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之钢铁奏鸣曲 第53章

作者:类星体

  海伦娜对德国磁感应鱼雷引信提出的改进方案,主要是从改进逻辑电路的角度入手的,目的是尽可能排除环境背景噪声对引信的干扰。如果将目标舰艇想象成一块条形磁铁,根据初中物理知识我们不难推测出:在鱼雷航迹先接近目标舰艇、然后与目标舰艇交汇、最后远离目标舰艇的过程中,传感器线圈中所产生的电信号应该是一段类似正弦波的双脉冲信号,只不过具体是正脉冲在前负脉冲在后还是相反,要取决于目标战舰的磁极方向所以无法事先确定,不过这个显著的波形特征已经足够海伦娜加以利用了。

  具体的做法是当感应线圈将电信号输入放大器时,让放大器在放大信号的同时,生成波形相同但是经过适当延时的信号,这样原来的双脉冲信号就被转化成三脉冲信号。放大器后面连接的脉冲计数器以及启动器构成第一号启动组合,设置的启动条件是当脉冲计数器检测到第二个正脉冲信号时启动组合工作。这样如果输入信号是正脉冲在前负脉冲在后,当放大器将延时信号输入脉冲计数器时,脉冲计数器就会检测到第二个正脉冲,启动器立即引爆鱼雷。

  这时有人可能会问:如果感应线圈中产生的电信号是负脉冲在前、正脉冲在后怎么办?这时候放大器输出的可是连续两个负脉冲啊。对此海伦娜表示自己还有第二号启动组合:放大器输出的放大信号和延时信号会同时输入一个倒相器,在倒相器中信号的相位将会移动180度,从而将负脉冲信号变成正脉冲信号,这样从倒相器输出的信号依然有两个连续的正脉冲,脉冲计数器依然会在收到第二个正脉冲信号时命令启动器工作并引爆鱼雷。

  

  这套全新的逻辑电路虽然比原设计要复杂不少,但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噪声对引信工作的干扰,因为它的引爆时间完全取决于鱼雷在接近敌舰的过程中,感应线圈中产生的电信号波峰/波谷到来的位置,这个位置完全是由目标战舰本身的磁场所决定的。而在原来的逻辑电路中启动器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其实是取决于目标战舰磁场强度和当地环境磁场强度的叠加。

  在最大限度排除环境磁场的干扰后,历史上德国使用磁感应引信的鱼雷在地磁强度较高的高纬度地区频繁早爆的问题应该可以得到极大的缓解,将这种磁感应近炸引信和压电式触发引信相结合后构成的复合引信,性能也将比历史上德国1942年底才服役的Pi-2复合引信更加优越。虽然可能远远达不到完美的地步,比如如果敌舰进行过良好的消磁工作依然可以降低引信的效能,但本位面的潜射鱼雷至少不大可能再像上个位面那样被王牌艇长京特·普里恩吐槽成“木头一样的武器”了,这也算了却了海伦娜长久以来的心病,毕竟潜艇战是日后海军战略的重中之重,而鱼雷是潜艇最重要的武器。

第二百八十八章 建设思路

  鱼雷引信问题的提早暴露虽然让德国潜艇暂时没有合适的鱼雷可用,但是德国海军并没有因此放慢建设潜艇部队的脚步,在陆续订购的两个批次共计12艘II型近海潜艇之后,这种水下排水量也只有420吨的小家伙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潜艇部队远洋作战的需要了。所以自从去年《英德海军协定》签署后,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研究潜艇技术的德国海军就在谋求建造比一种II型潜艇排水量更大,并且具备一定远海作战能力的中型潜艇,只是因为受限于多项子系统的研发速度导致计划几度推迟,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这款新潜艇终于在1936年1月19日正式进入开工建设,德国海军将这款中型潜艇命名为VII型潜艇。

  对这款VII型潜艇的设计和建造工作,海伦娜始终保持着最高级别的关注度。根据上个位面的历史经验,德国潜艇部队中建造数量最庞大、获得战果最丰硕的艇种并不是小巧玲珑的II型近海潜艇,也不是身材魁梧的IX型远洋潜艇,而恰恰是作为中型潜艇的VII型。这款水下排水量800吨左右中型潜艇生产周期从1936年直到二战结束,总产量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709艘,几乎等于除德国以外其他所有参战国潜艇建造数量的总和,而盟军因潜艇袭击而损失的商船和水面战舰中的绝大部分都是VII型潜艇的“杰作”。

  不过海伦娜对新潜艇的重视可不仅是源于VII型潜艇作为历史上德国水下狼群的主力所闯下的赫赫凶名。更是因为在海伦娜为本位面的德国海军装备建设确立的指导思想中,这款VII潜艇拥有无可争议的核心地位。这里你没有看错!虽然可怜的戈林将军一直自认为海军航空兵是未来德国海军的核心作战力量,但是在海伦娜眼中潜艇部队才是德国海军建设的核心,而这款VII型潜艇则会是未来德国海军潜艇部队的支柱。

  至于常规水面舰艇部队、舰载航空兵和岸基航空兵部队等其他海军力量组成,在海伦娜心目中的地位是远远无法和潜艇部队相媲美的。甚至说得更极端些,未来德国水面舰艇部队和海军航空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通过不断袭击和消耗英国在北海上的反潜封锁带,以保证更多的潜艇能够顺利突入大西洋作战。从这个角度上说,德国未来的水面舰艇部队的所有舰只,下至驱逐舰上至战列舰和航空母舰都可以被笼统称为护潜舰。

  德国这种以保证潜艇破交为核心的海军建设思路在世界内都有鲜明的特点,纵观这一时期其他国家的海军建设思路,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派别:

  其中一派是以英国皇军海军和美国海军为代表的控制型海军建设思路,这些国家建设海军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争夺海上交通线是的关键节点,将重要的海洋贸易通道置于自己的控制下。这里的“控制”有两个方面的内涵:既包括始终确保自己对贸易通道的使用权,也包括在战争时期剥夺对手对于贸易通道的使用权。秉持这派海军建设思路的主要是已经拥有海上优势的国家,其侧重点是继续守护本国现有的海上优势地位,并且不断将手中的海上优势转化为实际的政治经济利益;这种将海军建设的目的放在巩固对海洋的控制权,并且以此实现己方的战略目的的海军建设思路,和地缘政治学家马汉在他的著作《海权论》中的论述是契合的。

