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日不落 第101章

作者:风兮破地

  这时候的日元还是很坚挺的,哪怕是因为国内经济萧条的缘故经过了一轮贬值,依旧要比人民币更值钱。一千万日元不是一个小数目,去年日本政府的财政收入也不过就4亿日元罢了。日本政府能大规模的组织少女去南洋卖身,也能大规模的组织青年男子去中国干活。可惜人民党只要训练有素的产业工人,不然一口气弄个几百万青壮年男子过去打工,那还不得赚翻了?

  人民党大规模的压缩了中高层的消费,但是对于底层的百姓,不光是没有压缩他们的消费,反而是改善了不少。具体到工人这个阶层,平均工资水平就比解放以前提高了两倍到三倍,差不多一个人在国营工厂上班就能养活一家三口。要是夫妻两人都有正式的编制,一个星期就能吃上两回肉。当然,一般是没有人会这么奢侈的,一个星期吃两回肉?那还要不要过了?把钱攒起来才是正理!一个月到头了尝点荤腥就算不错了,不管是工人还是农民,平时炒菜都是不舍得多放油的。

  中国依旧是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只是比几年前好了一些,但就是这样的水平,已经要比日本好上几倍了。日本的财阀是资本家中的典范,996与之相比,根本就不算什么。在之前的日本纺织厂里面,资本家大量使用童工和女工不说,工人在辛苦一年之后,不光是赚不到钱,反而还要倒欠老板一大笔钱。什么服装费,食宿费,这样的那样的费用多如牛毛。工资呢,则要七扣八扣。这么一算,工人们辛苦许久,不光是攒不下钱,反倒背负上了债务!

  伊藤博文早就觉得这样下去是不行的,但是以前他的力量不够,没办法做出改变。现在好了,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什么三井、三菱之类的,吃的满脑肥肠,现在全都给夜袭群:⑥九四九,三六一③五吐出来了。伊藤博文对自己一手创立的政友会进行了大清理,把包括政友会副总裁,也是政府大藏相(相当于财政部长)的渡边国武在内的许多人都给打倒了,改名叫日本人民党之后,换了一批新的人上来,全盘学习人民党的政策和制度。

  虽然日本国内还有些混乱,但是情况已经比之前好了很多。甚至有人认为,伊藤首相做成了军部没有做成的事情。比如说,日本得到了整个北中国的广阔市场,叫来还有有整个中国和整个亚洲的市场。中日签订和平条约后,两国的公民和资本可以自由往来,这难道不是大山岩和山县有朋那些人想要做却没做到的吗?

  日本的交通运输业,特别是在海运方面,可是要比中国强出一大截。之前人民党的运输都是交给了洋人的商船和货船,中日停战后,这块蛋糕很快就落到了日本船舶公司的手里,毕竟日本人要的运费低的多。

  战争结束后,日本的混乱还没有消退,可是经济已经开始回复了过来。伊藤首相给农民分地拉拢了最广大的农民阶层,也借此控制了一大批的陆军,又改善了日本国内的经济,使得工商业的经营状况得到了好转,他的地位已经是不可动摇了。

  想要打倒伊藤博文,只有对他进行肉体消灭这一个途径。正好,日本从来都不缺少拿着武士刀高呼“天诛国贼”的仁人志士。

  第三百七十章 学习

  “天诛国贼!”

  人群中窜出几个浪人打扮的男子,他们一边冲向伊藤博文的马车,一边高呼着“天诛国贼”的口号。周围的人群慌乱地响外

  逃去,“大正维新”之后,暗杀和刺杀的情况到处都是,仿佛时间倒退了几十年,日本又回到了倒幕战争之前的那种天天都有人搞暗杀的时代。

  浪人们在大呼小叫,卫兵也在高声呼喝,“挡住他们!”

  “开枪!”

  “不要让他们靠近!”

  “砰!”

  一个浪人被子弹击中,浑身一震,身体软绵绵地倒了下去。他的几名同伴却是冲了上去,用武士刀跟卫兵厮杀了起来。大觉屋师真骑在马背上,看着浪人们被刺刀打的节节败退,却是没有丝毫的放松。他紧张地左顾右盼,忽地拳头握紧,翻身从马背上扑到了地上。

  “小心!”

