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通吃
周青峰说要找张梅,王弘毅是非常认同的一-现代商务已经高度依赖互联网和专业软件,这已经不是堆人力能解决的事。
于是在2023时空的圣光贸易"经理张梅见到了公司第二位神秘董事,双方在视频会议中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流。
“周总是....
“他是公司总裁,我算董事会成员。
“王董好,很高兴见面。需要我把公司最近的财务状况跟您聊聊吗?”
“有必要,很有必要。不过我认为公司还是要更正规化些。我们不仅仅是一家直播工作室, 更是一家跨国商贸集团。”
"跨国这个词让张梅脑子里一激灵, 想象力骤然扩张。她一直在从事采购和销售方面的工作,但眼看着公司的流动资金越来越大,连夜里睡觉都偶尔睡不着。
流动资金大,银行是最敏感的。
早先给张梅打电话的还是各路供应商,现在已经有不少银行的经理乃至行长主动联系,询问存贷款的需求。
银行有两难,低阶职员苦于如何完成存款任务,高阶职员则相反设法寻找安全的放贷项目。
后者其实比前者还难--国内银行不缺钱。但真正能赚钱的生意,凭什么要借你家的钱?
王弘毅作为中央联络员,更清楚一个无视物流障碍的'跨国商贸集团将有多么强势。它天然具有汇聚资源的能力,财力物力人力会自然聚拢而来。
“张经理,你是受周总裁信任的人,给公司选一-个地方 建总部吧。
"公司需要跟各国做生意,采购和销售都是些低端产品,但品类非常繁杂,语言人才非常重要,招人吧。”
"公司的发展关键在于特殊的物流,相信你作为经理已经有所察觉。所以公司将建立单独的物流公司,由我直接管理,你不需要插手。”
张梅细细记下王弘毅粗略建立的公司架构,隐隐觉着这位王董比周总裁更厉害些--总裁不管事,粗疏马虎,啥事凑合就行。但王董更细致,注重财务和人事。
可不管厉害不厉害,张梅还是发现一些异常。
“王董,您什么时候能来一下我们这边? 有些权责和法务方面的问题需要您亲自到场为好。”
"可以代理吗? "王弘毅毫不犹豫的问道,“我在国外,近期无法回国。我可以授权你或他人负责。
代理?授权?
张梅正的疑惑万分。
‘圣光贸易营业额百万时,周青峰就代理来代理去,只在网络电话中出现。现在公司营销破亿,还代理?
“这两个家伙好古怪,他们该不会是压根没法回国吧?”
89章后勤确保战斗力
把业务破事丢给王弘毅,周青峰落得个轻松,准备先去吃个饭,然后回训练营宿舍好好睡一-觉。
他之所以能如此轻松,是因为革命暴动的第三天,城里的俄军因为这两天的战事焦灼而被大量调离,造成城防空虚。
苏维埃'憋了个大招,动员了圣彼得堡城内五万工人发动起义。
拿起武器的工人找到机会突破军警封锁,袭击政府部门,进而占领了大半城市,切断沙俄军队补给,一下扭转不利的战场局面。
圣彼得堡有港口优势,是沙俄目前最大的工业核心。城内有钢铁、造船、军械、车辆等等十几个产业,上万家大小不等的工矿企业。
这些企业为苏维埃提供了优质兵员,大半是自带武器,有基本军事素养,有编制和指挥体系,进攻不行,但防守有余。
由于苏维埃'控制的兵力暴增五倍,战场环境发生巨变,城内的尤苏波夫亲王已经在考虑是否撤离冬宫,前往城外军营暂避。
周青峰为此大松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稍稍舒缓,可以休息了。他带了当勤务兵的阿历克斯和瓦西里,先去了食堂。
训练营的食堂盖得像简易房,二十四小时开火,供应训练营和周边部队两万人的伙食--自从它建立并开始运行,就是营地内最受官兵欢迎的地方。
近几天受苏维埃动员的人越来越多,训练营已经是人满为患。
这其中不但有主动加入苏维埃’的士兵,还有两三千被俘虏的俄军官兵成为解放战士,在训练营接受思想改造。
所有人轮流到食堂吃饭,或者由食堂派人供应伙食。
食堂门口,有个穿俄军上尉制服的军官对着炊事员在暴躁的大骂,"凭什么?你们给他们吃这个?我反对这种待遇。
周青峰对军队伙食非常看重,以为有人克扣,下意识凑过去瞧了眼。是一名被俘的俄军上尉看到自己吃的跟普通士兵完全-样: 在发脾气。
俄军中,军官和士兵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
一种是从小接受童军训练,十二三岁上少年军校,接受精英教育,毕业就授衔成为‘人上人。另一种是纯粹消耗品,没啥好待遇。
