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我要看到血流成河!(通吃) 第228章

作者:通吃

越洋电报发了又发,大西洋两岸的列强被周青峰的大活整破防了。

三家讨论并推演了上百种可能,达成一致的观点毫不意外...真让新中华’不受遏制的发展,西方文明就要完蛋了。

“二位,我认为我们联合后的首要工作就是大力投资,扶持二+- -世纪的印度取代中国向十九世纪的各国提供工业品。"伊戈尔提出一个天才构想。

可这构想过于宏大,被美法两家联合毙了--就印度那个死样,不是说不能扶持,但效率太差。

“中国体量太大了,硬拼是肯定不行的。我认为应该尽可能的提升十九世纪欧美各国的科技水平。

我们在人力上是绝对没法压制中国,也没必要,必须进行科技战’,获得代差优势,死死压制住新中华。”

“所以我们必须跳过二战科技,发展战后的半导体、雷达、火箭、喷气式发动机等技术,对吗?”

“先生们,我们对此别无选择。幸好,发展科技是我们的强项,我们的人才优势还是很明显的,我对此很有信心。”

在电报讨论好几天后,英美法还拉上德波意等西欧国家- -起,打算建立一一个以西方文明为意识形态基础的军事联盟。

当他们决心联合的一瞬,北约同盟技能生成:同样是以彼此信任度决定连同未来的权限。

初始信任度赫然是...

大家如此踊跃,信任度怎么会为'0'?

08章尽快开战

1882年3月4日。

为了签署-份正式协议组建北约’,作为美国穿越者头领的威廉.麦金莱向巴黎派出使团。在使团出发后,作为美利坚之王的他在白宫的椭圆办公室陷入沉思。

穿越者之间能达成联合技能,这并非什么特别的秘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已经有很多穿越者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而不得不联合。

可联合后有个难题,利益该如何分配?

如果是两个普通穿越者之间,联合的好处并不大,大家尽可能平分便是。如果是一强一弱之间,肯定是强者决定一切。

但在五大流氓的‘王者"之间,这种联合从未成功过。

因为技能只有一个,它只属于一人--这问题对周青峰来说不存在。他远比联合的马特严科强,拿到技能后就分享给同伴,且巴不得有人替他干活。

马特严科在利益分配上毫无话语权。

美英法对联合都有需求,却在联合后谁掌握技能上吵的不可开交。要不是周青峰带来的压力过于巨大,他们绝对谈不拢。

现在三家勉强谈拢,并对认为技能必须轮流掌控,然后分享给盟友--就好像联合国安理会主席轮流当。

伊戈尔作为印度佬,自信心非常足,主动表示自己作为最强大的‘大不列颠之王’,以及联盟的倡议者,应该担任第一-任联合技能所有者,任期五年,必要时可以连任。

麦金莱和福熙让印度佬滚一边去。 福熙直接骂,“我宁愿让中国人统治地球,也不会让咖喱的臭气蔓延到全世界。你们已经污染了伦敦,休想沾染我大法兰西的地盘。”

吵一个月,三家达成协议,技能-月-换,美英法三家轮值,同时分享给另外加入北约"的盟友,包括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等等,总共十家。

就为这点破事,折腾一个月啊!