  他大声呼叫,声音被淹没在重机枪的怒吼中。街道旁边一栋房子的二楼中喷吐出火舌,“哒哒哒”的声音响起,重机枪的子弹像是鞭子那样来回鞭挞。木屑横飞,木板被打的千疮百孔。拉车的马匹在第一时间被打死,马车随即被撕成了碎片。

  “混蛋!竟然连机枪都给拉出来了!”

  大觉屋师真不顾身上的疼痛,从地面上跃起,拔出了手枪和武士刀,怒吼道:“跟我来!”他合身撞到了开了大门,几名士兵端着步枪冲上二楼,上面响起手枪和步枪射击的声音,还有人类的惨叫,冲上去的士兵又被刺客赶了下来。

  “这根本就是军队!”大觉屋师真的面孔都扭曲了起来,“扔手榴弹!”

  这些士兵是跟中国人打过仗的,技战术绝对是一等一的水平,居然打不过几个刺客?外面的那些浪人不过是出来吸引注意的罢了,楼上的那伙人才是真正的杀招!

  士兵们向二楼扔出了手榴弹,“噗通”,“噗通”,有物体撞击木板的声响,大觉屋师真分明看到了几枚手榴弹也从楼上扔了下来。“八嘎!”他来不及思索,拉着边上的一名士兵就朝门外扑去。

  “轰!”“轰!”

  “轰!”

  楼上楼下的炸弹几乎是一起爆炸,不等大觉屋师真从地上爬起来,士兵又再次冲了进去。这一次,刺客没能再击退士兵,上面响起了不断的步枪射击声,还有军官的怒吼,“留个活口!”

  片刻后,当大觉屋师真头昏脑涨地爬起来时,永尾少尉已经带着士兵从楼上走了下来。“有活口吗?”大觉屋师真并不抱有希望,也不是真的需要口供,只是出于习惯才这么问了一下。

  “没有,”永尾少尉摇了摇头,说道:“最后一个人用手枪自杀了。这不是刺客,是死士!”

  “哼,那些人越来越明目张胆了!”

  大觉屋师真拍了拍身上的军装,下令道:“留几个人在这里处理现场,其他的人跟我去警视厅!”

  马车里面什么人都没有,伊藤博文没有在里面,就算马车被重机枪子弹撕成了碎片,首相大人也不会伤到一根汗毛。这次的事情是警视厅设下的陷阱,专门用来钓那些隐藏在黑暗中的反动分子。旧时代的统治阶层从来都是不会自愿退出历史舞台的,他们总是要反攻倒算,总是要挣扎的。大正政府想要将那些人全部按下去,至少要好几年的时间才行。

  人民党也是在发动了各种运动,经历了“三反”、“五反”、“扫黑除恶”、“肃反”之后,才完成了对北中国的资源统合,又借着处于战争状态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内部清理,才让人民政府的统治变得牢固起来。

  在朝鲜战场上的战争结束后,联合国军司令部自然也就解散了。各个参战国按照在战争中的出力大小分配了战利品,人民党拿到了最大的一部分,西伯利亚大公国和朝鲜人民共和国分得了一些赔款。琉球人民共和国没有得到赔款,不过他们可以在琉球故土上重建国家,这就是最好的战利品。至于沙俄帝国,因为没有在战争中做出任何的贡献,所以他们得到的战争赔款跟朝鲜人民共和国和西伯利亚大公国差不多。

  据说尼古拉二世对此没有什么表示,但是圣彼得堡的大臣们却对此很是不满。不满就不满吧,谁叫沙俄新的太平洋舰队一直待在港口里面没出去呢?没有战果就没有功劳,没有功劳就分不到钱,做人做事都要讲究个公平,林主席向来是一碗水端平的。

  战争结束后,西伯利亚大公国的军队来了个大缩水,从二十万降到了五万,又从五万降到了一万。西伯利亚军大部分是从欧洲调过来的,相比于贫瘠苦寒的远东,还是温暖的欧洲更有吸引力。不光是大量的军官和士兵返回了欧洲,就连滨海省的百姓也有很多收拾了细软,跟着部队一起回欧洲去了。

