也早已被换成了黄金和其他货币流向了欧洲以及香港的金融市场。等到《黄金储备法案》出台,他们再将手中的黄金和外汇卖出,立马就能得到70%的超高额回报。
这种千载难逢的抢钱机会,海伦娜自然也不会放过,“和平基金”的规模在罗斯福推出《黄金储备法案》之后总规模轻松突破百亿美元,已经成为了国际金融市场上举足轻重的存在。这些年,在海伦娜的推动下,本来就带有半官方性质“和平基金”,现在已经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德国的主权财富基金的色彩。
虽然后世的主权财富基金很少进行金融冒险行为,但所谓马无夜草不肥,国无横财不富。不进行高风险的投资活动,“和平基金”是不可能膨胀到今天的体量的。海伦娜知道,罗斯福的这一手货币贬值,必然会带来资产价格的膨胀,这一波资产价格上涨大约能持续到到1937年,此后由于实体经济没有真正复苏,美国资本市场必然会像历史上一样迎来二次崩溃,本位面说不定还会更惨烈一些。
也就是说德国资本在美国最多还有两年多的快乐时光,到1936年之后就必须考虑让这些资本逐步回流德国了。在海伦娜的记忆中,上个位面的德国大规模重新武装的起始时间正是1936年,这和海伦娜计划的资本回流时间是完美重合的。
对于国际市场来说,美国的《黄金储备法案》开了一个非常坏的头,它标志着各国货币大规模竞争性贬值的的开始,虽然英镑在1931年就因为英国的黄金储备耗尽被迫与黄金脱钩,但那毕竟是迫不得已。而美国是在黄金储备相对充裕的情况下,事实上脱离了金本位。这直接导致了原本围绕黄金运行的货币恒星系走向解体,至1936年,原本在金本位问题上相对倔强的法国也放弃了金本位,世界货币市场完全陷入了混乱。
顺便提一句,罗斯福的金融政策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为了扩大基础货币供应以更好地完成货币贬值,美国在国际市场上大量购入黄金和白银。这直接导致了当时实行银本位的中国发生严重了白银外流,1935年11月中国的银本位制度正式破产。
美国抢购白银的行为,给当时的中国造成了严重的金融危机。这严重影响了中国对抗日战争的准备工作,也让中国军队计划中的武器换装工作未能按照计划完成。而对于自己给中国造成的金融危机,罗斯福总统竟然大言不惭地宣称:“加速中国的危机,可以迫使中国一步步地发愤图强,不再完全依赖日本和欧洲。”
海伦娜知道,随着金汇兑本位下的国际货币体系解体,世界贸易体系也必然随之解体,完整的世界市场将会被割裂成英镑区、美元区、法郎区、卢布区四大板块。英国、美国、法国和苏联都会越来越倾向于在自己的板块内进行国际贸易,而排斥与其他板块进行贸易。比如说,上个位面中的大英帝国,截至1936年,其本土出口的49.3%和进口的39.2%都是在帝国内部依靠“帝国特惠制”进行的。
这种国际贸易体系分崩离析的局面对德国显然是非常不利的,上述四大板块掌握了世界上大部分的市场和原料产地,由于德国恰好位于这四大板块之外,等于成了国际贸易体系中被困在孤岛上的漂流者,空有强大的工业能力,但既没有足够的市场空间,也没有足够的原料产地,历史上沙赫特通过与其他不在这四大板块内的国家开展以货易货的交易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毕竟德国的工业体量实在太庞大了……
第一百四十九章 逆全球化
15至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标志着人类开始真正步入到全球化的时代。在过去的五百年中,全球化的进程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虽然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但全球化并不是沿着一条直线向前发展的,它在历史上呈现一种周期性波动的规律。每次全球化的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高涨之后,都会出现周期性的大退潮,这种大退潮我们可以称之为逆全球化现象。
比较有意思的是,每当全球化迅猛发展的阶段,和平和发展就会成为世界的主题,在这期间往往会出现出现一次工业革命;而每当出现严重的逆全球化时,世界的主题往往会切换为战争和革命。事实上,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前,世界曾经出现过两次比较严重的全球化退潮事件。
自大航海时代之后,第一次严重的逆全球化事件发生在17世纪上半叶。在这期间,欧洲爆发了著名的三十年战争,当时欧洲的主要强国悉数被卷入到了这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而德意志地区正是这场国际大战的主战场。
