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日不落 第168章

作者:风兮破地

  “天气冷?天气寒冷对交战双方都有影响,对较弱的那一方影响更大。有谁知道三峰山之战的?”

  中国将领们都是知道三峰山之战的,俄国将领知道的就很少了。那是蒙古和金国战争后半段的决定性战役,在那一次战役中,蒙古军队以少胜多,将金国最后的野战主力击溃,取得了重大胜利。金国十几年来聚集的精兵强将损失殆尽,再也没有了跟蒙古人大规模野战的能力。

  本来金兵都已经将蒙古人团团围困在山上了,但是突然天降大雪,雪深过膝。金兵被冻得连兵器都拿不稳,蒙古人趁机发起了反攻,逆转了战局。

  林永昌简单地介绍了三峰山之战的情况,然后说道:“我们的后勤保障比布尔什维克要好,受恶劣天气的影响要小一些,在这种寒冷的天气里面作战,是对我们有利的。”

  张宗昌一点都不觉的在大冬天的时候打仗有什么好。虽然身上穿着厚厚的棉衣,脸上和手上都涂抹了油脂,但是他依旧觉得自己要被冻死了。

  寒冷像是从骨子里面冒出来的,然后才蔓延到身体四肢。哪怕是靠近了火堆,也只是让向火的哪一点地方热乎了,其他的地方依旧是冰冷的。只有喝上一杯热乎乎的饮料,才能让整个身体暖和起来。

  热饮不是咖啡也不是茶,而是各种东西的混合物。张宗昌往铁锅里面加了冰雪,烧化后将茶叶、咖啡、盐巴、糖和胡椒粉,还有水果罐头什么的都给扔进去,煮成一大锅糊糊状的东西,看上去颜色非常可疑,但是战士们都很喜欢。

  即便有时候会喝到满嘴的泥沙,战士们依旧很喜欢。在这个冰天雪地的世界,只要是热乎乎的东西,就没人不喜欢。

  “轰!”“轰!”

  “轰!”

  后方的大炮不停地开火,将苏维埃红军的阵地炸得稀巴烂。105mm口径榴弹炮用来对付无防护的步兵很好使,但是用来轰击城市的话,威力就有点不够看了。150mm榴弹炮那就非常得劲,差一点的工事都扛不住这种大管子。

  炮弹爆炸,在地面上制造出一个个焦黑的痕迹。大地震动,轰然巨响声中,传令兵挎着背包从教堂的残骸中转了出来,“第七连连长在哪里?”

  张宗昌端着杯子站了起来,“在这里!”

  “团里的命令,天黑之前,夺取B11号区域的供水站,会有三辆坦克配合你们作战。”

  张宗昌掏出笔签名,然后习惯性的抱怨道:“要供水站干什么?水管都堵住了!”

  传令兵将文件收起,“我怎么会知道?诺,这是副团长

  让我带给你的。”

  “这是什么?”

  “什么什么力?我只知道很贵,要是你不要..........”

  “谁说我不要了?”

  张宗昌扔给了传令兵半包熊猫牌香烟,然后一把将东西夺过来,三两下撕开外面的纸壳,露出了里面黑乎乎的,像是泥土一样的东西。“这是吃的?怎么看起来像是泥巴?”

  往桌子上敲了敲,邦邦响。不管这栋西能不能吃,现在给冻成了这个样子,那肯定是咬不动了的。他随手将手中不知道是什么的玩意扔在了桌子上,然后大声说道:“所有人,检查装备!”

  张宗昌随即转过头来,问道:“坦克呢?”

  “诺,那边不就是?”

  不间断的爆炸声掩盖了坦克发动机的声响,不仔细听的话,还真不好分辨出来。张宗昌探出脖子看了看,“好家伙,这么粗的炮管!”

  他也想开坦克,装甲兵不光是待遇高上一大截,更主要的时威风帅气。但是张宗昌长得太高了,将近两米的身高给他带来了很多的优势,也让他被装甲学院给刷了下来。坦克里面的空间很狭小,身材高大在装甲兵里反而是一种劣势。

  “腾腾腾,腾腾腾腾腾........”

