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类星体
分管(单管)燃烧室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燃烧室类型,一组分管燃烧室通常是由6-16个单管燃烧室组合而成的,每个单管燃烧室都拥有一个管状的外壳包裹着里面的火焰筒,这些燃烧室被排列成一圈,相邻燃烧室的火焰筒之间有联焰管相连,这样就不需要给每个燃烧室的火焰筒都装一个点火器了,只要给其中两个燃烧室的火焰筒装上点火器,点火后火焰就会自动顺着联焰管流到相邻的火焰筒中,最终将所有的燃烧室都点燃。
环管(联管)式燃烧室要比分管式燃烧室先进一些,它的外壳不再是一个个独立的管子,而是由同心圆状的内壳体和外壳体围成一个统一的环形腔体。不过环管式燃烧室的火焰筒依然是独立的,这些火焰筒就被均匀排列在这个由内、外壳体构成的环形腔中,并且相邻的火焰筒还是和分管燃烧室一样,用联焰管连接起来。
环形燃烧室是三种燃烧室中最先进的一种,它的外壳和环管式燃烧室一样,是由同心圆状的内外壳体构成的环形腔体。其最大改进之处在于它的火焰筒不再是一个个独立的筒体,而是一个由内外筒壁构成的环形掺混/燃烧区。从截面上看环形燃烧室是由四个同心圆组成的,最内和最外侧的圆是燃烧室的内外壳体,中间两个圆则是火焰筒的内壁和外壁。
关于环形燃烧室,这里需要额外指出的是,简洁的同心圆结构让设计师能够更加自由地安排空气在燃烧室中的流向。根据气体在环形燃烧室中的流动情况,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将环形燃烧室细分为直流环形燃烧室、折流环形燃烧室以及回流环形燃烧室。其中直流环形燃烧室适用于轴流式压气机而折流、回流环形燃烧室则更多与离心压气机相匹配。
甚至不需要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我们凭常识就可以推断:在分管燃烧室、环管燃烧室、环形燃烧室这三种燃烧室类型中,环形燃烧室的重量是最轻的,流动损失是最小的,空间利用率也是最高的。而分管式燃烧室正好相反,重量最重,流动损失最大,空间利用率最低。至于环管(联管)燃烧室,我们可以将其视为分管燃烧室和环形燃烧室的过渡类型,性能指标也大体介于两者之间。
虽然环形燃烧室优势非常明显,但现在直接去研制环形燃烧室的话还面临不少技术难题。所以海伦娜还是准备先从比较原始的分管燃烧室走起。在海伦娜穿越之前,分管式基本上已经在新一代涡轮发动机上销声匿迹了,基本上也就在一些航模发动机上还有应用,不过放在30年代,分管式燃烧室作为喷气式发动机的入场券倒也不是一无是处。
分管燃烧室结构简单,每个单管燃烧室都能单独更换,不需要像环形燃烧室那样拆解整个发动机,这就为试验和修正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加上分管燃烧室的每个小燃烧室都是独立的,比较容易和离心式压气机相匹配,更是让海伦娜多了一个选择它的理由。相比之下,先进一些的环管燃烧室与离心式压气机的匹配度不好,而更先进的环形在和离心式发动机匹配时,一般需要采用折流或者回流设计,那难度放在三十年代可不是一般的大。
在上个位面中,宝马公司曾经和容克公司竞争过Me262战斗机的动力,宝马的作品是Bmw003发动机,这款发动机采用了当时非常先进的环形燃烧室,而容克公司的Jumo004则采用了相对保守的分管燃烧室。刚开始时Bmw003其实是占尽优势的,它的首次运转时间比Jumo004要早两个月,而且刚开始时也更受德国军方的青睐。
然而也正是因为设计过于激进,Bmw003在后来实验中连续多次遭遇失败,最终让德国空军对其失去了耐心,最终让Jumo004这个备胎后发先至,成功上位为Me262的标准动力。不甘心的宝马公司此后对Bmw003进行了一系列改进,终于在1944年8月通过测试,获准投入生产。
不过Bmw003的这个投产的时间点好像有些尴尬,除了战后便宜了法国人之外,基本上没有对德国的战局发挥任何作用。好在法国人战后在Bmw003的基础上研制出了“阿塔”系列涡轮喷气式发动机并最终发展成了M53涡扇式发动机,也算没有辜负Bmw003这款先进的发动机。
第一百七十四章 皇冠宝石
除了前面介绍过的压气机和燃烧室以外,喷气式发动机的核心机中最重要的部件就要数燃气涡轮了。和压气机被分为静子和转子一样,喷气式发动机的涡轮同样可分为静子和转子。其中静子上的叶片称为导向叶片,而转子上的叶片则被称为工作叶片。
