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之儒家小师叔 第119章

作者:不落骨

之后关于这位丞相的事情在匈奴逐渐流传开来,匈奴王庭在这位丞相的治理下越来越好,实力更加强大,这让各个部落更加好奇这位丞相到底是什么人了。而左贤王之所以找军师,也是因为这位丞相。

“大单于!”老人对着头曼行礼说道。

“公羊丞相,快请坐。”头曼走下王位亲自搀扶着公羊令将其送到自己的座位旁。

对于公羊令,头曼是格外的尊重。公羊令是其在从雁门关逃亡的时候掳掠来的,公羊令是匈奴和中原人杂居地带的颇有学识的人,被那些有着匈奴和中原人共同血脉的人称为大贤者。

原本头曼只不过是把公羊令当做一个俘虏,但回到匈奴王庭之后,因为战败,让头曼的战将有了造反的心思,想要自己成为大单于。但是顾虑到头曼的威严,这些战将开始不断架空和分散头曼的人,就在这种时候,公羊令提出了建议,不仅帮头曼维持住了地位,稳定了因为战败差点分裂的匈奴王庭,还将这些战将自相残杀,让头曼不费吹灰之力就重新整合了匈奴王庭,之后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加强了头曼对整个匈奴王庭的控制,让匈奴王庭内部再也没有能够反抗头曼的人。

种种手段下来,让头曼看到了公羊令的能力,心中愈发的尊重这个老人,更是将匈奴王庭的治理权力交给了公羊令,按照中原的制度,让其成为了匈奴的丞相。

左贤王看到公羊令之后,也冷静了下来不再多说什么,他作为时刻对匈奴大单于位置虎视眈眈的人,自然对匈奴王庭的事情了如指掌,当初头曼战将的叛变就有他在背后推动着,就在他认为头曼必死无疑的时候,公羊令让他的计划一举覆灭,还加强了头曼对整个匈奴王庭的掌握。

“左贤王对我计划出兵上党郡有异议是吗?”公羊令看着左贤王笑着说道。

看着公羊令的笑容,左贤王和这些部落首领感到一阵胆寒,明明公羊令是笑着跟他们说话的,但是他们却感觉自己正在被一只毒蛇盯上一般。

“没错,上党郡乃是秦国囤积重兵的地方,从这里南下,无非是找死,上党郡的秦军能够抵抗住李牧带领的赵国军队,莫非公羊丞相认为我们还能击败比李牧更强的秦国军队吗?”左贤王压住心中的寒意说道。

公羊令突然笑了起来,这让左贤王一惊,手放到了腰间的弯刀上。

还有一章

第265章 ,公羊令和智寰

看着左贤王的样子,公羊令笑着说道

“堂堂我匈奴左贤王,竟然还怕我这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吗?”

听到公羊令的话,左贤王的脸上露出了一抹羞愧,但很快就压制了下去。这一幕幕自然被头曼看在眼里,他的眼中闪过了无数精光,他第一次感觉到中原人的言刀辞剑是什么意思了。当初他拿着刀威胁左贤王,左贤王也是面不改色,如今公羊令只不过几个眼神和几句话便让左贤王感到害怕和羞愧,头曼心中出现了一个自己从未出现过的想法,向一向被自己看不起的中原学习。

但是这个想法只是出现了瞬间,便被自己给否定了,向中原孱弱的中原人学习,这不是他这个狼族首领,匈奴的大单于应该有的想法,他只需要用好公羊令即可。

“本王自然不怕,刚才大单于让公羊丞相解释为何劫掠上党郡,丞相还在等什么?”左贤王重新坐下说道。

“左贤王也知道上党郡是秦国和赵国对峙的关键之地,那么应该知道秦军主要的军队都在和赵国的边境,而应对我们十分空虚,看似严防死守,但实际上我已经派人查探过,里面的军队实则空虚。

不同于北地郡常年和我们对战,经验丰富。上党郡很少被侵扰,坐镇上党的还是一个年轻人,经验不足,突然袭击,其定然不敢随意调动军队,别忘了一旁的赵国还在盯着上党。而且上党郡为秦国的军事桥头堡,屯粮充足,牛羊丰富,冬季大雪更是让中原人以为我们无法南下,这个时候不南下何时南下?

