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类星体
“系统啊系统,我该怎么办?”海伦娜向脑中的“钢铁雄心”系统发问,但是她知道,系统除了作为武器设计顾问之外,不可能给出任何有价值的提议。所以在提问之时,海伦娜就没有指望系统作出回应。
但是这次系统破天荒地发话了:“你不喜欢纳粹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因为这不符合你的道德准则;同时你又不希望美国和苏联主宰世界,因为这不符合你祖国的利益,无论是你前世的祖国还是今世的祖国。我说的没错吧?”系统的声音里似乎带着促狭的笑意。
“好吧,就算你说对了。但是我该怎么做?这两个目标想要同时达成,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海伦娜又问。
“看看你之前所做的桩桩件件,无不是在增强德国的战争潜力,其实你心里不是已经有答案了吗?”系统回答道:“不要说是为了完成任务,否则你搞出煤炭间接液化是为了什么?你从法国的金融系统卷走了至少3000万英镑又是为了什么?至于具体怎么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系统诚不能知此事。”系统临走前还耍了把文艺风。
关上了已经变黑的系统界面,海伦娜两手托着腮帮,好久没有动。
“我的心里其实已经有答案了?”海伦娜不断地问自己。之前海伦娜一直自欺欺人地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完成系统任务,好早点回家。但是现在看来,完全不是这样,自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在为一场世界性的战争做准备了。
“既然我已经在潜意识里做出了选择,那么又何必矫情?”海伦娜的思绪渐渐清晰起来:“是的,我不愿二战后由美国和苏联称霸战争,也不喜欢二战中纳粹德国的种族灭绝政策,虽然这两者改变其一都是无比困难的,但鱼和熊掌兼得不正是穿越者的乐趣所在吗?”确定了未来的方向后,海伦娜的迷茫一扫而空。
“反正在前世玩过的《欧陆风云》和《钢铁雄心》中,自己已经无数次把历史轨迹改得面目全非,想来也不差这一次吧?”海伦娜在心里安慰自己。
第二十一章 陆海困境
读到这里,很多观众肯定会问:为什么海伦娜不希望战后由美苏主导世界呢?这就涉及到一个地缘的问题了。
打开一张世界地图,我们可以很直观地把世界分为陆地和海洋,而自从近代以来各大强国在地缘政治上的一幕幕博弈大戏,就是围绕着海权和陆权展开的。
由于海洋和陆地不同的地理条件,海洋上的秩序和大陆上的秩序也有着极大的区别,而造成这种区别的底层原因就在于陆地可以被排他性地占有,而海洋难以被排他性地占有。在陆地上你可以划定边界,建立要塞,驻扎军队,使得某一地区仅为本国服务;但是在海洋上,尤其是远离大陆的公海上,你不可能划定边界,建立要塞,或者派舰队24小时巡逻,也就不可能在公海上建立独占权。
这里必须补充强调一下,刚才说的海洋。是指远离陆地的公海,一些封闭的内海、陆缘海还是可以被沿岸国家通过以陆制海的方法实现独占的,这也是为什么国际上将内海和距离陆地12海里的海域划为领海的原因(12海里基本上是当年舰炮射程)。
由于陆地可被排他性占有而海洋难以被排他性占有,就导致了陆权一定是封闭的,而海权必然是开放的。
封闭的陆权带来一个结果:陆上霸权一定是多雄并立的。因为陆地被山川险阻分割成很多破碎的地理单元,你的军事力量再强大,别国也可以依托山川地理环境来建立层层防御,抵消你的兵力优势,这就使得军事征服的成本高到不可接受。退一步说,即使一个陆上强国的军事力量强大到足以征服了其他所有陆上强国,高昂的统治成本也会很快迫使他放弃征服的成果,使得大陆回归多雄并立的格局。
开放的海权也带来一个结果:海上霸权一般都是一超独霸的。因为开放的公海没有山川险阻可以依托,也就无法建立防御阵地。你只需要打败其他强国的主力舰队,就可以迫使对方退化为一支岸防型舰队,而你不需要再为此支付额外的统治成本。即使海上短时间出现了多雄并立的格局,那也只会是过度状态,在海上决战或者军备竞赛分出胜负之后,多雄并立的格局就会瓦解,重新回归一超独霸的格局。