想到浪费的时间,麦金莱作为堂堂‘美利坚之王’,美国总统,心里气得要发癫---个团队里有个咖喱佬,简直就是灾难。

伊戈尔有种印度人特有极度自信和小肚鸡肠,没占便宜就是吃亏,脸皮还特别厚,什么要求都敢提。

谈判中经常是三方费劲心力谈好条件,决定分头去拉小弟入伙。伊戈尔认为自己人多势众,念头一-转就推翻重来。

又或者美法决定在小问题上做点让步换取合作加速。伊戈尔开心的觉着自己还能再占点便宜,又切香肠般提出新条件,再次谈判。

一个月啊,整整-一个月,三家关系止步不前,尽跟伊戈尔扯淡了。

偏偏伊戈尔自己心态极好,觉着一一个月就能将北大西洋两岸的列强联合起来,实在是太快,太高效一- -这都是他的功劳。

好不容易三家联合,技能生成,更头疼的事发生了--三家彼此间的信任度为'0',啥事都干不了。

伊戈尔马上骂另外两家没诚意,而自己没有任何责任。

看到虚拟屏幕上,联合技能的信任度是个零蛋,麦金莱在自己的办公桌后苦笑不已--按说三家‘王者联合,技能的威力会极大,现实却完全相反。

再想想周青峰跟'苏维埃’联合时还不是‘王者’,马特严科也极弱,双方居然能成事且在圣彼得堡翻盘,实属运气。

“或许正因为周青峰和‘苏维埃联合时都不强且都在圣彼得堡,才能放下利益纠葛,期待发展。

反倒是美英法三方隔着老远又没法见面,想拍板做决定都难。我们在效率上远不如对手,如果不快速追上,后果不堪设想...

麦金莱想到一个无法接受的可能,那就是周青峰会将俄罗斯之王收入手中,届时他两位- -体,绝对没有信任度的问题,权限会更大。

思及至此,总统阁下命人给驻新中华'的韦伯大使发电报,要求严密监控敌人的国力变化,以便快速作出反应和对策。

远在万里之外的南京,作为美国穿越者而就任一年的韦 伯大使接到来自华盛顿的电报。在读完报文内容后,他头皮发麻。

1882年在恍惚间过去三个月,虽然苏维埃和沙俄余孽间反复延后停战时间,可遥远欧洲的备战却越发激烈,一旦开打只会是尸山血海。

在看似远离战争的南京,另一场战斗'已经打响,新中华打算修长江大桥,光南京就要同时修两座。

在报纸上得知这个计划时,韦伯大使大肆嘲笑过新中华在制定国家建设计划时的不自量力,以及对科学的不尊重和狂妄自大。

原历史的49年建国,‘土共已经有些家底,有两百多所高校,有有十来万大学生,有百万级的产业工人,还有苏联老大哥帮忙。

可魔改世界,马可世起兵反清是1826年,攻入北京、推翻满清、打下新中华的江山是1835年的事。教育、工业、基建,全都是从建小学开始。

现在的南京有一座跨越长江的铁路桥,十年前修的,建设水平不高,材料也很差,通行能力很差。

这种背景下,建任何一项大型工程都是需要反复验证,仔细考虑,确定有实力后才能动工。

可1882年伊始,新中华政府就在全国各地一口气批了上千座大型基建项目,铁路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煤矿油田发电钢铁炼化重工,一-个劲的上。

光是在长江上就要新建十几座大型桥梁,这大干大快上的气势把自以为看清新中华实力的韦伯大使吓一跳。

“这帮中国人疯了不成?又要搞'大跃进般的胡来?打算浪费无数人力物力后才明白建设规划也是-门]科学?”

新中华'目前钢铁产量才两千多万吨,且大部分是质量低劣的生铁,连球墨铸铁都算高级材料且没多少,钢材更是奇缺。

这国家哪来足够的钢铁支撑其雄心勃勃的建设?

