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日不落 第16章

作者:风兮破地

  即便是再没有军事常识的人也知道,眼前的这些人不是士兵,想要靠他们去打仗那简直是在开玩笑。别说是袁世凯的新建陆军和列强的军队了,就连朝廷的巡防营也能轻松地车翻这个营地里的人。

  王作霖已经先挑过一轮了,青壮都被挑走了,剩下的就都是眼前的老弱。

  王虎不知道林永昌在想什么,他的想法很简单,有命令就去执行。于是他叫上了几名部下,钻进了人群中,开始高声传达选兵的消息。林永昌再次摇了摇头,回到了暖和的房间里面。

  第五十四章 变通

  闹腾了一整天,到晚上的时候,王虎才选出来了几十号人。林永昌又挑挑拣拣了一番,选了二十来个身体还算强壮的,此外,还挑了几个十三四岁的少年。

  王虎说道:“他们是听说林叔这儿能吃饱,还有肉吃才过来的。”

  “知道了,我会叫人安

  排的。”

  林永昌看着挤在屋子里面,还有站在屋檐下的几十号人,心道:我就是想带着这些人去跟八国联军打仗吗?是不是太狂妄了一点?不过,还是先试试,说不定过几个月就能用了。

  先花钱买了一些粮食和肉食鸡蛋什么的,让挑选出来的那些人吃了顿饱饭。至于没被选中的,以前是怎么样就继续怎么样吧。等到从张北回来之后,再来理会。

  “王虎啊,这一百支洋枪先送道你叔叔那里去。”

  “啊?为什么啊?”王虎不乐意了,“这是我们的枪。”

  “这些人暂时还是不要接触枪械的好,等他们完成了初步训练再说。”林永昌说道:“你这几天先带人将这里收拾一下,里面的积雪要清理,最主要的是多挖几个茅厕,让他们不要到处大小便了。”

  “为什么要这么麻烦?方便不是随便找个地方就行了吗?”

  王虎是个直性子的武人,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他是真的觉得随便找个地方拉屎撒尿没什么。在农村里面,随地大小便是常有的事情。女人还会有些顾忌,大老爷们和小孩子那都是想在哪里拉就在哪里拉。

  不光是农村,就连北京城里也到处都是粪便。冬天的时候还好,到了夏天,空气中总是飘荡着一股恶臭的味道。为了将城里面的人畜粪便运出去,还有专门的行会,而且据说还能赚不少的钱,不是随随便便什么都能干的。

  林永昌来这个世界已经一个多月了,最受不了的就是到处拉的问题。这不光是整不整洁,干不干净的问题,这是很有可能导致疾病传播的啊!从北京过来的途中,蒙古骑兵,藏兵,还有那些民夫,刚开始不少人也有这个问题,花了很多的时间整顿,才让那些人养成了在茅厕解决的习惯。

  现在他无比想要建一个造纸厂,不是为了传播文化和知识,而是为了解决上厕所之后的事情。还想要造几个大锅炉,修一个大澡堂子。一个月的时间下来,林永昌跟这个时代的人有了一些相同的习惯,比如说伸手到衣服里面去捉虱子。他是每天都洗澡,反正用冰雪也不觉得冷的,但是其他人不是天天洗澡。还有那些大牲口,人马牲畜住在一起,没有寄生虫才怪。

  看历史书的时候,曾读到这么一段:“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读书的时候可以把扪虱而谈当做是趣谈,轮到自己身上,那就受不了了。

  林永昌觉得自己也不是有洁癖,但是对这个时代的卫生习惯是真的习惯不了啊。为什么剃光头?主要是不想留辫子,再一个就是虱子太多了。他不止一次地见到民夫们将虱子捉出来,放进嘴里咬的“噼啪”作响。李大眼就干过这样的事情,王琦倒是没有见过,但是其他人都有干过。

  他现在需要很多东西,肥皂,浴室,洗衣粉,但是仔细想了想,现在最需要的还是枪炮弹药,其他的东西,也只能先等等了。等等党......唉,等等党永不言败。

  王虎不觉得卫生环境不好是什么问题,林永昌也没有过多的解释,只是用“这是命令”给搪塞了过去。王虎虽然不解其意,但既然是命令,那他就接受。不就是扫雪和挖茅厕吗?没什么难的。

  “对了,明天晚上我会给军官们讲课,你要不要来听?”

