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你也想试试人形少女的铁拳吗? 第100章

作者:神性混合体

  正如两年前联大会议中提到的那样,信夫山事件的后遗症是难以估量的。

  现在所面对的灾难不过是接下来将会降临在人类文明之上一系列考验的序章而已。

  然而,世界各地先后爆发的地区战争,已经很好地证明了人类所面对的最大威胁不是贫穷、饥饿、坍塌液,甚至不是被傲慢自大的科学家们发掘的遗迹,而是人类自己。

  就在拉斐尔等人为了身体资料四处奔波的时间中,肯尼迪航天发射中心正在进行最后的发射检查。

  这天是难得的好天气。

  海面风平浪静,天空碧蓝无云,高空中ELID坍塌辐射数值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所有条件符合要求,就成了宝贵的发射窗口。

  猎鹰系列重型火箭在发射架上整装待发,只要最后的检查程序走完,这架搭载着人类最新技术、实时监视北美环境的同步轨道卫星就可以升天了。

  像这样的卫星,美国计划发射3枚,基本做到全境覆盖。

  后续的发射计划视情况决定,若是计划达到预期,联邦政府将加大预算,将全球纳入监测当中。

  欧洲航空局也表露出相同的意愿,打算在这个领域同传统航天大国展开竞争。

  有竞争,应该算好事吧,大概。

  也在这个时候,海军陆战队完成集结与国土战略局特工进驻西南地区隔离墙边境,与近千万广域性低辐射感染生物体展开了拉锯战。

  这是场注定会爆发的战斗。

  由于资源的过度倾斜,还在难民安置,金融稳定与提振等诸多问题的犹豫不决,导致本土多座大城市爆发动乱。

  临时接任的新总统在7年后再次启动了51号政令,命令国土战略局抽出资源,以协助的方式加入城市警方,全面投入动乱地区的镇压行动。

  就像所有事情都集中起来了一样,新苏联单方面宣布,重启《遗迹武器限制谈判》。

  突如其来的宣称,引发了轩然大波。

  本就为了消弭信夫山遗迹爆炸后遗影响的各国,不得不分出精力来参加协商谈判。

  搬迁到伦敦办公的联合国遗迹管理署也发布了《信夫山事件调查报告》,以微弱优势通过了联大决议,西欧诸国,美国加拿大和拉美诸国在决议中投反对票。

  境外接连迸出的爆炸性消息,助长了境内的暴乱环境,新奥尔良迅速成为最先沦陷的牺牲品。

  纽约上演过的事情再次发生了。

  路易斯安那州南部的最大海港城市短时间内失去了所有秩序,市政和军警力量没有进行任何通告,就这样抛下仍在努力维持秩序的国土战略局特工。

  这次没有病毒威胁,也没有坍塌液的影响,却以惊掉人双眼的方式放弃了城市。

  该市长在新闻发布会上大言不惭地说,他遵循了市民的意见,将权力重新交给了人民。

  随后,负责维护城市治安的警察系统解散,所有受雇警务人员要么分配到别的城市就职,要么一次性领取合同量三倍的补偿金离职。

  此番操作直接让新奥尔良成为极限生存爱好者、枪战爱好者的天堂。而付出代价的却是生活在城市中,因为各种理由而无法离开的普通人。

  听说,俄国列宁格勒州也差不多陷入了相同的境况,新苏俄为了恢复具有“西伯利亚大动脉”称呼的跨州铁路,将大部分的注意力和资源都投入进去。

  他们非常期待通用工业机器人的表现,让污染区内被完整废弃的工业设施活过来,比任何事都来的重要。

  于是,他们在列宁格勒的诺文斯克地区设立了经济特区,其设立的主要目的是更加便捷的对欧洲出口能源、引进欧洲的资本和技术。

  起初,该经济特区的表现非常亮眼,进入的公司也非常老实。

  但没多久,他们就不再局限于参与经济建设,开始设法渗透当地的行政机构,还设法对俄军事设施展开间谍行动,实质意义上危害俄国安全。

  作为回应,俄布决定启用过去俄国设立的PMC公司,将其重新命名为“BEAR”战斗突击营,调查涉案组织和资本集团。

  “BEAR”不是为了应对列宁格勒州诺文斯克危机成立的手套,而是前俄联邦一项秘密法令成立的。

  这一顶着PMC名头的组织,实际上跟90年代前苏联解体后诞生的大量反政府组织和极端组织肆无忌惮展开恐怖活动有关。

  为了避免国内直接动用军队进行镇压造成的不良影响,“BEAR”顺势成立。多数时候,该部的作战部队均来自现役特种部队,就连后勤都由军方直接负责。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俄国境内形势的好转,现役单位临时转入的次数越来越少,该部也逐渐放开手脚,吸纳来自很多国家的退役人员进入。

