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风兮破地
港英当局对罢工进行了镇压,香港英军袭击了罢工的工人,制造了“沙田惨案”。
第七百二十九章 谈判
“.........英国人的经济状况不容乐观,表面上,英国的经济重新步入了正轨,但是今年以来的工人运动比去年要频繁得多.........”
“这么说,英国经济下行的情况是真的?”
“不对吧?不是说全球的经济已经复苏了吗?”
“不能用联盟的情况去套其他国家,英国的财政收入是恢复了,但是英国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却降低了。”
“砰砰砰!”
林永昌敲了敲桌子,“现在要做的事情不是搞清楚英国人的财政收入和经济状况,而是要拿出对沙田惨案的解决方案。”
光线照在了林永昌的身上,给他蒙上了一层灿烂的金光。其他人做出专注倾听的神情,林永昌朝左右两边看了看,“外交部对这件事是什么意见?”
唐绍仪站了起来,说道:“外交部的意见是向英国政府提出抗议.......”
“哈,又是抗议!”
角落里传来嗤笑的声音,林永昌往那边瞟了一眼,军委的同志们立刻就安静。“唐绍仪同志,你请继续说。”
“........除了抗议外,还需要立刻组建调查团,对沙田事件进行调查。”
唐绍仪说了不少,主要就这么几点:一,港英当局必须交出凶手;二,港英政府必须对受害群众做出赔偿;三,为了防止以后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联盟会派兵进驻香港,以保护联盟人民的利益。
林永昌对外交部的方案大体上是满意的,具体的条款还需要修改一下。不过也有不少同志认为这是收复香港的大好机会,接着“沙田事件”的由头,直接派兵过去,难道港英政府的那点部队还敢反抗不成?
联盟南海舰队的实力可比英国的远东舰队强多了,就算是打起来,也能保证在短时间内不会吃亏。
林永昌否决了现在收回香港的提议,“还是按照外交部的办法来,唐绍仪同志,你们外交部要负责和英国的谈判工作,并且要尽快拿出成果。”
“是,我们一定会努力的。”
唐绍仪顿了顿,然后说道:“为了加快谈判的进度,我建议最好还是让海军和陆军的同志做好准备。”
“嗯?做什么准备?”
“做好一旦谈不拢,就立刻用武力驱逐英国人的准备!”
与会众人都一起看向唐绍仪,角落里面又响起了嗡嗡嗡的声响。林永昌赞许道:“这个建议很好,就这么做!”
港英政府一开始是很傲慢的,拒绝和联盟就“沙田事件”进行谈判,甚至在联盟方动员了部队之后依旧不当回事。有天下无敌的大英皇家海军在,联盟真的敢动手吗?
众所周知,联盟正是在进行“二五计划”的关键时候,所有的资源都被用在了国内建设上。而且吧,只不过是打死了几个工人,这又算是什么呢?
但是联盟对“沙田事件”的反应超过了港英政府的预料。除了在一河之隔外的地方架起了机枪和大炮之外,还调来了一支舰队。见到联盟像是要来真的,港英政府这才着急了起来。
大英皇家海军是很厉害,可是战舰被部署在全世界各地。这个世界中德国公海舰队没有自沉,依旧是大英皇家海军最大的威胁之一。德国海军的潜艇部队给英伦三岛带去了饥饿,但公海舰队才是大英皇家海军最大的敌人。
英国海军的大部分主力舰都要用来看着公海舰队,
还有美国海军,部署在东亚的只有几艘老式的战列舰,港英政府所能指挥的战舰中,最强的是一条重巡,完全没办法跟联盟的超无畏战列舰对抗。
在超无畏战列见面前,重巡只有被轰成渣的份。
在皇家海军的主力舰队赶过来之前,港英政府的那支小舰队起不到任何作用。
“那些中国人想干什么?难道真的要跟大英帝国开战吗?”
“应该不是,但.......也说不定。”
“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联盟不是在和帝国联合研究新型驱逐舰吗?怎么会.........”
因为联盟架设起了大炮,并且调来了坦克和战舰的缘故,港英政府陷入了慌乱之中。包头的阿三和白人军官们码起了沙袋,拉起了铁丝网,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那些东西是没什么用的。
不说超无畏舰上那可怕的15英寸大炮,就是150 榴弹炮港英政府也扛不住啊,而且对面还有坦克。
电话铃声响起,香港总督气急败坏地质问联盟的工作人员,“你们到底想要干什么?”
“我们要的是公平和正义!”
“啊?”