总结起来就是陆地的可独占性造就了陆权的封闭性,陆权的封闭性导致陆上霸主的多元性;海洋的不可独占性造就了海权的开放性,海权的开放性导致海洋霸主的唯一性。
另外,由于海洋霸主的唯一性,加上通过海洋投送力量的便利性,海洋霸权通常也会比陆地霸权更具有全球性。
……
了解了海权和陆权的特点之后,从地缘上我们大致可以把世界上的主要大国分为海洋型国家、大陆型国家和陆海复合型国家。
先说海洋型国家。从地理上说,海洋型国家一般处于离岛之上;从经济上说,海洋型国家一般比较依赖海上贸易;从军事上说,海洋型国家一般更加倚重海军。典型的海洋型国家主要是英国和美国(美国所在的北美大陆相对于亚欧非旧大陆来说也具备一定的离岛特性。)
再说大陆型国家。从地理上说,大陆型国家一般处于大陆内部;从经济上说,大陆型国家一般更加依赖内部循环;从军事上说,大陆型国家一般更加倚重陆军。典型的大陆型国家主要是俄国(俄国虽然有漫长的海岸线,但大部分被封冻,而且被地理所分割)。
除了典型的海洋型国家和大陆型国家之外,还有一类陆海复合型国家,它们兼具海洋型国家和大陆型国家的特点。它们一般位于大陆边缘地带,同时又具有适合开展海洋贸易的海岸线。中国、德国、法国都是陆海复合型国家。
需要指出的是,一个国家的地缘属性可能因为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比如封建时代的德国,虽然位于大陆边缘且有较好的开展海洋贸易的条件,但由于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占主导地位,所以实质上更偏向大陆型国家。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和海洋贸易的发展,德国地缘属性中海洋性的一面才渐渐凸显出来。
陆海复合型国家集合了海洋型国家和大陆型国家的优点:既便于开展拓展海上贸易,又便于整合大陆资源。这就是陆海复合型国家的双重优势!依托双重优势,大航海时代以来,不断有陆海复合型国家在很短的时间内一跃而成为世界强国,这些陆海复合型国家包括: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德国等。
看到上面这组名单,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问题:陆海复合型国家崛起容易,但登顶却非常困难!原来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陆海复合型国家在享受双重优势的同时,也面临双重困境!
什么是双重困境?简单地说就是陆海复合型国家的国力是有限的,有限的国力无法在支撑一支强大海军的同时,再去支撑一支同样强大的陆军,必须侧重一方。但是无论侧重哪一方,都会面临困局。
如果你全力发展海军,那么对不起,前面已经说过海洋的开放性导致了海洋霸主的唯一性,你必然成为那个唯一的海洋霸主(很可能也是世界霸主)最大的敌人,海洋霸主会尽一切可能遏制你,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在大陆上寻找可以制衡你的力量,让你无法把国力聚焦在海军建设上。
那你说我大力发展陆军怎么样?同样对不起,前面已经说过陆权的封闭性导致陆上霸主的多元性,你的陆军再强,也很难彻底打败其他陆上强国,即使你把其他陆上强国全部打败,你也统治不了,所以你顶多只能是一个区域性陆地霸主。而且你在大力发展陆军时,海军建设必然受到影响,你的海上贸易安全必然存在被其他海上强国卡脖子的风险!
如果你均衡发展海军和陆军,那在国力有限的情况下,必然是两边都没有优势。
以上就是为什么海伦娜决心削弱美苏的原因,如果能让美国这个海洋型强国和苏联这个大陆型强国同时受到削弱,那么对于前世的祖国和今世的祖国来说,就能暂时性解除陆海复合型国家的双重困境,得到一段宝贵的发展期。
至于像一些龙傲天小说中里一样,让德国称霸世界,海伦娜表示那完全就是作死行为!就算德国真的打赢了二战,追求的也只应该是有限目标,这是由德国陆海复合的地缘属性决定的!
