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灾从千禧黎明开始 第83章

作者:林登图

此时,从台上发言转到台下的老张和老李两人,看着电视上播放的视频,看着自己的妈妈,自己的老婆叮嘱自己安全的话,眼泪已夺眶而出。

第三百零二章从"搬砖"到"搬知识"

凌晨五点,宿舍的闹钟还没响,李明就睁开了惺忪的睡眼。他轻手轻脚地起身,生怕吵醒其他还在熟睡的工友。摸黑穿好衣服,他蹑手蹑脚地来到自己的座位前,打开台灯,开始学习。台灯昏黄的光线下,李明的脸上满是疲惫,如今,老李也变得跟自己侄子那一辈一样,要早早起床学习,搞什么"笨鸟先飞、勤能补拙"。

没过多久,其他工人也陆续起床。张华顶着一头蓬乱的头发,揉着眼睛嘟囔道:"老李,你咋又起这么早?昨晚不是说好要多睡会儿吗?"

"课本上的东西没进脑子,心里不安睡不着,睡不着就干脆早点起来学呗。"

王磊打着哈欠,一边穿衣服一边说:"得,我也起来吧。咱在家里教导儿子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咱们早起的工人有工作。不过老李,你也别太拼命,身体要紧。"

"放心吧,我有分寸。你们都起来了啊,那快快快,洗漱完,我们都来坐下,一起复习昨天的内容。"

到了去食堂吃早饭时间,一群中国工人正埋头苦干―—不,应该说是埋头苦学。他们一手捧着三明治,也有人选择包子和馒头,一手翻动着英语教材,嘴里还在念念有词。嘴里塞满面包的张华含糊不清的说:"Scaffolding,脚手架;excavation,挖掘;foundation,地基..........

"慢点吃,别噎着。记住单词容易,用对地方才难呢。来,我们练习一下怎么用这些词造句。"

王强接过话茬:"对,比如说:We need to set up thescaffolding before we start painting the exterior wall.(在开始粉刷外墙之前,我们需要搭建脚手架。)“

张华咽下嘴里的食物,也跟着说:"那我也来一个∶Before laying the foundation, we must complete theexcavation work.(在打地基之前,我们必须完成挖掘工作。) "

"不错不错,大家进步很快啊!”

这场景让刚进门的美国工人麦克和鲍勃不禁揉了揉眼睛,怀疑自己是不是还在做梦。

"嘿,伙计,"麦克用胳膊肘捅了捅同伴,"我是不是喝多了?那帮中国哥们儿是在吃饭还是在上课?“

鲍勃:"老天爷,他们是把自习室搬到食堂来了吗?"就在这时,一个中国工人抬起头,嘴里塞满了面包,含糊不清地说:"Good morning! Beautiful day, isn't it?"然后立刻低头继续苦读。

麦克和鲍勃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回应。鲍勃挠了挠头,小声嘀咕:"我觉得我们是不是也该带本书来?要不然显得太不上进了。"这惹得麦克翻克了个白眼:"得了吧,我宁愿多睡半小时。不过话说回来,这些中国哥们儿这么拼,难怪老板最近老提他们。"

就在这时,一个中国工人站起来,激动地喊道:"我记住了! scaffolding是脚手架!"刹那间,全桌人都为他鼓掌喝彩。

麦克忍不住笑出声来:"伙计,我有预感,再过几个月,这些中国哥们的英语可能比我们还溜。"

"也许吧,不过,还是先吃早餐吧,我可不想把煎蛋当成生词本。"

吃完早饭,中国的工人们简单收拾了一下餐具,就匆匆背上书包,向教室走去。对这些中国工人而言,他们要学的内容可太多了,像是加州生活常识、日常英语会话、工作相关专业英语、行业标准和规范、具体工作领域的专业技能、消防安全与工作场所急救知识、基本劳动法知识和工人权益保护、计算机操作技能、财务管理和税收相关知识、基本健康保险知识等等,可谓五花八门。

给他们制定课程的人似乎没考虑他们的脑子能不能接受这么多东西,反正一股脑的都塞进去先。一些上了年纪的工人,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定型了,脑子不好使了,完全没必要学这么多,来出力气打工挣钱就行了。但管理这些中国工人的组织者却表示:“NO!不要你觉得,我觉得你的人生还没有定型,中国有句古话,叫活到老学到老!所以,去上课吧。”

