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神爱世人,魔只爱神
沐源便是在担心那些思想上落后了的干部,在执行的层面出问题,把合作社搞得乌烟瘴气。
事实上,很大一部分合作社发展停滞而且倒退的原因便是如此,政策再好,落到执行的层面,便会出现问题,例如贪污腐败、随意拿取社里的资产,例如搞扩大化、宣称亩产万斤,又例如形左实右、说是一套做是另一套。
于是,沐源便撰写出这样一份文件,拟作为指导文件下发至社一级,约束干部行为,指导合作社发展。
不过,李润石认为,在当前的形式下,这样做并不适合。
“润石,能够展开说说么。”
沐源身体微微前倾,表现出虚心求教的姿态,这是他一贯的作风,他从不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绝对正确的,总是保持着学习的心态。
“老沐,你是不是有些急了。”
李润石语气温和,却带着几分忧虑。他的手轻轻捻着那份总纲,仿佛在斟酌每一句话的分量。
在这份总纲中,他看出了一种急迫,一种恨不得分出几十万个分身,对几十万个合作社进行一对一指导,让全国的合作社全部搞得红红火火的急切。
但是,只有孙大圣才有分身术,而人没有。
“老沐,其实我能理解你的心情,毕竟”李润石微微叹了一口气。
毕竟,在那个时刻的三十年的历史中,合作社的道路忽而偏左、忽而偏右,这样的变动从来不是因为一个或者两个决策者的失误,而是斗争的结果。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没有处于中间的第三种可能。
教训会带来经验,身处那片历史中的那个人在一开始也没有看清楚那些东西,以至于左的时候被扩大化,结果成了极左。
那个人在察觉这个问题的时候便迅速纠左,但是,这种斗争的结果从来不是一个人能够决定的,所以纠左的打算又因为一部分人的干扰,最终演变成了反右,反右又扩大化导致极左。
在这两个重要的历史阶段,两次扩大化,直接导致了合作社的进程遭遇了非常大的挫折,在全国制造了缺粮的灾难,让反合作社的思潮抬头,如姜道离之流搞起了四大自由。
以史为鉴,有了这样的教训,我可不要重蹈覆辙。李润石时常在心中警醒自己。
而此刻,看到这份文件后,他发现沐源有些着急了,有一种恨不得明年就让合作社步入正轨、成为完全体的迫切。
但是那不现实。
他将这个问题提了出来。
“老沐,你这份文件写得很好,但是我有个担忧。
如果以你的名义下发这份文件,省的干部们会认为这是上层的硬性要求,而到了地、县一级,这些标准就会变成考核任务。在这种层层加码下,到社一级,社的干部会上面的内容视作一种政治任务,认为这是必须严格遵守的硬性指标。”
说着,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沐源,见他若有所思,没有反驳,于是继续道:“你也知道,这种加码是普遍存在的,就像粮食征收,中央任务发下个1亿吨,到省就变成1.2亿吨,到市就变成1.4亿吨了,到了合作社呢,应该留作积累的粮食全部被上级部门征走了,这就对合作社的建设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而以玖你的肆威望,文件捌发下去,谁贰敢有异议,肆谁敢不执行,叁这样便必然叁会导零致层伍层加码,对基层社干部造成更多的压力,引发更多的执行问题,导致政策越好,执行越差,合作社的进程陷入更大的波动中。”
李润石的话话像是敲打着沐源的思维,击中他心底深处那根紧绷的弦。
沐源眉头渐渐锁紧,手指不自觉地在桌面上敲击着,仿佛是在与自己内心的焦虑斗争。
他深知李润石所言不虚,历史的教训犹在眼前,类似的情况已经发生过很多次。政策一层层传达下去,到了最底层,变成了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干部们在压力下盲目执行,最后导致了政策的全面失败。
而他,绝不愿意让自己撰写的这份文件成为合作社遭遇挫折的诱因。
沉默了片刻后,沐源缓缓呼出一口气,眼神逐渐从焦灼转为冷静,褐色的眼瞳中似乎有无数的文字数据流过,仿佛在推演着无数个历史的可能走向。
“润石,你说的没错,我有些急躁了。
我在思考中忽略了一个很关键的因素,这份文件可以下发,但唯独不能以我的名义。
若是加上我这个因素来进行推演文件下发后,会引发全国性的跃进思潮,甚至,这个思潮前面还要加上一个大字。”
