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邪武 第620章

作者:奶酪不好吃

道德哲学只有兼顾这两方面始能完备。

在心性问题上,心性不仅作为道德实践之本体,亦是宇宙生化之本体,一切存在之本体。

这样,道德哲学中自然又引生出一道德的形而上学。

“道德的形上学”由道德的进路来接近形上学,从而对一切存在作一“本体的陈述”与“宇宙论的陈述”。

在西方的某个国度,有个理学大师康德,他将理学建立在“道德的神学”方面,并没有积极地意识到且充分证成“道德的形上学”。

但康德的意志自由,物自身,以及用美学判断来沟通道德界与自然界之思想,就含有“道德形上学”的趋向。

前朝儒者依据先秦儒者“成德之教”之弘规,其弘扬的“心性之学”正涵一“道德的形上学”的充分完成。

这也是牟宗三先生对前朝道学的基本定性和定位。

所以说前朝道学不仅仅是一笼统的道德学说,而且它还是一真正意义上的形上学,这就使得前朝理学在人类文化中之位置得到“真正”肯定,也为我们了解前朝儒学打开了新的视野。

但在弟子看来,他们的“理学”一点都不纯粹,里面掺杂了太多的其他学说的理念,如禅宗、儒家、道家等等,完全是一些杂学融合而成的产物,这样的理学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理学”。

在弟子看来,理学的至高神是礼乐文明中祭祀的上帝,也就是皇天。

黄天为天理。

上帝人间代表是君、师。

理学中最早出现“上帝”一词的书籍是《尚书》和《诗经》。

《礼记》里也多次提到上帝。

《尚书》:“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

《尚书·汤誓》:“王曰:“予惟闻汝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诗经》:“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

《礼记》:“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

昊天上帝或皇天上帝是上天、天帝、天父、皇天、老天爷等的正式称谓。

上帝在中文的本意为泛指主宰天地宇宙的神,自古就在儒教文献中出现。

东汉大儒郑玄声称“上帝者,天之别名。

玄机认为,“天”、“帝”、“道”、“理”都是同一本体的不同称呼。

儒教祭祀与周易六爻则是宗教心理活动的体现。

道德神学的意思是由道德入手来建立的神学。

就是说“我并不是先去预设有个上帝在,然后上帝创造了道德,上帝规定了道德。

如果这样的话,那就是先有上帝,后有道德,这个叫“神学伦理学”。

道德神学是反过来的,我先承认人是有道德的,然后这个道德从哪来?

玄机推测,它来自于上帝,所以说是由道德入手来建立的理学!

其中,弟子心中已经有了盖伦,理学第一的思想便是本体论。

本体论问题,即世界的本原问题。

具体该如何表现,玄机目前还无法说明,需要以后慢慢学习。

理学第二的思想是心性论!

心性论问题,即人性的来源和心、性、情的关系问题。

理学第三的思想是认识论!

认识论问题,即认识的来源和认识方法问题。

理学第四的思想是修养方法。

传统儒学注重通过自家身心的修养,进而上达天道。

弟子则是主张通过“善反本性”“变化气质”等方法,从而达到返归具有本体性格之本性。

例如张载认为,每一个人都兼具有“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

“天地之性”是至纯至善的,而“气质之性”则是有善有恶。

圣人并非没有“气质之性”,其“气质之性”也不是全然是善的。

凡夫也不是没有“天地之性”,他们具有的“天地之性”同样是至纯至善的。

圣人和凡夫的区别仅在于圣人的“善反”,即善于发现、洞见进而返归此至纯至善的天地之本性,而凡夫则为“气质之性”所桎梏而不知反、不善反,故难于超凡脱俗。

张载的反天地之性无疑是具有本体性格的本性,但弟子觉得他的还不够纯粹,需要好好辩证一番才行。”

洪玄机一口气说了很多,听得周围同学云里雾里的,根本不知道他具体讲的是什么,但苏阳却听得异常明白。

“不愧是这个时代的气运之子,这悟性真不是一般人能理会的!”

苏阳心中感叹洪玄机的悟性,但面色却没有任何变化,依旧非常淡然,道:“好!有志气,既然你想学理学,那老师以后就叫你理学,让你尽快悟出属于自己的理学。”

“拜谢恩师!”

直到此时。

洪玄机才真真正正任何苏阳这个老师。

……

第三章 大千之子离开了

次日,一项严厉教书,不管刮风下雨、阴天打雷,都会给洪玄机等人上课的苏阳出奇的给他们放了天假。

美曰其名的是“昨天你们已经说了自己心中愿望,那就将其书写出来,然后交给个我,等老师我整理好相关的资料就开始培养你们!”

或许是苏阳平日的威严比较重,亦或者是其他。

总之,孩子们都没有多想,高高兴兴的离开了课堂,朝着自己家中走去,就连班长洪玄机也不例外。

这些年虽然有苏阳的不断开小灶,令他的学问不只限于书本上的东西,很多内容都一目了然。

但他心中真正想学的知识依然是“理学”,因为他觉得这个时间万物都要遵循一个理字。

为此,苏阳并没有干预!