  另一派则是以日本联合舰队为代表的攻击型海军建设思路,这类国家建设海军的主要着眼点就是建立在决战中击败敌方的主力舰队,至于战胜对手后该如何利用胜利获取利益,那是日后才需要考虑的问题。秉持这种海军建设思路的往往是海权争夺中的后来者,所以这些国家的海军建设往往有着非常强烈的针对性,这点在日本联合舰队身上体现得非常典型,日本联合舰队的建设在各个时间段都有着明确的对手:从北洋海军到沙俄海军,再到英国和美国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海上力量,而日本建设海军的主导思想就是击败这些对手的主力舰队。

  然而海军建设思路的确立并不是完全主观的选择,国家的地缘环境的经济力量都是对海军建设思路选择的客观制约。海伦娜选择建设以潜艇为核心的破交型海军的原因是她根本就没有其它选项可选,因为上面那两种海军建设思路都不适合现在的德国海军。比如德国即使想发展英国那样的控制型海军,那也得先解决驻扎在斯卡帕湾的英国皇家海军主力舰队堵门的问题啊,所以这个选项可以直接无视了。

  至于建设类似日本那样的攻击型海军同样不是什么好主意,虽然本位面的德国海军在海伦娜的加持下,不仅获得了更充沛的发展资源,而且获得了设计更合理的武器装备,但是相比纸面实力依然雄踞世界首位的英国皇家海军,德国海军的整体实力依然处于绝对的劣势地位,而且这种差距甚至比上次世界大战开始时的差距还要大。

  这不仅仅是因为能留给德国海军重建时间太短,也是因为对于陆上强邻环伺的德国来说,重建海军的优先级始终是低于陆军建设的,甚至就连去年签订的《英德海军协定》中所规定给德国海军可以合法拥有的英国皇家海军总吨位35%的份额,德国海军都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填满它。况且战争的脚步还在不断逼近。

  这就造成了德国海军如果想走攻击型海军路线,就要通过一次或者多次正面对决,打垮规模至少是自身三倍的英国皇家海军舰队。在这种情况下德国海军每场仗都只能赢不能输,每条主力战舰都只能活不能死,在这种要求下仗无论交给谁指挥也没法打啊。哪怕本位面德国海军在单舰性能有些优势,也不可能做到每次作战都零失误。如果将建设进攻型海军作为指导思想的话,只要失误一次整个海军战略就直接崩盘了。

  所以海伦娜之所以会把潜艇作为本位面德国海军建设的核心,并且围绕其建设效率较高的破交型海军其实没有选择的选择,当你把所有的可以肯定是错误的答案排除后,剩下的那个即使看起来再不像正确答案,那也有极大的概率是正确的。虽然雷德尔始终主张重建作战能力均衡的庞大舰队,但是海伦娜知道德国海军已经没有那么多时间了。所以此时开工VII型潜艇的意义,甚至比建设更多的战列舰和航母还要重大。

第二百八十九章 结构线形

  本位面的VII型潜艇相比上个位面中的那款同名产品在艇体结构上有非常显著的进化,它并没有像历史上的VII型潜艇那样,把压载水舱直接外挂在耐压壳体的侧面形成所谓“半壳体结构”,而是在耐压壳体的外侧又构建了一层完整的非耐压壳体,然后再将耐压水舱以及部分设备布置在两层壳体之间的空间内,这样就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双壳体结构”。

  这种“双壳体结构”在VII型潜艇上的应用。是本位面继II型潜艇采用“单壳体结构”后,潜艇结构设计领域的又一次重大创新,它标志着后世潜艇上最常见的两种结构在本位面都已经出现。而在上个位面中这两种结构的出现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纳粹德国,其中“单壳体结构”首次出现在XIII型潜艇上,而“双壳体结构”则首次出现在XXI型潜艇上。

  海伦娜在本位面的VII型潜艇上采用双壳体结构,主要是为了在满足性能要求的情况下控制耐压壳的直径,虽然本位面VII型潜艇的耐压壳直径从II型潜艇的3.88米大幅提高到了4.9米,但是耐压壳内的空间却并没有因此变得宽松,为了获得比II型潜艇更强大的持续作战能力,VII型潜艇需要携带更多的备用鱼雷,更多的燃油储备,更多的机械设备,这些都让VII型潜艇耐压壳内部的空间显得愈发捉襟见肘。

  直接扩大耐压壳直径倒是个增加内部空间的简单粗暴的方法,但是潜艇耐压壳直径的选择并非是设计师拍脑门的决定,因为设计师在确定潜艇耐压壳直径之前,必须要首先确定准备在耐压壳内设置几层甲板。比如本位面II型潜艇的耐压壳直径为3.88米,就只能在耐压壳内部设置一层甲板,而像本位面的VII型潜艇这种耐压壳直径在5米左右的,其耐压壳内的空间通常允许布置两层甲板。

  也就是说潜艇耐压壳的最佳直径是和其内部所要布置的甲板层数紧密相关的,如果两者没能很好的匹配,反而会拖累耐压壳内部空间的利用率。而根据工程师们计算得出的结论,在内部布置两层甲板的情况下,潜艇耐压壳的直径在5米左右时空间利用率是最佳的。如果只是略微增加耐压壳的直径而不增加甲板层数,得到的收益将会比较有限。而想要将耐压壳内的甲板增加到三层的话,耐压壳直径就至少要提高到7米以上才能容纳,而制造7米级别的耐压壳的工艺难度,对这个时代的加工水平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那么如何在不大幅增加耐压壳直径的情况下,给潜艇塞进足够的武器、燃油和设备呢?采用双壳体结构就是个不错的思路。单壳体结构的潜艇的压载水舱都是布置在耐压壳内部的,现在将压载水舱挪到耐压壳外部,放在耐压壳和非耐压壳之间形成的空间内,这样耐压壳内的空间就会获得很大的解放。此外还有那些可以直接承受海水压力的设备,也都可以放在这个空间内,而不需要担心破坏潜艇的水下线形。

  首批VII型潜艇的建造数量依然为六艘。但是并没有沿用此前在II型潜艇上曾经使用过的分段建造法,这是因为更大直径的耐压壳对于分段制造的精度和焊接工艺都提出了挑战,虽然分段建造可以缩短对船坞或者船台的占用时间,但是应标的造船厂表示以它们目前的技术能力,要保证5米级别的耐压壳顺利合拢,还面临很多已知和未知的技术挑战。而海伦娜也认为VII型潜艇上所使用的新技术已然不少,实在没有必要给首批潜艇再增加额外的技术风险,所以首批六艘VII型潜艇采用的依然是最传统的水平建造法。

  得益于此前雪茄式线形在II型潜艇上的成功应用,此次在设计VII型潜艇时,设计师依旧采用了这种拥有较低水下航行阻力,并且可以部分兼顾水面航行能力的线形设计。本位面中的VII型潜艇最大宽度为5.9米,和上个位面中的那款同名型号非常相近,但是它的长度却只有52.5米,这比历史上VII型潜艇67.1米的长度足足短了14.6米。

