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日不落 第95章

作者:风兮破地

  “哒哒哒哒”,机枪子弹穿透了指挥部的大门和墙壁,将里面的日本军官和士兵如同割草一般的放倒。伊地知幸介是个接受过现代军事教育的新锐将领,但是战斗技能早就已经在享受醇酒美人的过程中忘记的差不多了,发现被突袭后,他没来的及卧倒,而是站在原地楞了几秒钟。就是这几秒钟,要了他的性命。几发机枪子弹击中了他的身体,强大的冲击力将打飞了出去,撞在了墙壁上。乃木希典倒还是有些勇气,怒吼着拔出了武士刀,然后也被打死了。

  在机枪怒吼的同时,一些近卫军向着指挥部里面投掷了手榴弹。等到半条弹链打光,近卫军战士旋风般地冲了进去,将侥幸存活下来的几个低级军官都给俘虏了。公允地说,日军的低级军官里面有很多素质不错的,在听到机枪响之后,好些人立刻就做出了卧倒的动作。但是指挥部里面的大多是文职,或者是上夜袭群:陆九④⑨,③陆一三五了年纪的,反应不够迅速,能够在近卫军的突袭下存活的,总共也就三四个人而已。

  人民军的“步炮协同”战术还没有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是用来对付士气低落、指挥系统混乱的日军已经足够。跟在近卫军之后,其他的部队也向着东面的日军发起了迅猛的攻击。这次反击不再是“短促突击”,而是坚决而彻底的进攻,从老龙山一直打到了克拉斯基诺

  。日军刚刚运到这里的两门280mm榴弹炮还没来得及展开,【近卫军】和【蒙古铁骑】就已经杀到。日军炮兵部队在慌乱中进行了一些抵抗,但是他们连步枪都没有几杆,又怎么是能扛着重机枪到处跑的近卫军的对手?

  日军第三军几乎全军覆没,司令官乃木希典、参谋长伊地知幸介,还有一大堆的中高级将领战死,要不是秋山好古带着补充过后的骑兵旅团进行了绝望的反击,就连大山岩也要死在混乱的战场上。

  秋山好古的伤势没有痊愈就带着骑兵上阵搏杀,蒙古骑兵和东洋骑兵在雪地上开始了第二个回合的较量。双方的战斗还没有分出胜负,日军的步兵再一次溃败了,近卫军在雪地中轻兵疾进,意图切断日军骑兵的退路。

  “旅团长,我们必须要撤退了!”

  北条秀树大佐纵马冲到了秋山好古的边上,急道:“再不走,我们就冲不出去了!”

  其实还是能走的,只要他们能翻过连绵的雪山,或合是奔向冰封的大海,理论上还是有机会能逃出去。但是那个概率太小了,就算是准备充分的步兵部队也很难做到,更不用说他们是骑兵。就算有一些人能逃出去,战马和其他坐骑也都要被扔掉了。

  秋山好古的大脑中传来一阵阵的眩晕,他并没有再次受伤,骑兵第一旅团的日军士兵用生命将敌人都挡住了。“冲出去?”秋山好古伸手比划了一下,“北条君,难道你还不明白吗?我们已经没有地方可以去,明治维新以来几十年的成果,已经在这场可悲的战争中烟消云散了!”

  北条秀树的神色暗淡下来,“我们这次是失败了,但还可以积蓄实力,以待将来!旅团长阁下,请保留有用之身为国家效力!”

  “来不及了。”秋山好古指着东面,说道:“看,支那.....中国人战旗已经插在我们的营房上了!”

  北条秀树抬头望去,绣着锤子镰刀的红旗在雪地上是如此的耀眼,不断抖动的旗面仿佛在燃烧一般。他悲鸣了一声,双目泛红,似乎是要流下眼泪来。伸手擦了擦眼睛,北条秀树叫道:“既然已经到了如此局面,那就请旅团长阁下下达命令吧,也让中国人看看我们大和男儿的气概!”

  秋山好古放声大笑,“说的好,就算是死,也要让中国人瞧瞧大和男儿的气概!”他举起手中的军刀,朝前一挥,高声下令道:“骑兵第一旅团,进攻!”

  第三百四十四章 砍瓜切菜

  被逼到绝境的秋山好古发起了绝望的反击。金属的碰撞声和呐喊声停下来后,秋山好古身边只剩下了不到三十骑。他的身上满是鲜血,有他自己的,也有其他人的。

  “哈哈哈!北条君,我的武艺没有落下吧?北条?”

  “.......北条大佐已经战死了。”

  “哦,他已经先走了一步,接下来就轮到我们了!”

