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之儒家小师叔 第120章

作者:不落骨

“大单于要求我们带领三万人,但我们带领了五万人,所以准备粮草才会延迟,我们是因为对大单于忠心而耽误了出发的时间,你觉得面对一个对大单于会惩罚一个对他忠心耿耿的王吗?这个王还是他的弟弟?若是他惩戒了,其他的部落首领怎么看?”智寰说道。

听到智寰的话,左贤王的眼中直冒精光。他再一次觉得自己将智寰绑来当军师是一个十分正取的决定了。

“听我的命令,全军加速前进,务必在三天之内抵达上党郡与大单于汇合。”左贤王说道。

整个左贤王部的军队发出了哦哦哦的怪叫声,整个军队的速度再度提升了上来。暗中的赵军探子看着匈奴骑兵改变了前进的方向,继续跟随了一段距离之后,便策马朝着云中城而去。

城池上的守军看到了探子回来,从墙头放下了一个篮筐,探子进入篮筐之后上面的士兵将其拉了上来,守军将军看着探子问道

“如何?匈奴骑兵的方向是什么地方?”

“回将军,匈奴人没有朝着东方而去,他们朝着西方去了,他们的目标也不是九原郡,而是广衍?”守军将军皱眉问道。

“是的,他们是在前方百里外直接径直朝南而去。”探子说道。

“我知道了,下去休息吧。”守军将军说道。

“将军,匈奴人是发疯了吗?这是想要深入吗?”副将问道。

“匈奴不是傻子,先将匈奴人异动的情报送去出,让朝堂和李牧将军决定该怎么办?这段时间让各个城池坚守不出,收缩百姓在城内。”守军将军说道。

“诺!”

十几个骑兵从云中城朝着四面八方而去,每个骑兵都带着匈奴人异动的情报。

第267章 ,头曼得了脑疾

等到云中郡的情报传达到赵国国内已经是五天后了,但是HD给出云中郡的回复是,坚守不出,HD的赵国朝堂也不相信匈奴人会深入来劫掠,这不符合匈奴人的习性,匈奴人的习性向来是就近劫掠,只要劫掠一次就立开撤离绝不多留,也不可能过度深入,但HD方面也调动了军队在广衍加强守卫

雁门关的李牧在拿到情报之后,也猜不透匈奴人违反常态的军队调动是为什么。

“除了左贤王部的军队调动,还有其他的动静吗?”李牧问道。

“不清楚,云中郡方向就传达了左贤王部大概五万多人调动的消息。”司马错说道。

李牧看向了身后的地图,手不断在云中郡和匈奴之间滑动着,左贤王调动五万人出动,不可能是为了出去游玩,而且还擦着云中城的边缘,这明显是有着更大的动静。

“对了,将军,林胡王传来了消息,说今年雪灾严重,希望我们能够支援其一部分物资,让其部落能够过冬。”司马错说道。

当初雁门关之战后,林胡就被李牧收编了,不仅仅是匈奴被李牧杀怕了,胡人同样畏惧李牧如天灾,林胡面对武陵铁骑直接就投了。而李牧也是欣然接受,草原没有城池,哪怕打下了土地也需要极高的成本去治理,所以李牧收编了林胡,让其负责治理这些地方,同时也要上贡给赵国牛羊人口,若是地方有人反抗,林胡必须出兵剿灭,若是不敌,就是李牧带领武陵铁骑出动了。

“雪灾!?”李牧突然抬起头,将视线放在了秦赵交界的上党郡。

“是啊,听林胡王使者的话说,入冬的大雪是十年来前所未有的,整个草原都受灾严重,小的部落恐怕都无法支撑过这个冬季。”司马错说道。

“林胡如此,匈奴人定然也是如此,左贤王这次调动恐怕是匈奴人要南下了,而他们的目标很可能是秦国的上党郡或者广衍。”李牧指着地图说道。

“秦国的上党郡?头曼是得了脑疾吗?不惜绕道云中郡就是为了劫掠上党?上党的秦军虽然都在和我们对峙,但也有不少的秦军在应对匈奴。”司马错说道。

因为九原郡和云中郡充当屏障的原因,所以上党郡和匈奴之间有着一定的距离,匈奴如此大费周章的想要劫掠上党郡,让司马错有些不理解,越是长时间的奔袭,也容易让敌人看透自己的行军路线。

“我也不明白这些人在搞什么,但任何人都想不到的事情,头曼却做了,如果不是左贤王部露出了动静,我们谁也无法想到,头曼背后有高人相助了。”李牧说道。

“那我们需要给秦国方面提醒吗?”司马错问道。

匈奴南下劫掠,这不是国与国之间的事情,而是种族之间的战争,虽然秦赵之间仇恨依旧,但终究是炎黄后裔,应该是一致对外的。这也是兵家形成的共识,哪怕赵国朝堂有异议,他们也会在私下将这个消息“泄露”给驻扎上党的王贲。如果是秦国方面知道这个消息,也会“泄露”给他们,让他们做好准备。