  如果仅从上面的数据看,本位面的VII型潜艇的体型似乎应该比历史上的VII型潜艇小,但事实却是无论水面排水量还是水下排水量,本位面中的VII型潜艇都比上个位面要大。比如本位面中的VII型潜艇水面排水量达960吨,而历史上的VIIC型潜艇水面排水量只有769吨;本位面中VII型潜艇的水下排水量达1180吨,而历史上的VIIC型潜艇水下排水量只有871吨。这是因为本位面中的VII型潜艇外形比较圆润,而历史上的VII型潜艇由于采用船型设计,除了外挂着压载水舱的中段还算比较圆润外,艏艉部分的线形都显得非常尖痩。

  这里就体现出本位面VII型潜艇的结构革新和线形优化带来的额外好处了,因为在同等情况下更短的艇体就意味着更小的投影面积和更短的回转半径,这会给潜艇带来更好的隐蔽性和更强的水下机动能力。另外本位面的VII型潜艇的储备浮力从上个位面中的13%提高到了23%,对提高潜艇的抗打击能力也有一定的好处。

第二百九十章 武备升级

  因为本位面VII型潜艇的水下排水量足足是此前建造的II型潜艇的2.8倍,自然有条件搭载更强劲的武器装备。虽然本位面的II型潜艇拥有四具550毫米鱼雷发射管,但是设计上却没有考虑携带备用鱼雷,因此也就不具备任何海上再装填鱼雷的能力,也就是说这型潜艇的全部鱼雷携带量就只有发射管中的那四枚待发雷。虽然对于II型潜艇这样的设计侧重于近海作战的潜艇来说,四枚鱼雷也算基本够用,事实上在近海潜艇那有限的自持周期中也很难找到那么多攻击机会,而且鱼雷用完后返回基地补充休整的路途也不是非常遥远。

  海伦娜可以愉快地接受本位面的II型潜艇只携带四枚鱼雷,要知道上个位面中纳粹德国在战争末期研制出的XXIII型近海潜艇备雷只有两枚,但是VII型中型潜艇作为海伦娜给德国海军规划的未来潜艇力量的中坚角色,如果鱼雷的携带数量偏少肯定是她所不能接受的。毕竟战争时期VII型潜艇要穿过英国人的反潜封锁带出趟远门也是要冒风险的,这个风险必须要有足够的收益补偿才算符合经济原理。而在潜艇的自持力允许的情况下,提高鱼雷的发射管数量和增加鱼雷携带量,就是提高潜艇单次出动的平均收益的有效途径。因为前者可以提高鱼雷单次齐射的数量,而后者则可以增加发动攻击的次数。

  本位面的VII型潜艇在艇艏处装有六具550毫米鱼雷发射管,这些鱼雷发射管以上二下四的方式分两层布置。除了发射管中的六枚待发鱼雷外,本位面的VII型潜艇最多还可以携带13枚备用鱼雷,其中12枚分两层放在鱼雷储架上,还有一枚则位于装填机构的输送槽内,这使得该型潜艇的鱼雷最大携带量达到了相当可观19枚。这些数据已经明显超过了上个位面中的VII型潜艇五具鱼雷发射管的火力和14枚鱼雷的最大载雷量。

  当发射管内的鱼雷发射完毕后就需要进行再装填作业,本位面中的VII型潜艇上的装填机构可以进行半自动快速装填,具体步骤是:艇员先控制鱼雷储架上方的吊机将储架上的鱼雷吊起并放置在输送槽内,随后打开鱼雷发射管尾部的水密舱门,此时输送槽会自动对准发射管尾部,艇员确认对准无误后液压装置将输送槽上的鱼雷缓缓推入发射管,最后艇员关闭鱼雷发射管尾部舱门并确认闭锁完成后一枚鱼雷就算装填完毕。像这样装好全部六枚鱼雷需要10分钟时间,也就是说本位面中的VII型潜艇最快可以在20分钟内打出18枚鱼雷。

  有别于上个位面中的VII潜艇四具鱼雷发射管向前,另一具鱼雷发射管向后的布置方式,本位面中的VII型潜艇没有布置后向鱼雷发射管。虽然后向鱼雷发射管在上个位面的二战中是潜艇上比较常见的设计,但海伦娜在权衡再三后还是决定放弃后在VII型潜艇上使用向鱼雷发射管,这是主要是因为后向鱼雷发射管和潜艇的动力舱存在严重的空间冲突,而在海伦娜眼中后向鱼雷发射管所带来的好处无法抵消这个劣势。

  早期潜艇上采用后向鱼雷发射管主要是基于两个目的。首先是可以用来补刀:潜艇完成前向鱼雷齐射后如果对打击效果不满意,可以继续向前行驶到与目标航线交错后,再用后向鱼雷发射管进行补射。其次是用于自卫:如果潜艇被敌方水面舰艇追逐而难以脱身,可以尝试通过发射后向鱼雷来逼迫对手转向,如果运气够好的话说不定还能直接给对手来个反杀,虽然这个概率看起来着实有些渺茫。

  在海伦娜看来给潜艇安装后向鱼雷这种东西,其心理安慰的作用可能远大于实际意义,因为潜艇上后向鱼雷发射管通常只有一道两具,根本就无法形成有效的鱼雷攻击扇面,想要这种情况下准确命中对手的概率无异于中头彩。要知道历史上德国的潜艇操作手册是非常强调齐射对于提高命中概率的价值的:“必须要尽可能利用起少有的攻击敌方船队的机会,不惜全力一搏,用尽所有鱼雷——即使遇上了最强劲的护航舰。”

  而上个位面中二战的经验似乎也佐证了海伦娜的判断:潜艇成功应用后向鱼雷击杀对手的事例极少,至于拿后向鱼雷干扰对方反潜机的追击这种事,海伦娜认为恐怕还不如老老实实提高潜艇的水下机动性的效果来得明显。况且上个位面中的纳粹德国在二战末期开发的21型和23型潜艇都未装备后向鱼雷发射管,也足以证明这种装备对于潜艇作战效能的实际作用其实非常有限,所以海伦娜在VII型潜艇上“从善如流”地取消后向鱼雷发射管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二百九十一章 双轴驱动

  海伦娜并没有在VII型潜艇上延续此前在II型潜艇上的单轴传动模式,而是采用了与同时期大多数中型潜艇相同的双轴驱动模式。虽然海伦娜知道单轴驱动是战后潜艇发展的大趋势,但是在VII型潜艇上选择双轴驱动这种相对保守的驱动模式,确实是海伦娜和设计师们经过反复权衡后才确定的技术方案。在VII型潜艇上采用双轴传动方案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具体考量。