还是说左贤王不占据上好的草场,忘记了骑马征战的本事了?若是如此,大单于不介意将这块草场分给其他的部落。”公羊令看着左贤王说道。

被公羊令一连串的问题问的左贤王满脸通红,但是又丝毫无法反驳,只能无奈的将腰间的弯刀砸在桌子上,不再吭气,而支持左贤王的人看到这一幕,也纷纷低下了头。

头曼看到这一幕脸上的笑容再也止不住了,出来说道

“丞相说过了,阿鲁特是我匈奴左贤王,更是我的弟弟,他怎么会忘记我们匈奴人的骁勇呢?一定是喝酒喝多想必”

公羊令也重新回到了座位上不再说话,看着下方被震慑的部落首领们,头曼收起笑容,看着眼神变得凶狠说道

“本单于已经决定带领军队南下劫掠上党,来作为进入寒冬前的最后一次劫掠,让我匈奴儿郎过一个暖和的冬天。你们谁赞同谁反对!?”

被头曼凶狠的眼神扫过,这些部落首领一个个低下了头,这时候他们猛地发现,虽然头曼因为雁门关之战导致威望受损,但他依旧是匈奴的大单于,手中握着匈奴最精锐的王庭护卫军,部落更是有着四十多万的人口,是整个匈奴最大的部落,也是实力最强劲的部落。

看着低头不说话的部落首领们,头曼露出了一个满意的笑容说道

“很好,看起来没人反对,阿鲁特,你左贤王不参与吗?”

头曼看向了左贤王阿鲁特,左贤王对上了头曼的视线,虽然心中很排斥头曼这样趾高气扬的态度,但还是咬着牙说道

“谨遵大单于之命,左贤王不愿随时跟随大单于南下劫掠。”

“很好,不愧说我的好弟弟,如此,各部落首领便回去调动人手吧,五天后本单于要看到不下十万的大军在上党外集结,这次速度必须要快,快到秦国无法反应过来!”头曼拔出了腰间的长剑砍下桌角说道。

“谨遵大单于之命!”部落首领们纷纷下跪说道。

“都去准备吧。”头曼挥了挥手说道。

在这些部落首领走完之后,头曼带着笑容看向了公羊令。

“多谢丞相助我,这些养不熟的狼崽子看到本单于一次失败,便忍不住想要在我的身上咬下一口肉来,全然忘记了是谁在东胡人攻打匈奴的时候站出来,带领他们打跑了东胡人。”头曼冷冷的说道。

“部落的统治便是如此,大单于不用担心,只要我们能够集合整个匈奴,将匈奴打造成一个国家,大单于将会是这个国家的唯一统领,就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担忧了。整个草原一旦成为一个国家,那么将会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到时候举整个草原之力南下,整个中原,哪怕是南边的楚国都将臣服在大单于的脚下。”公羊令说道。

听着公羊令的话,头曼不由得有些失神,问道

“丞相,匈奴当真能成为一个国家吗?”

“大单于现在统一匈奴的事情不正是为此努力吗?当初的匈奴王庭如何?说是遵从大单于之命,但除了狼族本部之外,其他三个部落不还是不听从大单于之命,甚至想要某乱吗?但是现在呢?三个部落融入了狼族,整个匈奴王庭,大单于一人之命令,便是整个王庭听从。”公羊令说道。

头曼想到了如今匈奴王庭的变化,眼底闪过一抹精光。

“丞相要如何做,尽管去做,若是有人敢违抗丞相的命令,本单于亲自杀了他。”头曼说道。

“我希望在匈奴内部的首领、各个王之间宣传中原的文化和服饰,让他们沉迷在享乐之中,荒废了对部落的控制,再让他们的部落看到他们是如何享乐的,而自己是如何受苦的,定然会引起兵乱,趁机大单于可以用平定兵乱的名义去收编这些部落。”公羊令说道。

听到公羊令的话,头曼有些头疼,若是打仗耍些计谋他还是可以的,但是这种事情他完全不懂,只能摆手说道

“我相信丞相,丞相尽管去做,只要丞相帮助我统一了匈奴乃至整个草原,我定然会为丞相报仇!”