  当年沙俄为了增加远东的居民数量,费了很大的力气,曾经给出了强有力的政策和财政补贴。但是沙俄政府的财政状况一直不好,几乎是靠着法国人的贷款在续命,补贴什么的自然也就搞不下去了。远东的生活水平远不如欧洲,文化方面也是泛善可陈,又

  被日军屠戮了一遍,剩下来的人自然是不想继续在这里待下去。日本是被打败了,但是谁知道将来会怎么样呢?不如回欧洲去好了。

  不过也有人觉得在远东大有可为,比如说契科夫和安德烈他们。五年前他们只是滨海省不入流的军火商人,现在已经是西伯利亚大公国有头有脸的大人物,还是海参崴自由都市的议员,手下有人有钱有枪,简直就是土皇帝一般的存在,他们在远东混的生生水起,才不愿意会欧洲区呢。

  西伯利亚大公国也抄了人民党的不少规章制度,将所有的土地收归国有,免费给农民分地等等,不过在工商业方面相对更宽松一些,没有多少产业被国有化。主要是远东那地方就没有多少工业,沙皇脑子坏掉了才会在远东搞重工业。此外,因为海参崴是被人民军收复的,所以并没有成为西伯利亚的首都,而是成了西伯利亚大公国的“特区”,西伯利亚大公国的人将之称为“自由都市”。

  对此,尼古拉*尼古拉斯大公是有些不满的,但是想了想人民党在东北的几十万军队,再多的不满也只能咽回肚子里面去了。自由都市海参崴的管制要比其他地方宽松很多,除了尼古拉斯这样有责任心的人之外,其他人都很喜欢。西伯利亚大公国贡献出了一座自由都市,朝鲜有釜山作为“特区”,日本也将大阪拿了出来,作为自由贸易的城市。

  嗯,这都是跟人民党学的,或者是被迫学的,林主席则是从“历史”中学到的。

  第三百七十一章 罗斯福

  日本的变化对中国人的震动最大,其次是英国人,然后是美国总统罗斯福。美国之前一直很担心英日同盟,如果英日之间达成军事同盟,英国皇家海军和日本联合舰队就从两个方面对美利坚合众国形成了包夹之势。西奥多*罗斯福总统花了很多精力在拆散英国和日本上,并且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日本向左转之后,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看到了一个新的威胁出现在了太平洋的对面。

  中日靠近后,联合舰队已经不再是美国的威胁,但是从长远来看,一个联合起来的东亚,就将是美国的心腹大患。罗斯福总统认为有必要加强美利坚合众国的陆军和海军的实力,需要建立一支更加强大的海军,并在远东(菲律宾)部署强大的陆军。受到欧洲“军备竞赛”的影响,美国国会同意了罗斯福总统的造舰计划,但是并不同意向菲律宾派遣更多的陆军,那个鬼地方的陆军已经够多了。

  美国先是联合菲律宾的民族起义者打跑了西班牙人,然后又调转枪口镇压了菲律宾的起义者,将菲律宾变成了美国的殖民地。统帅菲律宾美军的,就是大名鼎鼎的五星上将麦克阿瑟——的爸爸,老麦克阿瑟当了菲律宾的总督后,天天就在忙着绞杀那些丛林中的起义军,还经常喊着要更多的军队和更多的军费。

  不管老麦克阿瑟怎么咋呼,也管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怎么慷慨陈词,国会都不会再往菲律宾那个破地方扔更多的钱。从西班牙手里抢到菲律宾之后,到现在都还一直在赔钱,想要把本钱赚回来都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还要继续往里面扔钱?这绝不可能!

  虽然国会同意了造舰计划,但是扩编陆军的提议被否决了,西奥多*罗斯福总统郁郁不闷地对国务卿说道:“我是伟大的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但是权利还比不上远东土著的酋长!”

  “您说的土著酋长指谁?”

  罗斯福回答道:“当然是中国的林了!他能调动几十万陆军跟俄国人和日本人打仗,我向往菲律宾多派两万陆军都不行!那帮孤立主义者根本看不清局势!”