  王虎以前瞧不上大光头,现在已经是有些佩服了,就回答道:“我叫几个人一起去!”

  王家夜袭群:⑥⑨四⑨,③陆壹三⑤是阳原的豪强,家传的兵法也就能带几百人。王作霖拉起杆子之后,买来了《曾胡治兵语录》等书,按照曾国藩胡林翼等人练兵的方法去练兵,不过效果不怎么好。曾国藩的那一套实质上是继承戚继光的兵书战法,那都是好几百年前的玩意了,比那门前朝的火炮还古老。

  曾国藩自己就没学太会戚继光的兵法,练出来的军队也就那样,好几次被太平军打的全军覆没。这转了一手的东西,王作霖能学到什么呢?而且曾国藩靠着收“厘金”弄到了大批粮饷,才能训练出来一批不怎么样的军队。王作霖手中缺钱少粮,能练出来精兵才是见鬼了。

  不过训练总是比不训练要好一些,林永昌准备明天跟王老大谈谈练兵的事情。有了洋枪,也要有相应的战术,这才能发挥出洋枪的威力。排队枪毙那一套肯定是不行的,他们就没有那么多的枪炮和士兵,戚继光的鸳鸯阵和车震.......车阵也不适合,还是用“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吧。

  河北大平原上有很多的河流,没有山地什么事,但是山东有很多山,那里正是发挥“山地游击战”的绝佳场所。不过中国现在面对的局势跟38年不同,独立的游击战很好,独立的山地游击战就不必要了。

  要是沦落到需要到山区打游击的地步,那就真是太糟糕了。

  两天的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民夫们修整了两天,赶着大车,跟着林永昌他们继续西进。一部分的枪支弹药被留在了阳原,但是林永昌又在张家口购买了不少的货物,准备运去张北售卖。

  离开的前一天,他跟王作霖讨论了一整天的练兵之法,双方都有一些收获。但是林永昌并没有完全说服对方,在没有经过实战检验之前,王作霖只会将林永昌说的那些东西当做是奇思妙想,或者说是无稽之谈。

  林永昌也无意于靠口舌说服对方。军队总是很顽固的,他们会拒绝一切歪理邪说。军队也是很会变通的,只要流够了血,军队改变的速度比什么都快。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就等着打几仗再说吧。

  第五十五章 山地游击战

  等林永昌带着枪械和大批的货物到来之后,整个县城都轰动了。倒不是他的人气有多高,而是大冬天的大家都没事干。除了抽大烟和睡女人之外,县城里就没什么乐子。见到来了这么大的一群人,城里的人都跑出来看热闹。

  达赖喇嘛早就在张北翘首以待了。被英国人痛殴了一顿后,年轻的大喇嘛极度渴望获得一批洋枪洋炮,但是周围的几个强国里面,英吉利人是敌人,俄国佬不靠谱,朝廷又不敢管,他东奔西走了两年,却是一事无成。现在终于有了许多洋枪,达赖喇嘛心中欢喜,本想维持一下佛法高深的模样,但是在是忍不住,不由得笑出了声。

  “好,很好!”

  达赖连声赞扬林永昌办事靠谱,那一百斤的黄金花的很值。至于半路上给出去了七八百支步枪的事情,他也没放在心上。一路上都是半军事化组织和军事化组织的义和团,能把东西运过来就不错了。

  “有了这批洋枪,英吉利人再过来,就不会吃那么大的亏了。如果再多几倍,收复失地也不在话下!”

  林永昌提醒笑的合不拢嘴的大喇嘛,“有了洋枪还要有相应的训练才行。”

  达赖喇嘛思索片刻,点头表示赞同,“你说的对,不过我对怎么训练军队不熟悉,林.....作为护法金刚,这件事也需要你来做!”

