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风兮破地
拿来主义嘛,不丢人。米利坚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面抄过欧洲的作业,到了美苏争霸的时候,还抄过苏联的作业。过程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结果。
培训干部是永远都绕不过去的环节,不管是干什么事情,打江山也好,发展工业也好,还有发展经济,传播思潮,无论干什么事情最后都要落到人的身上。除非是出现了全自动生产加上强人工智能,说不定就可以不要人了。
但是林永昌没经历过那个时代,以他的经验来看,只要把人的事情处理好了,其他的事情都好说。所以他来到这个世界后,很快就开始编写教材,之前给乌云琪琪格用,现在给李大眼他们用。
或许这些人将来并不会为他所用,或许这些人将来会腐化堕落,那也没关系,这些人开阔了眼界,增长了只是,总是会对中国产生一些影响的。思想和知识的传播对他要做的事情是有好处的,就算没有传播开来,他也可以借着这个机会重新梳理知识体系,增加教学的经验。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教李大眼他们学习知识肯定会是有收获的,代价就是他会一直很忙。锻炼身体,练习骑术,想办法挣钱,写文章,教学,林永昌每天的时间都安排的满满当当,没有闲暇的时间。
不过他也不以为苦,反而是乐在其中。当年读书的时候,每天早上五点半就起床,晚上11点才睡觉,那才是真的辛苦。现在好歹每天能睡上七八个小时,而且都是在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不会觉得辛苦了。
说起来,当年读书的时候,也是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是生活中也从来不缺少乐趣。林永昌分心二用,一边给众人讲述英国的殖民主义和重商主义,一边想着别的事情。心中忽地浮现出某个.....名字?不,已经不记得名字了。容貌?然而那人的容貌早已经模糊,只是记得有过这么一个人,而那个人的名字和容貌都已经模糊不清,只是偶尔会在不经意的时候想起来,就像是湖面上的涟漪,荡漾开来,却又很快又
归于平静。
两个小时的教学时间很快结束,林永昌最后写了几个字,让众人记住。李大眼和王琦都认识一些字,但是那些蒙古人和藏人就不大行了,他们会说一些汉话,读和写都不行。布置的作业并不是强制的,就像林永昌对李大眼说过的那样。在前进的路上,那些跟不上的人,他是不会停下来夜袭群:⑥⑨④⑨,叁⑥①三⑤等的。
第五十章 迎接
教学的时候,乌云琪琪格也在,她不喜欢念书,但是喜欢听故事。林永昌说的那些什么无敌舰队,直布罗陀什么的,都让她觉得很惊奇。看着世界地图,小脑袋里面想着以前蒙古人曾经去到过哪里。
晚上睡觉的时候,她还缠着林永昌多讲几个故事。林永昌便随口说了些蒙古人崛起的事情,说着说着,她就睡着了,在梦里面,乌云琪琪格梦到了很多的马匹,一大群一大群的,马背上坐着的都是穿着盔甲的蒙古勇士,她自己则是变成了威风凛凛的大将军。
旌旗猎猎,战马嘶鸣,振臂一呼,万千勇士齐声应和,真是太有趣了!
