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风兮破地
之后德军就再也没能打出那种气势如虹的进攻节奏,虽然他们使用了喷火器和轰炸机,夺取了一些堡垒和战壕,但因为德军是进攻方,所以伤亡人数一直降不下来。
德军的战斗依旧明显强于英法联军,但始终无法解决大炮跟不上步兵的问题。在墨兹河西岸,德军由于前进过快,丧失了炮火支援的优势,反而使自己暴露在法军位于默兹河西岸的炮火射程内,战场由于持续炮火的攻击已经变成一片泥潭,火炮很难向前移动,德军最终占领杜奥蒙村时,已经损失了4个团。
法军艰难地挡住了德军的进攻,这让协约国送了一口气,能挡住就行,协约国的人力和资源都远胜于同盟国,只要继续消耗下去,协约国必然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这个时候法国只剩下了一条通往凡尔登的道路,为了稳定战线,法国人组织了三千多辆卡车,昼夜不停地向前线运输补给。在一个星期中,就向凡尔登运送了15万兵力和两万多吨物资。
英国的《泰晤士报》上声称“这是伟大的奇迹”,法国人将巴勒迪克——凡尔登公路称作是“圣路”,协约国的报纸上大肆鼓吹凡尔登的胜利。虽然法军只守住了半个凡尔登,但他们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
德国方面这次没有针锋相对地发起舆论攻势,而是奇怪地保持了沉默。事出反常,英国的情报部门启动了多名间谍,想要搞清楚德国人在玩什么把戏。之前出现过这样的情况,那一次德军在战场上大规模的使用了毒气,造成了英法联军1万五千人的伤亡。
弹道德国人是打算再一次大规模的使用毒气吗?
可是交战双方早就在肆无忌惮地互相扔毒气弹了,德军有毒气弹,法国人和英国人也有。前线的士兵人手一个防毒面具,毒气弹的威力被极大地削弱了。
还是说,德国人研发出了新的毒气?德国的
化工业比英法更强,有情报显示,德国的化学家们正在研究集中新型毒气,即便用防毒面具也挡不住。
联军中司令部对此表示非常忧虑,不过霞飞认为问题不大,他了官邸认为,德国人已经是强弩之末,就算是搞出了新式毒气,也只能取得战术上的优势,没办法打破协约国的堑壕体系。
第六百章 陷落
清晨的凡尔登,忽然传来了奇异的声响,“腾腾腾腾腾........”,发动机的轰鸣声响成一片。法军士兵被惊醒,从战壕中探出头来,向着远处张望。
“腾腾腾腾........”,奇异的声响越来越近,音量越来越大,让法国人变得惊慌起来。“怎么回事?”
“怎么了?”
“那边,声音是从那边传过来的!”
“噢,上帝啊!那是什么?”
涂着铁十字的钢铁战车从雾气中钻了出来,就像是从噩梦中来到了现实。在第一辆坦克(突击炮)出现后,第二辆,第三辆......数十辆坦克浩浩荡荡地向着法军的防线上冲了过来。要不是路上因为故障抛锚了三辆,这次突袭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完美。
为了达成突袭的效果,德军一反常态地没有提前进行炮火准备,而是直接以坦克部队为先导,带着数千名突击队员就杀了上来。
法军见到那些钢铁巨兽之后,先是目瞪口呆,然后慌忙地用手中的武器发起反击。步枪和机枪的子弹打在坦克上面,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却没有丝毫的效果。子弹甚至不能在20mm厚的装甲钢板上留下什么痕迹。
机枪在以往的防御战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今天却是完全失去了效果。几挺机枪对着当先的钢铁怪兽不断地开火,却没有任何的用处。
战壕中的法军士兵紧张地操作迫击炮,“砰砰砰”,炮弹落在坦克之间的空地上,炸出一团团的泥土,依旧没用。“轰!”步兵炮对着最前面的坦克来了一发,硝烟过后,那辆坦克却是大摇大摆地继续前进。边上的几辆坦克转动炮塔,对着防线上射出了炮弹。
“轰!”“轰!”
“轰!”
坦克上的机枪也跟着响了起来,将法国人成排地打倒。到了这个时候,法军的士气终于崩溃,他们抛弃了坚守许久的战壕,转身向着后方逃跑。
德军没有费多少力气就夺取了六公里长的战线,歼灭和俘虏了四千多法军,付出的代价只是伤亡两三百人罢了,这是过往的战斗中无法想象的事情。前线的指挥官大喜过望,带着三十二辆坦克继续前进。因为技术故障和地形的原因,又有六辆坦克在半路抛锚了,现在能用的坦克就只有三十二辆,弹药还很充足,就是燃料已经不多了。
不过现在的机会太难得,难道就这么放着法国人撤下去?当然不行!