海洋型国家想要成为世界霸主,只需要追求并保持海军优势即可(就像英国在大部分时候陆军实力都不是很强)。而陆海复合型国家想要成为世界霸主,必须同时追求陆上和海上优势,这样做大概率会透支国力,然后把自己耗死!
作者有话说:这个章节全程讲地缘政治,篇幅所限,其实讲的还是比价粗线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为后文的地缘博弈做一个理论铺垫,同时也是为了解释清楚为什么主角不能带着德国当地球球长(想看主角搞全球霸权的同学只能说抱歉了)。
第二十二章 气体离心
柏林郊外的一座实验室里,德国科学家G·瑞皮最近心情大好,连带走路的步子都轻快了许多。
充足的研究经费,喜人的试验成果,让瑞皮第一百零一次发出人生转折来得太快的感慨。想想自己,不久之前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科学家,短短几年已经成为一支精锐科研小组的领军人物了,一切仿佛在做梦一般。
原来早在1919年,瑞皮就发明了气体离心机,不过由于实验经费短缺,使得瑞皮的研究很快就陷入了难以为继的境地。不过1921年,瑞皮的命运迎来了转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容克家族的小姐表示愿意资助他的研究,瑞皮才得以把研究继续下去。
原本瑞皮以为自己的运气已经爆棚了,没想到更大的好运气还在后面!1923年底,一家名为“结算咨询公司”的投资机构相中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一支名为“和平发展”的基金给自己注入了大笔资金,还在柏林郊外为自己购置了一座专门的实验室。
金主如此慷慨大方,差点被馅饼砸晕的瑞皮感激涕零,就差大呼“士为知己者用”了,当场就签下了卖身契和保密协议。
为了早日向金主证明自己的价值,瑞皮以十二分的干劲投入到工作中,很快就拿出了进一步改进的高速离心机,并在1924年中成功用气体离心法分离出较高纯度的氯同位素:氯-35和氯-37。
瑞皮兴冲冲地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向金主报喜,结果没几天后,又是100万英镑的资金打进了瑞皮的实验室账户。要求瑞皮的团队继续研究更高转速(外周速度不小于300米/秒)的气体离心机。瑞皮于是又乐颠颠地回去招兵买马去了,虽然他还没想明白金主为什么对高性能离心机如此看中。
如此重视G·瑞皮的研究成果的所谓“金主”,自然就是我们的主角海伦娜了,海伦娜之所以看重瑞皮的气体离心机,主要还是看重气体离心机在同位素分离方面的潜力。
同位素是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其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比如氯-35有17个质子和18个中子,氯-37的质子数也是17但中子数是20)。同位素常常以一定比例共存在自然界中(比如氯35和氯37在自然界中比例大致是三比一)。想要将同位素分离出来并不容易,由于质子数相同,同位素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用常规的化学方法是无法把它们分开的。所以只能利用同位素原子质量的微小差别,用物理手段分离。
以铀浓缩为例,铀矿中可用于核反应的铀-235含量只有0.7%,其他都是不能用于核反应的铀-238和铀-234,想要获得能够进行核反应的燃料,就必须将铀-235分离提纯。
常用的分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气体扩散法,一种是气体离心法。
气体扩散法的主要原理是把六氟化铀气体加压后通过扩散膜,由于由铀-235组成的六氟化铀分子较轻,速度稍快一点,通过扩散膜的比例稍大一点;由铀-238组成的六氟化铀分子较重,速度稍慢一些,通过扩散膜的比例也稍小一些。只要不断重复这一过程,就能使得同位素不断富集。经过多个扩散级之后,就能得到纯度较高的铀-235。
