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风兮破地
德军的推进速度远远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次,大部分时候,法军都是没有怎么抵抗就很投降了,只有在阿拉斯和朗斯附近爆发了激烈的战斗。
匆忙回师的法军经过激战后夺回了朗斯,却在阿拉斯被德军的后续部队击败。
德军总参谋部在这次战役中投入了所有的预备队,凡是能送上前线的部队都被派上了战场。已经退到比利时和德国边境线上的德军也趁机发起了反击,不求打穿英法联军的防线,只要能拖住敌人,不让其回援就行。
从打穿美军防线开始,到德国坦克杀到加莱港附近,一共花去了十天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德军并不是一帆风顺,美军和英法联军也并没有坐以待毙,协约国展开了疯狂的反扑,想要截断德军的后路,或者是打通前往比利时的补给线。
但是德军投入了大量的生力军,牢牢地守住了战线,没让饺子皮被捅破。等到德军坦克开到加莱港的时候,又碰到了英军仓促集结起来的援军。
在西线战场发生巨变之后,英国紧急调动了两个师的援军,在多佛尔刚集结后,用轮船运到加莱港。但是因为太过匆忙,英军的增援部队非常混乱,很多士兵没有能够拿到武器,只能用步枪和德军搏斗。
好在德军因为进军速度太快,也出现了混乱和缺少油料的问题,这才给了英军以喘息之机。英军的装甲团派出了一支侦察部队向着东边搜索前进,期望跟敦刻尔克的英军联系上。
德军已经赢了95%,只要再拿下加莱港,就能将超过130个师的英法联军给做成大饺子。因为谢协约国控制了比利时境内港口的缘故,德军没办法将这么多敌人全部歼灭,必然会有一些人逃走,但是能歼灭其大部,并缴获大炮坦克机枪就行。
比利时境内的港口没办法维持一百多万人的补给,虽然可以将军队给撤走,至于武器装备,那就只能扔掉了。
成千上万门大炮不是一时半会就能生产出来的,堆积在前线的炮弹、食物、被服等物资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生产出来的。只要占领了加莱港,德军就有可能完成绝杀,实现绝地大翻盘。
反之,只要加莱港还在英军的手里,在比利时境内的英法联军就能源源不断地撤回法国,继续跟德军作战。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命运,就决定于加莱港这么一个方圆不过数里的地方的归属。
在德军和英法联军紧张地调兵遣将的时候,两大阵营间的空军先一步爆发了激烈的战斗。为了争夺制空权,协约国的空军和同盟国的空军在空中连番大战。
在德军朝着加莱港狂奔的这段时间,每天都要爆发好几次大空战。以往的天之骄子们也变成了战场上的消耗品,双翼飞机和单翼飞机成打的被击落。
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一个小时内就有超过一百架战斗机和轰炸机被击毁。大名鼎鼎的“红男爵”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在服用了兴奋剂后里连续出动,两天内打下了7架战斗机和三架轰炸机,但是他自己也被敌机击落,直接命丧当场,尸体随着飞机一起坠落在法国的大地上。
