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类星体
希特勒在德军重返莱茵兰地区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弗里茨·托德和阿尔伯特·斯佩尔等在该地区设计建造一道坚固的防线,这道总长度高达630千米的防线计划从德国与荷兰边境的克莱沃一直延伸到德国和瑞士的交界处的巴塞尔。该防线将被命名为“齐格菲阵地”,齐格菲是德国中世纪民间史诗《尼伯龙根之歌》中的屠龙英雄,因为用龙血浴身并吞食了龙的心脏而变得刀枪不入,给防线起这个名字的用意不言而喻,就是希望这道防线日后可以像刀枪不入的英雄那样阻挡对手的任何进攻。
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式防线
其实希特勒在上个位面的历史中,同样命令建造了这条用屠龙英雄命名的齐格菲防线,和法国在边境线的对面修建的马奇诺防线针锋相对。虽然齐格菲防线在历史上的名气可能比不上马奇诺防线,但是齐格菲防线无论是工程规模还是总造价,其实都是远远超过马奇诺防线的。齐格菲防线的修建总共消耗了931万吨混凝土和35万吨钢铁,分别是马奇诺防线用量的2.4倍和2.3倍,而工程的总预算更是高达35亿帝国马克,这些钱在当时大致相当于20艘俾斯麦级战列舰的造价,这还是在德国大型战舰建造数量稀少导致单舰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相比之下法国耗费十余年时间修建的马奇诺防线也才花费50亿法郎,大约折合25亿帝国马克。
然而如此规模如此宏大的军事工程却没能充分接受战争的检验,因为当年德国在东线集中兵力闪击波兰时,法德边境附近却呈现出非常诡异的和平景象。虽然此时的英国和法国早已经对德国宣战,但是在德军调转矛头发动法国战役前的七个月时间里,英法联军都乖乖地蹲守在马奇诺防线后面,和同样蹲守在齐格菲防线后面的德军部队大眼瞪小眼。接下来由于法国在德国的闪电战下的迅速败亡,齐格菲防线还没来得及接受战火的洗礼法国战役就结束了。直到距离第三帝国覆亡只剩下几个月时间的1944年底,这条花费巨资建造的防线才首次真正迎来盟军的进攻,但是此时德军的崩溃已经不是一条防线所能挽救的了。
齐格菲防线乏善可陈的实战记录让上个位面的很多网友对其嗤之以鼻,其中有些人甚至提出既然这条防线在历史上也没发挥多少实战价值,那还不如直接取消齐格菲防线的建设,腾出来的资源和经费还可以用作其他用途。但是海伦娜却并不认同这样的观点,在她看来建造齐格菲防线其实还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条防线给德军带来的战略价值是无法用实战表现来衡量的。别的且不说,波兰战役时德国部署在西线的部队只有23个师,而且其中有12个师还都是训练不足的预备役师。此时如果没有坚固的齐格菲防线作为防御依托,对面拥有多达110个师的英法联军就是再没有战争欲望,也是不可能像上个位面那样选择在马奇诺防线后面蹲坑的。
虽然很多史学家将英法联军在该阶段的“静坐战争”视为绥靖政策的表现,但是英法联军选择放弃主动进攻又何尝不是被堑壕战的巨大伤亡搞出了心理阴影。毕竟凡尔登和索姆河两场大会战中堑壕攻防的残酷性至今依然是英法联军将领们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虽然当时守卫齐格菲防线的德军数量只有盟军的零头,但谁能保证在东线德国回师前打穿几十公里的防御纵深?如果在主动进攻中付出惨重伤亡依然不能在齐格菲防线上形成突破,那还不如从一开始就蹲在防线后面等待德国人自己送上门来,然后在马奇诺防线上撞个头破血流呢!
所以虽然齐格菲防线在与法国的作战中没有亮眼的实战表现,但是没有能在实战中表现自己其实也正是齐格菲防线的价值所在,因为这种坚固防线的存在本身就是种战略威慑,能让对手在发动主动进攻前三思而后行,而战略威慑所带来的价值可不是必须打得头破血流才能体现出来。齐格菲防线的存在极大解放了德军在战争初期的兵力投放,德国可以用数量较少且训练程度较差的部队牵制住大量的英法联军,这在很大程度上让德国避免了开局就要两线作战的尴尬,即使仅仅奔着这点去建造齐格菲防线也不能说是亏损的买卖。
所以海伦娜对于的建议就是:齐格菲防线还是必须要修的,但是本着花费更少的钱获得更高的收益的宗旨,本位面的齐格菲防线其实并不需要按照历史上那种样式来修。为此海伦娜在与托德和施佩尔等人私下商讨后,很快就向希特勒递交了一份全新的齐格菲防线设计草图。虽然这个设计方案有些颠覆这个时代对于防线传统认知,但是该方案凭借新颖的设计理念,还是让希特勒和部分军队高层大加赞赏,最终得到了通过并将很快付诸实施。
新的防线设计方案中依然有铁丝网、雷场和反坦克障碍物等构成的障碍地带,但是上个位面中的齐格菲防线上那多达11860个的火炮和机枪工事却遭到大幅度削减,取而代之的是多达142座大型防空塔,这些防空塔间的距离约为10千米左右,在总长度达630千米的防线上形成前后两条相互交错的防空塔带。每座战斗塔上的火力配置依然是四座炮座型双联装130毫米高平两用炮,外加十二座双联装60毫米高平两用炮的经典组合,指挥塔上则会安装新研制成功的“大维尔茨堡”导引雷达。
这样无论是地面部队还是空中目标想要越过这道防线,都会遭到三至四座防空塔的交叉火力射击,无论是轻步兵还是装甲部队都不可能在这样的火力强度下通过这几十千米的防御纵深,即使不考虑防区内的人工障碍物和其他中小型堡垒。而防空塔那厚达3.5米的高强度混凝土外墙甚至可以抵御法国的施耐德M1915型370毫米重型列车炮的打击,当然对面要是能憋出古斯塔夫这种级别的列车炮算海伦娜没说,但打击如此显眼的目标难道不应该是空军的任务吗?