他们原本的农业规划,是三年作为一个政策周期,目前的政策是偏左,大办合作社,其他的问题是次要的。而下一个阶段应该来纠左,解决扩大化的问题。
他准备下发的这份文件,用意也是在约束干部,指导合作社的建设,有利于下个阶段的工作。
这也是他推演出的走向。
可他没想到,这个时候,他的存在,已经宛若一块能够让河流改道的巨石。
这文件加上他的名字,就从“建议”变成了“要求”,从非强制性的变成强制性的,基层干部哪敢不照办?那别说是纠左了,恰恰相反,是左上加左,会导致全国范围内的大的“跃进”
“差点出问题了啊,润石,还好有你提醒我。”
沐源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一份认知后的自省。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啊,而幸运的是,他身边有李润石,而李润石不是姜道离之流,所以合作社不会陷入那种跃进和浮夸风的挫折,或许,只要有李润石在,苏炎这艘在历史长河中行驶的巨船,便不会偏航。
而如果换上姜道离掌舵,别说航行了,这艘船直接解体了。
“老沐,既然知道了问题所在,你准备怎么做。”
“原本的想法当然不合适了,我思考过后,这份资料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并不好,这种包办代替的行为,限制了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劳动力。”
李润石点了点头,他同样这么认为。弭玖寺0死叁5簏4中转:
他始终相信五亿人民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把合作社办好,不需要官僚干部事必躬亲、包办代替。
沐源说道:“你觉得,何青如何,何青在群众中有威信,也有基层工作经验。由她出面的话,压力不会像我的名义那样让干部们感到不可承受,反而能让他们更接地气地去执行。
恰好,有个作家叫韩明,他刚好要去张家村。我在想,何青带着这份资料过去,先在张家村进行试点,之后再以她的名义进行全国性的推广。”
“可行!”
第210章经济危机爆发,资本主义即将灭亡!
在苏炎的工农业轰轰烈烈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以阿迈国为中心爆发了。
阿迈国
原本灯火通明、车水马龙的大城市,骤然陷入一片萧条,经济危机的爆发仿佛一夜之间将这片繁华的土地卷入了无尽的混乱和绝望之中。
最具有金融经济代表性的地点,花儿街的股票交易大厅充满着嘈杂绝望的呼喊声,代表股票指数的数字疯狂跳动,红色的下跌箭头铺天盖地地席卷而来。那些曾经自信满满、穿着整齐的股票交易人,如今双眼无神,在破碎的交易单中徘徊,嚎哭不止,有的人瘫坐在地上,头埋在手掌中,仿佛全世界都在瞬间崩塌。
这场经济危机只是几周的时间便席卷了这个世界上工业产值第一的资本主义大国,无数人一生的积蓄在股票的暴跌中烟消云散,而这只是一个开始。
消费崩溃了,无论在哪个城市,都可以看到街头的商店门窗紧闭,橱窗里的商品依然摆放整齐,却已经少有顾客踏入。小商贩们面色焦虑,交头接耳,原本热闹的集市如今空空荡荡,寥寥无几的人行色匆匆,他们一生的财富大多化作烟雾,在手中消散,他们做出的第一个应对,便是减少各种消费。
银行崩溃了,无数银行的门口都排起了长队,人们神情焦躁地涌向取款窗口,试图在这场危机中保住自己那微不足道的积蓄。但大部分银行已经无力应对这场挤兑风潮,宣告破产,厚重的铁门砰然关闭,留下愤怒的人群在外面挥舞着拳头,高喊着绝望的抗议。
无数人失业了,看到生产的商品积压无法卖出,许多工厂主后知后觉,做出了减少甚至停止生产的决定,一个又一个工厂的烟囱停止了冒烟,巨大的生产设备安静地躺在车间一角,仿佛被遗忘的钢铁巨兽。工厂的大门外,成千上万的工人挤在一起,脸上写满了茫然和无助,他们失业了。
对很多人来说,他们的大部分财富在金融经济的崩溃中消失,剩余的积蓄也在银行的破产中无法取回,更是失去了工作,分期购买的房屋、汽车等物品全部被收走,流浪便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那些曾经繁荣的街区,如今充满了这样的无家可归的人们,他们身披破旧的毯子,蜷缩在废弃的楼梯间,眼神空洞地盯着那些已经无人点燃的街灯。
这场危机从阿迈国开始,直接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维多利亚、高卢、普鲁士一个又一个国家的报纸头条上,“经济大萧条”几个大字赫然醒目,黑色的墨水仿佛在为这些国家的未来蒙上了一层不可摆脱的阴影。
