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冰火的骑砍之旅 第248章

作者:风兮破地

第二百零九章

东南亚的冬天都是比较暖和的,哪怕是在过年的时候,也是温暖如春。广西那边的移民还好些,从两浙路来的宋人和从日本来的移民对此都很是惊讶。不过这是好事,对于百姓来说,冬天是一道大坎,很多人都是在冬天因为食物不足和寒冷去世的,温暖如春才好呢。

在过年之前,大部分的船只都回来了,七八十条船密密麻麻地停靠在港口里面,还有一些去了临时的港口下锚。商船从宋国采购了许多的酒水,布匹和瓷器回来,东印度公司买下了其中的大部分,反手又分发给了有功的将士,水手,还有种地产量最高的农民。

为了庆祝顾炎武的出生,东印度公司还给所有今年产下婴儿的家庭分发了熏肉,大米,布匹等物资。在大牧首有儿子的消息传出来之后,水手,士兵和百姓们都是极为兴奋,有了继承人,大家的事业才有保证啊。

过年的时候非常热闹,家家户户都买了些爆竹在门口放,还有舞狮子和舞龙的。百姓们忙活了这么久,捕鱼打猎种地就不说了,空闲的时候不是修房子就是修路,再不就是要集训,好不容易有休息的时候,当然要可劲地造。

热热闹闹的过年一直持续到了正月初十的时候,百姓们还在继续庆祝,军队的将领们已经开始筹备和宋国广州水师之间的战争。以前东印度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往来贸易,现在那些商船在继续做着贡献,公司又开辟了新的财源——在南洋上收保护费。

凡是往来的商船,都得要到坤甸或是东印度公司的商贸据点去买一面南十字星的旗帜,只要是没有挂上旗帜的,都会受到东印度舰队的劫掠。挂着黑旗的战舰跑的太快了,武装商船只要被发现了就逃不掉,除非是聚集了十几条,几十条船一起上路,不然根本打不过东印度公司的舰队。

很多人都是痛快地交了保护费,不痛快不行。剩下的都是武力超强又特别头铁的那些人,比如说正处在黄金时代的伊斯兰教,还有印度次大陆上的婆罗门之类的,他们都有着庞大的舰队,能动员出好几万水手,东印度公司虽然不怕,但是秉承着每次只对付一个敌人的理念,暂时也就没有去动这些庞然大物。

不过要是碰上了落单的猎物,那也是绝对不会客气的。

有了钱就好办事,坤甸的人口在继续飞涨,这边过年欢天喜地,宋国也是一样,不过只有一部分人欢天喜地,还有一部分人则是在硬着头皮挨冻受饿。每年冬天都要冻死一大批人,过年前后死的人最多。

为什么叫年关?就是因为这是一道关口,挨过去了,等到春暖花开,多半就能再苟上一年了。挨不过去,那也没什么办法,这就是命,几千年来都是这样。不过今年不一样了,要是不想挨冻受饿,可以跑路去南洋啊。

有这个想法,并且能够付诸实施的只占极少的一部分,但就这极少的一部分,相对于坤甸的体量来说,也已经够大了。泡泡.........白素贞每天除了要奶孩子之外,还要负责处理移民局和各个部门的事情。白天的时候,市政厅的大堂里很少有空着的时候。

东印度公司从贸易和收税上得到的钱财一部分拨给了市政厅,还有一部分流向了军部。过年后没几天,将领们就开始准备打仗的事情。有了上一次出兵安南的经验,组织和动员士兵的的速度将会快上不少。

今年的主要作战任务是在防守反击中击溃宋国的广州水师,为此,公司在海南岛上设立了据点,并且在那里囤积了许多的商品,数量之多,总额之大,即便是在东印度公司里面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宋军名义上占据了整个海南岛,但是实际上能够控制的地方很有限。岛上还生活着大量的土著,官府拿这些土著也没什么好办法,派兵征讨吧,茫茫大山和茂密的森林足以拖垮已经腐朽了的宋军,所以只能是安抚了事。

不少本地的百姓因为受不了官府的盘剥,主动加入了土著的行列,变成了野人。野人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是好歹不用交那多如牛毛的赋税。

