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日不落 第25章

作者:风兮破地

  “轰!”

  “射击!”

  “趴下!”

  “上屋顶!”

  一个甲种团展开后,在数倍的肉搏兵种配合下,很快就将战线推到了金华桥附近,又在对射中将日军杀的血流成河。这让在数里外观战的林永昌若有所思:1900的王师战斗力很渣,1900年的日本鬼子也完全不能跟35年后的日本鬼子相提并论。

  看着金华桥那边的日军士兵像是麦子一样地倒下,林永昌大手一挥,“那边的机枪阵地向左移动50米!”

  日军属性:

  【将领:岸本鹿太郎——火力3,冲击1,机动2,围城0】

  【士气:10.18;训练度:110%;职业度:69%;陆军传统:57%;战术:4.3】

  第八十七章 白刃冲锋

  第五师团是训练有素的,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又补了上来。始终维持着整齐的队列。但是越是训练有素,在机枪的交叉火力面前就死的越快。要不是林永昌手上子弹不够多,光靠着机枪就能把这帮小日本给全部突突了。

  义军使用的火炮虽然不够先进,打炮的速度很慢,射击的精度有点问题,可是大炮就是大炮,威力绝对够强够劲。那些架退炮被拖到了战线上面,跟日本人对轰了一轮又一轮,不时有橘黄色的火团升腾而起。弹片和砖石碎屑横飞,两边的士兵都是死伤惨重。

  但是因为义军这边的采用的是散兵队形,所以日军的伤亡更加惨烈。在金华桥的另一边,地面上到处都是鲜血和残破的尸体,还有不计其数的日军伤员躺在血泊中惨叫。不管是被机枪子弹打中,还是被全威力步枪弹击中,就算不死,也会失去了战斗力。

  “杀给给!”

  “哒哒哒!”

  “啊!”

  “妈妈!”

  再怎么训练有素的士兵,被打断了手脚,躺在尸山血海中,也会变得怯弱起来。不少日本士兵在惨痛中呼喊着妈妈,尸体和伤员身体中流出的鲜血越来越多,将地面染成了昏红的颜色。一些凹陷出,鲜血汇聚在了一起,变成了一个个的小水洼。

  一个个日军步兵小队奔了过来,沿着河岸展开,跟对面的敌人互相射击。死伤了五六百人后,日军狂热的士气肉眼可见的

  衰落下去。那些军曹和曹长愤怒地大声训斥,让士兵们从地上爬起来,“不要丢了大日本帝国的脸!”

  “挺起胸膛,那不过是子弹!”

  “拿出武士道的精神!”

  二等兵小栗旬觉得自己的肋骨都要被踢断了,他忍着剧痛从地上爬了起来。子弹“嗖嗖嗖”地作响,像是从耳边飞过去的一样。“砰!”右前方的一个同袍浑身一震,摔倒在地上。小栗旬偷眼瞧去,森礼的脑袋上开了一个大口子,红色的鲜血和白色的脑浆搅合在了一起,正从被打碎的头颅里面流了出来。

  “轰!”

  炮弹在仁慈堂的侧面上爆炸,墙壁被轰碎了一面。热风远远地传来,小栗旬的裤子也跟着变得热了起来,又热又湿。边上又有好几名同伴被子弹打死,极度的恐惧之下,他忘却了对军官和前辈的恐惧,又趴了下去。

  “八嘎!”

  军曹愤怒地将小栗旬从地上拽了起来,伸手就是几个大嘴巴子,“八嘎呀路!你这个......”

  “砰!”

  军曹的脑袋在小栗旬的眼前爆裂开来,脑浆和鲜血喷了他一脸。“啊啊啊啊啊!”年轻的广岛男子流着眼泪,嚎叫着扑倒在地上,用手中的村田步枪向河流的另一边疯狂地射击,甚至没有注意到枪膛中已经没有了子弹。

  勇敢的军官们被子弹打得千疮百孔。对面的敌人不讲武德,还会专门挑军官进行攻击,日军的士官和军官损失惨重,很快就没有足够的人手去让士兵们“勇敢起来”了。现在战争是在火力的地狱中展开的,保定军校里面这样说,但是日军很显然还没有领悟到这个道理。

  在甲午战争的时候,日军和官兵对射一点都不落下风,还经常用白刃冲锋获取胜利。在发现对射被打得大败亏输后,赶来的岸本鹿太郎喝令麾下的士兵发起刺刀冲锋。这位步兵第11联队的联队长带来了整整一个步兵中队,新来的这个中队见到满地的伤员和尸体,不免有些慌乱,但是在岸本鹿太郎下令后,还是立刻就挺起了刺刀,冲上了金华桥。

  两边的士兵都趴在地上射击,义军这边的火力也弱了很多,只有炮兵还在一发发地开炮。日军生力军开始冲锋后,大桥这边的义军立刻将格林快炮和重机枪给推了出来,对着大桥上开火。

  “哒哒哒哒!”