各大媒体纷纷报道着倒闭的公司、破产的家庭和不断上升的失业率。播报员声音低沉,仿佛在这些媒体的口中,再也听不到任何好消息,数亿家庭仿佛踩在了一艘正在下沉的巨轮上,无论如何挣扎都会被危机的浪花打入海中,在渐渐的溺亡中心中仅存绝望。
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受这场经济危机影响的只有几个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相比资本主义制度更为进步,在生产力的层面上,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世界存在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而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会导致大量的生产力破坏掉,这种被破坏的生产力是无数人用劳动创造并积累的财富,对一个国家来说,在经济危机中破坏掉的生产力的价值甚至能够超越这个国家一年乃至数年的GDP,这是一种对生产力的巨大浪费。
而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尽可能的对生产力进行统一调配,不存在生产过剩的问题,也就不存在经济危机,不会和资本主义国家一样,每隔十年左右就不得不破坏一次本国的生产力。
也就是说,资本主义需要通过经济危机来消耗生产力,延续自身的生命,而社会主义可以尽情地发展生产力,所以在纸面上,社会主义国家可以通过二十年的发展来超越资本主义国家两百年的积累,因为后者的积累早在一次次经济危机中浪费掉了,而前者没有。
而这种差异更加本质的原因,是生产关系,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问题。
在苏俄成立后,世界上便出现了两套对立的经济体系。
而当苏炎成立时,一个五亿多人的资本主义市场脱离了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加入社会主义的经济体系,两套对立的经济体系开始分庭抗礼。
同时,丧失如此巨大的市场,也导致资本主义世界的生产过剩危机进一步加重了,自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有史以来最恐怖的席卷了数十亿人的经济危机爆发了!
对资本主义国家而言,经济危机会导致政治危机,而要解决这种政治危机,就必须解决这种经济危机,而如果无法在内部缓解生产过剩,便会寻求以外部的方式甚至是以战争的方式,来破坏掉这种过剩的生产力。
就像是世界大战,总共破坏掉了万亿级别的生产力,是阿迈国当时一年GDP的上百倍。
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爆发时的绝望和混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社会主义国家,日常的生活和生产仿佛没有受到丝毫波动,甚至从某种角度来看,他们的社会正稳步向前,带着一股未曾停歇的建设热潮。
看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率飙升,数以千万计的技术工人、数以亿的产业工人流离失所,社会主义国家迅速行动,发布政策,开放了一批新的工厂岗位,并大力宣传社会主义国家的稳定性和未来的广阔前景。电台、报纸、广播和国际通讯网络频频发出消息,向外界展示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社会主义建设蓝图。
那些在资本主义国家中被剥夺了积蓄财富、失去了工作岗位的工人,目光转向了社会主义的国度。
三个苏维埃国家和几十个资本主义国家达成了协议,令其不再限制失业工人跨国寻找工作。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了踏上这条跨越国界的旅程,他们带着精湛的技能,怀抱着希望,来到这片没有失业、没有剥削的土地。