第二天,林永昌带着部队和民夫踏上了前往张北的路途。他手中还有好几万两银子,沿途买了不少的货物。招募了这么多名副,总得让他们干一些事情,不能养着吃白饭。这么多人一起行动,也是在积累经验。
这个时代的中国没有高铁,没有良好的公路系统,几百人如何通行,如何宿营,食物和饮水怎么安排,牲口需要的草料和精饲料怎么获得,骑兵搜索的距离有多远,队伍最快的通行速度是多少,骑兵和运输队之间保持多长的距离.........等等,这些都是林永昌之前从没有经历过的事情。
还有沿途的村镇位置,道路通过环境和能获得的补给多少,每一项都要记录下来,以后说不定就用的着。日本陆大的军官们经常搞参谋旅行,记录沿途的山川地理和兵力分布,林永昌现在干的就是同样的事情。
去的时候走一条路,回来的时候再走另外一条道路,这样就探明了两条道路。等在回到进城了,得想办法去一趟天津,考察沿途的情况,以及列强在天津租界的驻军情况。还可以去拜访一下袁慰亭,要是能弄到德文、炮队、步队、马队4所随营学堂的脚踩就更好了。
林永昌不是想要学北洋的战术,北洋军学的是德国人那一套,战术已经不够看了。在新式武器的火力越来越猛烈后,战术也要相应的做出改变才对,但是列强还在用从拿破仑时代沿袭下来的横队纵队战术,也就是所谓的排队枪毙。
在没有流够鲜血之前,军队的里面的那些老顽固是不会同意进行军事改革的。
林永昌是想要搞清楚北洋军和列强军队的作战方式,然后进行针对性的训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袁慰亭心狠手辣,但还是要面子和名声的,应该干不出埋伏五百刀斧手的事情。不过也说不定,先做这个计划,到时候随机应变,走一步看一步,看一步走一步。
在林永昌的计划里面,袁慰亭将会是重要的一环,有机会还是要当面去瞧瞧“窃国大盗”究竟是何等人物,这样刚才好对后续的继续进行调整。要是可以合作,那就合作。要是不能合作,也好早点做翻脸的准备。
战略上要蔑视敌人,但是在战术上还是要重视的。袁慰亭表面上是新的,但里面都是旧的,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算不上英雄。但是遍数如今的中国,能够跟袁世凯对抗的人是一个也没有。
林永昌现在也不行。聂士成手中的军队足以跟袁慰亭的新建陆军抗衡,但是聂士成是传统的武将,不似袁慰亭那么奸诈,要不了几个月就会在跟洋人的战斗中消耗光。董福祥的甘军也很能打,问题是他跟聂士成一样,有忠君爱国的情操,手中实力却不够。不管是聂士成,还是董福祥,手中的兵力只有一万人出头,缺少重炮.........
不,他们不是缺少重炮,而是什么大炮都缺,重炮,野战炮,速射炮,步兵炮,他们缺少火炮,也却少炮弹,聂士成所部最多能对付同等数量的列强军队。董福祥的军队连步枪都缺,能对付五千列强军队就算是超常发挥了。而他们还要主动发起攻击,想要依靠缺少炮兵的部队,去攻下有舰炮支援的堡垒,这无疑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在历史上的八国联军侵华的战争中,联军的总兵力达到了12万人。袁世凯根本就没敢出兵,一直在山东看戏。还有南方的督抚们,弄出来了“东南互保”,就等着朝廷完蛋。朝廷实际上是在以一万新军和三四万老式军队对抗数量更多的八国联军。
至于人数众多的义和团,虽然也给列强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以至于列强运来了十几万大军,但是义和团跟朝廷的矛盾是无法调和的,后来义和团一方面跟洋人打仗,一
方面又跟官兵打仗。官兵跟义和团在河北大地上杀的昏天暗地,洋人得以从容运来许多援军,然后对官兵和义和团来了个各个击破。
林永昌一行数百人浩浩荡荡地奔向张家口,有骑兵,有洋枪,沿途的官府不敢阻拦,任由他们在沿途的村镇里面购买商品。实际上,地方上的官府已经停摆了。出了县城到处都是义和团,就那几个官差,根本就不敢下乡强征粮食。
路上遇到的义和团也不敢做出有敌意的行为,他们很快就发现这支队伍纪律还算严格,买肉买菜给钱很痛快,比市场价还高一些,于是纷纷带着各种食物过来售卖,就跟在京城附近的那个村子一样。
村民们只是见识少,并不是笨,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他们心里自有一本账。
对于林永昌他们往张家口运军火的行为,京城的朝廷迟迟没有反应,也不知道是他们们来就反应迟钝,还是因为把注意力都放在皇太子和皇帝那一档子事情上了。不管怎么样,朝廷没反应这是好事。
林永昌一直在预备着路上出现什么状况,做最好的准备和最坏的打算,但能够顺顺利利地将货物运到目的地才是最好的。意外情况什么的,肯定是经常有,但最好还是不要有。
快到张家口的时候,王作霖提前得知消息,亲自带了数百名精锐部众出来迎接。几千杆洋枪,足以让很多人铤而走险了,还是亲自出来接货才会放心。
第五十一章 唯唯诺诺
来张家口的路上并不是那么的太平,现在到处都是义和团,而且还是处于一盘散沙状态的义和团,那就是一群一群的武装分子,谁都不知道他们会干出什么事情来。
要不是林永昌施以辣手,干脆利落地宰了郭绩一伙强盗,后面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有人有枪也不一定能打是不是?总有人会想要试试的。砍下了郭绩的脑袋,那就是在杀鸡骇猴,就是在告诉所有人,让他们把眼睛擦亮点,别干傻事。
也幸好义和团是一片散沙,一个村子就是一个堂口,每个村子最多也就一百多青壮,就算几个村子联合起来,也没办法对林永昌他们造成威胁。但是王作霖还是有些不放心,亲自带着三四百人东出六十里来迎接。
“路上可还顺利?”