  几挺重机枪被推了出来,火舌像是鞭子一样,来回抽打桥上的日军士兵,大蓬大蓬的血花溅射开来。这个中队的日军步兵冲过金华桥后,已经伤亡了一半,接着就落到了几倍数量的义军士兵中。

  使用长枪和大刀的肉搏兵种跟日军混战在一起,很快就分出了胜负。在没有防具的时候,白刃战的交换比一般在1:1左右。日军第五师下辖的步兵第11联队虽然训练有素,但是他们的人数太少了,在给予了义军士兵以同等数量的杀伤后,全部被砍死在了大桥的这一边。

  杀光了冲过来的日军士兵后,义军踩着敌人的尸体冲上了大桥,顶着枪林弹雨冲过去的士兵落到了跟之前日军一样的处境,上百人在大桥边上陷入到苦战中,不到一刻钟就死伤殆尽。

  双方都没有能力彻底压下对方,谁发起冲锋谁倒霉,又重新回到了对射的情况。在金华桥这里爆发了激战的时候,红桥,三岔河等地方也展开了惨烈的战斗。朝廷在白河的南北两岸修建了威,镇,海,门,高,五座大炮台,还有二十多座小炮台,再加上白河口的大沽炮台,将天津城变成了一座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塞,如果城墙没被拆掉的话。

  如果城墙没有被拆掉,如果城中有足够的兵力,林永昌即便将五万大军全部用枪炮武装起来,也不能在短时间内攻破天津。

  但是没有那么多的如果。城里的守军数量不够,城外的炮台中也没有足够的兵力。林永昌是开了外挂的,天津城中的敌军数量和配置看的是清清楚楚,所以能够做出针对性的布置,一动手就将天津城中的敌人给分割开来,在每一出战场上都能集中器数倍的兵力和技术兵器。

  金华桥那边的日军挡住了义军的攻势,但是红桥和其他方向就没能挡的住了。白河南北两岸的二三十个炮台在开战后的两个时辰内陆续沦陷,只有大沽炮台还在坚守。一伙日军士兵驻扎在里面,被义军士兵挡在了战场外面,他们过不来,林永昌就不去管他们了。

  反正大沽口要塞是海防要塞,那些沉重的大炮都是对着海面上的,对陆地上的敌人没有任何的办法。林大帅又没有海军,炮台里面剩下的几门要塞炮也带不走,就先放在一边吧。

  第八十八章 天津

  英国佬在天津设立租界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了,这里遍布着教堂,洋楼,仓库等金现代化的建筑。那些水泥砖头堆砌的各种建筑物就是最好的掩体,大炮直瞄射击也不一定能轰跨。即便是轰碎了

  墙壁,也只是让环境变得更加复杂。

  义军士兵需要跟日军一栋建筑一栋建筑地反复争夺,好在这年头大家都还在用单打一,日军就算是躲在屋子里面放冷枪,最多也就能开两枪,然后就会被愤怒得的义军砍死。城市里面的巷战很血腥,交战双方都没有自动火力,机枪也不多,两边的步枪也都很糟糕,基本上是打了个46开。

  日本人占据了主场优势,他们是6,义军是4。然后第三团和第四团的精锐部队开进了城里,用手榴弹将日本佬炸死在了各处小房子里面。甲种团的装备跟日军差不多,但是他们有一种巷战的利器——手榴弹!

  面对日军占据的建筑,义军要么是将大炮拖过来轰他娘的,要么就是仗着人多势众,在步枪齐射的掩护下冲过去,然后朝房间里面扔几颗手榴弹。“轰!”爆炸过后,剩下的就是冲进房间补刀了。

  林永昌下令对联军的伤员和俘虏不能随意杀戮,需得由总部统一处理。“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是为了保家卫国才拿起枪上战场的,我们不是野兽,也不是洋鬼子。”

  以前的时候,林永昌对于类似的宣传是将信将疑的。来了这个世界后,他将自己曾经怀疑过的东西拿了出来,并加以大肆宣传。并不是他消除了怀疑,对于一个怀疑论者来说,世界是不确定的,没有什么是永恒的真理。

  之所以要处处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是因为一个很朴素的道理——有好处。其他的事情也是一样,无利不动。利益有个人的利益,有民族的利益,有国家的利益,一个人,一个家族,一个集团,一个阶层.........只要是人的聚合体,做事情都要有好处才行。

  为什么要谈理想?因为省钱........