这是欧洲贵族军队的一贯传统,贯穿俄军乃至苏军的建军思想,军官和士兵是有严格分界线的,彼此不可逾越。
‘官兵-致"在欧美可不流行,后世中国也越来越不把这思想当回事。
只是目前苏维埃刚刚成立军队,尚未有职业军官团,官兵隔阂不明显。战争时期需要大头兵卖命,更不会故意区分给自己找不痛快。
仔细一问,原来是几个被俘的'解放战士在吃饭,很简单的大列巴泡红菜汤。每人配了大概一百克鸭肉,外加一百五十克伏特加。
有个解放战士没选伏特加,用个茶盅装了-杯甜甜的黄桃罐头,喜滋滋的跟同伴谈论苏维埃提供的伙食比俄军好。
罐头自然是周青峰弄来的,铁皮桶装,五公斤或十公斤-桶,用来补充维生素,同时调剂伙食。
大冬天能吃到水果罐头,这对军队士气是莫大鼓舞。但罐头运来后很快被冻住,必须让食堂加热后才能食用。
至于伏特加也是如此,高度数的食用酒精而已,没有任何香型,就是纯酒精,只为用最低成本给士兵提供足够热量。
按说军队不该喝酒,容易误事。但俄国冬天实在太冷,毛子就爱伏特加干洌的口感。军队必须配发,不喝不行,否则身体扛不住。
就为这,被俘的俄军上尉在发火,认为苏维埃'给普通士兵吃的太好,这不符合规矩,让军官没有威严。
挨骂的炊事员和士兵都愣住了,出于习惯不敢对军官说什么,只能慌张的向周围求援,希望有人能来干涉。
周青峰好死不死撞上这事。若是他心情不好,自然先把被俘的俄军军官骂一-顿。 可他今天心情好,耐心多问几句。
才知道那位上尉原本是沙俄军队里的团部参谋,被俘后'自愿加入苏维埃',成为合成营的参谋--苏维埃实在太缺合格军官,对这种被俘人员是愿意优待的。
这些参谋也许能力一般却必不可少,能将周青峰等高级军官的作战意图变出可执行的作战计划,是军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是苏维埃政治局特别常委,也是武装力量委员会的委员,‘苏维埃"军队的后勤条例和规章是我制定的。
战争期间,官兵待遇必须尽可能的平等。
吃饱,穿暖,住的舒服,有合理医疗服务,为普通士兵提供有尊严的待遇是我的责任,也是苏维埃'军队跟沙俄军队的不同之处。”
周青峰亮明身份,解释了几句。
吵吵的俄军上尉吓- -跳,他没被说服,只惊讶于苏维埃政治局常委居然如此年轻,更对少年的官职感到紧张,进而表现的恭顺。
几个解放战士也紧张,没想到叛军大头目,不对.... .革命军队的高阶领导居然如此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友善平等。
周青峰笑笑,索性多问几句,“你们原本在俄军吃什么?”
‘解放战士‘面面相觑,半天后结结巴巴的说了几句。
“在军营只有掺杂木屑的大列巴,偶尔能有几口酒,没别的了。
“上战场就惨了,炊事班只给军官服务,或者压根就没跟上来。”
“我们开战前领几个煮熟的土豆。那东西夏天容易馊,冬天则硬的跟石头似得。”
“挖- -天战壕, 我们都快累死了,只能抽空弄个火炉把硬邦邦的煮土豆烤-烤,否则就只能饿着。于是开仗第一天,我们干脆投降算了,根本不想拼命。”
“到了你们这,才知道当兵可以吃肉。战俘营的军官发了猪肉罐头,还发了帐篷让我们自己搭。我们用石头围个火塘把肉罐头烧热,太好吃了。”
“昨天战俘营的军官问我们是回家还是留下?回家就发点路费,放我们离开。留下就换身衣服,补充保暖鞋袜。想着这边能吃饱,我们选择留下。”
话越说越多,几个解放战士'脸上有了笑意,也不在乎什么常委不常委,嘻嘻哈哈。他们说自己是炮兵,懂得摆弄缴获的俄军火炮,还能吃到加餐的水果罐头和伏特加。
周青峰笑问,“就因为苏维埃这边吃得好,你们就乐意加入?
“对对对,吃得好,还有薪水,我们就乐意加入。”解放战士也不避讳,笑呵呵的点头。
周青峰也乐哈哈,不以为意,更不上纲.上线。他扭头问那位俄军上尉,“你又是为什么乐意加入苏维埃?总?不会也是因为这边吃得好吧。”
上尉尴尬的讪笑,“我只是低级军官,在俄军那边也没有特殊待遇。那是将校级别才有的。
团部有专门的炊事班为军官提供伙食,也能开个小灶啥的。但俄军自己的后勤稀烂,根本提供不了能令人下咽的食材。
我愿意加入苏维埃',是发现战场上很多俄军士兵在逃亡。有些甚至是被自己同乡劝降的。
俄军士兵毫无士气可言,我作为参谋根本无法指定可以执行的作战计划,于是被俘后索性投降。”
上尉见多了俄军内部的腐朽和黑暗,一肚子的话,想说又叹息,最终只摇头道:“这仗开打前就定了胜负。”
周青峰最后问发愣的炊事员,“看样子食堂伙食不错,前线打仗的部队吃的怎么样?