林永昌笑道:“顺利,一切都很顺利。诺,这这都是洋枪,大哥要不要试试?”
王作霖道:“先回阳原再说。”
他是阳原人,现在整个阳原都是他说了算,县令和其他官吏说话都不好使了。
王虎,王作霖的侄子,大声说道:“给我一杆枪!”
王作霖眼睛一瞪,正要发怒,林永昌却是大笑着将一只为切斯特递了过去,然后说道:“等回去了,我教你怎么打枪。对了,我来给几位介绍一下,这位新朋友是李大眼,还有这位,河北大侠王琦......”
张家口也属于河北,李大眼,王琦等人都是河北的名人,王作霖是知道的,不敢怠慢,下马上前寒暄。李大眼和王琦等人也听说了王作霖的名声,毕竟是拥兵数千的大堂口,还是林永昌的结拜兄弟,想必是非常厉害的一个人。
但是见面之后,几人心中有些失望。王作霖固然相貌堂堂,威武不凡,但是好像也没有厉害到哪里去?跟大光头比起来..........李大眼转头去看了看林永昌,再回过头来看看王作霖,这两人年纪相差甚远,本事好像也差了不少。
来张家口的路上,李大眼从林永昌那里学到了不少的东西。但是知道得越多,就越是发现大光头的深不可测,现在他已经是心悦诚服地将光头当做是导师了。虽然那些字母和方程折腾得他欲仙欲死,但是李大眼居然还是坚持了下来,现在已经能明白抛物线的基本概念了。
解方程是不会解方程的,就只知道这玩意跟炮兵有关系。要是只玩直瞄射击,抛物线微积分什么的都不需要了解,靠经验就足够了。但那只是最基本的用法,想要玩步炮协同,最好还是要懂得一些文化知识。
晚上的时候,这许多人分散开来,住在了临近的几个村子里面。林永昌今天没有给人上课,而是带着李大眼,王琦,桑吉等人去了王作霖那边。有些事情,需要尽快开始了。
刚一坐下,林永昌就立刻说道:“从全军中抽调出五百人,训练两个月,然后在明年2月份之前,把张家口10县之地全部拿下!”
王作霖本以为他是要说如何分配枪械的事情,没想到一开口就是这等给大事,不由得浑身一震,脱口说道:“需要这么急吗?”
李大眼和王琦等人也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之前完全没听说啊。桑吉和蒙古人吉仁泰则是完全没有感觉,他们的骑术和武艺都很不错,除此之外,其他的什么都不懂,也什么都不在乎。
为了照顾手下各方势力,林永昌
在蒙古人和藏人里面都跳了几个出来,跟李大眼他们一起学习,不过他们都跟乌云琪琪格一样,对学习没有丝毫的兴趣,只是对林永昌说的那些故事感兴趣。他们上课的时候就当是在听故事会,作业什么的,看都看不懂,哪里还会写作业?
林永昌道:“就是这么急!京城马上就要出事,我们没时间墨迹了!”
“怎么了?”
“太后立了傅儁为皇太子,摆明了是要废立皇帝了。列强,就是那些洋鬼子,却是要保现在那位皇帝的,他们不光是不同意换皇帝,甚至还要求太后归政于帝。你们觉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王作霖算的上是一方豪杰,能趁势拉起数千人,放在古代,说不定就是杜伏威刘黑闼之类的人物。但是他对于天下大势,乃至于世界局势并没有太多的了解,不是他不够聪明,而是没有去了解的渠道。再聪明的人,没有足够的信息来源的话,也会两眼一抹黑。
面对林永昌的问题,他只能反问道:“会发生什么?”