三十年战争结束之后,全球化进入了一个长达一百多年的稳定发展时期。到了18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并迅速扩展到欧洲各国,人类的生产力也由此上了一个大台阶。不过到了19世纪初期,因为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全球化再次遭遇逆流。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拿破仑战争爆发,欧洲主要强国再一次被悉数卷入,而德意志地区又一次悲催地成了主战场。
拿破仑失败后,欧洲各国通过“维也纳体系”重新建立的均势,全球化再次迎来了一个长达百年的黄金时期。到了19世纪6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冲击波以德国和美国为中心向全世界蔓延开去,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再次出现惊人的飞跃。后面的事情大家就更熟悉了:20世纪上半叶,全球化进程再一次遭到挫折,在这一轮全球化退潮期间,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这次德国不仅是主战场,还是战争的主要策源地之一。
直到二战结束后,全球化进程才重新回暖,影响更为深远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在这一时期爆发。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一轮全球化浪潮也达到了顶峰。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几年时间里,世界经济一度以每年5%的惊人速度递增。可惜的是,自从2009年金融海啸之后,随着民粹主义在一些国家的抬头,全球化再次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
为什么在过去五百年里,全球化会出现这种周期性波动呢?海伦娜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全球化红利分配的不均衡。虽然全球化对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绝大多数人口都是有利的,但全球化的红利并不是平均分配的,而是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现象。这种不均衡既存在于世界上的国与国之间,也存在于各个国家内部的人与人之间,而红利分配的不均衡必然会激发矛盾,这种不均衡的具体表现有三个:
其一是全球化红利在守成大国和新兴大国之间分配的不均衡。
由于每一轮全球化都是由某一大国所主导的,这一大国在本轮全球化中就处于守成地位。守成大国由于掌握着本轮全球化的主导权,在全球资源的分配上必然居于优先地位。这种优先地位让守成大国可以享受到比别国更多的全球化红利,这是后起的新兴大国很难接受的,而守成大国也必然会将新兴大国看作是对自己优先地位的觊觎者。
其二是全球化红利在工业国和农业国之间分配的不均衡。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化国家相对于非工业化国家居于明显的优势地位,这让工业化国家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攫取非工业化国家的财富。包括直接用武力夺取和利用工农业剪刀差获得。这种红利分配的失衡会导致工业化国家和非工业国的差距越来越大。这必然会导致非工业化国家对工业化国家主导下的全球化的红利分配产生不满。
其三是全球化红利在各国内部不同阶层之间分配的不均衡。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资本的作用愈发显著。谁能够更好地组织资本的全球流动,谁就能在全球化红利的分配中切下更大的一块蛋糕。这会导致全球化红利的分配天然就倾向于资本所有者,进而导致财富以更快的速度向富人手中集中。这会拉大各国内部的贫富差距,进而诱发经济危机乃至社会动荡。
所以全球化虽然是互利的,但各玩家的获利是不均衡的;全球化虽然是共赢的,但各玩家的赢面是不对等的。每当一波全球化和相应的那一波工业革命的红利开始走向衰竭,这种不均衡不对等带来的矛盾就会变得尖锐起来,逆全球化现象也就不可避免了。
面对近在眼前的逆全球化浪潮,德国想要一边看海一边种田几乎是不可能的,历史经验已经表明,一旦全球化的大退潮引发国际冲突,不管战争是不是由德国主动发起的,德国都没有置身事外的可能性。毕竟德国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这在和平时算是地理优势,但也意味着冲突到来时会首当其冲!
