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通吃
英国的崛起有其特殊性,它本土很小,人口又少,发展上限很低,哪怕建立‘日不落帝国,也注定是个主弱仆强的局面。
由英国来统领西方世界,总好过让幅员辽阔,资源众多,后院宽广,人口上限极高的美利坚来统领。
况且英国人天生擅长平衡,擅长当搅屎棍。维持英国在西方阵营中的势力,也能免得让新中华头疼。
我现在只关心,你们到底打算怎么跟我合作?
别说什么让我单枪匹马跑到伦敦的做法。我可以在艾丽面前装傻,但不希望你来侮辱我的智商。
这态度让老亲王很多准备好的言语完全作废。在知道对方有读心术’,且自己等级低难以守住思维的情况下,他只能彻底坦陈的表述自己所想。
“我分析过阁”下跟'苏维埃'的合作模式,可以肯定是由阁下主导,苏维埃'方面等于交出权力只享受利益。
我确实希望阁下能去一趟伦敦,跟女王陛下见面。若双方达成联盟,我希望新中华能攻击印度,动摇桑达伊戈尔的权力根源。
让投靠伊戈尔的英国顽固派看到新中华有强大的实力让他们利益受损,让他们脑子清醒点,进而改变主意。”
“新中华现在可没空去攻击印度。”
“我知道,你们正打算从英国手里夺走东南亚,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这个死结是解不开的,双方有意合作,却一时想不出以什么方式合作。会谈倒是坦诚且有建设性,只是没啥成果。
老亲王离开后,周青峰给南京发电报,通报英国穿越者的构想和现状。萧金浪看过报文后极度无语,不知该用什么词来形容心情。
"这小王八蛋居然要去搞大不列颠的女王,这胆子也太肥了。还是别人求着他去搞的,这真....气死人!”
为了知道自己多生气,萧金浪特意让人送来维多利亚女王的资料,大多来自驻英国使馆发回的报纸和影像。
女王的父亲是乔治三世的堂弟,她是家中老幺。乔治三世有足足十五个子女,按继承顺位是怎么也轮不到她。
可乔治三世归西后,其子女一半死于非命,另一半四散逃亡。
从1825到1855的三十年里,大不列颠的政局极度不稳。
要么是长期王位空置,要么是五年内换了六个国王或女王。傻子都知道白金汉宫的宝座其实是个断头台。
英国王室的血都快流尽了,各方势力才经过充分博弈达成势力均衡,转而推出当时尚且年幼的奥古斯塔维多利亚女王登上王位。
这一登就是二十几年,政局总算安稳了,大不列颠的国力飞速暴涨。
传言女王成年后,担任国务顾问的桑达.伊戈尔一直想让某个印度裔英国公民成为王夫,或者让女王和某个印度土邦的王子成婚。
结果女王还有点骨气,直接宣布将终身不嫁,永不结婚。
至于女王的身材容貌,使馆提供了不少英国王室的宣传照片和影片。均是女王骑马狩猎或出席政治活动拍摄的。
“一米七几的个头,长的也还行。
哪怕明知道没人听见,萧金浪也不愿开口称赞照片上的女王有多漂亮。他顶多酸溜溜的骂-句,“那小子上辈子是狗屎吃多了吗?这辈子尽走狗屎运。”
对于阿尔伯特亲王的意图,周青峰在电报里给出明确剖析,但没做任何判定。萧金浪将电报提交政治局常委会讨论,大家既震惊又沉思。
“我们有没有攻击印度的能力?”
“很难讲,谁知道十亿吨钢铁会爆发出什么样的战斗力?”