  护法金刚?林永昌笑了起来,达赖喇嘛是个很聪明的人。应该说,大部分的喇嘛都不笨,他们不需要从事具体的生产,有很多时间去阅读佛经和其他书籍,有空闲的时间去思考问题,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感悟。

  “我可以在张北待十天,将训练的事情开个头,再将训练的事情整理成册,以后的事情还要活佛另请高明才行。”

  达赖喇嘛道:“我也没想把你一直留下。这一千支洋枪很好,但还不够,我让人准备了两百斤黄金,护法金刚拿去多买一些洋枪回来。”

  两百斤黄金听起来很多,实际上也很多,可以买不少东西了,要是可以,最好能买些重机枪和火炮。步兵团不能一门炮都没有啊,那是步枪团,不是步兵团。

  说到这个,林永昌就想起了契科夫和安德烈那几各俄国人,卖了200支莫辛纳甘步枪后就不见了踪影。也不知道是被人沉进河里了,还是跑回海参崴去了。这天寒地冻的,不是在半路上碰到熊瞎子了吧?也有可能半路上掉进冰窟窿了!

  军队的训练不能放在城里,林永昌一直这样认为。不过现在天气太冷,地上面的积雪都被冻得硬邦邦的了,不是说不能修建营地,但是会很困难,说不定还会出现非战斗减员,那就不太好了,于是将大喇嘛的人和其他人分别驻扎在城外的几个村子里面。

  之前达赖给了150名战斗人员,现在林永昌没有提起还给大喇嘛,达赖也没提这茬。双方有默契的都没提起,那150人,还有几百牧民就变成了林永昌的私人财产。按照西藏那边的规矩,士兵也好,牧民也好,都是土司和喇嘛们的财产,可以随便打杀的。

  林永昌当然不会随便杀人,他忙活了将近两个月,手下才有了两三百人,每一个都很宝贵啊!当然,要是作奸犯科,违反了他制定的规矩,也不会客气,该抽鞭子的抽鞭子,该砍头的砍头。

  派人去俄日勒和克——就是乌云琪琪格的父亲,长得像是道士的蒙古王爷——那里传话,让他带人过来拿一些货物。人家不光是给了很多的牛羊马匹,还把女儿也送了出来,有什么好处当然要分他一份了。

  林永昌给俄日勒和克准备了许多吃的用的,以及20把洋枪。恩,他没有将所有的武器都给达赖喇嘛,自己还留了一些。达赖喇嘛知道这件事,并没有说什么。在库伦的时候,他花掉的黄金就不止一百斤了,但是那些老毛子都是贪得无厌,只想拿钱而不干活,拿了金子后还想要更多,但是让他们帮忙去打英国佬,各种理由就冒出来了。

  朝廷那边也是差不多,达赖喇嘛之前也往京城送了不少钱,都是石沉大海,连京城都不让他过去。林永昌虽然

  从中拿了不好好处,好歹是弄了这么多枪支弹药回来。上次跟英国人打仗的时候,要是有这么一千支洋枪,也不会被打的那么惨了。

  西藏那边的人还在用大刀长矛,最多有几杆火绳枪,也不知道是多久之前的产物,说不定是葛二蛋......葛尔丹用过的。用那些玩意去对抗英国佬的机枪大炮,肯定是要吃亏的。西藏已经丢了很多土地,要是不能尽快用洋枪洋炮武装起来,下一次英国佬就要打进拉萨了。

  林永昌住进了林家村,就是达赖喇嘛送给他的那个,然后将手下的藏兵打散了重编。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关注手下的人,提拔了一些表现突出的人当了伍长,什长,又在队长的上面设立了连长这个职务。恩,林家村这边的连长就是他自己了,另外一个村子里面有200多号人,可以分成两个连,等回到西藏后再补满编制。

  河北平原上不是展开“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好地方,西藏那边山多的很,正好发挥山地游击战的威力。他拿着鹅毛笔,回忆山地游击战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游击战在对英战争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尤其在战略相持阶段,它是主要的战争形式,它又以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为最重要。英国虽强,但兵力不足,西藏虽弱,但地大、人多、(兵多......好像也不太多,划掉),英军以少兵临大国,就只能占领一部分(大,划掉)城市、大道和某些平地,而在敌后则留下广大地面无法占领。

