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风暖日迟迟
这就完了?只捶一条腿啊!
这个逆孙!
尤太后收起腿,看向男孩的方向,原来是送餐后点心的太监来了。
太监已从同伴那边打听过了,九皇子到来,太后娘娘的心情不错,他轻松地走进来,却见到太后冰冷冷地看他,吓得起了鸡皮疙瘩,心里将同伴的祖宗八代骂了个遍。
好在尤太后几乎不迁怒他人,太监得以全身而退。
“忙什么去了?”尤太后开口问。
夏景没有隐瞒,从自己出宫,为三皇兄跑上跑下的事情说起。
尤太后眯着眼睛,斜躺在罗汉床上,听着男孩的话语,不时点评两句。
她久违地感觉到了安宁。很久之前,宁晚君小时候,每到晚上闲下来,就喜欢将一天的事情说给她听。
当时她是如何回应的?——是教育和考校。
夏景说到了画舫。
“那是一艘好大的船,不过根本不怎么动,要是能乘着在河里游就好了。”
“哼。清水河上游可是皇城,敢游一下,禁军就要把那些不知死活的都砍了!下次别说这么蠢的话!”
“画舫里好热闹,而且香香的。我奇怪香味从哪出来的,四处找,发现每个地方味道都有些差别,最后发现,是那些姐姐身上的呢。”
“小小年纪,就是个登徒子!你研究这个的时间,不如去好好读书!宁氏王朝的皇子居然是你这种货色,这让列祖列宗如何瞑目!”
“节目里除了弹琴那些,还会有唱词的,有花魁出题,让人写词,现写现唱呢!”
“哦?那哀家考考你,你都背下了什么词,让你写,你写什么?”
“……”
夏景闭上嘴,盯着尤太后。
之前还没感觉,这三段话一说,他才意识到——这老太太说话是真难听啊!
得亏这个时代没有微博小红书,不然他都忍不住,要把这老太太挂上面,日后提及自己的性格问题,就高呼原生家庭,将老太太拿出来鞭笞。——这是开玩笑的。
宁晚君小时候就生活在这种环境下?夏景为大皇姊默哀三秒。
“继续啊,怎么不说话了?”尤太后意犹未尽,“一首词都不会背?哀家也不是不知道你的水平,这次就算了吧,等你去上书房以后再考。”
夏景转身,背对着尤太后,不说话。
尤太后抬起脚,想了想又放下,伸手推了推男孩的肩膀。
“还有呢,画舫之后呢?”她催促。
“没有之后了!”夏景往远处挪了挪,“奶奶说话不好听,我不要听。”
雨荷肩膀抽了下,尤太后望过去,她立即低下头,假装木头人。
“良药苦口,良言当然也不好听。”尤太后又道。
“我不管,我不听!”夏景跳下罗汉床,跑到了椅子上坐着。
“你可是宁氏皇子,怎么能如此任性!”
夏景不理。
“你大皇姊小时候,可是从谏如流,才能……”说到一半,尤太后想起上次遭了怼的事,“不提她,你三皇兄小时候,面对哀家的教导,都是跪着接受的!”
夏景吃起了桌上点心。
“你这小子,哀家好言好语你不听,要哀家动手不成?”尤太后开始恐吓。
夏景喝了口茶,点心有点噎人。
尤太后又念叨几句,见男孩毫无反应,没了办法。
“行了,哀家不那么说了,你给我回来!”
尤太后没法子,心中的怀念太强烈,她后悔和男孩闲聊,勾起了心中思绪。
第113章 请恕孩儿不孝!
尤太后再三保证,终于让夏景回到了罗汉床上。
男孩继续讲画舫的事,说到孙静竹,又从孙静竹这,说到宁守绪,边说边瞧尤太后的反应。
尤太后挑了挑眉,看夏景:“你三哥的秘密,就这么告诉哀家了?”
