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灾从千禧黎明开始 第85章

作者:林登图

当罢工取得结果时,这群素不相识的网友也像看―部电视剧等到了大结局似的兴奋,纷纷送来了祝福。汤姆也——表达感谢,直到一个咖位比较大的人物也送来了祝福。

"为这个结果感到高兴。这再次证明了对话和相互理解的重要性。让我们继续努力,为所有加州人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加州向前"(来自安德伍德州长的Twitter账号)

“林首长,我们这么做,确实让工人们很满意了,不过也有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这儿的劳动环境一变化,一些企业觉得利益受损,就准备走。访华结束后,我在加州走访了一些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他们当中有一些表达了外迁的打算,尽管暂时还没有形成大规模迁移浪潮,但是未来说不准哪天就........”

这确实是任何一个执政者都要认真思索的问题,加州的用工成本确实不低,再加上州政府逐步用合法的中国劳工替代了非法移民劳工,进一步抬升了劳动力价格。资本又是逐利的,你加州用工成本高,那资本就转移呗,反正现在都全球化了。安德伍德作为州长,既要保住大家的工作岗位,又要让工人不变成“耗材"似的被压榨,怎么权衡呢?

如果是一名只追求GDP的官员,那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只要全力培养地主和资本家就好,为地主和资本家扫清麻烦,所在辖区的GDP在短期来看,那肯定会步步高升,然后自己的官位也可以步步高升。至于当地的医疗卫生、教育、环境这些,可以靠后排—排,他们的逻辑也很简单,有钱才好办事嘛,还可以依靠后人的智慧解决呢,反正自己已经不在这儿干了。

但几位林首长和企业战士们的目的不是盲目追求GDP来升官,而是要来夺权的,夺权后还要建设新世界的,这要考虑的就很多了。安德伍德不由的先感叹道:

“这就是我们组织一定要在全球进行布局的原因,现在全球化了,资本可以很顺利的外逃到全世界,我们控制了加州,他们就流窜去德州。等我们哪天控制了美国,他们又流窜出去,去寄生在其他国家。所以,只有在全世界围堵他们,让他们无处可逃。除非这帮资本家豁了出去,不惜一切代价逃离地球,去月球、去火星,去地球之外维护他们的剥削人的体系........那我倒还真有一点佩服起他们了。”

意识到自己可能谈的太远了,安德伍德回过神来,又问纪天平,既然用工成本提高了,这些企业为什么不立刻搬迁撤离呢?总不能因为是他们喜欢加州的阳光和光空气吧........

“加州的阳光和空气,其实还是起到了一些作用的,尤其是对一些看重工作和居住环境的人才来说。好吧,不扯那些,来说说实际情况。用工成本上升给制造业企业带来的压力最大,他们也是最想外迁的。但对他们来说,加州又有一些他们舍不得搬迁的理由...........""

首先是行政成本相对较低,加州过去曾经有逐步扩张趋势的,动不动就封锁工厂入口、打砸设备的动物权利激进组织、环保极端主义者,自安德伍德上台后,逐步销声匿迹了(随着借助这些团体捞钱的“史密斯专员"一个个销声匿迹,这些团体也逃到加州以外的地方去了)。让企业减少了不少设施改造、生产延误、舆论公关的成本。

其次是加州仍是美国境内为数不多的仍在坚持更新、新修基础设施的地方。对—些非常看重美国这个消费市场,且市场距离与企业发展紧密相关的企业而言(运输成本高、需要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他们就必须在美国保持产业而不能全部外迁,如果非要在美国保持产业,那就离不开高效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通信基础设施等等。

顺带—提的是,加州还是美国境内在培训工人、严抓教育质量、严厉打击毒品和维护社会治安的州。狠抓教育意味着加州的劳动力智力不会太差,打击毒品则保护了加州的劳动力身体素质不会崩塌。这也意味着,但凡你准备在美国开厂,就会发现,越是往后期走,越有可能只有加州能提供靠谱的劳动力。

纪天平最后说道:

“当然,如果某些企业仍然决定要走,我们也不是没有办法应对。资本要走,往往会把留在本地的厂房、设备贱卖。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考虑在原地组织一个新的企业,这样,工人不会立刻失业。

这个新企业到底是怎样搞,可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例如我们可以将它'寰宇'化,由寰宇集团收购;或是“加州国企化”,让背靠加州政府成立的投资建设基金将发挥用处;或是,鼓励工人们通过员工持股计划收购工厂?如果能提供低息贷款或担保来支持这种收购的话,成功概率也挺大的。或许,这些留下来的人可以在我们的指导下,成立一个工人合作社?”