所以,从美国《黄金储备法案》出台的那一刻起,海伦娜就明白这一轮逆全球化已经不可避免了,而在这波逆全球化的寒流下,现在这虚假的和平又能维持多久呢?由于世界线相比上个位面已经改变了很多,所以海伦娜也说不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一旦冲突发生,无论是主动或者被动,欧洲十字路口上的德国是必定被卷入的。
在这种情况下,规划一下德国未来入水的姿势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第一百五十章 高难副本
《三国演义》在开篇词中说:“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用来概括过去500年间的全球化进程也颇为恰当。
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全球化大退潮,其本质是本轮全球化红利长期分配不均的必然结果,是过去一百多年全球化进程中所累积下来的矛盾的一次总爆发(一战不仅没有解决全球化红利分配的不均衡,反而加剧了这种不均衡)。这次全球化退潮直接导致了统一的全球市场瓦解,随着国际金汇兑本位制的瓦解和贸易壁垒的抬升,全球货币和贸易的割据局面开始形成。海伦娜认为这样的割据局面一旦形成,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就被点燃了。
随着英国、法国、美国和俄国各自以本国为中心建立起的区域性的经济内部循环系统,世界市场的容量必然会急剧萎缩,这会导致像德国这样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的国家失去生存和发展的依托。如果此时德国什么都不做,经济就会像干涸水塘里的鱼一样在慢性窒息中死亡。
然而作为一个工业强国,德国是不可能坐在那里等死的。在经济被窒息之前,德国是必然要拼死一搏的,毕竟只要打破了英法美苏的经济内循环系统,德国经济就得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必然性就体现在这里。无论是哪一个人领导德国,无论是哪一个政党执掌德国,面对全球化大规模退潮,世界市场分崩离析的局面,事实上除了战争都无路可选。
在短期内,德国可以依靠政府主导的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或者加强军备建设来倾泻过剩的产能。但即使不考虑扩张的政府支出所带来的的债务和货币风险,这种临时措施是不能长期使用的。因为在于这种政府主导的投资的边际效应是递减的,最终一定会出现这种情况:新扩张的政府投资无法转化为实际的经济增长,只能加剧通货膨胀。上个位面中,西方国家在70年代出现的滞涨型经济衰退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这里必须严正说明一点的是,海伦娜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必然性,并不代表她赞同上个位面纳粹德国所发动的战争。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海伦娜能够深刻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经济根源,她才能更深入地批判上个位面中的纳粹德国所发动战争。海伦娜要批判的不是纳粹德国发动战争的行为,而是纳粹德国所确立的战争的目的。
在上个位面中,轴心国想要达到的战争目的是什么?概况地说,就是要将过去百年来以英法为核心的旧的世界殖民体系,变成以德日意为核心的新的世界殖民体系。德国一旦确立了这种战争目标,在战略上就已经输得干干净净了。
20世纪上半叶是什么时代?那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意识不断觉醒的时代,那是反对殖民主义的力量与殖民主义的力量此消彼长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即使是英法这样的老牌殖民帝国,在维护自己的世界殖民体系上都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具体表现就是在殖民地的统治成本越来越高,而统治收益却越来越低。
在这种背景下,上个位面中的纳粹德国想要拉拢日本和意大利,去建立一个比英法更庞大的殖民帝国体系,毫无疑问是痴人说梦。因为在这样的战争目的驱使下,德国所需要面对的敌人将不仅是美英法苏,还有全世界反对殖民主义的力量。
在上个位面中,轴心国兵锋所到之处,也曾有过一些不明就里的当地民众,将轴心国士兵当成帮助他们摆脱英法美殖民统治的救世主而加以欢迎。但很快他们就意识到,轴心国的战争目的仅仅是为了取代他们原来的宗主国,成为新的殖民统治者而已,而且这个新宗主比起他们的旧宗主来可能还要残暴。英国、法国、美国毕竟是准备把殖民地当成长期饭票经营的,在血腥镇压殖民地人民反抗的同时,也还算明白不能杀鸡取卵的道理。
在海伦娜眼中,正是这种建立新的世界殖民体系的战争目的,决定了上个位面纳粹德国所发动战争的非正义性,它不仅违背了历史的潮流,也违背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民的愿望。在英国和法国之后,世界不需要一个新的世界殖民体系!
