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之钢铁奏鸣曲 第30章

作者:类星体

  为了能持续不断地通过“哈瓦拉计划”从犹太人那里获取资金,德国政府把犹太裔人数众多的东欧国家当成了自己的主要“进货”渠道,毕竟东欧仅波兰一国的犹太裔数量就有300万人,是德国本土犹太裔数量的五倍!

  为了从东欧吸引更多的犹太人来德国,希特勒不仅对东欧的犹太移民降低了准入门槛,还通过一系列政治作秀行为,刻意在德国国内营造一种民族宽容的氛围。在一次为上次世界大战举行的纪念活动中,小胡子还特意邀请了“犹太退伍军人全国联盟”的代表,并亲手给在战争中失去一只胳膊的犹太裔老兵的胸前挂上勋章。这一举动把在场的“犹太退伍军人全国联盟”代表一个个都感动得泣不成声。

  原来“犹太退伍军人全国联盟”是一个由德国犹太裔退伍老兵组成的全国性互助组织,一直以来,这一组织都试图证明犹太裔和日耳曼裔一样,也是热爱祖国并忠于祖国的。他们不仅长期驳斥德国国内的反犹言论,而且还集资出版了纪念一战中阵亡的1.2万名犹太裔士兵的纪念册,希望通过强调犹太裔对祖国的“血的牺牲”来换取德国主流社会的认可。在“犹太退伍军人全国联盟”眼中,希特勒的举动表明经过多年的努力,国家终于开始正视犹太裔的贡献和牺牲,他们怎么能不为此激动不已呢?难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那位犹太裔老兵用他仅剩的一只手按着胸口新挂上的勋章,流着泪说道:“原来一切都是值得的。值得!”

  虽然是政治作秀,但小胡子在作秀时的演技绝对是影帝级别的,各大电影节都欠他小金人的那种。现在不仅德国国内的犹太裔被希特勒的“真诚”所打动,而且全世界的犹太人都相信小胡子对犹太民族是友善的,要不是海伦娜是从未来穿越而来的,连她自己都快要相信小胡子是真诚地将犹太裔当作德意志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来看待了。

  为了配合小胡子的作秀,戈培尔把宣传工作做得相当彻底,就连希特勒早年发表过的极端民族主义言论都被从德国人的记忆中抹去了了,什么?你说希特勒在《我的奋斗》里曾经有歧视犹太人的论述?现行版本不是早就删得干干净净了吗?

  早期版本里有?那些表述都是鲁道夫·赫斯这个笨蛋在做记录时没有深刻领会党魁的意思,自己添油加醋写上去的,没看到小胡子在发现之后严厉地批评了赫斯思想上存在的狭隘民族主义问题吗?没看到赫斯本人在接受了党魁的批评后,已经站出来公开承认自己犯了严重的政治错误并公开道歉了吗?

  总之,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小胡子各种各样节操碎了一地的操作层出不穷,饶是自诩见多识广的海伦娜也看得目瞪口呆。

  不过话说回来,小胡子卖力表演的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由于此时波兰等东欧国家对犹太人的迫害相当严重,东欧犹太难民流入德国的速度成倍增长,达到了每年十万人的量级,通过培训和转移这部分犹太难民,预计每年能给德国带来高达数亿英镑的出口收入。

  海伦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本位面中,犹太人已经变成了小胡子的一笔巨大的政治资产,保持对普通犹太人的友善态度已经成了小胡子无法解脱的政治面具。就算只为了每年数亿英镑的外汇收入,就算只为了救活国内嗷嗷待哺的工业企业,就算只为了德国在地中海东岸地区的潜在影响力,就算只为了自己执政地位的稳固,小胡子也永远不敢摘下这个面具。

  ……

  归根结底,一个国家或组织的现状或许是由存量利益的博弈造就的,但一个国家或组织的前进方向一定是由增量利益引导的。海伦娜坚信,自己可以依靠不断创造增量利益来把握德国的前进方向,进而重塑世界的格局。

  至于是哪个具体的人或者政党来统治德国,现在的海伦娜其实并不关心,她手头有的是基于增量利益的政治面具,每一个都可以让任何执政者无法拒绝地戴上,而且只要戴上,面具就会和脸皮紧紧粘在一起,永远无法解脱。在这种情况下,政治面具下的那张脸到底是天使还是魔王,对海伦娜来说是没有区别的。

第一百五十二章 装甲展示

  德国陆军武器局下属的库默斯多夫武器试验场位于柏林市的南部,是德国最重要的武器试验场之一,虽然距离热热闹闹的柏林市只有几十公里的路程,但这里的风景却和柏林周边的其他地区大相径庭。这里既没有充满乡村气息的田舍,也没有喷吐着滚滚烟雾的工厂,而是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自然的风貌:草地、森林、山坡、河湖、沼泽等地形一应俱全。

  在没有武器试验任务时,偌大的库默斯多夫武器试验场由于罕有人至加上生态环境良好,几乎变成了各种小动物们的天堂。不过今天或许是个例外,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刚从从远处那带黑色剪影一般的树林上方射出来时,库默斯多夫试验场便像从冬眠中苏醒了一样喧闹起来,一群穿着各式制服的人在一片空地上忙忙碌碌布置着什么。

