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日不落 第167章

作者:风兮破地

  英国不光是需要物资,连运输船和商船也需要。

  “理论上,我不反对用物资抵消债务,但是这需要会计和财务先进性评估,要联盟和英国政府都同意后,才能按照数额发放贷款。”

  “能不能先发放一笔贷款?”

  协约国得到了100亿美元的贷款,但是参战各国的士兵和百姓依旧饿得眼冒金星。中国的粮食产量是比不上美国的,可用于出口的粮食就更少,但这终究是一个庞大的国度。加上其他国家后,每年能出口一两百万吨粮食。要真的能做到这一点,就能极大地缓解协约国的饥饿问题。

  “没有那么多,最多只能有几十万吨的粮食用于出口。”

  “这么说,您同意先发放贷款了?”

  “不,我没这么说。”

  林永昌本来只准备跟英国外交部副部长谈一个小时,但是因为要谈的的东西太多,两个小时后都还没谈完。秘书不得不两次提醒林首相还有别的事情,在接待室排队等着求见的人已经催促了好几次。

  能得到首相接见的都是大人物,其中不乏军方的将领或是肃反委员会的成员。虽然那些人不至于跟秘书们为难,但是让人家一直等着也不好。

  于是林永昌快速跟英国人确定了几个大的原则,剩下的事情就由外交部去谈判好了。

  “约翰新先生,虽然我们今天是第一次见面,但却像是认识了几十年的朋友。要是贵国的外交人员都像你这样愿意讲道理,那会省去很多的麻烦。”

  约翰逊立刻回应道:“帝国的外交官从来都是讲道理的。”

  “哈哈,或许吧。小王,送约翰逊先生出去。”

  外交就是威逼利诱,英国人现在自顾不暇,不管是威逼还是利诱都不好使。林永昌愿意抽出夜袭群:陆九④⑨,叁陆一三五时间来接见英国的外交官,那是看在大英皇家海军的份上。英国的工业实力已经一路滑到了世界第四,几年战争打下来,英国从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变成了债务国,经济霸权摇摇欲坠,暂时还不至于变成二流国家,但是已经不复昔日世界霸主的威势。

  接待室里面,刘呈祥正在翻看俄文版的《战争与和平》,他的俄语水平还不错,普通的读写没问题,但是看托尔斯泰的著作还是有点吃力。

  “元帅,首相大人请您过去。”

  刘呈祥是不用跟其他人挤一个接待室的,这个房间中就只有他一个人。听到叫他,刘呈祥将书放回了原处,在金发碧眼的秘书的带领下走向转角处的首相办公室。

  “咯吱”,大门被推开,林永昌的声音传了出来,“你们先出去忙别的事情,暂时都不要进来。”

  秘书们停顿了一下,然后轻手轻脚地收起东西就出去了。刘呈祥往女孩子们那边瞟了一眼,“又添人了?”

  “事情越来越多,不多找几个人帮忙不行啊。我跟你说,我已经连续四个月没休假了。哦,对了,你是要来说什么的?”

  “部队已经准备好了,气象部门说后天小雪会停下来,是个好天气,适合打仗。”

  “既然合适,那就定在后天。”

  刘呈祥从公文包中拿出厚厚的文件,放在了桌子上。“这是作战计划。”

  “你先坐一会,我看看,很快的。”

  林永昌一目十行地翻看刘呈祥的作战计划。这份名为“火星行动”的作战计划将要动用60万军队,1500门火炮(不包括迫击炮),300多辆坦克,600多架飞机,包括战斗机、轰炸机和运输机。人民军的三大王牌主力都会参战,除了中国军队外,还有十个俄军步兵师和四个西伯利亚步兵师。

  “火星行动”的作战目标是击溃、消灭布尔什维克的六七十万军队,收复圣彼得堡。要是收复了圣彼得堡之后,情况很好,就要趁势收复芬兰。如果情况不好,那就守住圣彼堡垒北面的沼泽和树林地带,尽量将芬兰人挡在远离圣彼得堡的地方。

  第六百三十九章 伏龙芝

  “达维多维奇,达维多维奇*托洛斯基同志!”