总督先是惊愕,随即涨红了脸,“那也用不着把战列舰开过来!”
战列舰的出动是要消耗大量燃油的,出动一支舰队,哪怕是小型舰队,动辄就要花去几十万英镑。总督很是委屈,不就是杀了几个工人吗?有必要这么大公干戈?
联盟封锁了进入香港的通道,切断了香港的补给,很快,香港就陷入到了饥饿之中。一些从英国本土过来的人对此非常熟悉,之前的战争中,英国本土的人饱尝了被封锁的痛苦。
大量的联盟工人离开了这座孤岛,这使得香港的情况进一步的恶化。街道上的垃圾没人清理了,市区内到处飘荡着屎尿的气味,香港正在逐步变成“臭港”。
正在和联盟进行谈判的英国外交人员对此提出了抗议,认为这是不符合国际惯例的,“.......贵国应当立刻解除封锁,并恢复香港的秩序!”
联盟的使者彬彬有礼地回应,“等谈判结束,封锁自然就会解除了。”
“那你们倒是谈啊!”
“我国的要求都已经写在了备忘录中,具体的条款可以详谈,但是主体框架不可更改。”
“..........”,英国外交官觉得自己受到了羞辱,觉得大英帝国受到了羞辱,“这不是谈判,这是最后通牒!”
“不,这就是谈判。”
“...........”
英国政府拒绝了港英政府将主力舰队调往远东的要求,并对发生在远东的事情做出了指示,该赔偿的赔偿,该道歉的道歉。至于联盟想要在香港驻军,也可以同意。在整个南洋都是联盟地盘的情况下,香港的地位没那么重要。
第七百三十章 印度大起义
“沙田事件”被讯速地解决了,受害者家属得到了赔偿,港英政府出面道歉,并且推了几个人出来当凶手,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虽然有些人说生命无价,人命关天,但实际上,生命是有价格的。人的生命不但同样有价格,而且还分出了三六九等。大城市的人命要贵一些,农村及其他偏远地区的人命就要便宜一些。
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就连林永昌也改变不了。他所能做的,不过是让事情更公平,却也做不到完全的公平。
事情解决了,联盟和英国之间剑拔弩张的局面得到了缓解。实际上,英国就没想过要跟联盟在香港发生冲突。港督最主要的责任是帮大英帝国赚钱,而不是跟世界第一工业国打仗。
联盟中央对英国的分析是对的,大英帝国看起来是经济复苏了,但是问题依旧很多,甚至可以说,英国的内部矛盾更加严重了,劳动者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冲突变得越来越多,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出现大的动乱。
世界大战让英国损失惨重,战死沙场的大多是贫民百姓,但是那些豪门贵族也付出了极大的伤亡,很多传承久远的名门在战争中绝后了。统治阶级的力量被削弱了很多,无产阶级虽然付出的代价更大,但是因为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英国政府的压迫,反倒使得劳动者的力量变得更强大了。
跟战前的局势不一样的是,被压迫者中充斥着大量的退伍军人,那些人都是经受过训练的,还有一定的战斗经验。只要几十个人组织起来,寻常的警察就不是他们的对手。
按照收集到的情报来看,因为未能在世界大战中取胜的原因,英国各阶层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无法弥合的地步,很有可能在几年内爆发一场大的动乱。
情报部门给中央的建议是可以做这方面的准备,要是英国真的陷入动乱了,应当第一时间介入。只要英国的动乱时间够长,联盟就有可能兵不
血刃地........这有点过了,但可以用非常小的代价解放整个东南亚。国民法国在东南亚也还有一小块地盘,但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或者可以主动做一些事情,让英国内部的矛盾激化,以便火中取栗。
林永昌不同意主动介入,联盟跟其美国不一样,不需要到处拱火,只要不断地发展就行。不过联盟也不是什么都不做,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还是做了一些准备。
毕竟,英国佬搞的“帝国特惠制”实在是太令人讨厌了。