  原来,陆军武器局今天将在这里举办一场武器展示会。按照武器局原本的计划,这次武器展示会的宗旨是向国防军高层展示近年来陆军装备建设的成果,然而作为帝国总经理的阿道夫·希特勒在得知了武器展示会的消息之后,突然心血来潮地表示要和国防军高层一起前来参观新式武器,这个临时做出的决定让没有预先准备的陆军武器局的官员们好一阵手忙脚乱。要知道,自从1890年俾斯麦侯爵访问过这里之后,四十多年来就再也没有一位德国国家领导人光顾过库默斯多夫武器试验场了。

  上午十时许,太阳已经升到了半空中,笼罩在试验场上空的薄雾被完全驱散了,整个实验场在耀眼的阳光中显得分外鲜明。当希特勒和以塞克特将军为首的一群国防军将领驱车从柏林来到试验场时,国防军摩托化部队司令奥斯瓦尔德·鲁茨中将和他的老搭档——参谋长海因茨·古德里安上校早已在那里等候多时了。

  需要说明的是,在后世的很多人眼中,被称为“装甲兵之父”的古德里安一直扮演的无疑是一个孤胆英雄式的角色:在最早悟出机械化战争的真谛之后,一直遭受着军中保守势力的打压,通过不屈不挠的斗争最终冲破旧的藩篱,组建了新式的装甲部队……不得不说上面这种说法很具有文学作品所需要的戏剧冲突,但这并不完全是事实。

  古德里安当然是上个位面德国装甲兵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但当时德军中重视装甲兵作用并付诸实践行动的并不止古德里安一人。比如他的老上级奥斯瓦尔德·鲁茨对德国装甲兵建设的理论贡献就不亚于古德里安,上个位面中古德里安1937年完成的那部名为《注意,坦克》的著作,也是在鲁茨将军的鼓励和帮助下完成的。至于为什么古德里安在后世名声最响亮,可能是因为古德里安在“知行合一”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理论做得好的实战成绩不如他,战绩好的理论总结不如他。

  事实上,作为国防军司令的塞克特将军也是机动作战的坚定支持者,这位海伦娜这辈子的便宜老爹曾经说过:“一支精锐分队所组成的军团若实施快速机动和快速打击,必将对敌人的大规模旧式部队达成围歼。”

  在塞克特将军为国防军拟定的训练指南上,将战役的突然性和战术的灵活性放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上。关于战役的突然性,塞克特说:“每一作战行动均应基于突然性,无突然性则无法取得重大战果。”;关于战术的灵活性,塞克特又说:“任何情况下均应在达成突破之点投入预备队,即使如此用兵使得原定作战重心发生必要变化,亦在所不惜!”

  从某种角度上说,上个位面德军的闪电战正是塞克特将军这一军事思想在摩托化和机械化条件下的应用,事实上也必须在摩托化和机械化的条件下,塞克特将军的这一作战理论才能得到完整的实现。所以说,不管是在上个位面还是在这个位面,古德里安都不是孤单的独行者,依靠机械化和摩托化实现机动作战本来就是德军上上下下的共识。

  当然说这些并不是为了否认古德里安的贡献,在海伦娜眼中,古德里安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在于他总能将战争理论的创新和装备技术的革新紧密结合起来,并且能在战场上亲自检验这种结合的有效性。能做到这一点可是非常难得的。

  让我们回到展示会的现场,作为本次展示会的重中之重和最大看点,鲁茨和古德里安的节目是最后一个出场的,他们获准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展示摩托化部队的最新发展成果。展出的兵力包括一个履带式运输车排、一个摩托化反坦克炮排、一个轻型装甲侦查车排和一个坦克排。

  展示获得了很大成功,虽然演示的规模很小(一个排只准备有五辆一号B型坦克),但机械化和摩托化单位在原野上的快速机动的英姿还是给参观者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就是我所需的!这就是我所想的!”当展示完成之后,希特勒在与鲁茨和古德里安握手时,激动地说出了这句上个位面他也曾经说出过的话。

  鲁茨将军赶紧向兴致正高的希特勒表示,摩托化司令部正在研究利用现有装备,组织一个试验性质的训练装甲师,并计划在明斯特-拉格尔的演习地进行系统性的演习,以验证大规模使用战车及其支持装备的可行性,并且向希特勒发出了邀请,请他到时候前来“观摩指导”。希特勒当场就非常愉快地答应了下来。

  就这样,在本位面中,鲁茨将军筹备建立德国第一个装甲师的时间比上个位面早了四个月,不仅如此他手头能用的货色也比上个位面要理想得多。按照他的计划,RS-1式履带式运输车和一号坦克的改进型一号坦克B型将是这个训练装甲师的主要履带式机动平台,训练装甲师的师长初步选定为马克思林·魏克斯。

第一百五十三章 完善型号

  在库默斯多夫的现代武器展示会上,鲁茨中将和古德里安上校向希特勒以及国防军高层展示的一号坦克B型,正是亨舍尔公司在一号坦克A型(即基本型)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型号,也是本位面的一号坦克谱系中第一种真正投入量产的型号。