气体离心法的主要原理是让六氟化铀气体通过高速旋转的空心圆筒,由铀-238组成的六氟化铀气体分子稍重,在筒壁处含量稍多;而由铀-235组成的六氟化铀气体分子较轻,在筒中央处含量较多,用这种方法,经过多个分离级之后,同样能得到浓度较高的铀-235。
虽然历史上美国曼哈顿计划所需要的浓缩铀就是使用气体扩散法生产出来的,虽然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所使用的浓缩铀也是用气体扩散法生产出来的,但是海伦娜还是更青睐气体离心法。
气体扩散法虽然工艺过程本身不算太复杂,但是有两个固有缺陷难以克服:其一是气体扩散法每一级的分离系数太小,只有气体离心法的百分之一左右。其二是能耗太高,耗电量几乎是气体离心法的20倍。
相比之下,气体离心法的成本无疑友好多了,虽然由于气体离心法的分离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离心机的周速度和尺寸,而离心机周速度和尺寸又对材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举例来说,要获得5%的浓缩铀,周速度400米/秒的离心机只需要几十级,但如果离心机周速度降低到300米/秒,就需要部署几百级了(为什么后世朝鲜和伊朗需要部署大量离心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技术实力有限,离心机周速度不够,只能用更多的级数弥补)。当然,相比动辄需要上千级甚至几千级的气体扩散法还是有很大优势的。
为了让瑞皮加快高速气体离心机的研制,海伦娜多方游说,才在“结算咨询公司”的“和平发展基金”中为瑞皮的离心机研究争取了资金。
“和平发展基金”是“结算咨询公司”旗下的一支投资基金,“结算咨询公司”在鲁尔危机中获利超过2500万英镑,这笔钱中的一部分被投入现在正红火的北美证券市场,另一部分则通过“和平发展基金”来促进人类和平发展事业。
“和平发展基金”的投资领域都是经过专家们精心论证的,通过对自己父亲和贝恩克上将的游说,海伦娜也间接参与了其中。
“和平发展基金”的主要投资领域如下:
一、农业技术,主要是各种型号的拖拉机和履带式运输车辆;
二、民航技术,主要是各种民用飞机和民间运动飞机;
三、通信技术,着重研究晶体稳频的无线电台;
四、家电技术,重点研究用于未来厨房加热设备(微波炉)的磁控管;
五,娱乐技术,重点研究用于广播娱乐的发射和接收天线及天线阵列;
六、能源技术,主要是研究煤炭直接和间接液化以及为和平利用核能做前瞻性探索;
七,旅游技术,通过“船舶建设工程局”开展对外合作,发展水下观光潜航器。
……
总之工工整整的每页上都写着“和平发展”四个字。
作者有话说:二十一章据说涉政,正在修改。
第二十三章 普世补丁
啤酒馆政变发生之后,希特勒被逮捕,不过由于审判的法官非常欣赏希特勒的“国家主义”理念,希特勒仅仅被判了5年监禁。不过海伦娜知道,如果历史线没有发生偏移的话,仅仅9个月之后,希特勒就会被释放,而被取缔的纳粹党也会重建。
对于应该怎么对待小胡子和他的党派,海伦娜思索了很久。
按照群体心理学观点,如果一个群体中的成员拥有极其相似的观点,那么这种观点就会在不断自我震荡中被不断放大,最终走向极端。
《凡尔赛条约》的屈辱加上鲁尔危机中法国的蛮横,正使得德国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正在不断发酵,民族主义倾向已然成为了德国社会各个阶层的最大公约数。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政治势力想要在德国获得大多数阶层的认可,就必须绑架这种沸腾的民族主义情绪,同时也被这种民族主义情绪所绑架。
因此,想要阻止带有强烈民族主义倾向的政治势力在德国上台,在海伦娜看来,实在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使阻止了纳粹党上台,也会有其他类似的势力上台。
进入近代以来,“民族主义”这个词可谓让人又爱又恨。它既是现代国家存在的基础,又是很多动荡和灾难的根源。
说到“民族主义”这个概念,就必须先谈到“人民主权”这个概念。