导向叶片顾名思义,是仅起导向作用而不需要转动的叶片,当高温燃气从燃烧室里流出后,会先在导向叶片间发生偏转,然后以设计好的合适角度冲刷后面的涡轮转子上的工作叶片。在高温燃气的推动下,工作叶片会带动涡轮盘旋转,进而驱动前面的压气机高速转动,从而将空气源源不断地压入燃烧室供燃料燃烧,如此循环往复下去。
不难想象,涡轮叶片是整个喷气式发动机中工作环境环境最为恶劣的部件之一。尤其是涡轮转子上的工作叶片,不仅需要承受少则七八百摄氏度,多则上千摄氏度的高温,还需要承受转子高速旋转所带来的拉伸应力以及高速燃气冲刷所带来的弯曲应力,这种应力的强度可能会达到叶片自身重力的上千倍乃至数千倍。
涡轮叶片的工作环境是如此的严酷,而随着人们对涡轮发动机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这个严酷的程度还是与日俱增的。上个位面中,在1937年后的八十年时间里,涡轮发动机的高压涡轮转速从每分钟几千转增加到了每分钟几万转,涡前温度也从一开始的不到1000开尔文增加到2000开尔文以上。从某种角度上说,和涡轮叶片的严酷工作环境相比,高压压气机中五六百度的高温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温情脉脉了。
想要制造出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运转依然面不改色的涡轮工作叶片,其中的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如果材料性能不能满足要求,或者在叶片的加工环节存在瑕疵,要不了多久涡轮叶片就会因为发生剥落、变形乃至断裂而失效。
涡轮叶片剥落或者变形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这可能会导致叶片与机匣摩擦而双重受损,如果不幸发生了叶片断裂,问题则会变得更加糟糕。因为一旦涡轮叶片发生断裂,即使只是小小的一片,带来的后果也很可能是毁灭性的。在强大离心力的作用下,断裂的叶片会像飞刀一样破坏力十足,它的威力足以击毁发动机内的其它部件,甚至有可能直接把机匣打穿,从而造成发动机的严重损毁。
为了防止出现上面这种悲剧性的后果,设计师们就必须从制造材料、成型工艺、叶型设计这三个方面同时入手,对同时代人类工程学的极限发起挑战。如果将先进涡轮发动机比作机械工业的皇冠,那么高性能涡轮叶片就是这顶皇冠上最璀璨的一颗宝石了。
按照制造材料的基体元素分类,用于制造涡轮叶片的高温合金可以分为铁基、镍基、钴基等类型。本位面有了海伦娜的正确引导和“和平基金”的持续投资加持,德国在高温合金方面起步比上个位面要早不少,也没有走太多的弯路,现在已经有多个牌号的铁基高温合金和镍基高温合金被研制出来。
虽然这些牌号的高温合金的最高工作温度均不超过1000摄氏度,如果以后世的标准来衡量并不算先进,但考虑到上个位面的二战中喷气式发动机的涡前温度都在800摄氏度以下,即使不再增加额外的冷却手段,也能够保证足够的设计余量。假如辅以内冷却气道等手段,涡前温度还有不小的提高余地,所以在制造材料这一层面,海伦娜已经没有多少需要担心的了,日后只需要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不断线就好。
除了制造材料之外,成型工艺也是涡轮叶片制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高温合金按照成型工艺来分,主要有变形高温合金、铸造高温合金、粉末冶金高温合金三类。其中粉末冶金成型工艺在涡轮发动机上主要用于盘件而非叶片,而且上个位面中直到70年代以后才开始广泛应用,这里暂且搁置,我们先说说用于叶片成型中的变形和铸造工艺。
变形高温合金是通过机械加工手段成型的,具体到涡轮叶片的加工上,则主要是锻造。这也是最早被用于涡轮叶片生产的一种加工手段,上个位面的二战中,不管德国还是英国,它们早期喷气式发动机的涡轮叶片都是通过精密锻造工艺成型的。
然而随着发动机涡轮的工作温度越来越高,涡轮叶片中必须加入越来越多的难熔金属,这就给传统的锻造工艺带来了很多麻烦,再加上铸造工艺能够更方便地在叶片内部加工出复杂的冷却空气流道,铸造工艺的优势开始愈发凸显出来。
在上个位面中,英国人曾在这一变革面前吃过不小的苦头,由于早期的铸造工艺比较容易出现偏析、缩孔、夹杂、疏松等工艺缺陷,严重影响了涡轮叶片的良品率。因此英国人一直对铸造成型的涡轮叶片抱有强烈的怀疑态度,直到20世纪60年代还死抱着锻造工艺不放,结果导致罗罗公司在铸造高温合金这一块一度落后于美苏两国。