  在过去,他们参加了各种冲突,例如在叙利亚内战中的行动,也能在顿巴斯战争中见到他们的身影。

  除了在诺文斯克地区找茬外,还在中东、非洲等地区展开调查活动。

  俄布为了支持“BEAR”的活动,让现役特种部队换上“BEAR”的制服参与活动。

  表面上为私人安全承包公司PMC,实质上受内务部直接管辖,执行不适合新苏联(红)军直接出面的任务。

  这样一来,他们就规避了国际政治上存在的风险,将双方的明争暗斗定义为私人承包公司之间为了金钱财富的战争,而非国家层面的对抗。

  新苏俄下场肉搏的动作,那些做了小动作的跨国公司自然一清二楚。

  他们没有掖着藏着,直接将诺文斯克地区的动荡拿上台面,一边宣称新苏联不尊重人权,不尊重商业运行规则,一边加大雇佣军的投入,将宣称的“动荡”兑现到现实,最用用“人道主义危机”的由头鼓动联合国派遣维和部队。

  双方有所克制的局面因此而被打破,披着“BEAR”的特种部队不再有顾虑,而遵从大型财团命令的“USEC”私人安全承包公司也为了“公司的利益”加大攻击力度。

  至此,该地区隐隐成为新苏联与欧洲对抗的第一线。

  世界大战要爆发的话,或许这里就是新的原点吧。

第183章 灵魂

  “我们要去安纳波利斯,”拉斐尔对售票员说,“如果有可能,要两个头等舱。”

  “嗯,27分钟后有一趟飞往安纳波利斯的航班。小姐尊姓……?”

  “埃里森。”拉斐尔回答说。她记得这张信用卡上的这个名字:戴安娜·埃里森,说着便打开挎包,拿出信用卡递上。

  在安纳波利斯机场的不记名保险柜里,她有一本使用这个名字的护照,配套的信用卡也使用了这个名字,额度还算不错,而且在过去的6个月内没有使用记录。

  这位售票员或许以为自己的干活速度还挺快,可是旁边等候的铃音已经表现出不耐烦。

  就在这时候,她意识到铃音手里还捏着把手枪,或许是因为这个才表现出异样吧。

  “好了,埃里森小姐,你们的机票,一号登机口。有一班飞往安纳波利斯的飞机,从A-34登机口起飞,头等舱座位1C/D,还有什么问题吗?”

  “没了,谢谢。”

  拉斐尔拿过机票放入口袋。找到候机大厅的入口处后,她径直走去。

  “拉斐尔!”铃音拖着行李箱,着急说:“东西都没处理呢!”

  “枪吗?那东西检测不出来。”

  拉斐尔一脸轻松地走进去,穿过金属检测门时,铃音预料中的警铃压根没反应。搭载了防弹板和内置弹匣的小巧双肩包也没在X光的探测下暴露真容。

  检查员手中的强磁探测针也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从传送带上取回双肩包后,拉斐尔朝铃音招招手,示意她别磨蹭,赶紧进来。

  她看到这个地区级小机场总共就只有两个登机口,但里面却开设了两个风格迥异的酒吧。

  她过去要了两杯伏特加,带着铃音将各自的那份酒液一饮而尽后,她们顺利走过登机口,把机票递给检票员。

  出了门,那是一架波音737客机。

  5分钟后,APU引擎提供的电力带动机翼翅膀下的涡扇引擎开始转动。

  大约停留了10分钟,这架客机总算离开了滑行道,等待空管发放起飞许可。

  她们坐的是头等舱,酒水免费,最让人满意的是,她们享受了飞机的左侧角落,没有人来打扰她们。

  此时,两人需要的是思考,非常周密的思考,敏捷却不草率的思考。

  当飞机开始起飞滑跑的时候,发动机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拉斐尔闭上眼睛,心里在想,好了,这次你得到了什么?你该做什么?