脱岗培训时间,课程塞得满满当当的,简直就像以后才名声鹊起的“衡水中学”—样,如果不是还有周末的话,简直要被人投诉是监狱式管理;不脱岗的夜间培训,也挤满了工人们工作之外的时间,让许多希望在八小时工作之外偷偷兼职打第二分工、第三分工的工人没有了兼职的机会。

猛猛学了一整天的课后,傍晚,工人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宿舍。但学习还没结束,他们围坐在桌前,开始复习一天所学的内容。宿舍里弥漫着浓浓的学习氛围,只听得见翻书声和低声讨论的声音。这些工人们为什么一个个的勤学苦练呢?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工作签证持续时间与学习也挂上了钩,抵制学习迟迟不能通过考核的工人会被缩短工作签证时间,提早回国;另一方面则是你学的技能、通过的考核越多,就能领取更多的津贴,也更有机会被推荐去更高薪的岗位。

在这套有点"威逼利诱"的机制下,来到加州的中国劳动者一边非常不理解,不理解为什么要逼着大老粗学文化,还学电脑呢,自己儿子都没学过;一边看在实实在在的钱的份儿上,学!

.-.--.-....-—--

完成了前期脱岗培训,正式上岗的王磊,来到了一个建筑工地的大门前,就是在培训讲座上那两个老哥分享自己违规高空作业被抓的工地。

王磊昨晚又偷偷熬夜看书了,此刻眼睛里还带着些许血丝。就在王磊准备跨过工地门槛的那一刻,守在门口的安迪突然伸出手臂拦住了王磊的去路,用他那双褐色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王磊。

在安迪的凝视下,王磊感到浑身不自在。王磊开始紧张地思考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是不是忘记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他的目光游移不定,在安迪严肃的面容和自己的身上来回扫视。忽然,王磊的视线落在了自己右手上拿着的安全帽上。一瞬间,他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多么愚蠢的错误。他连忙将安全帽戴在头上,安全帽稳稳地扣在头上的那一刻,王磊明显感觉到安迪的表情缓和了下来,收回了拦路的手臂。王磊长舒一口气,心中暗自庆幸自己及时反应过来。

走进工地,王磊抬头望了望工地入口处的大幅标语:"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现在工地上的标牌、横幅大多都是中英双语,不仅是工地,像是交通指示牌、工厂、餐馆等等地方,越来越多的地方的英文标识被逐步替换为中英双语。

此时,工地上―派繁忙景象,到处都是来来往往的工人和轰鸣的机械声。混凝土搅拌机的轰隆声、电焊机的僻啪声、铁锤敲打的叮当声交织在一起。王磊东张西望,寻找着工头的身影。他的目光扫过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有黑人、白人,混血的墨西哥裔,还有几个看起来像是亚裔的面孔。突然,他看到一个戴着安全帽、手里拿着图纸的中年人正在不远处指挥着几个工人。王磊猜想,那个人应该就是工头了。

当王磊走到工头面前时,对方正好转过身来,他上下打量了王磊一眼,眼神中带着一丝疑惑,那意思分明是:“你是谁?我不认识你....…”

王磊咽了咽口水,努力挤出一个微笑,然后用他认为最标准的发音说道:"Hello, I'm Wang Lei.I'm new here."随后递上了自己的工牌,上面显示了自己的姓名、年龄、工种等等信息。就在工头儿还在审阅工牌时,王磊继续按照自己准备好的台词说下去,说道:"What shoot l do?"

话一出口,王磊就觉得有些不对劲。工头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眼神中闪过一丝警惕。周围的工人也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诧异地看着这边。

工头皱着眉头,用缓慢而清晰的语气问道:"What didyou say? Shoot? Are you talking about guns?"

王磊一下就听出了"gun"这个单词,他来美国之后最爱的娱乐方式就是玩枪,当然熟悉"gun"这个单词。他急忙摆手,结结巴巴地说道:"No, no,no gun! l mean... I mean work!What work l do?"

工头儿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然后用蹩脚的中文混杂着英文说道:"Oh, I see.你是想问"What should l do'吧? Noproblem, buddy.Follow me."

第三百零三章红旗下的工人遇上星条旗下的罢工(—)

中午吃饭时间,李强给自己的兄弟王磊打了一通电话,等到吃完饭准备去休息时,他注意到走廊上有一群工人围在公告栏前,议论纷纷,李强也好奇地凑了过去。

嘿,李!你好像还没加入工会,没关系,你也来!来看看咱们工会的账本!"一个留着小胡子的美国同事热情地招呼道。

李强挤进人群,打量着公告栏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数字,什么收支明细、资产负债情况,还有一些重大决策说明等等。这些信息都用英文、西班牙文并列展示,这时,留小胡子的美国同事对着李强说道:“嘿,伙计,你也加入工会吧,这样我们的工会主席就得再贴一份中文的了....…”

"我去,这也太详细了吧,"李强嘀咕着,眼睛瞪得溜圆。旁边一个墨西哥裔大哥解释道:"每仁月,工会就晒这么一回账。这儿还有工会领导的个人财产申报!”