  为什么要打倒土豪劣绅,建立农会?因为这样能减少中间商赚差价,能解放和扩大生产力,能够得到更多的税收,能够得到更多的兵员。为什么要宣传保家卫国和人民的子弟兵?因为这样做能够激发士气,而不是因为正义。

  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也是一样,要是大家都能遵纪守法,成为道德标兵,那治理国家的成本和收税成本就可以降低很大很大的一部分。“法乎上,得乎中”,人多了总会有些烂事,要求设置高一点,执行的效果打一些折扣,还能得到个次一些的结果。

  要是连牌坊都不愿竖了,那才是真的要完蛋。

  林永昌知道,他以前就不能算是个存粹的好人,现在更是在向着冷酷无情的方向发展。就像是现在进攻天津城的时候,他还带了好几千个鸦片鬼过来。不为了别的,就是为了在关键时候给他们绑上炸弹,让他们为了人民,为了国家光荣地献身。

  不过日军的表现太糟糕了,林永昌把他们当成了1938年的日本鬼子,所以做了很多准备,打算拼着死伤几万人,也要把天津的这伙日本兵给吃掉。然而才打了半天,日军就伤亡了一千多人,炮兵阵地被踹了两个,城外的炮台也丢了个干净,而义军也不过伤亡了不到3千。

  虽然伤亡的人数比日军多,可是林永昌的本钱雄厚啊,为了打这一仗,他动员了十五万人,天津这边就有四五万人。按照今天的进度,明天的太阳升起来之前就能让剩下的那些日本鬼子全部去见天照大神。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林永昌也不着急了,在将剩余的日军士兵压缩到了两块核心区域后,就让人放缓了进攻的节奏。马上就要天黑了,先将篱笆扎紧,免得日军趁着天黑逃走了,等到明天再给他们送终。

  义军士兵将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堆在了街道上面,重要的路口点起了篝火,制高点和各处建筑中都安排了哨兵,务必要让一个日本鬼子都逃不出去。晚上的时候虽然没有发起大规模进攻了,但是林大帅手中的兵力太过于雄厚,所以还是不时的对日军发动小规模的袭击,推过来的大炮也是隔三差五的就来上一发,将挤在一起的日军炸到天上去。

  当然,最主要的事情也没忘了。被动员起来的民夫和天津的力巴们将堆积如山的枪支弹药和其他各种东西连夜给运走了。林永昌不光是要军火,天津城中的什么东西他都要!

  机械设备,牲口,大车,布匹,盐巴,食物.......只要是能运走的,通通运走!

  之前官兵夺回了天津后,就在这里死守,但是林永昌才不想守在天津这里呢,这里距离港口太近了,没有几十上百门要塞炮根本就守不住,那干脆就不要守了。在广阔的华北平原上打运动战就是了,运动战才是林大帅最擅长的,因为他有外挂啊!

  安排好了晚上埋伏的士兵后,林永昌在城外的一出房子里面准备入睡,“王虎.......”,他喊了一声,随即想起来王虎被派出去执行秘密任务了,那就换个人去给王作霖传令。要是日军想要晚

  上突围的话,王作霖就会率兵给日本鬼子来个拦腰一击,在城外还有一个骑兵团在待命,保证将日寇消灭在突围的道路上。

  但是日军并没有突围的打算。虽然被打的很惨,虽然损失了近一半的兵力,大炮丢得七七八八,但是日军还在坚持。天后宫,也就是天津人说的娘娘庙里面,岸本鹿太郎声音嘶哑地对周围的人说道:“诸君,还没有到绝望的时候。昨天就已经将消息送出去了,北京那边得到了消息就会派出援军。只要山口中将发起进攻,事情就一定会好起来的!”

  山口素臣中将是第五师团的师团长,正带着主力在进攻北京城,要是知道步兵第11联队被围了,肯定会回来救援的.......吧?