  “中国人已经不是土著了,阁下。在击败了四十万俄军之后,中国现在已经被视作是列强的一员。”国务卿提醒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据柔克义大使传回来的消息,人民党的陆军数量超过了一百万,后备役的人数几倍于此!”

  “所以我说国内的孤立主义者根本看不清局势!中国人有了这么多军队,他们一定会谋求中国的统一,然后会有更多的中国人——说不定有一千万陆军——涌进东南亚,接着是印度,会直接摧毁英国人的皇冠!”

  国务卿笑着到:“要是真的发生了那样的事情,一定是上帝的意志。”

  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很是纠结,他既担心中国在将来成为威胁,又想要唆使中国人打头阵去摧毁大英帝国的世界霸权。但是人民党太不好控制了,在很多事情上并没有跟着美国的指挥棒走,三番五次地拒绝了在中国传播上帝的福音,也不肯开放金融领域任由美国人去割韭菜,这就让罗斯福总统很不满。之前他还想着给人民党换个总统,试探了几次后发现行不通,又想着进行和平演变,但是和平演变的速度太慢了,西奥多*罗斯福有点等不及,于是想要在中国重新寻找

  一个势力充当代理人。

  在挑来挑去后,发现他并没有别的选择。人民党那是不想选的,袁世凯是英国人的代理人,云贵的唐才常蔡锷一伙跟法国人打的火热,能够让美国投资的也就剩下了广州的孙文黄兴。双方进行了接触,有大金主主动找上门来,孙忠山很兴奋,认为他们的事业有了希望。但是美国人不肯提供无息贷款,不肯低价出售武器,也不肯跟广州军政府签订攻守同盟条约。

  在搞清楚了美国人的意图后,孙文目瞪口呆,黄兴则是愤怒地表示美国政府是想吞并他们,而不是想要支持正义的事业。美国人只想捞好处,连贷款都不肯给,即便广州表示可以支付高额的利息都不行,这哪里有什么诚意?还不如跟人民党合作,好歹人民党是愿意出售军火的,而且要比国际价格便宜许多。

  连续击败了俄军和日军后,人民军缴获了很多武器,光步枪的口径就有三四种,大炮的型号更多,主要是俄制、日制和英制武器,而人民军主要用的是德系武器,那些战利品不能堆在仓库里面发霉,就翻新一遍后拿出来卖了。

  美国政府在中国寻找代理人的行动遭到了可耻的失败,但是在研究中国和日本情况的过程中,西奥多*罗斯福发现了一些让他很感兴趣的东西。

  西奥多*罗斯福不是按着《圣经》宣誓就职的,因为前总统被人乱枪打死了,他才补位成了总统的。在当上总统后,罗斯福就提出了自己的反托拉斯政策。他要求国会立法,对托拉斯的经营活动给予合理的限制。他最出名的反托拉斯行动,就是使垄断包括北大西洋铁路公司、昆西铁路、芝加哥铁路在内的一大片铁路运营范围内运输的北方证券公司遭到起诉。并最终在最高法院以5:4的判决裁定该公司违反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之后,他先后对40多家公司提起诉讼,解散了牛肉托拉斯、石油托拉斯和烟草托拉斯等。西奥多·罗斯福也因此获得了“托拉斯爆破手”的美名。

  很明显,西奥多*罗斯福在思想上是偏左的,这跟美国国内偏右的政坛潮流背道而驰。因为经济危机的缘故,罗斯福也得到很多的支持,不然的话,他的反托拉斯政策也不可能在国会通过。但是,反对派的力量依旧强大,罗斯福发现他自己干成了一些事情,没干成的事情更多。美国总统的权力是有限的,不像是中国的林永昌和日本的伊藤博文那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隔着一整个太平洋,西奥多*罗斯福并不能真正深入的了解中国和日本的情况,他只看到了人民党和大正政府在中央集权上的成功,却并没有看到两国面临的外部和内部的困境。他就算是看到了,也不会在意。

  第三百七十二章 北洋

  1904年,整个世界的主题跟去年一样,还是海军军备竞赛。在德国人捣鼓出了无畏舰后,所有的强国都在跟着大建海军。新式战舰让过去的战列舰变成了过时的大玩具,谁能在新的道路上走的更快,走的更远,谁就能控制海洋。

