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类星体
一个多小时后,在舰上的厕所里吐得天翻地覆的海伦娜,撑着已经站不起来的双腿愤愤地咒骂:“该死的舰长,该死的贝恩克叔叔,你们怎么没提醒我今天有极速回转试验啊!!”
一下船,海伦娜看到久违的陆地,简直感动得眼泪汪汪,感叹道:“好奇害死猫啊,下次再也不好奇跟船出海试航了。”
1925年10月28日,完成全部试验“埃姆登”号正式入列德国海军。
与此同时,根据《华盛顿条约》的许可,“埃姆登”级的姊妹舰们也在加速建造,其中二号舰已经下水,并命名为“德累斯顿”号,三号舰和四号舰也相继开工,排水量更大的8500吨轻巡洋舰也走上了绘图板,德国海军即将迎来了一个新舰建设的小高潮。
第二十九章 高速重弹
“埃姆登”号的试航中表现出的惊人速度让德国海军为之欣喜若狂,不过海军官方只是低调地对外宣称“埃姆登”号的最高航速为32节。
隐瞒“埃姆登”号航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引起英国和法国分析人士的注意。虽然一艘6000吨级的轻巡洋舰本身并不能给艨艟如云的英国和法国造成实质性的威胁,但其36节以上的高航速背后所代表的德国造船技术的进步依然可能让英法坚定遏止德国海军东山再起的决心。
其实此时的世界上隐瞒战舰航速的并不只有德国一家,在地球的另一边,日本海军对于其新建成的长门级战列舰的航速也一样进行了隐瞒。
日本声称长门级的最高航速为23节。这个航速看起来和“大七”(指此时世界上装有16英寸级别的重型火炮的七艘战列舰)中的其他两级:美国的“科罗拉多”级(航速21节)、英国的“纳尔逊”级(航速23节)相差不大。但事实上,长门级在试航中曾达到过26.7节的高航速,放在一战期间妥妥的战列巡洋舰的航速水准,放在现在也是一艘货真价实的高速战列舰!
好吧,又扯远了。回到德国这边,6000吨级的轻巡洋舰已经如此优秀,德国海军对于新的8500吨级轻巡洋舰自然抱有了更高的期待。
在海军看来,“埃姆登”级除了6门155mm主炮的火力偏弱之外,几乎是一艘完美的6000吨级轻巡洋舰。按照《华盛顿条约》的文本,新轻巡洋舰的主炮口径上限虽然依然是155mm,但主炮数量却不再受到限制,海军自然迫不及待地要求提升新舰的火力。
其实在海伦娜看来,说“埃姆登”级主炮数量少或许没有大错,但说“埃姆登”火力偏弱,海伦娜是绝对不会认同的!因为“埃姆登”级的主炮不是一款普通的155mm炮,而是一款脱离了低级趣味的155mm炮!
如何提升动能炮弹的穿透力?一百多年来,这一直是无数军工领域的专家耗费毕生心血,苦心孤诣研究的问题。不过就可以努力的方向论,其实只有两个方向:一是提升炮口动能,即炮弹出膛时所携带的动能;二是提升炮弹对炮口动能的利用效率。
先说提升炮口动能的方向,这一方向大概有三条路可走:
第一条路是扩大火炮口径。火炮口径越大,炮弹的底部面积就越大。当膛压一定时,炮弹所受到的推力自然就越大,同等条件下的炮口动能自然越大。
第二条路是提高身管长度,火炮身管越长,炮弹的加速距离就越长,对火药燃气推力的利用就越充分,炮口动能自然就越大。
第三条路是增加发射药量,炮弹的动能归根结底来源于发射药中蕴含的化学能,发射药装得越多,发射时产生的高温燃气就越多,炮弹受到的推力也就越大,炮口动能自然也越大。
由于条约型巡洋舰的主炮口径被严格限制,所以如果想走提高炮口动能这条路,基本上只能在加长身管和增加发射药上动脑筋了。
说起来很容易,但实际操作起来就会发现这两条路走起来都不那么轻松。
先看提高身管长度,也就是增加火炮倍径。这条路面临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制造难度上升,二是边际效用递减。
制造难度上升很好理解,越长的炮管加工越困难,达到一定倍径之后,再想延长身管,成本会急剧上升,良品率会急剧下降,而且为了保证身管刚度还要付出重量代价。当年美国把自己无畏舰上的14英寸主炮倍径从45倍径增加到50倍径时,就出现过良品率大幅度下降的问题。
边际效用递减则是因为开火后,炮弹在炮膛内并不是均匀加速的,随着发射药燃气的膨胀,燃气温度和压力逐步降低,炮弹受到的推力也逐步减小,加速度也随之减小。也就是说你把火炮身管从40倍径加长到50倍径,炮口动能增加可能很明显;但你把身管从50倍径加长到60倍径,炮口动能的增加就没有那么明显了。如果你继续加长身管,效果还会继续衰减!