上个位面中,铸造高温合金在取代变形高温合金成为涡轮叶片的主流之后,大约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40年代到60年代,以采用普通精密铸造工艺的多晶高温合金为代表;第二个阶段是60到80年代,以采用定向凝固技术的定向高温合金为代表;第三个阶段则是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采用单晶制备工艺的单晶高温合金。
多晶高温合金、定向高温合金和单晶高温合金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内部晶界分布的不同。我们知道,金属是一种晶体,然而当金属冷却结晶时,其内部并不一定只有一个结晶中心。所以当一块内部有多个结晶中心的高温合金冷却凝固后,它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整块的晶体,而是由大量围绕各个结晶中心生长而成的晶粒的集合,这些晶粒之间的边界就是所谓“晶界”。就像一块拼图很容易从接缝处散开一样,晶界也是涡轮叶片中潜在的弱点。
普通的高温铸造合金由于凝固时存在无数结晶中心,所以内部是存在大量这样无规则排列的晶粒的,一旦外在应力超过临界值,叶片就会晶粒之间的晶界处开始变形乃至断裂。由于涡轮工作时受到的纵向应力大于横向应力,所以叶片中的横向结晶总是最先投降的那一个。
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当金属液冷却时给它建立一个非常精确的温度梯度,让叶片从一端开始,向另一端单向凝固。这样等到冷却完成后,叶片中就只有纵向晶界而没有横向晶界了,这样叶片就可以承受大得多的纵向应力而不发生断裂。这种让叶片按照指定方向结晶的制造工艺就是所谓定向凝固,用这种工艺生产的叶片也就是定向高温合金叶片了。
定向高温合金制造的叶片消除了横向晶界,但纵向晶界依然存在,如果横向应力太大,还是存在被破坏的可能,那么按照前面的思路,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为什么不直接彻底消除晶界呢?如果整个叶片只有一个结晶中心,那么造出来的叶片就是一个整块的晶体,内部什么弱点都没有,岂不美哉?你还别说,上个位面80年代以后,人们还真实现了这个看起来有些异想天开的梦想,这就用单晶制备工艺铸造而成的单晶叶片。
在海伦娜穿越之前,单晶涡轮叶片已经发展了好几代了,不过现在是三十年代,海伦娜还是只能从锻造变形高温合金走起。现在不要说定向高温合金和单晶高温合金了,就连普通的精密铸造技术用在涡轮叶片上都力有未逮。
更何况定向凝固和单晶制备工艺还需要重新研究专门的高温合金牌号,比如定向合金一般需要加入稀有金属铪,而单晶合金一般需要加入稀有金属铼。没有这些前置科技想啥呢?何况就算有了专门牌号的高温合金,定向高温合金和单晶高温合金对温度控制的要求是三十年代能肖想的吗?所以海伦娜真是梦里啥都有,手头啥都没啊,为什么其他的穿越者点科技树从来都不需要点亮前置科技的呢?海伦娜眼泪汪汪地想。
现在海伦娜只能一边先用精密锻造的涡轮叶片顶住,一边让研究人员在普通精密铸造技术上多下点功夫,就看能不能在1940年以前让良品率达到可以接受的程度了。在这个方面,海伦娜来自后世的经验管不了什么用,只能靠刷经验。
况且即使是普通的精密锻造和铸造,海伦娜也做不后世无余量精铸或者精锻的地步。也就是说,锻造或者铸造完成后,得到的依然只是一个半成品,需要工人用手工精心修饰和打磨。这个打磨的成品率是高是低,那就全看大国工匠的手感了。
第一百七十五章 时代落幕
翻看着手中从哥庭根大学寄来的那封热情洋溢的推荐信,海伦娜感到有些哭笑不得。本位面在她的大力推动下,德国喷气式发动机开始研制的时间比历史上提前了不少,不过这似乎并不妨碍上个位面发明喷气式发动机的奥海因,顽强地在她面前显示自己的存在感。
当海伦娜启动喷气式发动机研究项目时,汉斯·冯·奥海因正在哥庭根大学的波尔教授门下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不过此时这位老兄已经对飞机的推进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精力旺盛的奥海因又选择了路德维希·普朗特教授开设的应用力学作为辅修方向。
按照海伦娜的本意,是要等明年奥海因拿到博士学位后,再考虑招揽这位大神的,人才的成长是需要过程的,海伦娜对此一直保持着足够的耐心。然而让海伦娜万万没想到的是,首先耐不住性子的竟然不是自己,而是奥海因。