  英国的霸权是建立在绝对海军优势上面的,这一点英国人知道,德国人知道,法国人、美国人和其他人都知道。所以德国人在一条接一条地大建,英国人的船坞上也摆满了建造中的无畏舰,其他强国想要不被落下的,也都在跟着建造新式战舰。即便他们没有想要挑战英国人的海军霸权,也的不能被甩下太远,不然的话,以后连话都说不上了。

  至于中国人车翻了日本人,日本人国内发生了军事政变,不过是文明世界边缘的土著打来打去,谁在乎啊?绝大部分人都是只能看到眼前的事情,对于东亚发生的事情既不了解,也不在乎。反正那边一直在打仗,打了这么多年了,继续打下去也很正常。

  真正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能看到事情正在起变化,但是他们也不认为中国真的能影响到世界格局,最多是能给其他列强造成一些麻烦罢了。在他们看来,中国再怎么发展,最多就是另外一个沙俄。“欧洲宪兵”,“欧洲压路机”的名头虽然响亮,但是一直都未能真正的融入到欧洲的圈子里面去,沙俄在列强中始终是被鄙视的存在,中国成了列强后也一样。现在中国顶替了沙俄的位置,成了列强中排名最靠后的一个。

  人民党跟日本在朝鲜打仗的时候,有传言说中国人要在德国和法国订购战列舰,等到战争结束,又有消息传出来,说是战列舰的订购计划取消了。一条战列舰的造价要200万英镑,看起来好像也不算是太多,买几条应该不是问题,但是海军不能只有几条无畏舰,其他的巡洋舰和驱逐舰是不是也要买上几条?有了战舰还要人来开吧,需要港口进行补给,需要船坞进行维修吧?这么一算下来,想要维持一支舰队的存在,没有几千万英镑的投入根本就遭不住。

  见识过联合舰

  队摧毁罗津城的场面后,林永昌对大舰队还是很有兴趣的,但是一算账,得,还是算了吧,买几条驱逐舰回来训练一下海军就够了。为了拉拢日本大正政府,减缓日本本部的压力,人民政府还给了日本一条驱逐舰的订单。

  中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需要强大的海军不假,但是中国首先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陆军才行,这是由中国的地理环境和国防需求所决定的。在经济发展起来之前,不可能投入太多金钱和人力去打造大海军。

  原本时空中的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北洋舰队覆灭的主要原因不是打输了海战,而是因为陆军崩了。俄国人的波罗的海舰队同样是全军覆没,陆军也被打得节节败退,在战场上的表现很糟糕,但是因为还能支撑下去,就硬是能一毛钱的赔款都不给,让想要大赚一笔的日本人大吃一惊,没到到俄国人还能这么玩。因为没能拿到战争赔款,日本国内的百姓高出了各种大新闻,还把东京皇宫附近的日比谷公园给烧了。

  日本政府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都是借钱打仗,甲午战争让日本大赚了一笔,日俄战争却是亏到姥姥家了,之后花了很长的时间,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才把债务还清了。

  除了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作为例子,新中国的发展路线也是先陆后海,有了这么多“先例”,林永昌打定了主意要先搞好经济,然后再发展海军。只要是林主席打定了主意的事情,别人怎么劝都没用。严复和萨镇冰他们心心念念的要搞亚洲第一的大舰队,林主席一句话就给按了下去,“没钱!”

  一分钱压倒英雄汉,没钱就是最大的问题。萨镇冰还不服气,说可以从陆军军费、教育经费、铁路建设和河道疏通经费中挪用一些出来,林永昌都没反驳他,就有一大票的人站出来批评海军没有大局观念,只晓得搞自己的团团伙伙。

  赵壁在指挥部队消灭日军第一军,解放了汉城之后,脾气大涨,他现在是陆军总参谋长,听说萨镇冰想要挪用陆军的军费去国外买战列舰,第二天就冲到了萨镇冰住的地方,将萨镇冰给痛骂了一顿。赵壁还上书给中央,说海军的人好高骛远,根本就不顾中国现在的实际情况。其他的政府高层,像是秋瑾、林黑儿、刘呈祥等,也都对萨镇冰进行了批评。现在中国尚未统一,海军就想要搞大建,还专门招收一些福建人,这是想要干什么?是要搞海军的独立王国吗?萨镇冰是不是想要当第二个李鸿章?

