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我要看到血流成河!(通吃) 第229章

作者:通吃

更糟的是法国佬福熙,他发现欧洲的钢铁公司更不咋地。

钢铁产量最高的居然是俄罗斯,再次是土耳其。德国排世界第八,年产量区区三千多万吨。整个欧洲全加起来才- -点四亿吨,技术水平很高,但产能有限。

这就不太妙了!

仔细- -看,唯一能大量提供钢铁的只有中国,第二才轮到一点二亿吨的印度。所以美法两家没得选,他们只能先派人联络印度的钢铁公司,比如塔塔'。

在商言商,包括“塔塔在内的各家钢铁公司对于客户询价很是正规,毕竟是个充分竞争的市场,报价非常透明。

但让麦金莱和福熙倒吸-口冷气的是采购金额。如果想跟新中华竞争,光钢铁采购量就不能少。

在中国采购一千万吨粗钢,大概需要四百亿人民币,折合美元超过五十亿。亿这是单月采购量,还是-个货种。

麦金莱和福熙虽然有钱,随便买房可以花掉几千万没有,但也架不住一一个月花掉几十 上百亿美元的能力。再多家产也扛不住这么花呀。

这两位极其不解,周青峰是怎么做到的?圣光每月贸易额不断增加,单月采购能突破千亿人民币,他哪来那么多钱?难道是中国政府支持?

由于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渗透到中国各行各业,对于圣光财力的疑问很快得到证实,它靠物流真的可以赚到这么多钱。

物流成本占中国GDP的近百分之十五,每降低一一个百分点,就等于节约了一点二万亿人民币。

‘圣光只收五分之一的价钱,每年赚几千亿人民币也轻而易举。就是公司董事得轮着来使用权限,否则得累死。

况且'圣光在全球还有低买高卖的采购业务,同样很赚钱- -公司在天阳的总部还在快速膨胀中,职员数量正从上千向上万进发,快变成-家小国务院'了。

麦金莱这才意识到同时联合技能,自己跟周青峰的权限有点不同。他只能从未来采购,周青峰不但能采购还能搞物流再运回未来。

“这是为什么?”

“可能跟信任度有关,我们必须加强互信。”

麦金莱和福熙对此没啥好主意,他们两人在2023年的资产加起来都比不上周青峰当月采购量。真要论有钱,还得是周大爷的腰包更鼓,他们逊爆了。

“没关系,周青峰不过是有了先发优势。我们努力追赶肯定还是能超越的。”

“对对对,现在关键是找到足够多的货源,用钢铁对抗钢铁,- -定能遏制对手的发展。

两位王者相互鼓劲,依旧信心十足。但他们很快遇到拎一个难题,全球各家钢铁公司的交货期论月计算。

现在订货,最快交货也得一-两个月之后。如果想要现货,这不是加钱能解决的问题,只怕得去找产能过剩的中国才能解决,他们才能论周交货。

麦金莱不死心,虽然他钱不够,还是很认真的派人向中国的钢铁公司询价问交期。

得知有出口货单,价格还挺高,国内钢企非常开心,然后表示由于近期钢铁行业逆势暴涨,出口订单的交期也要排到一两个月后。

为啥?

你们不是产能多余吗?你们不是拼命想出口吗?

因为最近有个圣光贸易把多余产能吃的差不多。

嘚.....把对手给忘记了--圣光现在可是大客户,从衣服鞋帽到钢筋水泥再到卡车机电,它啥都要。

这种大客户可不要放在神位上供着?自然是要优先交货,满足其任何条件。

实际上圣光没啥条件,快点交货就好- -这种客户简直是神仙下凡,理应受万家香火供奉。

无奈,麦金莱还是觉着靠中国以外的钢铁产量是没办法击败新中华的,他继续找咨询公司向中国企业询价,希望对方能扩产满足自己的需求。

可得到的消息很糟,要说‘圣光没啥要求也不对。周青峰就要求国家严把物流关,且特别是大宗商品出口要让'环球物流'介入运输环节。

这不等于'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么。

麦金莱真没想到,自己有天会被中国在烂大街’的钢铁等普通工业品上卡脖子,对方说不卖给就不卖。

有本事你自己建钢铁厂炼去。

这不更坑么?

等厂子建好,新中华'也完成爆兵,仗都不用打,投降算了。

“别担心,别担心,全球钢铁产量超过十八亿吨。虽然中国的十亿吨钢铁不好买,但还是有八亿吨钢铁产量是属于自由世界的嘛。”

“所以我们来分配一下这八亿吨钢铁产 能吧。我认为美利坚将会在抗击新中华的第一线, 应该占用印度的产能。”

“不行,印度的产能必须分给法兰西-半。”

“你们欧洲也有一点三亿吨的钢铁产能,就不要来抢印度的产能了吧。"

“我们德国在欧洲直面苏维埃'的威胁,理应把产能多向我们倾斜。

“绅士们,我们不要争吵。可千万别再耽误一一个月了 ,必须把伊戈尔浪费的时间抢回来。

不提咖喱佬还好,提了之后,麦金莱和福熙分别接到伊戈尔发自伦敦的电报,“先生们, 我们三者之间的信任度为什么没能提升?你们不会在背地里建了小群私聊吧?