第六百七十二章 攻坚
在加莱港以西的地方,英国向东南方向派出的侦察队返回了科凯勒,除了一辆掉队的侦察车与隶属于第1装甲师的小股德军遭遇之外,这些英国侦查兵并没有观察到德国方面大规模调动的迹象。
而此时德国的精锐装甲集团,实际上已经开始朝着各自的目标区域机动了,殷俊的侦查兵只不过是与当时位于侦查路线附近的德国装甲部队擦肩而过而已,这些侦察兵在观察到因交战而引燃且空空如也的市镇之后,在主观上认为附近道路上的战斗已经结束。
而因掉队与小股德军遭遇的侦察车,更是由于幸运的在己方后勤运输部队的帮助下,击退了追击的小股德军,向第英军装甲团的指挥官提供了附近并没有德军主力的错误情报。
于是英军指挥官下令让装甲团前往敦刻尔克,然而德国人在就在通往圣奥莫的道路上部署了一支拥有坦克和反坦克炮的后卫部队。
英军装甲部队正好撞到了反坦克炮的面前,在经过一番交战后,英军冲破了德军的阻拦,可是却损失了12辆坦克,这支装甲部队几乎失去了战斗力。
像这样的小规模交战在加莱港附近发生了很多次,虽然战斗规模不大,但是战况却十分惨烈。英军和德军都是伤亡惨重,交战部队伤亡超过五成的情况比比皆是。
德军指挥官根本就没讲这些放完刚在心上,世界大战已经进入到第五个年头,战场上的伤亡都是以是百万来计算了,区区数百上千人的死伤甚至不能引起任何情感上德邦欧东。
只要一直能有补充,军队就能一直打下去。
在发现加莱港有数万守军之后,德军坦克部队并没有发起强攻,德国国内生产坦克的速度很慢,从【人革联】购买坦克也要等上一两个月。宝贵的装甲部队不应该消耗在对港口城市的进攻中。在之前的战斗中,德军的坦克已经损失了将近一半,再损失下去,德军的战车组要全部变成步兵了。
11月
7日,围攻加莱城的德国动用一个装甲团和一个步兵团,在火炮的掩护之下,占领了加莱西郊可以俯瞰加莱城的科凯勒高地。另外一个德军步兵团也到达了加莱城的南部地区。
当防守加莱港的英军最高军事指挥官,连同一个团的兵力到达加莱港的时候,德国人已经完成了对这座港口城市的包围。英军派出了一个步兵营防御加莱东部地区,一个步兵营进驻加莱西侧,而剩下的一个步兵营和反坦克炮,则被部署在港口的外围阵地之上。
几乎在德国坦克集团的主力部队占领科凯勒高地的同时,英军指挥官又接到了大英帝国陆军部发来的一条优先级最高的命令,要求加莱港的部队火速的将3.5万份补给物资送往敦刻尔克。
补给线被切断后,在比利时境内的英法联军很快就陷入到了饥饿之中,并且缺乏炮弹和机枪子弹。
不管是英法联军,还是的一支路军,强大的战斗力都需要后勤补给支持。战斗力越强,对补给的要求越高。
防守加莱港的英军不得不从本就捉襟见肘的防御线上抽调人力来完成命令,但运送物资的车队还未完成集结,就遭到了科凯勒高地上德国军队的猛烈炮击。8日凌晨4时,借助夜幕完成集结的运输车队出发了,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德国人的装甲部队已经攻陷了格拉沃利讷,切断了加莱与敦刻尔克之间的联系。
而这支车队,在加莱以东8公里处,就遇到了德国人所设立的第一处障碍物,等到车队小心翼翼绕过这些障碍物的时候,天已经放亮了,为了避免包围,运输车队无奈返回了加莱城。而加莱惨烈的围城战,也在1915年的11月8日正式打响。
11月8日拂晓,德国人用猛烈地炮火撕裂了加莱港的晨雾,熊熊的大火和狰狞的浓烟,刹那间笼罩了摇摇欲坠的孤城。此轮凶猛的炮击,摧毁了城内的大量建筑和设施。