别搞得跟印度似的,玩PPT吹牛挺厉害,做计划全球第一,论落实却一拖再拖,拖到下一-次发PPT为止。

韦伯大使还以为新中华'是不是爆发了什么外界不知的政治斗争,要搞些不自量力的形象工程来抬高新领导人的威望。

接到麦金莱总统的电报,大使才明白自己撞见了什么--这十九世纪的国家连同二十- -世纪的未来了。

简直是神灵在青睐这个国家--韦伯大使气到要吐血,看中国高速发展比他亏钱还难受。

新中华过去局限于钢铁和煤炭产量不足,偌大的国土没办法尽情的搞建设。现在突然间阔气了。

把自家生铁当原材料卖给后世的中国,新中华转而在近两三个月连续采购八百万到一千万吨的钢材。

如此大的供应量,也就后世中国才行一-百年后钢铁产量第二名是印度,年产量-点二亿吨, 根本承受不住。

新中华办教育几十年,萧金浪接手时每年毕业四十万大学生,十分之一可以成为研究生,百分之-成为博士。

原本是国力有限,这些高级知识分子能一-展身手的机会并不多。

现在不一样了,工程开,大学建,科系扩展,设备就位,增加招生人数,研究经费翻倍的涨。

在轻重工业依旧产能不足的情况下,新中华’硬是决定推行全国的城镇化,把大批农民从农村引进到城市,光建筑工地就将提供几千万的工作岗位。

土木狗的春天来啦!

“新中华的GDP要暴涨了,一年翻一倍都不是不可能。”

支撑韦伯大使这个观点的原因,是他最近看到南京城市内出现上千辆特别古怪的重卡。

相比当前只有两三吨载重的主流卡车,这些重卡普遍能拉五倍乃至十倍的货物,运输能力暴涨。

其轮胎、悬挂、底盘、乃至发动机和变速箱都堪称顶级’,用料特别扎实。这对于-一个优质钢材和橡胶产量还很有限的国家来说,太反常了。

知道真相的韦伯大使直嘬牙,“我就说为什么觉着古怪,原来是- -百 多年后的阉割货。可再怎么阉割,这些重卡在当下都属于绝对高精尖产品。”

‘阉割后的柴油机失去了‘电喷"数控”优质润滑和密封’,可依旧保留了高精度缸体和曲轴、低摩擦活塞环、锻造连杆和精确装配。

后世重卡动力普遍在三百马力以上,“阉割后损失三分之-动力,高倍油耗,百分之五十的寿命,以及需要更多的维护和保养。

这看似性能暴跌,但在当下却是当之无愧的超强动力- - 现在各国列强的重型战车都没这么强的发动机。

看到这些重卡'拉着十几二十吨的钢材驶向工地,韦伯大使就明白事情向最糟糕的方向发展--新中华'并未将一个劲的发展军力,反而决定均衡提升。

南京作为新中华首都,一直在建设扩张。

韦伯作为大使,经常跑到工地看建筑进度。过去他顶多觉着这个国家的工人吃苦耐劳,并无其他感受。

一般工地上有几台蒸汽吊机装卸建材就不错了,很多地方还靠人挑肩扛来解决问题,提高效率只能靠加班。

现在工地上出现了挖机、塔吊、打桩机、搅拌机,连水泥也不再限制供应,要多少有多少?

“该死的,这些东西难道不受限制吗?”

最让韦伯瞠目的不是越来越多的工程机械,而是仿佛用不完的水泥。可仔细想想,水泥这东西还真没啥技术含量,无非是能耗多少,产能大小而已。

“如果这些是百年后运来的,生产这些低端产品的中国工厂非要笑死了。他们又要建设一个庞大的国家,而且这次的国家领土要大一-倍不止。

在给麦金莱总统的回电中,韦伯咬牙切齿的建议道:“战争,只有尽快发动战争,美利坚才有一线生机。

否则再过两三年,我们将彻底丧失主宰世界的权力,并眼睁睁看着中国人侵蚀上帝赐予美国人的土地和权益。

请..尽快开战!

09章快抑郁了

在南京的美国大使看到的是新中华’即将拥有的工业实力,进而积极催促作为总统的麦金莱为战争做准备。

当这些电报以无线电形式在太平洋上传播,麦金莱同样让外交系统向中方发出询问,以关切澳大利亚安全为由,询问新中华'的边界到底在哪里?

萧金浪原本是精打细算琢磨如何内部发展,外部周旋,可等周青峰彻底打开跟百年后中国的物流通道,他不装了...