除了要建设这些防空塔外,新防线还会利用莱茵兰地区铁路网稠密的特点,大量构筑列车炮发射阵地,其实就是铺设在经过加固的地基上的一圈环形铁轨或者铁路转盘,这样列车炮可以很容易地在这圈环形铁路或者铁路转盘上调整炮口的指向了。
和上个位面一样,此时的克虏伯公司正在研制一种代号为K-5的283毫米列车炮,别看这个口径在列车炮中算不上突出,但凭借那76倍径的超长身管依然可以将255千克的底排弹丸发射到87千米远的地方,如果日后配合火箭增程技术射程甚至可以轻松超过100千米。最难能可贵的是整个K-5列车炮都可以安装在12轴车身上,只需一部火车头就可以拉着它前往所有有铁轨的地方。
这种新型防线相比传统防线有很多好处,首先是大幅降低了工程造价,虽然单座防空塔高达600万马克的建造价格确实不菲,但是每座防空塔上的130毫米高平两用炮不仅射程远,而且射界也非常开阔,所以每座防空塔所能控制的范围远超普通的火炮堡垒,而且还可以兼做为人员掩蔽部、弹药存放点和指挥所。全部142座防空塔的总预算也不过8.5亿马克,再加上障碍地带、列车炮阵地以及附属工事的预算,工程总造价预计不会超过15亿马克。
其次是日后购买防空塔和列车炮的花费不会因为对法国战争的结束而缩水,毕竟列车炮是可以机动部署的,这里不需要了可以随时沿铁路达到需要它的地方。而防空塔不但可以继续保护本地区的空中安全,还可以和日后准备修建在北海沿岸的防空塔群相连,从而形成兼具空中预警和拦截的完整前沿防空带,盟军的飞机想要轰炸德国腹地的目标,就必须得先在这道防空带那里交够“过路费”。或许每次只是让盟军空袭的被击落的风险提高几个百分点,但由于这个风险是会随着执行空袭次数的增加而累积的,所以哪怕每次空袭的损失率提高两三个百分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将变得让盟军难以忍受。
总而言之,新的防线设计让本位面的齐格菲防线只需要花费更少的预算,就能获得不亚于上个位面的防御效果,而且即使日后对法国的作战结束了,用于修建防空塔和购买列车炮的预算也不会变成无法兑现的沉没成本,而是可以在其他领域和战线上继续发挥功用。
第二百九十八章 现代农业
海伦娜并没有在齐格菲防线上消耗太多精力,她只负责给防线的设计提供思路框架,具体的细节当然是交给专业的工程团队去解决。现在海伦娜正在元首府邸的办公室里和希特勒兴致勃勃地探讨德国接下来的改革问题,早已习惯海伦娜到来的侍者在给海伦娜送上喜欢的茶叶后,便静悄悄地退出了办公室并帮里面的两人把门轻轻关好。由于海伦娜绝对算得上是元首府邸的常客了,所以侍者们对海伦娜和希特勒交谈时的习惯早就烂熟于心。
由于这些年来海伦娜对希特勒的政策建议大多是在这种私密的场合中完成的,所以外界至今都很少有人知道海伦娜其实在德国国家政策的制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这其实也是海伦娜和希特勒都非常乐意看到的局面。毕竟对于海伦娜来说,希特勒可以帮她屏蔽政治上的纷纷扰扰,这样她才能将更多的时间放在攀科技树上;而对于希特勒来说,海伦娜给出的建议总是能近乎完美地解决他面临的问题,而海伦娜对直接从事政治活动的抵触又让他感到非常安心。
这次海伦娜和希特勒讨论的内容主要是如何实现德国农业的现代化。本位面希特勒早在三年前就在海伦娜的建议下成立了国家控制的农业土地管理公司,并且通过同股不同权的制度设计,将德国绝大部分农用土地的支配权收拢到国家手中,然后再由这家农业土地管理公司对国内的农业生产者集中提供土地租赁服务。这个政策带来的效果可以说是非常明显的:它在没有引起容克地主阶级太多抵制的情况下,让原本在德国已经延续了数百年的封建庄园经济迅速走向了解体,这就为德国接下来的农业改革打好了基础。
“我们德国的农业改革需要面临的情况是非常特殊的,以至于我们很难直接参考其他农业大国的成功经验,元首阁下。”海伦娜开门见山地对希特勒说道。根据希特勒和海伦娜在上百次交谈中积累下来的经验:如果海伦娜都说这个问题面临的情况比较特殊,那么这个问题必然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但是海伦娜既然这样说出来,也说明她心中至少已经有了大致的解决思路,所以希特勒点了点头并示意海伦娜继续说下去。
“我们可以将我们的农业问题和美国以及中国做个比较,美国的潜在可耕地面积相对于他的人口存在着极大的富余,所以在美国发展农业几乎只需要考虑一件事情,那就是如何用最少的劳动力投入生产出数量最多的农产品,也就是只需要考虑提高农业从业者的劳动生产率即可,而对于单位面积土地的产量则不会有那么苛刻的要求,所以美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很明确:就是发展规模巨大的机械化大农场,因为这样做是最节约劳动力的,但就单位面积产量而言,这种美式大农场其实并没有什么优势。”海伦娜接着说道。
“中国农业的情况又和美国不同或者说正好相反,美国并不缺少可以耕作的土地,缺的是足够的农业劳动力;而现在中国的农业劳动力供给几乎已经达到了饱和的地步,但是可耕地面积相对于他巨大的人口却存在明显的不足。这就意味着现在中国必须将发展农业的着眼点聚焦在如何提高单位耕地面积的产出上,至于提高农业人口的劳动生产率,远不是这个阶段的中国需要考虑的问题,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将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技术几乎发展到了极致,这也是人地矛盾不断尖锐化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海伦娜见希特勒听得津津有味,又接着说回到德国:“我们德国发展农业所面临的问题复杂就复杂在矛盾的双重性:一方面,德国作为世界排名第二的工业大国,工业和服务部门本身就需要吸收大量的劳动力,所以我们是无法接受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的。因为如果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大大低于工业部门,就意味着我们的人力资源被相当程度地浪费了,因为这些农业劳动力本来是可以进入工业部门去创造更多的财富的。”
