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风兮破地
在工团的装甲洪流面前,德军虽然打出了很不错的交换比,却是被打的节节败退。现在工团的远程火炮已经能轰击到鲁尔工业区了。这使得战争变得越发激烈和血腥起来,德国的纵深不够,没办法学苏联那样,将工厂运到安全的大后方去。
而且德国也没时间做那种事情,前线亟需兵力和弹药补给,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物资。德军
的装甲师在战斗状态下,平均每天需要消耗300吨物资,这样的装甲师德国有15个。其他类型的德军师平均每天要消耗200吨物资,这样的师大概有140个左右,这样算下来,前线德军每天要消耗3万多吨的各类物资。
而且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德国陆军独立部队和庞大的德国空军以及其他部门的人员,这对德军后勤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同样也是对德国综合实力的严峻考验。
鲁尔工业区是德国的生死线,一旦丢掉了鲁尔,德国的工业实力将会被很大程度上削弱,还会对国内的生产体系产生冲击,并且会严重打击德国民众的士气。
政府可以用虚假消息欺骗百姓,玩些讳败为胜的把戏,但是战线是不会骗人的。就算报纸和广播中再怎么吹嘘德意志军队天下无敌,看到战线一点一点地向着德国的腹地推进,是个人就会觉察出不对来。
还有旷日持久的互相轰炸,细菌弹,毒气弹,高爆弹,燃烧弹等炸弹造成了大量的伤亡。德国现在就没有地方不挖防空洞的,工团和轴心都杀红了眼,不光是轰炸工厂区,连居民区也一并给炸了。
工团是这样,德国也是这样。
德军在战场上的消耗非常大,却看不到胜利的希望,早就想要将【人革联】拉入己方阵营,现在有了机会,自然是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人革联】派兵进驻摩洛哥的要求,但是并不同意弗朗哥政权退出轴心,退出战争,反而是希望【人革联】加入到轴心和工团的战斗中来。
这个要求自然是被拒绝了,联盟做好了打大仗的准备,却不会按照德国人的规划去做。
德国愿意撤回在摩洛哥的军队,将地盘都交给人民军,可是意大利政府却并不愿意这么做。摩洛哥是意大利政府向外扩张的少数战果之一,意大利政府在国内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怎么可能就这么将扩张的战果给放弃?
意大利在陆地上的表现不怎么样,可是海军的表现很不错,屡败屡战,损失很大,战果也不小。
加入工团和轴心的战争时,意大利皇家海军拥有7艘战列舰、19 艘巡洋舰、123 艘驱逐舰、67艘鱼雷艇、115 艘潜艇,海军力量非常可观。从账面来看,意大利海军实力很强。
意大利庞大的海军舰队不管战斗力怎么样,起码数量上非常唬人。意大利性能出色的维内托级战列舰及7艘重巡非常难对付,意大利庞大的驱逐舰和潜艇部队更是让英法同盟非常头痛。意大利的微型潜艇、蛙人部队和爆破艇更是让工团防不胜防。意大利的微型潜艇曾大摇大摆的跑到马赛港口重创法国两艘战列舰,让法国人吃惊不已。
战争爆发后,意大利海军很快对工团的地中海舰队发起了进攻,双方爆发了多场激烈的海战。战争初期,意大利海军一度打的英国人试图退出地中海。
在地中海的战斗中,工团舰艇损失高达41.2万吨,意大利的海军损失约为26.9万吨,英法同盟的损失比意大利海军更多。能把实力更强的红海军打的焦头烂额,意大利海军绝对是不可轻视的狠角色。
不过意大利海军虽然打的非常顽强,舰队纸面数据也很强,但意大利不管是工业还是资源都远远比不上工团,英法同盟强大的工业和补给能力能够迅速补充了舰船损失,而意大利则越打越吃力。意大利不仅舰艇越打越少,而且燃料不足,到了后来,意大利的燃油甚至不足以支撑意大利海军出海作战。