若是两国开战的时候,一国被匈奴入侵两国必须停战,让对方先去处理匈奴的事情,而另一个国家还需帮助对方看守军队和城池,防止其他人袭击,这是从春秋留下的礼制。虽然一句兵者诡道也,让当初的战争礼仪崩坏了绝大多数,但这种种族之战,依旧完全的保留着。

“去吧,派人想办法给王贲将情报送去。同时让这些军队准备好,等到确定匈奴的目标是上党郡之后,跟我去掏了匈奴的老窝。”李牧说道。

司马错眼中闪过精光,拱手说道

“诺!”

就在李牧想着给王贲送去情报的时候,殊不知有人比李牧更快一步,将情报卖给了秦国。

HD,丞相府内。

郭开笑着看着眼前自己的财神爷。

“见过,郭相不知道这次唤我前来所为何事?”罗网在赵国的总负责人,魂烛说道。

“魂先生,我这里刚刚接到了一封密信,是有关匈奴调兵准备劫掠上党郡的,不知道魂先生有兴趣吗?”郭开看着魂烛问道。

郭开知道魂烛是秦国的人,但不知道魂烛的真正身份,从春秋开始各国都有着朝着其他国家送入间谍的习惯,当然这些类人不仅仅是为了探查敌国的情报,更多的是为了寻找对方国内的有志之士亦或者有才能的人,从而挖掘。当初的秦国公主莹玉和秦孝公的宠臣景监便是这类人。

当时的魏国是天下最强大的国家,二人借着行商的名义多次潜入魏国,探查魏国的国情和为秦国挖掘有才能的人,其中商鞅便是其中之一。

“匈奴劫掠上党郡?郭相莫不是开玩笑,这上党郡和匈奴之间可还有着云中和九原呢!若是郭相想要找我喝酒,我哪里有足够的好好酒。”魂烛摇头说道。

虽然他是罗网的杀手,不懂行军打仗,但是并非是白痴,也知道匈奴若是想要劫掠上党郡需要花费的时间和人力可比劫掠其他的地方要高的高,哪怕是劫掠成功,要想返回匈奴本土也是要花费不少的时间。

但是郭开和他之间交易了很多次,魂烛知道郭开在赵国的名声不怎么样,但对方也是一个诚信之人,和他交易从未出过错,无论是一些情报,还是帮助秦国说说好话什么的,都是收钱既办事,没有一丝一毫的折扣,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魂先生莫不是不相信开?开乃是一国丞相岂会信口开河?”郭开也没有生气,从怀中拿出了云中送回来的密信。

魂烛接过密信,看着上面的字迹和云中守军将军的印玺,知道这不是假的,郭开虽然在赵国只手遮天,但是他的手却没能伸到边军手里,哪怕是HD的守军也不过和他是同盟关系,而不是上下属,这也是为什么赵王如此放心郭开的原因。因为郭开没有造反的能力。

“多谢郭相了,我最近得到了数颗夜明珠和上好的美玉,等过些时候再和郭相一起鉴赏一番。”魂烛说道。

“魂先生果然是爽快人,我就等着魂先生了。”郭开笑着说道。

“那在下就先回去处理一些商队的事情。”

“去吧。”

魂烛离开了郭开的丞相府后,将密信原封不动的交给了罗网的杀手,让其快马加鞭送往上党郡交给王贲和咸阳的总部。

王贲此刻正在看着关于赵军调动前往广衍的情报,赵军在这个对峙的阶段突然分兵去广衍,这让王贲感觉到了异常,广衍位居上党郡北端,而上党郡北端除了一些小城之外,没有一个军事重镇,赵军要是从北南下,这些城池根本挡不住。王贲是想要分兵而去的,但调动军队需要咸阳的命令,他已经上报了,赵国的异样。

“将军,从昨天开始赵军动作频繁,今天千亩城来报,赵军再度调兵北上,我们还要再等吗?”副将顿弱问道。

“等,赵军哪怕想要开战,也不是现在就开战的,我们来得及。”王贲说道。

忽然一名护卫来到了大堂上对着王贲和顿弱行礼说道

“将军,罗网送来了一封情报,说让将军亲自打开,情报来源HD。”

“快呈上来。”王贲说道。

护卫将情报给了顿弱,顿弱交给了王贲,王贲打开情报之后,看着里面的内容,顿时站了起来,看着一旁的顿弱说道

“马上调动军队,让离石、中阳、蒲子三城调动半数之上的军队立刻赶赴肤施。”