还装个屁啊!

接到外交部转呈的报文,萧金浪笑得哈哈哈,很豪气的进行回复--中华本土、远东、中亚、东南亚、大洋洲、阿拉斯加,总面积超过三千三百万平方公里。

这毫不掩饰的回复把麦金莱干沉默了,也让他明白新中华很清楚东西方进入没有回旋余地的竞争,也是自信心暴涨的表现。

这个时代,单月输入千万吨级的钢铁,任谁都能挺直腰杆,睥睨天下。

这么大的领土,配上目前超过六亿人口,外加足够的煤、铁、油等等矿产,够新中华窝在家里五十年不用动弹。

五十年后...也不用动弹了。

现在的世界可不是自由主义的时代,各国都用极高的关税保护自己的国内市场。

美利坚的平均商品关税在百分之五十五,大不列颠则为百分之四十五,欧陆各国也不低。

原历史的大清末年之所以发展不起来,有个常年被忽视的原因--海关被英国人赫德把控,关税只有可怜的百分之五。

就这百分之五,提供了清朝财政的近三分之-。很多学者说赫德清廉,收了巨量关税给满清续命。

可实际上恰恰相反,英国佬利用低关税向满清倾销商品,几十年间赚走的白银超过一百亿两。

如果清末提高到百分之二十,在全球也是低关税地区,但财政收入能翻几倍,很大可能让满清继续苟下去。

毕竟钱真可以收买人心--谁说赫德是满清功臣的?人家明明用低关税摧毁了满清工商业发展的可能,间接催生了中国革命。

现在,新中华'的关税跟英国差不多,在百分之四十到五十之间,有力的保护了本国产业有足够市场进行发展。

麦金莱可以接受新中华拥有三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他不能接受新中华封闭如此巨大的市场。

眼下美利坚穿越者内部的联邦’和邦联势力尚末分出胜负,一大票黑人和拉美穿越者在闹分裂。印第安人在西雅图还残存两三百万死剩种。

“战争,确实必须尽快发动-场战争。首先要将美国国内的反对势力全部消灭,确保北美南美都属于美利坚。否则这个地球就成黄种人的地球,白人会成为黑人般的存在。

也是被逼的没辙,麦金莱不得不撇开咖喱佬伊戈尔,跟法国总统福熙进行秘密外交。双方都认为伊戈尔是个坏掉一锅汤的老鼠屎,谁拉他入伙谁倒霉。

幸好,美国除了英国这个亲爹,还有法国这个义父啊。

美法也是大流氓,私下结盟后再拉欧洲小弟入伙,联合技能生效,同样是'一次性许愿',同样是联通未来。

双方信任度总算不是可怜巴巴的'0’,初始就有个五点几,可以向百年后的未来采购物资。不需要像周青峰般可怜兮兮的从直播开始赚钱。

“好好好,联通未来,快点采购工业产品,加强军队实力。我们将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最强大的军队,-定能压制新中华。”

麦金莱和福熙之间好说话,约定技能轮流掌控,轮流授权给小弟。

福熙也极为振奋,“买, 我们不缺钱,拼命的买。未来无穷无尽的物资将成为我们扩张的动力。”

作为小弟入伙的德皇也是大松-口气,“只要能从未来采购,德意志的战车将驰骋欧陆,彻底解决斯拉夫人制造的麻烦。”

十九世纪的列强们认为找到了击败新中华的有效途径,兴奋至极。但他们很快就发现自己碰到个瓶颈--只能购买符合当前科技水平的商品。

这很大程度上就是钢铁、水泥、煤炭之类的。

“无所谓,买呗。"麦金莱在2023年的时空也是富豪,真的不愁钱。可他很快被卡住了,"等等...二+一世纪的美国钢铁企业好像快死绝了。”

这话有点夸张,但2022年的美国钢铁产量在七千多万吨,世界排名第四。不能说它少,但它确实不是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