  首先是VII型潜艇所要遂行的远洋作战相比II型潜艇所要遂行的近海作战,这对潜艇传动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双轴传动相比单轴传动在可靠性方面天然具有冗余度优势。虽然这种优势随着技术的进步会变得越来越不明显,但是至少在上个位面的二战结束之前,机械故障依然是造成各参战国潜艇损失的重要原因,比如历史上德国在二战期间总共损失的830艘潜艇中,确认被盟军击沉的有719艘,其他原因损失的111艘潜艇中就有相当比例是因为机械故障。

  其次是无制导的直航鱼雷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依然会是潜射鱼雷的最主流形态,要使用好这种鱼雷对潜艇的发射阵位要求是很高的。单轴传动的潜艇转向主要靠舵面偏转控制的,这种控制方式的弱点在于:当潜艇处于低速状态时舵面的控制效率会明显下降,潜艇在水下的回转半径也会明显增加,这对低速隐蔽状态的潜艇快速占领鱼雷发射阵位是非常不利的。

  反观双轴传动的潜艇转向不仅可以靠控制舵面,还可以依靠两侧传动轴的转速差提供额外的转向力矩,必要时甚至可以让某侧的螺旋桨反桨来进一步减小回转半径,而这对靠电力驱动的传动系统来说并不算困难,只需要改变输入两侧电机的电流的方向以及大小就可以实现。因此双轴驱动的潜艇在低航速下普遍拥有比单轴驱动的潜艇更好的机动性,当然随着日后鱼雷制导技术的不断成熟,潜艇发射鱼雷时对攻击阵位的要求会不断降低,双轴驱动潜艇在低速机动性上优势也会不断被淡化,但至少现在还不是忽视双轴驱动的这个优势的时候。

  此前的II型潜艇由于本身的体型就非常袖珍,所以即使采用的是单轴传动,低速状态下的回转半径也不会很大。而且设计师们还在II型潜艇艏部附近安装了靠电机驱动的小型侧推装置,这个装置在方便潜艇停泊的同时,也兼具提高潜艇低速机动性的作用。但对于体型更大的VII型潜艇来说,继续采用单轴驱动就很难达到理想的低速机动性,这很可能导致潜艇在作战中因为不能及时占领攻击阵位而失去很多攻击机会。

  基于以上这两方面的考量,海伦娜在VII型潜艇选择双轴驱动就显得顺理成章了。虽然采用双轴驱动终究让本位面的VII型潜艇的设计方案少了几分现代化色彩,但是海伦娜清楚地知道:设计最成功的武器应该是立足现有技术基础,整合出最能适应其生命周期使用需求的作品。潜艇主流驱动方式从双轴向单轴的演变,背后是整个机械制造水平的提高和鱼雷制导技术的进步,忽略这点去讨论单轴驱动和双轴驱动孰优孰劣是没有意义的。

  本位面的VII型潜艇依然采用了与II型潜艇类似的电力间接传动系统,潜艇在水面航行以及通气管航行状态下,由两台曼恩公司研制的功率为1600马力V形12缸四冲程中速柴油机驱动,该发动机和此前II型潜艇所用的那款功率800马力的直列6缸柴油机是系列化发展的型号,同属于曼恩公司专为潜艇开发的柴油机系列。这两台柴油机各自驱动一台发电机,发出的电力可以用于驱动主电动机以推动潜艇前进,也可以用于给潜艇上的蓄电池充电。当柴油机将全部电力都用于驱动潜艇前进时,VII型潜艇的水面最高航速可以达到15节以上。

  由于本位面中的VII采用电力间接传动模式,所以主发动机并不直接和传动轴相连,直接驱动两侧传动轴的是两台最大功率2000马力的主电动机及两台最大功率为125马力的巡航电动机。每侧的传动轴都由一台主电动机和一台巡航电动机串联驱动。

  当潜艇水面航行或者通气管航行时仅依靠主发动机驱动,此时潜艇的航速由主发动机的供电决定,当潜艇需要水下全速航行时靠主电动机和巡航电动机共同驱动,此时VII型潜艇的水下最高航速可以达到18节以上;而当潜艇需要水下低速航行时则仅依靠巡航电动机驱动,此时潜艇的最高巡航速度可以达到7节以上,不过为更好地节约蓄电池内的电力,通常将巡航速度设定在5节左右的水平。在这个经济速度下,蓄电池内的电力可以供潜艇在水下连续航行320千米以上。

  虽然出于控制技术风险的要求,首批六艘VII型潜艇上还没有安装研制中的闭循环柴油机AIP系统,但闭循环柴油机经过海伦娜多年的探索已经开始走向成熟,所以德国海军已经决定在首批六艘VII型潜艇之外订购两艘装备闭循环柴油机的改进型VII型潜艇用于技术试验。如果到时候试验的结果令人满意,闭循环柴油机技术将会在德国潜艇部队中得到更大规模的应用。这款改进型试验潜艇的中部被加入一截长度为5.4米的中间舱段,专门用于放置闭循环柴油机的气体循环系统,除此之外,这款试验潜艇耐压壳上方和非耐压壳之间的空间内被塞进了两个长度达12米的液氧储罐,这也使得潜艇的背部微微隆起成龟背的形状,乍看起来倒是颇有几分后世苏联战略导弹核潜艇的风味。

第二百九十二章 新的改进

  本位面中的VII型潜艇凭借远超过II型潜艇的尺寸和排水量,除了拥有更加给力的武器配置和更加强劲的驱动系统外,还极大增强了潜艇的燃油储备以适应未来远海作战的要求。本位面中的VII型潜艇在水面状态下能以10节的速度连续航行9800海里,而作为对比的II型潜艇就只能以8节的速度行驶区区3900海里,所以II型潜艇只能在欧洲大陆架周围的海域转悠。

  本位面中的VII型潜艇9800海里/10节的最大航程数据,虽然尚未达到历史上德国为在美国东海岸附近作战而建造的IXC型远洋潜艇的13850海里/10节的续航水平,但是也已经足够支持VII型潜艇在大西洋腹地的长期活动。况且在海伦娜对德国未来潜艇部队序列的规划中,也有类似历史上那款绰号“奶牛”的XIV型补给潜艇那样的存在,如果今后能在海上得到燃料和货物补给,本位面中的VII型潜艇的活动范围还有希望继续扩大。