“不求十亿吨,-年一亿吨就够可怕了。
“如有可能,拿下孟加拉湾的安达曼群岛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大可以拿下斯里兰卡,保留随时介入南亚次大陆的能力。
“还是重点关注圣彼得堡吧。由苏维埃征兵,由我们装备的十个步兵师已经在喀山一带完成三个月新兵训练。
此外我们有三十个师以志愿作战’的名义开拔至鄂木斯克,距离喀山一千五百多公里,预计-个半个月后抵达。部队的后勤补给将全部由‘未来采购而来。”
三十个师,五十多万兵力出国作战,远离本土三四千公里,这是新中华过去从未想过的举措,全靠周青峰分享的时空传输权限来完成。
今后的作战形式都将因此发生巨变,特别是有大地为依靠的陆军将彻底摆脱后勤的制约,敢于大踏步的向敌人发起冲击。
这套打法能不能成?没谁知道。
但新中华’意图快速解决俄国内战,扶持苏维埃'压制欧洲,为下一步打全球战争做准备,这一点是下定决心,必须要做的。
“我们的目标是当前盘踞在莫斯科的沙俄尼古拉王储。这家伙手里捏着五十万俄国陆军,且近三个月在接收欧洲列强的援助,正拼命扩军到百万。
论兵力,我们只有对方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想要打赢就只能是拼装备和士气。”
常委们对这种全新的作战方式也是头一-回了解,因为远征部队跨越小半个地球,后勤完全不靠国内。作战指挥全靠部队自己,他们完全插不上手。
"这一仗要是打成了,欧洲人怕不是要魂不附体。”
“他们肯定想不到我们胆子会如此之大,敢于派部队直接干预。”
"说实话,这招要是真的能行,我不介意对印度来个‘黑虎掏心。”
18章欧洲远征军
鄂木斯克,位于西伯利亚西南,原本是沙俄向东方扩张的军事要塞,十九世纪开始逐步建立城市。
此地距离伊犁一千三百多公里,距离贝加尔湖两千两百多公里,距离莫斯科两千两百多公里。城内人口不到十万。
伊凡六世活着时也想修西伯利亚铁路,加强对远东的控制。可新中华没给他这个机会,于是铁路只修到鄂木斯克。
为支援苏维埃‘革命,新中华组建欧洲方面军,下辖四个集团军,三十个师,总兵力五十万,花了两个多月调度和跋涉,部队主力才抵达此地。
能这么快赶来完全是因为五十万大军压根没带重装备,连后勤补给都没带,只在沿途设置能容纳数万人的兵站。
部队开拔时很担心会没吃没喝。可每到一地,兵站中都有堆积如山的充足物资。部队只要搭乘运兵卡车或者运输机赶来-- -由 于没有铁路,这已经是最快的机动方式。
鄂木斯克是本次长途机动的终点,也是欧洲方面军远征作战的起点。五十万兵力不可能全挤在小小的城市内,每支部队抵达换装后进入战备状态,展开战线。
周青峰在圣彼得堡胡天胡地,指望他回日本继承家业是不可能了。作为哥哥的周青山也不愿回去,宁愿在部队带着。
这次国内组建欧洲方面军,周青山兴奋的天天打报告要到第一线去。 可他最终成为一名工兵运输团的小参谋一- 别说家里不允许他到一-线,国防部也不允许。
周青山是最早一批乘坐飞机抵达鄂木斯克的先导部队。得知这破地方人口不到十万,他就觉着这场远征只怕得受点苦。
降落后发现...
机场果然又破又小,跑道又短又坑,城市建筑又矮又窄,居民大多是些皮毛商、木材商且-个个发傻,没想到有新中华'大军会来。
“我们是来给后续部队当先导,首要任务就是修营房和库房。可现在光有人,啥设备都没有,怎么搞?总不能光靠两只手吧。”
周青山来时是一月份, 天很冷,夜里能降到零下十几度。机场附近是大片的针叶林,地面硬邦邦的,- -脚跺上去,脚底板都疼。
就当先导人员一筹莫展,当地的苏维埃'干部把他们领到城内的火车站。站内有成片的木头仓库。
仓库一开,里头全是食品、油料、帐篷、被服、炸药,以及上百台施工机械。包括挖掘机、压路机、吊车、叉车、卡车之类的。
所有物资分门别类,用特制货箱装的整整齐齐。扫-眼装卸货单,马上能搞清楚这几千吨货物具体有啥,明白该如何使用。
周青山大奇,看看货箱上有中文标识,问对接的苏维埃人员,“这些设备是怎么运来的?”