  打头阵的坦克停在了巷子里面,舱盖被推开,车长探出头来,却是一个俄罗斯人。张宗昌先是一惊,然后大喜,“安德烈,怎么是你?”

  安德烈笑着用汉语说道:“怎么就不能是我?”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是西伯利亚大公国军火商人安德烈的小儿子,在入伍以前就开过汽车、卡车和三轮摩托车,有着一定的驾驶经验,加上文化水平不错,因此在入伍后被分配到了装甲兵部队,在经过了六个月的训练后,就驾驶着坦克上战场了。

  “我是说,你爹怎么会让你来当兵的?”

  “这很奇怪吗?我又不是家中的长子,当然要来当兵了!”

  好吧,俄罗斯人似乎是有这个传统。

  传令兵在边上说道:“你们慢慢聊,我先回团部去了。”

  “哎,先等等,下一次的补给什么时候送过来?”

  “这我哪里知道?该送的时候就会送过来了。”

  张宗昌拉住了传令兵,“跟副团长说一声,给我们多弄些吃的,最好是能多一些肉。熏肉,腌肉,肉罐头,什么肉都行,这么冷的天,不多吃点肉扛不住啊!”

  第六百四十二章 TMD

  只要是处于战争状态,前线的战士永远都是缺少补给的。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指挥官总是尽可能地往前线堆积兵力和技术兵器,直到后勤撑不住为止。要是运力有多余,那就多运一些弹药上去。

  给前线士兵准备的食物是按照人头发放的,可能会有一些富余,但肯定不会太多。中国的国力还比不了王师,支撑百万大军在遥远的欧洲打仗,让后勤部门整天忙的几乎脚不沾地。

  为了给保证食物和武器弹药不至于匮乏,林永昌已经在克里姆林宫的办公室里睡了三个月了。现在看来他干的还不错,大体上让俄国的局势稳定了下来。虽然还有很多的反对者,虽然到处都有暗中积蓄力量的“潜在反叛军”。但是在林首相的细腻操作下,各处的叛军大多在未爆发之前就被镇压了。

  这保证了铁路线不至于被截断,前线的士兵也至少能填饱肚子。

  张宗昌这个步兵连隶属于西伯利亚军,按理说他们已经习惯了寒冷的环境,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西伯利亚的冬天比圣彼得堡附近的冬天更寒冷,可是在西伯利亚的时候,大家伙也不用在冬天的时候背着几十斤重的装备在雪地里面行军打仗。

  为了保暖,战士们身上都穿着厚厚的衣服,行动很不方便,再加上步枪、子弹,手榴弹、毛毯,还有至少足够吃四天的食物,一名普通士兵的负重超过了五十斤。

  像张宗昌这样的棒小伙还好,那些身体差点的人,一天行军下来,大多是躺在地上就不愿意动了。

  “还是你们开坦克的好!”

  张宗昌不无羡慕地对安德烈说道:“能开着这个大家伙到处跑,不像我们步兵,到哪里都是要靠两条腿,还要背这么多东西。”

  “屁!”

  安德烈爆了一句粗口,“别看我们开坦克是很威风,但要是半路熄了火,哼哼,那简直是让人生不如死!”

  张宗昌不信,他一口咬定开坦克的就是要比甩腿的舒服。

  “......算了,不说这个了。供水站那边怎么打?”

  “还能怎么打?先侦查,然后进攻。”

  安德烈抽出火柴,“嚓”,点燃香烟,才抽了一口,就觉得不对劲,他将香烟拿到眼前看了看,然后痛骂道:“这帮奸商!”

  “怎么了?”

  “你自己看!”

  张宗昌看了两眼,没发现问题。安德烈没好气地说道:

  “这TM的是能猫牌香烟!”

  “啊?”张宗昌先是楞了楞,然后再看了一眼,果然,熊猫的熊下面的四点水不见了,变成了“能猫”。他连忙从口袋里面掏出香烟,一看,也是“能猫”。

  “怪不得!我就说最近发下来的烟味道不对!”