头曼之所以如此相信公羊令,便是因为公羊令背负的仇恨,公羊令饱读诗书,这样的人在中原应该是备受敬仰的,但却出现在了草原之上,和一群中原人和匈奴人混血的杂种中生活,便是因为他在中原的齐国得罪了人,全家被杀,自己带着唯一一个儿子来到了这里,躲避追杀。

仇恨的滋味会让人疯狂,头曼对此深信不疑,因为公羊令对中原有着仇恨,所以头曼才会如此相信他。

“多谢大单于,希望我有生之年能看到这一天的到来。我定要手刃贼人,学那伍子胥一般。”公羊令说道。

“本单于不知道伍子胥是什么人,但是本单于许诺的定然会帮你实现。”头曼说道。

公羊令点了点头,头曼将自己的白狐绒大氅褪下披到来公羊令的身上,一脸担忧的说道

“这白狐绒大氅乃是月氏国国王送给我的,保暖极佳,丞相年迈,多注意身体啊。”

“多谢大单于关心,臣在没有看到仇人死亡殆尽之前,是不会死去的。”公羊令说道。

看着公羊令眼中充满激动的样子,头曼满意极了,他觉得中原人这点收买人心的行为还是值得学习的,自己只需要将一点东西施舍给他们,他们便会觉得这是最大的荣耀,这可比草原上的部落勇士容易满足多了,要想拉拢他们,草场、牛羊、人口、女人、粮食和珠宝一个也不能少。

若是这些人都像公羊令这样的中原人如此满足,他头曼都不需要公羊令的帮助便足以收拢整个匈奴,乃至整个草原。

离开的左贤王回到了自己的营帐内,他的左贤王部距离匈奴王庭不远,他不需要自己回去调动兵马,只需要让手下带着他的命令前去即可。

看着桌子上的黄金制作,镶满了宝石的酒杯,左贤王一把将其摔倒在了地上,但随后眼中充满了心疼之色。营帐的门帘被掀开,一个同样穿着中原服饰,腰间插着一把剑的男人走了进来。

“大王这是怎么了?如此生气?”男人将酒杯加捡起放到了桌子上说道。

“还能怎么!头曼这家伙自己说不过本王,便让公羊令那个老东西替他跟本王交谈,堂堂一个匈奴大单于竟然沦落如此,就这样还有一些人誓死追随他,本王气愤啊!”左贤王一拍桌子说道。

男人当即明白了左贤王是因为什么在生气,无非是被羞辱了。

“还请大王先跟我说说这次头曼大单于召集诸部落首领所为何事?”男人说道。

左贤王一拍桌子,开始缓慢的讲解了起来,讲完之后看着男人说

“军师,我们原本计划让头曼在匈奴各部落中威严扫地,若是让其南下成功劫掠了上党郡,我们该如何是好?这头曼当真是有狼神庇佑吗?逃命还能劫掠到公羊令这样的能人。”

男人便是左贤王为了效仿头曼,特地在赵国劫掠来的,名字叫做智寰,对于智寰的底细左贤王并不清楚,但是其在他劫掠的地方颇有声望,备受敬仰,左贤王想到公羊令之前也是那些混血的人十分推崇,于是二话不会便将这人挟持了回来,后来靠着各种许诺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动了智寰。

“头曼想要劫掠上党郡?若是真的按照公羊令说的那般,头曼还是有希望劫掠上党郡,带领匈奴各部落度过这寒冬。”智寰沉思说道。

“军师,现在我们该怎么办?难道看着我们之前的准备全部浪费掉吗?”左贤王激动的说道。

“大王稍安勿躁,此事并非是没有转机,相反还是一个机会。大王和其他部落联系的如何了?”智寰问道。

“本王已经和浑邪王、休屠王二王达成协议,只要本王敢直接反抗头曼,他们便会帮助我们,还有我麾下的大小部落六个。”左贤王虽然知不道智寰为什么问这个,但还是回答了智寰的问题。

“右贤王呢?右贤王是怎么回复大王的?”智寰问道。

“右贤王这个老东西,他当然也想要坐一坐大单于的位置,但是这个人胆子太小了,不敢当这个出头鸟,并没有答应我们,也没有拒接我们,态度很模糊。这次的部落首领大会他都没有参加,他的右贤王领地水草肥沃,牛羊充足,人口二十多万人口,骑士更是比本王的部落更要多,奈何右贤王这个老东西胆子太小了,否则他和我联手一直对抗头曼,头曼哪里还能睡得着。”左贤王说道。