工厂的大门向他们敞开,机械工程师、建筑工匠、纺织技师、化学专家们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们的技术被重新利用起来,成为了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蓝图中的重要一环。
与此同时,那些在资本主义国家倒闭的工厂设备和滞销的商品,也以低廉的衣0琳"啾;一私叁!陆L索:价格流入了社会主义国家。
那些曾经在资本主义世界象征着财富和生产力的机器,如今被拆卸、运输、重组,成为了社会主义新工厂的一部分,重新投入生产。商船满载着机器零件、钢铁、化工原料驶入社会主义国家的港口,码头上满是忙碌的工人,将这些商品从船上卸下,运往内陆的工厂。
社会主义的领导者早就预料到了经济危机的到来,制定了周密的计划,工厂的扩建、基础设施的完善、新工业的布局,所有的行动都在井然有序地进行。
在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遭到破坏,经济倒退时,社会主义国家不仅稳固了自身的经济结构,还通过吸纳珍贵的工人和廉价资源,进一步发展了工业水平,大大地发展了生产力。
同时在政治上,阿麦国、霓虹、欧洲各国更是爆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工人罢工的声浪一波接着一波,罢工运动进一步发展了,共产主义的力大增强了。
这场政治与经济的双重危机加速了资本主义体系的崩溃。当资本主义世界艰难地从经济危机的泥潭中挣扎出来时,全球的力量格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苏俄和苏炎不仅没有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危机的冲击,反而在这场风暴中壮大了自己的经济与工业力量。苏俄成为了世界第二大工业国,苏炎也跃升为世界第六大工业国。
无数人日益感觉到,资本主义愈发腐朽,资本主义,将要灭亡!
第211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资产阶级唯有在资本主义、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奴隶制度下才能生存。
然而当二资本主义国家终于4在经济危机中逐渐走出,3资产阶级环伍顾四周,却发肆现这场危机已经让这个依靠剥削才能维持的国家体制摇摇欲坠。
资产阶级依靠国家机器、依靠军队,才能镇压是他们千百万倍数量的无产阶级。这些资本家富豪和政客们清楚得很,他们的统治并不是凭借道义或是民众的支持,而是靠暴力与威胁维持的。
而一旦他们失去对国家机器的控制,失去对军队和武器的垄断,一旦他们放松残酷的镇压,暴露自己的弱小,让工人们意识到自己占据了压倒性的数量优势,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已经远远超过那些躲在豪华办公室里的少数资本家时,革命的火种便会一发不可收拾。
正如历史上的无数次起义一样,觉醒的工人们将不再忍受剥削与压迫,他们将拿起武器,组织起来,用自己的双手结束资本家的统治。
而到那时,街头的路灯,不再只是照亮夜晚的工具,而亦成为资产阶级命运的终点。
在这份能够清除看到自己死期将至的绝望和恐惧中,资产阶级绝不甘心接受自己的灭亡!
面对日益强大的敌对主义阵营,他们决定放手一搏,妄图通过战争来挽救自己的命运。
全世界的资产阶级,在苏维埃国家联盟的压力下,居然组建了脆弱的联盟!
会赢吗?
会赢的!覆灭了五千年封建制度、统治了世界两百年、剥削着全世界百分之八十人口的“神圣”制度资本主义,会赢的!
两百年对二十年,八十对二十,五个大洲对一个大洲,优势在我!
战争的阴云逐渐笼罩世界,资本主义世界的统治者们开始集结力量。
他们从上一次世界大战中吸取了深刻的教训,知道在这场关乎他们生死存亡的战争中,时间就是生命,资源就是胜利。
时隔数年,一座座兵工厂的炉火再次点燃,火焰映照在工人们汗流浃背的面庞上,巨大的生产线轰鸣不止,仿佛是一尊沉寂许久的战争骑士重新苏醒,心脏跳动。
钢铁被融化、锻造、组装,一排排新式枪炮、坦克与飞机从工厂中涌出,准备投入即将到来的战场。青年们在激烈的征兵浪潮中被卷入,年轻的士兵被强行征召入伍,仓促告别家人,踏上了军队的列车。街头巷尾的宣传海报高呼“为国而战”,而背后却是资本家们紧张筹备的一次资本与利益的最后对赌。
这是又一次的世界大战的前奏!