  海伦娜在德国此前建造的II型潜艇时就将潜艇的隐蔽性放在了极为重要的位置,所以II型潜艇噪声较大的机械设备都被安装在钢丝绳减振基座上,而后来的实践也显示这种做法的降噪效果是非常显著的。于是颇受鼓舞的设计师们在设计本位面的VII型潜艇时,又根据海伦娜的指点在提高潜艇的静音特性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

  虽然VII型潜艇包括柴油机等在内的机械设备依然被安装在钢丝绳减振基座上,但它们的钢丝绳减振基座并不像II型潜艇那样与潜艇的耐压壳体刚性连接,而是先被安装在一个外径略小于潜艇耐压壳内径的多边形笼子里。然后这个多边形笼子再通过四周的钢丝绳减震器与潜艇的耐压壳体相连接,这样就形成了双层减振筏体的结构,过滤潜艇自身机械噪声的能力自然比此前采用单层筏体的II型潜艇更胜一筹,这也得益于VII型潜艇拥有比II型潜艇更大的耐压壳直径,可以使用更复杂的降噪措施。

  设计师在VII型潜艇依然采用了与II型潜艇类似的涵道式五叶螺旋桨和十字形艉舵,只是因为双轴驱动的关系数量导致螺旋桨的数量增加到了两具,继承自II型潜艇的优秀桨形设计使得VII型潜艇的螺旋桨产生的噪声处于同时代的较低水准。另外由于VII型潜艇的耐压壳也比II型潜艇更坚固,所以本位面VII型潜艇的极限潜深也从II型潜艇的180米增加到了220米,这意味着潜艇可以藏在更深的海水中躲避敌方的探测和攻击。

  VII潜艇的艇体外部也像II型潜艇那样敷设了数毫米厚度的橡胶层,该措施通过削弱敌方主动声呐的反射回波并抑制潜艇自身噪声的外泄,能够进一步降低本位面VII型潜艇的可探测性。至于以上这些被动的水声对抗手段外,VII型潜艇也延续了II型潜艇的主动对抗手段,即可以通过向两侧发射“气幕弹”来干扰敌方声呐的探测。通过上述这些措施的综合使用,虽然VII型潜艇的水下排水量是II型潜艇的近三倍,但依然保留了和II型潜艇相近的低可探测性。

  其实此时在海伦娜土豪式的氪金下,德国设计师已经研制出了真正意义上的消声瓦,主持该项目研制的法本公司将这种消声瓦命名为“阿里贝里奇”,这是歌剧传说中的一位守卫宝藏的隐身人的名字。这种用丁基合成橡胶制成的消声瓦的总厚度约为30毫米,上面布满了排成阵列的圆柱形空腔,空腔的直径从2毫米到5毫米不等。虽然试验结果显示这种带空腔的消声瓦拥有比简单的橡胶涂层更好的降噪和隐身效果,但这个科研成果却暂时没法用到VII型潜艇上,原因是没有合适的胶粘剂导致贴在潜艇上的消声瓦非常容易出现脱落,所以首批开工的VII型潜艇上依然只是包裹了层较薄的橡胶涂层。

  其实胶粘剂的问题上个位面中的德国也遇到过,虽然历史上德国在1940年就研制出了“阿里贝里奇”消声瓦,但此后却长期被胶粘剂的问题所困扰,毕竟如果消声瓦出现大规模的变形或者脱落,就很可能不仅起不到预期的降噪效果,还造成潜艇的重量和阻力增加的不良后果。等到德国人终于搞定胶粘剂的问题时,日历都已经翻页到战争即将结束的1944年了,结果最终有幸实际装备消声瓦并服役的潜艇只有一艘编号U-4709的XXIII型近海潜艇。

  虽然海伦娜早就注意到潜艇消声瓦的胶粘剂问题,但是她目前所能做的也就是提前开启相关研制工作以及给该课题上投入更多的研究经费,不过现在留给德国人的时间还比较充裕,相信几年之后就能看到满意的结果。趁着继续研制新式胶粘剂的当口,海伦娜也要求研究人员继续改进消声瓦的性能,并且对影响消声瓦实际效果的散射、反射、谐振、波形转换等因素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毕竟消声瓦在未来可是能够被研究数十年的大课题,而现在在基础研究上的每一分积累都有可能转化为未来的技术优势。

第二百九十三章 时机成熟

  就在德国海军首批订购的六艘VII型潜艇在各大造船厂陆续开工的同时,海伦娜期待已久的重返莱茵兰地区的行动时机终于到来了。原来去年年初和意大利签订《法意罗马协定》后,法国并没有停下在欧洲大陆四处寻求结盟的步伐,这次法国把目光转向了远在东方的苏联。

  毕竟早在上场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法国为与以德国和奥匈帝国为首的同盟国相抗衡,就曾经长期维持和沙皇俄国的同盟关系,并且持续为俄国提供巨额贷款直到俄国革命爆发。所以当法国再次面临德国崛起的威胁时,便顺理成章地想到了与苏联这再续前缘。

  虽然在接下来双方外交官员的试探性交流中,苏联明确拒绝偿还革命之前法国向沙皇俄国提供的贷款让法国感到非常郁闷,然而此时法国人眼里最迫在眉睫的威胁毕竟是正在不断挣脱《凡尔赛条约》束缚的德国,因此法国在权衡利弊后,最终还是决定将向苏联索要贷款的事情搁置起来,转而和苏联方面的代表于5月2日在巴黎签订了《法苏互助条约》。

  按照该条约的规定,当法国和苏联中的某一国遭到其他欧洲国家的攻击时,另一国应该立刻给予该国必要的支援和协助,条约将于1936年2月27日生效,有效期为5年。也就是说法国众议院最迟需要在1936年2月27日之前进行表决,确定是否要让该条约生效。

  然而此时的法国人还不知道的是,在上个位面中虽然《法苏互助条约》按时经过了表决,但是这份条约的实际效力却永远停留在了纸面上,因为苏联并没有兑现条约中的的承诺,而是在几年后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在西线战役爆发时选择了作壁上观。可能是因为在这个乱世里的违约的成本实在太低了,所以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签署的那些条约,就没有几个能真正起到实际的约束力的。

  当不同人站在各自的视角上时,对相同的事件的影响往往会作出截然相反的判断,比如《法苏互助条约》的签署就被法国外交部当作是重大的外交胜利,所以他们这几个月来都在催促众议院尽快表决以使条约生效。但是在海伦娜眼里,如果此次《法苏互助条约》能在法国众议院的表决中得到通过,恰恰会成为德国重返莱茵兰地区的历史机遇。所以早在去年条约刚刚签署时,海伦娜就建议希特勒为重返莱茵兰做好准备。