顿弱看着先前还不同意调兵的王贲,现在立刻就要调动差不多八万的军队前方肤施,这让有些不明白。

“你看看这封信就知道了。”王贲将情报给了顿弱。

顿弱原本有些疑惑的眼神顿时瞪大了,眼中满是不可思议。

“匈奴的头曼得了脑疾吗?竟然绕过云中、九原想要劫掠上党!?”顿弱叫道。

“头曼学聪明了,正是因为上党多年没有经过匈奴侵扰了,尤其是还有这九原、云中充当其屏障,所以我们才不会对其有防备之心,现在不是犹豫的时候,让离石先调动两万人北上支援肤施,剩下的正常行军。”王贲说道。他虽然听说秦国朝堂认为这次的雪灾会让匈奴南下劫掠,但重心放在了北地郡。所以王贲觉得匈奴南下之事是真的,但是不是选择上党还需要在判断,不能让所有的军队都北上,让离石的两万人先行北上,让剩下的军队缓慢行军,以防这是赵国的调虎离山。

“诺!”顿弱说道。

“将封信送到咸阳,交给大王。”王贲重新将信件封好交给了护卫。

“诺!”

匈奴南下事情紧急,王贲不敢有丝毫的犹豫,也不再等着咸阳方面的调令,直接让顿弱带着军队北上,而自己等着上党郡等着咸阳的回复。

此时,上党郡外,匈奴的军队正在逐步的汇合,头曼坐在王帐之内,十分看着下方还缺少几个人的作为,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晚上还有一章

第268章 ,北上,北上!

匈奴王帐内,头曼沉着脸看着下方的部落首领,而这些部落首领也是面面相觑不敢多说。

匈奴王帐中的气氛之所以如此压抑是因为当初头曼规定五天内必须抵达上党郡下,而现在左贤王和右贤王两个部落,及麾下的小部落还没抵达,这让头曼感觉到自己的威严再度被无视。

“咳咳咳。”公羊令轻声咳嗽提醒头曼。

头曼压制住心中的愤怒说道

“大军奔袭而来,让我们的儿郎们好生休息,等到左贤王和右贤王部抵达便是我们南下的时间。”

“谨遵大单于之命。”

等到这些部落首领离开之后,头曼将自己的马鞭甩到了桌案上,愤怒的说道

“这次我一定杀了阿鲁特,他屡次三番的挑衅我作为大单于的威严,不杀他难免会让其他人轻看于我。”

“大单于要杀左贤王,也不能是现在。”公羊令说道。

“为何?”

“现在整个匈奴再度云集准备南下,虽然人数无法和当初雁门关之战相比,但参与的部落却是整个匈奴,现在应该是大单于树立威望,拉拢收复这些部落首领的时机,而不是杀了左贤王。若是现在杀了左贤王,虽然能起到暂时的树立起威严,但也会让其他部落首领感到惶恐,他们会害怕自己什么时候会被大单于是杀死。

当这种惶恐超过了他们的承受程度,大单于会觉得他们是自杀摆脱这种惶恐,还是起兵联合起来推翻大单于的统治呢?”公羊令问道。

头曼闻言沉声说道

“自然是选择联合起来,他们又不是傻子。”

“尤其是大军出征,若是杀了左贤王难免会影响军心,而且左贤王带来的军队也不在少数,到时候谁敢保证他们的忠心?”公羊令抚摸着胡须说道。

“那我就如此忍受吗?”头曼撇了撇嘴说道。

“右贤王或许真的是因为有事耽误了,但左贤王绝对会为自己的来迟找理由,到时候大单于只需要顺着他的话原谅他即可。”公羊令说道。

“你们中原人就是瞻前顾后,要我说还不如杀了他,哪怕其他人背叛了我,我狼族的勇士也能为我重新征服他们。”头曼摆了摆手说道。

“若是如此,那时的匈奴将会是一个伤痕累累的匈奴,不要说南下征服中原,能够应对东胡就已经是狼神庇佑了。”公羊令冷冷的说道。

想到东胡人,头曼刚想张嘴反驳,但还是没说出口。看着头曼吃瘪的样子,公羊令笑着说道

“大单于不用担心,只要度过了这个寒冬,一切按照我们的计划进行,那么整个匈奴将会只是大单于一个人的匈奴。大单于别忘记匈奴王庭内的两个部落首领和他们手下的战将。”

听到公羊令再度说到当初匈奴王庭的事情,头曼也不由得陷入了沉思,公羊令只是稍微施展小计谋,便让这两个部落上下离心,首领沉迷享乐,再无战意,战将仇恨首领,聚集亲卫杀了首领,取而代之,继续享乐,从而让两个部落彻底废掉,他再用中原人的制度通知了这两个部落。两个部落和他的本部从此完完全全的听命与他,不敢有丝毫的异心。

