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冰火的骑砍之旅 第109章

作者:风兮破地

因此,地面上的死者有三分之二是匈奴人。交换比占了上风的汉军却没时间欢呼,因为匈奴人的援军正在源源不断地加入战场,还有一个“万骑”在向西边迂回,大有将汉军骑兵包围在北山附近的意思。

苏建驻马北山上,遥望远处的敌军阵型,沉吟不语。

部将急道:“我们人少,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苏建心有不甘,长叹一声道:“如果我手中有三万骑兵和车兵,必然能将匈奴人彻底击败。可惜,即便是陇西和北平也没有这么多的车骑兵。”

“咱们的兵力比前年的时候已经多了好几千人,以后会越来越多的。”

苏建看了看部将一眼,摇了摇头。朝廷中的事情下面的人知道什么呢?陛下大行,估计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增强边郡的军力了。他不想打击部下的士气,并没有说什么,只是振奋了精神,说道;“传令,让伤员先撤,车兵次之,骑兵最后!”

号角声响起,一面面旗帜在空中晃动。汉军在小胜一场之后,有序地撤离了战场。等到骑兵也撤离之后,苏建带着亲兵最后一批从北山上离开。匈奴骑兵紧紧地咬在他们的身后,不断地射箭骚扰。汉军岿然不动,保持着严整的阵型向南前进。

有时候匈奴人离的太近了,汉军就用弓弩进行反击。双方都有一些伤亡,但是都不多。眼见得离北山越来越远了,军伍中忽然有些骚乱起来。苏建以为是匈奴人又冲上来了,连忙回头打量,却发现并不是那么忽视。

部将指着北山大叫道:“太守您看!”

苏建定睛望去,就见北山上有三名骑兵奔下,最前方那人正在风驰电掣一般地向着匈奴人的大队中冲了过去。

“匈奴人.......不,是我们的人!”

附近的汉军和匈奴人都望见了北山那边的情况,一起望了过去,不少匈奴人还大呼小叫了起来。一时之间,成千上万人都将目光投了过去。

战马正在加速,风声越来越大。远处的景物讯速地接近,又被迅速地抛到身后。顾璐双持武器,从匈奴人的缝隙中钻了进去。一面画着山羊还是绵羊的旗帜下面,耳朵上挂着金环的匈奴贵人听到呼声后转过头来,见到一骑横冲过来,不禁大惊,“快拦住他!”

围在身边的十多名骑兵打马上前,但是马速还没提起来,其人就已经冲到了身前。几声脆响过后,五名匈奴人惨叫着倒地。

这名匈奴贵人是直属于单于王庭的万骑长,麾下的都是精锐之师,刚刚他带着兵马过来,直接就将汉军的骑兵和车兵给赶走了,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哪知道突然就被人杀到身前来了?

他来不及多想,大叫一声,打马便走,连那面大旗都不要了。

顾璐奔到大旗下面,右手长矛刺出,将持旗的匈奴人刺死。他也不将长矛拔出来,伸手抓住那面大旗,将之抓在了手中。接着左臂扬起,一道乌光脱手而出。远处,正在逃走的万骑长身体一震,当即就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顾璐骑马赶上,跳下去将那匈奴人的脑袋割了下来,然后持着那面大旗杀了出来。

匈奴人死了一名贵族,大哗不已。不少人自发地冲了上来阻拦,却被顾璐拿着大旗当做长枪使用。他的膂力远超常人,几十斤重的旗杆在手中就像是没有重量一般,横扫,直刺,旗杆上下翻飞,把匈奴人打的狼狈不堪。

片刻间,顾璐就从匈奴人的包围中杀了出来。周吉和荀彘上前接应,弯弓对着匈奴人射了几箭,然后一起打马朝着南边狂奔。

苏建看到匈奴人混乱起来,心中已经隐隐约约有所猜测,等见到匈奴人的旗帜都被抢了出来,不由得大喜,“传令,骑兵暂停前进!”

号角声在草原上回荡,身穿火红战袍的汉军骑兵勒住战马,拉长战线,摆出了反击的架势。附近的匈奴人并没有趁机发起攻击,反而是打马向着远处逃去。

很快,顾璐他们就冲到了汉军骑兵附近。苏建看清了来人的面貌,笑着道:“原来是他!”

他大声下令,将顾璐等人放了过来。马匹在近处停下,顾璐将首级和旗帜仍在地上,高声道:“斩杀敌将一名,获取旗帜一面!”