坦克沿着法军撤退的道路轰隆隆地追了上来,被追上的法军发起了绝望的反击,然而他们没有反坦克武器,反击很快就被粉碎。数千名法军士兵只能扔下武器,将双手高举,做出投降的姿态。
贝当是在11点过后才收到准确消息的,“什么,第二道防线也丢了?要塞也被占领了?”他先是震惊的几乎说不出话来,然后立刻叫道:“我们的炮兵在哪里?立刻封锁敌人的进攻路线!”
但是坏消息把他想象的更多,“重炮阵地已经丢了!”
“怎么会这样的?”
“敌人出动了一种新的武器!”
“我不管什么新武器,我只要苏维要塞!”
德军的进攻还在继续,他们以坦克为先导,击穿了法军的防线后,又投入了所有的预备役。被逼到绝境上的法尔肯海因这次果断多了,他将所有的预备役都投入了战场。十个师的德军从突破口涌入,其他方向上的德军也发起了全面进攻。
等到傍晚时分,凡尔登方向上的法军已经失去了统一的指挥。贝当刚开始要求法军坚守战线,并将预备队投入了战场。在过去两年的战争中,这样的战术每次都能起到效果。但是这一次,法军的后备役被德军击溃了。
第一次面对坦克的法军拿那些钢铁怪兽毫无办法,在发现机枪和迫击炮都无法对付钢铁战车后,法军只能转过身来逃跑。野战炮有概率能击毁坦克,但是德军这一次也是豁出去了,拼着坦克被轰散的危险,发动了不顾一切的猛攻。
德军的战斗机也出现在了天空上,在赶走了法军的飞机之后,对着地面不断地扫射。等到德军的坦克冲到了巴勒迪克—凡尔登公路上,贝当彻底失去了战斗的意志。他下令让前线的部队向巴黎撤退。,但是道路已经被德军的坦克封锁,法军步兵只能扔掉了所有的东西,从其他地方向着凡尔登的方向狂奔。
“完了,一切都完了!”
贝当老泪纵横,他亲眼见到了德军的坦克,看
到了己方的士兵在坦克面前毫无办法,只能被单方面的屠杀。公路上到处都是中弹起火的卡车和仓皇逃窜的士兵。
绝望中的贝当拔出了手枪,准备杀身成仁,却被边上的卫兵给拦了下来。“将军,我们可以在巴黎继续抵抗!”
“巴黎?”
贝当苦笑道:“我们已经没有后备兵力了,没有部队,怎么能够守住巴黎?”
“没有部队就发动民兵!法兰西是不会灭亡的!”
自古艰难唯一死,贝当想要自杀被拦了下来后,就没有再次尝试,而是被卫兵拖拽着逃离了战场。他们是逃走了,可是在凡尔登的大部分法军却没办法逃走。
外面打的天昏地暗,很多阵地和堡垒上的法军只觉得到处都是敌人,对于发生了什么事情根本搞不清楚。集团军总部传来的命令前后矛盾,一会说要坚守防线,不得后退一步,一会又说要立刻撤退,连大炮和其他物资都不要了。法军士兵对混乱的命令不知所措。等到他们搞清楚状况的时候,已经是两天之后,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被分割包围的法军又坚守了几天,但是在得不到兵力和弹药补给的情况下,终究是不可能一直守下去的。一个星期后,凡尔登地区的法军全部投降,这场血腥的战役宣告结束。
德军再次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前半场不算,在使用坦克后的决战中,共歼灭和俘虏了超过三十万法军,缴获了上千门大炮和迫击炮,以及堆积如山的各种物资。法国人紧急运往前线的弹药和食物药品等物资成了德国人的战利品。
第六百零一章 约束
亨利*贝当将军认为没有后备兵力很难守住巴黎,这话不错。但是,法国没有了后备兵力,英国却还有。之前法军在凡尔登快被打崩,为了让法国人缓一口气,英国政府从全世界搜刮了几十个师,主要是从印度征召了大量的部队,然后一股脑的送到了法国,准备用一次大规模的进攻来减轻法军在凡尔登的压力。
丘吉尔宣称,“在死掉最后一个印度人之前,大英帝国决不投降”。印度人也不傻,他们不愿意为英国佬卖命。就在几年前,还爆发了一场席卷印度西北部的大起义,然后遭到了英国佬的血腥镇压。
在这种情况下,印度人对征兵非常的不配合。没有士气的军队到了战场上也只是送人头,说不定还会带着武器投降德国佬。
为了稳定士气,为了让印度人心甘情愿地去为大英帝国拼命,英国政府宣布只要打赢了战争,就让印度独立。这个饼画的太大了,印度人为之怦然心动。加上英国佬又是分化瓦解,又是威逼利诱,终于稳定了印度的局势,顺利地完成了征兵的任务。