  第八十九章 激战

  夜色渐渐深沉,天后宫中的呻吟哀嚎声减弱了一些,不是因为退到这里的日军残部受到了岸本鹿太郎联队长的鼓舞,所以用大无畏的武士道精神压制住了身体上的痛苦,而是因为重伤员死的差不多了。

  伤员的数量变少了,哀嚎的声音自然就变小了。

  小栗旬背靠着废墟坐在地上,心中的骄傲荡然无存。从广岛出兵的时候,他满心都是“为天皇效忠”和“多抢些钱财”的想法。前辈们在五年前的甲午战争中击败了金兵,很多人都发财了,他也想要发财。

  来到中国后,先是辛苦地击溃了聂士成所部,打下了天津城,但是......是抢到了一些东西,可是军队有那么多人,抢到的东西还要交给军官们一部分,落到他个人手里的就很少了。辛辛苦苦地打仗,到手的东西却很少,这跟之前军曹们说的完全不一样。

  本来还期望着杀进北京城,可是被扔在了天津看守装备和伤员。这也就罢了,为什么好好地待在天津城还会被打?这么多的中国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小栗旬的心中有着无限的恐惧,他的脸上划开了一道口子,鲜血已经凝固,还在火辣辣地痛。更让他难受的是喉咙里面像是有火在烧一般,战斗了几个时辰,一直没吃饭也没喝水,肚子里面饥饿无比,但最糟糕的还是干渴。

  被困在了以天后宫为中心的狭小范围内,大部分日军士兵都是又饥又渴,军官们还能享用半个饭团和一丁点的清水,普通士兵就只有干挺着的份。有士兵想要寻找清水,却都被隐藏在暗中的中国人给击毙了,森永下士愤愤不平说“即便是野兽,也不在喝水的时候互相厮杀”。

  现在情况很危急,小栗旬也渴的不行,但是在听到下士的话之后,还是忍不住地苦笑起来。森永下士是武士出身,是城里人,大概没去过山间林地。野兽往往围绕着水源厮杀,他看到过好多回了。唉,在金华桥那边的时候,为什么不喝几口河水?

  “轰!”

  中国人的火炮再次轰鸣。火光腾起,惨叫声中,天后宫的牌坊在晃荡了两下,随后砸落在地面上,发出轰然巨响。木屑和砖石乱飞,有几人躲避不及,被碎屑击中后惨叫不已。小栗旬浑身一颤,心中再次哀嚎起来:为什么要来中国?在广岛老家安稳过日子难道不好吗?

  “妈妈!”

  有人在低声啜泣,随即就是几个响亮的“三宾的给”,军曹咒骂的声音响起,“不许哭!混蛋!你这是在动摇军心!”

  “轰!”

  又是一发炮弹打了过来,火光在黑夜中一闪而逝。在这短暂的明亮中,小栗旬看到了同袍们惨淡的面孔和恐惧的眼神。他知道自己在同伴们的眼中也是一样,一样的面色苍白,一面的充满恐惧。

  在饥饿和干渴中煎熬了许久,终于有同伴从废墟中找到了一些清水和面粉,让大家避免了被渴死的命运。小栗旬喝了一口水,吃了一小团生面。当清水湿润了口腔,顺着食道往下流淌的时候,他心中充满了幸福的感觉,差点就要哭出来了。

  腹中的饥渴消退了一些,小栗旬背靠着残破的墙壁沉沉睡去。等到他被枪炮声惊醒的时候,天色刚刚放亮夜袭群:陆九④玖,③六壹叁五。他的身体酸痛无比,下半夜根本就没睡好,可恶的中国人动不动就开炮,刚刚睡着就被惊醒,反复几次。

  小栗旬现在头昏眼花,睡是睡了,但是跟没睡好像也没有什么差别。

  炮火轰鸣的声音逐渐变得密集起来,中国人在开枪开炮的同时,又开始了冲锋。军官们的呼喝声在炮声的间隙传入耳中,“天皇的勇......轰!”

  小栗旬浑浑噩噩地将步枪端起,踉踉跄跄地跟着同伴冲了出去。街道的那边,数十上百个中国人拿着长枪狂奔过来,他忽然清醒过来,战斗......又开始了!

  啊........直子,我可能.......不能回到家乡去见你了......

  “砰!”“砰!”“砰!”

  “哒哒哒哒!”

  “轰!”

  “轰!”

  枪炮声中,双方士兵迎头撞在了一起。惨烈的白刃战很快就分出了胜负,冲过来的中国人被击退了,留下了一百多具尸体。小栗旬没有丝毫的高兴,他们这个小队的人死得只剩下了两个,他自己的腹部也挨了一刀,疼痛让冷汗打湿了额头与后背。

  炮击变得越发的猛烈,一栋洋楼在爆炸声中轰然倒塌。呐喊声在不远处响起,小栗旬抬起头来,就看到了再次出现在面前的敌军。中国人像是无穷无尽一般,被打退了一次还有下一次,被打退了十次还有第十一次。

  森永下士发出绝望的呐喊,狂吼着冲向对面。小栗旬挣扎着站了起来,剧痛让他的肌肉痉挛,几乎站不稳脚步。他扶着墙壁,喘息着看到森永下士和少数几个日军士兵被砍倒,密密麻麻的敌人拿着长枪和大刀冲了过来。

  直子.......再见了。

  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小栗旬的眼眶终于湿润,他哽咽着端起步枪,泪水从脸颊上滑落。

  妈妈.......