自从这位老兄从自己的导师那里得知了喷气式发动机项目的存在后,便请求波尔教授帮助他进入喷气式发动机的研发团队实习,以便在实践中检验他们师生在“热转变为燃气流动能的过程”这一课题上的研究成果。而奥海因的这一请求也获得了波尔教授的支持,于是便有了海伦娜手中的这封推荐信。
放下手里的信件,海伦娜不禁感慨波尔教授对奥海因可真是偏爱有加。波尔教授本人的研究方向是偏向于理论物理学的,但奥海因却不愿意当一个纯粹的理论物理学家,而是非常喜欢动手实践。对于奥海因各种天马行空的爱好,波尔教授给出了最大限度的宽容和支持。上个位面中,为了供已经毕业的奥海因试验他的喷气式发动机,波尔教授甚至专门将自己研究所的后院腾出来给奥海因使用,还帮奥海因弄来了试验仪器以及启动电机。
然而因为设计经验的缺乏,这一时期奥海因的喷气式发动机试验并不成功,由于燃烧室设计的不合理,发动机运转时会喷出长长的火龙,而且还无法在断开启动电机的情况下自持工作。不过这些失败的实践都为奥海因日后的成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波尔教授的推荐信有些超出海伦娜的计划之外,不过海伦娜还是同意了信中的请求。虽然本位面的奥海因可能无法像上个位面一样成为喷气式发动机的发明人了,不过海伦娜认为让他提前在这个项目中锻炼一下,多积累一些实践经验,应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就在海伦娜兴致勃勃地玩着大神养成的游戏的同时,德国国内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但也在海伦娜意料之中的大事。自从1934年6月17日召见希特勒,并逼迫其通过“长刀之夜”加紧清理了纳粹党内的左翼势力之后,德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可能是认为自己终于完成一生中最后一件大事,他的身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落了下去。到了1934年7月,这位曾经在一战的东线战场上叱咤风云的老元帅已经虚弱到基本不能正常处理国事了。
兴登堡的最后时光,是在自己家的庄园里度过的,这时他已经陷入了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的状态中。当希特勒前去探望他是,病床上的兴登堡竟然将他当成了早已退位的德皇威廉,他紧紧拉着希特勒伸过来的手指,口中喃喃地呼喊着“陛下”,随即老泪纵横。
好吧,虽然当年兴登堡总统在得知塞克特将军企图邀请前皇太子参加阅兵仪式后,把塞克特将军臭骂了一顿,但从本质上说兴登堡总统同样是个保皇派,只不过相比塞克特将军这个政治上的愣头青,兴登堡总统的保皇立场隐藏得更深一些。不过不论是兴登堡还是塞克特,他们迎回德皇的愿望都是注定不可能实现了。
1934年8月2日,兴登堡总统在自家庄园的病床上停止了呼吸,享年八十七岁。德国随后对兴登堡举行了极尽哀荣的国葬,按照兴登堡总统的遗愿,他死后只需要简单地安葬在自家的庄园里即可,但希特勒却执意将他葬在了一战中的东线战场上,并为兴登堡竖起了一座纪念碑。
希特勒这么做,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出于政治的需要。他一心要把自己装扮成兴登堡的正统继承人。好吧。虽然兴登堡生前其实并不怎么看得起出生平庸的希特勒,他不仅在私下里称呼希特勒为“波西米亚下士”,还曾对人说:“希特勒只能当个邮政局长”,但也不妨碍小胡子急切地利用兴登堡的葬礼为自己造势。
不论怎么说,兴登堡的逝世相当于搬开了一直压在希特勒头顶的一座大山。虽然这个压制的时间只有一年多,但希特勒就好像被五行山压了五百年的孙猴子一样,刚一破山而出,就开始迫不及待地在政治上施展拳脚。他决定彻底推翻魏玛共和国建立的共和政体,并且将总统和总经理这两个职位合二为一,合并后的职位称为“国家元首”。
在上个位面中,希特勒的这一行动在8月中旬的国民选举中获得了85%的惊人支持率,本位面由于海伦娜的影响,德国政府的反危机措施更加果断,也更加高效,所以德国经济反弹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上个位面,失业率下降的速度也更快。按照海伦娜的估计,最早到明年年初,德国的失业率就能降低到危机前的正常水平。
这一改变带来的一个副产品,就是在8月中旬的选举中支持希特勒行动的比例超过了90%,这样的民意基础让希特勒更加踌躇满志。国民选举之后,希特勒正式兼任德国总统和政府总经理两大职务,并将其合并为“国家元首”。至此,魏玛德国的共和政体在几乎没有人为之哀悼的情况下,彻底走向了灭亡,一个时代的帷幕徐徐落下。