美法'王者'矢口否认,“没有,没有,绝对没有。伊戈尔先生,我们对您毫无隐瞒,-切都开诚布公。'

可不管麦金莱和福熙如何赌咒发誓的保证,三方的联合技能信任度始终就是个‘0',伊戈尔快抑郁了。

10章很有想象力

当周青峰成为新中华之王'并返回二十-世纪,新的问题摆在十九世纪的新中华穿越者面前。

这种超级权限肯定不是新中华之王独有,至少还有三位有同样的能力。以周青峰的高调,对手肯定会发现端倪。

当十九世纪的欧美在忙着如何合作遏制新中华的发展,新中华内部也随之高度紧张并拼命忙碌,只为消化从百年后采购来的巨量物资。

“可这他妈的太难了。

向骁刚刚升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可他站在新南京长江大桥的施工现场却高兴不起来。

“百年技术差太远了,我们现在搞测距测向还只是拿-根反射棱镜远远站着瞄啊瞄,后世的方案是用全站仪和RTK自动测绘:电脑软件设计。

可现在哪有卫星定位之类的玩意啊。我们拿到的所有图纸还得降级,否则施工人员看都看不懂。”

十九世纪,无论普通零件还是大型工程,都得靠人手工绘图。光是让相差百年的两个时代相互磨合,就会冒出无数的矛盾。

不用多想,向骁都知道自己的要求提出,百年后的设计局全得骂娘。只怕得出专门的软件来进行降级,靠人力效率太慢了。

“...看来还是只能祭出一招加钱大法,累-累百年后的设计狗了。幸好我们赚钱能力不错,花得起。”

当前的南京城市规模原没有后世大,江边的工地原本是滩涂,有市郊的农民开垦种菜。现在几百部工程机械在工地轰鸣大作,二十四小时不停。

工地旁拉起栏杆,栏杆外就是附近看热闹的村民和熊孩子。他们大中午的端着饭碗跑过来,拿工地的建设场景下饭,个个津津有味。

重载卡车碾的工地道路泥浆泛滥,路边的笼子里装着鸡鸭,水桶里装着游鱼,等着采购伙食的工头来买走。

几条土狗绕着工地撒欢乱跑,时不时被轰鸣的机器吓的屁滚尿流。

道路边竖了招工的牌子,几十个年轻人排队等着进工地。毕竟是首都附近,他们大部分能读个初中高中,进工地接受些培训就能干活挣钱。

脑子聪明点的说不定还能被送去学修车开车,或者管个仓库,当个工头,那收入比种地强百倍。

以往因为机械设备不够,修这种跨江大桥只能搞人海战术。

原历史的南京长江大桥修了整整八年。现在有足够的机械和原材料,新中华建设部认为两年就足够了。

为了让百年后的机械设备能来到新中华',向骁给全国的科研单位,几百万研究员下达攻关任务。

因为工程机械中除了芯片等难以企及的高科技,还有许许多多十九世纪不具备的"黑科技'。

随便一一个液压装置就够十几家院所的研究员和工厂技师伤脑筋的,但其作用又无可替代,运用场景极广。

新中华的穿越者最终被逼的没办法,只能彻底放弃自我量产的想法,借助百年后的技术指导,集中全国力量把单品搞出来。

只要搞出单品就算技术突破,‘时空物流能以很低的价钱从未来获得大量同类工业品。

新中华就能开启工业基建发展的‘大跃进',从内燃机起步阶段直接跳往成熟阶段。

工地上冒着黑烟的卡车全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成果--车体上关联了一大堆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全靠百年后的工程人员手把手的教,一点点的攻克。

向骁心里乐呵的暗想:“跨越式的基建发展也挺好,至少瞬间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让全国大部分老百姓能离开农村。