联盟只是做了准备,并没有指望英国真的会自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能将胜利的希望放在敌人的愚蠢上。
英国的本土并没有在短时间内出现大的动乱,反而是在印度爆发了大起义。但是仔细想想,这也是在意料之中。
印度是大英帝国皇冠上的明珠,是英国最大的海外殖民地。英国想要回血,就得趴在印度的身上使劲地吸血。印度爆发起义不是一次两次了,大的动乱是隔三差五地来上一回,小的动乱几乎年年都有。
之前英国政府曾许诺,只要印度帮助帝国打赢了世界大战,就会让印度自治。现在世界大战结束了,英国宣称协约国取得了胜利(实际并没有),可是并又有让印度自治,反而加大了对印度的镇压力度和剥削力度。
那么,再爆发一场席卷印度的大起义也是应有之意。
在听说印度又爆发了大起义之后,联盟再次召开了内部会议,讨论该如何应对印度的局势。现在正是“二五计划”的紧要关头,联盟是不可能动员上百万部队杀到印度去的。而且澳洲的的铁矿是联盟的弱点之一,除非是打算暂时放弃澳洲的铁矿石,否则联盟不会和英国进行正面的对抗。
不进行正面的对抗,那能不能进行暗中的,迂回的对抗呢?比如说,给印度人提供一些武器。联盟可以走阿富汗方向,将武器输入到印度。因为欧亚铁路已经贯通的缘故,联盟可以对中亚和阿富汗施加更多的影响,顺带着也能影响到印度。
丘吉尔曾经说过,“除非是死掉了最后一个印度人,否则大英帝国决不投降”,由此可见,印度不光是英国的重要赋税来源地,也是英国的后备兵源地。
对印度动手,哪怕只是提供一些轻武器,就能对英国造成沉重的打击。
“英国政府在联盟的边疆地区搞了不少少小动作,我们有必要回敬一下。”
有同志这么说,也有人对援助印度能起到的作用持有怀疑态度。英国陆军在世界大战中打的很不错,虽然最后在比利时被包了个大饺子,但是全世界都公认英国陆军是很有战斗力,绝不是印度人所能抗衡的。
这几百年来,印度爆发的大起义没有十次也有八次了,每次都是被英军讯速地镇压了下去。给印度人提供武器,是不是相当于将钱拿去打水漂了?
“可以将那些杂牌武器和过时的武器送给印度起义军,要是印度起义军表现得好,就再提供更多的装备。要是他们表现的不好,那就算了。”
在世界大战期间,联盟生产了大量的武器装备。数以百万计的轻武器被储存在各大军区和各地的战备仓库里面。要是印度起义军有一点点可取之处,哪怕他们表现得跟KMT一样糟糕,那也值得给他们十几万条步枪。
印度人的战斗力是比较差,但是有很多人是参加过世界大战的,多多少少有一些战斗力。虽然最终可能还是打不过英军,能给英国多造成一些经济损失就好。很多时候,军事问题最后都会发现是经济问题。
经过讨论,联盟中央决定先给印度提供几千条步枪和一些子弹试试水。然后又有同志建议在阿富汗建立根据地,以便进行下一步的行动。
这当然被林永昌拒绝了,倒不是他对“帝国坟场”产生了畏惧,而是因为联盟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做。
第七百三十一章 圣雄
联盟通过阿富汗向印度起义军输送了一些武器弹药,过程比想象中的艰难。虽然联盟在阿富汗的独立过程中出了很大的力气,但是这并不能让阿富汗对联盟俯首帖耳。
打完了世界大战的英军在阿富汗跟当地的部落武装打了两年的时间,最终受不了无休止的消耗而撤兵了。在英国人从阿富汗撤军后,阿富汗地方上的强大部落拥有相对来说比较强大的武装力量。在阿富汗那种到处是山地的地方,打游击战不要太容易。
自从那之后,阿富汗就处在一个名义上统一,实际上四分五裂的状夜袭群:⑥九④玖,③陆①叁伍态。这里只有两三千万人口,却有着超过20个民族,阿富汗中央的实力不足以压制地方上的部落武装,不乱才会让人觉得奇怪。
联盟的运输队从阿富汗经过,要跟途中碰到的各个部落打好关系,有的时候那些
阿富汗军阀甚至还会找运输队勒索过路费。
【人类革新联盟】有超过两百万常备军,但是在阿富汗的山区也只能掏钱,或者是用其他物资当做是过路费。这不能不让人感到憋屈,但总不能为了那么点过路费就派遣几十万大军去阿富汗打仗吧?
阿富汗有什么?那地方除了能养羊和种点小麦稗子外,什么都没有。那些山里面是有不少的矿石,要是能开采出来,并且能够运出去的话,能值不少钱。
问题就在这里,阿富汗没有铁路,没有工厂,想要得到收益就要先往里面投入几十亿搞建设,有那么多钱,在条件更好的地方投资不行吗?非得要跑阿富汗去投资?