第三百零九章德州小子的故事

“安德伍德州长,还是有一家企业决定把企业搬到德州去。”

“OK,那就让它滚吧,准备收购它留下来的厂房、设备!噢,对了,我们在德州有企业战士吗?”

“嗯,有的,但与其说是企业战士,不如说..........."

"

故事得从伊拉克说起。

联军以极短的时间打垮了萨达姆政权,预计在沿途进行殊死抵抗的伊拉克正规军、共和国卫队都不存在,美军一路畅通无阻的开进了巴格达。巴格达的阳光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刃,弥漫着硝烟、尘土和汗水气味的风挂到脸上还有一点儿疼。当然,对这些第一次进入巴格达的美军而言,还有一丝难以名状的兴奋与恐慌交织在心头。

作为一名从90年代末投身101空中突击师的人才,凭借强大的身体素质和过硬的战斗能力,以及靠谱的脑子和本科学历,维尼(玩家姜威宁,但考虑到契合人物背景,改了一个读音类似的名字)已经混到了上尉的位置,此刻,维尼坐在悍马车里,一边摇头晃脑的感受着车辆在坑洼不平的街道上的颠簸,一边时不时用手背擦拭着额头。

"这鬼地方简直和奇瓦瓦沙漠一样干燥。"维尼上尉吐槽道,然后转头看向坐在副驾驶的年轻士兵杰克逊,"士兵,把可乐递给我。"维尼接过可乐瓶,拧开盖子猛灌了一口,然后吐出一口浊气。“谢了,伙计。这鬼天气真他妈要命。"

悍马车继续在巴格达的街道上缓慢前行。车外,成群的伊拉克民众正在疯狂地庆祝着。人们高声欢呼,挥舞着双手,有些人甚至爬上了美军的装甲车,兴奋地亲吻着星条旗。但这样的热烈欢迎并没有让美军士兵有多开心,一个个担惊受怕的要命,生怕来个自爆小子。

突然,车队前方传来一阵骚动。维尼上尉立刻警觉起来,扯过对讲机喊道:"前方发生了什么?完毕。"

"长官,有群人在试图推倒萨达姆的雕像。看起来情况还算平静,但周围的人群越来越多了。长官,我们要阻止他们吗?完毕。"

"不,让他们去吧。这是他们的庆祝时刻,我们不该插手,只要确保不影响我们就行。"

车队短暂停止了一段时间,又继续向前开,很快,居于车队中间的维尼上尉,看到一大群人正围在一座巨大的萨达姆雕像周围。有人已经爬上了雕像,用绳索套在“萨达姆"的脑袋上。几秒钟后,一声巨响传来,萨达姆的雕像轰然倒地。

雕像倒塌的瞬间,人群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街道上的气氛也越发狂热,有人开始往倒下的雕像吐口水,有人则开始用鞋底踩踏雕像的脸。人们欢呼着,跳跃着,仿佛多年的压抑终于在这—刻爆发。维尼和他的士兵们只是茫然地看着这一切发生。

然而,欢庆的气氛很快就变了味。维尼和士兵们注意到,街道上开始出现零星的暴力事件。有人砸碎了商店的橱窗,开始抢夺里面的商品。更远处,—栋建筑冒出了浓烟,显然有人放火了。

"该死的,这不是庆祝,这是暴乱!“"长官,我们该怎么办?要阻止他们吗?"

"不,我们没有接到这样的命令。现在最重要的是保证我们自己的安全。"他拿起对讲机,叮嘱道,"所有单位注意,保持警惕,不要轻易介入当地民众的行动。如果遇到直接威胁,可以采取必要的自卫措施。完毕。"

随着时间的推移,街道上的混乱愈发严重,暴力和破坏在城市中蔓延。商店被洗劫一空,汽车被点燃,到处都是尖叫和哭喊声。突然,又有士兵报告道:"长官!我们看到一群人冲进了警察局,他们正在搬走里面的武器和弹药!"

"What the fuck! "

“长官,要阻止他们吗?“

"先别轻举妄动。我需要和指挥部联系,上面没有做这方面的预案。"

"这太离谱了,长官,难道上级没有为占领巴格达后的情况做任何计划吗?”