第一百七十六章 记者专访
兴登堡总统的逝世,使德国的政治局势发生了剧烈变化。兴登堡在他的遗嘱中,明确推举了希特勒作为自己的继承人,还将希特勒称为“德国美好未来的开路先锋”。这个态度和兴登堡一直以来限制希特勒权力的倾向多少有些不协调,以至于后来的史学研究者对这份遗嘱是否出自兴登堡总统的本意,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的史学家认为这一时期重病中的兴登堡总统已经老迈到了昏聩不堪的地步,也有人认为兴登堡是因为实在没有更好的选择才允许希特勒上位,甚至还有研究者声称是希特勒和纳粹党私下篡改了总统的遗嘱。海伦娜不是史学家,所以对兴登堡的遗嘱是否出自本意并不感兴趣,不过有一点倒是可以肯定,那就是希特勒是这份遗嘱的最直接受益人。
虽然希特勒实际上是在国民投票之后才正式接任总统职位的,但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其实还是兴登堡的那份遗嘱。无论怎么说,先由前总统指定继承人,再让国民补充投票的做法,在海伦娜看来无异于先射箭再画靶子,怎么看都不像是正常的民主程序。好吧,民主程序这玩意,在整个魏玛共和国的历史中,压根就没有正常发挥作用的时候。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过去十几年中,摇摇欲坠的魏玛共和国之所以还没有彻底垮台,完全是因为德国各方力量还没有完成整合,由于没有出现能得到国内主要阶级一致认同的政治势力,所以暂时还需要把魏玛共和国作为较量的平台。
而希特勒在切割了纳粹党内部的左翼力量之后,总算获得了容克地主阶级和垄断资产阶级的信任,而纳粹党恢复经济、减少失业、提高福利的举措又得到了工人和小资产阶级的欢迎,一个能够整合德国国内各大阶级的政治力量终于出现了,那么魏玛共和国这个平台也就到了需要拆除的时候了。于是在1934年8月的国民选举中,德国最终在法理上废除了早已名存实亡的议会共和制,将国家政体改成了元首独裁制。
魏玛共和国的悲哀就在于,从诞生之日起,德国就没有任何阶级真心支持它的存在,也没有政治势力真心愿意遵守它的制度。甚至当它的议会共和制被彻底废除的时刻,整个德国甚至没有人愿意为之哀悼,为之欢呼雀跃的倒是占了大多数。
德国所发生的变化,在世界上引来了很多关切的目光,不过这些人的关注点倒不是德国政体的变化。现在国际观察家和各国政客们急切想知道的是:那位总是穿着一身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下士军装,鼻子下常年留着一撮小胡子的男人会对现有国际格局什么样的态度,以及是否会对大国关系带来剧烈的冲击。
国际社会的这种好奇其实不难理解,虽然在登上元首宝座之前,希特勒担任德国总经理已经有一年半时间了,而且也已经参加过不少政治外交活动,但是由于德国总经理的职权范围主要是对国内而非国外,所以这一时期希特勒在国际舞台上还没有太多的发挥余地,这就给世界留下了大量猜测和想象的空间。
而且近两年来,德国持续增长的经济实力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注意。本位面的德国不仅在西方国家中率先实现了经济复苏,而且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也比上个位面更快。虽然目前德国账面上的军事实力甚至远远不如波兰,但德国毕竟依然是欧洲第一工业大国,世界必须认真对待希特勒这位德国的新当家人。
实际上在危机最严重的1932年,德国的工业产值曾一度落后于苏联,让出了世界第二工业大国的宝座。但由于本位面希特勒在海伦娜的建议下,采取了比上个位面更有效的反危机措施,所以德国不仅在去年就出现了明显的经济回暖,而且工业总产值也重新超过了苏联,夺回了世界工业产值的第二把交椅。
这些经济成就让海伦娜很是满意,毕竟上个位面自1932年起,德国的工业总产值就一直排在美国和苏联之后,从未回到过第二的位置上。
上个位面的1938年,苏联和德国的工业产值分别占世界的17.6%和13.2%(一些研究者认为,1939年在兼并了世界第八大工业国捷克后,苏德两国的工业总产值接近,不过那段时间的国境线变动实在太快,所以难以找到准确的统计数据)。
不过按照海伦娜的估计,德国经济像这样的高速增长最多也只能持续到明年年初,之后速度就会逐渐回落到正常水平。因为从本质上上讲,德国这两年的经济增长,其实是一种恢复性增长,无法长期持续。
