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冰火的骑砍之旅 第184章

作者:风兮破地

陈旧木箱的造型古老,朱红色的漆掉落了许多,显示出一块一块的斑斓。

“箱子不是我们带来的,在在霍光的墓室里面发现的。”

“是霍光的陪葬品?”

“应该是,而且还是很重要的那种,不然不会放在棺材的边上。”

记着发现了这边情况,越发的兴奋了,“哈,看我们发现了什么,一个宝箱!我们很好奇里面装的是什么,会不会是一箱子的金子?之前就已经发现了大量的金币,或许里面也是一样?”

吴教授咳嗽了一声,在边上说道:“如果里面装满了金子,我们是不可能抬起来的,黄金的密度比铁更大。而且对于考古来说,黄金的价值其实并不高。”

“哦,原来是这样。”

正在直播的房间里突然出现了很多弹幕,都是“原来是这样”。网友们乐不可支地刷着新的梗,大肆嘲笑记者的不学无术。

记者没有看到那一片片的弹幕,自我感觉良好地问道:“那什么东西考古价值最高呢?”

“首先是书籍,书信,以及任何带有文字的东西。上次在河南发掘出来的《易经》原版,就能发现和现在的版本有很多的出入。要是能发现一些原稿,或是已经失传的文章,其价值无可无量。”

记者露出大笑脸,“比黄金更有价值?”

吴教授肯定地道:“这是肯定的!以这个箱子的大小所在的位置来看,里面放着的应该是霍光身前很重视的物品,有很大的可能带有文字。”

“那我们现在能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东西吗?”

“这里不行,不管里面是竹简还是纸张,打开之后都很容易出现问题,必须先送到博物馆里面,然后才能进行鉴定。”

记者很是遗憾,“那我们可能要过两天才能知道里面有什么东西了,观众朋友们请不要走开,广告之后马上回来。”

摄像机的镜头被盖上了,记者好奇地问道:“教授您认为里面究竟会是什么东西?”

“大概是印章,印玺之类的东西吧,或许还有一些霍光身前的手稿。你知道的,霍光是盐铁专营的坚定支持者,要是我们这次运气好,说不定能发现《盐铁论》的原始记录。”

记者有些尴尬,他不是历史系的,盐铁他知道,但《盐铁论》是什么鬼?不过不知道《盐铁论》不要紧,他只要知道这里的东西很重要,很值钱就是了。

两天后,在长安博物馆的恒温工作室里面,记者再次侃侃而谈。

“刚才我们见到了传说中的宝剑’黎明’,经过了五六百年的时光,依旧闪烁着金属的光泽,看上去好像一点都没有生锈。传闻这柄宝剑削铁如泥,只是可惜工作人员不许让我们试试。”

“看过了大宝剑,现在到了最激动人心的开箱环节,想必大家都是期待已久了。”

记者已经知道了网友吐槽的事情,但是他根本就不以为意,决定他前程的又不是那些沙雕网友,所以他现在依旧能够谈笑风生。

在高清摄像机的尽头面前,考古工作人员小心地将尘封许久的箱子打开,将里面的一扎扎丝帛和纸张给取了出来,

“啊,居然被吴教授说中了.........工作人员正在展开.........上面本来应该有丝带系着的,但是因为年代久远........看起来像是一幅画.......咦?快,切广告!”

考古学不是一个热门专业,经费向来都不多,报考的人更少。这次和大裤衩合作,就是为了提高知名度,制造热点,好以后想上面多要点经费,因此还在网上进行了同步直播。

但是谁也没有料到,直播考古还能翻车,或者说开车。当画卷被打开的时候,画布上的美貌少女栩栩如生,让大家都惊呆了,因为那是没穿衣服的。

现代社会信息传播速度飞快,很快考古直播翻车的事情就传遍了网络。大家纷纷在各种群里面自发地进行传播。原本大家对考古并不怎么感兴趣,也不过是茶余饭后随口聊一聊罢了,可是大裤衩来了这么一出,大家的兴趣就上来了。