有部将把那颗首级捡起来,指着那个金环说道:“此乃匈奴之万骑!”

苏建大笑起来,“好,好,做的好!”

他带着几千名骑兵和车兵出来,也不过获取了几百颗匈奴士兵的首级,顾璐他们才三个人,就砍下了一个万骑长的脑袋!这个功劳,可以连升数级爵位啊!

苏建打量了周吉和荀彘一番,最后又将目光放在顾璐的身上,“我会亲自向陛下请功。现在,让我们先回云中。”

第三十二章

面对着源源不断杀过来的匈奴人,苏建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手上的实力就只有这么一点,只能是阻挡了一番,给百姓多争取了一天的时间,然后就撤回了城池里面。

这次入侵云中郡的匈奴人至少有七万,或者更多。汉军的侦骑都被迫撤了回来,到底有多少匈奴人谁也不清楚,反正就是很多,城外到处都是,光是侦查到的就有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等匈奴贵族。

匈奴人来到云中后,什么都要。城外来不及收割的麦子可以为喂马,村庄里面的牲口家禽,衣服农具,就没有匈奴人不要的。他们还攻破了几处壁垒,虏获了数千百姓。

因为战功,顾璐直接被提拔为什长。带着九名骑兵不断出击,多有斩获,却无法扭转全局。不过匈奴人也被杀的胆寒,连射雕手都被射死了三个,后来每处出动都是几百名骑兵一起,一百人以下都不敢出来侦查了。

匈奴人在云中郡抢了四天,顾璐就带着人打了四天的游击。因为拿到的首级够多,他从什长被提拔为屯长,然后又升为曲军侯,爵位由第四级的不更一直升到了第七级的公大夫。这让顾璐有种在玩网游的感觉,不停地砍人,然后不停地加官进爵。设计这套军功爵体系的人肯定和那帮游戏设计师很有共同语言。

爵位提升多少他不是很在意,只要不是第四级的军功爵就行了。他怎么能是“不更”呢?这一点道理都没有嘛。看看周围的环境,像他这么勤奋的能有几个?

匈奴人抢了几天,就被顾璐带人砍了几天。他们是来抢东西的,总不能将云中城给团团围起来。就算是围起来也没有,兵力分开了之后,顾璐带着人直接就杀出来了。他也没想着直接把匈奴人击溃,就是骑着马左右张弓,每次都能射杀十几二十几人。

甚至于匈奴人离城墙太近了之后,也被会他用弓箭给干掉。

到了后来,匈奴人实在是受不了了,将大军撤出十多里,然后设下伏兵,想要将那天杀的沙加给打掉。只是顾璐乃是开了外挂的,面对匈奴人的陷阱,他的做法是虎口拔牙,将鱼饵吃掉,然后将鱼钩给吐了出去。

在设下埋伏,结果反而被汉军的骑兵突击杀伤了数百人之后,匈奴人也没了办法。他们又没有下定决心要攻破云中城,于是在几处道路上安排了重兵把守,每次出巡都是几百骑一起,用近乎于“结硬寨,打呆仗”的办法,这才限制住了汉军的突击。

匈奴人在云中郡只待上十几天就撤了回去,在撤离的时候又被苏建带着主力追杀了一阵,扔掉了许多掳掠来的百姓和财物,狼狈不堪地退到了草原上。这一次入寇云中,不但没有抢到多少东西,反而赔了许多部众和马匹,可谓是亏了老本。

苏建也不敢追的太远,他手上的本钱太少,实在是折损不起,要是被匈奴人“钓野伏”了,说不定整个云中郡都要沦陷。在追出了五十里,抢到了上千马匹牛羊之后,他很快就将军队撤了回去。

得胜之后,苏建命令士兵杀牛宰羊,犒劳三军将士。苏建让顾璐坐在了自己身边,亲自给他敬酒,“云中能够保存,多赖君之勇力,请满饮!”

顾璐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然后笑着道:“我不过是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能击退匈奴人,主要还是靠太守指挥有方啊。我也敬您一杯。”这话也不能算错,要是没有苏建的大力支持,顾璐不过是初来乍到之人,会有什么人听他的呢?

苏建知道的更多一些,明白匈奴人退去不光是他们这边打的好,还有朝廷那边的因素,但是听到顾璐这么说,他依旧非常高兴。他心情愉快地饮下美酒,看着言笑自若的少年,心中一动:长得好看,武艺又好,还这么会说话,日后肯定非池中物。能不能把自家妹子介绍给沙加呢?