"计划?小子,我看那些将军们压根就没想过我们占领巴格达之后会发生什么,他们可能以为巴格达只有掌声和鲜花。"

"长官,我们真的就这么看着吗?

"我们能做什么?没有命令,不能随意行动。况且,我们的人手根本不够控制这种规模的骚乱。—旦发生交火,我们这一字长蛇阵的车队,怕是要吃大亏。"

维尼已经把情况报告给了指挥部,几分钟后,无线电里传来了指挥部的声音:"维尼上尉,联军指挥部并没有颁布戒严令,你们没有执法权限,继续执行你原来的任务,把部队带到巴格达的军营里,不要擅自采取行动。重复,继续执行原定任务,等待进一步指示。完毕。"

"收到,长官。完毕。"

维尼叹了口气,连带着坐在同一辆悍马车里的美军士兵全都一起叹气,他们倒不是想要揽上执法的差事,实际上,就算颁布了戒严令,美军又有执法能力吗?你让美军去执法,那大概率就是突突突........

这帮美军叹气是因为觉得心里不踏实,虽然目前没有发生什么战斗,但伊拉克的局势看起来并不稳定,就像正在等待沸腾的水—样。维尼上尉带领的这个连队正在深入一个拥有600万人口的城市,身后数以万计的联军正在深入这个人口数以千万计的国家。那美军真的控制住局势了吗?

从地图上看,美军好像只控制了一条公路的沿途据点和半个巴格达。对于任何一个了解过一星半点抗日战争时期历史的中国人,都知道就目前美军这样的控制力,反美游击队遍布伊拉克各地各那只是时间问题。各地的草头王们现在之所以没有找美军的麻烦,只不过是因为还在争抢萨达姆留下的“军事遗产"罢了。

车队又小心翼翼的穿过街道,来到了他们的驻扎区,维尼上尉在无线电里向全连士兵发表了一段"摸鱼"演讲:

"欢迎来到自由的巴格达,伙计们。看来我们要在这个鬼地方待上很长一段时间了。作为你们的连长,我的首要任务是在你们服役期间,不要让你们丢了小命或者身上哪个零部件;你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听从命令,严守纪律,不要惹是生非,我们一起愉快的拿驻外补贴,直到离开这个鬼地方。"

另一边,在费卢杰。

资深塔利班组织成员"反美斗士"阿卜杜勒(玩家),作为一名曾给加州带去过"恐怖袭击”,在美国人心中仅次于本·拉丹的危险人物,他从阿富汗跑到了伊拉克,此刻就在距离美军不远的费卢杰,嚣张的戴着一副深色墨镜,开着一辆丰田皮卡车缓缓驶过费卢杰的街道。

街道两旁,曾经繁华的商铺现在大多关门歇业,只有少数还在勉强经营。路边随处可见衣着破旧的男人们,他们或蹲或站,眼神空洞地望着远方。突然,一个衣衫褴褛的男子踉跄着冲到马路中间,差点撞上阿卜杜勒的皮卡车。

阿卜杜勒猛地踩下刹车,车子发出刺耳的摩擦声停了下来。

嘿,兄弟,你还好吗?需要帮助吗?”

那个男人抬起头,又低了下去。"帮助?“他苦笑道,"除非你能让我重新给我一把枪,让我继续成为一名带队伍的军官,否则没人能帮得了我。"

第三百一十章伊拉克的“百万大裁兵”

炽热的阳光炙烤着跑道,一架运输机缓缓降落在巴格达机场,庞大的机身在灼热的空气中微微颤动。飞机停稳后,舱门打开,一股热浪扑面而来。伊顿少将是第一个走下舷梯的,他眯起眼睛,环顾四周,维尼上尉(玩家)是第一个走上前去迎接的,敬礼的同时说道:

"欢迎来到巴格达,长官。"

伊顿少将回了个礼,"谢谢,上尉。情况如何?“

"—切按计划进行,长官。我们的车队已经准备好了。"上尉指了指不远处停着的悍马车队。

伊顿少将点点头,转身对身后的队伍喊道:"好了,伙计们,下飞机,快点动起来!我们可不是来度假的!"

队伍登上悍马车,车队驶出机场。维尼开口道:

"长官,我们现在要直接前往联合特遣司令部。路程大约需要40分钟。"

伊顿少将点点头,目光投向窗外。巴格达的街道在眼前展开,满目疮痍的建筑、被炸毁的汽车残骸,还有街头游荡的平民,突然,伊顿少将的目光被路边的一群人吸引。他们穿着破旧的军装,蹲在路边,眼神空洞,像是在乞讨。

"上尉,"伊顿少将皱眉问道,"那些是什么人?"