部署在城外的反坦克炮并没有起到多少作用,德军步兵在付出了四百多人的伤亡后,将英军赶回了城内。德军的105mm轻型榴弹炮和150mm重型榴弹炮在战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英军手中并没有多少大炮可供使用,仅有的几辆坦克在战斗中都损失了。
除却重型武器的损失和弹药极度缺乏的困境,城内守军所面临的另外一个巨大问题就是饮用水的供应了,当输送饮水的管线被炸毁之后,苦苦坚持的英军就只能在废弃的水井之中汲取饮用水了。
好在天气虽然寒冷,已经开始下雪了,但是井水并未冻结。也有一些英军士兵在干渴之下不得不抓起冰雪解渴,但这并不是一个好主意,容易神兵不说,还会造成身体的负担。
雪花是液态水的一种凝结状态,里面含有大量的冷空气和杂质。一大坨雪化成的雪水只有一点点,而且雪花中含有的水分只有10%,其他90%都是冷空气和杂质。也就是说一刻不停吃下1升的雪,才能得到100克的水。而且雪本身很冷,吃下去会让身体损失宝贵的热量。
但是到了危急的时刻,饮鸩止渴也是顾不得了。
德军的进攻没有一刻停歇,在使用猛烈炮火对加莱城实施密集轰击的同时,围攻加莱城的德国指挥官还数次向城内派出了劝降的使节,但他得到的却是“不,大英帝国陆军的职责就是要打的与德国陆军一样出色”的回复。
英军指挥官英雄气概极大的鼓舞了坚守加莱英军的士气,至8日中午,英军士兵已经击退了德国人数轮冲击,然而,意志终究还是难以抵御汹涌的铁血狂潮,德军步兵在炮兵的支援下,不断地蚕食加莱港的外围建筑。
英军已经失去了所有的坦克,并且缺重炮,没办法跟德军的炮兵对轰。德军在压制住了城内的重火力后,步兵的进攻极为凶猛,战斗工兵旅装备了不少的14式轻机枪和冲锋枪,还有喷火器和大口迫击炮,在城市巷战中占据了很大的优势。
要是遇到了啃不下来的坚固据点,德军就会呼叫重炮支援,将建筑连同里面的守军一起炸成齑粉。
第六百七十三章 尘埃
“........世界的命运决定于加莱,无畏的英国士兵给与了德国侵略者以迎头痛击..........”——《泰晤士报》
“........我军势如破竹,即将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在此紧要关头,全国上下..........”——《柏林日报》
早上来到办公室后,林永昌照例的先看报纸,协约国一方的报纸上说英法美联军消灭了多少敌人,但是只要往地图上一看,就会发觉不对劲。赢着赢着,怎么德军都杀到加莱港了?
德国的报纸也好不到哪里去,通篇都是在宣扬德意志陆军天下无敌之类的,对阿拉斯和加莱战事的惨烈没有怎么提及,即便是提到伤亡情况,也是着重描
写协约国那边的,对同盟国这边的则是一笔带过。
睁眼说瞎话,指鹿为马,将黑的说成白的,将白的说成黑的,这是媒体的的基本操作,倒也不用太过于惊讶。有良心的记者是有的,但是,作为某些势力喉舌才是媒体的本职工作。
不过,即便是谎言,也能从报纸上得到很有有用的信息。比如说,现在发生在西欧的战事,报纸上写的东西未必可信,但只要看交战的地点,就能得到很多有用的信息。不过这些信息也不一定准确,说不定是人家故意放出来的。
之前德军的右翼一直撤退,从法国东北部撤到了比利时,又从比利时撤退到了靠近德国的边境线上,所有人都能看得到协约国占据了上风。
谁能想得到情况忽然翻过来了呢?
