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灾从千禧黎明开始 第95章

作者:林登图

随后,视频展示了战后的场景。费卢杰旅的成员们正在有序地接收和登记美军交出的武器。镜头扫过堆积如山的美式武器,从步枪到重型机枪,从装甲车到坦克,视频在此时已进入尾声,阿卜杜勒的声音出现在了这里,以一种充满希望但又带有警告意味的语气说道:

"战争带来了毁灭,但我们带来重生。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是我们重建家园的决心。费卢杰会重新站起来,会比以前更加强大。我们战斗不是为了战斗本身,而是为了和平。我们渴望看到一个自由、独立的伊拉克。一个不受外国势力干涉的伊拉克。这就是我们的梦想,这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对于那些仍然企图干涉我们国家的势力,我们要说:看看费卢杰的教训吧。我们会继续战斗,直到最后一个入侵者离开我们的土地。但对于那些愿意以平等和尊重态度与我们相处的人,我们的大门永远敞开。“

第三百四十五章从“记住珍珠港”到“记住费卢杰”

清晨的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洒进房间,照亮了悬浮在空气中的细小灰尘。床头柜上的闹钟发出刺耳的嘀嘀声。一只手从被子里伸出,摸索着按掉了闹钟。被子缓缓掀开,睡眼惺忪的人伸了个懒腰,走到沙发前,抓起遥控器打开电视。然后又转身走向厨房,打开冰箱,取出一袋切片面包和一盒速冻薯条。

几分钟后,他回到电视机前,一边用手指捏起―根薯条送入口中,一边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嘎吱嘎吱的咀嚼声与早间新闻主持人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在连续换了几个台后,看电视的人发现,好像整个美国的早间新闻都在谈论一个地方――费卢杰。

今天,千千万万美国人将彻底记住费卢杰这个名字,就像六十年前的美国人会永远记住“珍珠港”这个名字。

许多早间新闻的评论员质疑半岛电视台播出的视频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强调在没有独立验证的情况下,不应轻易接受这些视频作为事实。然而,鉴于半岛电视台在国际新闻领域的声誉,完全否认这些视频的真实性也是困难的。因此,还有一些更为谨慎的评论员采取了一种中间立场,承认视频可能反映了某些真实情况,但同时强调需要更多的背景信息和官方确认来全面理解当前的局势。

一些评论员转向讨论美军在费卢杰面临的具体挑战,分析城市战的复杂性,指出在密集的城市环境中作战所面临的困难,如辨识敌我、避免平民伤亡、后勤补给等问题,进而帮助观众理解:“即使美军技术先进、训练有素,在特定的战场环境中也会遇到严重困难。”

一些评论员将注意力转向媒体本身的角色,他们在节目中讨论半岛电视台播出这些视频的动机和影响;一些评论员呼吁加强信息管控,认为这种敏感信息的传播会危及军事行动和士兵的安全,而另一些人则针锋相对的强调新闻自由和公众知情权的重要性,认为即使是不利的消息也应该被报道。

—些评论员强调,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和军方不能再给出模棱两可的回答了,他们需要迅速做出回应,给出实实在在的内容,不仅是为了反驳或澄清谣言,更是为了安抚国内民众和前线士兵;

一些更为批评性的声音则利用这个机会质疑整个战争的正当性和必要性,当然,这种观点也会受到其他评论员的强烈反对,并在节目里重申打击恐怖主义的必要性。

直到这时,看电视的美国人才惊呼:“What the fuck !昨天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半岛电视台又放了什么视频出来?”

当时间来到中午的时候,越来越多的美国人通过上网、看电视和口口相传得知了发生在费卢杰的爆炸性消息,美军全球出击的核心力量之一,美国海军陆战队,足足三千六百名士兵,在费卢杰苦苦支撑六日后选择了成建制的集体投降。上一次这样大规模的投降得追溯到什么时候?越战?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美国政府再也管控不住各个领域的舆论了,无论是电视传媒、报媒、广播和网络传媒,铺天盖地的与费卢杰有关的消息飞快的传播。那段为费卢杰旅拍摄的视频在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里,通过网络和电视,被数千万人观看,且这个播放量仍在飞快的增长。与此同时,仿佛是为了印证这个消息的准确性,道琼斯指数与防务相关的股票在开盘后急剧下跌。

在华盛顿,记者们蜂拥至五角大楼和白宫,试图获取官方回应。然而,面对记者的追问,白宫和五角大楼的发言人只是反复表示"正在核实情况",拒绝做出实质性评论。这种沉默进一步加剧了公众焦虑,大量无处发泄的网民涌入到社交媒体上,爆发激烈讨论。

一个自称是驻伊拉克士兵家属的用户帖说:

"我丈夫在费卢杰服役,已经六天没有他的消息了。有人知道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吗?五角大楼为什么不说实话?我快疯了!"