  只不过由于当时法国议会尚未正式批准该条约生效,所以德国方面也就很谨慎地没有立即采取行动,只是外交场合加强了对法苏同盟的批评力度,并且声称《法苏互助条约》是对德国乃至整个欧洲安全环境的严重威胁,如果法国执意要批准《法苏互助条约》生效,德国也将会重新审视此前洛迦诺会议所确定的欧洲安全框架是否依然有效。这个警告其实也是德国对国际社会放出的试探信号,因为洛迦诺会议达成的最重要的成果就是英法意等国给德国安全保障,德国则需要遵守莱茵区非军事化的承诺。

  这种试探得到的结果让希特勒和海伦娜都非常满意,因为除了法国在指责德国将法国和苏联之间的盟约和洛迦诺会议确定的安全框架挂钩是别有用心之外,洛迦诺会议的其他参与国都对德国的试探保持着诡异的沉默,这无疑极大增强了希特勒收复莱茵兰地区的信心和决心,也让他更加相信海伦娜在这件事情上的判断是正确的。因为如果没有其他国家坚定和法国站在一起,法国敢于冒着全面战争的危险在莱茵兰问题上采取强硬态度的可能性是很低的。

  随着《法苏互助条约》在法国众议院表决日期的不断临近,法国人在面对德国的警告时却始终找不到一个明确表示和自己站在一起的盟友,结果法国人自己心里也忽然开始没了底起来。法国军方甚至在距离条约生效只有两天的2月25日建议外交部将该条约送给众议院表决,因为他们害怕德国真的以此为借口重返莱茵兰地区,而他们根本就没有对此做好充分的准备,更何况此时的法军中还弥漫着严重的厌战情绪,被上次世界大战的惨烈程度搞怕了法国军官们,并不愿意为维持莱茵兰地区的非军事化而投身到一场前途未卜的战争中去。

  然而此时如果推迟《法苏互助条约》的表决,对法国来说在政治上无疑是不可接受的,那样就相当于直白地告诉世人法国的外交在被德国牵着鼻子走,虽然在海伦娜看来法国的外交政策被德国绑定就是事实,但法国人可是不会承认这点的。就这样,法国众议院终于在1936年2月27日,也就是条约即将生效的当天表决通过了《法苏互助条约》。经过大半年的耐心等待,德国向莱茵兰地区进军的时机终于成熟了。

第二百九十四章 重返莱茵

  法国众议院刚刚批准《法苏互助条约》就遭到了德国方面的强烈抨击,但是德国人的这种态度更多的是为重返莱茵兰地区而进行的政治铺垫,其实真正反感《法苏互助条约》通过的根本就不是喊的声音最响亮的德国,而恰恰是法国人自己的传统盟友们,这里面既包括和法国长期相爱相杀的英国佬,也包括上次世界打战结束后法国在东欧地区新收的那群小兄弟们: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当然还包括波兰。

  英国反对《法苏互助条约》的政治逻辑很容易理解,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法国就开始不遗余力地打造自己中欧洲大陆上的同盟体系,而长期将自己定位为“离岸平衡手”的英国对于欧洲大陆国家之间的合纵连横天然就拥有高度的敏感性,所以每当欧洲大陆上出现足以打破力量均势的政治同盟出现时,都会遭到英国明里暗里的打压或者瓦解。

  本来去年法国在通过《法意罗马协定》拉拢意大利时,就已经触碰到了英国敏感的神经,而此刻随着《法苏互助协定》的生效,更是让法国将除了德国以外的所有欧陆强国都揽入到自己的朋友圈中,虽然在法国人看来自己所做的这些都是为了孤立和包围德国,但是在很多英国政治家眼里,法国的这些收小弟、拉盟友的动作未必就没有针对英国的意味。毕竟拥有规模庞大的陆军和广袤殖民地的法国依然是英国霸主地位的有力挑战者。

  虽然现在英国和法国名义上依然是盟友关系,但是对于像英国这样坐在世界霸主宝座上的国家来说,只要英国觉得你已经对他的霸主地位构成了威胁,即使你是英国的名义盟友也不会让英国对你的警惕之心减少分毫,所以虽然在明面上英国依然维系着英法同盟的体面,但是双方已经很难在许多国际问题上保持一致的步调了。

  比如1936年1月27日借着为刚刚去世的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吊唁的机会,法国外长弗朗丹在葬礼就德国可能进军莱茵兰的问题征求了英国政府的意见,然而弗朗丹并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答案,刚刚就任不久的英国外交大臣安东尼·艾登爵士声称:莱茵非军事区的存在与否与英国无关,那仅仅是法国人自己的事情。也就是说如果未来法国和德国因为莱茵兰问题发生冲突,法国是无法指望从英国这里得到实质性支持,这让法国方面感到大失所望。

  至于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波兰等东欧国家反对《法苏互助条约》条约的理由就更加简单了,法国与这些东欧国家结盟固然是为了遏制德国的重新崛起,但是这些东欧国家和法国结盟的目的可不单纯是为了跟着法国一起围堵德国,防范近在咫尺的苏联同样是这些东欧国家寻求法国保护的重要动机。然而现在随着《法苏互助条约》的正式生效,这些东欧国家眼看着自己的大哥法国和自己的重要防范对象苏联眉来眼去,自然而然地就会对法国能否继续保护他们的安全产生质疑,这就给法国在东欧的联盟体系埋下了潜在的裂痕。

  然而此时的法国已经完全沉浸在依靠编织同盟体系来围堵德国的幻梦中,他们只能看到自己的同盟体系在不断扩张,甚至已经将自己的老对手德国完全包围了起来,但是对于自己同盟体系内部那些不断扩大的的裂痕,我们可爱的法国人却是选择性地忽视了。海伦娜在和希特勒谈论到法国的盟友圈时,就曾经毫不客气地将其比作是堆砌在海滩上的沙雕城堡,虽然经过精心雕饰后看起来还挺像那么回事的,但是根本就经不起海风和潮水的考验。

  对法国同盟体系考验很快就到来了,法国众议院在2月27日刚刚通过《法苏互助条约》,三天后的3月1日希特勒就做出了重返莱茵兰地区的决策,虽然为防止过度刺激法国,首批计划进驻莱茵兰地区的部队只准备了三个营,从兵力上说实在微不足道,但是目前希特勒所需要的恰恰是这件事所包含的政治意义。于是1936年3月7日星期六,首支象征性的德国小分队小心翼翼地渡过莱茵河,进入莱茵兰非军事区。