第一百八十九章

随着事情的发酵,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件事情,在网上多多少少形成了一股热潮。但是民间的热闹终究只是一阵子,很快就过去了,只有国家层面上还在继续推进。

除了那几张需要打码的画卷之外,考古人员发现了许多霍光的私人信件,最重要的是其兄长霍去病的几封来信。根据信件上的内容,专家们在汉朝北庭都护府的某处山脉中找到了一处被冰雪覆盖的营地,经过考证,那里在七百年前曾是龙骑士团的一个训练基地。

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科技飞速发展,但也使得某些知识遗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据说在旧时代的时候,骑士们能够负重六十公斤一天步行上百里,许多史料中都提及了这一点。但是几百年的战乱使得骑士团的传承出现了断代,现在虽然还能通过转职骑士使得力量和耐力都大为增强,却再也没有了典籍中的那种威力。

按照《西行战纪》中的记录,西秦武王霍去病曾经一个人就砍翻了上千人,将叛军占据的一座要塞杀得血流成河。如果是只有一处记录,那还能说古人是夸大其词了,但是在各种史料中武王手持神剑“黎明”,不止一次地先登陷阵。

《西行战纪》以详细和准确而闻名,每场战役中参战的将领有哪些,步兵,战车,骑士的数量多少都有详细的记录,在记录中的战场地点,也发掘出了大量的尸骸和冷兵器。如果《西行战纪》是假的,必然不能找到那么多的古战场。但如果是真的,武王霍去病真能一个人砍翻一千名甲士?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记录了一些霍去病在汉朝时候的故事,太史公认为“卫青霍去病没有打过败仗,那只是侥天之幸”,虽然并没有直接说霍去病的武力高低,却也从侧面证明了《西行战纪》中所说的“武王一生从无败绩”的说法。

这次三大流氓........咳,三大列强联合考古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只是为了挖掘汉朝皇帝的陵墓,更主要的是想要从霍光的陵墓中找到七百年前训练骑士的方法。本来最好的办法是去君堡挖霍去病的陵墓,但是共和国只是稍微露出了一丁点的意图,就遭到了雄踞三大洲的联邦的抗议。

联邦的那些国公,执政和议员们不是姓霍,卫就是姓顾,再不就是姓刘,哪里肯让人去挖武皇帝的陵墓?霍去病活着的时候没有称帝,是他的儿子当了皇帝后追封的,那可是联邦诸国的先祖,绝不可能让人去把祖先的陵墓给挖了,哪怕是为了考古也不行。

共和国和另外两大列强只好退而求其次,将霍光的陵墓给挖了。之所以三大列强会对骑士团的训练方法这么感兴趣,也不是单纯为了军事目的,更多的还是想要用在航天和其他的方面。即便是最强的骑士也不能硬抗狙击步枪,在战场上只能当做奇兵。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两大阵营都组建了各自的骑士团投入战场,但是后来发现,让骑士们去冲锋陷阵实在是太浪费了,真正能发挥骑士们超凡能力的方式不是让他们去打仗,而是让他们担任部队的指挥官,或者是让他们去处理政务和当科学家。

第一次世界战争结束后,骑士们大量地进入了各种科研机构和担任地方上的行政官员,他们精力充沛,几乎不会生病,就算是受伤了,也只要进食和休息就能在几天之内愈合。要不是骑士的血脉并不能稳定遗传,他们就要跟普通人变成两个物种了。

传说中有神血骑士存在,但是几百年下来,就算真的有所谓的神血,也早就已经稀薄的可以忽略不计。骑士互相通婚产生的后代并不一定能成为骑士,和普通家庭的后代相比,成为骑士的概率也并不会更大。

这次共和国想要得到骑士的训练方法,主要是为殖民火星做准备。骑士的身体素质更强,能承受更大的G力,对辐射的抵抗性更强,而且学习东西更快,在成为飞行员和宇航员方面对常人有着压倒性的优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骑士和普通人用的战机甚至不是同一种型号。

从月球基地出发前往火星要很长的时间,在火星上建立殖民地需要更多的时间,还要做非常多的工作。普通人即便心理素质达标了,身体素质也会跟不上。在火星上要是生病了怎么办?受伤了怎么办?出现意外了怎么办?