英国政府运到法国的部队在计划中是用于进攻的,但是计划没有变化快,谁能想得到凡尔登的法军忽然就崩溃了呢?在法国总理的恳求下,英军改变了作战计划,将二十个师调往了巴黎。
夺取凡尔登之后,德军倒是想要继续进攻,但是坦克趴窝的太多了,进攻的矛头已经被折断。德军是初次生产和使用坦克,很多技术还不成熟,可靠性不够,履带断裂、发动机熄火等故障是避免不了的。
而且凡尔登有那么多法军,不将这一大坨敌人给解决掉,德军也没办法安心地继续前进。等到德军将凡尔登各处战壕和堡垒中的法军肃清后,英军已经在巴黎城外构筑起了防御工事。
法国在这段时间内收拢了溃兵,重新编组了十个个轻步兵师和十五个民兵师。但是光靠步兵就能挡住德军的“坦克”了吗?
狼狈地逃回巴黎后,贝当被协约国最高统帅部叫去询问。现在法军人心惶惶,军中流传着德国人的钢铁怪兽的传闻。英军的士气好一些,可那是因为他们没有面对过德国坦克的冲击。
间谍从德国传回了不少的情报,“水柜”,也就是德国人的坦克对协约国来说已经不是秘密,无非就是把拖拉机用钢板包裹起来,没什么了不起的。英国也在秘密研制“陆地巡洋舰”,只不过是被德国人抢了先。
现在英国人想要知道的是德国坦克在战场上的具体表现,还想要知道怎么才能挡住那些在陆地上行走的战车。贝当是第一个在战场上面对过坦克的将军,自然是要被拉去问话的。
怎么对付坦克?
贝当在返回巴黎后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将大炮放平了是能对付那些钢铁战车的,但是现有的火炮要么太笨重,要么威力不够,对付坦克的效果不是很好。此外,在阵地钱挖掘反坦克壕沟,在关键地带布置障碍物.........或许这些方法的效果都不是很好,但只要能起到一点作用就行。
德国有坦克,英国也有相同的计划,不就是把战舰开到陆地上来嘛,英国早就在干相同的事情了。德国战车的出现加快了英国人的步伐,就像是“无畏
舰”一样,德国虽然最先造出来,却是英国造出了最多的无畏舰和超无畏战列舰。
只要几个月的时间,英国的坦克也会出现在战场上。
但是德国并不会给英法联军几个月的时间。在坦克投入实战,经过检验之后,德国的后方开足了马力继续生产“一号坦克”。德国工程师并不是完全照着图纸上生产坦克的,有些地方他们觉得不合理的,就进行了改动,而且改动的地方还不止一处。
等到坦克在战场上因为各种各样的故障趴窝后,德国人这才发现原来图纸上那样设计是有道理的。比如说悬挂系统中的“筒式液压减振器”,有跟没有真的是两码事。焊接结构虽然是要更多的工时和更多的资金,但是焊接结构的防护比铆接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
在凡尔登之战中,德国坦克大多是因为自身故障而躺下的,也有一些是被炮弹击中了履带或是其他部位而损毁。有些德国工程师认为无关紧要的东西,却是真的有用。
这也不能怪德国工程师,中国人拿出来的“坦克”方案太成熟了,除了更换火炮外,几乎没有什么能够更改的地方。德国的改动让“坦克”德军价格更便宜,耗费的工时更少,付出的代价就是可靠性和防御力大大地降低了。
就在德国人和英国人都在加班加点地生产坦克的时候,德国政府收到了荷兰的求助。荷兰在战争中一直保持中立,两边卖东西发战争财,既不想加入协约国,也不想加入同盟国。要不是迫不得已,他们是不会选择向德国政府求助的。
世界大战进入第三个年头,参战诸国的实力都已经被极大地削弱了。而在这个时间点上,巽它、加里曼丹和印度尼西亚等地方都爆发了民族独立解放运动。南洋的那些岛屿上出现了很多的游击队,他们的武器装备算不上精良,并没有飞机坦克和重炮,但是他们人多势众,光靠着游击战就让荷兰殖民者焦头烂额。
荷兰政府知道其中有日本人的身影,日本的背后还站着中国。因此在南洋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苗头后,他们就采取了血腥镇压的手段。八年前菲律宾的美国佬是怎么完蛋的,荷兰人可是太清楚了,他们要将事端扼杀在萌芽状态。