这一次的世界大战,其规模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数十倍,战争的结果,将决定这颗星球的命运,将决定这颗星球上的人类文明、将决定数十亿人的未来命运!
资本主义若是获得胜利,那么资产阶级的剥削将会持续一百年、两百年!几代人都会在这种剥削、压迫中,在这种黑暗中挣扎,看不到黎明的到来!
而若是社会主九义得到胜利0,资产阶级会被镇压叁,数十亿的农民、工人将迎来解放,一个又一个国家将迎来自由、鲜花与光明,在人的幸福与解放的基础上,文明也将很快步入下一个阶段,星海巡游!
资本主义国家的备战行动并没有逃过社会主义国家的眼睛。
苏维埃国家的领导者从未忽视过战争的威胁,上一次战争是两苏联军在朝国与十几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战争,而自那次战争后,他们从未放松警惕,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必然会发生一场巨大的战争,对资本主义国家而言,这场战争是为了续命!
而对社会主义国家而言,这种战争和以往的国与国之间的战争都不一样,不是为了争夺霸权、领土亦或是资源,不是任何宗教上的或者民族上的原因,而是只有一个目的全世界无产者的解放!
全世界的无产者都是无产阶级的一份子,作为无产阶级的国家,苏俄、苏炎和一切社会主义国家都将这个目的写入了他们的纲领之中,而如果他们之中有谁放弃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那不用怀疑,那一定是背叛、是修正主义、是走入歧途了!
苏维埃国家的工业部门很快忙碌了起来,钢铁厂中,火花四溅,数吨重的钢锭被巨大的锻压机狠狠砸下,发出沉重的轰鸣声。戴着厚重防护手套的工人们精准地操作着机器,将一块块钢坯打造成枪管和装甲板,仿佛是在为自己的同志们铸造锋锐至极的矛和坚不可摧的盾牌。
与此同时,在苏俄的科研基地中,实验室的灯光彻夜未灭,科学家们日夜攻坚,研究新式武器和战略战术,尤其是原子武器的制造。
原子武器当然不能决定战争的胜负,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但是,这种强大的武器可以在战争的走向已经确定之时,做出最后的判决。
最终,战争忽地爆发了。
在一个寂静的夜晚,夜空被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撕裂。无数炮弹划过夜幕,伴随着闪电般的火光和震荡大地的轰鸣声,密集的炮火覆盖了普鲁士边境的阵地。
边境的城市与村庄中,警报声在夜晚的黑暗中凄厉地响起,居民们惊恐地从床上跳起,窗外的天空被爆炸的火光染红,远处隐隐传来建筑物倒塌的轰鸣声。街道上,人们慌乱地往着防空洞的方向奔跑,试图躲避空袭与炮火的打击,混乱和恐惧弥漫在空气中。
普鲁士,这个在经济危机中陷入内部分裂的国家,是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过渡地带,一直在法西斯主义和社会主义中左右摇摆,如今成为资本主义阵营进攻的第一个目标。
大半个欧洲都是这个阵营的一员,他们的目标很明确,那便是攻占这个国家,以这个国家作为跳板打开一条向东的路,进攻苏俄!
第212章资盟,苏联,世界革命战争!
而在这个世界,第二次的世界大战,其在性质上已经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这种帝国主义争霸战争截然不同。这场战争的本质,是极少数的剥削者与压迫者与绝大多数的被剥削、被压迫者之间的生死搏斗,是关乎阶级解放、关乎历史发展方向的世界范围内的革命战争。
上一篇:与手游后宫的星海帝国
下一篇:魔女,火球与蒸汽邪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