  虽然一号坦克A型的性能让军方非常满意,但是由于一战以后德国长期缺乏坦克的制造和使用经验,而一号坦克对德国军工体系来说又存在不小的技术跨度,饶是有海伦娜这个穿越者在一边帮着查漏补缺,在军方测试和部队试用中,早先试生产出的10辆一号坦克A型还是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了一些细节上的瑕疵。

  在接受了军方前期的试用反馈后,亨舍尔公司的动作可谓相当迅速,不久之后就拿出了技术更加完善的一号坦克B型,对先前A型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修正。亨舍尔此前试生产的那批一号坦克A型(这批试生产型号虽然被统称为A型,但事实上每辆车都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则被作为教学用车,送给了汽车学校。

  对于亨舍尔公司完善一号坦克设计的努力,海伦娜是非常乐见其成的,坦克作为一种非常复杂的技术兵器,设计师是不可能将所有的毛病都消灭在图纸上的,大量的技术问题都需要在反复的试验和实际使用中解决。现在正处在和平时期,只要设计没有出方向性的问题,比起急急忙忙将坦克投入生产,花上几个月时间去修正各种设计上的瑕疵是完全值得的。

  作为反面例子,在上个位面中,德国人在战争期间仓促投入生产的“虎式”重型坦克和“黑豹”中型坦克无一例外地搞砸了自己的首秀。

  1942年6月,“虎式”重型坦克在拉多加湖突出部首次投入实战,但出击的四辆坦克中有三辆都在前线趴窝了!当天夜里,德军的维修部队出动了九辆18吨级履带式牵引车,冒着苏军的照明弹和炮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这些跛脚的老虎拖回了驻地。

  1943年7月,德国将两个营共250辆“黑豹”坦克在库尔斯克首次投入实战,然而第51装甲营的125辆黑豹还没到达战场就有超过一半在路途中引擎起火或者抛锚,而第52装甲营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等到第一天的坦克战结束,就只剩下五分之一的黑豹坦克还能继续作战了,绝大多数损失都是因为“黑豹”自身的机械故障。

  正是因为“虎式”坦克和“黑豹”坦克各自在自己的早期作战经历中,因为各种设计上的漏洞导致了大量非战斗损失,这才造成了后世部分军迷形成了“虎式”、“黑豹”不可靠的印象。事实上这种印象并不完全是事实,在度过了早期坑爹的磨合期之后,经过改进的“虎式”和“黑豹”可靠性还是相当不错的,就是维修起来依然比较费时费力。

  ……

  作为一号坦克家族的第一个投入量产的型号,一号坦克B型在装甲厚度和布置上并没有进行过多的调整。毕竟现在一号坦克上的那块倾斜60度的30毫米正面装甲,已经足够防御上个位面中英国的2磅(口径40毫米)反坦克炮或者苏联的1937年型45mm反坦克炮了,抵挡威力更大的反坦克火力不是一辆战斗全重只有十几吨的轻型坦克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号坦克B型在装甲布局上唯一的改变,是让炮盾下方的车体顶甲厚度从10毫米增加到了20毫米并通过一个15度的下俯角和车体正面装甲相连接。这样做第一是为了方便坦克驾驶员观察前面的路况,第二是为了节约一点车体正面主装甲的垂直高度,第三是为了防止地方炮弹击中坦克炮盾下方后向下跳弹,进而击穿相对薄弱的车体顶甲。

  一号坦克B型的主炮也没有改变,依然采用那门48倍径的60毫米坦克炮。现在该炮系列化发展的牵引型号也已经开始装备国防军系列中的反坦克部队了。在上个位面中,和本位面的48倍径的60毫米坦克炮对应的坦克炮是三号坦克后期型号上所装备的那门KwK39型60倍径50毫米坦克炮(该炮的牵引型是pak38型60倍径50毫米反坦克炮)。虽然上个位面中德国人的60倍径50毫米炮的作战表现还算凑合,但海伦娜依然坚持开发倍径稍小但口径略大的48倍径60毫米火炮。

  这倒不是因为海伦娜想把60毫米这一德军传统的火炮口径延续下去(一战时德国装备有1902式27倍径60毫米山炮),而是因为本位面德国人对装甲兵的设想和上个位面有所不同。

  在上个位面中,古德里安将坦克划分为携带高初速炮用于反装甲作战的的主力坦克,以及携带大口径炮射高爆弹药的支援型坦克。上个位面的三号坦克和四号坦克其实就是古德里安这一作战想定的产物。在古德里安的设想中,三号坦克是主力坦克,装备42或者60倍径的长身管50毫米坦克炮;四号坦克则是支援坦克,装备24倍径短身管的75毫米坦克炮。不过古德里安自己可能也没想到,最终成为德国装甲战主力坦克的却是原本充当支援坦克的四号坦克。

  上个位面中,古德里安将坦克划分为主力坦克和支援坦克,其本质和英国人将坦克分为步兵坦克和巡洋坦克是一样的。都是在坦克技术发展尚不成熟的条件下,试图通过对坦克职能的拆分,实现取长补短。不过本位面海伦娜并不准备这样做,无论是将坦克划分为主力坦克和支援坦克,还是将坦克划分为步兵坦克和巡洋坦克,都已经被上个位面的历史证明了不符合坦克发展的方向。