“若是如此的话,我们指望不上右贤王了,他甚至还可能是我们的对手。”智寰说道。

左贤王没有插嘴,而是等着智寰继续说。

“这次的南下劫掠乃是整个匈奴一起参与进去,若是失败了,恐怕头曼的威严将会彻底扫地。头曼大单于说了行军的布置了吗?”智寰问道。

“没有,他只是让各个部落首领回去调动军队,让我们在上党郡外。”左贤王说道。

“如此便是好办了,若是想要抵挡上党郡,那么最近的道路必然需要进攻云中郡,大规模部队的调动定然会引起云中郡的注意,所以头曼才要求快,希望能够出其不意,若是云中郡有人将情报传递到了赵国,而赵国担心云中郡调动军队,进而让上党郡的秦军发现异常,也随之变动,头曼的想要速战速决的便会失败,这时候再有人再对头曼发难,局势便会再度回到我们这里。”智寰说道。

“这”左贤王有些犹豫,这种行为无异于是背叛了整个匈奴,他有些担忧。

“大王不必担忧,十几万大军行军自然会引起云中郡的注意,我们所做的只不过是让行军的动静稍微明显一些。哪怕我们不去做,云中郡的守军也会根据行军动静推测一二,我们所做的只不过是万无一失罢了。”智寰说道。

“若是无功而回,这些部落首领找我来要过冬的物资怎么办?”左贤王问道。

“头曼是匈奴的大单于,这自然是他来做,而大王只不过是代表这些部落首领去前去讨要罢了,到时候出钱的是头曼,获得威望的是大王,何乐不为呢?”智寰说道。

左贤王犹豫了片刻之后,心中的野心战胜了一切,点头说道

“这件事就交给军师了。”

“是。”

今天的全了

第266章 ,掩耳盗铃

云中郡,城池上树立着上书赵字的军旗,军旗在寒风中被吹的猎猎作响,城墙上赵军士兵顶着寒风不断的巡逻,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匈奴骑兵。

云中郡是当初赵国军事武力最辉煌的见证者。在赵武灵王之前的赵国,在面对崛起的秦国和早已成为七国最强者的魏国,显得格外的疲敝不堪,乃至首都HD都被魏国攻占。为了避免赵国不被兼并,继承赵王的赵武灵王,在掌握了国家大权之后,立刻开始重修武备,进行胡服骑射改革,组建了当时七国最大的骑兵为主的军队。

那时候其他国家都还在以战车和步兵为主,面对灵活的骑兵,差距顿现。在胡服骑成立的第二年,中年国被赵国吞并,令狐旺献马投降,从此赵武灵王和胡服骑开始了传奇的一生,对外多次击败秦军和魏军,更是在北方开疆扩土,将林胡、娄烦这些胡人全部驱逐,打下了诺大的疆土,设立了云中、雁门和代郡。

从此云中和雁门成为了赵国防备草原部落南下的门户,雁门背后有代地作为后援,但云中郡三面受敌,加上土地贫瘠,十分依靠国内的支援,但在赵国的版图上云中郡格外的孤立,与国内的通道只有一个狭长的道路,还经常被匈奴骑兵骚扰,这就让云中郡更是雪上加霜。

历代赵王若是重视边疆防御还好,云中郡的补给能够及时递达。若是赵王不重视北方的边防,云中郡的守军只能饿着肚子对抗匈奴。云中郡遭受的匈奴侵扰不比雁门关少。

“这鬼天,那些匈奴人和胡人应该被冻得够呛吧,真希望昨天的大雪能够将他们冻死。”一名老兵看着空旷的的草原啐了一声。

“是啊,要是把他们全部冻死了,我们也就好过多了,也能够回家看看去。”另一名老兵说道。

说到回家,两个老兵眼中露出了一抹思念,他们来到云中郡驻守已经八年,这八年来他们没有一次回家的机会,云中郡时刻都在面对匈奴骑兵的骚扰,一旦来到了这里很少有人能够在十年内回家。

“不过这些年的日子还不错,有李牧将军,我们云中郡也被大王重视了起来,最起码不会再出现饿着肚子和匈奴人打仗了。”老兵摇了摇头驱散了心中对家乡的思念。

“是啊,要是李牧将军坐镇我们云中郡,说不准就像是当初武灵王带领着胡服骑打下云中郡那般,带领我们拿下娄烦和匈奴。”老兵眼中闪过了一丝希望,但随后只剩下了失落。

可惜李牧起家是在雁门关,而雁门关应对的是匈奴和胡人共同的侵扰,雁门关的背后更是有着富庶的代地,注定雁门关要比云中郡和九原郡更加重要。

正在碎碎说着闲话的两个老兵顿时停了下来,瞳孔紧缩了起来,因为原本空旷的草原此刻沙尘遍地,隐约他们还能听到马蹄声和马鸣声。在云中郡八年,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只有大规模的匈奴骑兵进攻才可能引起如此大规模的沙尘。

“敲响警报!匈奴骑兵来了!!”两个老兵顿时扯开了喉咙大声的喊叫着。

一边喊一边沿着城墙奔跑,通知城墙上的守军,其他人听到了匈奴人入侵的消息,纷纷看向了城外,漫天的沙尘,一些眼尖的人在沙尘中还能隐约看到匈奴骑兵。

“戒备!戒备!”