维尼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叹了口气,"那些应该是前伊拉克政府军的士兵和军官,长官。"

"什么?为什么他们会在街头乞讨?联军特遣司令部在干什么?为什么没有管好这些人,让他们乖乖呆在军营......"

"呃,关于这个,长官,有个新情况你可能还不知道。""什么新情况?“

"就在昨天,联军驻伊拉克临时政府发布了新命令,决定就地解散所有伊拉克军队、警察和安全部门。"

伊顿少将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维尼,"你说什么?解散所有军队和警察?这是谁出的嫂主意?"

"还能有谁呢?当然是总统特使布雷默先生下的命令,长官。"

少将猛地靠在座位上,一手捂住额头,"我的上帝啊,他到底在想什么?这简直是疯了!”

为什么维尼会知道这个消息,而伊顿少将却不知道,很简单,因为维尼就在巴格达,通过广播和电视知道的这条消息,维尼上尉、美军的大头兵和联军特遣司令部的将领们得到这个消息的时间是差不多的,因为他们也是通过外界渠道才得知的消息,因为联军驻伊拉克临时政府的负责人,全权负责伊拉克战后管理和重建工作的总统特使布雷默先生,压根就没有提前与这些将军商量,更别说通气儿了。

这位对伊拉克可能根本没有基础概念的布雷默特使只是与华盛顿方面进行了商议,就在没有通知驻伊拉克美军指挥机构的情况下,草率的颁布了“将担任过复兴党党内职务的人员全部排除在新政府以外;解散所有军队、安全部门、情报部门、准军事单位的命令。”

而这个时候美军在干什么呢?美军根本没有想到布雷默这位“自己人"会这样“背刺"自己。在战事结束后,那帮伊拉克军队将领、安全部门、情报部门、准军事单位的负责人,都在收拢自己原来的人马,等待美军的招安。而根据五角大楼之前的既定策略,也是倾向于不扩大对伊拉克原来秩序的打击面,只打击复兴党少数人,所以美军这时候正和那群伊拉克的“草头王“谈招安”的事儿呢,而且已经很有进展了。

在这关键时刻,布雷默来这么一招,直接让那帮等招安的“草头王"大失所望,觉得美国佬朝令夕改,不可信任。原本大家只想拿美元受招安,可随着布雷默这样一顿操作,草头王们又开始各怀心思了。

此刻,坐在维尼的悍马车上的伊顿少将已面如死灰,他之前接到的任务是两年内为伊拉克政府训练出合格的27个摩托化步兵营,考虑到伊拉克军队虽然菜,但整合一下其中的精锐,拉出27个摩托化步兵营还是没问题的。所以伊顿少将也就没有多想,来到了伊拉克。但现在的局面则告诉伊顿,他和军事训练援助小组一起,要在两年内为伊拉克政府从零开始建设27个摩托化步兵营。

“开什么国际玩笑?”

联军在伊拉克的无脑操作,并不只限于“百万大裁军”。就比如说在寻找合作者这方面,联军将伊拉克的宗教冲突简单理解为逊尼派和前政权对什叶派的压迫,那推翻萨达姆后,随便找一个什叶派的合作者重建政权就OK了呀。然后,美军就发现他们找的什叶派合作者并不能代表所有什叶派,什叶派也和什叶派之间也有矛盾,美军找其中一个领袖当带路人,就会被另━派敌视,然后刺杀、内战,一团乱麻。

美军也搞不清如何处理“谁是朋友,谁是敌人,以及敌人的敌人真的是朋友吗?“这样的关系,例如伊拉克有一些萨达姆支持的反伊朗武装。他们受萨达姆赞助,似乎应该是敌人,但他们又反对伊朗,也没有对美军开枪,似乎可以算盟友?而前线的美军对此根本得不到任何有效的指示,上级又顾虑与这样的武装合作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又不批准美军去消灭他们,让前线的美军无所适从。

与此同时,土耳其人也有他们的算盘,作为“盟友"之一,土耳其并没有对美国言听计从,而是在伊拉克北部独立的开展一些行动;在伊拉克的东面,伊朗什叶派教士和武装力量又趁着萨达姆政权崩塌,开始派出大量人员向伊拉克渗透。透