  因此,相比上个位面的60倍径50毫米炮,本位面的48倍径60毫米炮无疑是一个更加平衡的选择,在重量增加有限的情况下,无论是穿甲弹穿深还是高爆弹威力都要更胜一筹,并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反装甲作战和火力支援。

  相比防护和火力,一号坦克B型最为显著的变化在于,专职的坦克电台员,又在一部分坦克上实现了回归。虽然海伦娜在一号坦克的电台上采用的晶体稳频技术大大降低了操作电台的负担,让坦克车长负责操作电台成为了可能,一号坦克也因为少了一个乘员而腾出了不少空间,实现了较高的吨位利用率。

  但陆军军方通过试验很快发现,负责连级乃至营级指挥的坦克只配备一部由车长操纵的电台是难以满足复杂的联络要求的。于是特制的“指挥型”坦克上,亨舍尔公司移除了驾驶员右手边的48发弹药架,重新增设了电台手的席位,代价则是这种“指挥型”坦克的备弹量会从72发降低到24发。

第一百五十四章 日新月异

  除了前面说的这些比较容易被注意到的变化之外,一号坦克B型相比A型还采取了不少虽然不是那么显眼,但依然非常有利于战斗力提升的改进措施。

  比如一号坦克B型给坦克的车顶机枪增设了与车内相连的机枪摇架,这样遇到敌方步兵逼近的紧急情况时,装填手或者车长就可以直接通过车内的手柄调转车顶机枪开火,而不需要冒险打开炮塔顶盖,然后再探出身子操枪射击了。

  再比如一号坦克B型给炮塔增加了一个驱动电机,炮手可以通过踩动脚下的踏板来控制炮塔旋转,踩动左边的踏板,炮塔就向左旋转;踩动右侧的踏板,炮塔就向右旋转。电动踏板的存在让一号坦克B型的炮塔转速提高了不少,达到了24度/秒,不过驱动炮塔的机械手柄依然被保留,既是作为炮塔驱动电机失灵时的人力备份,又可用于电动踏板粗略调炮后的微调。

  这些大大小小的改进加起来共有几十项,为了容纳新增加的设备,一号坦克B型的车体被略微加宽加宽,宽度从A型的2.5米增加到了2.65米,长度也从A型的5米增加到了5.2米。如此,一号坦克B型的战斗全重也从12.5吨略微上升到了13.6吨。不过由于一号坦克B型的功重比并不算低,所以其最大时速依然能保持在45千米的水准上。

  总体来说,如果将本位面的一号坦克B型和上个位面中美国在1943年研制成功的M24“霞飞”轻型坦克作对比的话。我们不难发现:机动性方面M24优势很大、防护方面两者基本相当、火力方面两者各有所长(一号坦克B型的48倍径60毫米炮的反装甲能力略强于M24的39倍径75毫米炮,但高爆弹的威力就逊色不少了)。虽然由于采用了并列双发动机和传动轴穿过车体的设计,“霞飞”坦克的吨位利用率并不十分理想。但13.6吨的一号坦克B型在战斗全重比18.4吨的M24“霞飞”轻26%的情况下,综合性能达到只是略弱于霞飞的水平,依然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毕竟M24“霞飞”是晚了10年的产品。

  1933年底之前,亨舍尔公司向国防军交付首批22辆一号坦克B型,其中包括二十辆基本型和两辆指挥型。鲁茨中将和古德里安上校兴一拿到装备,立马冲冲地用这批坦克组建了一战以后德国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坦克连,全连共配备四个坦克排,每排装备五辆一号坦克B型的基本型,而两辆指挥型则被作为连部用车。

  由于一号坦克B型的总体设计既合理又不乏前瞻性,加上前期的试验工作做得相当充分,首批一号坦克B型的性能受到了使用部队的极大赞誉,不过在训练和演习中也发生了一些颇有意思的小插曲。

  比如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对抗性训练和实兵演习之后,摩托化部队司令部的鲁茨中将在总结演习经验时惊奇地发现,那两辆指挥型坦克在演习中被“击毁”的概率高到离谱。为此鲁茨中将还亲自到基层士兵中询问情况。

  原来一号坦克B型的指挥型相比基本型多出了一部电台,外观上和基本型最明显的区别就是炮塔顶部多出了一根鞭状天线(基本型只有一部电台,一根天线)。经过几次对抗演习,对手们很快就摸着了门道,于是只要头顶像小蜜蜂一样竖着两根辫子的指挥型坦克在演习场上一出现,立马就会变成吸引对面各种反坦克火力的强力磁铁。由于总是在演习中被判定为负伤或者阵亡,一号坦克B型的指挥型很快就成了连部指挥员最讨厌的座驾。

  不过这个让人啼笑皆非的问题倒是不难解决,亨舍尔公司很快就拿出了补救方案:给已经交付的每辆一号坦克B型基本型的炮塔顶上紧急加装一根假天线,正在生产的所有基本型也都采用这一设计,这样指挥型和基本型在外观上就基本上看不出来区别了。这一改进效果还是不错的,此后指挥型坦克一露面就被对面集火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过。

  ……

  在生产方和使用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号坦克渐渐走过了自己的磨合期,开始进入稳定量产的阶段,这一点让海伦娜感到非常欣慰。不过在新一代坦克的开发上,海伦娜是一刻也不敢停止前进的脚步的。