但是很快,他就喝的太多,将这件事给忘得一干二净了。顾璐则是千杯不醉,把宴席上的军汉们全部给放倒了。

云中郡的战况很快就被送到了长安。未央宫里面,刚刚登基的天子刘彻拿着送来的军报拍案而起,“沙加果然是锥立囊中,脱颖而出也!苏建也打的很好,以一万郡国兵斩首一千一百级,朕看可以封侯了!”

他兴冲冲地前往长乐宫,向太皇太后窦氏禀告了这个好消息,“朕看苏建可以升为车骑将军,让沙加当云中太守。朝廷上的大臣们都说匈奴人厉害,朕看也不过如此。”

太皇太后的眼睛已经看不见了,心思却是清楚的很。窦氏冷静地道:“陛下,你这是要更改先帝的政略吗?”

刘彻没有听出太皇太后的弦外之音,依旧兴奋地知道:“苏建此前并没有什么名气,却能大败匈奴人。若是换了程不识将军,或者是李广将军,定然.......”

“陛下!”

窦氏猛地一拍桌子,让刘彻立刻停了下来。“奶奶,您这是什么意思?”

“父死,三年不改其志。”窦氏道:“陛下你是要做不孝之子吗?”

刘彻愕然,“奶奶何出此言?先帝在世之日,常以匈奴为恨。朕不过是继承先帝的遗志罢了。”

“胡说!你年纪还小,不要被别人骗了。打仗的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刀兵一起,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云中郡不过是小胜了一场,匈奴人控弦四十万,损失不过是九牛一毛。哪次匈奴人入侵,我们不是要损失许多人?”

刘彻辩解道:“那不一样..........”

窦氏打断了他,“有什么不一样?陛下,从高皇帝开始,一直到你父亲为止,都是对内与民修生养息,对外和好匈奴,方才有了朝廷今天的局面。你是想要这种大好的局面付之一炬么?”

刘彻望着太皇太后,面上满是不服气的神色,却也无可奈何。

第三十三章

窦氏说道:“苏建是获取了一千多个首级,但是损失了那么多百姓怎么算?今年云中郡的收成又没有了吧?是不是还要朝廷调拨粮食过去?功过相抵,不可以封侯。另外,我们才定下和和亲匈奴的国策,难道要因为云中郡的事情和匈奴人开战吗?”

刘彻道:“即便是开战,那又有何不可?”

他倒是满心想着击败匈奴人,但是如今的朝廷可不是他说了算。太皇太后窦氏才是朝廷的真正主人,大臣们大多也是站在太皇太后这一边的。在大多数的时候,传统守旧的力量都是强大的,因为既得利益者都能从传统中获得好处。

最终,年轻的天子也没有获得他想要的结果。苏建击退匈奴有功,但是损失也不小,被调入京师任校尉。沙加因战功卓著,被封做都尉,随即也被调往了京师。

当诏书送到云中郡的时候,已经是次年夏天。没什么好说的,苏建立刻准备奉诏入京。顾璐并不是很想去长安,在边境上打仗多有意思啊。他现在是云中郡炙手可热的大豪强,除了官府授予的田地之外,又在北面的草原上圈了一大块地养马和牛羊。

那块地有多大呢?差不多有半个云中郡大。

草原上的地盘都是用拳头打出来的,他的拳头最大,经常带着骑兵在草原上晃荡,什么匈奴人都不好使。以往是匈奴人入寇抢劫,他是逮着匈奴人使劲地撸羊毛。不管是牲口还是牧民统统都要。没几个月,云中附近的匈奴人都跑光了。

不是没有匈奴军队来围剿,反倒被顾璐给打跑了。开了挂的异乡人比匈奴人凶残多了。出动大军又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秋天才是匈奴人出兵的季节,其他的时候要给马匹养膘,要让牛羊下崽,可不是打仗打的好时候。

因为他这边待遇比较好的缘故,还有一些贫困的匈奴人主动跑到他这边来干活。好歹顾璐是比较有良心的,一天给人吃两顿饭。不像是匈奴的贵人们,一般都让下面的人吃草。在去年冬天时候,一次就有好几百个匈奴人跑到了北山附近,成了顾璐手下的光荣的打工人。