“另一方面,我们德国的人地矛盾也是存在的。虽然这几年我国的农产品生产已经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但依然有11%的粮食、10%的奶制品和21%的禽蛋需要依赖进口。虽然从表面上看这给依赖度并不算很高,但请元首阁下记住这可是在和平时期,如果战争爆时期农业人口被抽调,再加上农药和化肥的原料供应可能会出问题,实际上是不可能达到这个自给水平的。虽然德国还有些未开垦的可耕地,但整体来说我们的农产品供应依然处于紧平衡状态,而美国的农产品在满足自身需要外还能大规模出口。”
“简单地说就是:美国的农业是缺劳动力不缺土地,中国是农业是缺土地不缺劳动力,而我们德国的农业则是不仅缺劳动力,而且还缺土地,所以说我们的农业面临的基本矛盾是存在双重性的,我们既需要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也需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但是这两个要求之间其实是存在矛盾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需要更精细化的管理,而提高劳动生产率需要让更少的人去料理更多的土地,这就是我们的农业所面临的基本困境。”海伦娜说。
第二百九十九章 生产效率
“耕地面积有限和劳动力短缺的双重矛盾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内在约束条件,但是这并不是我们所需要面对的唯一困难因素,因为德国农业生产除内在约束外还需要面临外在约束。不同于只需依靠太阳就可以完成再循环的传统农业,现代农业高度依赖的燃料、化肥以及农药都是建立在化石能源的基础上的,然而德国恰恰是个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都比较匮乏的国家,只有煤炭资源还算基本满足需要,所以我国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化工产品主要依靠煤炭化工制取。”
“虽然这些年我们的煤化工已经能合成农业所需的绝大多数化工产品,但是这样做的代价就是部分产品必须采用比较复杂的工艺路径来合成,这就直接了导致我们农业生产资料的成本很难与那些资源丰富的国家竞争。比如采用煤炭间接液化合成的柴油虽然品质不错,但生产成本是无法降低到通过原油直接分馏得到的柴油的水平的,如果不是国家采取税收上的优惠政策,追求商业利润的企业是很难有兴趣大规模投资煤炭液化项目的。再比如说我国现在普遍采用的用煤炭合成氨的技术路线,导致我国生产氮肥的能耗要比依靠油气来合成氨的国家更高。”
海伦娜说的这些无非就是要告诉希特勒,德国发展农业不但在内部要面临耕地面积有限和劳动力短缺的双重约束,在外部还要面临因为油气资源稀缺而导致的燃料、化肥和农药生产成本偏高的困扰。虽然这三重困境加起来足以让任何政策的制定者头疼不已,但此时的希特勒却只是神色不改地点头示意海伦娜继续说下去,这倒不是因为希特勒对德国的农业问题胸有成竹,也不是因为他此前没有看出德国农业存在的这些困难,而是因为他笃信海伦娜肯定能够拿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就像此前他无数次遇到困难时那样。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德国国内的粮食供应因为协约国的封锁而出现严重短缺,以至于很多德国百姓不得不依靠过去用来喂牲畜的芜菁来熬过严冬,这使得1916年冬天在德国被称为“芜菁之冬”,粮食供应的短缺后来成德国革命爆发的重要诱因,加速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崩溃。在吸取了上次世界大战的教训后,**德国在上个位面中对于农业生产其实不可谓不重视,而且历史上的**德国在农业六月也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让德国的粮食自给率从1932年的75%逐步攀升到1939年89%是水平,但海伦娜对于历史上**德国的农业政策依然是不赞同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德国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德国的农业生产率。
历史上**德国为提高农产品供应能力,采取了尽可能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的方法,来制止农业人口的外流。**德国不但颁布了旨在维护世袭农庄的《世袭农庄法》,还通过以实物工资代替货币工资的方法防止无地或少地的农民离开农村去城市打工,并认为这是限制农业人口流向非农业领域的最好方法。虽然从短期来看这种方法让农业劳力从1933年的438.5万人增加到了1939年的492万人、从而暂时稳住了农产品的供应。但这不但抑制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违背了劳动力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流动的经济规律。
这种违背经济规律带来的粮食自给率的上升显然经不起战争的考验,战争爆发后不断增长的兵员需求和不断膨胀的军工机器占用了大量的农业人口,**德国的农业劳力数量从1939年的492万人暴跌到1943年的325万人,这个下降比例已经接近35%。这直接**德国国内的粮食产量比战争爆发前减少了160万吨,同时期国内的粮食需求却是有增无减。虽然同年**德国从占领区掠夺来531万吨粮食使得德国国内没有出现大规模粮食短缺,但是各种强取豪夺的政策却让德国占领军和当地人民的矛盾大大激化了。
所以在海伦娜看来,历史上**德国战前粮食自给率的提升其实存在很大水分,想要实现德国农业的真正现代化,必须在综合考虑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单位土地生产能力的提升的同时,做到对能源、化肥和农药能生产资料的高效率利用。而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出路是深刻调整德国农业生产的组织结构。
第三百章 经营面积
后世很多人都非常羡慕以美国为代表的新大陆国家的农业模式,并且总是将这种美国式的大型农场当作本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海伦娜却认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径是很多的,而以美国为代表的新大陆农业模式绝不是农业现代化唯一的标准答案,对于海伦娜前世的祖国是如此,对于海伦娜今生的祖国也是如此,美国的农业模式当然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但是如果不顾本国国情地照搬照抄却绝对是最坏主意。