古代的君主制国家,实施的都是“君主主权”,即国家为君主所有。在这一概念下,国家是君主的私人财产,国家的整合靠的主要是君主的权利。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既是农耕区族群的皇帝,又是游牧区族群的大可汗(全称是“皇帝天可汗”),唐帝国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能同时控制农耕区和游牧区的大帝国。到了清代,由于中国疆域的进一步扩展,皇帝的身份就更多了。清代皇帝既是女真的族长,又是中原的皇帝,又是蒙古的大汗,还是西藏的宗教领袖。
这对古人来说并不会导致对国家认知的错乱,如果问这个国家里的居民:“你们为什么是同一个国家的人啊?”他们只要直接回答:“我们都是某某君主的臣民。”就行了。
到了近代,这一情况开始发生变化,“人民主权”的观念开始取代“君主主权”,国家不再是君主的所有物,而成了全体人民的共有物。这时候要定位一个“国家”,就必须先定位“人民”。
只有回答了谁是这个国家的“人民”,并且被定位者也认同这一定位,依托“人民主权”构建的现代国家才能存在下去。否则国民对国家的认知就会发生混乱,国家也就失去了内在凝聚力,只能走向解体。为什么封建时代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很稳固,但到近代以后哈布斯堡统治的奥匈帝国却出现了凝聚力问题?原因就在于此。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如何回答谁是这个国家的人民?于是,“民族主义”就应运而生了。
“民族主义”的本质就是通过编织一套共同的想象,把本国的人民和他国的人民区分开来。让这个国家的国民相信:自己和本国的其他国民是一样的,和别国的国民是不一样的。请注意,“民族主义”中的“民族”翻译成英文是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nation,而不是通常所说的ethnic(族群),
只要这个共同的想象存在,现代国家的凝聚力就存在。想要强化国家的内部凝聚力,就必须不断强化这个共同的想象。而这个共同的想象本质上就是排他的,因为这个想象会告诉你我们的民族有其他民族所不具备的优异禀赋(比如悠久的历史啊,美好的品德啊,灿烂的文化啊,先进的制度啊等等)。
现在问题又来了,既然我们的民族禀赋如此优秀,为什么我们过得还这么不如意呢?那一定是其他民族亏欠了我们!我们要把这种亏欠抢回来!
看到了没?民族主义一方面能增强现代民族国家国内部的凝聚力,一方面又为各国矛盾的尖锐化埋下了祸根。所以如果民族主义失去控制,那必然会让整个国家在与其他民族的竞争中失去理智,最终害人害己。
民族主义的排他属性,带来了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之间的刚性碰撞。由此引发的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惊人伤亡迫使二战后各个大国,尤其是美苏两国不得不采用一种更具柔性的竞争策略。那就是除了硬实力竞争之外,再给自己打上了一块普世主义的补丁,意识形态竞争开始成为国家之间博弈的新焦点。
普世主义补丁大致就是说,我们的国家在追求本国利益之外,还应该有点更高的追求:为全人类的福祉而奋斗。然后美国和苏联各自依据自己的意识形态给世界开出一份份“普世药方”,并且热衷于向其他国家推销自己的药方,通过推销药方把他国拉进自己的阵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虽然美国和苏联在意识形态争夺的遮羞布下面,依然是赤裸裸的国家利益争夺,但相比带有排他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竞争具有更多的柔性,它可以通过普世主义理想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民族主义的超越。
海伦娜认为,如果德国民族主义政治势力的上台不可避免,那么至少需要打上一块名叫普世主义的补丁。德国在国内靠宣扬民族主义提高凝聚力问题还不大,你在国际上对其他民族宣扬德意志民族主义是不可能得到其他人的认同的。
思量再三后,海伦娜决定还是先去监狱探一探小胡子的口风,再看看能不能曲线影响一下小胡子的政治主张。如果成了,自然很好;如果不成,反正也没什么损失。