让骑士去呗。这是所有人的第一选择。

此外,若是能得到完整的骑士训练方法,对于生命科学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好处。幸运的是在发掘了霍光的陵墓后,还是得到了许多有用的信息。在靠近北极圈的山脉中,因为冰雪覆盖的缘故,所发现的拿出训练营保存得相当完整,经过发掘之后,不光找到了骑士团的训练方法,还找到了一整个图书馆。

在旧时代,雄踞北方的龙骑士团并不是单兵战斗力最强的那一个,论负重和耐力都比不狮鹫骑士团,更不用说与红龙骑士团相比,但他们的数量是最多的一个。在其他骑士团正式成员最多只有七八百人的时候,龙骑士的数量一度达到两千人的规模,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武力之一。

龙骑士的训练方法相对来说没有那么极端,成功率更高。在经过几大强国专家们的解析后,转职的成功率大了不少,而且要比现有的骑士更强。既然发现是真的有用,那么二十年一次的选拔就提前进行了。

在新的龙骑士出现后不久,共和国的殖民飞船便飞往了火星。一年半之后,飞船降落在火星的表面,然后开始漫长的殖民时代。全世界七十多个国家直播了基地在火星表面展开的行动,上百亿人一起欢呼新时代的到来。

在殖民了火星之后,科技发展的速度好像也变快了,不断有新的突破出现。一个姓米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粒子,能够干扰磁场和光线,在浓度够高的时候,不光能干扰电磁波,甚至还能干扰仪器里面的电路。这个发现很有趣,但在当时并没有人想到能有什么作用。

直到两百年后,米氏粒子才伴随着名为“高达”的战斗兵器出现在了战场上,不过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第二卷 完 ,敬请收看下一卷:说英雄谁是英雄 )

第一章 魔王出世

洪太尉看了碑上四个字,大喜,便对真人说道:“你等阻当我,却怎地数百年前已注我姓字在此?‘遇洪而开’,分明是教我开看,却何妨!我想这个魔王,都只在石碑底下。汝等从人与我多唤几个火工人等,将锄头铁锹来掘开。”

真人慌忙谏道:“太尉,不可掘动!恐有利害,伤犯于人,不当稳便。”

太尉大怒,喝道:“你等道众,省得甚么!碑上分明凿着遇我教开,你如何阻当!快与我唤人来开。”

真人又三回五次禀道:“恐有不好。”

太尉那里肯听。只得聚集众人,先把石碑放倒,一齐并力掘那石龟,半日方才掘得起。又掘下去,约有三四尺深,见一片大青石板,可方丈围。洪太尉叫再掘起来。真人又苦禀道:“不可掘动!”

太尉那里肯听。众人只得把石板一齐扛起,看时,石板底下却是一个万丈深浅地穴。只见穴内刮剌剌一声响亮,那响非同小可,恰似:天摧地塌,岳撼山崩。钱塘江上,潮头浪拥出海门来;泰华山头,巨灵神一劈山峰碎。共工奋怒,去盔撞倒了不周山;力士施威,飞锤击碎了始皇辇。一风撼折千竿竹,十万军中半夜雷。

那一声响亮过处,只见一道黑气,从穴里滚将起来,掀塌了半个殿角。那道黑气直冲上半天里,空中散作百十道金光,望四面八方去了。众人吃了一惊,发声喊,都走了,撇下锄头铁锹,尽从殿内奔将出来,推倒推翻无数。惊得洪太尉目睁痴呆,罔知所措,面色如土,奔到廊下,只见真人向前叫苦不迭。

太尉问道:“走了的却是甚么妖魔?”