  几枚手榴弹被扔了过来,爆炸声过后,地面上又倒下了几具尸体。大批的义军士兵踩着敌人的尸首向着天后宫的深处杀了进去。没人关注倒在地上的敌人在死前想了什么,也没人关注他的生平和过往。在战争中,一个士兵的死活根本就没人在意。

  除了他在遥远家乡的亲人,还有爱人。

  日本士兵训练有素,大多数士兵都是经过了一年多的训练,技战术水平相当不错。即便是处于绝对的劣势状态也打的不错,几次反击可圈可点。但是日军的奋战毫无意义,没有机枪,没有速射炮,光靠步枪是不能守住防线的。

  天后宫这边有组织的抵抗被击溃,老龙头火车站那边也是一样。车站被炸成了废墟,一些火车头和车厢也被炸毁,日军被分割,被包围,陷入了各自为战的困境。

  更多的义军士兵冲了上来,高喊着“缴枪不杀”的口号。

  林大帅学了很多外语,其中就包括日语,教会了义军士兵们“缴枪不杀”,“举起手来”等日语,现在就派上了用处。

  第九十章 胜利

  差不多到了下午四点钟的时候,老龙头和天后宫的防御都被攻破了。虽然还有一些日军负隅顽抗,但是已经没有了组织,失去了指挥,只不过是些残兵游勇,最多能打打冷枪。更多的日军士兵没有那么刚,包括岸本鹿太郎在内,有一千多名日军放下了武器,向义军投降了。

  这时候的小鬼子还不是后来喜欢赌国运的“皇军”,被击败后很多人就老老实实地放下了武器。俘虏,日军伤员,再加上在天津的八国联军伤员,林永昌一下子抓了四千多战俘。若是把天津的洋人百姓和日本的随军人员都算上,人数更是高达四五千。

  这些人该怎么处理?王作霖,曹福田,阎书勤等人都认为全部杀了最好。之前林永昌让人印发了许多报纸和小册子,用来揭露敌人在中国干的那些坏事,其中就包括旅顺大屠杀的事情。

  甲午战争的时候,日军攻占旅顺后,对城内进行了4天3夜的屠杀,死难者可能达2万人,只有埋尸的36人幸免于难。

  据英国人艾伦的《龙旗翻卷之下》记载:“日本兵追逐逃难的百姓,用枪杆和刺刀对付所有的人;对跌倒的人更是凶狠地乱刺。在街上行走,脚下到处可踩着死尸。”“天黑了,屠杀还在继续进行着。枪声、呼喊声、尖叫声和呻吟声,到处回荡。

  街道上呈现出一幅可怕的景象:地上浸透了血水,遍地躺卧着肢体残缺的尸体;有些小胡同,简直被死尸堵住了。死者大都是城里人。”“日军用刺刀穿透妇女的胸膛,将不满两岁的幼儿串起来,故意地举向高空,让人观看”。该书也记载了血肉模糊的日军战俘尸体。

  那些书籍,报纸和插画看完后,直叫人血脉喷张,恨不得把所有的日本人都给杀了。宣传的时候,鼓动对敌人的仇恨当然是很好的,但是也有后遗症。像是现在,就有不少人强烈呼呼把那些洋鬼子和东洋人通通拉到河边砍头,将西洋人和东洋人的脑袋垒砌成京观。

  林永昌并不在乎日本人的死活,也不在乎洋人的死活,但是在思考了一番后,还是拒绝把俘虏全部都杀了。作为一个普通人,当然可以喊打喊杀,但是作为领袖,导师,就不能简单地处理事情。

  “对于犯下战争罪行的人,要明正典刑,一个都不能放过,但是其他的人就不能这么杀了,他们只是受到了帝国主义的蒙蔽,也是来自于普通家庭,一样是受到了帝国主义的欺骗和压迫,是我们应该争取的对象。”

  说这些话的时候,林永昌刚开始还觉得有些别扭,但是很快就变得流畅起来。“冤有头,债有主,屠杀已经放下武器的人算什么本事?有能耐的就把洋鬼的主力打垮,把那些罪魁祸首

  抓起来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