东印度公司来了之后,并不需要像宋朝官府那样征收赋税,所以对这些土著采取了和平共处的模式,通过交易来换一些山货,毛皮,鱼获之类的东西。以往这些商品是只能卖给官府和康家那样的当地豪族,价格自然会被压得很低,现在有了另外一个买家,土著们很快就一边倒的投靠了异乡人。

这些异乡人处的价钱最少要高出了一倍,而且不光是卖给他们大米,麻布,还卖了不少的刀枪弓弩给他们。要是生病了,部落里的巫师又没有办法的话,异乡人还能给大伙儿治病。相比之下,宋国的官差每年就是在收税的时候才会带着武器和大狼狗下来,立刻就被本地人给抛弃了。

俗话说,断人财路,胜过杀人父母。东印度公司这种做法,当然就受到了海南本地官吏和豪族的厌恶。在矛盾进一步的激化后,宋国在海南岛驻扎的昌化军在四月初的时候,派出了上千兵丁前去征讨卑鄙的异乡人。

只是吧,宋军的战斗力太拉胯了,他们集结的速度太慢,行军的动作太慢,路上还遭到了土著山民的袭击。要不是有可以放手抢劫的馅饼吊在前面,宋军早就闹腾起来了。等他们到异乡人据点的时候,这边早就已经已经做好的准备,军纪涣散的宋军在挨了神臂弓的两轮齐射后,士气立刻就降到了冰点,纵然有一两个武艺高强的将领,也是无济于事,最后只能草草收兵。

不过他们也不算是白来,还是抢到了一些东西。打不赢那些卑鄙的异乡人,难道还打不赢本地的农民吗?鸡鸭牛羊,陶罐瓦片,只要是看得上的,都给宋军抢走了。匪过如梳,兵过如蓖,官过如剃,这些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四月末的时候,广州进一步传来了消息,说是宋军的水路大军都已经开始集结,本地的禁军开始了操练,战船在维修,官府还从沿海的村落里面强征了不少的水手。

等到了五月,宋军已经做好了出战的准备,他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修建在海南岛南部的海盗据点,也就是顾璐专门留给宋军当做目标的那处地方。

第二百一十章

海南岛四周低平,中间高耸,呈穹隆山地形,以五指山、鹦哥岭为隆起核心,向外围逐级下降,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构成环形层状地貌,梯级结构明显。宋国所控制的地方主要在岛屿北部的沿海平原上,东印度公司选取的据点则是在海南岛西南边的崖州湾东边一些的位置。

这个据点可以为往来占城,安南和杭州的船只提供淡水和休息的地方,主要目的还是作为商品的中转站,就是现在据点比较小,人手也不多,所以作为中转站的作用很小,现在最主要的作用是给从前往加里曼丹的移民提供休息的地方。

前往坤甸的移民大多是出生在海边,但也不一定是所有人都会水,即便是会水,江河跟海洋也是两种不同的体验。不少人在上船之后吐得稀里哗啦,船上的人又不能把他们扔到海里面去,沿途放下也不是好主意,那就只能放到海南岛的据点,让他们先恢复恢复了。

其实东印度公司最想要的还是崖州湾,那里的地里条件更好,而且还有大量的人口,要是能夺取崖州湾,公司治下的人口立刻就能翻上数倍。不过这样的好事暂时只能想想,在打垮宋军的广州水师之前,占有的地方越多,就需要越多的人去防守。

要是打垮了宋军的水师,崖州湾便是瓜熟蒂落。要是打不赢,占下来的地盘也只能吐出去。顾璐对宋国从心底是蔑视的,但是在具体的每一次战役,每一次战斗上,都不敢掉以轻心。

历史上占据绝对优势而被打崩的军队不要太多,他可不想那种事情也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要是被宋军打得大败,那可就真成笑话了。

宋军的进兵计划已经被东印度公司的人所获取,崖州湾附近的据点正在按照计划清理周围的树木和草丛,堆积在这里的商品和暂时居住的移民也已经运走了一部分,等最后一批移民运走后,留守的士兵和暂时停留在这里的移民还会将壕沟挖得更深,并将城堡外面的那些矮小的木头房子都给烧掉。

这处据点的城堡是顾璐亲手建立起来,位置在南山角上,坚固异常,并且配备了四门大炮和六门小炮。大炮被放置在城堡内高达十多米的炮楼上,小炮则是分别部署在壁垒和炮楼中,作为机动火力使用。此外,此外,城堡中还储备了不少的炮弹火药,以及甲胄和刀剑弓弩,还有一个小型的铁匠铺,可以对破损的武器进行修复。