  “哦,是斯大林同志,有什么事情?”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是列宁同志的忠实追随者,在回到圣彼得堡后,也给自己取了一个新的名字,“斯大林”,意为“钢铁之人”。

  “前线的同志说情况不对劲,好些地方收到消息,说是白军进行了大规模的调动。”

  托洛斯基皱起眉头,“我也听说了,敌人可能会在最近发起进攻。但是这种情况已经出现了很多次........”

  “我们必须立刻进行动员!”

  斯大林快走几步,跟托洛斯基并肩向前,“我肯定,这次敌人一定是真的要动手了!”

  “他们什么时候停过?”

  托洛斯基不以为然地说道:“我们不能因为敌人的调动就自乱阵脚。”

  “我们必须立刻进行动员!把所有的人都动员起来,然后立刻发起进攻,打乱敌人的战争准备!”

  “斯大林同志,战争不是儿戏,不是说一声就行了的!”

  托洛斯基不爱跟斯大林讨论军事问题,他认为这些年轻人(其实已经不年轻了)太幼稚,把事情想的太简单。斯大林是个好同志,但是并没有过人的军事才能,应该去做工人运动,或者当个政委,而不是负责具体的军事问题。

  要是真的让斯大林去带兵,托洛斯基认为,能带好一个师就算不错了。

  在托洛斯基看来,斯大林在海参崴待了几年,学了一身的坏毛病,不光是思想上出现了动摇,还对敌人产生了恐惧。敌人什么时候没有调动?这一两个月来一直都在

  打来打去。虽然战斗的规模都不大,多半是些营连级别的战斗,但是红军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苏维埃红军的装备和训练都不如对手,在大量的农民倒向沙皇政府后,红军连数量上的优势都失去了。还有那些可恶的哥萨克骑兵,在野战的时候杀伤了很多的苏维埃士兵。

  红军缺少重炮,缺少机枪,缺少骑兵,连步枪都缺,在这种情况下,苏维埃红军需要做的不是进攻,而是防守,年轻人怎么就是不懂呢?

  两人在楼道口跺了跺脚,将鞋子上的冰雪清理干净,然后才向楼上走去。熟悉的办公室里面,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同志和其他几人正对着地图讨论事情。

  自从苏维埃重新夺取了圣彼得堡开始,军事问题就是苏维埃政府最主要的问题。圣彼得堡被西面的原沙皇军和东面的中国侵略军所包围。原来的沙皇军也就算了,他们在漫长的世界大战中伤亡惨重,丧失了锐气和战斗热情,托洛斯基带率领的红军能打败那些白狗子。

  但是从东面来的中国军队是比沙皇军队可怕得多,新的敌人不光是在军事上强大,而且在政治和经济上都对苏维埃政府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噢,托洛斯基同志,斯大林同志,你们可算是来了!”

  列宁抬起头来,看了两人一眼,然后对伏龙芝说道:“米哈伊尔,你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前线的情况。”

  米哈伊尔*伏龙芝拿起指挥棒,指着图纸上的几个位置,说道:“在卢加新出现了敌军第114师的番号,大诺夫哥诺德多了两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师.........”

  那边伏龙芝在给众人介绍前线出现的变化,斯大林低声对列宁说道:“弗拉基米尔同志,我认为红军不能坐以待毙,我们要突破敌人的封锁线,跳到敌人的后方去,去基辅,去敖德萨,去顿巴斯,放手发动群众,让革命的火焰在全国各地都燃烧起来.......”

  “斯大林同志,你这是逃跑主义!要是把军队都调走了,彼得格勒怎么办?”

  “彼得格勒是守不住的!”

  “就算彼得格勒守不住了,我们还可以退往芬兰。”

  “芬兰.......就算占领了芬兰也是没用的........”

  两人说话的声音打了一些,伏龙芝停下了介绍,不满地看了过来。列宁歉然道:“抱歉,伏龙芝同志,你认为红军现在已经能打败敌人了吗?”

  “........很难,我们会尽力守住加特契纳和托斯诺这些外围据点,但是彼得格勒也要进行战争准备。”伏龙芝停顿了片刻,“我们很有可能要和敌人进行巷战。”

  加米涅夫插了一句,“城中粮食不多了.........”