再看增加发射药量,也就是军迷们俗称的“嗑药”,这个方法比较简单粗暴。不过这条路同样面临两个问题:一是火炮能否承受,二是精度能否保证。
增加发射药量意味着更高的膛压,更大的后坐力,这对火炮的承受能力提出了很高的挑战,必须考虑火炮能不能经得起这样的折腾。即使火炮能经得起这样的折腾,增加发射药量也会减少火炮寿命。意大利“维内托级”战列舰上的安莎尔多1934型50倍径381mm主炮就是一门著名的“嗑药炮”,身管实际寿命只有110发左右。
除了火炮承受力外,“嗑药”还可能影响火炮精度,炮弹出膛后急剧膨胀的未燃尽的发射药燃气会在炮口形成膨胀的风暴,这不仅会干扰自己炮弹的精度,在多联装火炮上,各门炮之间还会相互干扰(延时射击对这个问题也只能缓解,不能消除)。
说完了提升炮口动能的路径,再来看提高炮口动能利用率这个方向。这个方向大概有两条路可走,第一条是提高炮弹的存速能力,第二条是提高炮弹的穿甲效能。
所谓提高炮弹的存速能力,也就是降低炮弹在飞行中的速度损失。总的来说弹重更重、弹形更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飞行速度越慢(因为空气阻力差不多和炮弹飞行速度的立方成正比)的炮弹,远距离存速能力就越强。
所谓提高炮弹的穿甲效能,就是降低炮弹的穿甲阻力,设计更科学的被帽,更修长的弹体都有利于降低炮弹穿甲时受到的阻力。
为了提高“埃姆登”级的这款155mm舰炮的穿甲威力,海伦娜和德国设计师做了很多努力。
在提高炮口动能方面,“埃姆登”采用了60倍径的长身管并适度“嗑药”。德国的深孔加工技术在世界上是领先的,但60倍径也是德国在巡洋舰级别的主炮上,在技术允许、成本可控的条件下所能使用的最大倍径了(上个位面的“柯尼斯堡”的150mm炮、希佩尔的203mm炮也差不多都是这个水平)。
在提高炮弹对炮口动能的利用效率方面,“埃姆登”的主力弹种为风帽被帽穿甲弹,采用了弹体修长的重型弹丸,配合坚固的重型硬被帽和尖锐的风帽,弹重达60千克,远距离存速能力较好,穿甲阻力也较小。
最终“埃姆登”的主炮可以把60千克的重型弹丸以900米/秒的初速爆射而出,且精度也完全得到了保证(“嗑药”对精度的影响也要看情况,“沙恩霍斯特”的283mm主炮也算“嗑药炮”但精度不错)。
相比之下上一个位面中魏玛德国海军的“柯尼斯堡”级轻巡洋舰的150mm(实际上是149.1mm)主炮虽然初速达到了惊人的960米/秒,在6英寸舰炮中可谓出类拔萃,但其弹重只有45.5千克,在6英寸级别的舰炮中属于垫底水平。算起来“埃姆登”级的炮口动能比上个位面中的“柯尼斯堡”级高出了近16%!