城堡的北面二十里是南山,山上有一座寺庙,名字就叫南山寺,是传承数百年的名刹古寺。唐代著名大和尚鉴真法师为弘扬佛法五次东渡日本未果,第五次漂流到南山,在此居住一年半之久并建造佛寺,传法布道,随后第六次东渡日本终获成功。日本第一位遣唐僧空海和尚也在此登陆中国,驻足传法。

南山寺在日本的佛教界很有名,因为鉴真法师和空海和尚的缘故,往来的日本武士和足轻经常去南山寺上香。那些日本人虽然已经皈依了拜上帝教,但还是有着最朴素的宗教观念,对各种神灵都很是敬畏。

而且拜上帝教也不禁止崇拜其他的神明,只是将昊天上帝至于所有的神明之上。信徒可以同时信仰佛祖和昊天,这并不冲突。但如果皈依了拜上帝教,就要承认昊天上帝比佛祖,真主等神明更为强力。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并不是难以接受的事情,神仙肯定没有老天爷大,这是显而易见的!

“呜~~”,悠长的号角声响起,城堡内外的守军都听到了。只有一声,那就是友军到来了。这个时候过来的只能是来接移民的运输船,有士兵笑着对边上的百姓道:“你们算是享福去了,我们还要在这个地方待着。”

二狗子将鼻涕用力地吸了进去,问道:“叔叔,那什么店真的那么好吗?能天天都吃饱饭吗?”

在小孩子的心里,这里就已经很好了,每天一顿白米饭,还有鱼肉吃!他实在想不出来比这里更好的地方是哪里。

“呜~~”,海面上传来号角声,那是对城堡这边的回应。城堡上的哨兵挥动南十字星的旗帜,向着远处的黑点致意。往来的船队每次都会带些好东西,或是新鲜的水果蔬菜,或是熏肉,他美滋滋地想道:今天晚上又能打牙祭啦!天天吃鱼不是说不好,但是能换个口味更好。或者淘换一个陶罐之类的东西也是好的。

哨兵用力地挥动旗帜,表达自己的兴奋之情,但是很快,海面上再次传来了号角的声音。他的动作顿时停了下来,脸上露出了疑惑的神情。一声号角是友军到来,两声.......那就是敌人了!

可是,上面不是通报说下个月敌人才会到来吗?这才二十七啊!

哨兵还在发呆,孙资却是立刻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永远都是会出现意外的!他去年的时候在安南打了半个月的仗,军中的意外事件是层出不穷。什么有人被蛇咬了,前方的镇子里面突然多出了几百个敌人之类的,他不知道是船上的信号传递出了差错,还是敌军真的来了,先当成是最坏的情况总没错!

他冲出了营房,对着敌楼上的哨兵怒吼道:“还愣着干什么?快敲锣!”

哨兵手忙急乱地放下了手中旗帜,拿起棒槌往边上悬挂着的铜锣上用力地敲去。“当当当当!”急促的鸣金声响起,让城堡外的百姓们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好好的敲什么锣啊?

士兵们却是面色大变,他们不少人是打过仗的,不少人立刻就呼喊起来:“敌袭!准备战斗!”

没一会,孙资骑马从城堡里面奔了出来,战马在泥土地面上狂奔,他扯着嗓子喊道:“所有人立刻回城堡!”

刚才已经确认过了,是宋军的舰队杀过来了,来报信的那条船根本没敢停靠在码头上,报警之后就向着南边的海面上逃去,让爬到了炮楼最顶端观望的孙资破口大骂。一条船上好歹也有十几个人,来帮个忙也是好的啊!

堡垒里面的常备兵力只有四十多人,因为要打仗的缘故,人手翻了一倍,又增加了许多的秘密武器,可是他们的战备工作还没做完,那些大管子也没经过实战检验,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守到援军到来。

“把这些房子都烧了!”这些木料和石块本来是准备搬进城堡里面去的。

“码头也烧了!”