  在上个位面中,冷战结束之后,由于世界大战压力的减退加上既有技术路径的潜力接近挖掘完毕,坦克技术的进步出现了明显的放缓的迹象。冷战末期出现的那些先进的第三代坦克,如苏联的T-80U、美国的M1A1、德国的豹2A4、法国的勒克莱尔等,即使放到30年之后,只要把信息化水平升级一下,依然可以在绝大部分国家的陆军中作为一线主力装备使用。

  但现在是20世纪30年代,坦克在度过了自己的发轫期后,进入了飞速发展的年代!如果把本位面刚刚服役的一号坦克B型放到上个位面中,在1934年这个时间点上,一号坦克B型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先进;但五年之后的1939年,一号坦克B型的性能就只能说是勉强够用了;十年之后的1944年,一号坦克B型肯定已经沦为战场上的配角了;至于十五年后的1949年,一号坦克B型说不定已经成为某个军事博物馆的展品了。

  三四十年代坦克技术的这种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给海伦娜制定德国的坦克发展路线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她一方面需要保证德国在坦克技术上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但另一方面又必须保证军队始终有性能稳定成熟的产品可用。前者需要她在新一代坦克上大胆采用新技术,后者则要求她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未经充分验证的技术所占的比例。

第一百五十五章 交替升级

  在德国新型坦克的研发问题上,海伦娜一直是有着比较强烈的紧迫感的。所以这边一号坦克B型刚刚开始投入小批量生产,那边新一代坦克的研发工作已经被海伦娜提上了日程。不过为了在推动技术快速的同时保证德国随时有成熟可靠的装备可用,在规划德国未来的坦克的科技树时,海伦娜并不准备在每一代的产品上都搞技术大跃进,她更中意的是一种渐进式的提升和跨越式的发展交替进行的发展路线。

  我们知道,在上个位面的冷战时期,苏联无论是综合经济实力还是综合科技实力都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相差甚远。但就是在这种非常不利的整体实力对比下,苏联的地面装甲力量却在冷战的绝大部分时期里,都维持着对西方国家的双重优势:不仅在全体装备上有规模优势,而且在尖端装备上有质量优势。

  苏联装甲部队对北约国家的这种双重优势一直被维持到了80年代。事实上,直到1988年美国的M1A1HA坦克(装备莱茵金属授权的120毫米滑膛炮和贫铀装甲)服役,北约国家的坦克才第一次真正在火力、防护、机动这三大性能上压倒了苏联同时期的王牌装备。而此时苏联这只疲惫的红色巨熊已经行将就木,实在无力再完成新一代坦克的研发了。

  虽然因为部分技术与西方存在差距,以及为了优先保证主要性能不得不在某些次要方面做出妥协,苏联坦克在具体设计上也有很多槽点和缺陷,这也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坦克的设计思路逐渐和苏联分道扬镳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冷战时期残酷的军备竞赛中,苏联愣是依靠自身相对有限的技术储备,一次次走在了西方坦克的前面,这在海伦娜看来无疑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在海伦娜眼中,上个位面苏联的坦克工业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除了在苏联的军事理论和国家战略中,以坦克为核心的装甲部队拥有非常崇高的地位,以至于能够获得巨大的资源倾斜之外。和苏联在坦克研制中相对合理的路线规划也是分不开的。

  纵观上个位面冷战中两大阵营的坦克发展路线,我们不难发现:相比于西方国家,苏联坦克在迭代中明显呈现出如下特点:第一是相对较高的迭代频次,第二是每次迭代都有相对合理的技术跨度,第三是上下代产品间一般都有较好的技术继承性。

  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上个位面的冷战中,苏联坦克平台的大升级和子系统的大升级是交叉进行的。这一代坦克在继承相对成熟的子系统的基础上,重点升级升级武器平台;下一代一般就会在继承相对成熟的武器平台的基础上,重点升级子系统。这样就既保证了新坦克性能的大幅度升级,又充分吸收了已经在前代坦克上验证成熟的设计经验。

  下面我们来看具体的例子:

  在上个位面中,苏联冷战时期主战坦克的开山之作是T-54/T-55坦克(产量很少的T-44可视为T-54的前身)。这是一次武器平台的大升级,每侧五只扭杆悬挂的大直径负重轮、后部横向布置的发动机、几乎没有挖孔的100毫米倾斜正面装甲(这里之所以说是“几乎”,是因为T-54其实还是保留了一个很小的固定航向机枪射孔)构成了足以成为一代经典的五对轮平台。而相比于平台的脱胎换骨,T-54的子系统则大量采用成熟设计,比如其装备的那杆D-10T火炮,就是二战时期著名的SU-100坦克歼击车的主炮(脱胎于B-34舰炮),经过适应性修改得来的。

  T-54/55坦克的下一代产品则是T-62主战坦克(大家现在还能在北京的革命军事博物馆看到T-62的展品,那是当年苏联在侵略我国东北的珍宝岛时被我军俘获的战利品)。作为平台大升级的T-54坦克的后继者,T-62很好地体现了平台小升级、子系统大升级这一原则。在武器平台上基本继承了T-54,只是进行了一些小的改进,比如调整负重轮的位置以适应坦克重心的变化、完全取消没什么用处的航向机枪射孔、增大炮塔座圈以容纳直径更大的炮塔、略微提高发动机功率以抵消战斗全重增加并略微提高坦克的机动性等等。但在武器系统上,T-62采用了革命性的115毫米大口径滑膛炮,成为了世界上第一款大规模服役的装备滑膛炮的坦克。