至于作为单品被跳过的科技树,跳过就跳过了,反正产线建好也很快被淘汰,一点效益都没有。

对于如何跨越,穿越者内部已经有了定论。

比如钢铁工业,有后世每个月上千万吨的钢铁供应,再去造-百立方的"小高炉变得毫无意义,不如直接爬科技树上三百乃至五百立方的大炉子。

再比如半导体,去攻关早期的点触式晶体管就成了笑话,集成电路肯定太难,但也应该-步到位把实用的结型晶体管搞出来。

向骁站在跨江大桥的施工现场,能感受到重型卡车驶过身边撼动大地的震动,就犹如感受时代的脉搏在剧烈跳动。

眼前不仅仅是一-座桥, 除了主桥和引桥,还有配套的铁路线和编组站,以及依托大桥和铁路公路规划的工厂和民用设施。

届时南京的城市规模会因此扩大-倍,又会增加相应的环线道路,并容纳更多的人口。类似的城市化建设会在全国进行,包括东瀛和东南亚等新国土。

增加城市人口其实不仅仅是提升国家经济水平,更是某种提前动员--真要打世界大战,有过工地工厂经历的士兵要远比农村人口强。

另外城市生活水平高,也能极大抵消民众在面临惨烈伤亡时的恐惧和抵触,提升其经受长期战争的心理承受能力。

毕竟真打起来,伤亡铁定是百万量级的青壮,一个个都是家庭的顶梁柱,哪怕以新中华"的人口基数也是巨大的负担。

因此战争的物质准备很重要,但心理准备更重要。

"接下来几年,新中华'的GDP就不是两位数增长,而是三位数。这种奇迹肯定会极大凝聚人心的。

想想前不久陪同美国大使参观南京工地的场景,向骁向就忍不住要大笑。

双方都知道对方是穿越者,也都知道对方不怀好意,却又要维持基本的体面,没到马上撕破脸皮的地步。

那位叫韦伯的美国佬得知新中华庞大的基建计划,那种不可思议又带着嘲讽的表情溢于言表。于是等他知道真相后那副活见鬼的脸则更加精彩,就好像看见世界末日。

“小周,新中华的大跃进固然令人愉悦,但也要小心欧美狗急跳墙。他们铁定不会善罢甘休。”

向骁的虚拟屏幕亮起,和2023年的周青峰对话。这小子每个月都去'度假’几天,优哉游哉的,叫人恨的牙根痒痒。

周青峰赖在一-张大床上打滚,满不在乎的说道:“我认为战争会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导火索肯定是东欧。

新中华"距离主战场很远,应该在两到三年后参战。在此之前,让苏维埃定住就好。

有两年准备时间,我认为足够了。届时我们可以动员上千万的陆军,十万量级的空军,百万吨级的海军参战。

这要是打不赢,我们干脆一-头撞死。

面对自信满满的周青峰,向骁既肯定又谨慎,“小周,不能太轻敌。百年后的中国是最大的工业国,但外国也不是吃素的。人家铁定联合。"

“不怕,我打算在2023年给新中华造航母。”

噗..向骁被这句话惊到了,“小子,你说啥?造航母? "

“对啊,让2023年的中国造航母。以美国埃塞克斯’级的战后改型做参考,就满载排水量三万三吨的小破船,又不要啥核动力,上蒸汽轮机, 能有啥难度啊?

国内目前闲置的大船坞多得是,产能是绝对足够的。唯-的麻烦是该如何提要求,我联系几家船厂,人家骂我是神经病。”

向骁也恼了,“三万多吨的航母耶,别说人家造船厂骂,我都觉着你是神经病。这玩意砸我头上,我朝哪里跑?

"这事我亲自来,可以让航母落在海里嘛,计算好深度和浮力,让它传输过来就在海里浮着,多方便。

我想过了,可以从几百吨的巡逻艇开始测试,然后是千吨级的驱逐舰,再然后是轻巡重巡战巡之类的,最后是航母。”

向骁听得哇’了一声,怦然心动。

以新中华'的造船能力,造航母之类主力舰要两三年。前两年在南海海战中损失的主力舰到现在都没补充完毕。

英国佬还赖在印尼一带死都不走,更别提拿下澳大利亚了。

但以百年后中国千万吨级的造船能力,用巨型总段造船法,造个二战水平的航母完全可以论月计算。

届时唯一限制新中华海军实力的就是水兵和军官的训练速度。

"2023年的中国造船能力有多少?”

“一年四千多万载重吨吧。”

四千......多万。”向骁感觉自己的心脏跳的太快,“哎呀,你这一说,我就激动了,好像打仗也不是那么难的事。

必须马上跟国防部那边讨论-下,有必要加强海军的人才梯队建设,舰艇学院之类的军校得提前扩招。”

虽说军舰比商船难造,但二战水平的军舰也难不了哪儿去。向骁想想大海上铺满新中华'军舰的美景,幸福的头晕。

“这航母都造了,战机肯定少不了,对不对?”

“那是当然。’

“海军和空军都造了,陆军的战车大炮也不会落下,对不对?”

“铁定的。”

”圣光光赚物流费,一年好几千亿, 付得起这钱吗?

“付不起可以贷款嘛?只要咱打赢了,小半个地球都是中国人的,差不多四分之一的陆地, 三分之- -的海洋,还怕还不了账?”

“此言极是,此言极是啊! "向骁兴奋的直搓手,笑的合不拢嘴,"我得找人商量商量,拿出个具体的规划来。小周啊,你这个脑子还是挺好使的嘛,很有想象力。

“前不久是谁嫌弃我笨的像猪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