那可是大家伙辛辛苦苦才修建起来,现在也只能烧掉了,不烧就只能便宜了敌人。

第二百一十一章

东印度公司有他们自己的打算,宋军也不是光吃饭不干活的。宋朝虽然“积贫积弱”,贪污腐败成风,但是从体量上来看,依旧是东亚这块地盘上最大的国度。人口比东印度公司多了一万倍。这么大的国家里面,多多少少也会有那么一些敢于任事,忠心为国的人。

昌化军吃败仗的事情虽然没有上报到汴梁去,但是广州知州却是知道的。在派人多方打探后,多少也知道了一些海盗们的底细。知州王霁也知道朝廷的衙门就像个漏风的破屋子,什么消息都藏不住。他一边令麾下的将领整顿兵马,一边放出了风声,然后突然提前发动,准备打海盗们一个措手不及。

现在看来,王霁的计策成功了。海南岛这边的备战工作还没有彻底完成,许多货物和移民还没有被转移走,要不是有一条商船发现了宋军的动向,然后冒险前来示警,这里的守军肯定要被打懵了。

现在,孙资还有半天的时间来进行战斗准备。他让所有人带着食物撤到了城堡里面,然后又放火将城堡外的所有建筑,以及方圆两里内所有能烧的都给烧了。因为时间比较匆忙,焚烧的工作并不彻底。傍晚时分,宋军的舰队出现在崖州湾附近的海面上后,在外面放火的士兵扔下了火把,撤回了城堡里面。

火光升起,浓烟滚滚飘向天际。还没有接战,城堡中就已经是人心惶惶的模样。士兵们还好,他们中大部分人是在安南国见过世面的,并不怎么担心。无非就是厮杀罢了,咱们连安南国的太尉都砍了,难道还怕宋军不成?

但是那些留下来的移民们却是对官兵有着根深蒂固的畏惧,他们本就是被官府盘剥得活不下去了,这才想要移民海外。现在倒好,还没能跑掉,就被官兵追上来了。不少人暗中后悔,不该贪图这里的大米饭,早点上路该多好?

坤甸那边接收移民是给钱的,在涨价了之后,依旧是一整个家庭多给五成,所以不少奸商就把那些单身男女硬给凑成一个家庭,还要往里面塞几个小孩子,这样就能多赚些钱。移民局很快就发现了这种事情,上报到市政厅后,白素贞的批复是“知道了”。

下面的人刚开始莫名其妙,后来渐渐地明白了过来。他们也就对这种事情视而不见,恩,顺便为自己弄些好处还是有的。

现在城堡里面的百姓有一百多人,小孩子就有二三十个,不少年纪太小的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是看到大人们很是惶恐,他们就跟着害怕起来。小孩哭,大人吵吵嚷嚷,还有山羊和狗在那里不住地叫唤,让孙资头大无比。

跟敌人打仗可没有这么麻烦,他有心将这些烦人的家伙全部撵出去,但是想到将军对移民的态度,就又忍了下来。他的武功不算是最强,打仗也不是最勇猛,能够抢到防守南角堡的任务,靠的就是忠心耿耿,以及对上意的揣摩。

将军大人说过好几次了,公司最重要的任务有三个,一是赚钱,二是传教,第三个就是增加移民的数量,赚钱的目的又是为了更好更快地移民。要是把那些百姓给撵了出去,是能更好地进行防守,那些百姓大概就要被宋军拿去当功劳了。

可是把这些人留下来,城堡中连住的地方都有些不够。南角堡是军事堡垒,外面的小镇才是进行贸易的地方,守备力量增强后又塞了一百多人进来,就让这里的人数密度增加了好几倍。食物还好说,饮水只怕就要不够用了。

想到这里,孙资立刻再次下令,“多打几桶水回来,把那些空着的缸和罐子都装满。”

这种举动不过是聊胜于无罢了,河流在几百米之外,就算现在去打水,又能打回来多少?如果不下雨的话,城堡里面的饮水只够守军用十天的,多了这么些移民,就只能够用五天,省点用大概能撑到七天。事先约定好的是要守到六月十号.......孙资望了望天空,天气晴朗,不像是要下雨的样子。

以前他很是讨厌南方的雨季,雨一下就没个停歇的时候,感觉身上都要长蘑菇了。现在却是无比盼望能来一场大暴雨,虽然那样一来城堡里面会变得湿漉漉的,但是他们好歹有地方避雨,敌军要是上了岸,那可就只能硬挺着了。

可惜,天空很是清朗,看起来两三天内都不像是要下雨的样子。

孙资登上炮楼的最顶端,看着宋军的舰队在附近放下船锚,忍不住又将《守城简易方法》拿起来翻了翻,“恩,注意食物饮水.......防备奸细..........”