  T-62坦克之后就是世界上第一种三代主战坦克——T-64坦克了,按照前面的规律,这次又到了平台大升级的时候了。正面呈68度倾角放置的复合装甲、转盘式的自动装弹机、每侧六只的负重轮、双侧行星式变速箱的设计再次搭建起一款影响久远的武器平台。子系统方面T-64的初期型号延续了T-62上的115毫米滑膛炮,但弹药被改成了分装式以适应转盘式装弹机(不过从T-64A开始,T-64系列换装了威力更大的125毫米滑膛炮)。

  T-64坦克之后就是是T-80坦克了(注意一下,T-72坦克并不是T-64坦克的下代产品,T-72的定位是作为同代产品中的低端产品与相对高端的T-64搭配使用,其中T-64用于和北约争夺质量优势,T-72用于和北约争夺数量优势)。T-80的升级重点再次从平台转回到子系统来:在继承T-64平台框架的基础上,升级了悬挂系统(主要是T-64的小直径负重轮不大靠谱)、燃气轮机、火控计算机、复合装甲等。正是这些子系统的升级,让T-80坦克(尤其是改进后的T-80U)将苏联坦克的性能优势一直保持到80年代末期,也就是红色帝国崩溃的前夜。

  海伦娜并不准备让德国坦克的具体设计向苏联看齐,那对德国充分发挥自己的固有优势是不利的,况且且苏联坦克是完全基于“大纵深”作战的思路发展起来的,一旦脱离了这种特定的作战想定,其作战能力是会大打折扣的。

  不过对于上个位面的冷战中,苏联的这种交替升级的坦克发展思路,海伦娜是非常欣赏的。所以在完成了一号坦克的研制之后,海伦娜并不急于开发全新的武器平台(当然,预研工作是不会落下的),而是准备在一号坦克平台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改进:继承一号坦克的固定轴变速箱、双侧行星转向机和独立式板簧悬挂,但采用功率更大的360马力V形6缸柴油机并增加一组负重轮以提高底盘承载能力,在提高火力和防护的同时,进行部分子系统的验证工作,为德国未来的“理想型”坦克的研发做好技术准备。

  对于海伦娜的这个建议,德国摩托化部队司令鲁茨中将也非常赞同,在上个位面中,作为过渡型号的“二号坦克”正是在鲁茨中将的建议下开发的(当时德国三号、四号坦克的研发不怎么顺利),事实证明这个建议是非常正确的。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二号坦克”填补空缺,上个位面的德国就得靠着数量很少且不大成熟的“三号坦克”、“四号坦克”以及大部分小豆丁一样孱弱的“一号坦克”去闪击法国了……

第一百五十六章 狐有虎威

  由于新型坦克采用了与“一号坦克”完全相同传动和悬挂系统,亨舍尔公司的研制工作推进得相当顺利。1934年3月中旬,欧洲北部的气温还没有完全回暖,新坦克的首辆原型车便在发动机隆隆的轰鸣声中驶出了亨舍尔公司的厂房。按照德国人对装甲战车的命名惯例,德国陆军武器局很快就授予了新坦克一个官方编号:“PzKpfwⅡ”,也就是所谓的“二号坦克”。与此同时,新坦克还获得了一个官方绰号“狐”。

  “二号坦克”的平台基本上可以看做是在“一号坦克”平台的基础上发展的扩展型,其内部布局依然采用驾驶舱前置、战斗舱中置、动力舱后置的“三段式”结构,只是车体的长度和宽度相比“一号坦克”均有一定的增长。其中车体长度从一号坦克B型的5.2米增加到了5.68米,而车体宽度则从一号坦克的2.65米增加到了2.95米,这个尺寸比上个位面德国的三号坦克稍大而比苏联的T-34坦克略小。

  尺寸更大的车体带来了更大的体重,二号坦克的战斗全重增加到了24吨,这个规格介于上个位面的三号坦克L型(战斗全重22.7吨)和四号坦克H型(战斗全重25吨)之间。为了在战斗全重大幅攀升的条件下保证坦克的机动性,二号坦克装备了V形6缸柴油机,最大输出功率可达360马力,但传动装置依然采用五进一退定轴式主变速箱加两侧的二级行星式转向变速箱的组合,也就是正在RS-1履带式运输车以及一号坦克上使用的那款传动装置。

  在海伦娜的要求下,这款传动装置在设计之初就有着宽广的功率适应范围,能够轻松与弗里德希哈芬和戴姆勒-奔驰联合研制的通用系列发动机中的直列三缸(最大功率150马力)、直列四缸(最大功率200马力)以及V形6缸(最大功率360马力)柴油机相匹配。所以到目前为止,德国已经研制的四款履带式底盘:一号坦克、二号坦克、RS-1轻型履带式运输车、RS-2重型履带式运输车的传动系统都是完全通用的。由于二号坦克的功重比依然维持在了15马力/吨的水准上,所以机动性相比一号坦克B型并没有下降,最高时速依然可以达到45千米。