  海军中有很多人以前在北洋舰队干过,而众所周知,北洋舰队里面多的就是福建人,各主要战舰舰长及高级军官几乎全为福州船政学堂毕业,中层军官内多有原留美幼童,被召回国后到福建水师学堂学习海军后服役,北洋舰队就是李鸿章的私人舰队,改名叫福建舰队也未尝不可。

  说着的,萨镇冰没想过要搞独立王国,但确确实实在招生上更偏向于福建人,不是只有他一个人这么干,而是有一大批从北洋舰队过来的人都这么干,他们的理由是福建人水性好,有很多人在轮船上干过,训练和学习起来更快。这些话有没有道理?肯定是有道理的。但中国这么大,就只有福建人水性好吗?

  萨镇冰他们的做法早就引起了中央的不满,甚至连海军中的一些人也对他们这些北洋余孽很不感冒。动不动就把北洋舰队挂在嘴边,什么亚洲第一、世界第六大舰队,拜托,北洋水师都已经全军覆没了,连旗舰都被日本人拖回去当做是战利品展览去了,还说那些老掉牙的事情有意思吗?

  第三百七十三章 翻覆

  萨镇冰等人在太原的活动起到了反效果,林主席没有像上次一样对他们进行安抚,而是把事情拿出来让人进行讨论。舆论对萨镇冰他们这些人很不友好,轻一些认为他们看不清局势,重的则是认为他们不顾大局,有搞小团伙的意图,更严重的认为海军的某些人置国家的利益于不顾,在英国舰队炮击了扬州后,还跟英国的记者、外交人员和海军方面往来甚密,有泄漏国家机密的嫌疑。

  很快,中央常委经过讨论,解除了萨镇冰等人在海军中的职务,主要是那些曾经在北洋舰队的高层干过,现在也在海军中身居高位的那些人,让他们安心教书,不再管理海军中的具体事务。

  前后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曾经游离在中央之外的半独立海军势力就这么被边缘化了,速度快的让很多人都还没有反应过来。萨镇冰也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这跟他想的完全不一样啊!上次林主席都不是这么说的,怎么这次就突然就下这么重的手?莫非是中央出了坏人?

  萨镇冰脑子一热,就想要继续给林主席写信。从青岛赶过来的严复还算是清醒,闯入萨镇冰的住处,将写了一半的信直接给烧了。

  萨镇冰看到严

  复后很是欣喜,想要让这位至交好友帮忙出出主意,没想到严复上来就把他的稿子给烧了。萨镇冰又是惊讶又是愤怒,一边去抢救手稿,一边大叫道:“几道你这是干什么?”

  严复字“几道”,跟萨镇冰一样,也是在福建船政学堂和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念过书的,他拉住了萨镇冰,喝道:“鼎铭你糊涂啊!”

  萨镇冰闻言一愣,牛头看着严复,问道:“我哪里糊涂了?”不等严复回答,他又飞快地转过头来,想要把稿子给抢救出来,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几张宣纸已经在火焰中灰飞烟灭。

  “唉,我可是改了好几遍的.........”

  严复表情严肃地道:“我问你,这段时间有没有英国人找你?”

  “有啊,以前在英国皇家海军学院的同学,还有那个澳大利亚记者莫里循..........”

  “所以我说你糊涂啊!”严复恨铁不成钢地道:“英国远东舰队炮击了我们的港口,你难道不知道这件事吗?知道......知道你还敢跟英国人来往?”

  萨镇冰有些莫名其妙,“这不正说明中国需要一支强大的海军吗?再说,那件事不是已经过去了?”

  “唉,”严复很头痛,“鼎铭你对政治没有一丁点的敏感性啊!现在是什么时候?大总统是什么人?他岂能就此善罢甘休?难道你不知道军队正在朝江苏河南那边集结吗?”