防备奸细?孙资往城堡里面看了看,那些移民里面会有奸细吗?他不知道。他并没有看透人心的本事,能够做的事情只有小心再小心。不过这些事情都可以先放在一边,现在最主要的事情是要把消息传递出去。

他对麾下的一名什长吩咐了几句,然后转身下了炮楼,穿过纷纷扰扰的人群,走进了教堂。军事城堡一般都不大,南角堡就是如此。城堡里面的教堂也很小,木质长椅只有两排,边上的储藏室和宿舍也很狭小,只有放置在高台上的圣物显得很高大。

孙资走到了暗红色中又透露出一些金亮的齿轮面前,单膝下跪,开始祈祷。

城堡外的海滩附近,宋军舰队的前锋已经放下了船锚。数十上百名士兵出现在甲板上,对冒着火光和浓烟的城堡方向指指点点。在更远处的海面上,庞大的舰队正在缓缓驶来。最大的那条战舰上,文张身穿武官战袍,意态闲适,他笑着对周围的将领道:“王大人的计策生效了,贼寇们根本就没想到我们会这么快就杀过来。”

“大人所言极是!”

说话的是独臂剑客周笑笑,他是最近才投到文张麾下的江湖高手,边上站着的身材曼妙的女子是他的师妹惠千紫。两人犯下了好几桩大案,被六扇门的人追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只能跑到岭南这穷乡僻壤的瘴疠之地来。

他们和文张臭味相投,一拍即合。文张受命来攻打海盗的营寨,两人也就跟着一起上了船。

第二百一十二章

周笑笑说道:“海贼们已经惊恐到把房子都给点燃了,可见已经胆寒。若是这时候发起进攻,定然能大获全胜!”

文张看了惠千紫一眼,摇头道:“不,我们不能这么快就打赢。”

惠千紫感觉到这位大人的眼光在自己的脸蛋,胸脯和腰肢上多停留了一会,于是故意将胸脯挺得更高。她掩口笑道:“莫不是要用拿他们做人质?”

文张道:“正是要用围点打援之计。”

江湖上的厮杀更加的直接赤裸,但也不是没有阴谋诡计,“围点打援”这种事情也是有的,不过更多的是直接杀上门去。只要把领头的杀了,剩下的虾兵蟹将自然是望风归顺。

惠千紫笑的花枝乱颤,胸脯随之晃动起来,引得周围的兵将不住地偷看。她笑着说道:“要是海贼们根本不管这里人的死活怎么办?”

周笑笑不耐烦地道:“文将军自然有应对的办法,何必你来多嘴多舌?”

五六月份的时候,南洋上的气温已经很高,惠千紫衣着清凉,露出了光滑的胳膊和大腿,已经引起了不少人的觊觎,偏偏她还烟视媚行,对船上的男人频频地暗送秋波,这就让周笑笑极为不快。

惠千紫伸手搂住周笑笑唯一的那只胳膊,用丰满的胸部在上面蹭来蹭去,“我只是觉得这样太麻烦了,在船上住着也不舒服,要是能把那里拿下来,我们也有个睡觉的地方。”

见到文张不为所动,她又加了一句,“听说岸上有不少好东西呢,要是都被烧掉了,岂不是可惜?”

文张眉头一挑,“惠女侠说的不错,贼人可以先留着不杀,但是那些东西却不能烧光了。来人,传令韩猛,让他立刻带人上岸,把火扑灭!”

“遵命!”

小半个时辰后,命令传到了前锋舰队处。韩猛让人用枪杆试探了一下海水的深浅,然后命令士兵们脱去了甲胄,拿着刀枪剑戟直接跳进了齐腰深的海水里面。

“都给我上,先灭火!”韩猛在船上大声叫道:“抢到的东西分老子一半!”

听到可以上岸放抢,宋军士兵们的士气立刻高涨了起来。在面对强敌的时候,他们唯唯诺诺,在面对可以抢劫的弱者的时候,他们都是重拳出击。一百多号人在海水中兴奋而艰难地前进,因为被浇上火油的缘故,码头很快就烧了个精光,宋军只能用这种最原始的方法登陆。

跳进海水里的都是肉搏兵种,弓弩手怕把弓弦打湿了,大多都留在船上。不过也有那想要弄些外快的,放下了手中的弓弩,拿了把腰刀就跳进了海水里面。抢劫这种事情,怎么能落在别人后面呢?