  除了动力和传动系统外,二号坦克的行走系统也与一号坦克保持了良好的通用性:同样规格的360mm单销履带、同样规格的720毫米直径双缘负重轮、同样规格的独立式板簧悬挂、同样规格的双齿圈主动轮、同样规格的托带轮以及同样规格的诱导轮。只不过为了承载更重的车身,负重轮和托带轮的数量各增加了一个:负重轮从一号坦克的四个增加到五个,托带轮从一号坦克的三个变成了四个。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二号坦克不仅主动轮有齿圈,诱导轮上也增加了双排齿圈,而且诱导轮和负重轮上都设置了排泥器。这一改进之前已经在一号坦克B型上采用,作用是让坦克在通过泥泞或者积雪的路面时,履带不容易从诱导轮上滑脱且行走系统不容易被扬起泥浆阻塞。这些改进措施的采用加上相对较低的履带压强,使得一号和二号坦克对泥泞或者积雪路面的克服能力远远超过了上个位面苏联的T-34系列坦克。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板簧悬挂的活动行程相对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坦克的高速越野能力。

  不过板簧悬挂虽有缺点,但也给二号坦克带来了许多优势,虽然相比一号坦克B型,二号坦克单个负重轮的平均承载重量从1.7吨增加到了2.4吨,但依然在这套悬挂系统的能力范围之内,所以并不需要对悬挂系统做大的改动。即使今后有进一步增重的要求,对板簧悬挂来说也就是多垫几片簧片的事情而已。如果不信,只要看看上个位面德国人将本来战斗全重只有9.4吨的捷克38t坦克改成了战斗全重15.8吨的“追猎者”坦克歼击车,就知道板簧悬挂提高负载的潜力有么多巨大了。

  有了足够的战斗全重和车体尺寸作为支撑,二号坦克自然需要装备更加强力的武器,二号坦克的主武器是一门莱茵金属公司出品的48倍径75毫米线膛坦克炮。该炮是海伦娜规划的三型一体的75毫米反坦克炮家族的的一员。

  这款火炮的威力相当可观,在发射被帽风帽穿甲弹的时候,可以在1000米的距离上击穿倾斜30度放置的100毫米均质装甲板,略强于上个位面德国的pak40型46倍径75毫米反坦克炮(同等条件下穿深约为94毫米),1000米穿甲能力基本上和上个位面“虎式”坦克上的那门Kwk36型56倍径88毫米主炮达到了同一个等级(就穿甲威力而言,虎式坦克的Kwk36其实只是略强于pak40,比黑豹坦克的70倍径75mm炮要弱)。

  在上个位面中,由于德国的四号坦克炮塔布局的不合理(车长座位在炮尾的正后方),为了控制火炮的后座距离,四号坦克H型所装备的那款Kwk40型坦克炮不得不缩短了药筒长度,导致这款48倍径火炮的威力还不如口径相同而倍径稍短的Pak40型反坦克炮。

  不过本位面的二号坦克炮塔布局依然延续了一号坦克的设计范式,为火炮留下了充足的后座行程,再加上压低了的火线高度和高效的三室制退器,让战斗全重不过24吨的二号坦克也可以轻松扛起这门大威力的坦克炮。

  由于战斗全重只有区区24吨,在装甲防护上,二号坦克是不可能和30吨级的家伙们那样面面俱到的,所以在海伦娜的要求下,二号坦克并没有平均地增加各个部位的装甲厚度,而是一股脑地将增加的装甲重量全部堆在了车体和炮塔正面,而坦克其它部位的装甲相对于一号坦克只作了非常有限的增强。

  这个思路其实和上个位面的“追猎者”坦克歼击车类似,战斗全重15.8吨的“追猎者”坦克歼击车虽然只有20毫米的侧后装甲,但倾斜60度的60毫米前装甲在当时却是非常坚挺的存在。于是,在海伦娜的一再坚持下,通过适当牺牲坦克的侧后防护,配合至炮塔顶部高度2.25米的低矮车身(虽然比上个位面四号坦克的2.7米矮了一大截,但只有2.19米高的T-72表示情绪稳定),二号坦克的车体正面达到了和上个位面的“追猎者”相同的防护等级。

  车体装甲具体布置如下:车体正面装甲厚度为60毫米,向后倾斜60度布置;车体两侧下部装甲厚度为30毫米,垂直布置(履带外侧可加挂5毫米裙甲);车体两侧上部装甲厚度为30毫米,向内倾斜35度布置;车体后部装甲厚度为20毫米,向后倾斜20度布置;车体顶部和底部装甲厚度均为10毫米,水平布置。

  二号坦克的炮塔从外观上看,基本上可以算是一号坦克炮塔的放大版,依然是带尾舱的梭形炮塔炮塔。炮塔依然采用铸造、焊接相结合的制造工艺(炮塔前部的椭圆曲面结构及座圈部分为一体铸造而成,其余部分为焊接结构)。