李强顺着他指的地方一看,还真有份清单,上面把工会主席和他家里人的经济状况都写得明明白白,连跟老板们的私交都交代清楚了。

"不是吧,这也要公开?"李强忍不住问道。

"那必须的!他是我们选上去的,得保证工会是真心实意为咱们干事,这是防止有人中饱私囊,"

李强的脑子里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之前短暂的一段打工经历,他记得厂里也有个工会主席,是老板的小舅子。那位主席整天笑眯眯的,倒是挺和善,但也没什么存在感,谁也没见他为工人做过啥正事,但也不是完全不做事,那年夏天特别热,工会给大家发了西瓜,一起合了个影,然后就再也没影了。

"在我们那儿,"李强慢吞吞地说,眼神有点飘,"工会主席通常是老板的亲戚,工人自己选出来的工会主席,我头一回见。"

周围的同事们听了,都露出了"我的天"的表情。一位上了年纪的黑人大叔摇摇头说:"那哪行啊?工会就该替工人说话,咋能跟老板穿一条裤子?"

正说着,工会主席汤姆晃悠过来了。"哟,都在看啥呢?“

"汤姆,我们正给新来的小李讲咱们工会呢。"小胡子哥们儿回答道。

"欢迎啊,小李。有啥不明白的尽管问。"

在国内,这工会主席多少算个官儿不是,李强有点紧张地握了握汤姆的手,犹豫了一下,还是鼓起勇气问道:"汤姆大哥,我看你们连自己的家底儿都晒出来了........你不觉得别扭吗?"

“别扭倒不至于,就是有点凉飕限的。你知道,像是在公园里裸奔,但所有人都在看你的钱包,不是别的地方。其实,我倒是没什么,最别扭的是我家的狗。它说它的狗粮钱也被公开了,觉得很没面子。”

围观的工人们立刻笑作一团,纷纷调侃:

"我们的主席应该去参加脱口秀!"“伙计,这才叫真正的话术高手!"

接下来几天,李强没事就去找汤姆唠嗑,工会对他来说,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东西,熟悉在于在书本上见过,在上党史课上听过,陌生在于他打工的时候,只在吃西瓜的时候见过工会。所以他对工会这种东西还蛮好奇的,有机会就来问东问西。

"汤姆大哥,你们咋保证工会的决定真能代表大多数工人的想法呢?”

"问得好,除了定期选举,我们还有好几招呢。比如,我们有个网上论坛,谁都能上去发表意见。遇到大事,我们还会开全体大会讨论投票.........."

或是通过聊天的方式,或是给李强发了一本册子让他自己去看,总之,李强在工作之余,越来越多的了解了这个工会的运转机制。

一是定期选举,会员可以对领导层的表现进行评估,并有机会选择他们认为最能代表自己利益的人选。这不仅可以防止权力的过度集中和潜在的腐败风险,也能够为工会注入新的思想和活力。当然,也不能过于频繁影响工作的连续性,具体的任期限制需要根据工会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来设定。

二是财务公开,工会的资金主要来自会员的会费,因此会员当然有权知道这些资金是如何使用的,包括详细的收支明细、资产负债情况、重大决策等。这些信息要定期向会员公布,并接受会员的质询。为了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还应请独立的审计机构进行审计,并将审计报告向会员公开。此外,工会还另外建立财务监督委员会,由会员选举代表产生,负责监督日常财务运作,并定期向全体会员报告。

三是定期召开会员大会或代表大会,让会员有机会直接表达意见和诉求,工会领导在主动公开自己的工作情况时,接受会员的监督和批评。考虑到互联网时代到来,这样的意见表达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这个渠道来反应。

除此之外,还有工会的问责机制、领导的绩效评估机制、工会文化的培养(让会员了解自己的权利和责任,知道如何参与工会的民主管理)等等,这里面有许许多多的门道。而落在这小册子的还只是最基础的内容,如何与工人交心,在情感和道德上进行管理、动员,那又不是册子上三言两语能说得完的,这就与个人经验和行事作风有关了。