因为包括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在内的很多新大陆国家都是由欧洲移民建立的,当这些殖民者登上辽阔的北美洲和澳洲大陆时,面对是几乎无穷无尽的未被开垦的可耕地,所以这些国家普遍没有经历过曾经长期困扰旧大陆国家的尖锐的人地矛盾,唯一能够制约这些新大陆国家农场规模的只有每个农户的最大耕作能力,所以对这些新大陆国家的农户来说,主要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在劳动力有限的情况下耕作面积尽可能大的土地,这是美式大农场形成的历史根源。
我们总是惊叹美国式农场那动辄数千公顷的规模,并且将这种超大的经营规模视作农业机械化的产物,但是海伦娜却认为这种观点其实并不完全符合事实,因为新大陆国家农场规模的提升是早在农业进入机械化时代前就已经开始了的,而农业的机械化只是提高了单个农户耕作面积的上限,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新大陆国家农场的大型化趋势而已。
虽然这种规模庞大农场确实非常有利于农业机械的推广,但是旧大陆国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是需要让本国的农场规模提升到这样的水平却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海伦娜对此的观点是:适度提高单个农场的经营规模是有必要的,但是对于具体的国家来说,农场规模却并不是越大就越好,因为农场的经营规模不仅会受技术和机械化水平的影响,也需要考虑该国自然禀赋和历史因素的制约。
本位面中的德国经过海伦娜将土地支配权收归国有的改革措施,在基本清除了封建庄园式的生产方式的同时,也让德国农场的平均规模有所上升。这一方面是因为全国统一的土地租赁市场的建立降低了土地流转的阻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部分市场竞争力较弱的农业生产者选择用自己的土地入股农业土地管理公司,然后就不再像过去那样亲自从事农业活动,而是从土地管理公司那里领取土地租金分红的同时走向了非农业就业岗位。
然而即便农场的平均规模有所提升,但是德国农场的平均规模和新大陆国家相比依然有数量级的差距,德国农场的平均经营面积大概只在30公顷左右,而那些新大陆国家农场的平均经营面积却往往能高达数百公顷。不过海伦娜并不觉得德国农场平均面积偏小是个很大的劣势,如果能找到合适的破局方法,这个劣势甚至是有可能转化为优势的。
毕竟直到海伦娜穿越之前,欧洲国家农场的平均面积依然是远远小于新大陆国家的,但是让人感到惊奇的是欧洲国家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即使和美国、加拿大等新大陆发达国家相比也是丝毫不落下风的。而且欧洲国家的农业在国际市场上也显示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比如法国就是仅次于美国的粮食出口大国,甚至连德国这样传统的粮食进口国在90年代后都变成了国际上主要的农业出口国,每年都有高达数百万吨的粮食净出口规模。这也充分说明了农场的平均经营面积并不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唯一途径,美国式的大农场可以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欧洲式的中小农场同样可以实现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
第三百零一章 专业分工
在帮希特勒分析德国农业所面临的问题后,海伦娜又接着说:“典型的美国式农场经营面积相比我国有数量级的优势,所以美国的大农场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就可以承担起现代化农业生产组织者的角色。虽然美国也有很多的农业合作组织,但是这些农业组织首先是为聚集政治能量,其次是为实现对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垄断,通常不会直接参与组织具体的农业生产活动。然而又有谁规定组织农业生产的只能是农场,而不能是超越单个农场的合作组织呢?”
“如果负责组织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单位依然是单个农场,那么农场经营面积过小确实会限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是现在我们的政府已经通过建立国有土地管理公司,获得了全国大部分农业用地的控制权,所以现在我们完全有条件通过政府的牵线搭桥,在分散的单个农场的基础上建设更高层次的农业生产组织构架,然后通过这种高层次的组织构架来获得规模效应,元首阁下可以将这种组织称为农业合作社。”
海伦娜开始阐述她的农业改革方案:“通过在各地广泛建立农业合作社,我们就可以把大量分散的农场整合起来,进而从三个层面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
“首先是农业生产单位的专业化,我国典型的旧式农场的经营模式,是自己生产自己所需要的几乎全部农产品,然后再将多余的农产品拿到市场上交易。比如在传统容克庄园里,庄园主和农民所吃的粮食和蔬果通常就是自己庄园里种植的,牲畜和家禽基本也是自己庄园里养殖的。像这种万物俱全的农场经营模式其实就是种半自给性的生产模式,是封建时代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时期的必然产物,但是这种经营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工业化的需要了。”