林永昌是想到了的,他跟鲁登道夫交流过了,知道德军是在用“退后决战”的战术,通过不断的后撤消耗敌人的进攻势能,等到敌军师老兵疲,然后再发起反击。
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德军的反击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看着德军的进攻路线,林永昌甚至有种二德子变成了三德子的错觉。
德军的新战术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但是到底能不能完成包围还不好说。德军将英法美联军劈成了两半,一边是战斗力较强的英法联军,身处比利时,缺乏补给;另一边是美军,拥有大量的补给,但是战斗力一般,而且缺乏战斗经验。
对德军来说,他们拥有了战争爆发以来最好的局势,但是这种优势是有时效性的,一旦协约国军队从混乱中回复过来,德军就将面临两面夹击的危险。
其实现在德军就已经被两面夹击了,只是德军投入了太多的兵力和技术装备,反过来将英法联军和美军给压制住了。
对着地图分析了十几分钟,林永昌的出的结论是:德军优势很大,但也存在局势再次被翻过来的危险。成败胜负就在几天之内。两三天内,一切都将尘埃落定。
要是德军没能拿下加莱,那么联盟就要准备应对协约国方面的围追堵截。墨西哥、澳洲、波兰和东南亚等地方都有可能变成战场。
反过来,要是德军在两三天内攻下了加莱,逼迫法国退出了战争,那也只是缓了一口气,同盟国依旧处于劣势。
美国为这场战场投入了太多钱,光是给协约国的贷款就超过了120亿美元,这年头,一盎司黄金才27美元,120亿美元能换上万吨黄金。这么大一笔钱,就算是法国投降了夜袭群:陆玖四玖,③陆壹叁⑤,美国人也会咬牙继续打下去。
所以,为了让德军打得更顺手,联盟将刚生产出来的新式装备都卖给了德国政府,包括200辆坦克和1000架战斗机。除此之外,还运了大量的汽油、柴油和高标号航空燃油到德国。
因为德国已经拿不出来黄金白银付账了,联盟主动给德国提供了10亿人民币的贷款。这笔贷款是在德军突破了美军防线,接着又击溃了美军和英法联军的反击后,才发放给德国政府的。
德军打赢了才有贷款,要是没打赢,联盟只会作壁上观。
在比利时和法国北部的空战太过激烈,德军的空军在击落了大量协约国飞机的同时,自身也损失惨重,不光是有大量的飞行员阵亡,还损失了很多的新式战斗机。
协约国的飞机太多了,英美法三家加起来就有超过12000架飞机,是德国的两倍以上。这还是因为德国从联盟进口了大量飞机的缘故,要是没有联盟卖飞机给德国,欧洲上空就尽是协约国的飞机了。
11月9日中午,德军从三个方向再次对加莱城展开围攻,步兵在坦克的支援之下,很快的攻陷了加莱周边由法军驻防的若干炮台和阵地,而在加莱城的南部地区,得益于间谍的配合,使得德军顺利的占领了一些可供隐蔽的建筑物,并与城墙上的英国士兵展开激烈的对射。
伴随步兵进攻的坦克是德国人制造的重型坦克,重量超过了50吨,火力和防御都非常强,但是机动性和可靠性都很成问题,没办法编入到坦克师里面,只能配属给步兵。
猛烈的战斗一直持续到了10日凌晨4时。缺乏弹药的英国守军硬是顶住了德国的凶猛攻势,使得自己强大的对手一直未能跨入加莱城内。10日上午7时,德军前线指挥官向其上级提交的报告显示,该部队至少蒙受了三分之一的人员伤亡和二分之一的坦克损失。
就在大英帝国的陆军部队在加莱城与德国军队展开激斗的同时,英国人引以为傲的海军也及时的加入了战局,加莱港附近的6艘驱逐舰在向加莱港输送物资,撤退伤员的同时,还不忘用自己威力巨大的舰炮对岸上的目标进行射击。
舰炮的威力远胜于德军的坦克,给进攻的德军部队造成了很大的伤亡。为了配合陆军作战,提尔
皮兹伯爵命令公海舰队的主力战舰全部出港,准备跟大英皇家海军决一死战。