配合存速能力良好的弹药,“埃姆登”能在15000米的距离上击穿110mm的垂直装甲和30mm的水平装甲,“最强6英寸”的宝座看起来已经是稳如老狗了。
“埃姆登”的主炮威力足够了,8500吨轻巡完全可以沿用这一款嘛,海伦娜想:不过炮管的数量必须增加了。
第三十章 屠幼舰队
在海伦娜看来,有了“埃姆登”级轻巡洋舰的技术验证,新的8500吨级轻巡洋舰就具体的技术应用层面而言,实际上已经没有多少可担心的了,只需要顺着“埃姆登”开辟的道路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即可,更大的问题反而是未来德国大中型水面战舰的定位问题。
面对称霸大洋数百年的英国这个强大的对手,德国的大型水面战舰应该怎么用才能实现效能的最大化?在上一个位面中,这个问题可谓长期困扰着德国海军,德国水面舰队的建设思路也因此在舰队决战和海外破交之间反复摇摆。
不过,就海伦娜看来,德国大中型水面舰艇应该用于舰队决战还是海外破交的争执毫无意义,因为这两条路都是死路!
首先,把大中型水面战舰定位于舰队决战这条路是肯定走不通的。
一方面是德国的国力不允许。前面说过,德国作为陆海复合型国家,要牺牲陆军全力经营海军是不现实的,所以德国能给海军的投入必然远远低于英国。一旦战争爆发,英德对海军投入的差距还会进一步拉大,因为德国陆军的扩张会占用大量军费。如果考虑到战时德国需要保持一支规模庞大的潜艇部队,水面舰艇能得到的投入就更可怜了。
另一方面是重建时间不允许,在上一个位面中,德国和英国在1935年签订《英德海军协定》,规定德国可以拥有不超过英联邦海军舰艇总吨位的35%,《凡尔赛条约》套在德国海军头上的枷锁才算初步放开,这时距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只剩下四年了!
其次,直接把大中型水面舰艇作为海外破交舰其实也不是很合适。
德国用水面舰艇破交,始终面临一个困境:你的单舰战斗力再强,英国都能一步步聚拢起比你更强的海上力量;你的航速再快,也经不起一次次战斗的损伤。退一万步说,哪怕你每次作战都能毫发无损,日渐短缺的燃料、缺乏保养的动力、难得清理的船底也会让你的航速一步步降下来。
换句话说,德国的破交舰在海外只要被发现,除非你能开无双,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冲回德国本土,否则必然是凶多吉少!英国的侦查力量根本不需要打败你,只需要打伤你,甚至只需要跟上你,自会有优势舰队来把你的破交舰剿灭掉。
在上一个位面中,德意志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都曾经把大中型水面战舰作为破交舰。虽然这些破交舰船曾一度给英国带来很大损失,但最终结果基本上都差不多: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被英国的优势兵力摁死。
比如那只美丽的“东方天鹅”——“埃姆登”,在一百多天的破交战中,“埃姆登”中一共击沉了16艘英国商船,价值超过500万英镑,可谓战果辉煌!但最后“埃姆登”还是被该死的新锐巡洋舰“悉尼”号堵住,搁浅投降了。
轻巡洋舰不行,强大的战列舰也好不到那里去,冲进大西洋的“俾斯麦”还不是被一顿围殴,含恨而终了吗?虽然英国损失了“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也被击伤了,但人家英国家大业大啊,玩兑子游戏,别说一兑一,就是二兑一,英国也是稳赚不赔啊。
所以,德国在海外给英国的交通线搞破坏,能依靠的不是舰船的航速迅捷,防护坚实,火力强横,而是平时很容易被人忽略的隐蔽性!
德国在海外破交活动中,混得相对滋润的是什么舰种?是潜艇和伪装巡洋舰!对于艨艟如云的英国皇家海军来说,最麻烦的对手不是火力最强的对手,不是装甲最坚的对手,也不是速度最快的对手,而是找不到在哪儿的对手!这个和后世美国大兵不怕萨达姆的坦克大炮,却怕小小的路边炸弹是一个道理。
说到这儿,各位可能会问海伦娜了:既然海上决战不能指望,直接拿大中型水面战舰破交效费比又不高,那你说德国的水面舰队该干嘛呢?咱总不能放弃治疗,待在港口里当存在舰队吧?