1932年时,德国有超过40%的失业人口和超过20%的半失业人口,也就是说当时有至少一半的劳动力处于闲置状态。等到明年年初,这些闲置劳动力中的大部分都回到工作岗位后,德国很可能会像上个位面一样出现劳动力短缺,那时候如果找不到大量的新鲜劳动力补充,经济增长就只能更多地仰仗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了。
面对来自国际社会的各种好奇、不安、焦虑乃至质疑的目光,小胡子准备通过一次正面的媒体公关树立自己爱好和平的良好形象。于是1934年8月底,刚刚坐上元首宝座的希特勒爽快地接受了英国《每日邮报》的采访请求。
于是受《每日邮报》的委托,著名记者瓦德·普赖斯踏上了前往德国的旅途。在接受专访的过程中,希特勒并没有直接把话题引向国际局势,而是像与老朋友叙旧一般,说起了自己在一战期间一次死里逃生的战斗经历。
“一次,我在战壕里与几位战友一同吃晚饭,突然,冥冥中有个声音好像在对我说,‘快起来到那边去。’声音清晰,且不绝于耳。”停顿了几秒钟,希特勒接着说:“当时我手里捧着饭盒起身,沿着战壕行走了一段路,才坐下来接着进食。然而我还没来得及吃上两口,只见不远处火光一闪,接着便从我原来的地方传来一声巨响。一颗流弹在我原来坐的位置上爆炸了,留在原地的人全被炸死。”
希特勒的平易和坦诚获得了瓦德·普赖斯的极大好感,专访也因此进行得格外顺利。在结束采访时,希特勒握着普赖斯的手,真诚地说道:“正是因为我曾经亲身历过战争,所以格外珍爱和平,对战争造成的恶果,德国比别的任何国家有更深刻的印象……我们认为,德国当前的问题不能通过战争来获得解决”。
第一百七十七章 秘密扩军
在装修一新的元首办公室里,希特勒正一字一句地阅读着手里的《每日邮报》,标志性的小胡子下那张一直紧紧抿着的嘴唇,此时也不知不觉地扬起了一丝弧度。如果这是有人靠近一些,就能清晰地看到,希特勒刚才阅读的报纸头版上分明印着他自己的大幅肖像。很明显,这份英国老牌大报的头版头条的内容,正是此前瓦德·普赖斯对小胡子所做的独家专访。
原来,普赖斯回到英国后不久,《每日邮报》就花费了整个头版刊登了他所撰写的采访稿,这篇题为《从士兵到元首》的报道是如此成功,以至于当期发行的《每日邮报》卖到几近脱销,报社不得不加班加点,紧急加印了数万份,以应对暴增的销量。在这篇独家专访报道中,普赖斯用他那纯熟老道的笔法,忠实地记录了他与希特勒交流的过程。虽然基本没有任何夸张的成分,但也足以让一位坚持和平道路的大国领袖形象跃然纸上。
希特勒之所以迫不及待地要对国际社会展示自己和平主义的形象,和德国现实的政治需要是分不开的。在过去一两年时间里,随着一系列反危机措施的陆续颁布,德国的经济也开始逐步恢复元气,但是《凡尔赛条约》依然是套在德国身上的一道枷锁。
不过此时的国际环境已经和几年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当年打造这道枷锁的英法两国正深陷于经济危机的泥沼中不能自拔;另一方面,当年被排除在“凡尔赛体系”之外的苏联正在快速崛起。如果不考虑整体技术水平的话,苏联工业总产值已经先后超越了法国和英国,目前正在和德国争夺第二工业大国的交椅。
由于英国和法国自身的实力在相对衰落,而德国和苏联的实力在相对增强,这让当年在英法主导下建立的欧洲大陆均势正变得越来越岌岌可危。尤其是这些年来德国和苏联明里暗里的那些眉来眼去,更是让英国和法国如坐针毡。
现在英国和法国的实力都大不如前,压制苏联和德国当中的一家尚且有些吃力;如果要同时压制苏德两国的话,即使英法联合起来都力有未逮,何况英法两国还常常同床异梦呢?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同时对德国和苏联强力施压就成了不少英法政客的共识,因为同时压制德国和苏联只会迫使两国进一步靠拢,那对英法的世界霸权来说将会是一场灾难。
自古以来,即使自身实力不济,也没有哪个世界霸主是自愿离开世界舞台的中心的。为了维系欧洲大陆的力量均势,英国人在对德国的态度上出现了松动的迹象。最典型的表现是1934年5月,英国外交大臣约翰·西蒙甚至公开提出给予德国“军备平等地位”的建议,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不过当时法国倒是没有立刻松口,毕竟在重新武装德国这个敏感问题上,法国人的顾虑要比英国人多得多。
事实上,在英国外交大臣西蒙的心目中,英国现阶段在欧洲大陆上的主要对手有两个:其一是红色苏联,其二是自己的盟友法国。没错,除了迅速崛起的苏联之外,法国这个英国名义上的盟友同样被英国人视为威胁!