回复1:"保持希望,我们都在为他们祈祷。"

回复2"政府肯定在隐瞒什么,为什么不告诉我们真相?"回复3:“也许通信设备出了问题,别想太多。")

还有人发出疑问:

"半岛电视台的视频是真的吗?我们的士兵真的投降了?"

回复1:"不要相信阿拉伯媒体的胡说八道。"

回复2:"但为什么政府不出来否认呢?他们的沉默让我很担心。"

回复3:"我听说有内部消息称伤亡人数很高,政府在想办法如何公布。"

回复4:"别传谣言了,了等官方声明吧。"

在一个名为"真相追求者"的网站上,有人发言:"这是布什政府策划的骗局!他们想要一个借口来延长战争,继续为军火商谋利。醒醒吧,美国人!记得越战吗?这就像历史重演。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吸取教训,停止这些毫无意义的战争?"

回复1:"这不—样!我们是在打击恐怖分子,保护美国的安全。"

回复2:"确实有相似之处,但希望这次我们能更体面地结束战争。"

在一个主打“爱国主义”的网站上,有人发言道:

"现在是美国团结的时候!让我们所有人都站出来支持我们的军队。不要让恐怖分子看到我们内部的分裂!"

在一个独立新闻博客上:

"为什么我们还在伊拉克?布什告诉我们战争已经结束了,但现在看起来情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糟糕。是时候承认错误,把我们的孩子们带回家了。"

在一个大学生BBS上,有人发出号召:"我们学校有人组织反战集会,明天中午在图书馆前。来表达我们的声音,要求政府结束这场毫无意义的战争!"

刚刚在独立新闻博客留言的人也来回复道:"我会去的,带上我们的标语牌!"

而刚刚在爱国主义网站发帖的人则跟过来怒斥:"你们这些人是反美分子吗?现在是支持我们军队的时候!我已经在我的车上贴了一打'支持我们的军队'的贴纸!"

当然,最焦急的还是驻伊拉克军队士兵的家属,不仅仅是海军陆战队的家属,有人发帖求助道:

"有人知道101空降师的情况吗?我弟弟在那个单位,101空降师还有一些人留在了伊拉克那个鬼地方,我们全家都急疯了。"

回复1:"据说他们在摩苏尔那里被包围了,但别担心,空降兵是最棒的!他们会没事的。我刚刚关注了摩苏尔的101师维尼营长的账号,目前来看,他们的情况还不是很糟糕。"

回复2:"我老公也在那里。我刚打电话给政府,他们说让我们保持耐心。但我觉得他们也不知道具体情况,我还不如关注那个维尼营长的账号,上帝保佑他们。"

"作为一个军嫂,我真的很害怕。有其他妈妈也在担心孩子的父亲吗?我们该如何向孩子们解释这一切?"

回复1:“我告诉我的孩子们他们的爸爸是英雄,在保护我们的安全。"

回复2:"我觉得诚实很重要。我告诉孩子爸爸的情况确实很危险,但我们要相信爸爸的训练和能力。"

还有美国人十分不理解,为什么美国有那么牛逼的武器装备,居然输给了一帮伊拉克民兵,这种第三世界国家的乌合之众:

"有人能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们有这么先进的技术,却还会在费卢杰遇到这样的问题吗?我以为我们的卫星和无人机可以看到一切。"

"城市战不一样,伙计。再好的技术在巷战中也可能失效。"

与此同时,安德伍德州长也在社交媒体上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费卢杰传来的消息令人心痛,我们勇敢的士兵正身处险境,我们需要答案,就是现在!

作为你们的州长,我正在呼吁华盛顿别再废话了,告诉我们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的士兵不是签约来当政治棋子的。当务之急,我们必须尽快把士兵们从费卢杰带回家。他们已经尽了自己的职责,现在轮到我们挺身而出,把他们弄出那里。

对所有军人家属:加州永远支持你们。我们同舟共济。我明天就飞去华盛顿要求采取行动。这不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的问题,这关乎为我们的军队做正确的事。让我们打爆白宫的电话线吧,告诉他们,我们要我们的英雄回家!