  虽然海伦娜对此次重返莱茵兰行动表现得信心满满,但是首支德军部队渡过莱茵河时,希特勒依然非常紧张,他害怕法国人会针锋相对地将军队开进莱茵兰地区,就像当年进兵占领德国的鲁尔区那样。虽然现在德军陆军中兵力已经从当年的10万扩充到30万人的规模,并且正准备进行新的扩编,但是和总兵力超过300万人的法国陆军相比依然有非常大差距。

  所以在德军进入莱茵兰后的48小时内,希特勒可谓背负着极大的精神压力,但他又偏偏不能把这种压力在下属们面前表现出来,因为政府官员和将军们甚至比希特勒还要惴惴不安。事实上只有在和海伦娜单独面谈时,两眼通红的小胡子才敢将心中的忐忑宣泄出来,但是海伦娜在认真听完希特勒的担忧后却没有正面回应,而是微笑着反问道:“尊敬的元首阁下,你不妨猜猜法国的总经理萨罗先生现在的心情如何?我简直无法想象可怜的萨罗先生这些天是在怎样的压力和煎熬中度过的,他肯定想不通为什么明明法国有那么多盟友,到头来却没有一个盟友肯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这番话顿时让希特勒的焦虑缓解了不少。

  对法国政府现在的心态,海伦娜猜得倒是相当准确。虽然法国并不是完全没有想到过德国会在莱茵兰问题上冒险,但是当德国士兵真真切切地踏上莱茵兰的土地时,法国人的表现却显得相当手足无措。虽然法国总经理萨罗当天就召集他的幕僚和陆军总参谋长莫里斯·居斯塔夫·甘末林召开紧急会议,但会议一致持续到深夜,除吵吵嚷嚷外就没有拿出任何可行的行动框架,而法国又没有勇气在没有盟友支持的情况下单独对德展开军事行动,毕竟上次法国不顾国际社会反对占领鲁尔区,可是直接导致了法国自身经济形式恶化以及普恩加莱内阁倒台的严重后果,萨罗总经理可不希望自己的内阁步普恩加莱的后尘。

  思来想去后法国还是决定在巴黎召开国际会议,并邀请《洛迦诺公约》的各缔约国就莱茵兰问题进行磋商,希望借助国际社会的力量联手对德国施压。而这次《洛迦诺公约》的缔约国还是很给法国面子的,各国代表都应邀出席了3月10日在法国外胶部举行的会议。然而法国人很快就发现各国手中的剧本似乎和自己预想的不太一样。

  法国外长弗朗丹首先在会议上强硬表态:“如果我们要和平,就必须把德国人从莱茵兰赶出去,而且要对德国人的冒险行为实施经济、财政以及军事制裁!”然而弗朗丹的话音未落,英国外交大臣安东尼·艾登爵士立刻挑出来表示,英国反对法国对德国采取单边主义的行动。随后比利时首相保罗·范·齐兰也表态支持英国人的意见,当然他主要是害怕法国和德国互撕,会导致夹在两国间的比利时再度沦为炮灰。

  英国外交大臣和比利时首相的你唱我和已经将弗朗丹堵得几乎要心肺停止,但更让弗朗丹气愤的是去年刚刚和法国签订《法意罗马协定》的意大利。在整个会议期间意大利大使始终在装傻充愣,要不就是在不得不发言时说些辞藻华丽但实际上完全没有营养的外交辞令,现在意大利的全部精力都被埃塞俄比亚的泥潭所吞噬,根本就没有余力在欧洲事务上为法国冲锋陷阵。搞笑的是由于这次会议在法国巴黎没有达成有价值的协议,所以紧接着又在英国伦敦重开了一次,但依然没有达成任何有价值的协议,毕竟大家在莱茵兰问题上的分歧全都摆在那里,根本就不是换个会议地址就能改变什么的。

第二百九十五章 和平诚意

  海伦娜是非常能够理解法国人此刻的憋屈感的。因为如果单单从账面力量对比看,在这轮围绕莱茵兰问题的博弈中,法国在各方面都毫无争议地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相比拥有超过300万陆军的法国,德国的那支刚刚增加到30多万的陆军显得相当袖珍,即使今年的扩军计划顺利完成,德国的陆军总兵力也不过达到50万的规模;而且相比同盟体系几乎笼罩整个欧洲大陆的法国,德国身边不但没有任何法律意义上的盟友,而且还被法国的盟国团团包围着。

  这种犹如飞龙骑脸的优势局面曾经让法国人信心满满,他们觉得自己手中的筹码量相对德国简直就是庄家般的存在,所以德国的任何挑衅行为都无异于将脑袋往铜墙铁壁上撞,必然会收获鼻青脸肿的结局。然而当德军三个未携带主武器步兵营公然渡过莱茵河后,法国突然悲哀地发现原先自己所沾沾自喜的优势到头来完全发挥不出来。或者说是自己明明拿着满把的好牌,但此刻却没有哪张牌是能够打得出手的!

  比如虽然法军的总兵力对德军有压倒性优势,而此次进入莱茵兰地区的那几个德军轻步兵营更是不够给法军塞牙缝的,所以在此次行动前希特勒就反复强调如果法军开进莱茵兰地区,就必须立刻将部队撤回到莱茵河西岸以避免与法国发生军事冲突。然而虽然希特勒确实害怕真的和法国爆发军事冲突,但是法国人对与德国爆发军事冲突的担忧却也丝毫不比希特勒的担忧少。当年法国在占领鲁尔区时所付出的巨大经济和政治代价,早已将对德国动用武力的选项从历届法国总经理的政策字典中剔除掉了。而当法国难以承受动用武力阻止德国行动的后果时,无论其总兵力对德国的优势有多大,在海伦娜眼中也仅仅是个统计数字而已。

  再比如虽然法国成功将自己的同盟体系遍布了整欧洲,但是这些盟友中有些国际影响力的只有英国、意大利和苏联三国。而其中的英国正将防范法国摆在比遏制德国还重要的位置上,此时能不给法国帮倒忙就算是良心发现了;意大利正被和埃塞俄比亚的战争搞得焦头烂额,巴不得世界上谁都别去烦他。你说刚刚和法国签订互助条约的苏联?海伦娜表示钢铁同志签这个条约只是想改善苏联的国际环境而已,至于法国想要借此拿苏联当枪使是绝对不可能的。毕竟历史上德军都抵达巴黎凯旋门了,也没看见斯大林根据条约规定派出救兵,当时《法苏互助条约》可还在有效期内呢。所以在现在这种旧有国际秩序行将崩溃的时候,虽然要签定条约也不是不行,但谁要是把条约这玩意当真,那绝对是智商欠费的表现。