此外,意大利的空军不给力,让缺乏海军航空兵的意大利海军吃尽了红海军舰载机的苦头。塔兰托战役中,英法同盟的海军航空兵突袭意大利海军基地塔兰托,重创意大利海军,让意大利很长时间没有缓过来。
意大利舰队缺少石油,哪怕摩洛哥产出的石油产量和品质都不够好,但是也绝不能就这么轻易放弃。
墨索里尼于是去电柏林,坚决反对将摩洛哥交给【人革联】,除非【人革联】给出足够的好处。
第九百二十九章 选项
三十年前,列强中最薄弱的一环是沙俄帝国。沙俄帝国虽然国土面积庞大,人口众多,但是俄罗斯人只有一半,到处都是叛乱的火苗,波兰人,乌克兰人,鞑靼人天然的具有离心力。他们不是俄罗斯人这一个理由就足以成为叛乱的理由。
即便是俄罗斯人又如何呢?国家杜马的中的资产阶级一直跟沙皇及其党羽不对付,前前后后发动革命和起义不知道有多少次了,只是以前都被镇压了下去。
不是说二月革命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没有,跟以前一样,俄罗斯内部的各种人都冒出来造反,没什么不同。只是那个时候,沙皇的没有力量镇压造反者/革命者了,这才让二月革命成功了。
时过境迁,庞大而臃肿,仿佛泥足巨人的沙俄帝国成为了【人
类革新联盟】的一部分,如今列强最薄弱的一环变成了意大利。
意大利有雄心壮志,有光辉的过去,有复兴的趋势.......公允地说,墨索里尼的法西斯党在意大利干得不错,给混乱的意大利提供了秩序,扩大了意大利各方面的实力,但即便如此,意大利依旧是列强中最薄弱的一环。
较为富足的生活,浓烈的商业氛围,这些都导致了意大利人安于享乐,不乐意为国家和敌人死战。也有可能是意大利人看的太明白了,了解了“国家是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这一事实。
除了少量的黑衫军之外,意大利的陆军一言难尽。虽然说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意大利的国力不行,但是墨索里尼不会这样认为,他只会认为王国的将军都是酒囊饭袋。
意大利海军后继乏力,陆军又表现得很糟糕,这使得意大利在轴心国阵营中的的话语权越来越小。这个世界的德意志帝国跟英法工团在欧洲大陆上厮杀了两年多的时间,人力和资源消耗太大,没有派出非洲军团去北非啃沙子,而且德国遭了一大票的战列舰,意大利的海军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墨索里尼要求威廉三世就摩洛哥的事情给出一个说法,给出一个交代,可是威廉三世能给他什么交代呢?总不能真的拿个胶带给他吧?
阿尔卑斯山挡住了意大利向法国方向推进,反过来也挡住了法国的装甲部队杀入意大利王国。拿破仑带领步兵和炮兵翻越了阿尔卑斯山,但是肯定没办法将装甲师给带过去。
即便是想办法翻越了阿尔卑斯山,没油没弹的装甲师指挥变成一堆不能动弹的钢铁。
德军现在亟需要能填线的精锐部队,将摩洛哥的十万大军抽调回去,是总参谋部一致的意见。法西斯的领袖要是能派出更多的部队,德军最高统帅部才能帮助意大利争取一些补偿。意大利人的利益被出卖,那也不是第一次了。
得到柏林的回复后,墨索里尼在西西里岛的行宫中暴跳如雷,他大声地咆哮,发出了一个五十多岁“青年”所能发出的最大声咒骂,“可恶的德国佬!他们是将我们看做是德国的仆从了吗?居然一而再,再而三地羞辱我们!”
齐亚诺,意大利王国的外交大臣,墨索里尼的女婿,意大利法西斯党的接班人,在边上等了一段时间,等到墨索里尼的怒气发泄完了,这才上前说话。
等待的时间并不长,墨索里尼的年纪在政治家中不算大, 可是毫无节制的享乐摧毁了他的健康,即便是怒气滔天,墨索里尼也只能愤怒那么一小段时间,然后就不得不停下来喘息。
趁着这个机会,齐亚诺上前对墨索里尼说道:“领袖,我们该如何回复【人革联】的照会?”
“我们能挡住联盟的军队吗?”
墨索里尼胖大的身体陷在了沙发上,深深地眼袋上面,是布满了血丝的眼睛,他抬起头来,问齐亚诺,“不需要打败他们,只要能挡住他们就行了!”