炊事员也跟着傻乐,笑呵呵的说道:“我们的炉灶特别好用,带上燃料和食材,可以用三轮车拉着走,运到前线给部队做饭,所以步兵也不会吃的太差。’
暴动前,周青峰看过苏维埃在训练营做的准备,当时大惊失色-- 毛子的后勤一贯的烂,党主席马特严科等常委就没怎么考虑过部队吃饭的问题。
订购三轮车的同时,周青峰也订购了好几百辆移动炊事车。就是路边烧烤摊那种,不用煤气灶,改蜂窝煤灶,能蒸能煮能煎能炒,还能提供热水。
加特契纳附近有个铁路站,站内有煤仓。周青峰在暴动前囤积了数千吨煤当燃料,确保部队不至于受冻。
这种细节全靠有经验的人一点点的补全,才让所谓战斗种族的战斗力发挥出来,否则苏维埃'的革命暴动干- -天就得因为饿肚子而散伙。
周青峰听得哈哈大笑,”所以我们让士兵吃好点才是对的嘛?餐桌上多-盘肉, 胜过大炮里多几发炮弹哦。
上尉更尴尬,挠头不知该说什么好。
“你能不能去策反过去的同僚?”周青峰对上尉问道,略作思考后又继续,“每拉-一个同僚,我们可以按军衔给奖励,如何?”
他又回头对解放战士道:“你们也-样,策反军官不容易,但拉士兵应该容易。同样按军衔给奖励。
拉的越多,奖励越多。
如果带枪来的,我们可以给钱连枪一起买 下嘛。只要把敌人搞得少少,把自己人搞得多多,花点钱很划算的。
上尉和'解放战士顿时发傻,被周青峰的'银弹攻势搞愣了。这法子前所未有,但又颇令人心动。
周青峰继续思索,"这事单靠你们还太难,我们应该提供更多便利,比如电台里呼叫,或者派人护送乃至跟随你们过去。”
想到此处,周青峰饭都不吃,转身离开食堂,急匆匆找到在值班的武装力量委员会委员,商讨此事可行性。
委员会连忙召开集体会议,拍板通过这个主意,动员已经投降的俘虏去策反俄军官兵,或者收买对方情报。
至于经费,苏维埃不是穷鬼,周青峰也给苏维埃赚不少钱了。至不济,可以先打白条,开空头支票,胜利后用收缴的财产来支付。
周青峰又忙了一天,回到宿舍都天黑了。
房间里取暖的煤油炉烧的正旺,人妻尤利娅在床边托腮发呆,犹如黑暗中被囚禁的美人,自怨自艾。
如今整个训练营都知道这个漂亮成熟的女人是维克多.阿尔伯特阁下的情人,哪怕是在苏维埃'内部,这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禁忌。
不但无人指责,反而令人羡慕,或觉着理所应当。
社会文化是有传承的,沙俄上流社会有情人文化,它不会在苏维埃内部就马上消失。
在当前世界的大多数人看来,有能力的人多几个伴侣是种奖励。反过来,没几个伴侣的人基本无权无势更无能。
尤利娅的丈夫阿奇科夫也听到这传闻,只战战兢兢,当做什么都不知道。他倒不气恼妻子传出的那些香艳绯闻,而是担心苏维埃'不能成事,反而牵连自己。
周青峰连续高强度工作七十二小时,回到宿舍时颇疲惫。他进屋就闻到一股浓郁香气,不是买给奥莉加的栀子花香。
“尤利娅?”
“我在。
“能给我弄些吃的吗?”
"好的,给我点时间。”
“有热水吗?我想洗个澡。”
“也要等几分钟,食堂那边应该有。”
“我这几天很累。洗澡时,你能来陪我吗?”
“你别动手动脚,我就陪你。
“没问题,我保证不动手动脚。
听到少年这声干脆利落的保证,尤利娅没来由的面红耳热,心知这保证只怕得反过来听。
90章温暖浴室
浴室里很暗,水汽蒸腾。
户外零下二三十度的气温,但在苏维埃常委的屋内却能维持在零上十几度。
这固然是训练营有足够燃煤的便利,也是房屋墙体厚实,食堂的锅炉送来大量热水的好处。
尤利娅关上浴室的门,摸索着寻找]后的挂衣钩。厚厚的羊皮冬装已经放在门外,她只需将贴身内衣的系带拉开。
“我送你的内衣怎么样?”少年在黑暗中问道。
上一篇:自带世界修改器的我是个反派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