但是,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了。水兵们拒绝出战,在军官进行镇压后,水兵走上基尔街头游行示威,抗议海军当局,要求释放被捕者。游行示威随后发展为武装起义,水兵们解除了军官的武装,迅速占领了战略要地,控制了全城。工人也举行武装起义响应,并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到第二天日晚上,基尔及附近郊区都被起义者占领。
第六百七十四章 决定性的胜利
基尔港的水兵起义出乎了德国总参谋部的预料,但是仔细想想,好像也不应该奇怪。德国已经处在饥饿中很久了,去年冬天的时候冻死饿死了许多人。海军除了潜艇部队之外,水面舰队一直被封锁在港口里面,不敢出去跟答应皇家海军交战。不出去打仗,那补给自然要少一些。
八万水兵部队,大多是年轻的小伙子,天天吃不饱,饿得像是狼一样,搁谁身上都受不了。而且还不是一天两天,而是整整两年了,水兵们早就积累了无数的怒火。
如果说大家一起吃糠咽菜也就算了,偏偏那些出身于容克的军官们还能吃肉肠和罐头,还能喝红酒,水兵们一天就只有几片面包,经常是菜叶子都见不到一片。这真是让人忍不了。
从俄罗斯跑回德国的布尔什维克一直在暗地里做鼓动起义的事情,海军部又让他们要不畏牺牲,前往英吉利海峡去跟英国舰队作战,种种情况交织在一起,便爆发了基尔港水兵起义事件。
永无止境的世界大战耗尽了欧洲的元气,法国士兵早就爆发过兵变了,德国比法国坚持得更久,但也终于迎来了这一天。这没什么好奇怪的。
基尔港水兵起义后,鲁登道夫和陆军高层异常愤怒。“陆军阵亡超过了两百万人,受伤的数倍于此,至今仍然在为帝国的命运而战,公海舰队这两年来一直待在港口里无所事事,他们却发动了兵变!”
提尔皮兹伯爵因为此事被弄得非常难堪,面对陆军的惨烈伤亡,他没办法做出分辨,只是希望最高统帅部能够尽快解决基尔港的苏维埃政府,不要让革命的风潮蔓延到其他地方。
德国政府在将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等人送回俄国的时候,可曾想到革命会从俄国回流到德国来?只怕是没几个人能想到。
按照马克思的理论,无产阶级革命应当发生了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按照这个说法,革命成功的希望在德国,而不是贫穷而落后的俄国。
德国当局一边调兵镇压,一边进行了新闻管制,现在正是进攻加莱港的关键时刻,不能有任何不和谐的消息传出来,以免动摇军心。
同时,德国外交部长紧急会见了联盟大使,指责对方蓄意挑起兵变的行为。驻德大使非常惊讶,因为根本就没有这回事。联盟的战略是让同盟国多撑几天,要是能逼迫法国退出战争,使得世界大战继续拖下去,那就更好了。
不过,驻德大使很快就明白了对方的来意。
“联盟并没有做出损害贵我两国友谊的事情,这点请部长先生放心,但是联盟现在实在是没有能力对德国进行援助了。
因为战争的缘故,俄罗斯的工业和农业遭受了很大的破坏,联盟必须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用在恢复生产上面。”
不就是有枣没枣,先打三竿么?
这种小伎俩,大使见得多了。有种说法是德国人生性严谨,但并没有什么生来就怎么样的。德国人也是人,一样也有奸猾之辈。严谨什么的,都是这几十年来德国人自我吹嘘的结果。
因为没有殖民地的缘故,德国只能在其他方面下功夫。德意志的重工业发展得比英国更好,就要求整个社会都像精确的钟表一样准时。严谨是工业化社会的要求和结果,日耳曼蛮子有什么严谨可言?他们的传统可不是严谨。
德国外交部长见联盟大使不上当,只能换了一个说法,“德意志需要更多的贷款。”
“这件事不由我决定,而是由莫斯科和长安决定。我只能将德国的要求传递回去,但是结果如何,我不能做出保证。”
“难道大使先生就不能发挥一下影响吗?如果能够拿到新的贷款,我们会像上次一样做出表示的。”
“什么表示?”大使勃然变色,“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外交部长面露笑容,“秦,我并不是要威胁你,但是德意志和同盟国需要更多的贷款才能打赢这场该死的战争。我恳求你,向林主席解释清楚贷款对于德国的意义。”