“所以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第一步就是要实现生产单位的专业化,也就是每个农场只需要负责生产其最适合生产的那种农产品即可。虽然专业化的农场相比过去那种鸡犬之声相闻的容克庄园少了田园牧歌式的情怀,但确实是我国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步骤。值得欣慰的是过去几年中这种趋势已经非常明显,这主要是因为大量的中小容克退出农业生产领域,使得封建庄园式的农业模式加速瓦解所致,对这种趋势我们应当采取鼓励的态度。”
“在生产单位专业化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就是生产地区的专业化,我们的农业地理环境从北部沿海的平原地区到南部巴伐利亚的崇山峻岭,各农业区域的地形和气候都有鲜明的特色,这对实现生产地区的专业化非常有利。我们完全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将农产品的生产进行区域性集中,比如吕纳堡地区的荒原虽然相对贫瘠,但气候条件却很适合马铃薯的生长,我们就应该鼓励该地区的农场专精进行土豆种植。”
“因为我国农场的平均经营面积相对有限,所以区域专业化的任务是很难仅依靠农场自身的力量完成的,必须要依靠当地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来进行组织协调。这些农业合作社应该是种接受政府指导的农业生产者的自治组织,农户只需要缴纳相应的管理费用就可以加入合作社,而且这种合作社的加入和退出完全尊重农户自愿。但加入合作社后就需要接受组织的统一生产指导,同时也能够从组织那里获得相应的益处。”
“比如合作社会给农户统一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而诸如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也可以有合作社牵头共同采购,甚至就连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小额贷款,也可以由合作社出面直接从银行批发后再按照经营规模分配给各个农户。这样既可以帮助农户降低生产资料的采购成本,同时也解决了银行出于风险担忧而对中小型农场的惜贷的问题,因为农业合作社作为一个整体的经验风险肯定是比单个农户低得多的,更何况农业合作社巨大的经营规模也会让银行更倾向于给出较优惠的贷款利息,毕竟这种大客户是可以长期提供较稳定的现金流的。”
“我们顺着区域专业化的路线继续前进,很自然地就会出现生产环节专业化的要求。因为当某个地区成百数千的农户在农业合作社的指导下生产时,农户们的那些共同需求就会很自然地形成规模效应。像播种、收割、灌溉这类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的生产环节,就完全可以通过农业合作社这样的组织把需求集中起来,然后再统一交付给专业的农业技术公司去完成它。而那些精细而琐碎的日常管理工作,则应该依然由各个农场自己去完成。”
“这样即使我国的农场规模相比新大陆国家依然要小很多,但是只要能通过农业合作社这种组织结构,在生产单位、生产地域和生产环节这三个层次进行专业化分工,我们依然有可能获得足够的规模效应,在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和农业技术的推广上,未必就会落后于采用大型农场模式的新大陆国家。”
海伦娜像竹筒倒豆子般将自己的改革框架对小胡子和盘托出,紧接着她又补充道:“而且这种农业模式可能还会给我们带来新大陆国家所没有的竞争力:因为美国式的农业生产的组织基本依赖大型农场自身去完成,这种组织结构非常单薄且缺乏层次性,所以美国的农业部门虽然拥有强大的规模效应却不怎么适合精细化的管理。而我们却拥有层次丰富且分工明确的组织构架,因此我们在利用合作社这个大平台完成农业专业化和规模化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农户实现更精细的日常管理,这对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品质和单位面积耕地的生产能力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第三百零二章 农业集团
海伦娜的农业改革建议的基本思路其实就是通过建立符合德国国情的组织构架,最大限度地克服德国农业所面临的耕地面积相对不足、劳动力数量短缺和生产资料成本偏高这三大问题,进而推动德国的农业生产模式加速向精细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这些建议都是海伦娜在总结后世诸多国家农业现代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拟定的,相比那些新大陆国家所采用的超大型农场的经营模式,海伦娜的方案其实更适合德国这种位于旧大陆上的新兴工业国家。
因为各种历史和现实因素的交织影响,德国农业部门的发展曾经长期滞后于其工商业部门。当德国的工商业部门已经在进化出“康采恩”这种相当高级的组织形式时,德国的农业还没有完全摆脱封建庄园经济的桎梏。虽然海伦娜知道即使政府放任自流,德国农业最终也会在工商业部门的带动下逐步实现现代化,毕竟如果将观察尺度拉长到百年,德国农村封建经济解体的总趋势还是很明显的,但是由于农业短板对德国战争潜力的拖累实在太过严重,所以德国政府必须采取措施来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这时就需要先前建立的农业土地管理公司出马了。
“农业土地管理公司现在已经拥有全国大部分农业土地的支配权,这能给政府撬动农业组织结构的改革提供非常坚实的作力点,因为政府完全可以通过地租水平的调整来引导农业生产,毕竟这世上再没有什么政策工具比经济利益的指挥棒更加直接和有力了。”海伦娜在向希特勒介绍完自己的农业改革方案后,便顺势将话题转向了如何实现这个改革方案。其实这也正是所有改革中最关键的环节:因为光是知道应该如何改革还远远不够,必须配合相应的引导措施才能让你的改革方案变得有可操作性。
“比如政府要想实现农业生产区域的专业化,可以先在科学地调研后制定相应的规划,然后对愿意按照规划在特定区域内生产特定农产品的农场,让农业土地管理公司在土地租金上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而且如果许多家农场愿意通过合作社长期共同租用大面积的土地,租金的优惠幅度还可以进一步扩大。”海伦娜对希特勒举例说道。希特勒对于海伦娜此次关于农业改革的方案显然依然非常满意,事实上这些年海伦娜的建议也从来没有让他失望过。