  布尔什维克也要讲基本法,他们没办法凭空变出粮食来。解决圣彼得堡粮食危机的办法不是没有,比如说可以从周围的农村征集粮食,但是红军用机枪收集粮食的行为激起了很多反抗,大量的农民倒向了奥尔加女沙皇那边。

  最可恶的是中国侵略者还给老百姓发放粮食,这太恶毒了。

  布尔什维克还组织了人手,将斯摩棱斯克等北方港口的粮食、军火和机器运到彼得格勒来。这项行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因为临时政府的溃兵和反动分子的破坏,铁路的运力没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依旧有大量的物资露天堆放着,现在都被冰雪所覆盖。

  苏维埃政权的军事压力非常大,前线的兵力尚且觉得不足,没办法派出大量的部队去林海雪原中剿匪。圣彼得堡中有太多的间谍,苏维埃政府的一举一动都暴露在敌人的事业中。

  其实苏维埃政府在莫斯科也有不少的间谍,大致能掌握中国军队的动向。可是因为绝对实力上的差距,苏维埃红军一直被中国军队压着打。

  即便是下雪了之后,哥萨克骑兵也在到处游荡。苏维埃的征粮队跟哥萨克和鞑靼人骑兵打了很多次,有时候赢,大多数时候输,后来苏维埃红军下乡收集粮食的时候,不得不出动一整个营,或者是更多兵力才行。

  布尔什维克之前想要利用尼古拉二世拖延时间,但是敌人并没有上当。彼得格勒周围的包围圈越来越小,红军一退再退,不光是丢失了大量的村庄和城镇,士气也下降了不少。

  很多人认识到,苏维埃政府的处境正在变得越发糟糕。

  第六百四十章 突然

  即便是自信入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同志,也不能对敌人的步步紧逼视而不见。看着地图上那一面面代表敌军的旗帜,列宁同志的心情很沉重。

  “我们应该主动出击,打破敌人的包围网!”

  斯大林依旧坚持他的意见,“跳出包围圈,深入敌后.......”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同志!”

  托洛斯基打断了斯大林的话,“不要

  到处散播你的逃跑主义路线!这会动摇军心的!”

  “咳,我觉得,斯大林同志的顾虑是有道理的,或许,我们可以先答应沙皇政府的条件.........”

  “我们绝不向沙皇的狗腿子投降!”

  “莫托洛夫,你这是投降主义!”

  莫托洛夫不像是斯大林那样心大,见到鲁祖克撸起袖子,怒目圆瞪,像是要动手的样子,他连忙解释道:“我只是想要暂时先稳住敌人,不是真的要投降!”

  “大家不要上纲上线,莫托洛夫只是表达了他自己的意见。”

  列宁同志站出来打圆场,他总是能原谅同志们的错误,总是愿意给同志们改正的机会。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曾经反对发动武装起义,为了阻扰武装起义,故意将计划泄露了出去,造成了布尔什维克组织的重大损失。按理说,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的行为够得上枪毙了,但是列宁依旧原谅了他们,还继续让他们负责党的宣传工作。

  “同志们,我们的处境很艰难。”

  列宁开口之后,大厅里面安静了下来。布尔什维克里面也有各种不同的理念和不同的利益诉求,只有列宁能让这些人都服气,连托洛斯基都不行。

  “敌人在步步紧逼,不可否认,敌人比我们更强大, 现在我们现在需要考虑的是怎么活下来。只要能保存革命的火种,我们不应该拒绝任何建议。但是,我们不能向敌人投降。”

  “我并不是要批评莫托洛夫同志,但是我要说明,布尔什维克是绝不能放下武器的。且不说十年前的事情,就说在四个月前,临时政府告诉了我们,要是布尔什维克失去自己的武装,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托洛斯基问道:“列宁同志您是有什么好的想法了吗?”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俄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正在抽着烟斗的斯大林手抖了一下,烟斗差点掉在了地上,他惊讶地望着侃侃而谈的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同志,这明明是《林永昌文选》中的内容,怎么列宁同志.......斯大林脑海里面充满了困惑。

  似乎是感受到了斯大林心中的震撼,列宁的目光落在了他的身上,还朝他点了点头。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斯大林心中生出了一些明悟。

  列宁同志继续说道:“沙皇政府,中国侵略者都是我们的敌人,他们跟布尔什维克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英法政府需要俄国继续参加世界大战,也不是布尔什维克的朋友。”

  “我们不需要帝国主义朋友,只要有广大的无产阶级的支持就行了!”有人这样喊道。

  “不错,我们只需要无产阶级的支持,但是就现在的情况而言,我们还是需要一些外部的助力,一些来自其他国家的帮助。”

  列宁同志的口才是毋庸置疑的,他每次都统一党内的不同意见,这也是为什么他成了布尔什维克最高领导人,而不是别人的原因。

  “布尔什维克没有朋友,没有哪个国家愿意帮我们的。”

  “不,还是有国家愿意给我们提供帮助的。”列宁看着同志们,用低沉的声音说道:“德国政府愿意给我们提供一些武器装备,还愿意和我们配合,共同对沙皇的军队作战!”