  和车体装甲一样,二号坦克炮塔也通过适当牺牲侧后防护来增强正面防护,具体厚度和布置如下:炮塔正面装甲厚度为100毫米,倾斜35度布置;火炮身管周围有横截面呈楔形的方形外置炮盾保护,炮盾中部最厚处达130毫米;炮塔两侧装甲厚度为40毫米,向内倾斜35度布置;炮塔后部装甲厚度为30毫米,向前倾斜15度布置;炮塔顶盖前部装甲厚度为20毫米,向后倾斜70度布置;炮塔顶盖其余部分装甲厚度为10毫米,水平布置。

  为了应付厚重的正面装甲带来的重心前移,二号坦克的五个负重轮并非均匀排列,而是第一和第二、第二和第三对负重轮之间的间距较短,第三和第四、第四和第五对负重轮之间的间距较大,看起来倒是有点上个位面T-62坦克的负重轮排列风格。

  虽然付出了侧面装甲薄弱的代价(其实也不比上个位面的四号坦克H型差),但二号坦克由此获得了无与伦比的正面攻防能力,不仅在20吨级的坦克里独此一家,而且在30吨级的坦克里也鲜有敌手。

  这么说吧,如果忽略那有可能在大约800米距离上被1937式45mm反坦克炮击穿的侧面,战斗全重24吨的二号坦克的正面防护能力比上个位面战斗全重56吨的虎式坦克还要强上一线!而它搭载的48倍径75毫米炮在1000米距离上的穿透能力也不亚于上个位面虎式坦克的那杆阉割过的88毫米炮。也就是说,虽然本位面的二号坦克名字叫做“狐式坦克”,但在装甲集群作战时,只要你的侧后有队友掩护,在对手眼中,和遇到了一群上个位面的虎式坦克那真的是没有区别的,说不定还更可怕一点,毕竟上个位面的虎式坦克是很少以营级以上的规模出现的……

第一百五十七章 战场维修

  由于二号坦克的75毫米炮弹的个头相比一号坦克的60毫米炮弹大了不少,所以虽然二号坦克的车体内部空间要比一号坦克更加宽敞,但二号坦克的载弹量相比一号坦克还是有一定的缩水,从一号坦克的72发减少到了52发。其中24发炮弹分三层放置在炮塔尾舱内,另外28发则分5层放置在车体右前方,这些弹药的发射药均经过钝化处理并有水套保护。

  相比上个位面的四号坦克那高达87发的载弹量,本位面二号坦克的备弹量下降了约40%,不过海伦娜并不认为这会对坦克的战斗力造成太大的影响,相反,她认为上个的四号坦克的载弹量在很大程度上超过了实际需要。

  根据上个位面的经验,即使在最为激烈的战斗中,一辆坦克的主炮弹药消耗超过52发的概率也是非常小的,比如基础备弹量只有34发(最大50发)的T-54/55在残酷的中东战争中也没有出现弹药不够用的情况。因此,在海伦娜看来,在倾向于集群化作战的20-30吨级坦克上,适度减少一些单车载弹量,以换取更为紧凑的车体布局还是比较值得的。

  随着二号坦克原型车的下线,海伦娜为未来德军机械化部队规划的八种履带式标准底盘已经打造了四种,分别是:RS-1牵引车底盘,配备直列三缸150马力柴油机;RS-2牵引车底盘,配备V形六缸360马力柴油机;一号坦克底盘,配备直列四缸200马力柴油机;二号坦克底盘、配备V形六缸360马力柴油机。

  由于以上四种标准底盘在装备家族化发展的柴油发动机的基础上,采用了完全相同的悬挂系统和传动装置,所以这四种标准底盘又可以共同组成了一个完全标准化的底盘家族矩阵,家族矩阵内部的全部车型都可以与同一套后勤维修保障系统进行无缝对接,这就在无形中降低了后勤保障的负担以及后勤人员的学习难度,他们只需要学会对家族中某一车型的保障技巧,家族中的其他车型都可以触类旁通。

  海伦娜提升德国机械化部队后勤保障能力和战场维修效率的努力,在宏观上体现为战车底盘的标准化、通用化以及家族化的发展思路,但并不是做到这一点就大功告成了。自上而下的宏观规划固然非常重要,但大量微观的细节同样可以决定事情的成败,所以海伦娜在战车子系统的设计上,同样将可维护性的提升放在了非常突出的位置上。

  不同于战机被击坠后大多会在地上摔得四分五裂,结构坚固的坦克在作战中,除非遇到弹药殉爆或者全车焚毁这样毁灭性的打击,在大多数情况下受到的损伤都是可以挽救一下的。之所以战争中会出现大量存在修复价值的坦克被废弃的情况,其原因无非是两种:第一种是己方未能有效控制战场导致无法修复战损坦克,第二种则是坦克的故障难以在战场上排除,而拖到后方维修既费时又费力,得不偿失。

  其中第一种原因并不是设计者所能控制的,需要看参战部队的具体战场表现,但由第二种原因造成的有修复价值的坦克未能及时修复的遗憾,还是值得设计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甚至是坦克车组乘员共同努力填补的。

  对于德军装甲部队的后勤军官的技术水平,海伦娜倒是从来没有怀疑过。不说别的,就说在上个位面中,面对虎式重型坦克这样结构超级复杂且维护性设计“反人类”的技术装备,德国后勤军官还能让它的妥善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就足以说明德国后勤官兵们的实力了,所以提高德国战车的战场修复能力的关键还是在设计人员这里。

上一篇:vtuber想尽情歌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