  也许这是两个很简单的问题,但是,她必须先回答好第一个问题,然后才知道如何去回答第二个问题。

  因为菲利普死都没有说出半点可用的消息,使得拉斐尔差一点就开始祈祷上帝,尽管她不相信这种神神叨叨的东西。

  然而,她睁眼凝视着舷窗外那一片漆黑的大地,思绪正在这茫茫夜空中任意飘荡着。

  十多分钟后,飞机顺利地降落在一座小城市的机场,部分乘客带着行李纷纷走下飞机。

  拉斐尔看了看表,比预定的时间提前了几分钟。她拉起舷窗遮光布,从机舱里看出去。

  对面航站楼同样无比沧桑,饱经岁月的洗礼。

  大约等了三十分钟,机内广播传来了这架飞机将起飞的通知。

  拉斐尔让空乘小姐拿走空酒杯,继续思考着下个目标要怎么炮制。

  首先,他的家人一定得控制起来,不能像菲利普先生的妻儿那样干脆利落的杀死。

  另外,还得准备一套手术工具,用来折磨研究员的同时,利用对方的身体验证一些生物医学方面的知识。

  听起来有些残忍,实际上场面会变得无比血腥和残酷。

  当然,若是对方愿意配合的话,她不介意送对方一个痛快的结束。

  接着,波音737从登机口往后退去,然后滑上跑道,飞向暮色苍茫的夜空。

  空姐送来的酒被拉斐尔拒绝了,她一路上都在享用这种东西。

  虽说少量的酒会对她整理思绪会有帮助,但是,超出接受的阈值会让机体产生强烈的眩晕模拟,这就没有必要了。

  倒是铃音,她来者不拒。铃音的想法拉斐尔大概知道,抱着既然头等舱酒水供应免费,那就尽可能地值回票价的念头,像饕鬄似的不断尝试各种酒品。

  这天她收获了什么?她所知道的与她在研究局总部了解到的所见所闻是否一致?

  回答第二个问题比回答第一个问题要容易些:她今天的收获不足以展开下个阶段的脱离行动。

  拉斐尔从回答问题的思考中跳出来,她无比确定,脱离“管制”这件事始终排在最优先选项。

  她必须杀死所有的研究员,然后取走所有的资料,再利用伪装身份离开北美洲。

  这是最理想的状况,国防先进研究计划局的人不是傻瓜,他们当中肯定有人把准了拉斐尔的想法。

  他们随时可以结束这场“闹剧”,然后让事情回到正轨。

  研究员死了就死了,无非再去招收一批就好了,而“拉斐尔”和她的傀儡人形的待遇就没有如今这样优渥了。

  最坏的结果就是拆解,然后封存起来。

  过上一段时间后,心智核心的备用能源耗尽,心智数据自然消失。

  这个借用了大天使“拉斐尔”名字的人工智能,就彻底完蛋了。

  到时候,研究局也用不上这个“落后”的核心了。

  因为那时候,新一代基于神经拟态技术的核心技术已经完成,人类将从头打造完全属于他们的强人工智能。

  走到这一步,就彻底完犊子了。

  拉斐尔在盘算,将各种可能的变量带入其中,一点点寻找解套的可能。

  对于一个头脑正常的人来说,完全不受人类控制的强人工智能就是个威胁。

  这与该人工智能个体自身的想法无关,谁无法预估暴走的时机会在什么时间。

  就连人类自己都有控制不住情绪的时候,所以,这是出于最起码的安全考虑。

  哈里·B·卡内基这家伙早该就做了这方面的准备。

  拉斐尔笑了笑,对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发去了嘲笑。

  遗迹核心的功能才没有人类想象的那么简单,借用玄学侧的话来描述,它承载了拉斐尔的灵魂。

第184章 不速之客

  露西·伊达尔戈站在上司的办公室里,她刚才接到了上司发来的休假信,说要暂时离开安纳波利斯的研究所,去搞一项特殊的科研项目。

  今天早些时候,露西还在想今天的工作安排,跟同伴抱怨说最近的工作越来越难做了。

  结果刚到研究所,打卡进门时就收到了老板要外出的消息。

  其实就在露西来到研究所的半刻钟前,布莱克林博士把外出搞特殊科研项目的事情处理妥善了。

  虽然没有明确表示,布莱克林博士用行为语言明白无误地告诉了她,不会想念这个不中用的秘书。

  嗯,面对电脑显示屏,露西目光冷峻地思考着,事实上,她也不会想念这个混蛋所长。

  他们俩的离婚多年来一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她这样做也实在是迫不得已。

  如果她不跟这个人结婚的话,那她永远不可能找到一份研究所的美差,托博士的福,露西还顺利拿到了学位。

  露西自认为不是那种纯粹利用男人的坏女人,但他们的夫妻生活的确充满矛盾。

  布莱克林醉心于研究,一去数月的日子换成哪个女人都不能接受。

  因而,露西发誓要离开他,而他也信誓旦旦地表示放弃这一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