在聊天时,汤姆特意提了一句,现在你看到的工会,与之前的工会,还是很不一样。

从历史来看,2002年对于加州的工会是一次分水岭,安德伍德早早就对那种“黑帮工会"产生反感,等到企业战士们在2002年进一步加强了对加州的控制后,立刻开始了对工会这方面进行大刀阔斧改革。

首先是对于州于政府雇员的工会来了一次大改革,这很好理解,因为加州政府对州政府雇员工会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如此,就通过公共部门工会中率先实施这些改革措施,为私营部门树立榜样。

随后,安德伍德推动了数个于工会有关的法案在州议会通过,规定在加州注册的工会必须定期公开组织和工会领导个人、家庭成员的财务信息,规定了工会领导人的任期限制;并为那些采取透明度高、民主程度高的运作方式的工会提供优惠或支持,从而鼓励工会自发进行改革(也包括玩家渗透)。

加州各行各业的工会就此开启了一次“筛选”,“黑帮“工会逐步走向落寞,新式工会应运而生。尽管加州的法案让几个全国性的大工会领导层很不满,但他们发牢骚归发牢骚,撼动不了安德伍德、企业战士在加州的基本盘。甚至都不用玩家们进行太多的“黑色行动(制造意外)”、“灰色行动(搜集证据、起诉或者名誉攻击)”,新式工会靠着本身更强的吸引力,足以在公平的环境下迅速成长。

就拿财务公开这点,在一个信息日益透明的时代,高度透明的工会本就更容易争取民间的同情和支持,更容易吸引新会员,特别是那些重视组织诚信和透明度的工人。它同时还是一招精明的防御策略,提前主动公开财务信息,预先化解可能出现的质疑和批评,让潜在的批评者失去攻击点。同时,这样的工会动员能力和谈判效率也更高,当工会领导人的个人利益透明化后,在内部讨论和与雇主谈判时,,就能更加聚焦于实质性问题,而不是被个人动机的猜疑所干扰。

第三百零四章红旗下的工人遇上星条旗下的罢工(二)

“让新式工会逐步替换掉那些黑帮工会这事,虽然费力,但总要一步步来的。不然,等到美国两百年未有之变局到来时,难道靠黑帮工会来发动工人?“安德伍德在关于推动工会改革的秘密会议上说道。

除此之外呢,也是为了让来到美国的中国打工人看到点儿好的工会,学点好的方法和作风,别去学那些黑帮工会,把什么“滥用职权,将工会资金用于个人利益”、“使用暴力来控制成员、压制异议”、“操纵工作分配”、"与雇主串通、签订'甜心合同""、“组织内部不民主、不透明”的套路学了回去。

加州政府的立法和警务执法,算是从上至下的一次对在加州注册的工会进行"修剪",使得与工会有千丝万缕关系的黑恶势力被―一清理;除此之外,玩家们也主动渗透进工会,发展壮大这种新式工会,不仅是深入传统的工农业当中,也进入许多劳动者没有什么话语权的产业,例如餐饮、酒店、零售行业的服务业工人,保姆、清洁工、护理人员这类家政工人;还有环卫工人、兼职老师等等,将他们也慢慢组织起来,来一次从下至上的自我革新。

这种从加州开始的新式工会还具有显著的"多元化特征”,噢,不是性别的多元化,而是指族裔、工种等方面。在加州,判断一个工会是否属于新式工会,还要看它愿不愿意团结所有工人,无论你是什么肤色、族裔,无论你是男性还是女性,无论你是技术工人还是非技术工人,只要是工人,就需要组织、需要团结。

加州的家具工厂在许多方面,与中国的家具工厂是一样的,那就是不可避免的充斥着木屑和油漆的气味,不同之处在于,李强之前上班的地方,防尘装备基本上就是没有,在这里上班时,则是全副武装。李强第一次佩戴这种带滤毒盒的全面具防护口罩时,那是既惊讶又感到害怕,由于装备过于好,以至于他担心自己是不是要去干什么特别危险的工作。

但后来发现,就是只干和之前在厂里上班一样的工作。一双手稳稳地扶着厚实的橡木板缓缓推向高速旋转的锯片,随着锯片切入木料,大量细小的木屑如雨点般飞溅而出,在空中形成一片细密的尘雾。但全面具防护口罩紧贴着李强的脸部,尽管周围粉尘弥漫,但李强的呼吸依然平稳,没有丝毫不适。

“这新面罩挺好用的,就是戴久了有点闷。”