城墙上的守军顿时戒备了起来,负责警钟的士兵,不要命的敲着青铜钟,浑厚急促的钟声响彻了整个云中城,整个云中城运作了起来,休息的士兵纷纷戴好盔甲手持武器冲了出来。云中郡的守军将军也来到了城头。

“将军,您看前方。”副将指着前方滚动的黄沙说道。

将军看着前方的黄沙,知道这是匈奴骑兵全力奔跑引起来的,但是很明显对方并非不是冲着云中城来的,若是对方的目标是云中城,那么此刻这些匈奴骑兵已经兵临城下了才对。

“我们派出去的探子呢?”守军将军问道。

“还没回来,这些匈奴人实在是怪异,入冬的大雪竟然没有让他们老实下来,反而如此大规模的调动。”副将摇头说道。

“八成是雪灾让他们受损严重,现在准备南下劫掠弥补,不管他们的目标是哪里,让信使去将匈奴人大规模调动的送到九原郡和各个城池去,再让人送到HD和雁门关。”守军将军说道。

“诺!”副将说道。

匈奴人的机动性是他们无法预料的,有可能今天在云中郡,过两天就到了雁门关,无论对方是怎么调动,他们必须让各个城池做好准备,收拢百姓。

此时,匈奴骑兵中,左贤王和智寰骑马并行。

“军师,我们这般动作应该引起了云中城内赵军的注意了吧?头曼说了,让我们隐秘行军,不要惊动这些赵军,我们这般行军,会不会被头曼借机惩戒我们。”左贤王有些担忧的问道。虽然他已经做好了和头曼为敌的准备,但现在头曼还是匈奴的大单于,是狼族部落的首领,实力强大,自己不好真的和对方彻底对立。

智寰看了一眼云中城,眼底闪过了一丝莫名的光芒,但随即掩盖下去说道

“在动身之前,我们晚了两天,我们可以用大雪左贤王部落受灾严重,为了准备粮草延迟了两天出发为理由。行军的道路要么因为路远无法准时到底,要么被大雪封路,为了赶上大单于的脚步,我们冒险才走这一条路,至于守军,我们说没有惊动,那就是没有惊动。”智寰说道。

左贤王的嘴角抽动了一下,随后笑了笑说道

“这用你们中原的话是不是叫做掩耳盗铃呢?”

智寰看了一眼左贤王,没有说话,他知道左贤王平日里也开始看一些中原的书籍。不仅仅是左贤王,整个左贤王部和其麾下的匈奴贵族,都开始对中原感兴趣了,只不过大多数感兴趣的是中原君主各种享乐的方法。甚至有人想要弄出一个酒池肉林来彰显自己的强大。

过多了苦日子的匈奴贵族,平时日里他们最大的享乐就是喝酒看舞蹈,根本没有其他享乐的方法,相当于是站在金山之上,却没有花费的渠道,而智寰只不过在一场宴会之后,随意的嘲讽了几句匈奴贵族不会享乐,引得这些匈奴贵族拔刀相向,趁着醉酒,智寰说出了不少荒淫的君主的所作所为。

中原对匈奴不仅仅是优秀文化上的碾压,在一些荒唐寻乐的事情上更是这些匈奴人无法想象的。这些匈奴贵族从最开始的对智寰话的怀疑,到兴奋,再到最后的沉迷,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当然这种享乐只出现在很小的一部分人中,所以匈奴人并没有怀疑。在他们的认知中,他们攻打别的部落,占据更好的草原,南下劫掠中原,为的就是拿到珠宝女人之后的享受,有些匈奴贵族甚至跃跃欲试想要加入其中。

“大王对中原文化的掌握程度日渐增长,恐怕不用多少时日,就不下于我了。”

面对智寰的马屁,左贤王十分的受用,点了点头问道

“头曼要求我们出动三万军队即可,我们为何带领五万人马?要知道这五万人可是我们的精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