  “那个人好像是个大官啊,你知道他是谁吗?”乌勒木吉问边上的翻译。翻译快速地将秋山好古的名字和职务说了来,乌勒木吉的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是东洋的骑兵创始人?难怪骑术和武艺都还不错。世界如此广大,这样的勇士要是就这么死了,实在是太可惜。喂,你告诉他,只要他停止抵抗,我就会把他推荐给皇帝陛下。”

  翻译冲着已经无路可退的秋山好古一行人叽里咕噜地喊道:“秋山君,胜负已分,不要再无谓地流血牺牲了。王师说了,只要你停止抵抗,就能受到优待!这不是投降!”

  秋山好古摘下头上的帽子,擦了擦脸上的血迹,放声大笑,“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翻译无奈地将秋山好古的话说给了乌勒木吉,乌勒木吉也不再劝,“是个勇士,就让他战死在沙场上吧!”他将染血的长刀在左袖子上擦了擦,吼道:“准备!”

  一片雪亮的刀光亮起,“进攻!”

  五六十米外,秋山好古同样怒吼出声,“骑兵第一旅团,进攻!”

  马蹄声和呐喊声猛然爆发,转为激烈,又渐渐地平息下来。乌勒木吉甩了一下兵刃上的鲜血,再看了看左臂,皮甲上裂开了一道口子,但是并没有被斩破,问题不大。抬头向对面望去,几十米外只剩下了秋山好古一个人,只剩下了一条胳膊。

  “呼.....呼.......”,秋山好古急促地呼吸,因为天气过于寒冷,伤口处没有继续流血,让他没有陷入昏迷。左臂断裂处传来的剧痛让他几乎不能保持住神志,他想到了很多事情,又似乎什么都没想到。“呼.....呼.......”,他用力地呼吸,让冰冷的空气在肺腑间流转,然后再次怒吼,“骑兵第一旅团,进攻!”

  蒙古骑兵汹涌而来,淹没了他的怒吼。几分钟后,一切都结束了。随着秋山好古的战死,骑兵第一旅团以及其他日军部队的抵抗也走向了尾声。

  从海参崴一路艰难赶过来的日军在冰雪中仓皇逃窜,沿途上随处可见倒毙的日军尸体。

  再次击溃了日军后,林永昌留下其他部队打扫战场,他自己带着【蒙古铁骑】和【近卫军】继续向东追击,士兵和战马昼夜不停,一日八战,斩杀日军第一师团师团长伏见宫贞爱亲王、第11师团师团长土屋光春中将、第9师团师团长大岛久直中将、第7师团师团长大迫尚敏中将、后备步兵第1旅团旅团长友安治延少将、后备步兵第4旅团旅团长竹内正策少将等。两天后,没有休息也没有进食的【近卫军】追上了逃得最快的日本人,再次发起进攻,斩杀日军元帅大山岩、第四军司令官野津道贯大将、独立第十师团师团长川村景明中将等。

  孟恩*孛儿只斤王子让部下用长枪挑着着大山岩、野津道贯等人的首级,冲到了海参崴的城下,勒令城中的日军投降。看到那一个个的日军大将、中将和少将的脑袋,特别是看到了大山岩的脑袋后,海参崴的数千守军肝胆欲裂,不敢抵抗,在一阵混乱后,打开了城门,弃械投降。

  夺取了海参崴之后,孟恩*孛儿只斤还想继续向双城子发起进攻,但是西伯利亚军已经先一步收复了那里。西伯利亚军号称有二十万之众,但是因为饥饿和之前被中国人打败的缘故,士气不振,战斗力不强,防守还可以,主动进攻就差了点意思。在收到联合国军总司令部的作战计划后,很多俄军将领认为现在还不是发起反攻的时候,西伯利亚军存在太多的困难,最主要的是食物不够和天气严寒。别看他们是毛熊,每年冬天冻死的老毛子也有很多。

  只有康特拉琴科少将认为必须要立刻发起进攻,如果西伯利亚大公国的几座重要城市都是中国人收复的,他们西伯利亚大公国还怎么保持半独立的地位?只怕整个滨海省都会被中国给吞下去。就算是会死伤最惨重,西伯利亚军也必须表现出存在的价值。虽然现在是联合国国军的一部分,但俄罗斯人就是俄罗斯人,他们也有着自己的骄傲和荣誉,不能接受被中国吞并的事实、

  尼古拉*罗曼诺夫*尼古拉斯大公深以为然,于是将部队精简到了五万,把其中的主力部队交给康特拉琴科少将,让他发起收复失地的作战。因为日军已经被大量调走的缘故,康特拉琴科少将的行军一开始很顺利,收复了很多村镇,在双城子才碰到了硬茬。留守双城子的日军打的很顽强,他们也不得不顽强,日军在外东北又是杀人又是烧村,早就跟这里的人结下了血海深仇。在攻陷了双城子后,乃木希典的第三军在城中进行了大屠杀。西伯利亚军已经放出话来,将会对日本人展开同等的报复。

  康特拉琴科少将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打下了双城子,将城中的三千多日军消灭的干干净净,接着准备去进攻海参崴,然后就听说海参崴已经被中国人解放了。

  “怎么可能这么快?”