切割完这块木板后,李强稍稍停顿,活动了一下肩膀。全面具虽然提供了全方位的保护,但戴久了确实不舒服。他调整了一下呼吸,继续切割木板。两个小时后,工厂开始广播,提醒各位注意工作时间(戴着这种防毒面具干久了会非常疲惫,需要休息)。李强关闭了机器,开始整理切割好的木料,等到完成整理后,他才走到休息区,小心翼翼地解开全面具的固定带,缓缓将它取下,大口呼吸新鲜空气。

等到李强舒舒服服的吸了好几口新鲜空气后,他的目光又落在了手上这款防尘面罩身上。这玩意是强制佩戴的,不许擅自摘除,戴着这东西确实不舒服,很容易闷、疲劳,于是他们每干一段时间就要出来休息,再重新上工。

但也正是这东西,让人最大程度的避免了尘肺病,在培训的时候,工人们就集体观看了相关教育视频,让大家对于尘肺病人的惨状有个直观了解。李强不由自主的想起了许久之前,自己从县城坐上班车去省城之前看的那份报纸,刘宇清记者报道的那些"尘肺病"患者。

“但凡那些老板能良善一些,给工人买些靠谱的劳保装备,也不至于落得个........"

“工人们,我们要行动起来,不能指望老板大发善心,要争取我们的待遇,必须靠我们自己的斗争!”

一天,在家具厂工作的李强和其他中国工人都听到了一个消息。工会的人刚刚放了个“大炮仗”,说是公司要是不同意加工资他们就要搞罢工。这消息一出,整个工厂顿时炸开了锅,特别是对咱们这些远渡重洋来的中国工人来说。

除了李强之外,厂里年纪最大的中国工人是老王,他都快50岁了,作为一个从国内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党员,一听到"罢工"这俩字,他就浑身不自在,无比纠结。罢工在祖国是不被允许的,然而,作为老党员,他在学习党史时,又看到过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领导工人罢工,争取权益的光辉历史。回想起党史中那些激动人心的罢工场景,那时的共产党人敢于冒着生命危险,带领工人们争取属于工人的人权和权益。

"真要罢工啊?"老王嘀咕着,"咱们是来打工的,不是来闹事的啊。"他想起自己临出国时,跟家里人说一定要好好干,多挣点钱寄回家。要是因为这一闹腾丢了饭碗,回去可怎么跟家里人交代?

"王叔,"同样没了主意的李强压低声音说,"咱们到底该不该掺和这个罢工啊?"

老王叹了口气,像个老神仙似的说:"哎呀,你叔我也是一头雾水啊。在国内,咱们哪见过这阵仗?

"是啊,咱们千里迢迢来美国,不就是为了赚美金吗?要是因为这一闹腾丢了工作,那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但,这事我们不可能置身事外,我刚才听说,工会已经开经始做罢工用的牌子和横幅了,罢工可不是辞职不干,是要封锁工厂的,你觉得咱们该怎么办?"

中国工人们面面相觑,都陷入了沉默。参加罢工,可能会被开除,甚至可能影响签证;不参加吧。又怕被其他工人当成叛徒,孤立起来。

除此之外,这里的一些共产党员也在思索这事会不会影响自己回国后的生活。真的要跟着这里的工人一起闹?参与一场在祖国被视为非法的行动?如果自己参加罢工的事传回国内,会不会被看作是“不懂规矩”、“爱添麻烦"的人。另一方面,他们又在想,如果不参与罢工,是否意味着背叛了工人阶级的利益?毕竟,在党史学习中,党就是那个团结工人、领导罢工的组织,现在,作为党员和工人,当工友们真正面临需要团结一致争取权益的时刻,如果选择袖手旁观,是否等同于自己背离了初心和使命?

“其实吧,我听说工会提的那些要求,还真挺合理的。好像是因为公司的高管加薪了,再加上什么通货膨胀,就是说物价涨了。举个例子,比如我们买菜,菜价涨了一成,所以工会就要求工资加一成,我觉得,这对咱们也是有好处的事儿......."

"话是这么说,但是罢工这种事,在国内可是要被'请喝茶'的。我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王叔,我懂你的顾虑。但是你想啊,咱们现在是在美国,这里的法律允许工人罢工。

“但咱们是外国人,身份本来就悬在半空中。万一公司借这个机会把咱们开了......."

“可是,如果咱们不参加罢工,其他工人会怎么看咱们?他们会不会觉得咱们是叛徒?"