原来一战之后,趁着德国和苏联遭到重创的机会,法国人先后拉拢东欧的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三国与自己结盟,成立了所谓的东欧“小协约国”,将自己的影响力覆盖到了除苏联外的几乎整个欧洲大陆。于是自拿破仑战争之后,法国第一次成为欧洲大陆事务的主要仲裁者,一时间风光无两。
对于这种局面,英国人自然不会满意,哪怕法国是自己的盟友也不行。如果东欧小国全到法国人那里拜码头去了,那又把英国这个世界霸主置于何地呢?所以无论是出于遏制苏联西进的需要,还是出于制衡法国影响力的需要,英国人都需要在欧洲大陆上寻找一个打手,这些年一直表现得老实巴交的德国看起来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于是就有了英国外交大臣西蒙公开要求为德国的军备限制松绑的一幕。
海伦娜对英国人的举动一点都不陌生,坐山观虎斗可是约翰牛的传统艺能,这种离岸平衡的手段英国在欧洲大陆上玩了数百年,可谓是屡试不爽。由于荷兰、拿破仑法国、沙皇俄国、德意志第二帝国都曾先后被英国人的这一手坑死过,以至于英国政治外交家们已经形成了牢固的思维定式,将过去的经验当成了颠扑不破的真理。所以约翰·西蒙自信地认为,过去上百年时间里英国一直在玩的游戏,这一次依然可以玩得转。
之所以希特勒刚一当上元首,就开始卖力地展现自己的和平形象,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应和英国政界出现的重新武装德国的呼声,以及回应英法部分政客对这一提议的担忧。看着希特勒天天在镜头前撒娇卖萌,海伦娜不得不感叹这家伙真是演技超群,要是换个人上去表演,还真不一定能达到如此带人入戏的效果。看着自己投资的剧组中的“演员”演得这么卖力,这让作为“制片人”的海伦娜也不禁对电影的票房有了更多的期待。
虽然英国和法国此时还没有就是否允许德国重新武装达成一致,但希特勒已经等不及了,他前脚刚刚接受完普赖斯的采访,后脚就将扩军计划提上了日程。1934年9月,希特勒在扩军会议上做出了将陆军规模从10万人扩大到30万人的决定。与此同时,希特勒还正式决定重建空军、海军潜艇部队以及海军航空兵部队。本位面由于戈林这个希特勒的老心腹的大力鼓动,上个位面中优先级相对靠后的海军航空兵建设,这次被也抬高到了相对优先的位置上。
由于此时希特勒还没有正式撕毁《凡尔赛条约》的打算,这一切都是在极端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宣传部长戈培尔下令严禁一切公开报道中出现诸如“总参谋部”、“战斗机”、“战列舰”、“潜艇”、“航母”之内的字眼。
即使是军方的内部资料,也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可以口头传达的事情,尽量避免使用书面文件,按照负责扩军事务的威廉·凯特尔少将的话说就是:“不得失落任何文件,否则敌人会加以宣传和利用,而口头传达的事情是无法证实的,是可以赖掉的。”于是一系列颇具喜感的事情就出现了,比如很多工厂收到的订单上写的是婴儿车,但生产出来的产品却是一杆杆步枪。
德国的扩军行动虽然是秘密进行的,但毕竟是一下子把人数扩大到原来的三倍,其实英国和法国国内并不是没有人因为各种蛛丝马迹而对德国产生怀疑。
不过非常幸运,此时的英法都不想再刺激或者羞辱德国了,所以已经不会有人像过去一样时不时派人对德国人的工厂进行不定期的实地核查了,否则非露馅不可。至于偶尔不小心泄露的那些不连续的蛛丝马迹,就像凯特尔说的那样,都是可以赖掉的。
第一百七十八章 艳惊四座
在刚刚闭幕的“第四届国际旅游飞机竞赛”中,在海伦娜提供的高标号燃油的加持下,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派出的BF-108系列飞机的表现可谓艳惊四座。不管是竞速飞行环节的风驰电掣,还是特技飞行表演环节的灵动如蛇,这款飞机都足以让所有的竞争对手黯然失色。最终BF-108B几乎毫无悬念地斩获了这次比赛的冠军。
在上个位面中,BF-108虽然也在这次竞赛中收获了不少赞誉,但由于其配备的阿格斯公司的As-8C发动机实在太过孱弱,只有240马力的最大功率(后期虽然换装了最大功率270马力的As-10C发动机,但动力依然不怎么充沛),导致BF-108虽然凭借出色的气动外形飞出了那一届比赛中最高的速度,但最终还是败给了上一届的冠军:波兰的RWD-9飞机,以及德国菲施乐公司派出的Fi97飞机,只获得了第三名的成绩。
相比之下,本位面的BF-108B则搭载了一台宝马公司的480马力八缸风冷发动机参与竞赛,最大功率是上个位面的两倍!虽然飞机的起飞重量是比上个位面有一定的增加,但就功重比而言,依然比上个位面提高了不少。再加上BF-108B在比赛中使用了高标号燃油,发动机进气压力得以进一步提高,这让发动机能够爆发出远高于设计指标的功率水平。
老实说,BF-108B能获得这样骄人的成绩,海伦娜一点都没感到惊奇。要知道那款单座战斗型的BF-108A她都还没拿出来呢,那款飞机可是装备了倒置V形12缸的BMW-7B发动机,最大功率高达750马力。好吧,这次比赛的内容毕竟是“旅游飞机竞赛”,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派遣的参赛飞机还是要切合一下这个主题的。