  如果说军事实力有优势但不敢动用武力,同盟体系庞大但盟友各怀鬼胎,已经足够使得本该占尽优势的法国,在莱茵兰问题上处于被动局面了,那么法国政治局势的持续动荡则是耗尽了法国的最后一点国际行动能力。其实从1930年到现在不过区区五年出头的时间,法国已经换了16次总经理了,也就是说平均每年要换三次总经理,平均每任总经理的任期只有区区四个月!这种走换总经理的速度让海伦娜简直都不忍心嘲笑后世的日本“十年九相”了。

  虽然海伦娜很能够理解世界经济危机的阴影下,法国人民对于能有个好总经理帮助他们摆脱经济困境的迫切愿望,但是你们好歹要给你们的总经理施展政策的时间吧?像你们这种平均四个月就换次内阁的搞法,真的是会让国家的内政和外交能力陷入瘫痪的啊。比如法国的现任总经理阿尔贝特·萨罗就是今年1月24日匆忙接任的,没想到还没来得及理顺新内阁中的人事关系,他就必须面临德军重返莱茵兰地区的麻烦了。然而在政治局势持续动荡的情况下,这位萨罗总经理根本就没有能力统一法国国内对于莱茵兰问题的意见。

  就在法国政府这边一筹莫展的时候,德国那边各种风骚操作却是片刻不停。当三个营的德军越过莱茵河后不久,德国就通过外交渠道对英法等国递交了一份“诚意满满”的外交照会,声称为了维护欧洲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德国军队愿意主动退出莱茵兰地区,并且和法国以及东方各邻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并且邀请英国和意大利出面提供担保。但前提是法国必须同意法德边境两侧同时非军事化,而为了展现德国的和平诚意,德国可以在此之后和英法签订旨在限制空军规模的军控条约,并且伺机重返改组后的国际联盟。

  虽然德国发出的这份外交照会可谓措辞恳切,但是当法国外长弗朗丹看完照会后却险些气炸了肺。如果不是为了顾及外交场合的风度问题,他真的很想将这份照会当场撕成碎片,然后一股脑扔到眼面前的那个笑得春风满面的德国大使脸上去。照会中说什么法德边境两侧同时非军事化是什么意思啊?这就是要求法国不但要撤走阿尔萨斯和洛林的驻军,还要拆除已经修建大半的马奇诺防线啊,法国已经为这条防线的修建耗费了数十亿法郎,有些年份甚至将三分之一的军费都投入到防线的修建中去了,德国要求边境对等的非军事化可不是在胡搅蛮缠吗?

  法国当然不可能同意从阿尔萨斯和洛林撤军,更不可能同意拆除马奇诺防线。但法国斩钉截铁的的拒绝马上就成为了德国攻击的新靶标。希特勒在随后的演讲中宣称:“德国长期以来反复提议和法国保持友好关系以维护欧洲的和平,但法国却拿不断扩张的军事同盟来回答我们!但即使如此,德国依然在以最大的诚意进行外交斡旋,希望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和法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但法国却完全漠视的德方的善意,执意将自己的安全建立在其他国家的不安全上。现在谁是世界和平的捍卫者,谁是世界和平的破坏者,相信所有不持偏见的人都能给出公允的结论。我们的军队为了应对法国的疯狂挑衅,已经不得已重返莱茵兰地区以保障德国的安全,但我们对话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只要法国怀抱和平的诚意和平等对话的态度而来,德国随时准备着和法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希望最终能够实现两国边境的互不设防。”

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获全胜

  虽然法国外长弗朗丹在外交场合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但也终究没能从各怀鬼胎的盟友那里获得任何实质性支持,而法国总经理萨罗领导的内阁在吵吵嚷嚷后,依然没能拿出任何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来:先前鲁尔危机的前车之鉴已经让单方面军事行动在法国变成了政治自杀行为,至于单独实施对德经济制裁则更难以接受,毕竟此时德国的工业规模几乎是法国的三倍,而且在原料方面对法国也没有特殊依赖,此外德国还是经济危机中极少数能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法国想要单独对德国实施经济制裁只会让自身脆弱的经济再次受创。

  至此无计可施的法国终于决定停止和德国在莱茵兰问题上继续纠缠,但是这也极大打击法国的国际威信。因为“国际威信”这个词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国家在国际上威慑的可信度。此前在巴黎召开的《洛迦诺公约》缔约国会议上,法国外长弗朗丹曾经强硬表示要将德国逐出莱茵兰地区,而且还要求对德实施全面制裁,这本来应该是法国对德国重返莱茵兰的威慑言论,但由于法国最终选择在莱茵兰问题上退缩,这种威慑就变成了世界的笑柄。

  所以最好不要轻易地在国际上发表过于强硬的威慑性言论,国家决策者在国际上发表威慑性言论之前,必须要仔细评估本国的能力范围,并且要保证发出的威慑是可以兑现的。因为对于国家来说,可不是你说出去的威慑性言论越强硬,你的国家的国际威信就能越高的。如果空有强硬的威慑性言论,但是这些威慑性言论总是无法落到实处,反而会让本国威慑的可信度降低,进而降低自己的国际威信。所以作为合格的外交人员可不能光想着自己过嘴瘾,而是必须要为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留出回旋余地。

  法国人在莱茵兰问题上的退缩无疑让希特勒心花怒放,此前德国很多政府官员和军队将领都曾因为希特勒的冒险行为而寝不安枕,但最后不仅他们所担心的情况没有发生,而且事情比他们最乐观的估计还要顺利,而希特勒在整个重返莱茵兰的决策过程中表现出的沉着冷静,极大地提高了他在政府、军队以及民间的威望,事实上经历了去年年初通过公投收复萨尔区和今年重返莱茵兰这两件事后,希特勒已经开始被很多德国人视为民族英雄,再加上近年来令人目眩神迷的经济成就,有些希特勒的狂热拥趸甚至公开宣称希特勒是上帝派来拯救德国的。

  然而外界的这些看法并不完全符合事实,因为希特勒其实远没有他对外界表现出的那般镇定自若,实际上他也害怕法国会在莱茵兰复制当年占领鲁尔区的军事行动,毕竟当年在鲁尔危机中垮台的可不仅仅有法国的普恩加莱内阁,还有德国的古诺内阁。此时法国总经理阿尔贝特·萨罗如果真的动用武力固然是政治自杀,但希特勒领导的德国政府别想全身而退,所以希特勒的担忧也是很正常的。只不过看到海伦娜依旧是那副风轻云淡的高人做派,希特勒也不得不在外面装出副稳如老狗的模样,庆幸的是在这次和法国的政治对赌中自己最终大获全胜。

上一篇:vtuber想尽情歌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