  我军就可以利用人多地广的条件,深入敌后,进行内线中的外线作战,广泛开展游击战,坚持“集中大力,打敌小部”的原则,采用速决战的方式,执行消灭敌人的任务,这既是对正规战争的配合,又是一种独立自主的游击战。游击战除了在平地和河湖港汉地开展外,更重要的是在山地进行,山地地势险恶,攻守两利,尤其适合于建立游击战的根据地,这将是(抗日,划掉)对英游击战争最能长期支持的场所,是对英战争中最重要的堡垒。”

  第五十六章 铁路

  藏兵在对抗英军的时候,就已经采用过山地游击战的战法,不过他们那是不得已的选择,正面打不过英国人,只能选择游击战了。藏人并没有将“山地游击战”提高到战略的高度,也没有进行过系统的总结。

  林永昌“写的”这些东西对西藏政权应该会有一些帮助,要是他们真能看进去的话。

  在写完了《开战山地游击战》一文后,林永昌习惯性地打开系统面板,查看了一下周围军队的位置和状态。自从能够这么做之后,他一天要查看好几回,主要是防止被人给偷袭了,其次是进行观察,看看各支部队的士气和其他状态的变化。

  观察完军队后,又切到其他界面查看。任务树里面的【舌辩之士】任务亮了起来,表明可以点击完成。林永昌先点了任务,获得了100外交点,然后再去查看跟西藏的关系,果然已经到了+165,超过了任务需要的+150.

  恩,不枉他在大雪天里跑来跑去,每天忙个不停。这许久的忙碌终于是有了回报。现在他的点数是这样:行政点104,外交点104,军事点114,可以买很多东西了。不过还是再等等,等到必要的时候再用。

  等是要等,在等待的时候,可以浏览一下技能列表,看看有没有刷新出新的有趣技能。商城里面有各种奇奇怪怪的技能,像是【熊的力量】,【鹰的眼睛】,【豹的速度】,【狼的耳朵】这几个技能就很有趣,将四个技能集齐之后,还能激活一个新的,可购买的技能【布雷斯塔警长】。

  有趣是有趣,但是当警长有什么用?自己又不是以打击邪恶为己任的法外狂徒。他是不会花费宝贵的点数去购买【布雷斯塔警长】的,但是在休息的空隙看看也无妨。这些东西能让他得到一些乐趣,可惜的是不能跟其他人分享,乐趣就少了很多。

  闲暇的时间是短暂的,在系统界面上切了一会之后,林永昌又投入到了忙碌的工作之中。

  李大眼和王琦那些人拿到了钱,有一部分人选择了回家。马上就要过年了,虽然林大人说可以继续拿钱,还有免费的食物和住宿的地方,但也要每天跟着出操,或是干一些其他的活。与其在这里干一些不明白的事情,还不如拿着钱回家去呢。

  更多的人是选择了留下来。这很好理解,回家后也是要吃饭的,在这里有免费的食物,何乐而不为?回家的路途是这么遥远,拿到的那点钱在路上就要花光了。还不如先留在张北,等过年了跟着林大人一起回去,又能拿钱又能吃白食,还不是美滋滋?

  至于每天忙个不停,那也没什么。在村子里面的时候,有空闲的时候,可是忙起来要比现在累得多。特别是耕田,种植和收割的时候,那真是累得连睡觉

  的时候都没有多少。田地里面的庄稼要尽快地收割,不然的话,一场雨下来就会使粮食减产两三成,甚至于更多。

  林永昌最开始给藏兵安排的训练是队列和纪律,还有内务整理。李大眼和王琦等没有离开的人也跟着一起参与了训练,晚上的时候还有两个小时的文化学习。军事训练和内务整理是强制的,文化课则不是。

  来听课的人并不多,大部分的人还是喜欢晚上围着火盆闲扯,或者是躺在炕上睡觉。王琦是每次都来,李大眼也是。现在的李大眼已经会解鸡兔同笼的问题了,但是他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要这么麻烦地列方程求解,直接拎出来数一遍不就完了吗?