那真人言不过数句,话不过一席,说出这个缘由。

自大宋开国以来,文教昌盛,各种话本志怪小说极多,洪太尉之事虽有流传,知道的人却并不多,相信的人就更少。几十年过去了,也没见到个魔王出来,知道的人不过付之一笑。

南方的弥勒教徒还说明王降世,哪里又真的会有明王?在读书人看来,所谓的魔王也好,明王也罢,不过是乡下神棍神汉用来骗钱的名头罢了。只不过他们混得比较差,没有官方的度牒。

章敦性格强硬,不管是对辽人还是对西夏人,从来都主张要强硬到底,更别说是江湖上的那些匪人。只不过他再强硬,再有抱负,终究只是一个臣子。在唐朝和之前的年代里面,出将入相是对个人能力的最好肯定,但是在宋朝可不是。

军功出身的他在一众北宋名臣里面是被人鄙视的异类,哪怕他文章做的再好,皇帝和其他宰相也都将他归入到粗鄙武夫。

当哲宗皇帝去世之后,因为没有留下子嗣,所以要从哲宗皇帝的几个弟弟里面挑一个继承大统。向太后和枢密使曾布、尚书左丞蔡卞、中书侍郎许将等人欲立端王赵佶为天子,章敦反对道:“端王轻佻,不可以君临天下!”

枢密使曾布厉声道:“此事当由皇太后安排!”

曾布等人曾经是章敦在政治上的盟友,但是这时候他才突然明白过来,原来所有人都已经站到了对立面去了。他站在大堂上,垂首默然不语。

章惇不动,向太后和曾布等人也不敢动。良久,章惇抬起头来,缓缓地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召端王入宫吧。”

等到章惇离开之后,曾布等人才算是松了一口气。虽然大殿周围埋伏了数百名甲士和大批高手,但那是他们用来保命的,而不是想要发动政变把章惇给砍了。如果真的动起手来,他们这些人能不能留下命来?

向太后不敢赌,曾布不敢赌,蔡卞和许将他们也不敢赌。哪怕是搜罗了这许多高手,他们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章惇缓步从宫殿里面走了出来,对站在外面的友人摇了摇头,“端王登基,无可更改了。”

站在外面那人看上去四十来岁,身材高大,并没有携带武器,只是随随便便地站在那里,就有种莫名的风采。他闻言笑道:“也不是不能改的。”

章惇注视着韦青青青,心中转过几个年头,但最终还是叹气道:“罢了,我已经六十有五,还争什么?”

曾布等人的背叛让他十分痛心,身体的老朽让他无可奈何,若是能年轻二十岁,定然不会让事情就这么过去。可是他真的已经老了,随时都有可能去世,难道还要在临死前再掀起一次党争吗?

王安石和司马光等人互相攻讦的事情才过去不久,可谓是前车之鉴。

韦青青青道:“既然如此,那我就要走了。”

“走?”章惇愣了愣,“去哪里?”

韦青青青笑了起来,只是笑容中有些落寞,“天涯海角吧。”

章惇的嘴角动了动,他想说些什么,可是最终什么也没说出来,只是和韦青青青一起从皇宫里面走了出去。守卫在皇宫中的带御器械都是千挑万选的高手,但是在这两人面前却像是绵羊见到了老虎一般,纷纷低头避开,给他们让出了道路。

许久之后,有人问到:“姓韦的走了?”

“走了。”

“嘿,韦青青青好威风,好煞气,当真不愧是天下第一!咱们这么多人埋伏在这里,硬是没有一个敢动手的!难道都是些没卵子的吗?”

有人反唇相讥道:“你要是有种,你怎么不上?”

那人得意地道:“我是太监,当然没种了。”

“..........”

当端王赵佶进入皇宫,即将成为皇宋天子的时候,顾璐出现在了伏牛山的树林里面。他瞅了瞅周围熟悉的环境,又看了看周边的地势,确定自己还是在洛阳附近,就是不知道是哪个洛阳了。

不过这事情也很简单,去洛阳城里问一问就行。他也不换衣服,就那么穿着宽松的布袍,光头赤足地向洛阳走去。他的脚步颇快,又不会有体力耗尽之虞,在日落之前就走到了洛阳郊外。

很明显,这个洛阳不是那个洛阳,也不是他所知道的另外一个洛阳。

第二章

民间有一句俗话,望山跑死马。虽然已经看到了洛阳高大的城墙,但是想要走到跟前去,也还需要一段时间。不过顾璐现在并不着急,今天到不了那就明天,他又没有什么非做不可的事情。