  两人痛骂了一阵奸商,然后分配好了任务。张宗昌带人去进行火力侦查,然后就用步坦协同战术拿下那个供水站。

  “也不知道那些家伙守在供水站干什么。”

  “管他呢!”张宗昌用力地抽了一口,香烟眼见得就要烧到烟蒂了,然后将之仍在地上,用鞋子碾了碾。“李景林,你带第一排去左边;韩麟春,你带第二排去右边,剩下的跟我来!”

  布尔什维克控制的供水站在城外三里多远的地方,已经遭受过了一轮炮击,供水管道和水塔被摧毁了不少。但是因为炮弹要用在更重要地方,没有用炮兵继续轰击这里,而是让步兵和坦克去夺取。

  “红毛子在这一块,供水站的二楼可能有机枪.......没看到有步兵炮,但是说不定在哪里藏着迫击炮。”

  “敌人最多一个连的兵力,不要跟他们硬拼,搞清楚重火力的分布就行,明白了?明白了那就跟我上!”

  张宗昌将钢盔扣在头上,抱着步枪,弯着腰,借着断壁残垣的掩护,向着供水站的方向摸过去。战士们一边注意周围能藏人的地方,一边注意地上,布尔什维克也是有地雷的。虽然说现在天气太冷,很多地雷变成了哑弹,但只要有一枚地雷炸响了,就能让好几个人完蛋。

  一行人有惊无险地摸到了供水站的边上,并没有发生踩中地雷这样的事情。左翼已经交上了火,张宗昌听到转角的巷子里有人在用俄语大声说话。

  “手榴弹准备!”

  几名战士抽出手榴弹,扭了两下,将导火索拉了出来,“拉!”张宗昌低声下令,过了两秒后,用力地将手榴弹扔了出去,其他人也赶忙将手榴弹都给丢了。

  手中拿着的是炸弹,要是不快点丢出去,把自己人给炸了,那可就太倒霉了。

  “轰!”“轰!”

  爆炸声中夹杂着惨叫声,张宗昌端着步枪一跃而出,对着街道那头的敌人开火。“砰!”子弹没入一名身穿灰色军装的敌人胸膛,那人惨叫着摔倒在地上。

  “有敌人!”

  “是白狗子!”

  苏维埃士兵终于反应过来,枪口转向这边,准备将敌人给击毙。张宗昌开了一枪,急忙拉动枪栓,然后又开了一枪。他的武艺很好,枪法也很好,第二枪又打倒了一个敌人,但是对面的枪口已经对准了他。

  张宗昌的心跳急速加剧,面对着黑洞洞的枪口,他的呼吸都停止了。虽然头上带着钢盔,但是在这么近的距离上,钢盔是挡不住全威力弹的。莫辛纳甘步枪发射的子弹威力很大,只要打中脑袋,他就死定了。

  就算不打中脑袋,击中了胸膛的话,多半也是活不了。

  眼见得敌人的手指在扣动扳机,张宗昌已经感觉到了死亡的阴影将他吞噬。时间的流逝像是变慢了,各种各样的声音被拉长,变成奇异的频率。

  “砰!”“砰!”

  枪声响起,街道尽头的敌人中弹,身体向后方倒下。“机枪!”有人在张宗昌的身边大喊,并拉着他向房屋的墙壁后面跑去。

  “哒哒哒哒”,火舌在地面上横扫,泥沙随之溅起。有子弹打在砖石上面,反弹而起,击穿了战士们边上的门板。

  “呼,呼!”

  世界的声响恢复正常,张宗昌大口大口地呼吸,“他妈的,他妈的!”就差那么一点,那就要被打死了。敌人将地下室改成了机枪火力点,先前的侦查根本就没发现。

  “连长,现在怎么办?”

  张宗昌喘息了几声,指着边上的房屋,“带两个人去楼上,开两枪就行,不要硬来!”