可是杀戮并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让日本人抓到了把柄,日本人在整个亚洲宣传殖民者的邪恶和残暴。日本政府照会荷兰,要求荷兰当局停止对对亚洲人民的迫害,并要求派出调查团进入加里曼丹等地调查当地的人权情况。此举得到了日本和中国,以及其他亚洲国家的热烈支持。
种种套路就跟对菲律宾动手之前一模一样,剧本都没换过。荷兰政府一边痛骂日本人卑劣无耻,一边加强在南洋的军事力量。他们不光是往远东派去了陆军,还将仅有的几条战舰也都派往了南洋。
但是这还不够,不管是陆军还是海军,荷兰都打不过日本。更不用说东盟的老大哥——中国——正在边上虎视眈眈,无可奈何之下,荷兰政府只能向德国求助。
他们也不是只向德国求助,之前还请求英国和法国帮助荷兰维持在远东的殖民统治。法国现在自顾不暇,眼看得就要输掉世界大战了,哪里有心思和力气去理会荷兰在万里之外的殖民地?
英国倒是愿意调停,但是唐宁街要求荷兰必须先加入协约国。这就是强人所难了,荷兰今天加入协约国,德军第二天就会杀进荷兰的领土。
于是荷兰只能去求助于德国,但是德国又有什么办法约束万里之外的日本和中国了?
第六百零二章 思想
德国现在的情况不能说好,在陆地上,德军终于在西线打出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歼灭战,在海战中也击败了大英皇家海军,可谓是陆海两开花。德国海军的确在交换比上取得了一些优势,“无畏号”一发入魂,干掉了英国的第一艘无畏舰“胡德号”,但是“无畏号”随后也被皇家海军的13.5英寸大炮击沉。
公海舰队以六艘战舰为代价,击沉了14艘敌舰,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英国本土舰队吨位损失多于德国公海舰队,但在战斗结束后的的统计显示,本土舰队仍有21艘包括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的主力舰可以随时投入战斗,公海舰队方面在同一时刻只有10艘主力舰可以随时投入应对,因此可以认为公海舰队并未能打破本土舰队在北海的数量优势。
事实也的确如此,有史以来最大的海战结束后,皇家海军本土舰队将公海舰队封锁在了港口里,公海舰队再也不敢出海进行主力决战。
就战略而言,德国海军没能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全球海洋仍然是英国海军的天下,公海舰队困在港内毫无作用,仍然是一支“存在舰队”。英国损失的舰只,凭着强大工业经济力,很快得到补充,正如美国《纽约时报》所评论的那样:“德国舰队攻击了它
的牢狱看守,但是仍然被关在牢中。”
海战后,海军部给德皇的报告中说,德意志帝国海军能“予敌以巨创,但.....即使在公海上取得最有利的战果,也不能迫使英国和解.....我们的地理位置与岛国相比的不利之处.....不能靠我们舰队来补偿.....”。最后说。无限制潜艇战是必不可少的,“那怕冒同美国作战的风险也罢”。
在这样的情况下,德国有什么办法去干涉远东的事情?
德国同中国进行了外交接触,只是提了一下南洋的事情,在没有得到回应后,便开始了下一个话题。
康德拉琴科中将逃回华沙后,凭借着战壕和城市又坚守了二十多天,直到德国人拖来了305mm榴弹炮,将小半个华沙城轰成了废墟,守军这才放下武器投降。因为康德拉琴科是西伯利亚大公国的将军,因此奥尔加大公希望能够将他给赎回来。
德国政府并不介意释放一个将军,却趁机要求中国政府加入同盟国,这自然是不可能的。于是德国大使退而求其次,表示愿意释放康德拉琴科中将和其他来自西伯利亚大公国的志愿者,只要中国给出给多的好处。
唐绍仪的仪表无可挑剔,虽然上了年级,却依旧显得风度翩翩,跟人民党的大部分干部不是一个画风。“我们可以撤走所有在俄国的西伯利亚大公国志愿者。”
德国大使等了一会,“就这样?”