  人民当对军队的调动做了一些掩饰,但是那么多的大炮,那么多的火车,只能瞒得住一时,时间长了必然会有消息传出去的。而且这是明摆着的事情,东北方向上的敌人都解决了,人民党接下来的用兵方向是一目了然的事情。要么是从陕西杀入四川,要么是跨过长江解放江南,要么是两路齐发。

  连普通人都看的出来气氛正在逐渐紧张,更不用说严复和萨镇冰这样的军队高层了。人民海军虽然还很弱小,但也不是什么是都不能干。真要打起来,那几条战舰还是能干点事情的。

  “你是说........”,萨镇冰有些迟疑了,“我们要跟英国人打起来?”

  “不好说,我也不清楚。”

  严复摇了摇头,说道:“或许只是跟南边打仗,或许英国人也会卷入进来,这要取决于英国的人态度。”他盯着萨镇冰说道:“在这种时候,你跟英国和金陵方面的人交往甚密,还裹挟了海军部意图要挟中央,这是什么性质?放在前朝的时候,那就是在战时里通外国,会有什么下场你难道不清楚?”

  “不是,我没有!”萨镇冰大叫起来,“我是中国人,怎么能会出卖国家?我不是,我没有!”

  严复冷静地说道:“是不是,有没有,不是你说了算的,而是要看证据。换成你是......旁观者,看到海军这样的行为,你会怎么想?”

  萨镇冰渐渐地冷静了下来,苦笑道:“我真的没想那么多,只是想要趁着打败了日本人的机会,重新建立中国的海军,难道这也错了吗?”

  “你想重建中国海军,这没错,但是方法用错了。中央对海军有自己的规划,以后啊,我们就安安分分的在学校里教书,有空的时候就写写文章,不要涉及政治就行。”

  “几道你是大才子,可以翻译外国的著作,我可没这个本事。”

  “那就写回忆录!写当年北洋水师的事情,甲午那年我们是被打败了,怎么败的?我们或许没法弄清楚,或许我们想的也不是对的,但我们可以把当时发生的事情完整地记录下来,是是非非就让后人去评说好了。”

  严复说道:“还有在英国皇家海军学院的见闻,也都可以写下来。鼎铭兄,属于我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该把位置让给年轻人了!”他的年纪比对方大,称呼萨镇冰为“鼎铭兄”是很少有的事情。

  萨镇冰看着严复,对方才刚满五十岁,自己还不到五十岁!对海军将领来说,大家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这就要被时代抛弃了?他很不甘心,但是想想严复说的也没错,他们这些人,早就应该随着北洋舰队一起退出历史的舞台了。

  “我不甘心!我还想带着北洋水师击败联合舰队!”萨镇冰锤着桌子,低声怒吼道:“我就是不甘心!”

  严复叹了口气,拍了拍老朋友的肩膀,“北洋水师已经不在了,联合联队也已经被击败了。不是在海洋上,林主席不战而屈人之兵,没有跟联合舰队交手就已经击败了他们,这比我们想象的最好的情况还要好。”

  “但是联合舰队还在,他们将来还有可能成为敌人!”

  “或许吧,但是那样的可能性太小了。林主席不是东太后,也不是.........就这样吧,保养好身体,我们迟早还能看到中国海军重新出现在大海上!”

  严复是从旧时代过来的人,不愿意说老长官的坏话,哪怕是提

  起也不愿意,所以只说了慈禧太后,而没有提李鸿章的名字。甲午战败当然不是李鸿章一个人的责任,但他也肯定是要负领导责任的。随着相关的资料披露的越来越多,李合肥的名声也越来越不好。但最可悲的是,越来越没人提起李鸿章的名字了,他已经跟北洋水师一起,变成了旧时代的一个符号,大家只知道有这么一个人,有这么一段事。在青岛海军学院,学生们谈论的是赵壁解放汉城,谈论的是刘呈祥炮击釜山,谈论最多的还是林主席轻轻一伸手,就在外东北歼灭了二十万日军。

  在严复看来,打败日本不是最难的事情,最让他吃惊的是林主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本事,不动声色就瓦解了日本政府,联合舰队庞大的武力根本就没有使用的地方。这种本事,他是从未见过的,只是在历史书上看到过一些。

24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