  他们现在只发现了几处机枪火力点,还没有摸清敌人的炮兵阵地在哪里,那才是最重要的事情。特别是要搞清楚敌人有没有反坦克炮,有多少,在哪里。

  第六百四十三章 政策

  张宗昌所在的步兵连付出了三死五伤的代价后,大致上摸清了敌军的火力部署。随后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率领三辆坦克(夜袭群:⑥九④玖,③⑥一叁五实际上只有一辆坦克,剩下的是突击炮)进入战场,在步兵的掩护下,冲进了供水站的核心区域。

  “哒哒哒哒哒!”

  机枪子弹打在坦克的前装甲上,溅射起点点火花。机枪对步兵来说非常可怕,甚至一度是最大的威胁,但是在坦克面前,机枪的战斗力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坦克停在了供水站的前面,顶着步枪和机枪子弹的射击,对着地下室和二楼等地方的机枪阵地开炮。

  “轰!”

  “轰!”“轰!”

  在几挺机

  枪和迫击炮被摧毁后,剩下的敌军火力被削弱了一半,之前还跟西伯利亚步兵连打得有来有回的敌人,在坦克面前迅速崩溃了。

  没有发生意外的情况,也没有隐藏起来的反坦克炮。供水站孤悬在外,已经处于被半包围的状态,苏维埃红军没有理由将宝贵的技术兵器部署在这里。

  张宗昌没有赶尽杀绝,碾碎敌军的反抗后,就让战士们高呼“缴枪不杀”的口号。西伯利亚军中有很多会说俄语的人,在交流上不成问题。

  在战士们高喊“缴枪不杀”的时候,一队轰炸机在战斗机的掩护下,从供水站上方的空中飞了过去。庞大的机群遮天蔽日,粗略一看,怕不是有上百架飞机。

  或许是被庞大的机群吓到了,或许被击败后发现了无处可逃,也有可能是因为什么别的原因,供水站的守军选择了投降。

  身穿灰色军装的苏维埃士兵举着双手,垂头丧气地从藏身处走了出来,将步枪和绑着刺刀的木棍放在地上。

  “医务兵,医务兵!”

  张宗昌大声喊道:“死哪里去?快点过来,这几个人还有气!”

  背着医药箱的士兵飞奔了过来,检查了一下地上的几个敌军士兵,“这个........被子弹打穿了肺部,要送到野战医院去动手术才行......”

  “都抢救一下,然后送野战医院去。”

  西伯利亚军是人民军的一部分,有着同样的武器装备和编制,也都在连队上建有党支部。因此军队的纪律能够得到保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敌军的伤员也会尽量医治。

  最开始的时候,很多人对“优待俘虏”这条纪律很不理解,也很不满,对待敌人还需要优待吗?但是事实证明,“优待俘虏”能有效地瓦解敌人的战斗意志,不至于让敌人宁死不降。

  当然,“优待俘虏”并不是说要给敌人比己方战士更好的待遇,而是在有余力情况下的“优待”。

  见到西伯利亚军的战士对双方的伤员都展开了医治,俘虏群中出现了一些骚动。他们望着忙碌的医务兵,有军官站出来说道:“我们可以帮忙。”

  “那就过来搭把手,找几块门板过来,把伤员搬到车上去!”

  张宗昌说的“车”不是汽车,也不是卡车,而是用牛马等牲口拉的板车。每个步兵连都有两三辆板车,以及一些手拉的小拖车用来运输补给。行军的时候还能将一些装备放在里面,减轻身上的负重。

  “这位大人.......”

  “我不是什么大人,”张宗昌大大咧咧地说道:“有什么话就说,有什么屁就快放!”

  被俘军官小心地说道:“贵军要怎么处置我们这些人?”

  张宗昌没有回答,而是朝着边上大喊起来,“老王,老王!”

  “来了,来了!连长啊,能不能每次这样大喊大叫?”

  老王是连队上的指导员,负责士兵们的思想工作,在非战斗期间要教导战士们文化知识,也负有监督后勤和训练的责任。他跟身边的战士快速交代几句,然后一路小跑着过来。

  “老王,你跟他说。妈了个巴子的,老子现在又累又饿,要去弄点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