上帝保佑我们的军队,上帝保佑美国。#现在就把他们带回家#支持我们的军队”

另一边,巨神公司的CEO也在社交媒体上开喷:

“费卢杰的悲剧令人心碎。我们的英雄们值得更好的。五角大楼,你们在干什么?如果你们搞不定,就让专业人士来!除费卢杰外,仍有相当多的美军在伊拉克陷入困境,据我所知,摩苏尔的一个101空降师的营正是如此,我已与彼得雷乌斯将军和维尼营长进行了初步沟通,了解了那里的情况。

我们已经在距离伊拉克最近的基地部署了顶尖人员和装备。我们的队伍训练有素,装备精良,随时可以进入伊拉克展开救援。国防部,求在你们那边。签个合同,我们立马出发。每一分钟都至关重要!

对困在伊拉克的勇士们:坚持住!巨神公司不会放弃你们

我们不是在谈生意,我们在谈拯救生命。

让我们一起向政府施压,让他们做正确的事。美国需要结果,不需要借口。巨神公司随时待命!

#拯救我们的士兵#私人部队准备就绪”

第三百四十六章该如何“丧事喜办?”(—)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首先,我要感谢大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到场。我深知,过去24小时里,全国上下都在焦急地等待着关于费卢杰局势的消息。今天,我站在这里,带着沉重的心情向大家通报最新情况。让我开门见山地说:我们在费卢杰遭遇了一次前所未有的严重挫折。这不仅仅是一次军事上的失利,更是一次令人心碎的国家悲剧。

是的,我可以确认,我们有约3600名海军陆战队员在费卢杰遭遇重创,在经历了顽强的战斗后,他们被迫投降。

首先,我要代表国防部向所有被俘军人的家属表示最深切的同情。我们理解你们此刻的焦虑和痛苦。请相信,确保这些勇敢的男女安全回家是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在这次行动中牺牲的军人。根据目前的统计,有至少350名美军士兵在战斗中阵亡(美国的“阵亡标准”),这个数字可能还会上升。我们向他们及其家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我要强调的是,这绝不是我们士兵的错。他们英勇地战斗到了最后一刻。当弹药耗尽,伤亡惨重,又无法得到增援时,投降成为了保全生命的唯一选择。现在,白宫和五角大楼的首要任务是解救这些被俘的军人。我们正在通过各种外交渠道与对方接触,争取尽快安全释放我们的士兵。同时,我们也在考虑其他可能的行动方案。但请理解,出于行动保密的需要,我无法透露更多细节。

最后,我想对那些被俘的军人和他们的家人说:我们没有忘记你们,我们不会放弃你们。全国上下都在为你们的平安归来而努力。请保持希望和勇气,我们一定会把你们带回家。”

当国防部发言人最终在一次仓促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承认"我们在费卢杰遭遇了严重挫折"时,最重磅的舆论炸弹终于落下。

此时,国会陷入一片混乱。两党议员纷纷要求政府作出解释,一些人甚至呼吁立即召开紧急听证会。民主党参议员查克·舒默情绪激动的表示:"这可能是美国军事史上最大的失败之一。我们需要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谁应该为此负责。"共和党内部也出现了分歧。一些强硬派仍然呼吁增兵伊拉克,声称这次失败更显示了彻底消灭恐怖分子的必要性。但也有越来越多的共和党人开始质疑整个伊拉克战争的策略,甚至有人暗示可能需要考虑撤军。

许多盟国政府对美国在费卢杰的失败表示震惊和关切,与此同时,它们也暗示或者明示鉴于目前伊拉克的糟糕情况,他们要重新考虑在伊拉克的军事参与,简而言之就是甩下美国这个老大哥,提前跑路了。事实上,许多被美国人拽来伊拉克摸鱼的北约国家军队,已经在私底下和伊拉克各方势力谈“买路钱”的事儿了。

而在民间,整个美国都“沸腾”起来。

德克萨斯州的小镇利伯蒂维尔,阳光炙烤着柏油路面,杰克坐在他那辆福特皮卡里,双手紧握方向盘,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今天没有去工作,因为他十几分钟前,在网络上看到了那段长长的费卢杰旅视频的结尾,结尾中放出的信息让他的世界瞬间崩塌。

"以下是费卢杰战役中被俘人员名单…..."