“海伦娜小姐两年前提议成立农业土地管理公司时,想必都已经想到这家公司日后会有这些用途了把?”希特勒这里虽然用了疑问句,但他的语气却是非常肯定的。希特勒经过这些年的观察早已发现:海伦娜提出的所有经济改革方案都非常注重整体性和连贯性,前一个阶段的改革举措除了能发挥即时效果外,往往还会成为后一个阶段改革的铺垫。就像此前海伦娜建议发行劳动券不仅在当时起到了以工代赈的作用,还顺便悄悄瓜分了央行的部分货币职能,如果前面没有这层铺垫,此后政府将中央银行国有化的过程就不可能那么顺利。
海伦娜有些不好意思地点点头,然后她又接着对希特勒说道:“如果农业改革顺利的话,到时候我国的农业部门也会像工商业部门那样,逐渐形成国家主导下的垄断组织。无数的农场和农业合作社会构成紧密的生产协作网络,再加上那些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从集中进行播种、灌溉、收割、仓储的服务公司,到专门生产农业机械和化肥农药的工业企业,再到专门为这些农场、合作社和企业提供信用担保的金融机构,必然会在协作中形成相对稳定的关系,最终进化成大型农业康采恩。”
“这样的超级农业康采恩组织,乃是在国家主导下,农业资本、工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深度结合的产物。它在横向上会形成农业合作社组织下的集约化种植;在纵向上则会形成从田间地头到居民餐桌的完整链条;在微观上会有无数中小型农场的精细化管理;在宏观上又会接受国家规划部门的统筹调控。我相信即使今后和美国的农业短兵相接,我们也不会丧失竞争力”海伦娜最后总结道,她描绘的美好前景几乎让希特勒如痴如醉,德国农业所面对的那些劣势看起来已经不会继续成为困扰德国农业发展的致命问题了。
其实海伦娜提供给希特勒的农业改革方案还有更深层次的用意,那就是这种农业康采恩的组织形式天然具有极强的可扩展性,也就是说如果未来战争爆发了,这样的农业康采恩组织可以迅速整合当地的农业资源,这种整合是不受国境线的限制的。只要当地的农业生产者愿意,就能享受整个组织所提供的从生产资料到金融信贷的标准化服务,其生产的出来的农产品也能直接和康采恩组织提供的销售网络相对接,这可是对组织中的所有参与者都有好处的事情。
第三百零三章 晋升元帅
海伦娜的农业改革方案毫无意外地再次得到了希特勒的青睐,这些年来海伦娜提出的所有经济建议在实施后都收获了显著的成效,使德国的经济复苏成就被无数国际观察家惊呼为奇迹,希特勒非常清楚地知道如果没有接受海伦娜的那些建议,自己是绝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交出如此耀眼的经济成绩单的,这让希特勒在做决策时总是习惯性地优先考虑海伦娜的建议。毕竟虽然建议是海伦娜出的,但采纳海伦娜的建议所获得的政绩却实打实是希特勒自己的,这样强大的诱惑是任何有雄心壮志的政客都不可能拒绝。然而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希特勒几乎变成了海伦娜的传令兵,如果考虑到希特勒在上次世界大战中的身份,这大约也算得上是小胡子重操旧业了。
虽然直到目前为止希特勒本人都还完全没有这样的觉悟,这是因为每次海伦娜在向希特勒提出政策建议时,都不会指手画脚地要求必须要去做什么,海伦娜永远只会慢条斯理地给他分析这样做的利弊,然而正是这些严谨周密到不带情感色彩的利弊分析最让人无从拒绝。虽然希特勒觉得最终的决策权依然在他那里,但是由于根本就没有其他能和海伦娜的建议相媲美的方案可选,所以每次希特勒面对的其实都是单选题,而海伦娜就是那个非常体贴出题老师,她会把标准答案以及解体分析都附在题目旁边。结果就是希特勒以为自己拥有政策的选择权,然而因为如果不选海伦娜的答案就拿不到分数,所以事实上希特勒并没有选择权可言。
就在希特勒和海伦娜共同敲定德国农业改革政策框架的同时,海伦娜这辈子的父亲塞克特将军也即将迎来他的七十岁寿辰。希特勒可能是除塞克特夫人和海伦娜外对此事最重视的人,他积极提议授予塞克特将军元帅职务作为生辰礼物。让海伦娜有些惊讶的是,这次塞克特将军竟然没有太多犹豫就接受了,她本来还以为自己需要在这件事上花费许多唇舌才能说服自己这辈子的便宜老爸的。毕竟上个位面中希特勒屡次邀请已经离职的塞克特复出都没成功,后来小胡子试图通过授予塞克特将军元帅军衔来拉近和容克军官团的关系也遭到拒绝,搞得热脸贴冷屁股的希特勒非常没有面子,这也让希特勒意识到自己很难掌控容克军官团。
后世有人说塞克特将军对希特勒的示好无动于衷是因为看不惯希特勒的战争政策,海伦娜表示根据自己对老爸多年的观察,上面这种观点完全是不符合事实的。因为塞克特将军作为德国最铁杆的仇恨波兰派,对寻找机会消灭波兰这件事可以说绝对是举双手赞同的。塞克特将军甚至曾经公开表示过:“波兰国家的存在是无法容忍的,波兰和德国本身的需求是无法调和的,波兰必须要被灭亡,而且必定会被灭亡。”而且塞克特将军还认为在消灭波兰这件事上苏联是德国的理想盟友,两国未来可以合作将波兰毁灭,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苏德友谊靠波兰?所以塞克特将军反对希特勒的战争政策的说法其实根本就不成立,历史上纳粹德国和苏联两名夹击波兰,恰恰是在践行塞克特将军长期以来的主张。
历史上塞克特将军不待见希特勒的原因在海伦娜看来其实一点都不复杂,主要就是因为塞克特将军不喜欢希特勒这种出生贫贱的人身居高位,这位老容克更怀念的其实是那个国君和容克贵族共治德国的时代。然而非常不幸的是历史上的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也正好是欧洲的政治格局从贵族政治主导向平民政治主导演化的转折时期,尤其英德两国的老牌贵族们在残酷的战争中的伤根沥血,极大加速了欧洲贵族力量的没落。
清楚地知道历史走向的海伦娜对于容克贵族没落这件事倒是显得没心没肺,甚至在暗地里还会踩几脚油门加速,但要指望塞克特将军也能这么豁达恐怕是很困难的。毕竟塞克特将军一直想要迎回德皇,恢复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君主制度,而现实情况却是他只能看着希特勒这种草根出生的政治家在元首宝座上呼风唤雨,他要是能待见小胡子可就奇怪了。
本位面海伦娜虽然依然没能成功改变便宜老爹政治立场上的保守和顽固,但是毕竟小胡子和容克军官团的关系比上个位面还是要融洽些的,更重要的是本位面塞克特将军有了海伦娜这个便宜女儿,塞克特将军也知道海伦娜在通过和希特勒的合作施展自己的才华,爱女心切的塞克特将军也不希望因为自己的缘故影响到女儿的事业。所以本位面塞克特将军和希特勒的关系虽然也不算很热络,但至少没有像上个位面那样直接做出让希特勒无比尴尬的事情,这倒是让一直紧张着的海伦娜悄悄松了口气。