齐亚诺迟疑了片刻,在墨索里尼阴沉的目光注视下,说道:“要是派出最精锐的部队,是能挡住【人革联】的,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我们要给那些野蛮人一些颜色瞧瞧,不能让他们以为意大利是好拿捏的。”
齐亚诺心中对此很不以为然,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进入战时体制后,意大利的钢铁产量提高了很多,但是也没有超过200万吨/年,只有德意志帝国的零头。
就这么点钢铁产量,什么样的雄心壮志都撑不起来。
没有力量的国家可不就得被人拿捏么?
可是现在的墨索里尼越发的偏执了,齐亚诺劝了几句,发现没作用,就明智地没有再说这方面的事情。等到墨索里尼又喝了几杯,渐渐地进入梦乡后,齐亚诺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并且小心地关上了大门。
“齐亚诺先生,领袖现在怎么样了?”
齐亚诺低声说道:“领袖睡着了,不要去打扰他。”
“是!”
墨索里尼拒绝向【人革联】低头,可是事情还是需要有人去做。意大利这艘船看起来像是要沉了,上面的乘客和老鼠都要找一个跳船的机会。
意大利法西斯党控制的报纸、广播和电视等媒体上,一直都在大肆吹嘘意大利军队的胜利,谎话说的多了,而且还是只有谎话能公开发表,有很多人受到了蒙蔽。
可是,人们感受到了生活越来越艰难,其中一部分人对政府的宣传将信将疑,但是他们没有发声的渠道和机会,没办法对正在发生的战争进行公开的讨论,就只能被动地接受政府灌输的各种谎言。
底层的百姓和中层阶级只能被动接受消息,上层的强力人士却是能从各种渠道得到消息。很多人都知道轴心国的局势不妙,意大利已经处在了战败的边缘。
这些消息
灵通的人士都准备给自己留条后路。后路放在工团那边肯定是不行的,工团对贵族和旧时代的统治者进行了残酷的肉体消灭,在打倒了旧日统治者之后,还要在尸体上踏上一万只脚,叫他们永不超生。
意大利的贵族和资本家们可不想落得那样的下场。
那么,就只剩下了【人革联】这一个选项。
第九百三十章 左右横跳
工团是要解放全世界的,【人类革新联盟】也要解放全世界。但是【人革联】承认政体、宗教、文化的多样性,允许一些加入【人革联】的国家保留原本的国家政体,像是新西兰、芬兰、西伯利亚大公国等国家,政治架构和法律都跟【人革联】有所不同。
要是【人革联】能允许意大利也保留国体,并且不对国内的贵族和资本家进行清算,加入【人革联】也不是不行。意大利在二十多年前就施展过左右横跳的技能了,现在再用一次,那是轻车熟路。
齐亚诺出身于意大利的贵族家庭,后来也成为了资本家,是意大利国内相当大一部分人推出来的代言人,他不喜欢法西斯,也不喜欢【人革联】的做法,但只要是有必要,他能加入法西斯党,并且成功地混到法西斯党继承人的位置。
同样,如果有必要的话,他也可以抛弃法西斯,加入人民党。只要能保住手上的权力和利益,转换政治立场不是问题。
抛弃法西斯,投奔【人革联】,这是意大利国内一些大人物预备的退路,现在轴心国阵营颓势已显,当初留下的后手差不多可以拿出来用了。
居中联系的依旧是齐亚诺伯爵,他是意大利的外交大臣,同时还兼有其他的职务,和【人革联】方面联系不要太简单。甚至还打着商务合作的幌子,乘坐飞机前往长安,跟林永昌进行过私下的会晤。
嗯,也不能说完全是幌子,在领袖墨索里尼对【人革联】非常不客气的情况下,意大利还是跟【人革联】有很多的生意往来。就算是法西斯上台了,意大利的商人也还是要赚钱的。
齐亚诺伯爵往来于长安和罗马,为意大利获取了许多订单,也从联盟购买了很多物美价廉的商品,带着大家一起赚到了很多钱。
这很好,更好的是伯爵大人得到了林主席的承诺,如果将来有一天意大利决定转换门庭,【人革联】将会全力支持齐亚诺伯爵成为意大利的总理大臣。
得到了林主席的承诺后,齐亚诺将意大利的事情抖了个精光。这次齐亚诺再次和【人革联】方面进行谈判,他急切地表示了可以发动起义,推翻墨索里尼的独裁统治。不需要【人革联】派兵,齐亚诺和他背后那群人自己就能把事情给办好。
联盟所要做的事情是在事后给与承认,并对意大利进行庇护。此外,齐亚诺希望联盟不要追究领袖墨索里尼的罪责。
“他将会被软禁在阿尔卑斯山下的一处别墅中。”
不管怎么说,齐亚诺是墨索里尼的女婿,他和艾达是真心相爱的,不希望妻子将来恨自己一辈子。
前往罗马就摩洛哥事件进行谈判的是黄思琪少校,他曾经在军队任职,下过连队,进过总参,后来被指派专门负责齐亚诺伯爵这条线。
虽然黄思琪少校的职务不高,但是齐亚诺伯爵很相信他,不为别的,就因为这位黄少校跟林主席长得太像了。伯爵听说过一些传闻,说是林主席除了那几位身份公开的子女外,还有很多的后裔,而黄思琪就是其中之一。
密闭的房间中,齐亚诺对黄思琪说道:“现在的问题是,法纳西公社和英国是否同意意大利退出战争?如果英法联军继续发起进攻,意大利的安全问题能够得到保证?”