“我们的太后是不可能归政于帝的,要是那么做了,就算不死,那也是生不如死。我在京城里的时候打听清楚了,太后准备召义和团入京去打洋鬼子!”
恩,这是假的。或许慈禧已经决定了要用义和团去对付洋人,但是林永昌并没有打听到这些事情,他只是把另外一个世界中发生过的事情先说了出来。不过也不是一点迹象都没有,京城里面的局势非常紧张,叶赫那拉*杏贞没有更多的选择。
王作霖再震,“真有这回事?”
其他人也是差不多的反应和表情,李大眼讯速地反应过来,摩拳擦掌地道:“这是好事啊!”
“好事吗?”林永昌笑了笑,说道:“朝廷的武卫军里面,袁慰亭,聂士成,董福祥这三人都手握重兵,前两人的部下还装备了许多的洋枪洋炮,为什么不用他们去打洋鬼子,反而要召没有几杆枪的义和团入京?”
“因为我们义和团能打!别看那些官兵装备好,他们没胆子跟洋人打仗!”
唔,这话也是有一定的道理。聂士成和董福祥敢跟洋人死战到底,但是袁世凯就不敢。东南各省的督抚们也不敢。在学习德国人战术战法,采购了许多的德国武器之后,袁世凯麾下的新建陆军战斗力上了一个台阶,但也更加的了解了列强的可怕。要是打义和团,袁世凯如狼似虎,要是跟洋人打,袁世凯就唯唯诺诺了。
本质上,袁世凯所部就是一次性的军队,战斗力是很不错,但要是遭到了损失,是没有多少补充能力的。不管是兵员,还是军官和武器,都很难补充。
第五十二章 自己干
林永昌拿说了一些在京城中打探来的消息,夹杂着他从后世得知的信息,然后做出了预言,“最多还有五个月的时间,为什么?因为五个月后,天气就变暖和了,义和团就可以到处活动了。在那之前我们要拿下整个张家口作为后方根据地,趁着天下大乱的时候,联合其他义和团的首领,控制山西与河北,最好还有山东,这样才能有跟洋人大战一番的底气。”
要是八国联军12万人一起押上来,就算是控制了山东山西与河北也没用,因为义和团的战斗力实在有限,而袁世凯那厮肯定是做了汉奸,当了二鬼子,就算林永昌开挂了也没办法对付这么庞大数量的敌人,真出现那样的状况,就只能学一学八路军打游击战了。
好在列强的十几万大军不是一开始就都在的,要是操作得当,先吃掉八国联军几千到一万人,以后的事情才好继续操作下去。当然,要是没有外挂在身,林永昌也不敢说能在短时间内干掉那么多洋人。
有【欧伦风云-天朝日不落】系统在手,相当于是在很大的范围内开了全图,敌人的兵力调动都被看的一清二楚,他就能集结兵力,批亢捣虚,以强击弱。古今中外有很多兵法,讲战术的,讲战略的,不管是选兵练兵,还是临阵对敌时候的各种奇计诡计,都是为了能够在接战的那一瞬间,自己这方的的力量比敌人更强。
以强击弱,这四个字就是所有兵法兵书的精髓。林永昌不光开了一部分全图,还能看到敌我双方的士气,训练度,职业度等属性,不用打就已经赢了一半。要是把武卫军交到他手上,就算是12万人的八国联军,也不是没办法对付。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朝廷对兵权看的很重,连荣禄都没办法统一指挥整个武卫军,更不要说是他了。
林永昌说完了之后,王作霖沉吟半饷,做不得声;王琦依旧面色平静,李大眼和王虎都是面有兴奋的神色。然而王作霖不说话,其他人就算是心动了也没用。林永昌在等着结拜兄长表态,要是同意他的方案,那就讯速地干起来,不管前面是荣耀还是地狱,都要义无反顾地撞上去。
要是王作霖不同意
呢?林永昌在片刻之前没想过这个问题,他只觉得自己的计划很好很强大,但是现在看了王作霖的反应,这才开始进行反思。自己是提前看过了答案,知道时不我待,兼且开了外挂,这才觉得计划很好很强大。但是在别人看来,会不会觉得自己提出来的计划太过于异想天开和激进了?
这是很有可能的事情。如果王作霖不同意怎么办?要是他不同意,林永昌瞥了一眼边上的李大眼和王琦,心道:那就只好自己干了!