“大皇姊说过,什么都可以和奶奶说。”夏景搬出宁晚君来。宁晚君的确说过类似的话,不过没有这样直白。
只要不是涉及王朝安危的大事,尤太后就是个普通的脾气不佳的老太太。哪有老太太不疼爱自家孙儿,何况宁守绪在她心中的印象还不错,刚刚还提了一嘴。
尤太后神情平静。活了这么多年,她听过的见过的,比薛老太君都多得多,皇子中意罪臣之女这种小事,在她心中掀不起一点儿波澜。
“你倒是听你大皇姊的话,她说什么你就信什么。哀家刚刚说的你怎么不信?”尤太后捏着男孩的脸颊,发泄心中不忿。
“爱听的我才听!”夏景理直气壮。
“爱听的才听?让你当了皇帝,可得成了昏君!”尤太后用力戳男孩的脑门,口上说的重,眼中却带着一抹笑。
雨荷看出了太后娘娘的情绪,不知太后的喜悦是因为九皇子任性的话,还是因为九皇子的话里,包含了他想要信任太后的意思。
不论是哪种,现在能影响太后情绪的,除了大公主,又多了一个九皇子,就连康宁帝都不在此列。
“奶奶又说这种话!”夏景扭头,留给尤太后一个后脑勺。
这话他也不爱听。
“好好好,你是明君。”尤太后哄得生硬。
雨荷贴紧了墙壁,恨不得将脸埋入胸里,若她是萧月,说不定真能做到。
刚刚昏君的假设已经很刺激,很听不得,现在说明君的话,更是令人惊恐,这话要不是太后说的,可是要被捉下问罪的!
“那丫头怎么样?”尤太后问夏景对孙静竹的态度。
“我觉得挺好,文文静静漂漂亮亮。”夏景往尤太后身旁靠了靠,抬起头,“奶奶要去看看吗?下次我们一起去画舫。”
雨荷手一哆嗦,好在她手上没有东西,不然就要闯了大祸。她用余光小心地暼一下男孩,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小祖宗哦,你自己去画舫玩就算了,居然还让太后娘娘去逛那画舫?
尤太后一怔,被这个提议逗乐。她一个太后去那种地方,想想还挺刺激。
“哀家什么身份,能去那儿?”尤太后要讽刺两句,又怕赶跑了男孩,只能忍下。
说是这么说,尤太后在心中记下了孙静竹这个名字。她要见那孙丫头,当然不用去画舫,等娴妃把那丫头领进宫,她去福清宫逛一逛就可。
看她神情,夏景确定了计划成功。
他提孙静竹,是为了提前打个招呼,防止后面出了什么事,找不到人帮忙。
听了计划,就是同谋。尤太后现在听得乐呵,日后有什么问题,她也别想置之不理。
说完孙静竹,夏景说起宁雪念。
“一个公主,怎么能去那种地方!”尤太后蹙眉。
清水河的画舫宁守绪可以去,夏景可以去,但宁雪念不该去。这倒不是针对宁雪念,皇子逛画舫最多被说风流,不算个事,而公主逛画舫传出去,是要影响名声的。
等夏景说到薛家,尤太后的眉头皱的更深了。
她冷笑:“这薛家门楣不高,架子倒是挺高。要不是三皇子,他一家三口的官早被捋了去。”
这话有些夸张,不过,要不是宁守绪,薛家的处境必然不如现在。
夏景最后说了说自己的小伴读,还有小伴读那懂事的妹妹。
“心机深沉。”尤太后评价薛芷兮。恨屋及乌,她对整个薛家的观感都很差。
夏景没在意,没见面之前的印象做不得数,心机深沉和七窍玲珑是一个意思,就像红颜祸水和国色天香是一个意思,只是说时的立场和情绪不同。
讲完小伴读的事,外面的天已经暗了,夏景与尤太后告别,跑出慈宁宫,与自家小宫女会合,回去了静怡轩。
忍冬之前已帮夏景请了假,说九皇子被留下用膳了。夏景从静怡轩出门的时候,说要去养和轩瞧瞧,萧月没多想,以为少年在养和轩用了膳。
……