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

他不可能规划洪玄机的人生,未来的路如何走,需要洪玄机自己去进行。、因为在苏阳看来,儿孙自有儿孙福,老人就不要谗言儿孙之间的事情了!

况且,洪玄机已经打大了,不是当初那个小屁孩了。

不过,正当苏阳要回自己住的地方睡个回笼觉时,洪村的老村长走了进来。

这些年间,老村长只要有时间就会在学生下课后来找苏阳交谈,在他看来,苏阳是个有学问,有知识的伟大之人,更是能带领他们洪村走出这片天地的人。

所以,他才会不断与苏阳交流,探知他内心的想法,好为洪村的将来某一条出路!

“村长,你来了!”

其实,老村长还没进屋的时候他就已经发现了,只不过没有点破罢了,这些年他基本上很少使用武力或者法力,将自己变得跟普通人一样,这也是洪玄机等人不敬畏他的原因。

“嗯!”

老村长径直的走到洪玄机的位置坐下,看着面前十多年不曾变化的苏阳,满是褶皱的脸上升起一抹微笑,道:“苏先生,我听说你让孩子们自己定愿望,然后因地制宜的教授他们知识,这点我觉得挺好,但这样做会不会耽搁孩子们的血液?”

他真的担忧,因为教室中的孩子都是洪村的希望,不能因为一个错误的决定毁了他们一生。

“不错,我确实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愿望,然后根据他们的愿望教授他们。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尽可能的开发他们的潜能,让更多资质不如洪玄机等人的孩子有个新的出路!”

苏阳知道老村长过来是为了什么,当即也不掩饰,直接将他的想法说了出来,算是给老村长解释下他为何这么做吧!

“哦,原来如此,是老夫孟浪了!”

老村长为自己不信任苏阳表示歉意,随即问道:“先生,如今天下大定,朝廷正在大举兴办科举考试,我们什么时候让洪村的孩子出去试试?”

他试探性的问了一句。

苏阳没有理解回答,而是低头沉思起来,原本不打算让洪玄机等人这么快参与大乾朝堂的。

因为目前的大乾正处于乾帝的统领,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看过原著的他知道此时的大乾是最危险的时候,内有大周余孽时长叛乱,外有各大教派虎视眈眈。

其中,对大乾威胁最大的要属太上道的梦神机,大周最后一尊帝王就是他出手灭亡的。

不仅如此,就是大乾的开国皇帝也是他弑杀的,如今乾帝表现出雄才伟略之状,早已进入梦神机的法眼,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彻底被其击杀,到时,大乾毕竟陷入慌乱之中。

这个时候让洪村的孩子进入朝堂,无疑是错误的选择,他作为孩子们的老师,自然要考虑下这个问题。

不过,想到即将成年的杨盘,苏阳的心思不觉的活跃起来,既然气运之子洪玄机已经收入门下,不如将杨盘也收入门下,帮助他覆灭一切危机,顺利登临帝王。

到时候,利用杨盘所在的大乾收集天下神兵与典籍,岂不快哉!

想到这,苏阳俊朗的脸上露出一抹微笑,道:“村长说的是,如今确实是进入朝堂的最佳时机。”

苏阳的话语令老村长脸上一喜,但随即又听到苏阳的声音响起:“不过,如今这些孩子的学业并没有完成,即便参加科举也不会得到什么好名次的。

与其这样,不如让他们潜心学习几年在参加科举,到时必将高中,岂不美哉!”

“嗯!”

老村长不是糊涂人,听了苏阳的解释,心中的疑惑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感激。

他觉得,自己的思想小了!

“其实,有个人不用等几年……”

苏阳笑着说道。

“谁?”

老村长皱眉道。

“洪玄机!”

苏阳脱口而出。

“何解?”

老村长虽然不聪明,但人老精、马老滑,自然想知道其中的缘由。

“洪玄机资质决然,绝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如今他的年龄已经不小了,再过一段时间就成年了!

待在洪村会限制住他的发展,所以我想让他出去闯荡一番,算是见识一下乱世的残酷!”

“何出此言?”

老村长不解?

“太平之下暗流涌动……

苏阳叹息一声:“大乾继承大周的一切,但没有大周的实力,最强的人不过是乾帝罢了!

这样的存在根本压不住方外教派!

倘若他出现意外,大乾必然会陷入混乱之中,前朝余孽也会随之跳出。

到时,乱世就来了……”

“不会吧!如今天下都是大乾的,何人敢对大乾帝王不利?”

老村长有点不明白,认为苏阳的言语有点夸大其词。

“唉,吾昨日夜观天象,大乾所在的帝星暗淡、天下英豪群星闪耀,怕是只等他一毙命,天下乱矣!”

苏阳说谎话都不带脸红的,这些内容根本就不是他夜观天下看到的,反而是前世看小说时记住的内容,但用他们来虎下老村长还是没问题的。

“既然先生都说了乱世即将来临,为何还打算让洪玄机出去?”

老村长疑惑道。

“天才都需要经历风雨的!”

苏阳缓缓说道。

老村长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没有在继续询问,随后两人交流一会,老村长就离开了!

随后,苏阳根据众人提的愿望,开始了因材施教的过程。

时间如流水,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一个春秋,当年提出各自愿望的人都得到了各自的收获,算是没有辜负当年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