杰克的儿子比利,他19岁的儿子,就在被俘人员名单中。"该死的!该死的! "杰克咆哮着,暴躁的拍打方向盘。然后不知道他怎么想的,又突然发动了引擎,皮卡车呼啸着驶向镇中心的征兵办公室。杰克杰把车停在外面,来到办公室门前,猛的踹开门闯了进去。

"嘿!你们这帮混蛋!谁来告诉我他妈的到底发生了什么?"

办公室里的几名工作人员惊恐地看着这个红着脸、满身是汗的大块头男人。一位年轻的女文员试图安抚他:"先生,请冷静…"

"冷静?我他妈怎么冷静?"杰克咆哮着,"我儿子正被那些恐怖分子抓着呢!你让我怎么冷静?"

"杰克先生,我理解您的心情。但请您明白,我们这里只是负责征兵的地方,我们并不掌握前线的具体情况。"您的儿子是个训练有素的海军陆战队员,他知道该如何在恶劣环境中生存。"

杰克瘫坐在椅子上,泪水夺眶而出。"他才19岁啊…...为什么要派他去那种地方?那根本不是我们的战争!"

在华盛顿特区,阳光刚刚洒在林肯纪念堂的台阶上,国家广场就已经开始热闹起来。反战组织的成员们从黎明时分就开始忙碌,他们在广场上搭建临时舞台,架设音响设备,挂起巨大的横幅。横幅上用鲜红的油漆写着"立即撤军"、等字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示威者涌向广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朝气蓬勃的学生;有穿着西装的上班族,也有身着工装的蓝领工人。他们手持自制的标语牌,上面写着"和平不是空话"、"带我们的孩子回家"等口号。广场周围也少不了小摊小贩们兜售各种反战主题的商品。有卖T恤的,有卖徽章的,还有卖旗帜的。

时间来到中午,但这丝毫没有影响示威者的热情。他们从小摊小贩那儿买了饮料和热狗补充能量后,开始齐声高呼口号:"结束战争! "、"撤军!"、"我们要和平!",呐喊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有人还带来了鼓和号角,为口号配上了节奏,使得声势更加浩大。

示威者中,一群身着黑衣的大学生缓步前行,他们肩扛一具巨大的纸板棺材穿过拥挤的人群。棺材约两米长,通体漆黑,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白色的名字,每个名字都代表一位在战争中牺牲的年轻生命(名字还是在那段费卢杰旅放出的视频中提供的)。

周围的示威者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放低手中的标语牌,让出一条通道。人群中的喧嚣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重的寂静。有人摘下帽子,低头默哀;有人双手合十,默默祈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兵缓缓举起右手,向棺材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他布满皱纹的脸上,泪水无声地流下。棺材缓缓经过,一名中年妇女伸手轻抚棺材表面,指尖描摹着一个个名字,仿佛在寻找什么。当她的手指停在某个名字上时,她的泪水终于夺眶而出。

短暂的寂静后,是更加激烈的示威,警方不得不在人群外围布置防线。身着防暴装备的警察手持盾牌,形成人墙。—些比较激进的示威者开始推操警察,试图冲破警戒线。警察则用盾牌和警棍进行反击,—秒六棍,几名示威者被警察摁倒在地,戴上手铐带走,引发了周围人群的愤怒呐喊。尽管如此,仍有不少示威者试图接近白宫,他们高喊着总统滚出来做解释。

越来越多的反战示威出现在全美各地,在纽约时代广场,—群自发聚集的民众举行了烛光守夜活动,悼念在费卢杰阵亡的美军士兵。参与者们手持标语,要求政府"带我们的孩子回家";一些大学的学生自发组织了反战集会,学生们甚至占领了学校的行政大楼,要求学校表态反对战争并切断与军工复合体的联系。

费卢杰战事的结果,在美国掀起了一股反战风暴。伊拉克战争期间,国内一直存在反对战争的声音,这次费卢杰惨败让全美反战游行一下子来到了高潮,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反战传单如雪花般纷飞,他们抗议布什政府出兵伊拉克的真正动机——不是高喊的人权口号,而是为了石油。

第三百四十七章该如何“丧事喜办?”(二)

“总统先生,情况很糟糕,刚刚得到消息,纽约第五大道被反战人士彻底封锁,全美已有超过两千名抗议者被拘留,这个数字仍在扩大。伊拉克前线的情况也愈加恶劣,前线部队的士气正面临重大挑战。若不迅速行动,营救被俘战士和其余被困的部队,前线的士气将会持续低落,出现更多的部队投降......”