对于这个几乎无解的问题,海伦娜在熬死了无数脑细胞后还是给出德国水面舰队了一个相对比较可行的任务定位,那就是:通过不断打击英国的北海封锁线,间接支援潜艇和袭击舰的远海破交活动。
攻击英国的北海封锁线是手段,支援潜艇和袭击舰远海破交是目的。
在上一个位面中,除了配合自家陆军的行动外,德国海军的作战任务基本上就两个:第一是破交,即破坏盟军、尤其是英国的海上交通线;第二是反封锁,即破坏英国对德国本土的封锁。相应的,英国海军的作战任务正好反过来:第一是反破交,即保护海上交通线不被德军切断;第二是海上封锁,即防止德国从海外获得资源。
说到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对德国的海上封锁,主要依赖的是北海封锁线。这条封锁线并不是一条简单的直线,而是一个大纵深、立体化、攻守兼备的体系。这个体系主要由海岸观察哨/雷达站、远程巡逻机、巡逻舰船等组成。
如果说二战中海狼王邓尼茨的水下狼群是套在英国脖子上的绞索,那么这条北海封锁线就是关押德国海军的牢门。这条封锁线不仅限制了德国海军的活动,还使得德国的海上贸易几乎中断,除了运输潜艇和伪装运输船偶尔能带回一点聊胜于无的物资外,德国从海外直接进口资源的通道基本上处于关闭状态。
以二战中德国海军所可能拥有的实力,想把北海封锁线这扇牢门彻底打破,海伦娜认为这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要大英帝国还有一口气在,即使德国暂时打坏了牢门,英国也会尽全力修补。
虽然没法直接把监狱拆了,但是海伦娜认为德国海军水面舰队这个被关在北海的囚犯依然应该时不时把狱卒暴打一番。因为海伦娜认为这件事既有可能性,也有必要性。
在海伦娜看来,英国的北海封锁线虽然严密,但也有其无法克服的缺点,这个缺点就在于这条封锁线的眼睛和拳头实际上是分离的:
英国皇家海军的主力是不可能天天在封锁线上巡逻的,主力舰队出动耗费巨大,出动一次还得花大量时间维护保养,英国还没财大气粗到拿航母和战列舰巡逻的地步!所以平时这条封锁线上只有巡洋舰、驱逐舰甚至各种临时改装的辅助船只游弋,主力舰队则驻扎在本土的各大港口待命。这些巡逻舰艇和飞机,一旦发现德国舰艇,如果敌人实力不强,巡逻的巡洋舰和驱逐舰就自己搞定,如果敌人实力强悍,就暂避锋芒,召唤大舰队围追堵截之。
这套体系其实有个问题:充当耳目的大多是一些老式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和辅助舰艇,外加慢悠悠的侦察机。这些耳目本身的战斗力其实不强。主力舰队虽然可以随时出动,但从生火到拔锚再到赶到战场毕竟有一个时间差!
要知道,在整个二战期间,英国的巡洋舰和驱逐舰数量一直是极度不足的,一面要维系北海封锁线,一面又要给商船队护航。如果更多的巡洋舰和驱逐舰被用在北海封锁线上,用于护航的兵力必然更加捉襟见肘!那么活跃在英国各条航线上的海狼们和伪装海盗船们,想必会享受到更加愉快和丰盛的宴席!
针对英国北海封锁线的这一漏洞,海伦娜准备把罪恶的魔爪伸向这些弱小、可怜无助的“中学生”和“小学生”们!德国的水面舰队建设也将围绕猎杀这些“小学生”和“中学生”打造。
第三十一章 九炮轻巡
怎样的巡洋舰才适合猎杀英国在北海封锁线上巡弋的驱逐舰和巡洋舰?海伦娜给出的答案是:高航速、重装甲,强火力。
这句话看起来好像是一句正确的废话,因为更高的航速、更重的装甲、更强的火力是每一条战舰的追求。对此海伦娜表示,自己并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有主次、有取舍、有分寸地追求这三大性能。
如果要海伦娜说得详细一点,就是下面三条:第一条:德国巡洋舰的航速既要足够追杀英国的巡逻舰队,又要能躲避数量或者质量占优势的对手的追杀;第二条:德国巡洋舰的防护要能在巡洋舰级别的火力下保证核心区域完好,非核心区域要有一定的冗余度;第三条:德国巡洋舰的火力必须能对巡洋舰及以下级别的对手构成致命伤害。
对于第一条说的速度问题,海伦娜认为“埃姆登”级36.6节的航速已经完全够用,新舰航速只要不低于这个标准就可以了。按照上一个位面的英舰航速数据,这个速度不仅能轻易追上航速30-32节的英国巡洋舰,就连英国那些航速35-36节的驱逐舰也难以摆脱追击,虽然英国驱逐舰的静水航速并没有慢多少,但在波涛汹涌的北海上,英国驱逐舰是绝对跑不过吨位更大的巡洋舰的!