宁守绪对薛昭矩的表现还算满意,早晨回到后宫,告知了娴妃。由薛昭矩来当九皇子伴读的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这几日,薛仁礼奉着老太君的命令,盯着薛昭矩学习礼仪。
薛昭矩迷迷糊糊,疑惑哪家书院这么讲究,入学前还要学礼仪。
月初,五更天的锣声尚未散去,家丁唤醒了薛昭矩,为他更衣打扮,送入了老太君院中。
早膳在桌上,除了老太君,还有薛仁礼,三人在桌上用餐,老太君开口,细细叮嘱。
薛昭矩这才知道,自己原来是去做伴读。
他有些失落,但很快打起精神,伴读也是读,就算辛苦些,学到的学问是自己的。
“原本,这差事是远哥儿的,”老太君强调此事的重要,“远哥儿无缘,才到了你手上,你万万不可怠慢了。”
“孙儿晓得。”薛昭矩心想,薛怀远是嫡子,怎么可能去当伴读,老太太哄自己呢。
用完餐,收拾了东西,他跟着薛仁礼上了马车,问自己给谁当伴读,去哪家书院,薛仁礼没回答,扯开了话题。
马车颠簸了一盏茶的时间,停了下来,他撩开帘子下去,愣住了。
皇宫高耸的城墙屹立在他面前,占据了他的视野,遮蔽了整个天空,城墙下,宫门前,两个骁勇的侍卫披着银甲,手持锐利的长枪,目光冰冷。
侍卫发现了他们,大步赶来。
“礼哥,咱们走错了,这里是皇宫,快离开!”薛昭矩抱住了薛仁礼的腿,焦急道。
薛仁礼乐呵,也不回答,掏出一封信笺,交给了侍卫。
侍卫看后,点了点头,一左一右,架住了薛昭矩。
没理会薛昭矩茫然的目光,薛仁礼转身,坐上马车,驶远了。
薛昭矩盯着马车的影子,脑中一团乱麻,不是说去书院吗?不是说伴读吗?怎么把我弄到皇宫来了?皇宫是我这种五肢齐全的人能进出的地方吗?
莫非……莫非……
母亲,孩儿不孝啊!薛昭矩浑身颤抖,随后嚎啕大哭,吓坏守门的侍卫们。
第114章 九皇子的恶趣味
日轮刚跃上后宫的高墙,夏景就被叫了起来,身子跟着倚秋出了被窝,魂儿还在床上躺着。
倚秋摆弄九皇子洗漱,觉得在玩一个木偶人,除了手动操作,还能语音控制,就是不会自己动。
将九皇子木偶放在餐桌旁的凳子上坐着,倚秋打开早膳盒,和萧月一左一右,往九皇子牌半自动木偶里添燃料。
夏景眯着眼,机械地嚼嚼嚼。
小田子从院子里跑来,跪在餐桌下,瞧了眼迷迷糊糊的九皇子。
“小主子,您的伴读已经到了上书房那边。”他说道。
萧月点点头,让小田子退下。薛昭矩来得早,距离上课还有一些时间,他在那等着就是,上书房旁有屋子,专门用于接待他们这些伴读。
“小主子,”小田子欲言又止,“薛昭矩……就是那个伴读他,他有些不对劲!”
萧月一愣,本来要送到夏景嘴里的银耳羹,戳到了男孩的鼻子上。
夏景惊醒,揉了揉眼睛:“怎么了?”
小田子将刚刚的话复述了一遍。
“不对劲?”夏景左思右想,想不出薛昭矩能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打开人际界面瞧了瞧,一切如常。
他拿过调羹,快速吃了几口燕窝银耳羹,将碗一撇,跳下萧月的怀抱,向屋外走去。
“走,瞧瞧去。”
小田子忙跟上,唤了两个小太监,将库房里的步辇抬出来,给九皇子乘坐。
一行人火急火燎,出了静怡轩的大门。
日轮升起前后,是后宫最热闹的时候。
日出前,主子没起,宫女太监轻手轻脚,准备主子醒来后的用度,窸窸窣窣,像梦境里的低语。日出后,主子醒来,低语于是成了高声的话语,像万千只麻雀落了下来,叽叽喳喳,喋喋不休。
上一篇:木叶:我漩涡鸣人,悟性逆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