退一万步说,就算上个位面纳粹德国武力值爆棚,真的建立起以德日意为轴心的新殖民帝国又能如何?知道为什么会有30年代的全球化的大退潮吗?就是因为这一轮全球化是以帝国主义国家在全球的殖民扩张为主要驱动力的,长期的红利分配不平衡所带来的矛盾让这种建立在殖民主义之上的全球化难以为继!
现在你把以英法为核心的世界殖民体系换成以德日意为核心的世界殖民体系,本轮全球化面临的主要矛盾解决了吗?并没有解决!海伦娜敢说,就算上个位面的轴心国一路走狗屎运建立了新的殖民体系,也会立马面临新的经济危机,毕竟宗主国-殖民地这种生产关系所能容纳的生产力潜力已经基本上到达极限了。所以就算德国无法在本轮全球化退潮所带来的冲突中置身事外,也绝对不能把建立新的殖民帝国当成自己的战争目的。
在海伦娜看来,德国只有站在必然胜利的一方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那么谁是必然胜利的一方呢?海伦娜认为有三股力量必然胜利:第一是建立在更加公平的规则下的新一轮全球化必然会战胜现在的经济割据主义,第二是反对殖民主义的力量必然战胜殖民主义的力量,第三是追求平等民族关系的力量必然会战胜白人种族主义和大民族沙文主义。
海伦娜认为,德国只要能真正和这三股力量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即使英国、美国、法国、苏联、日本和意大利一起上,德国也是必然胜利的一方。虽然这样的“胜利”可能并不是很多人所设想的那种称霸全球式的爽文结局,但建立一个一个没有霸主的多极化世界确确实实是对作为陆海复合型国家的德国最有利的,可能也是对同为陆海复合型国家的中国最有利的,同时也是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最有利的。
虽然完成这一副本的难度可能有点大,但海伦娜还是准备尽力试一试。
第一百五十一章 政治面具
多年以来,海伦娜从未在德国的政府机构中担任过任何正式职务,但她却可以一直对德国的内政外交政策保持影响力,其真正的秘诀不在于海伦娜的身份和地位,而在于她能够源源不断地为德国创造和挖掘增量利益而不需要过多触动存量利益。这是海伦娜作为穿越者最大的底牌所在,也是执政者无法拒绝海伦娜提出的建议的根本原因。
如果你还无法想象这种增量利益诱导的力量有多大,只要看看本位面希特勒对犹太人的态度转变就明白了:
自从德国和犹太复国主义者达成了旨在将社会底层的犹太难民迁移到中东巴勒斯坦地区的“哈瓦拉计划”之后,由于按照协定,英美犹太银行家必需为这些犹太难民每人提供一笔贷款作为在巴勒斯坦地区创业的启动资金,这笔贷款必需存在德国政府的“特别账户”上,并且只能用于购买德国的工业设备和商品。
于是一大批在经济危机中风雨飘摇的德国企业,由于得到了来自巴勒斯坦地区的订单而摆脱了破产的命运,顺便完成了固定资本的更新。而德国政府则获得了可以稳定马克的黄金和外汇,这些外汇在全球贸易萎靡的大背景下显得更加珍贵。然而德国境内的犹太裔居民总数只有60万,新从东欧迁来的犹太难民总数不超过10万。由于犹太裔中的富裕阶层很少有愿意去中东挖沙子的,德国政府很快就发现国内的犹太难民快要不够用了。
上一篇:vtuber想尽情歌唱
下一篇:林叶的恋爱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