意大利海军在地中海的表现超出了本身的实力,给英法同盟的红海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意大利海军在每一次大海战中都占到了便宜,可是因为工业实力不够的缘故,意大利海军是赢着赢着就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黄思琪依旧显得有些沉默寡言的样子,他静静地听齐亚诺伯爵说完,然后说道:“只要伯爵您成为意大利总理,联盟将会保证意大利的国防安全。意大利愿意加入【人类革新联盟】的话,我们欢迎,要是不愿意加入,那么联盟将会和意大利签订军事同盟条约。”
两人的会面时公开的,明面上的理由是商讨摩洛哥的势力划分,实际上则是在密谋推翻法西斯在意大利的统治。
墨索里尼干了不少的实事,干实事必然就会侵犯原有统治阶级的利益。很多人都对墨索里尼心怀不满,随着战争的持续,国内的不满情绪日益严重。
偏偏墨索里尼将黑衫军给消耗的七七八八了,黑衫军是墨索里尼统治意大利的基石,黑衫军损失过大,墨索里尼的政权便摇摇欲坠起来。
黑衫军的成员大多是狂热的民族主义者,相信领袖墨索里
尼能带领意大利重建罗马帝国,因此黑衫军的士气很旺盛,在战场上的表现很不错。
等到这些民族主义者和法西斯的支持者被消耗掉后,新加入黑衫军的成员可没那么单纯好骗了。表面上看,黑衫军的人员和武器装备都得到了补充,可是实际战斗力没办法跟之前相比。
即便是黑衫军最能打的时候,也没办法跟德军和工团红军的装甲部队对抗。在亚琛战役中,一个黑衫军步兵师进入战场,两天后就因为伤亡过大,而不得不退到后方修整。
工团和德国之间的战斗,拼的更多的是飞机和坦克的数量。德国和工团的重型坦克成打成打地被摧毁,装甲部队和飞机的残骸在战场上随处可见。
军队中很多将领对未来抱有悲观的态度,不少人私下串联,想要结束这场看不到胜利希望的战争。
齐亚诺觉察到了国内厌战情绪的上升,也觉察到了军队中日益增长的不满,于是趁着跟【人革联】谈判的机会,将决心发动起义的事情和盘托出。
【人革联】可以保证意大利的国防安全,但是意大利也需要为此付出一些东西。
黄思琪少校说道:“意大利政府需要开放港口,军营和其他必要的军事设置给联盟,在必要的情况下,意大利军队需要接受联盟的统一指挥。”
第九百三十一章 印度
齐亚诺对于开放港口给人民军使用是非常赞同的,人民军的军纪很严,一般不会出什么问题,反而能促进意大利的经济发展。海军的待遇都很不错,联盟海军将士多少都有些存款,在国内又憋得狠了,来到意大利这样热情奔放的地方,还不得痛痛快快地把钱都给花掉?
但是对于让意大利军队接受联盟中央统一指挥,齐亚诺则是有所顾忌。要是军队指挥权在联盟手里,岂不是说可以随便换个人当总理了?