“就这样。”
“这个提议没有任何的诚意。”
“如果你们愿意留着那些战俘直到战争结束,我们并无别的意见。”
德国大使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他只能表示会尽快将这个提议传递给柏林。大使先生站了起来,跟唐绍仪握手,“德国已经夺取了凡尔登,下一步就是巴黎,然后战争就会结束了。中国.......”
唐绍仪松开手掌,打断了对方的话,“中国不会参加任何不义的战争!”
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是“摩洛哥危机”,是为了争夺殖民地,而中国和东盟一直以来都是反对殖民主义的。因此中国不会加入协约国,也不会加入同盟国。
欧洲打的过于惨烈,文明的成果,财富和人命都在战斗中化为灰烬。战场上协约国和同盟国屡屡突破下限,很难让人认为那是文明人能够干出来的事情。已经有很多人,包括欧美人士和亚洲人,开始反思欧洲的体制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不然的话,为什么会出现世界大战这种惨烈的战争?
中国这几年不光是趁着战争的东风赚到了很多钱,而且做了很多别的事情,比如说对很多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和解构。林主席指出,中国的国家起源和欧洲是截然不同的,欧美现在的国家概念和各种传统并不是完全适合于中国及整个东方世界。
“欧洲的国家是从战争和略掠夺中产生的,中国的国家概念的前身——部落联盟,则是产生于治水的过程。因为治水的需要,原始部落不得不联合起来,形成了部落联盟,然后在漫长的治理水系的过程中,形成了国家。”
“.........欧洲的哲学家间古人类社会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并认为中国有着持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这是不正确的。自从秦汉大一统以来,中国的封建体系就已经正式宣告结束,虽然后来还有一些反复,但都只是昙花一现罢了........”
“.......环地中海的罗马帝国在欧洲、非洲和亚洲建立了殖民地,大量抓捕当地人作为奴隶使用。在讨论古罗马的民主制度的时候,要注意到这一点,所谓的民主只是少部分奴隶主的民主,跟占人口总数90%以上的努力没有任何的关系......”
“......欧美国家继承了古罗马的做法,依旧在全世界推行殖民主义........”
中国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安安心心的发战争财不好吗?伊藤博文一针见血地指出,林主席之所以做这些事情是在跟欧洲争夺话语权,是为了在欧美殖民地体系外建立一套新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但人民政府并不是想要重建“朝贡体系”,林永昌对中国和东方世界传统的“为政以德”进行了批评,认为“虽然能够建立较为稳定的社会秩序,但是无法继续推动社会的进步。”林主席认为,欧美国家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是在接受新的文化和知识的时候,要进行哲学思辨,分辨出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
“......我们不能不加分辨地全盘接受,像是贵族和殖民主义,就是不应该接受,甚至要打倒的..........”
在这些文章发表后不久,南洋的游击队变得更能加活跃。当地人得到了步枪、地雷和迫击炮,还得到了先进的林永昌思想,荷兰人
在南洋的统治已经濒临崩溃。
第六百零三章 外交
同盟国没有能力去管荷兰的破事,协约国有能力,但是没办法去管荷兰的事情,除非荷兰先加入协约国。不然的话,英国凭什么给荷兰出头?
荷兰是想要加入协约国的,可是柏林说了,只要荷兰加入协约国,德军必然会攻打荷兰。荷兰人头皮发麻,德军已经占领了凡尔登,歼灭了三十万法军,眼看就要再一次打到巴黎城下了,在这个时候加入协约国是需要一些勇气的。光有勇气还不行,还必须足够愚昧,就像是罗马尼亚那样。
罗马尼亚正在跟协约国接触,似乎有加入协约国的意思。
荷兰人不如罗马尼亚人那么勇敢,他们不敢跟德军打仗,那就只能自己解决南洋的事情了。对大正政府来说,剧本都是现成的,八年前在菲律宾是怎么干的,现在重新来一遍就行了。
解放了菲律宾后,日本获得了在菲律宾投资的机会,菲律宾的橡胶、香料、石油和各种各样的矿产促进了日本工业的发展,给日本政府带来了大量的经济利益。虽然海军伤亡惨重,但是击败美军后,日本政府分到了26亿战争赔款中的14亿美元,这笔钱不光是能够重建海军,还帮助日本偿还了一半以上的债务。
荷兰肯定是拿不出26亿美元的赔款的,但是荷兰的实力也比美国差得远。荷兰人早就不是“马上马车夫”了,日本内阁认为,只靠日本的力量就能解放整个南洋。
上一篇:海贼王:全员女团,觉醒青龙果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