第二条所说的防护同样很重要。德国巡洋舰在与英国巡逻舰队交战的过程中,光是能打赢还不行,还要保证航速不能出现严重损失。就算你击沉了对手,如果自己也被重创而大幅减速,那么很可能就回不去了。要保证不在战斗中出现严重失速,不仅需要保证核心舱在巡洋舰级别火力面前的坚实可靠,非核心区域也需要保证一定的冗余度,不能因为几发炮弹就大量进水,从而影响航行能力。
在确定了前两条原则后,第三条火力方面的要求就需要仔细拿捏了。
条约限定轻巡洋舰的8500吨的标准排水量,就算德国用上超标大法,也顶多让实际排水量上涨到9500吨左右的水准,否则很难保证不露馅。毕竟这时的德国还不能像上一个位面中日本在最上级上做得那么明目张胆。在这种情况下,新舰既要能追上驱逐舰的高航速,又要能抵挡8英寸舰炮的重装甲,留给火力的空间实在不多。
本着为德国在三联装舰炮上积累经验和为将来在有必要时换装双联装203mm舰炮的考量。海伦娜和技术人员在反复讨论之后,还是采用了三座三联装155mm炮塔前二后一首部背负布置,这也是上个位面比较经典的巡洋舰舰炮布局。
其实按照设计人员的估计,如果能放宽一些对航速和防护的要求,比如把航速要求降低到33-34节,防护保持在“埃姆登”级的水准,再塞进一座三联装155mm炮塔,形成前二后而首尾背负也完全不是问题。
四座三联装共12门155mm炮!换成8英寸炮后就是四座双联装203mm炮!这样设计的话,新舰改造后火力和航速直接和上个位面纳粹德国的“希佩尔”级重巡洋舰相当,舰体防护则比“希佩尔”高了几层楼,最难能可贵的是吨位只有希佩尔的2/3!虽然上个位面的希佩尔对于排水量的浪费程度让人不忍直视,但这个成就也足够惊人了!
如果不是对德国海军战略环境的坑爹之处有深刻的了解,当时对于这个提议海伦娜几乎就要心动了。正当海伦娜还在做思想斗争的时候,海军总指挥贝恩克上将却先海伦娜一步否决了这个方案,而肯定了采用三座三联装155mm炮,强化航速和防护的方案。
“小丫头是不是在为12门155mm炮方案被否定而惋惜啊?”见海伦娜一脸肉疼的表情,贝恩克上将笑眯眯地问海伦娜。
现在贝恩克和海伦娜几乎已经成了忘年交。对于海伦娜提出的通过攻击对手封锁线上的薄弱环节,间接支援海外破交的提议,贝恩克上将也持相同意见。相反,对于海军中出现的把新型巡洋舰定位为海外破交舰的呼声,贝恩克则一直是不赞成的。
“我知道你想要说什么,保罗叔叔。我像是经不起诱惑的人吗?”海伦娜噘着嘴说:“如果叔叔是英国海军的指挥官,一定更中意12门155mm炮的方案,是不是?”海伦娜心想:放在上个位面,12炮方案不就是英国“爱丁堡”级轻巡洋舰的强化版嘛。
贝恩克上将和海伦娜对视一眼,拍着海伦娜的肩膀哈哈大笑。
……
新舰实际标准排水量被设为9600吨,总体方案很快就定了下来:
主火力比“埃姆登”提升了50%,为三座三联装60倍径155mm主炮,且保留未来换装三座双联装203mm舰炮的能力。
防护则在“埃姆登”级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和强化:
垂直装甲依然完整地包裹着整个弹药库和动力舱,依然是30mm剥被帽装甲+200mm发泡水泥层+130mm(最下端逐渐削减到90mm)表面硬化装甲结构,但得益于更宽的舰体空间,新舰主装甲倾角从“埃姆登”级的12度增加到了20度,实际防护水准进一步增强。