“只有在战争状态下,才会统一指挥权,而且联盟会给意大利军队提供武器装备。”
齐亚诺心中一动,“是和人民军一样的装备吗?”
“是的,接受联盟指挥的部队会统一按照轻步兵师进行武装和编制,但是军饷和食物需要意大利政府提供。”
即便是联盟的轻步兵师,在武器装备上也领先了意大利太多。意大利装备不起突击步枪,因为弹药消耗太大的缘故,也用不起。德意志帝国造了不少半自动步枪,但是,那些新式步枪尚且不能让德军辺人手一杆,自然不可能分给意大利军队太多。
齐亚诺关心的并不是步枪,而是飞机、坦克和重炮。在欧洲战场上,因为飞机坦克和重炮方面的劣势,意大利军队打得很吃力,经常遭受很大的伤亡。在海战中,因为缺少先进的舰载机,意大利海军也吃了不少的亏。
“联盟可否向意大利提供生产飞机和坦克的技术?最好能直接提供一些装备。”
意大利的空军和海军一样,都面临着有很好的设计,但是没办法将设计图转化为战斗力的情况。说起来,最先系统性地制空权理论的是意大利人朱利奥*杜黑,但是建设现代化空军是很费钱的事情。
飞机,飞行员,地勤,油库,机场........等等,这些都是要花钱的,而意大利的财政收入和钢铁产量一样,在列强中都是垫底的存在。
即便是法西斯走了军国主义的道路,意大利的实力也依旧不够看,只能打打非洲人。
“伯爵你说的这些已经超出了我的职权范围。”
齐亚诺比黄思琪大不了几岁,算是同一辈人,两人之间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友谊。黄思琪也不跟他打官腔,“伯爵,中央会给意大利很多援助,只要意大利站在联盟这边,这些都不是问题。”
工团对于盟友的援助是掏心掏肺的那种,【人革联】在这方面比工团要差一点,但还是要比德意志帝国要慷慨的多。想要当带头大哥,必须要给小弟们分些好处才行。
联盟的工业实力已经很强,在产业升级之后,一些落后的产能本来就是要进行转移的,分一些产业到意大利这边来,这很合理。
意大利的地理位置很重要,而且有海军传统,有造船厂和数十上百万的熟练工人,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
齐亚诺和黄思琪探讨了一些联盟对意大利进行援助的项目后,说起了另外一个话题,“【人革联】依旧准备如同上次世界大战那样,想要等到交战双方都打累之后,再出来收拾局面吗?”
欧洲人将工团和轴心两大阵营之间的战争叫做“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他们的认知中,欧洲依旧是世界的中心来着。
齐亚诺想说的是不是“收拾局面”,而是“坐收渔人之利”。参谋们总是按照上一次大战的经验来准备战争,政治家也喜欢将过去的经验用到当下的局面上。齐亚诺以为【人革联】只是想要趁火打劫,利用战争攫取好处
。
黄思琪少校也是这么认为的,没有几个人知道,【人革联】想要的不是阿拉伯半岛和非洲的零星几块地盘,【人革联】想要的是整个世界!
在和意大利政府就摩洛哥问题进行谈判的时候,联盟成员之一的印度人民共和国发起了统一印度的战争。准备许久的95万大军兵分三路,对马德拉斯共和国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名义上出动的是印度人民军,实际上印度人民共和国内的军队都是受联盟中央直接控制的,很多将领和中高级军官都是从人民军过来的。
印度人民军的武器装备,部队编制,以及战术都跟人民军一样,战斗力本来就比南方的马德夜袭群:陆⑨肆⑨,叁六壹三伍拉斯共和国军高出了一筹。德意志帝国现在还陷入了战争的泥潭中无法自拔,这导致了南方军人心涣散,战斗力最多只能发挥七八成。见到士气如此低落,很多人一开始就打定了投诚了主意。
十几年来,印度人民共和国的发展有目共睹。实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种姓制度后,印度人民共和国爆发除了强大的活力。除了强制性地进行汉化,将汉语定位于第一语言之外,印度人几乎没有什么不满的地方。
最近几年来,逃亡北方的南方人越来越多,这是再明显不过的实力差距证明。
上一篇:海贼王:全员女团,觉醒青龙果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