阳光炙烤着巴格达机场的跑道,也炙烤着那些美军不在乎的荒原。阿卜杜勒(玩家)站在一辆破旧的皮卡车旁,用褪了色的头巾擦拭着额头上的汗水。然后转身询问身边一个瘦小的中年男子:

"哈桑,你确定是这里吗?“

"是的,头儿。那个军官说得很清楚,就在前面那个小山丘后面。"

在联军进攻伊拉克时,萨达姆就在伊拉克境内分散安置了大量军火,以免被联军一锅端。没有人搞得清到底分散布置了多少武器装备,反正联军肯定是搞不清的。

在萨达姆政权完蛋后,无论是出于保护自己,还是出于某种野心,伊拉克人都会想尽办法通过各种渠道去接收萨达姆留下的“军事遗产”,一般人是去黑市上购买,而阿卜杜勒不一样,他不仅在黑巿收购武器,还想尽办法贿赂那些前政府军军官,尤其是那些知道军火库位置的人。

车子绕过一个大沙丘,突然,一个隐蔽在岩石中的洞口出现在眼前。阿卜杜勒猛地踩下刹车,车子停在距离洞口约五十米的地方。

"就是这里了!"

阿卜杜勒根据从军官那儿花钱买来的情报,成功走到了军火库面前,打开大门,在手电筒的光束下,展现在阿卜杜勒面前的是堆积如山的木箱,随便挑出一些打开,露出里面崭新的武器。步枪、机枪、手榴弹、反坦克火箭筒,无后坐力炮等等。

此情此景,让阿卜杜勒感叹道:“真主保佑,拉起队伍所需的一切都准备齐全了,我们自己搞到了充足的武器,愚蠢的美国佬一纸解散令为我们提供了充足的兵员,现在只差训练与磨合的时间。”

“但是,大规模的组织人员和武器训练,这会引起美国佬的警惕的。”

“不用担心"阿卜杜勒不以为然道,“我们会申请成为一个合法的民团武装,美国佬需要盟友抵御亲伊朗的巴德尔军团的渗透,他们在地方上需要民团的帮助,我们可以披上这样一层皮,做做样子,蒙骗美国佬。”

一旁的哈桑依然担忧,担心这会被美军识破,但阿卜杜勒只是说真主会保佑大家,却不肯告知更多。毕竟,阿卜杜勒没法解释,我与美军的维尼上尉是一伙儿的,而这位维尼上尉的新负责辖区,即将转移到费卢杰。

第三百一十一章裁员裁出百万“混沌战帮”

布雷默先生对伊拉克的部落组织不屑一顾,临时政府成员和他一样有类似的想法,他们致力于打造一个“美式"现代化的伊拉克,因此他们准备越过部落组织,直接凭空搭建一个现代政权形式。虽然这会让伊拉克广泛存在的部落不满,但....….美利坚天兵在此镇压,有什么好怕的呢?

临时政府的骚操作频出,让美军气的直骂娘。就以裁员这事儿来说,临时政府定下了一个非常大的裁员计划,不仅把军警宪特这样的单位全裁了,还把公务员、老师这种也大量裁减。而且数额夸张到让美军都目瞪口呆,哪来那么多在复兴党任职的人?(命令中只提到了要把曾在复兴党任职的人开除公职)

然后,美军很快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那就是关于"谁是复兴党成员"的定义,它是握在临时政府手里的。它说你是复兴党的,那你就是复兴党的,但你如果接受了临时政府的敲诈勒索,乖乖交钱,那临时政府倒是可以不把你认定为复兴党的。如果没钱,那不好意思,滚得远远,把位置空出来。

那些没有交钱的,因为失业,自然是对临时政府恨之入骨,转头就加入前面刚刚失业的军警宪特一起去街上乞讨、流浪,顺便看看有没有肯给自己一份工作的“草头王”;而那些拿得出钱接受了敲诈勒索的公务员和老师,对这个新政府同样是恨之入骨,每天不给你新政府添乱那就算大大的良民了,至于去执行你新政府的行政任务,那是不可能的。

但临时政府之所以做出这些离谱的操作,其根源嘛,也不是说决策者智商为零,其中一部分决策的根源在于,临时政府的文官政客要和联军的特遣队司令部争权夺利;其争权夺利的根源,又来自于美国国内的文官政府与军方争权夺利。