想到匈奴王庭内的匈奴贵族、士兵、子民对他的俯首帖耳,他心中升起了一股至高无上的感觉,而这些一切不过是公羊令赏赐了这些人钱财、女人和衣服,这些对他可有可无的东西。

“如此,丞相回去之后可以在整个匈奴的贵族中施展计谋,让这些部落彻底听命于我,女人、钱财、衣服还有这次劫掠来的书籍等等全部都归丞相所管。丞相尽管去做。”头曼说道,左贤王接二连三的挑衅他,而他只能忍下,这让他开始渴望中原的君主权威,若是如同中原那般,整个匈奴都听从他的,他还需要忍受这个气吗?

公羊令见到自己想要的都拿到了,拱手对着头曼说道

“臣一定不会辜负大单于的信任。”

咸阳,秦王宫内,嬴政议事的大殿内气氛格外的沉重,嬴政看着桌案前铺着的情报,下方的子游、吕不韦、尉缭、蒙武、王翦、冯毋择、李斯、韩非、张苍等等嬴政的心腹大臣全部聚集了起来。

“匈奴一改往常这次选择了上党郡,若不是有人给头曼出谋划策,匈奴绝对不会如此。”嬴政沉声说道。

其他人同样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匈奴内部可能出现了一个并非是莽夫的人,子游沉思了一下说道

“匈奴现在可能已经聚集在上党郡外,随时都可能攻打上党郡,王贲应该已经调动一部分军队北上支援边城了,当务之急是调动北地郡的军队前往上党,他们常年和匈奴交手,知道如何应对匈奴。”

“这件事国尉府已经拟好了奏章,请大王过目。”尉缭将一封奏章拿出说道。

赵高接过奏章放到了嬴政的案前,嬴政简单的扫视一眼之后,挥手示意赵高拿来秦王印,赵高捧着秦王印,嬴政将王印按在了诏书上,同时将虎符拿了出来说道

“除了北地郡之外,冯毋择你带领羽林军北上,是时候展现一下你们羽林军的实力了。”

“诺!羽林军定然不负大王期盼。”冯毋择拱手说道。

这些日子冯毋择也是过得极为憋屈,羽林军成立之后,整个秦军都惊讶于羽林军的待遇,虽然知道这是战死英灵的后人和精锐组成的人,但还是质疑羽林军的能力是否配得上如此待遇。

因为缺少施展的地方,羽林军只能忍着看其军队对自己的怀疑,现在羽林军上下,包括他这个主帅心中都憋着这口气,等着上战场彻底打脸这些人,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为国羽翼,如林之盛。

“之前调往北地郡的粮草,什么时候能够调到上党郡?”嬴政问道。

“调往北地郡的粮草以赈灾为主,而军队的粮草还在路上,让其现在改道,倒也来得及,算上路上消耗,后续的粮草需要增多一些。”张苍拱手说道。

“粮草损耗无所谓,必须要供应上大军,寡人有预感,这将会是一场大战,头曼不会轻易的放弃南下的机会。”嬴政说道。

“诺!臣回去便再度筹划粮草的事情。”张苍拱手说道。

现在面对的匈奴寇边,张苍也知道自己不能再继续摆烂了,必须要拿出去全部实力来积极筹划这次的粮草之事了。

“寡人决定此次出征,骊山大营十五万人尽数出动,十五万大军需要一个主帅,何人来当?”嬴政看着下方问道。

“臣愿意前往。”尉缭站出来说道。

看到尉缭请命,蒙武和王翦都打消了担任主帅的想法,不同于子游当初是为了稳定军内平衡,让他们不得不放弃主帅的位置,而尉缭则是真正的在兵法上超过他们的,让他们心服口服。

嬴政看向了尉缭,这是尉缭入秦之后,第一次主动请命带兵。也只有在这种种族之战的时候,尉缭才可以放下心中的私心,全心全意的为秦国效劳。

“太尉掌握秦国全国兵马调动的权力,理应由太尉担任。同时调动蒙恬、杨端和、李信、司马信等诸将北上,以供驱使。”嬴政说道,随后拿出了可以调动兵马的虎符。

将秦国大部分的战将调到一个地方,这是一个很冒险的行为,这些人都是镇守一方的人,将他们调动很有可能导致边境不稳,但嬴政此刻选择相信赵魏楚三国不会在这种种族之战的时候背刺秦国。

种族之战,而内战止,这是底线,不是各国的底线,是百家的底线,若是有人在这时候搞背刺的事情,就不原本的别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