李大眼还处于兴奋的状态,他是唯恐天下不乱的性格。王虎也差不多,年轻人嘛,都是满腔热血,一点就着的。倒是王琦似乎是感受到了他的目光,转头望了过来,目光像是在询问:有什么事吗?
林永昌笑了起来,轻轻地摇了摇头。于是王琦收回了目光,重新变回了古井无波的状态。
王作霖沉吟了许久,然后说道:“其他县也有义和团,大家都是反对洋人的,而且都是乡里乡亲的,能不动手,最好不要动手。”
恩,这话说得没毛病。林永昌于是笑道:“大哥说的是。但是洋人势大,我们必须要拧成一股绳,把所有的力量集中起来,才能跟洋人对抗。要不先跟其他县的义和团联系一下,推举一个盟主出来,您看这么样?”
王作霖点头道:“这样最好。”
“不过训练的事情现在就要抓起来了,”林永昌继续说道:“我给大哥留下五百杆洋枪,先狠狠地操练两个月,然后再视局势做进一步的规划。”
王作平不禁笑了起来,操练两个月?这不还是之前的那一套吗?“马上就要过年了,就算把士兵关在营地里面,他们也是心不在焉的。先练几天,然后让大家过个好年,等过年了再继续。”
林永昌心中转过了好些个念头,笑着说道:“正该如此。恩,我这里需要人手,能不能抽调一百人......”
王作霖挥了挥手,“你是副首领,想做什么直接去做就行了,不需要事事都向我请示。王虎,等回了阳原,带着你林叔叔去营地里面看看。说起来,林兄弟你只见过那些首领,还没见过你手底下的兵吧?”
王虎看了看年纪跟自己相仿的林永昌拿个,总觉得林叔叔这个称呼喊不出口。但是没办法,谁叫人家是叔叔的结拜兄弟呢。而且人家先前送了战马,现在又搞来了这么多洋枪,这么大本事的人,叫一声叔叔也不为过......吧?
“是!”王虎响亮地回答,然后说道:“林....叔,不是说有好几千支洋枪吗?能不能多给我们一些?给了叔叔五百支,也给我们留五百支吧!”
林永昌笑道:“这些枪本来都是达赖活佛的,他们是要去跟英吉利人打仗,我们从中截留了这么多本来就很不应该了,你还想要更多?再说,不能比大哥那边的枪还多吧?你来帮我带那一百人,我给你一百支洋枪,怎么样?”
王虎喜不自胜,“好!就这么说定了!”
对于这个结果,王作霖也很满意,他拍了拍林永昌的肩膀,说道:“有了这批洋枪,其他义和团必然高看我们一眼,这张家口,终究会是我们的。”
林永昌笑道:“下次去京城再多弄一些洋枪回来,几百支还是太少了。还是能够几千支,几万支,那就不怕洋人打过来了。”
有了枪就能挡住洋人?或许能挡的住一时,但要是不将政治和经济上的问题解决,这点武力很快就会落后过时的。洋枪洋炮只是表面,需要更加深入地去解决问题的根本才行。
不过现在还深入不了,能治标也是好的,那就先这样吧。
第五十三章 营地
六十里的道路走了两天。回到阳原后,林永昌先是取出了五百支步枪给王作霖,接着让王虎去营地里面清点人数,先将青壮男人跳出来,等下他再去挑选一次。为什么要强调是青壮,还是男人?因为义和团里面有很多的女人,小孩和老人。
不光是王作霖这边是这样,其他义和团也是一样,人数看起来很多,却是有许多的老人和小孩。甚至还有一支名为“红灯照”的义和团,里面的成员全部是女人。
林永昌并不是歧视女人,但只要没到苏联那个份上,还是不要让女人上战场的好。打仗是一个体系和另外一个体系的对抗,女人们可以干的事情有很多,不到非不得已,不需要她们去拼命。
在去营地挑人之前,林永昌先想办法在本地买了一些鞋子和衣服给民夫们换上。有些民夫穿着单衣和草鞋就跟着上路了,每天冻得瑟瑟发抖。林永昌本来想要假装没看见,他救不了所有人,只能先紧着自己手下的人。
但是挨冻的那些人会生病,会传染给其他人,会拖累整支队伍的前进速度,所以沿途买了一些衣服和鞋子给挨冻的那些人换上,并且强调,拿了衣服和鞋子就没有工钱了
。到了阳原,不少人的鞋子在冰雪中被打湿,其中一些的脚指头都冻乌了。
要是不先处理一下,冻坏的脚指头就只能切掉了。为了一个大洋丢掉脚指头不太合适,林永昌只好先将民夫的事情给先处理了再说。在没有足够的衣服鞋子和沿途保障的情况下,在雪地中长途跋涉不是一个好主意。