顾璐还有些遗憾,为什么叫北山,而不是叫南山呢?不然的话,他就可以给自己去个外号,叫做“南山必胜客”,看还有什么人敢来大老板的头上薅羊毛。

能打,小弟够多,还是在边境地带上,顾璐顺理成章地就干起了走私马匹的事情来。汉军的马匹数量不少,但是上好的战马却不多,买卖马匹是一件很赚钱的事情。就算不是战马,普通的马匹也可以用来拉车,这年头,一匹马就好比是一台拖拉机,或者一辆小货车,这么转手一卖,一个小目标........恩,小目标还是实现不了,差不多能有十分之一个小目标吧。

走私犯罪活动是如此的猖獗,数目是如此的巨大,连太守苏建都为之胆战心惊。要不是顾璐把转来的钱都洒了出去,让上上下下的人都捞够了好处,苏建肯定不能就这么看着。虽然太守是拿了最大的一份,但是就沙加干的那些事情,砍头十次都不为过啊!

私底下,夜深人静的时候,苏建常常忧虑不已。要是下令捉拿沙加,到底有多少人会听命?在北山附近的那些养马养羊的匈奴人肯定是不会听他这个太守的,就是城里面的士兵,又有几个敢去抓人呢?

顾璐已经在云中郡混得这么好了,并不是很想去长安。长安不是不好,但是那里不能痛痛快快地砍人啊。苏建只能好言劝说,威逼利诱一起上,最后说道:“抗旨不遵乃是大罪。若是不奉召入京,那就只有逃亡匈奴部落。难道你想成为匈奴人吗?”

“当然不想。”顾璐不假思索就给出了答案。“我知道你的意思,行吧,等我把这边的生意安排好了,咱们就一起上路吧。”

苏建脸上的肌肉抽了抽,要不是很确定打不过这厮,他就要拔剑了。当初怎么就稀里糊涂的答应了参与走私的事情呢?虽然他自己本来就有在干,但是谁能想到沙加能弄出来这么大的声势啊。

安排好交接的事情,然后启程奔赴长安。等他们到达位于关中腹地的长安时,已经是夏末。天气依旧很炎热,往来的行人穿着单薄的衣衫,依旧会被热的浑身冒汗。不时能看到衣衫湿透了的少女,倒也别有一番景致。

若论繁华,云中郡那种偏僻的地方是无论如何也无法与长安相比的。大街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既有带着长剑的游侠少年,也有披坚执锐往来巡逻的士兵。

顾璐是骑着一匹马就上路了。苏建则不一样,他带了十余名随从,还有几辆大车,车上装满了财物。他当了几年的太守,积攒了不少的财物,来到京城,当然要上下打点一番。窦婴,田蚡这些掌握实权的外戚是不能怠慢的,丞相和其他的朝中大佬们也不能落下。

有的人是贪财,有的人则是好名。你要是不给他送礼,他会认为你瞧不起他,说不定就因为这个把你整的欲仙欲死。事情的好坏还不就在一张嘴上?违法犯罪不要紧,只要朝中有人有关系就好了。

像是汉文帝时期,云中郡太守魏尚因为多报了六颗首级的功劳,被剥夺了官职和爵位,还被判了一年的监禁。不久之后,汉文帝因为匈奴屡屡犯边的原因,感慨自己没有廉颇和李牧那样的将领。

当时在皇帝身边的冯唐——魏尚的好朋友——就趁机说道,“就算是有李牧和廉颇那样的名将,也不会得到任用”,并且趁机说了魏尚的事情,说因为六颗首级的事情就撸掉了一个太守,未免太过苛刻。于是皇帝就免去了魏尚的罪过,让他继续担任云中太守的职位。

冯唐说的话有没有道理呢?肯定是有那么一些。但是真细究起来,又会觉得逻辑不通。感情名将非得要违法乱纪谎报军功才行?这就好像是官员只有腐败,只有贪赃枉法收受贿赂,才能发展经济一样,看似有道理,实际上狗屁不通。

苏建准备了不少的钱财,就是准备以后自己要是像魏尚那样栽了,也有人能在皇帝面前帮他说话。至少不能叫人落井下石,有的时候,生死就在那么一句话上。

作者的话:昨晚打麻将去了,今天发的稍微晚了一点。

第三十四章

到了长安之后,皇帝并没有立刻接见他们。苏建忙着到处送礼,顾璐则是到处闲逛。朱安世这时候已经在新的地方闯出了名声,被人称作“阳陵大侠”。因为曾经参与了平定七国之乱的缘故,朱安世和军方的某些人搭上了关系,所以在阳陵也是混的风生水起。官府中人即便是知道他在从事不法勾当,只要没有闹的太大,只要上面的人不知道,也就当做是没有这回事。