第三百零四章 继往开来
德国装甲兵的建设在海伦娜的影响下推进得有条不紊,时间进入1936年后德国便开始着手组建第四个装甲师,这也意味着作为德国装甲兵初代当家花旦的“一号坦克”B型的生产工作正在逐渐接近尾声,预计军方订购的所有坦克都将在今年年底前交付部队。当然由于该型坦克的底盘拥有很高的改装潜力,所以其底盘的生产不会随着坦克的停产而终止,而基于这款底盘变形所得到的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以及自行火炮等武器装备,还会继续生产相当长的时间。
德国坦克厂商在持续生产“一号坦克”B型的同时,也在根据部队反映进行着一些虽然细碎但是很有价值的改进。比如为解决坦克连续开炮后大量残余烟气倒灌进车内,导致车组乘员被熏得眼泪鼻涕横流,甚至因烟气中毒而昏迷的问题,后期生产的“一号坦克”B型都专门加装了用于吹除烟气的压力气瓶,前期生产的型号也分批次进行了升级改造。这其实也是上个位面二战期间德国坦克上最常用的排烟方法,效果类似于后世坦克火炮身管上的抽烟器。只是火炮身管抽烟器需要在炮管上开孔,对身管的强度影响较大,所以在炮膛容积有限的情况下,采用压力气瓶吹除烟气倒也也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再比如为解决坦克的侧甲太过薄弱的问题,设计师又开发出可拆装的侧面裙甲套件,用5毫米厚的裙板遮蔽坦克的车体侧面以及炮塔的侧后方并与主装甲形成间隔。虽然因为“一号坦克”B型的侧甲厚度仅有20毫米,即使加上5毫米厚度的裙板也无力抵御哪怕小口径的反坦克炮,但依然能够大大削弱反坦克步枪的威胁。后世很多军迷都认为历史上德国三号和四号坦克加装裙板的初衷是为对付破甲弹,但事实上德国给坦克加装裙板的本意是为提防苏联的反坦克枪,要知道历史上苏联可是总共制造了超过47万支的14.5毫米反坦克步枪,这玩意在近距离上对侧甲较薄的坦克还是有些威胁的,至于后来发现裙板有提前诱爆破甲战斗部的功效则算得上歪打正着。
除此之外“一号坦克”B型还能在车体首上增设10毫米厚的附加装甲来提高正面防护,但这些加强防护的改装措施,也会使这款坦克的体重再次水涨船高,其战斗全重会从白板的13.6吨直接飙升到14.8吨,导致坦克的机动性出现小幅度的下降。不过这样的改装升级总体来说效果还是能让人满意的,增加侧裙板和附加装甲厚的“一号坦克”B型防护和机动能力和上个位面德军三号坦克后期型号比如三号坦克M型非常相近,而火力还要比三号坦克M型略胜一筹,这水平放在上个位面的战争初期已经算是非常能打了,但是海伦娜是绝不会就此满足的。
就在日渐复苏的德国军工企业用上千辆“一号坦克”B型支撑起德军首批四个装甲师时,性能更强大的“二号坦克”经过数年的试验,到1936年初也开始具备试装备部队的条件。其实如果是在战争时期本来都不需要用这么久时间来试验,但作为不需要太过于赶时间的战前作品,海伦娜还是希望德国的战车试验可以做得更周密些,尽可能将更多的问题暴露和解决在试验场上,所以本位面中一号和二号坦克的性能试验都做得比历史上充分不少。虽然此时的德军暂时还没有编列第五个装甲师的计划,但是这并不妨碍“二号坦克”在军队中的试验性装备。事实上最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首批生产型“二号坦克”就会率先以坦克连的方式列传部队,而明年的试装备规模则还会逐渐提高到营级。
本位面的“二号坦克”拥有倾斜60度布置的60毫米均质装甲的防护力,再配上没有像上个位面那样阉割过威力的48倍径75毫米主炮,这样的攻击防守能力已经足够对付上个位面各国的主力中型坦克了,但是薄弱的侧后装甲和平庸的机动性,终究让本位面的“二号坦克”身上存在很多缺憾。但是经过一号和二号坦克的研制,德国坦克的设计水平被海伦娜拔高不少,大批的设计人员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且近年来德军在对装甲力量的使用上也获得了长足的初步,现在的海伦娜终于有信心向理想中的目标中型坦克进发了。
第三百零五章 新型传动
海伦娜很早就根据冷战时期苏联坦克的的发展经验,给德国坦克的研发制定了平台和武器系统交替升级的发展路径,此前从一号坦克到二号坦克是次平台小升级,武器大升级的过程。这两种坦克拥有相同的传动系统和悬挂单元,只不过相比采用直列四缸发动机的一号坦克,二号坦克换用了更加强劲的V形六缸柴油机,负重轮的数量也比增加一对,所以二号坦克在保持和一号坦克相近的机动性的情况下,拥有更厚实的装甲和威力强劲的48倍径75毫米主炮。
然而基于这套悬挂和传动系统而发展的坦克平台毕竟不可能用到天荒地老,所以海伦娜和设计师们在讨论被称为“三号坦克”的新型坦克研制方案时,定下的主基调就是:采用全新的悬挂系统和传动系统打造一款全新的坦克平台,至于武器系统目前只需在二号坦克的48倍径75毫米炮的基础上略有提高即可,但在设计坦克时也需要注意为日后的武器升级留下足够的改进空间,于是本位面的三号坦克便在这样的制导思想下开始了研制工作。
既然三号坦克主要侧重于平台的升级,那么作为坦克平台核心的发动机、传动系统和行走系统自然是研制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发动机的选型可以说毫无悬念,采用的依然是本位面奔驰公司和弗里德希哈芬公司研制的系列化发展型号——最大功率为480马力的V型8缸柴油机,和德国此前研制的两代坦克所用的发动机保持着相当高的通用性。但是三号坦克传动系统和行走系统却需要全新研制,毕竟此前研制的一号坦克和二号坦克所使用的定轴式主变速箱和板簧悬挂装置已经很难满足新一代坦克的性能要求了。
此前海伦娜在本位面的一号坦克和二号坦克上所使用的传动装置,结构和历史上德国在三号坦克和四号坦克上使用的传动装置结构基本类似,采用都是中间定轴式主变速箱加左右行星式转向变速箱的组合。其中定轴式主变速箱可以提供五个前进挡和一个倒车档,发动机产生的功率流先进中间的主变速箱变矩后再进入两侧的行星式转向变速箱,每侧的行星式转向变速箱都可以提供高低两个档位。这样当两侧的转向变速箱都挂在高档上时,坦克就能正常直驶;当外侧变速箱挂高档而内侧变速箱挂低档时,坦克就按由高低档减速比规定的半径转向;如果想要继续缩小转向半径还能将内侧履带完全制动,使得坦克围绕内侧履带的中心进行原地转向。