县城不像是村庄那些狭小,有足够的地方给几百人住下,也能弄来足够的火盆,热水和热气腾腾的食物,有了这些东西,想必情况不会继续恶化下去。
经过这次的折腾,林永昌觉得他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因为有了【寒暑不侵】的效果,他自己是不会感受到寒冷的DEBUFF,但是其他人不行。在雪地中跋涉的时候,普通人会消耗许多的体力,会因为寒冷而变得沮丧。以前他就知道这些东西,但具体是怎么变得沮丧的,会消耗多少体力,这些东西不是光看书和视频就能够了解,必须要自己亲自走上这一趟,亲眼见到队伍士气的变化,这才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
等到将民夫,蒙古人和藏兵都给安置好后,林永昌这才带着李大眼去了营地。这一次,乌云琪琪格没有吵嚷着要一起了。在雪地上跋涉让她吃足了苦头,进入到暖和的房间后,她趴在火盆边的毛毯上,盖着一张羊皮毯子,很快就进入了梦乡之中。
火光照射在她的脸蛋上,显得红彤彤的,煞是可爱。林永昌用羊皮毯子给她盖好,又往火盆里面加了几根柴火,这才出门。
张家口这边比北京更加寒冷,积雪也要更厚一些。寒风呼啸中,几人纵马奔入军营,没有受到任何的阻拦和检查。听到马蹄声,王虎将帽子戴上,从营房里面走了出来。
“大人,我这就叫他们出来!”
营地房屋是用木头和泥巴修建的,屋顶上盖着稻草,现在都被冰雪覆盖了。营地中间的空地上堆放着各种各样的杂物,也都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白色。吆喝声响起,呼啦啦的几百号人从各处房间里面钻了出来,有些人走到了空地上,将被踩烂的积雪践踏得更加稀烂。更多的人则是站在屋檐下,将手拢在袖子里面伸长了脖子朝这边张望着。
有几条狗从房屋里面跟着跑了出来,见到有陌生人后加了起来。一只狗开始叫喊,其他的狗也跟着狂吠不止步。女人跟小孩也转了出来,有小孩在雪地上乱跑,抓住了狗的耳朵,将它们揪回了屋子里面。但更多的狗是在空地上跑过来跑过去,叫的更大声了。
这里不像是军营,更像是个难民营。这大概是中国的传统,从黄巾军起义开始,到后来的各种反抗军组织,像是乞活军,太平军等,都是拖家带口的一大帮子人。这样的军队在绝大部分时候都是没有什么战斗力的,打仗的时候青壮老弱一起上,经常是上万人被百来号官兵追着打。
王作霖当过把总,对于如何组织军队有一定的认识,但也从来没有指挥过几千号人。随着人数越来越多,阳原的这支义和团变得越来越庞大,越来越臃肿。城外的这个营地里面住了将近两千人,大多是没什么战斗力的,这里的组织也很糟糕,有最基本的秩序,不至于沦落的像是野兽的巢穴,但是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人们从房间里面钻出来后,不少人朝着林永昌他们这边指指点点,议论声,狗吠声,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像是在菜市场,又像是在火车站。林永昌还听到了婴儿的啼哭声,他朝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被屋檐下挤作一团的人群挡住了视线,没能看到婴儿是在哪里。
“挑选出来的人呢?”
王虎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对,“都在这里!副首领你看中了哪个直接挑出来就行。”
林永昌失去了演讲的兴趣,他摇了摇头,说道:“你带人去跟他们说,我要的是能打仗的人。被选中的人每个月两个大洋,但是需要遵守军纪,逃跑和不听号令可是要枪毙.....砍头的!”
上一篇:海贼王:全员女团,觉醒青龙果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