现在顾璐来了长安,朱安世立刻带着一票新的乡党为他接风洗尘,顺便还宴请了苏建。苏建现在可是校尉,手中握着实权,比朱安世以前的那些关系硬多了。

接风的地方在咸阳附近,离长安有将近二十公里的距离。顾璐和苏建早上出城,到了下午的时候才到了地头上。按照朱安世的习惯,请客都是在自家的庄园上,这一次也不例外。庄上杀了一头牛,顾璐他们到的时候,大锅里面的牛肉炖的烂了,香气隔得老远就能闻到。

“是牛肉?”苏建有些诧异,停住了脚步,问道:“这牛是怎么死的?”

朱安世笑道:“不知怎么地,这牛今天早上发了疯,撞到打石头上把它自个儿给撞死了。”

苏建听了,不禁回头看了看顾璐,心道:果然都是一般的胆大包天!

顾璐大笑道:“这疯病来的正好,不然我们怎么有此等口福?”

苏建呵呵笑道:“也是。”

前来赴宴的不是附近的游侠,就是中低级的官员和将领,亦或是地方上的豪强之类。这些人一方面薄有资产,生活上还过得去,一方面又没有什么出头的机会,满心都是搞个大新闻的想法。

在宴席上,就有人喝醉了之后感叹道:“要是能再有诸侯王叛乱的事情就好了,也好能杀敌立功!”

苏建正在饮酒,听了这话差点没呛死,他咳嗽了几声,喝道:“慎言!”

那人反应过来,连忙掩饰道:“醉了,醉了!许久不曾这么痛饮,不胜酒力!”

朱安世哈哈大笑道:“不用如此小心,在座的都是自己人,谁会在外面乱说?真出了事,那就让他自杀,不要连累别人就好了。”

顾璐不禁啧啧称奇,一年多没见,朱安世越发的像个带头大哥了。听听人家是怎么说的,出了事就去自杀,这话说的,真是太有道理了。而且周围的人还一副深以为然的样子。

又喝了一阵,朱安世对顾璐道:“兄长,咱们的面粉现在都已经卖到皇宫里面去了,听说连太皇太后和太后都很喜欢。还有上次带来的那一百匹马,卖了个好价钱,你的那份钱等下就拿过来。”

顾璐笑了笑,说道:“就不用拿出来了,像以前那样,要是附近有人生病或是丧葬嫁娶缺钱的,能帮就帮一把。但是也别让人给骗了。”

这年头气候比两千年后要温暖一些,小麦的长势很好,就是脱壳的问题一直没能很好的解决,做成的麦饭很是考验人的嘴巴和食道。顾璐便拿出了磨坊的技术,将麦子磨成粉之后,口感上升了一个档次,立刻就从平民的食物变成了达官贵人也能接受的美食。

后来又加上了利用水力的技术,光靠着开磨坊,朱安世就赚了一大笔钱。有了钱就好办事,如今阳陵大侠的名头可是响亮的很。“兄长放心,谁敢骗我?那真是不想活了!”

他豪气干云地说了一番话,随即声音又低了下来,“只是如今却也有些麻烦。”

“什么麻烦?”

“磨坊的生意太能挣钱了,长安城中好些人都想要我派人去给他们的庄园里也修建几个。我一时间有些拿不定主意。”

“哦,有哪些人?”

“卫绾,窦婴,田蚡........”

嘿,好家伙!顾璐当时就说:“好家伙,这都是京城里面的达官贵人啊。”

窦婴和田蚡都是外戚,卫绾那就更不得了,乃是当今的丞相,真真正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们想要,那就给他们,技术扩散是难免的事情。”

朱安世道:“但是这样一来,咱们挣的钱不就少了吗?”

“不用担心,我这里还有好多挣钱的办法。你就去给他们修磨坊,速度放慢点,这三家......”

朱安世提醒他,“不是三家,而是十好几家。”

“三家也好,十几家也罢,慢慢修,等到明年后年才修完,那个时候你的磨坊虽然赚的少了,但是多少还能有些进账。就不要自己管了,让你信得过的人去做,只要不亏本就行。咱们再想别的赚钱路子。”

朱安世叹道:“就怕日后他们又来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