  林永昌跟他解释了一遍,以后就不肯解释了,只是说这是学习更高深知识所必须的过程。

  忙碌的日子过了三天,俄日勒和克带着旗中的小伙子们过来了。除了乌云琪琪格的兄长和父亲,还有其他旗的头人带着不少人跟着一起过来。大家哦度听说了,英勇的俄日勒和克女婿这里有很多便宜的货物,比奸商们卖得便宜多了,于是就有不少人过来想买一些便宜货。

  其实林永昌卖的也不便宜,至少能有两成的利润。不过他带货过来的时候,沿途的官府豪强们不敢收他的过路费。那么多的洋枪,还有鞑子骑兵,想要薅羊毛的也要先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

  另外,就是晋商把东西卖得太贵了。因为劣币驱逐良币的缘故,以及一些其他的原因,能够在草原上做生意的都是有后台的,他们生意做得大,根本不在乎蒙古人的感受,也不在乎其他人的感受。他们不光是在草原上攫取超额利润,在山西,河北等地方也都一样,能赚一百的他们要赚两百,少赚了几个子就觉得自己亏了。

  林永昌就不同,他贩货物过来卖固然是为了赚钱,但更主要的目的是跟蒙古人打好关系,方便他在草原上获得骑兵和战马,还有牛羊等牲口。张家口四通八达,是个收商税的好地方,张北这里地方偏远,人口和资源都比不上张家口那边,但是这里也是有独特的生意可以做的。

  草原上那么多羊群,在这里可以办一个纺织厂,就地将羊毛织成毯子,毛衣等制成品,然后拿出去卖。还可以建一个罐头厂,每天冬天的时候,草原上的牛羊都会被大批的杀死,,不杀的话也没那么多草料养活。在冬天的时候,牛羊还会掉膘,还不如趁着大雪降落之前,先宰杀了或者是卖掉算了。

  以前在入冬时候,牛羊价格会掉到平时的一半,甚至是三分之一。只要出的价格稍微高一点,肯定有很多人愿意卖给他。将那些牛羊肉做成罐头,可以保存更长的时间,就算百姓不喜欢罐头肉,还能拿去给军队改善伙食。

  此外,蒙古草原上有不少的矿产,只是这边的道路不好,矿产开采了也运不出来。京张铁路只修到了张家口,要是能延伸到库伦,蒙古这边的矿产就有开发的价值了。

  现在京张铁路还是没影的事情。林永昌挠了挠头,京张铁路是詹天佑主持修建的吧?现在詹天佑在哪里?恩,先记在小本本上,等有机会了再说。

  第五十七章 强身健体

  林永昌出面接待了跟随便宜岳父一起过来的蒙古人,将带来的货物用相对便宜的价格卖给了他们。这批货物在张北县城里面已经卖出去了一半,剩下的一般被那些蒙古人包圆了。没有人是傻瓜,这里的货物卖得很便宜,就算是用不了,转手卖给隔壁的邻居立刻就能赚到好几成的利润。

  就是付账的时候有些麻烦,这些蒙古王爷们带来了好几种货币,有鹰洋,这就有两种,有银子,有银票,还有俄国人发行的卢布。林永昌想从蒙古人那里多弄一些战马和骑兵,或者能够得到大批的牲口也行。但是因为天气太冷的缘故,各旗的牲口都关起来了,没有赶过来当做交易品。

  那么退而求其次,得到一些银子鹰洋银票也行。不过银票得多检查几遍,还必须是有年头的票号才行。虽然林永昌经常听到蒙古人和汉人抱怨山西奸商,但是票号还是山西的那几个字头的才有保证。

  买到了便宜货的蒙古贵人们欢天喜地,对于林永昌说的明年开春了去草原上招募骑兵的事情一口答应。蒙古草原上每隔几年就要减丁,要不就让青壮男子出家去当喇嘛,林永昌愿意给钱招募过去干活,头人们满意的很。

  等到蒙古人离开后,林永昌继续跟李大眼和王琦商量士兵近战技巧的事情。他当然希望给每个什都配备上机枪,然后以机枪为中心发展步兵班排战术,但是现在时机还不成熟。一是手上没有机枪,没钱买,有钱也买不到多少;二是现在只有重机枪没有轻机枪,重机枪太重,用来作为阵地上的防守武器很好使,伴随步兵进攻就很麻烦了。除非是双臂有千斤之力的猛人,能够扛着好几百斤的