那既然是争权,自然就不需要考虑一个政策是不是骚操作了。

“跟这帮虫豸在一起,怎么可能管的好伊拉克!Fuck! "也怪不得101空中突击师的头儿把布雷默和临时政府里那帮伊拉克人骂成虫豸,新政府的人坐在舒服的办公室内拍脑袋想一出是一出,但美军可是要时刻面临有着大量枪支弹药和简易爆炸装置的伊拉克民众的啊。

彼得雷乌斯一看新政府搞出那么多失业的人,就建议你与其让这么多带怨气的失业人群自由晃荡,不如把他们关进监狱去,那至少还能控制,临时政府却说没那么多钱养这么多囚犯;紧接着,临时政府又整出新的骚操作,要在伊拉克禁枪!上帝啊,美国自己都做不到禁枪,你指望在伊拉克禁枪?那还不得在伊拉克又打一场全面战争?

彼得雷乌斯对临时政府的各种骚操作完全不理解,当然,也不想理会,你们临时政府的虫豸有种自己派人来接管地方政权啊?

于是,临时政府下达命令,要建立现代形式的政权,不与部落武装打交道;彼得雷乌斯对此无视之,直接与地方部落酋长打交道,督促他们尽快恢复生产和商业;临时政府要解散公职人员,彼得雷乌斯就利用101师的部队资金立刻成立民间机构,把被开除的伊拉克公职人员又请回来上班,给他们补发工资,至于101师的部队资金缺口怎么办?

伊拉克还有油田啊!这些油田,如今正被美军控制着呢。

一车又一车的石油被美军从伊拉克油田弄走,来到伊拉克的美军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可以直接拿到石油收益,做起了买卖,可美军自己也"有苦难言”啊,“要不是临时政府搞骚操作,我何必让部队经商呢?”

当然,起初这只是为了部队所在辖区的正常运转,但部队经商这事一旦有了开始,那就很难结束了......

就在101空降师这边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坚持无视临时政府的命令,勉强维持着所在辖区正常运转时,临时政府又开始整活了。

巴格达依旧烈日炎炎,街道上坑坑洼洼,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尘土。一辆满是尘土的悍马车飞驰而来,猛地在一栋破旧建筑前停下,扬起一片灰尘。这里是伊拉克临时政府的临时办公地,门口站岗的美军大兵看到来车,立马绷直了腰板。

车门"砰"地一声被踹开,从车里走出来的彼得雷乌斯满脸都是汗,看起来就像蒸了桑拿似的,彼得雷乌斯大步流星往楼里走,直奔会议室,他知道那个叫沙拉比的“傻逼"就在里面。这沙拉比是伊拉克临时政府的大佬之一,美国佬支持的。

推开门,彼得雷乌斯看到沙拉比正跟几个伊拉克官员嘀嘀咕咕。看到彼得雷乌斯闯进来,沙拉比愣了一下,但马上又装出一副笑脸。

彼得雷乌斯开门见山说道:"我听到一个谣言,说你们要绞死哈希姆?我向他保证过,如果他投降,就会得到应有的待遇。"

"将军,我理解你,但你可能不清楚伊拉克人民对萨达姆政权的仇恨有多深。我们需要对前政权的高官进行严惩来安抚民众的情绪。。"

彼得雷乌斯直摇头:"你们这是在玩火!哈希姆在伊拉克民间,尤其是北方有很高的声望,如果你们处决他,整个伊拉克北方都可能陷入动乱。"

见会议室里的伊拉克官员纷纷沉默不语,彼得雷乌斯冷冷的丢下一句:"我只是在陈述事实。如果你们想看到整个伊拉克北部硝烟四起,与所有逊尼派武装再打一场战争,那就继续吧。"

美军美那边乱七八糟的时候,其实,民间的反美武装也是一片乱七八糟,要是反美武装齐心协力的话,那美军也不至于如此轻易的拿下伊拉克不是。在明面上美军独霸伊拉克的情况下,伊拉克海量的民间武装由于得到了大量军事装备和有军事经验人员的加入,那互相之间的摩擦和争斗一下子就变大了。

阿卜杜勒在小心翼翼的去做“统一战线"工作时明显就感觉到,许多武装并没有把反美摆在首要任务上。

许多伊拉克民间武装组织认为,相比美军,其他本土武装组织才是更直接、更紧迫的威胁。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直接地与这些组织发生冲突,争夺地盘。相比之下,美军虽然是外来侵略者,但很多时候并不直接参与当地事务的管理,视为相对"遥远”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