当地的苏维埃”干部就是火车站的工作人员,可他们也说不清,只知道前几天有圣彼得堡的专员来过-趟,然后这批设备就出现在车站仓库。
账目记录上显示,货物是通过铁路运来的。
周青山听得咂舌,以为是国内大手笔,知道陆路运输困难,于是用海路转运到欧洲,在用俄国铁路运到鄂木斯克。
行吧,既然设备啥的都有,先导部队按照上级指示,由当地苏维埃'干部配合,就地招募俄国劳工修建机场、道路、兵营、指挥机构等等。
接下来,周青山经历了极其魔幻的三个月。
抵达鄂木斯克的远征军从一个营快速增加到一个团一一个师,从只有工兵到步兵装甲兵航空兵慢慢齐全。
不到十万人的小城经历了快速发展,先是有了独立的自来水厂,紧跟着建起有五千张病床的方舱医院。
医院就是原地建的梁架式建筑,医疗水平不好评价,但用来安置伤员的架子床真是要多少有多少,-来就上千,安装格外容易。
随架子床来的还有被褥床头柜什么的。连浴室卫生间什么的都是简易房式的,运来稍作安装就能用。
岗哨用的亭子也是现成的,外表白色,带透明玻璃窗,又大又宽敞,能遮风避雨,深受哨兵喜爱。
岗亭一口气来几百个,不要钱似得,搞得全城到处是这玩意-- -唯一 让人疑惑的是亭 子上有刮擦痕迹,但很多刮的不干净,留着'核酸的字样。
远征军上至将军,下至大头兵,好奇的研究许久,没想明白’核酸'二字出自那个典故,或是那部古籍,是个大大的谜团。
亭子事小,猜不明白就算了。可随着抵达鄂木斯克的部队越来越多,势必要将他们武装起来。那装备真令人大开眼界。
首先,国内冶炼行业经过多年攻关,在突破镍基合金钢的基础上,又在高性能铬钼合金的研发上获得决定性突破。
同时机加行业突破了冷锻深孔钻和钢板冲压等尖端工艺,化工行业则在双基球形发射药上获得小批量试产成功。
综合以上新材料新工艺,军工人员呕心沥血,刻苦研发',终于拿出了‘全新’的'56式枪族-- 56式半自动步枪、56式突击步枪和56式班用机枪。
半自动步枪交给民兵使用,突击步枪和班用机枪则装备- -线部队--新中华'一下就将普通步兵火力提升一大截,再也不用栓动步枪和冲锋枪。
后两者在加强后改为给狙击手或内卫、勤务、装甲兵等部队使用。
步兵换了枪,顺带各级火炮也跟着强化。从连级的六十毫米迫击炮,到师级的130毫米加农炮和152毫米榴弹炮,基本换了个遍。
炮兵在试射新型火炮后惊讶到高呼万岁",因为他们发现国家在身管自紧、电渣重溶、镍铬合金、液压复位、自动炮架、炮火指挥等多方面有了革命性突破。
‘新型火炮堪称跨时代的进步。
当步炮兵们喜洋洋的高兴没几天,到四月初,装甲兵用的装备也跟着换。从火车站仓库里陆续开出来两千多辆从未见过的战车。
周青山被安排到车站接货,天天看到新玩意,内心阈值明显提高,可当新式战车从阴暗的仓库中缓缓驶出,其粗大的炮管慢慢浮现,他心里还是备不住冒出一股寒气。
75毫米45倍径火炮,表面硬化的七十毫米高锰装甲钢倾斜布置,半球形铸造炮塔,扭杆悬挂,四人车组,四百马力V型12缸柴油机驱动三+吨车体。
周青山看到新式战车,有种直视克苏鲁的狂乱,惊讶的哇哇乱叫。
欧美穿越者看见了,定要破口骂街般问一-句,“这什么设计人员搞员出来的缝合怪?看起来像"四号"豹式"T-34"T-54'的杂交弱化版。"
偏偏它的代号是虎式。
两千多辆战车还是个车族,同样的底盘上装了不同的载荷,由此演化成战车、突击炮、自行火炮、步兵战车、自行防空炮等多个车型。
后勤和维护将因此大大简化。
装甲兵在测试这批装备后堪称狂喜,这新车族的性能碾压已知的任何一款列强同类装备-- 炮更狠,甲更厚,火控、观瞄和通讯能力有质的提升。
这玩意甚至不再使用电子管,改用结界型晶体管构成火控,配合火炮垂直稳定器,能将那门]长管火炮的穿甲能力发挥到淋漓尽致。
若是面对原有的列强同类战车,可以在敌人视野之外就可以将其消灭。
“带着这么一支军队远征欧洲,多带劲啊!