当宋军在海水里面前进的时候,南角堡守将孙资正在拜上帝教的教堂中祈祷。他是本地的守将,也是红龙骑士,还暂时兼任牧师。向着昊天上帝祈祷,不光是能让他的力量变得更强和更精纯,也能有着其他的作用。

四千多里外的加里曼丹岛上,顾璐忽地停下了手中的鹅毛笔。他沉默了一会,然后朝着门外说道:“服部!”

扈从拉开门扉,跪坐在地上的服部千军转过身来,“将军有何吩咐?”

“去将所有屯长及以上的军官都叫来。宋军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我们要提前出兵了!”

“哈依!”

舰队已经集结在了坤甸附近的港口里面,三十多条重型和轻型战舰,还有运输船已经准备好,两千多名水手和水兵已经整装待发,只是陆战队还没有就位。现在再等明教的陆战队已经来不及了,顾璐一声令下,舰队立刻编组出港,扬帆起航,向着海南岛驶去。

夏季的时候,南洋上的风向多变,此时舰队就刚好不是处于顺风状态,因此不能跑出最快的速度。舰队编组前进又进一步降低了整体航速,按照目前的速度,哪怕是昼夜不停地航行,也要六天的时间才能赶到南角堡。这还算是快的了,在蒸汽机实用化之前,不适用长桨的话,帆船的速度不可能超过风速。

顾璐在思索了片刻之后,便做出了分兵的决定。他有【提督】的技能,能加快舰船的航行速度,但是并不能给三十多条船都加上BUFF。如果一直编组航行,可能赶到南角堡的时候,什么事情都来不及了。不如分成两队,大舰队由刘放带着继续赶路,他自己率领五条战船先行一步。

纵然宋国水师有着数量上的绝对优势,顾璐也有信心靠着五条战船和他们斗上一斗。南角堡那里都配备了火炮,战船上又怎么可能没有呢?这几个月赶工出来的,加上以前的存活,够用了。就算不能一次性地将宋军水师击溃,靠着游斗战术也能立于不败之地。

不过最好还是能快些点亮蒸汽战舰的科技,那样就能把南洋的木材,安南的煤矿,大宋的人力都给利用起来,不光是能极大地提高舰队的战斗力,也能加快殖民的速度,还能大大地拓展势力范围。

很快,“广域寂静号”上升起了蓝底红龙旗,旗手挥舞旗帜,号手吹响号角,将命令传递出去。五条战船的速度猛然加快,脱离了战舰编队,劈开海浪,疾驰而去。

刘放不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神奇的情况,但是依旧为战舰的超高航速而迷醉不已。“哦,看旗舰跑的多快啊!”

船上配备的牧师们趁机开始大肆宣扬【昊天上帝】的威能,一些水手和水兵,特别是那些从占城,安南和日本来的人被唬的不轻,在甲板上对着“广域寂静号”离去的方向刻起头来。

占城人和安南人之间的战争还没有结束,他们从去年打到今年,打打停停,持续了将近八个月的时间,双方都是疲惫不堪,可是谁都不敢后撤,而是咬着牙坚持了下去。前线的损耗是很大,但是坚持下去还有赢的希望,只要赢了,什么都好说。

以双方军中弥漫的悲观厌战的情绪来看,不管哪一方先后撤,都有可能导致全线动摇,一发不可收拾。为了供给前线的大军,两边都是加大了搜刮的力度,占城和安南向来富庶,但也架不住越来越多的军队要吃饭。许多占城人和安南人就主动投靠了异乡人,其中一部分去了坤甸,一部分去了南洋上的各处岛屿,其中孔武有力的就被安排上了船,也不要他们学会列阵而战,只要有把子力气,能拿着刀子上前砍人就是了。

海战跟陆战不一样,进入到短兵相接之后,没那么多地方摆阵型,拼的就是武艺和士气。

除了占城人和安南人之外,还有跟多的宋人和日本人下了南洋,其中的大部分青壮也都被安排到了船上,要等着这次大战结束后,才会放他们回去种地生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