  对日军的悍勇,康特拉琴科少将是深有体会,那些日军虽然身材矮小,却是非常的勇猛,十几万大军怎么说完就完了?他的第一反应是惊讶, 但是随即就想到了俄军被中国人击败的事情。将近四十万俄军都完蛋了,十几万日军被中国人砍瓜切菜一般的收拾掉,这难道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吗?

  中国人收拾了日本人,这是一件好事,但是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被中国人占着,这就不是一件好事了。康特拉琴科少将很为难,他不能对盟军动手,最主要的是打不过,可他也不能看着远东第一大城市落到中国人的手里。

  左右为难的少将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将情况上报,让尼古拉斯摄政去处理了。

  第三百四十五章 鞠躬

  “滴答!”

  水珠落下,激荡出涟漪,迅速向着四面八方扩散。急促的脚步声在监牢的外面响起,幸德秋水将视线从波纹上移开,看向了过道那边。片刻后,狱卒脚步匆匆的笨了过来,在监牢外站定,恭敬地说道:“幸德先生,请您沐浴更衣,有贵人想要见您......”

  幸德秋水伸手打断了对方的话,问道:“日本军队是不是败了?”

  狱卒愕然,脱口道:“你怎么知道?”随即他又讪讪地道:“先生果然是智者,明见于千里之外!”

  幸德秋水摇了摇头,说道:“我并不是智者,只不过是多看了一些书而已。要不是日本军队败了,你也不会对我这么客气。”

  狱卒连忙道:“我可从来没对先生不敬啊!”

  “你放心,我不会打击报复你们的。”幸德秋水叹了口气,“我今天是可以出去了,但是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人头落地。”

  “先生你太谦逊了,想要见您的可是真正的贵人!”

  中日开战之后,幸德秋水、黑岩周六他们这些“非国民”立刻就被抓起来投入

  了监狱之中。他们本来就受到了监视,半年前中日之间缓和的时候,对他们的看管才有了一些松懈,开战后,明治政府装出来开明和伪善自然是立刻就被抛到了一边。要是日军大胜,说不定他们这些人就要被拉出去祭旗。只有日本军队遭受了失败,他们才会有一些价值。但是也不好说,说不定恼羞成怒的政府当局直接就把他们给枪毙了呢。

  幸德秋水在监狱里面被关了一个月,早就想明白了这些事情。但是,他没想到的日军这么快就败了,本来以为要被关押到明年夏季,或者是秋季的。

  沐浴,换上新的衣服和鞋子,幸德秋水感觉暖和了许多,不像是在监狱里面那样被冻得浑身发抖了。他紧了紧身上的衣服,对站在门口的大觉屋师真说道:“让你久等了。”

  大觉屋师真穿着笔挺的军装,笑道:“幸德秋水先生您太客气了,我来帮您拿这些旧衣服吧。”他伸手接过幸德秋水手中的袋子,“您只管去见伊藤伯爵就是。”

  幸德秋水问道:“前线的情况非常糟糕吗?”

  大觉屋师真想了想,说道:“派往外东北的军队全军覆没了,大山岩元帅和两位大将,还有17位中将少将、二十万大军,或是战死,或是成了中国人的俘虏,没有一个人逃出来。”

  幸德秋水脚下一顿,讶然道:“输的这么惨?”

  大觉屋师真继续说道:“这只是在外东北战场上的失利,朝鲜战场上的情况也极为不利,黑木为桢将军被困在了汉城,奥保巩大将已经快退到釜山了。”

  幸德秋水想了想,“陆军岂不是没有可用之兵了?”