这种主变速箱加两侧转向变速箱的组合虽然也属于单流传动的范畴,但是其转向性能相比历史上苏联T-34坦克所使用的离合器式转向机或者美国“谢尔曼”坦克所使用的差速器式转向机还是有很大优势的,因为无论T-34坦克还是谢尔曼坦克转向时都需要靠制动一侧履带来实现,而这种双侧行星转向机可以提供一个事先规定好的之间转向半径,这就减少了制动器的使用频率,降低了发动机功率浪费,提高了传动系统的寿命和可靠性。而且如果将两侧的转向变速箱都挂在低档上,还可以进一步放大传动比并提高牵引力,这就是所谓的“加力行驶”。
这套传动系统的性能放在这个年代其实还算是不错的,所以上个位面中的苏联也自T-44坦克开始在他们的坦克上使用这种传动系统,并且将该结构延续到更加著名的T-54/55坦克和T-62坦克身上。而后世共和国军迷们喜欢玩梗的“五对轮”家族,使用的传动系统其实也都是这种主变速箱加两侧转向变速箱的结构。虽然59式坦克曾经被房兵大校在电视节目中吐槽操作费力,但这主要是早期59式坦克的操纵系统没有液压助力的缘故,其实即使是早期的59式坦克操作也要比苏联的T-34坦克省力很多,要知道59式坦克转向时制动的毕竟是转向变速箱里行星齿轮的中间片,而当年T-34坦克的驾驶员们可是要在没有助力的情况下刹住内侧履带的主动轮啊,所以说江湖上传闻的二战苏军坦克驾驶员都是麒麟臂恐怕还真不是虚妄之词。
虽然装甲师的坦克驾驶员们对该传动装置的操纵性能的的反响还算不错,但是海伦娜依然决定在三号坦克上使用一种全新的传动系统,这便是后世著名的双侧行星变速兼转向装置。这其实是前面说到的那种主变速箱加两侧转向变速箱思路的自然延伸:既然两侧的转向变速箱能给坦克提供中间转向半径和额外的减速比,那如果我们继续增加两侧转向变速箱的档位数,不就能取代主变速箱的职能了吗?所以咱干脆不要中间的主变速箱了,然后给两侧的转向变速箱多增加几个行星排以提供更多的减速比,这样原本两侧主要负责转向的行星变速箱,就能同时承担变速和转向这两种功能。这样只要将两侧的行星变速箱挂在相同的档位坦克就能直驶,而转向时则只需要降低内侧变速箱的档位即可。
第三百零六章 总结问题
后世军迷谈起双侧行星变速兼转向装置这种坦克传动系统,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在冷战时期研制的三代坦克家族,但是这种传动系统的发明者其实是发明坦克的英国佬,他们早在一战期间就在MK.5坦克上尝试过用双侧行星变速箱同时负责变速和转向的方案,只是早期的行星式变速箱还无法提供足够的档位数量和变矩范围,所以这种传动方案在当时也就没能成为主流。但是随着过去数十年间传动技术的不断进步,制约这种传动方式发展的因素已经基本得到解决,这也是海伦娜选择在新型坦克上采用双侧行星变速兼转向装置的原因。
说到这很多读者可能会以为海伦娜这是要抄袭后世**T-72坦克所用的那套传动系统,毕竟这款双侧行星变速兼转向装置在同类传动系统中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但是海伦娜毕竟不同于那些只会复刻经典的穿越者前辈,虽然她甚至非常乐意借鉴武器设计史上的成功经验,但是她在为本位面的德国设计武器时总是不走寻常路。这倒不是因为海伦娜刻意标新立异,而是因为所有的经典武器都是特定的作战需求和具体的技术条件相互博弈的产物,而海伦娜所要寻求的恰恰是在现有技术基础的条件下,研制出最能符合德国未来作战需要的武器装备。
历史上**研制的T-72坦克所使用的双侧行星变速兼转向装置,在海伦娜眼中无疑是存在很多槽点的:
首先是作为单流传动系统,历史上T-72坦克传动系统的机械结构还是太过复杂了(和更加复杂的双流传动相比当然还算是简单的),这种坦克每侧的变速兼转向装置都设置有多达四排的行星齿轮组,从而为T-72坦克提供七个前进挡以及倒车档。
其次是规定转向半径和车速难以匹配,我们知道T-72坦克是靠内侧履带降档转向的。当内侧履带降档时,由于内侧变速箱的减速比高于外侧,所以内侧履带的转速也会低于外侧,这样坦克就可以实现转向了,此时坦克的转向半径是由内外侧变速箱减速比的比值决定的。
驾驶过汽车的同学应该都知道高速行驶时不能猛打方向盘,汽车速度越快,安全转弯半径也要越大,否则汽车就会有倾覆的危险。而驾驶坦克也是同样的道理,坦克的最小安全转弯半径必须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加。然而T-72坦克不同档位下的转向半径设置却极端不合理。这种坦克在挂七档和六档时,变速箱提供的所有转向半径都小于安全转向半径。这种尴尬的局面当然不是因为**设计师在画图纸时喝了过多的伏特加,而是因为设计师在设置前进档位时。必须在直驶性能和转向性能间进行折中,如果只考虑转向半径和速度匹配的要求,档位就无法覆盖高速直驶所需要的变矩范围了。
也就是说当T-72坦克用高档位行驶时,是不能通过给内侧履带降档来转向的。驾驶员想要转向还得先将两侧变速箱都降低到五档以下,然后再给内侧变速箱继续降档才能完成转向。如果驾驶员强行在高速档转向的话,结果就是飘移甚至翻车。不要以为**坦克在某些场合玩起飘移很帅气,其实这种飘移现象恰恰是坦克设计中需要避免的,因为坦克飘移时是不受控制的,在越野环境下很容易导致履带脱落,如果地面阻力较大则可能造成坦克倾覆。这可不是海伦娜在胡编乱造,后世俄罗斯举办的“坦克两项”比赛中的T-72系列坦克屡次出现的翻车事件,就是因为很多参赛选手为跑出好成绩,在高速行驶时违规对内侧履带进行降档操作导致的。
最后一个问题是T-72坦克的倒车性能也颇令人心酸,虽然T-72坦克有多达七个前进挡,但是倒车档却只有一个,而且这唯一的倒车档的减速比还被设置得相当大,甚至比前进一档的减速比还要大。这就导致T-72的最大倒车时速只有4.8千米,甚至比正常人的步行速度还要慢,倒车速度过慢对坦克应对复杂战场环境是非常不利的。
过慢的倒车速度配合高速时转向困难,再加上**坦克普遍偏小的火炮俯角,就构成了***战士绝不迂回、绝不后退、绝不低头的传说。当然传动方面的这些缺陷并不能掩盖T-72坦克在其诞生之初是一款非常优秀的武器装备,毕竟当**更先进的T-64坦克和相对廉价的T-72坦克高低搭配形成强大的第三代坦克矩阵时,西方国家能与之抗衡的三代坦克还在MBT-70坦克项目下马后的迷惘岁月中摸索着前行呢。
不过既然海伦娜决定在三号坦克上使用双侧行星变速兼转向装置,而且也总结出了历史上**的T-72坦克所使用的双侧行星变速兼转向装置存在的种种缺陷,自然是因为她已经想到了完美解决这些缺陷的方法,那么这次我们的海伦娜又能想到什么样的招数呢?
第三百零七章 推陈出新
上一篇:vtuber想尽情歌唱
下一篇:林叶的恋爱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