费卢杰战役的结果公布这天,应该是布什总统人生中最黑暗的日子之一。无论是几乎没多少理性的普通民众掀起的反战游行;还是在学术界较为理智的批评(许多国际关系和军事战略专家开始公开质疑美国的中东政策。他们认为,费卢杰的失败不仅是战术层面的问题,而是美国在伊拉克的整个战略出了问题)。

总之,菜就是原罪,美国民众和精英不会承认这是“美军自己不行”,而是会认定这肯定是有人指挥失误,美军在费卢杰打了这么大的败仗,不可能没人来担责,这种责任不是一般的将军、国防部长就能担责的,是可以一路向上追责到小布什本人的。

美国总统是一个需要抗压的岗位,而小布什现在已经感觉到自己快扛不住这个压力了,但就在这个时候,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来为小布什加油鼓劲:“总统先生,我知道你想躲起来,假装这一切没发生。但是现在不是逃避的时候。那些在伊拉克的小伙子们需要你。他们的家人需要你。共和党以及整个国家都需要你站出来。”

赖斯不仅是单纯的加油鼓劲,还拿来了笔记本电脑摆在小布什面前,指着网友说道:“挽救您的声望需要长期工作,但我们可以从这里入手,迅速的挽回大量声望,阻止民调数据如跳崖般下跌。”

“这是?”

“101空降师的一个代理营长,维尼,他的部队被困在摩苏尔,他的部队还保护着许多美国雇员(以石油企业雇员为主,摩苏尔位于全球石油储量最丰富的省份之一,这里有超巨型的基尔库克油田)。”

小布什总统见赖斯点名说这可以挽回声望,他也就认认真真的浏览起这名维尼营长的个人账号内容。

Day 1:

"兄弟姐妹们,情况不太妙。我们在摩苏尔被包围了,补给线被切断。但别担心,101空降师从不言败!我们会挺过去的。保持积极,伙计们!#决不投降"

@USAPatriot1776:坚持住,英雄们!全美国都支持你们!

@MomOfSoldier:天呐,我儿子就在那里。请一定要平安!

@PeaceActivist: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该介入他国事务。快撤军吧!

Day 2:

"今天是被困的第二天。大家的情绪还算稳定。晚饭后,我们组织了一场即兴棒球赛,用空罐头和扫把当装备。看到大家笑得那么开心,真是难得的放松时刻。#摩苏尔棒球赛!"

附图:一张模糊的照片,几个士兵在营地空地上挥舞着扫把。

@BasebabllFan:这才是真正的美国精神!棒球万岁!

@MilitaryMom:太棒了!保持乐观真的很重要。

@CorporateJoe:我是这里的一名美国公司顾问。感谢维尼营长和101空降师的士兵让我们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保持一些正常生活。

维尼回复@CorporateJoe: "在摩苏尔的美国人都在同一条船上!"

Day 3:

"第三天了。物资还够用,但弹药开始紧缺。昨晚击退了一波进攻,但损失了几个好兄弟。机场跑道被炸毁,无法接收空投。继续祈祷吧,我们需要奇迹。#我们需要支援!"

@安德伍德:我代表全加州为你们祈祷。你们是美国的骄傲!我们正在想办法帮助你们。

@巨神公司CEO:维尼营长,我们正在与五角大楼协调,准备用直升机空投补给。坚持住!

@ConspiracyGuy:政府在隐瞒真相!为什么主流媒体不报道这个?

Day 4:

"今天,我们一起庆祝了艾米莉的生日。用MRE做的'蛋糕'味道其实还不错!艾米莉说这是她最难忘的生日。#生日派对"

附图:一张照片显示一群人围在一个用罐头堆成的"蛋糕"旁,艾米莉正在许愿。

@BirthdayGirl:我是艾米莉的姐姐。看到这个我哭了。谢谢你们让她在那里也能感受到温暖。

@CakeBoss:那个'蛋糕'的创意真不错!

@Nutritionist: MRE其实很有营养。在那种环境下能吃到这个已经很不错了。

Day 5:

"“物资开始紧张,但士气还在。今天和几个可口可乐公司雇员一起打了扑克。那个叫鲍勃的会计真是个扑克高手,赢走了我一周的口粮!开个玩笑,我们用纽扣当筹码。#扑克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