  “倒也没有,陆军部正在国内紧急动员呢。说是要在国内增设十个师团,好去解汉城之围。不过据说新组建的师团连步枪都配不齐,不光是把十年前、二十年前的老旧步枪和火绳枪跟翻了出来,还有很多人用上了竹枪。”

  “难怪伊藤博文会再次找我,日本已经打不下去了啊。”

  大觉屋师真说道:“谁说不是呢?先生,您请这边走。”

  伊藤博文不像是山县有朋、大山岩和西乡从道他们那样喜欢享乐,但是作为明治维新的元老、国家的伯爵,他的生活条件也绝对不差。在这隆冬深寒的季节,伊藤伯爵家中的木炭烧的通红,一点也不觉得寒冷。他和高桥是清面对面的坐在一起,表情都很严肃。

  高桥是清是仙台藩人,仙台藩在倒幕战争中站错了队,他们仙台藩的人也就跟着倒了霉。年轻的时候高桥是清长期没有稳定工作,过了好些年,倒幕战争中的事渐渐地没人提了,高桥是清的个人事业才算是有了起色。一直到了39岁的时候,他进入了银行业,这才有了稳定的收入,然后便一路高升,成为了日本明治政府首屈一指的财政专家。在帮助明治政府筹集了大批的战争经费后,还被封为了男爵。

  但是花费了那么多钱组建起来的陆军却是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二十万将士全军覆没,剩下的二十万人在朝鲜苦苦支撑,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完蛋。没有机枪和大炮,光靠步兵可挡不住如狼似虎的中国人。

  “情况什么时候变得这个样子了?”

  高桥是清连连摇头,“陆军部的那些人不是说很有把握吗?”

  “胜败乃兵家常事。打仗有胜利,当然也会有失败。”

  “但是这也败的太惨了。二十万将士啊!陆军的人到底是在干什么?”

  伊藤博文说道:“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最主要的事情是要解决眼前的问题。”

  “希望中国人的要价不会........”

  高桥是清还没说完,仆人在门外说道:“伯爵大人,幸德秋水先生来了。”

  伊藤博文起身走到门口,穿上木屐,前去门口迎接,高桥是清跟在身后。“许久不见,幸德先生清减了。”

  幸德秋水平静地道:“伊藤伯爵也廋了不少。”

  “唉,”伊藤博文叹了口气,说道:“国事艰难,衣带渐宽........幸德先生,如今中日之间有些误会,还需要先生从中斡旋。”

  “伯爵言重了,我只是一介平民,今天早上还是阶下囚,那里有在两个国家之间斡旋的本事?”

  “红豆泥斯米马赛!”伊藤博文弯腰鞠躬,“我替政府某些人的不当行为向先生道歉。如今朝鲜战况危急,还请先生看在同为日本人的份上,在林主席面前多美言几句,好尽快的结束中日之间的误会,要是能因此而少死一个人也是好的。”

  幸德秋水思考了片刻,想起在中国时候看到了一张报纸上的文章,上面说日本人最擅长鞠躬和道歉,看上去很有礼貌,但那都只是表象,鞠躬和道歉并不代表他们的真实态度。他正待说些什么,高桥是清在边上抢着说道:“外面风大,又冷,两位不如进屋子里面再谈。”

  伊藤

  博文“啊”了一声,说道:“怪我,幸德先生,里面请。”

  第三百四十六章 条件

  伊藤博文是现在日本最有权势的人,特别是在陆军近乎于全灭之后,再也没有任何势力能够挑战伊藤博文的权威。海军的态度向来是很暧昧的,同样希望能占领东北,但并不像是陆军那么激进。高桥是清也是日本的名人,在东京的艺伎中很是有名.......咳,这只是一方面,作为明治政府首屈一指的财政专家,不管是那一派,都需要借助他的能力。

  幸德秋水认识伊藤博文,以前没见过高桥是清,但是在报纸上见过。黑白的报纸跟真人有一些区别,不过区别不大。

  三人在暖和的房间中坐下,高桥是清便迫不及待地说道:“幸德先生,听说你曾经跟人民党的林永昌先生见过面?”

  “是的,我曾经受伊藤伯爵之托前往中国,因此有机会和林主席见过一面。”

  “林主席是个什么样的人。”

  听到这个问题后,幸德秋水毫不犹豫地回答道:“那是两千年才出现一位的圣人!”

  伊藤博文组织了不少人研究隔壁人民党的理论和各种著作,高桥是清也是研究团队中的一员,得以阅读了很多林永昌的文章,早就认为那是当世的英雄,但是圣人?这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

  高桥是清闻言愕然,伊藤博文也是同样的表情。

  “圣人?幸德君,你........”,高桥是清顿了顿,改口道:“你是否可以详细说明?”