在基尔港水兵起义的时候,德国陆军正在跟协约股军队血战。12日清晨5时,隆隆的炮声再次撕裂加莱城短暂的平静,为了尽快的拔掉这个已经坚守数日的孤城,德军除了使用炮兵部队对加莱城猛烈轰击之外,还调来了刚刚完成攻
占布洛涅的友军炮兵部队进行助攻。在火炮的嘶吼声中,德国步兵又一次在坦克的掩护之下,对加莱城守军所坚守的最后阵地进行猛攻。
守卫港口的英军坚守了数日,失去了最后一辆坦克,缺乏饮水,缺少弹药,所有士兵都有已经精疲力竭,再也支撑不下去了。
停在港口中的英军驱逐舰曾经给守军提供了猛烈的炮火支援,但是德军拖来了重型榴弹炮,炮弹落到了港口里面,造成了很大的伤亡。英国驱逐舰只能赶紧拉上伤兵撤退,甚至来不及将舰船上宝贵的武器弹药卸到岸上。
在大英皇家海军驶离加莱港后,德国人没有了顾虑,加大了进攻力度,逐步的突破了加莱守军最后的防线,并打散了守军有组织的抵抗。
到了下午4时,部分英国士兵已经收到了可以“自主抉择命运”的命令。1915年11月13日下午4点45分,加莱城彻底沦陷了。在此次战斗中,德军一共俘虏了2万名左右的协约国士兵,其中英国人大约有3000人至4000人之间,而剩余的人员则大多是“丧失斗志的法国军人”。
而根据英国方面公布的数据则表明,在参与此次守卫加莱的英国士兵中,最终完好无损回到英国本土的士兵的人数,仅仅只有30人。英国人在加莱的守军拖住德国整整4天的壮举高度的评价,声称英军在加莱和布洛涅的坚持是令人敬佩的,为协约国获得最后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丧事喜办,是英国,乃至于整个西方世界的传统。要是只看英国人的报纸,还以为英军在加莱港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决定性的胜利还是有的,但那是德军的胜利。
第六百七十五章 磨坊
德军终于攻克了加莱港,这个消息让德军高层放下心来。在总参谋部,其他人欢呼雀跃的时候,鲁登道夫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欧洲的战争总算是要结束了。
英国孤悬海外,美国与德国之间更是隔了一整个大西洋,德国海军本来就打不过大英皇家海军,现在还出现在了水兵造反的事情,没可能打败英美这两个国家。但法国总是没办法继续打下去了吧?
英军可以乘船撤回英格兰,法国人能跟着一起撤走吗?或许可以,但是肯定不会太多。
在西线战场上,法军是出力最多的,在四年多的战争中,法军战死了约131万人、伤残超过280万,战时生产和服务战争原因致使劳动人口损失约136万,法国伤亡总数超过500万,而法国人口不过四千万,法国损失了整整一代人(青壮年)。
现在法军有90个师被包围在了比利时,只要将这90个师吃掉,法国就只能投降。就算霞飞、福熙和贝当等人还想继续打下去,他们也没办法组建多少新部队。
德国已经打空了人力,法国也是一样。协约国一方的国家中,只有最后参战的美国人还有足够的人力,大英帝国在本土已经招不到合格的兵员了,不然丘吉尔也不会说出那句名言,“在死光最后一个印度人之前,大英帝国决不投降!”
德军在加莱取得了胜利,那么协约国在加莱就是遭受了可耻的失败。美军叫嚣着要用舰炮将加莱成从地球上抹去,德国人毫不在意,他们不是要这个港口,而是要让协约国没法使用。
虽然占领了加莱,但是德军的损失也极为惨重,用来突破战壕的那些50吨级别的重型坦克损失殆尽,只剩下了一号坦克、二号坦克,以及他们的改进型号还有一些能继续使用。
德军的坦克保有量已经下降到了不足三百辆,但是这已经足够了。在夺取了加莱港之后,德军堵上了最后一处缺口,包围圈中有一百多万英法联军,现在全部陷入了缺少弹药补给和食物的境地。
上一篇:海贼王:全员女团,觉醒青龙果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