"这就是我最怕的。左右为难啊。"

就在这时,工厂的大喇叭响了,宣布下班。中国工人们站起来准备走,但谁都没有轻松的感觉,他们离开车间时,发现很多工人都在嘀嘀咕咕,李强他们还没走多远,就看到一个年轻的美国工人走过来,把一张传单塞到李强手里,用蹩脚的中文说:"罢工,好!"

李强勉强笑了笑,接过传单。低头一看,心里更加七上八下了。传单上详细列出了工会的要求,还有罢工的时间安排。最后还有一行大字:"团结就是力量,为了我们共同的权益而战!"这句话让李强想起了在国内常听到的口号,只是在那里,"团结"从来不是为了跟老板对着干。他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两个世界在脑子里打架。

“要不,我们问下带咱们来美国的那个机构吧。毕竟,之前的培训、帮我们办理签证,都是他们干的,听听他们的意见准没错。”

第三百零五章红旗下的工人遇上星条旗下的罢工(三)

"“No justice, no peace!"

罢工的火逐渐开始烧起来了,家具厂的总经理约翰面色凝重地看着窗外那些工会成员做动员的场景,恼火的说道:"必须想办法让中国工人继续干活,否则我们就完蛋了。"约翰又转身对秘书说:"嘿,珍妮,马上安排一次跟中国工人的会面,越快越好。"

大概半小时后,二十来名中国工人被领进了会议室。"Hey guys,谢谢你们在这个特殊时期来参加会议。"约翰慢条斯理的用英语说道,一旁的翻译小姐立即用中文复述。"我知道你们可能对现在的情况有点懵,所以我想亲自跟大家聊聊。"

约翰随机挑选了一名中国工人,问道:"李先生,对吧?你来美国多久了?"

"快四个月了。"

约翰点点头,轻拍李强的肩膀:"四个月,也不算短了,想必你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我知道你们来美国工作不容易,离开家乡,远渡重洋,就是为了给家里人过上好日子,对不对?"

李强和其他工人纷纷点头。

约翰继续说道:"我完全理解你们的心情。正因为这样,我们公司一直都很照顾中国员工,提供语言培训,帮忙办各种手续。咱们就像一个大家庭。"然后,他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但现在,我们的"家'遇到了麻烦。外面那些人,“他指了指窗外,"他们想要搞垮我们的家。如果他们得逞了,工厂可能会倒闭,大家都得卷铺盖回家。"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片低声议论。

约翰举起手示意大家安静:"别慌,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就一定能渡过难关。我今天找大家来,就是想请你们帮个忙。"他走到白板前,拿起记号笔:"首先,我们决定给所有继续工作的员工加薪15%。不仅如此,我们还将发放500刀的特别奖金,感谢大家在这个困难时期的付出。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好处,"约翰强调道,"相比之下,那些罢工的人除了每天站在太阳底下喊口号,屁也得不到。他们搞不好还会永久丢掉工作。"

约翰注意到一些工人脸上仍有犹豫之色。他缓缓踱步,语气变得更加亲切:"我知道你们可能会有顾虑。怕被贴上'工贼'的标签,或者害怕受到威胁。但请相信,公司会全力保护你们的安全。我们已经安排了专门的班车,会直接把你们送到工厂后门。工作时间也会调整,尽量避开那些闹事的人。如果有人敢骚扰你们,公司立马提供法律援助。"

李强和中国工人们脸色变幻莫测,不肯轻易表态,约翰的语气变得更加诚恳:"我明白,对你们来说,这是个艰难的决定。但想想看,你们来美国的初衷是啥?不就是为了给家里人过上好日子吗?如果现在放弃这个机会,不仅你们自己会受影响,你们的家人也得跟着受罪。"

然后,约翰话锋一转:"再说了,罢工这种事,本来就不是勤劳的中国人民的传统。勤劳肯吃苦,多劳能多得。至于那些工会,他们真的了解你们的需求吗?他们关心的是美国本地工人的利益。就算罢工成功了,得到好处的也主要是美国人,你们可能会被晾在一边。"

他又走到一名年轻的工人面前,和蔼地问道:“小陈是吧?你觉得呢?你认为工会真的在乎你的利益吗?"

"我...我不太清楚。我对工会不是很了解。"

"没事,这很正常。说实话,很多美国人对工会也有看法。"他拿出一份报纸,上面写着某工会领导人贪污受贿被起诉的新闻。"你们看,有些工会领导人的工资比普通CEO还高,他们真的能代表普通工人的利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