水下防护依然是90mm-30mm的高弹性钢,倾角同样增加到20度。主水平装甲厚度依然为80mm,但主水平装甲两侧和垂直主装甲连接的地方增加一个18度的切俯角,俯角部分的水平装甲加厚到130mm。这样可以在维持核心舱高度的同时减轻一点重量。装甲盒两端垂直装甲厚度增加到130mm。
炮塔正面为倾斜45度的210mm表面硬化装甲,炮塔侧面、后部和顶部均为厚度为105mm的均质装甲,炮塔座圈侧面厚240mm,前后厚130mm。指挥塔侧面装甲厚210mm,倾斜12度,顶部厚80mm。传动轴用半环形装甲套筒保护,套筒侧面厚240mm,顶部厚80mm。舵室用独立装甲盒保护,侧面210mm倾斜12度,顶部厚80mm。
动力依然是6台带内置过热器的常压圆形炉膛锅炉,两台串联/并联冲动式蒸汽轮机的配置。但蒸汽参数进一步提高了,蒸汽温度达到400度,压力40千克/平方厘米,整个动力系统设计输出功率为96000马力,预计航速不低于36节。
作者有话说:大家对坦克、战机、潜艇有没有兴趣?再坚持一下,这事得等到小胡子上台后,海伦娜才能放开干。
第三十二章 增压锅炉
“埃姆登”级和即将建设的8500吨级轻巡洋舰之所以能拥有极高航速的情况下披挂上厚重的装甲,主要依靠三点:第一点是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的动力系统;第二点是领先时代的减阻设计;第三点则是节省重量的结构设计,包括装甲参与承力和大量使用焊接技术代替铆接(上个位面中的“埃姆登”号通过用焊接代替铆接节省下363吨的重量,本位面则节省了超过400吨)。
至此,海伦娜的提高战舰吨位利用率的金手指也被用得差不多了。海伦娜盘算了一下,除了继续在原有的技术道路上深挖潜力外,自己口袋里只剩下增压锅炉这个压箱底的宝贝了。
所谓增压锅炉是相对于常压锅炉而言的,增压锅炉的燃料不是在常压下燃烧的,而是在远高于外界压力的环境中燃烧的,具体做法一般是用锅炉排出的废气带动涡轮,进而带动压气机把压缩后的空气送入燃烧室。如果废气压力不足时,也可以用电机或者机械带动压气机给燃烧室增压。
由于燃料是在高压下燃烧的,增压锅炉的燃烧效率和传热强度都远远高于常压锅炉,在同等输出功率的情况下,炉膛容积和换热面积可以远远小于常压锅炉,所以增压锅炉在体积和重量方面相比常压锅炉有巨大的优势!
在上一个位面中,军迷总是惊叹于法国“黎塞留”级战列舰动力之强劲,体积之紧凑,航速之迅捷。
事实上,仅仅就蒸汽参数而言,“黎塞留”级的动力和同时期的其他战舰相比并不突出,其蒸汽压力为29.71千克/平方厘米,蒸汽温度为350度。这在30-40年代是一个比较平庸的参数,和美国、德国动辄超过400度甚至450度的锅炉蒸汽温度相差甚远。
但是“黎塞留”有一项黑科技:它用了诺盖型小水管增压锅炉,燃烧室压力是其他国家战列舰使用的常压锅炉的两倍以上!高效的增压锅炉让动力舱空间并不宽裕的“黎塞留”级拥有非常强悍的动力:在试航中,“黎塞留”号曾经以178000马力的动力输出,跑出过32.6节的高航速,堪称最快的条约型战列舰!