在崇山峻岭间修铁路的难度系数是最大的那种,需要投入的资金也大得惊人。别的不说,在山体中开凿隧道是修铁路过程中最困难的事情之一。
即便联盟造出水平很高的盾构机,但是开凿隧道依旧很困难,而且很多地方是没办法使用盾构机的。
【人革联】对印度大起义的态度是少量援助,静观其变,联盟还是发展政国家,就不要对什么事情都想插一脚。不过世界的发展史动态的。现在的联盟已经太强大了,就算是继续自称“发展中国家”,也有很多人不相信。
比如说印度人苏巴斯*钱德拉*鲍斯,就认为印度想要获得独立,就得向联盟学习。从剑桥大学毕业后,钱德拉*鲍斯曾经追随过甘地一段时间,但是他很快就认识到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拯救不了印度,不经过流血牺牲,印度人是没办法赶走英国佬的。
随后,钱德拉*鲍斯就转而开始学习林永昌思想,并在印度再次爆发了大起义之后,带着几名志同道合的同志前往长安,寻求联盟的帮助。
钱德拉*鲍斯在前往长安的途中见到了跟印度截然不同的景象,长安的恢弘也超出了他的想象。在此之前,他一直认为伦敦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虽然他憎恨英国人,但是并不否认英国取得的成就,
然而,从火车的窗口远远地看到长安城的时候,固有的印象就被打破了。长安不仅是气势恢宏,而且有着伦敦所没有的魅力。这座现代化的城市有着宽阔的街道和便利的交通,道路两旁有着成排的绿荫,除了中央公园之外,在每个城区都有供市民散步的绿植地。
长安城中没有贫民窟,没有灰蒙蒙的雾气,也没有不时从天上落下的酸雨。因为从一开始就注重了环境保护的缘故,长安的生活环境比伦敦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在长安待了两天之后,钱德拉*鲍斯和他的同伴就明白了这一点。
商店的橱窗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商品,大街上往来奔行的汽车很多,钱德拉*鲍斯认为光是这座城市里的汽车就超过了印度汽车的总和。
很多来过长安的美国人都会将这座城市和纽约相提并论,但也有不少人认为长安比纽约更能称得上“伟大”这个称谓。
当然,长安也是有不好的地方,这里的什么东西都很贵,而且规矩特别多,动不动就会有带着红袖章的大爷大妈过来开罚款,这让自由散漫惯了的印度人非常的不习惯。
钱德拉*鲍斯在长安没有什么熟人,他找到宾馆住下后,在大街上随便拉人询问,找到了街道居委会,直截了当地说明了来意。
居委会的大妈先是愕然,但是大妈也不知道该怎么跟中央的部委联系。看着手中拿着《林永昌思想》的外国佬,居委会大妈认为他们应该不是坏人,于是就领着这伙印度人去了当地的派出所。然后这么一层层的上报,最终惊动了外交部,这才派人跟钱德拉*鲍斯他们联系上了。
钱德拉*鲍斯说明了身份和来以后,提出想要面见林主席。外交部的同志当然不能随便将人领到林主席的跟前去,他们需要先对这些印度人的身份内进行核查,然后写报告。要是主席办公室那边同意了跟钱德拉*鲍斯见面,才会安排合适的时间。
“林主席什么时候能见我?”
“不知道。有可能很快,也有可能.........”
钱德拉*鲍斯追问道:“也有可能什么?”
“也有可能不会见你们。主席工作很忙,现在不一定在长安,即便是回到了长安,也不一定会见你们。”
【人革联】的有关部门给钱德拉*鲍斯等人安排了新的住宿地方,将这件事的痕迹给掩盖了下去。长安是有英国大使馆的,而众所周知,大使馆的工作人员都是公开的间谍,有收集情报的职责。
联盟或许会给印度提供大量的援助,或许不会,不管还是抑或不是,最好都不要让英国人知道。
相关的报告很快送到了主席办公室,林永昌在看到报告后,让秘书拿来了更详细的汇报,对钱德拉*鲍斯等人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林永昌不大瞧得上所谓的“圣
雄甘地”,但是钱德拉*鲍斯声称自己和同伴组建了印度人民党,还能够大量背诵《林永昌思想》中的段落。这不能不让林永昌产生兴趣。
第七百三十二章 感伤
林永昌知道各国都有一些对林永昌思想和林永昌主义感兴趣的人,因此他并不对钱德拉*鲍斯的信仰感到奇怪。不管钱德拉*鲍斯是真的相信“人民路线”,亦或只是投机者,那都不重要,只要这些印度人肯回老家去推广林永昌主义就行。
上一篇:海贼王:全员女团,觉醒青龙果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