周青山眼馋的很,可所有先进装备跟他没关系。他是个工兵运输团的中尉参谋而已,上- -线拼命更轮不到他。
新中华'五十万远征军出现在鄂木斯克的消息瞒不住。欧洲方面在二月份就陆续知道,只是一直不确定规模。
到四月份,远征军各部在鄂木斯克周边上百公里展开适应性训练,顺带还将早期整编的7万俄罗斯解放军拖过来当带路党。
一时间军容整肃,军威浩荡,军力震慑,欧洲那边被吓了一大跳。
虽然远征军距离作为欧亚分界线的乌拉尔山脉还有一千公里,可后续的路途是有铁路的。且很多地方人口稀少,沙俄力量薄弱,早被苏维埃控制。
特别是苏维埃'已经控制了喀山,且在当地招募训练了十万军队。新中华要杀过来轻而易举。
在莫斯科的尼古拉王储挨着最近也最紧张,在舆论上大骂这又是苏维埃引狼入室,卖国求荣的一-大铁证。
俄国历代沙皇向东扩边几百年的努力将瞬间付之东流。
这事闹得在圣彼得堡的‘苏维埃也不敢轻易还嘴,因为新中华希望俄国只保留欧洲部分,让亚洲领土上的居民成立独立国家。
如此要求将导致俄国面积急速缩水到五百万平方公里左右。它依旧是个大国,却被困在世界岛的中央,动弹不得。
这么搞比原历史苏联强行让蒙古独立还狠,割下去的肉还多,且在中俄间留下广阔的缓冲区。
哪怕有天苏维埃‘真的崛起,也很难威胁到新中华。
明知道”盟友'在搞自己,但马特严科却只能在苏维埃政治局内部会议上表示要隐忍,毕竟吃人嘴短,拿人手短。没有中国人支持,他们分分钟要完蛋。
只是这么搞,作为沙俄余孽的尼古拉王储和尤苏波夫亲王坐不住了。他们不能等着新中华打过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快点干掉困在圣彼得堡的苏维埃。
开战,立刻开战!
19章军列
火车隆隆作响,蒸汽车头的烟囱冒出浓浓白烟,两台前进型火车头串联,拖着十几节车厢缓缓驶出圣彼得堡的维捷布斯克火车站。
车头上挂着红旗,车体附带装甲,标志这是属于军列。
车厢有不同功能,比如前后架设双联装14.5毫米口径的高射机枪用于防空,中间则布置203毫米口径的加榴炮用于攻坚。
有车厢内搭载了一个连的步兵,还有车厢干脆拖了两辆战车,作为军列的自卫力量。
作为苏维埃"第一名将的别洛夫刚刚升任圣彼得堡师的师长,他穿着闪亮的少将军服坐在列车的指挥车厢内,沉默的盯着地图。
'第一名将'的称号不是别洛夫自己要的,他最近虽然有点飘飘然,但脑子很清醒,知道自己其实不会打仗。
上一篇:自带世界修改器的我是个反派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