第二十四章 见小胡子
兰德斯堡要塞监狱的一间囚室里,一位身材瘦弱的小胡子中年男人正在和一位长着压眼浓眉看上去稍微年轻一些的方脸男人谈论着什么。说是谈论,其实大部分时候是小胡子男人单方面叙说,方脸男人一边听一边拿笔记录。
小胡子男人说到激动处,声音不由得越放越大,他突然站起身来,走向窗边。“新帝国必须再一次沿着古代条顿武士的道路进军,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小胡子男人一边说,一边神经质一般地挥动着手臂。
方脸男人如痴如醉地听着,仿佛最虔诚的信徒在聆听先知的教诲,他停下笔,眼睛里露出狂热的光芒,在他看来,那道从囚窗外射进来的光线仿佛是从天堂洒下来的圣光,在这道圣光的照耀下,小胡子男人那瘦小的身躯仿佛也变得像圣徒一样高大伟岸。
“希特勒先生,你们有一位访客。”门外响起的狱卒的声音忽然打破了刚才的气氛。
“是谁来了?”小胡子男人停下了刚才的叙说。
“似乎是一位容克家的小姐。”狱卒回答。
小胡子男人愣了几秒钟才说道:“请她进来吧。”随即小胡子转向方脸男子:“赫斯,今天我们的记录就到这儿吧,先会会我们的客人。”
……
海伦娜前世只不过是个小小的技术员,这一世在成为塞克特将军的女儿后,海伦娜自诩也见过不少历史上的大人物,心理建设比上辈子强了好几个数量级。不过即便如此,想到要面对差点把整个西方世界碾碎的小胡子,海伦娜还是有几分忐忑的。
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海伦娜才跟随狱卒走进了关押希特勒的囚室。和海伦娜印象中的囚室不同,希特勒的囚室完全可以用“窗明几净”来形容,如果忽略向阳窗户上的铁栏杆,简直就是一件一间宽敞的旅馆客房。
看到海伦娜走进来,希特勒和赫斯似乎吃了一惊,他们完全没有想到到访者居然是一个看上去只有十岁的小萝莉。海伦娜盯着阿道夫·希特勒和鲁道夫·赫斯看了良久,似乎想确认一下这两位看起来其貌不扬的男子就是前世在书本照片里看到的第三帝国元首和副元首。待到眼前的两张面孔和记忆中的照片相互重合。海伦娜才开了口:“海伦娜·塞克特慕名前来探望两位义士。”
……
在亮明自己的身份之后,希特勒和赫斯显得有些激动,之前纳粹党在慕尼黑地区虽然有一些影响力,但这种影响仅仅是在工人、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小部分右翼知识分子之中,可谓非常草根。啤酒馆政变之后,希特勒就认识到,靠搞街头政变是不可能颠覆魏玛共和国的,要想取得政权,就必须获得统治阶级的认可。
然而在容克地主和大资产阶级眼中,此时的纳粹党和街头小混混团伙其实没什么区别,更不要说主动与纳粹党接触了。海伦娜的出现让希特勒和赫斯似乎看到了获取德国上流阶级注意的一线希望。
希特勒觉得自己必须牢牢把握这个难得的机会,他热情地邀请海伦娜在囚室中间的那张方桌旁坐下。略微有点结巴地做完自我介绍,希特勒忽然不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打开话头了,小胡子第一次觉得自己的演讲才能有点不够用。
现在希特勒和赫斯脑子转得飞快,他们满脑子想的都是:“两个中年大叔怎么样才能合伙骗走一只小萝莉?在线急等!”
不过这时一位新访客的到来,倒是非常及时地化解了希特勒和赫斯的尴尬。
访客是慕尼黑大学的卡尔·豪斯霍费尔教授。这位被称为“纳粹导师”的地缘政治学家就住在兰德斯堡要塞监狱附近的庄园里。在一战中,豪斯霍费尔曾经担任过炮兵旅长,彼时鲁道夫·赫斯曾经担任过他的副官,并且成为豪斯霍费尔地缘政治思想的忠实信奉者。赫斯后来把豪斯霍费尔的地缘政治思想介绍给希特勒,希特勒同样对豪斯霍费尔的学说大为赞赏。
现在,豪斯霍费尔每个星期三都会前来看望希特勒和他的老下级赫斯,和他们一起谈论国际大事。在上一个位面中,希特勒口述,赫斯整理的《我的奋斗》一书中关于地缘政治的部分,几乎就是豪斯霍费尔理论的翻版!
那么豪斯霍费尔的理论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上一篇:vtuber想尽情歌唱
下一篇:林叶的恋爱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