BF-108B的精彩表现为这款飞机赢得了第一批海外订单,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的高层们乐得简直快要合不拢嘴,他们甚至计划再接再厉,在并列双座型的BF-108B基础上再添加一排座位,发展出一款双排四座的观光飞机,并计划将其命名为BF-108C。
对于这个计划海伦娜也是相当支持的,毕竟上个位面中的BF-108系列卖的最好的就是那款双排四座型,这款观光飞机前前后后卖出去好几百架,直到21世纪还有一部分尚可以飞行。只不过由于上个位面的BF-108系列并没有单座型存在,所以上个位面中的双座型被命名为BF-108A,而四座型被命名为BF-108B。
在“第四届国际旅游飞机竞赛”中,除了斩获了一批海外订单之外,BF-108系列也得到了德国官方的青睐。在亲临现场观看了BF-108B的表演后,帝国航空部掌阿尔贝特·凯塞林当即拍板决定为“航空体育协会”购置一批双座型BF-108B,用以为国家培养航空运动人才;另外还购置一批单座型的BF-108A,准备用于特技飞行表演。
在上个位面中,由于航空部副部掌艾尔哈特·米尔希对梅塞施密特设计的飞机摔死了自己的好友长期耿耿于怀,于是便一直极力打压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的产品,给德国的航空事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干扰。
不过在本位面中,由于海伦娜的及时介入,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在空难发生后及时解除了梅塞施密特的首席设计师职务,给了米尔希一个交代。所以米尔希也没有像上个位面一样,给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穿小鞋,而是以公正的态度赞同了凯塞林的决定。
虽然此后国际上有一些声音指责德国想借体育运动的名义复活空中力量,尤其是刚刚输掉了比赛的波兰人叫得尤其凶。不过凯塞林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德国一直在《凡尔赛条约》的框架内发展航空事业,波兰人说法完全是子虚乌有的猜测和捕风捉影的污蔑!这种恶毒的指责纯粹是出于输掉比赛的嫉妒心理,德国航空体育协会订购的这批飞机上绝对没有安装任何武器(画外音:只是保留了机炮安装位而已)。
什么?你说为什么运动飞机需要机腹和翼下挂架?哦,那玩意是用来挂发烟罐的,主要用于在飞行表演中拉彩烟;什么?你说为什么一定要三个挂点?那是因为三色彩烟视觉效果比单色更绚丽,可以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视觉享受。至于为什么挂个几十公斤的发烟罐还需要对挂点进行特别加固,那当然是因为现在的小型彩烟罐拉烟时间太短,不能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观赏要求,如果挂载更大的发烟罐可以拥有更长的拉烟时间……
总而言之,德国人早就为采购BF-108系列飞机准备了一整套应付国际社会的说辞,即使某些观察家怀疑其中存在猫腻,也难以找到攻讦德国人的有力把柄。不过根据上个位面的经验,海伦娜认为这种遮遮掩掩的日子是不会太长久的。最迟到明年年初,德国重建空军的行动就会正式公开化,而英国和法国也将会对这一既成事实给予默认。
德国军中对BF-108系列感兴趣的还不仅仅是空军,尚在筹建的海军航空兵也对这型飞机表示了强烈的关注,虽然现在的德国海军还没有航空母舰,但这并不妨碍戈林看重BF-108B对培训舰载机飞行员的价值。
由于采用了并列双座布局,在作为教练机时,BF-108B的教官和学员可以面对面地进行交流,这对缩短菜鸟的培训周期有很大的好处,而如何快速培养合格的舰载机飞行员,一直是海军航空兵建设的老大难问题。一见海军也对这款飞机有意,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的高层们立刻对戈林拍着胸脯表示,BF-108B完全有登上航空母舰的潜力,他们将在基本型的基础上,为海军量身定制一款专用的舰载教练机。
第一百七十九章 恶心对手
在获得来自德国官方的采购订单并且成功打入国际市场之后,长久以来笼罩在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头顶上的阴云一扫而空。信心大振的公司高层在加强对下一代战机(公司准备将其命名为BF-109)的研发投入的同时,也在国际上加大了推销BF-108飞机的力度。就连远在东方的中国也成了他们的推销对象,这一点倒是让海伦娜感到颇为诧异。
上一篇:vtuber想尽情歌唱
下一篇:林叶的恋爱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