  重量跟随步兵一起前进或是后撤,而且还要有一大批才行。

  但是并没有,演义中的那种猛将兄是一个都没有。

  所以,还是要训练士兵们的肉搏能力。拿到了莫辛纳甘步枪的可以用刺刀,拿到了温切斯特的,就需要另外再携带一种近战武器,一般是刀剑之类较短的武器。至于其他没有洋枪的士兵,林永昌准备让他们使用长枪。

  长枪攻击距离长,训练简单,攻击力强,最主要的是便宜。一柄刀要好用好几斤铁,而一斤铁就可以打造好几个枪头。林永昌手中拿着一支长枪,摆出姿势,做了一个突刺的动作,然后说道:“还是手枪好用,现阶段我们只能给士兵配备长枪,有条件了,还是要装备手枪。恩,那些左轮除了配给队长及以上的军官之外,剩下的集中起来,组建一个手枪队。一人两把左轮,身上再带两把,近战的时候比大刀片子和长枪都要好用。”

  李大眼不服气地道:“那天我手中要是有刀,在五步的距离上就能动手了!我那是想着要生擒你,手中又没有惯用的宝刀,这才被你的手枪拦下了。”

  说起来,林永昌还真没见过李大眼施展刀法,也没见过被称作河北大侠的王琦显露武艺。他饶有兴趣地说道:“你的刀法很好?”

  “那是当然的!”

  林永昌笑道:“使出来让我瞧瞧!”

  李大眼抓起辫子,往脖子上一缠,随即喝道:“刀来!”

  边上有人将一柄长刀递到了他的手上。这柄刀长不到一米五,重不过五斤,是典型的单手武器。李大眼持刀在手,身上的气息陡然变得凌厉起来。他横刀于胸前,人还是那个人,却有种渊渟岳峙的感觉。

  林永昌心中凛然,正待说话,就见李大眼大喝一声,手中长刀在空中虚劈。刀光闪烁,人随刀走。凛冽的杀气升腾,卷起积雪,李大眼挥刀左劈右砍,威风凛凛。不多时,李大眼已经劈出了不知道多少刀,他在雪地上辗转腾挪,忽地一脚伸出,挑起地上的木柴,然后刀光一闪,有常人大腿粗的木柴被干脆利落地斩成了两段。

  “好!”林永昌用力地拍手鼓掌,周围的其他人也都大声叫好。乌云琪琪格最喜欢看这些新奇有趣的东西了,可惜女孩子跟她父亲去了县城,不在这里,不然的话,一定会很高兴。

  李大眼舞刀完毕,收刀而立。只是不到一盏茶的功夫,他的身上就散发出了许多的热量,连头上都是热气腾腾的,像是传说中内功有成的样子。

  林永昌便问道:“你这是内功大成了?”

  李大眼调匀了气息,眼睛从半闭睁开,疑惑地问道:“兄长不会内功?”

  林永昌教了他们不少知识,之前喜欢以导师自居,但是想了想,觉得自己离导师那种天降猛男还是有一段距离的,所以没让李大眼等人叫他导师,想着相互之间以同志相称就好。李大眼不喜欢同志这个奇怪的称呼,他崇拜岳王爷,也崇拜关二爷,便拉上王琦,效仿刘备关羽张飞的桃园三结义,跟林永昌结拜成了兄弟。

  三人之中王琦将近三十岁,年纪最大,却还是让林永昌当了大哥,王琦其次,李大眼当了老三。他对林永昌很是佩服,认为光头佬不光是知识渊博,而且武艺高强,曾经多次表露出来过人的敏锐,认为他也是练有高深的功夫。

  “我不会啊。”

  林永昌摊开双手,“我根本就不会武功!”

  李大眼越发的惊讶,“这怎么可能?大哥在怎么可能不会武功?”

  “我是真的不会。”

  林永昌听说过气功,还看过公园里的老头老太太们打太极拳,其他的就不知道了。平时锻炼不过是做些俯卧撑,深蹲,仰卧起坐和跑步,跟拳法内功没有半点关系。

  王琦在安排好了民夫的事情后,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来了,在边上听了一会,这时候出声道:“大哥的确是不会内功。”

  林永昌现在的关注点不在于“会不会内功”,而是“真的有内功这种东西吗?”

  王琦肯定地道:“有的,但不像是大哥想的那么神奇,内功不过是能让人强身健体罢了。”

  那也很不错了。

  第五十八章 等等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