甩开脚步朝着远处的城市行走,就像是当初他第一次出现在异世界里面,前往君临的时候。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但是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度过了这么漫长的时光,终究还是不一样了。

天色将晚,顾璐准备在路边找个地方过夜。他看上了一颗大树,跳上去之后觉得环境正好,是个睡觉的好地方。每次到了一个新的世界后,总会有一些不适应的地方,慢慢的也就好了,这次也是一样。

他能感觉到前方的城池中有某种强大的存在,颓废衰败,却依旧不可小觑。

闭上眼睛,放开心灵,感觉越发的清晰。那是心如死灰,是朽木成灰,是燃烧过后留下的一抹余灰。当顾璐将心灵的触觉深入灰烬之中时,仿佛有一两点火星升腾而起,但是很快又消失了。

“喂,你在树上干什么?”

一个清脆的声音从树下传来,顾璐缓缓睁开眼睛,朝啃着果子的孩童笑着道:“准备在树上睡觉啊。”

男孩瞪大了眼睛,“树上也能睡觉?”

“能啊。”

男孩的表情很是困惑,他曾经爬上过树枝,还掉下来了好几次。要是能够在树上睡觉的话,那大家为什么还要睡在床上呢?他想不明白,但是小孩子向来是没有什么烦恼的,想不明白也就不想了,他从衣兜里掏出了几个果子,问道:“你要吃吗?”

顾璐笑了起来,声音很是轻柔,“好啊。”

果子并没有熟透,酸涩中夹杂着一丝的苦味。“味道不错,来,这个给你。”顾璐掏出一块冰糖,扔到了男孩的手中。

“这是什么?”

“糖,味道可甜了。”

“哦。”男孩将冰糖放入口中,向顾璐表示了感谢,然后开开心心地走了。

顾璐的心情也很好,等到夜幕降临之后,他闭上眼睛,将意识不断地沉入到心灵的更深处。浩荡无尽的长河中,无穷无尽的星光闪耀,宛如天上银河出现在了他的面前。恍惚之间,周围的景物已经不同。

然后,他就看到了刀光剑影。

狂风呼啸,大地凝霜。

顾璐心中生出惊艳的感觉,接着胸前剧痛,眼前一黑,睁开眼来时,又已经身在树干之上。“呼”,他吐出一口浊气,伸手向胸口按去。入手处温润粘稠,血珠沁出了皮肤。

有多长时间没有受过伤了?二十年?还是三十年?

自从将“引进落空”的剑理梳理完毕,升级成了“太极拳剑”之后,他的剑术已经达到了常人无法企及的地步。但是刚才在时光长河中所见到的那一招,就让他生出了无法抵挡,无法躲避感觉。

顾璐再次闭上眼睛,回味着转瞬即逝的惊艳剑光。许久之后,他笑了起来,“这真的是一个有趣的世界。”

两天后,顾璐弄清楚了所处的时代。他对章惇,曾布这些人没印象,但是对司马光,赵佶他们的名字那是熟悉的很。虽然司马光已经死了十几年了,但是洛阳城里到处都还在传说着他的事迹。不过好像没有听说过司马光干过砸缸这事。

至于赵佶,那不就是宋徽宗嘛,听说字写得很好,画画也不错,还喜欢到皇宫外面逛青楼,古往今来这样的艺术家皇帝也是不多见,跟他相提并论的只有南唐后主李煜。都是当艺术家好过于当皇帝的主。后唐庄宗也是文艺青年,不过人家是“方其盛也,举天下莫能与之争”的皇帝,跟赵佶李煜这俩不是一个档次的。

但是这个宋代又和顾璐所知道的那个宋代并不一样,正儿八经的宋代可没有权力帮和六分半堂这些奇怪的东西。这些东西顾璐还有些印象,是《四大名捕》,《说英雄谁是英雄》,《神州奇侠》等小说中的江湖帮派,也就是有活力的社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