当然增压锅炉也有缺点,那就是维护间隔更短,保养起来也比较麻烦。所以尽管增压锅炉有种种优点,上一个位面中的美国还是忍痛割爱,在战后的战舰动力上坚持采用常压锅炉。毕竟,山姆大叔的战舰是需要全球部署的,而海外基地很难拥有本土那么良好的锅炉维保条件。
战后的苏联倒是取代法国成为了增压锅炉的拥趸,苏联的战舰主要依托维保条件良好的本土作战,增压锅炉的缺点压根不是问题,圆膛锅炉和增压器的组合,使得苏联海军的锅炉虽然在蒸汽参数上落后于美国,但在锅炉的紧凑性上一直遥遥领先。
值得一提的是,上一个位面苏联解体以后,红色帝国原本完整的增压锅炉的制造和维护体系也被粗暴地割裂了,俄罗斯依靠手头的那点残砖碎瓦短时间无力重建这一体系。刚开始时,俄罗斯还能靠苏联时期剩余的配件勉强度日,甚至陆续向中国出口了四艘“现代”级驱逐舰(前两艘是苏联时期就部分完工的,后两艘新建的也采用了部分苏联时期生产的配件)。
21世纪以后,苏联时期的存货被用光的用光,卖掉的卖掉。俄罗斯再也无力维护那些需要精心伺候的增压锅炉,于是那些采用增压锅炉的战舰不是瘸腿,就是趴窝。不仅“现代”级变成了所谓“军港保卫者”,就连“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这样的海军顶梁柱,也只能常年以不到20节的航速拖着滚滚浓烟,在北冰洋冰冷的海水中蹒跚而行。
不过舰用增压锅炉的故事并没有就此完结,熊大没落后,共和国成了舰用增压锅炉的新旗手,继续谱写舰用锅炉的传奇。
舰运即国运,诚哉斯言!
……
为后世的熊大默哀了一秒钟,海伦娜回到了现实,在她看来,圆膛增压锅炉其实很适合德国,毕竟德国海军的水面舰艇基本没有在海外基地部署的需求,所以增压锅炉维护要求高的问题并不突出,相反增压锅炉的体积和重量优势却能大大增强德国战舰的性能!
其实海伦娜的野心还不止于此,她希望通过增压锅炉的废气涡轮增压器的研制,把高温涡轮这条线点开,毕竟今后高温涡轮的想象空间还是很大的:什么涡轮增压内燃机啊,什么泵压式液体火箭发动机啊,什么涡轮喷气式发动机啊都离不开高温涡轮!
虽然相比前面说的那些玩具,锅炉增压器的工作温度还没有那么变态,但科技树总要从简单的开始一步步往上爬嘛,步子太大容易扯到……
好吧,这辈子已经没有了……
海伦娜早在从几年前就开始布局增压锅炉,并且在陆上进行了原理样机的试验,且获得了很大成功。最近,经过完善的增压锅炉型号正在一条用于波罗的海快运的散货船上进行进一步验证。
虽然增压锅炉在货船上的试验表现还算良好,也陆陆续续修正了一些小毛病。但是由于增压锅炉的技术跨度确实不小(上个位面中要到30年代舰用增压锅炉才算实用化),海伦娜对于把增压锅炉放在德国自己的军舰上做试验还是有一点疑虑的。毕竟德国从《华盛顿条约》中得到的份额不是很多,每一条战舰都非常宝贵,试错成本太高。
海军的态度也差不多,虽然“埃姆登”的动力系统也有很多创新,但这些创新基本都是在已有的技术上更进一步,比如常压圆膛锅炉和反动式蒸汽轮机都能不算是全新的技术,总体风险还是可控的。相比之下,增压锅炉上军舰之前可没人玩过,此时的德国海军虽然也喜欢新技术,但要拿为数不多的新舰当小白鼠,德国海军也不乐意。
看起来,海伦娜需要从外国找一只乐意既尝试新技术又乐意掏钱的小白鼠了。海伦娜的运气不错,不久之后,一只“可爱的”小白鼠就进入了德国人的视野。
上一篇:vtuber想尽情歌唱
下一篇:林叶的恋爱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