  于是幸德秋水简单地说了“剩余价值”和“矛盾论”,这些都是伊藤博文和高桥是清所知道的,甚至连刚刚出版不久,还没有日译版的《林永昌文选第二卷》他们都看过。在这个时代,日本的上流社会人物都是能够阅读和书写汉字的,他们不需要翻译也能看的懂。

  幸德秋水说起了“林永昌主义”,两人便将他们的对于这套理论的理解说了出来。三人你一言我一语,时间很快就过去。伊藤博文和高桥是清本来是想要请幸德秋水去当说客的,说着说着就跑题了。伊藤博文抬头一看,庭院中已经被黑暗笼罩,这才发现一个下午的时间已经过去了。

  “高桥君,幸德先生,我们边吃边谈吧。”

  他拍了拍手掌,唤来家中的仆人,让其去整理一些酒菜过来。高桥是清感叹道:“有人说我是国内最好的经济专家,我看幸德先生对于经济和财政的理解就在我之上,伯爵,不如请幸德先生来我们研究组吧,我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向他请教。”

  伊藤博文笑道:“我是没意见的。等中日两国化干戈为玉帛之后,你想问多久都行。”

  幸德秋水安静地等伊藤博文说完, 然后说道:“伯爵若是想要停战,应该立刻派人去中国才是。”

  “.......日置益公使已经联系过中国的外交部,中国人给出的条件非常苛刻,我们没办法全部答应。”

  高桥是清补充道:“其中有一条是立刻释放幸德君等人,政府中有很多人不同意,伊藤伯爵顶住了很大的压力........”

  伊藤博文挥了挥手,说道:“这是应该的,之前我就不赞成抓捕,但是你们知道的,陆军的人就是喜欢蛮干。”

  幸德秋水问道:“中国人的条件是什么?”

  “归还台湾、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朝鲜和琉球独立,赔偿中国、俄国、西伯利亚3亿两白银,割让北海道(实际上是让阿依努独立),增开大阪等商埠.........”,伊藤博文摇了摇头,对幸德秋水说道:“别的不说,以日本现在的情况,哪里能够拿出来3亿两白银?”

  幸德秋水沉吟片刻,“《马关条约》?”

  中国人给出来的条件几乎就是《马关条约》的翻版,只不过是将中国跟日本的位置对换了过来。伊藤博文叹了口气,说道:“不错,中国人提出来的条件就是照着《马关条约》来的。”

  在谈判的时候,人民党的外交部还说了伊藤博文曾经的名言,“日本现在只有两个选择,签还是不签,一言可决!”

  幸德秋水皱着眉头想了一会,“联合舰队尚在,人民军是没办法登陆日本的,为何会提出这样的条件?”

  伊藤博文跟高桥是清对视一眼后,咳嗽两声,说道:“俄国的波罗的海舰队已经到青岛了。”

  “沙俄的波罗的海舰队?”幸德秋水先是一愣,随即明白过来,“原来如此!”

  日本是个岛国,对马海峡虽然狭窄,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过去的。北洋水师覆灭后,日本的联合舰队稳居东亚海军最强的宝座,俄国的太平洋舰队也几乎被全部干掉了,但是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亚洲才有舰队。中俄在东北杀得天昏地暗的时候,沙皇尼古拉二世派遣波罗的海舰队万里迢迢地去远东参展,等他们历经八个月的时间

  ,跋涉了三万多里赶到东亚的时候,中俄之间的战争已经结束了,而且沙俄加入了联合国军,正和日本处于战争状态中,波罗的海舰队的作战目标就从中国变成了日本。

  幸德秋水问道:“沙俄的波罗的海舰队很强吗?联合舰队打不过他们?”

  高桥是清说道:“联合舰队的实力比沙俄的波罗的海舰队更强,但这不是强不强的问题,而是日本已经没有实力继续打下去了。中国人获得了波罗的海舰队的指挥权,他们并不会与联合舰队决战,而是使用破袭的手段,要切断日本的航道。您知道的,日本是个岛国,很多物资都要从外国进口,航道被切断,国内的经济就会出现大问题。”

  “国内的物价一日三涨,再这么下去,就要饿死人了。”

  伊藤博文说道:“我知道幸德先生心中对政府还有怨气,但是百姓何辜?还请先生看在百姓的份上,让中日之间尽快达成和平协议。”

  幸德秋水不动声色地道;“政府能给出什么样的条件?”

  伊藤博文叫人拿来文稿,上面写着日本明治政府愿意给出的条件。幸德秋水接过来一看,好嘛,不割地,不赔款......哦,倒是准备把台湾还给中国........还给金陵政府?不承认朝鲜人民共和国与琉球国.......光看这些条件,还以为是日军打赢了。

  “伯爵,林主席不可能同意这些条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