  人群中顿时骚动起来,“我们怎么能跟德国人合作?他们是敌人!”

  “革命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需要每一分的力量!”

  “即便是来自帝国主义?”

  “即便是来自帝国主义!”

  人民军的大规模调动是瞒不住的,虽然做了很多的伪装,但是那么多的坦克和飞机,不可能瞒得住。这里是俄国,到处都是老毛子,消息迟早泄露出去。

  布尔什维克已经得到了很多的消息,各方面的信息都显示敌人很有可能在开春后就发起进攻。苏维埃红军在武器装备上处于绝对的劣势,现在连人数也快要处于劣势了。托洛斯基向进了办法,也没办法组建更多的军队。

  缺少食物是一方面,更主要的原因是缺少武器。沙俄帝国留下的圣彼得堡是一个烂摊子,苏维埃政府除了有一些步枪外,几乎什么都没有。就算是步枪,也做不到人手一支,军队中有一半人是没有武器的,只能用木棍绑一把刺刀,甚至干脆连绑在木棍上的刺刀也没有。

  托洛斯基在军事上很有办法,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布尔什维克现在处于被包围的状态,原料断绝,兵工厂只能时断时续地运作。人民党建立了户籍制度,给每个人都发放了身份证,然后按照户口发放粮票,肉票,油票等。虽然还没有将布尔什维克的间谍清理干净,但是也成功切断了大部分通往圣彼得堡的陆上交通线。

  “德国人不会这么好

  心支援我们的!”

  “莫非.......”

  之前曾有流言说列宁同德国政府私下达成了密约,要将波兰、芬兰等大片国土割让出去,还要赔偿一大笔战争赔款。当时列宁同志是否认了的,现在看来,似乎并不是敌人的污蔑?

  “德国政府的确有他们的要求,但那又如何?让革命的火种存在才是最重要的。同志们,存在就是一切,一切为了存在!”

  经过好几天的辩论,列宁在托洛斯基和斯大林等人的保住下,总算是让党内高层的大多数人同意了暂时跟德国联手的做法。在争论期间,德国政府已经运来了两船军火,主要以步枪和机枪为主,也有一些大炮和地雷,还有十几门反坦克炮和高射炮,这极大地缓解了布尔什维克武器不足的困境。

  但是,就在布尔什维克上下欢欣鼓舞的时候,敌人突然发起了进攻,在离圣诞节还有十天的时候。

  第六百四十一章 冬日

  有很多迹象表明人民军会发起一次大规模的攻击,但是这个迹象持续了好几个月的时间,以至于苏维埃政府很多人都松懈了。另外,维持高战备等级是要花很多钱的,就算苏维埃政府可以不给士兵们发工资,也需要给前线的士兵提供粮食。

  人民军一次又一次地进行集结,消耗掉了许多资源,同时也逼迫苏维埃政府跟着用掉了大量的粮食,并成功地让苏维埃红军放松了浸提。

  列宁和托洛斯基等人猜到了人民军的用意,但即便是猜到了也没办法。等到人民军真的开始进攻了,托洛斯基还有点不相信,“是不是搞错了?中国人在这么冷的天气里打仗?前线的同志是不是将小规模的骚扰当做了大举进攻?”

  “........坦克,我们看到了很多坦克!托洛斯基同志,敌军出动了很多坦克,至少有一百辆!”

  放下电话,托洛斯基仍然有些怀疑。为何敌人不在下雪之前进攻,而是要拖到大雪冰封的时候?他想了一会,决定亲自去前线上看看。

  “选择在冬季开战,是因为这个时候对我们有利。”

  克里姆林宫里面,林永昌对着刚从叶卡捷琳堡赶过来的将军们说道:“地面已经冻结实了,正是适合机械化部队展开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