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通吃
事后我得知,那枚炮弹打中了虎式战车的蛋形炮塔并发生了跳弹。
我用相机拍下跳弹的痕迹,庆幸这种战车装甲够坚固,否则我就没办法完成这次战地采访。
不幸的则是俄军。
他们缺乏最先进的次口径钨芯穿甲弹,只有全口径的硬质钢芯穿甲弹,然后靠加大火炮口径来提升威力。
新中华评价俄军装备是傻大笨粗’,咋-看很吓人,单项性能非常可怕,但实际使用却很糟糕。
唯一能对'虎式造成威胁的是德制黑豹战车,但俄军获得的数量太少了。总数不超过五百,且有大半留在莫斯科。
被俘的俄军装甲兵说他们只有一一个黑豹营,总共三十几辆"黑豹'。且因为缺乏重型拖车,所有‘黑豹’是自己开到下诺夫哥罗德。
这场装甲行军就是一场灾难,过半'黑豹在途中抛锚,能进入战场的屈指可数,基本没发挥什么作用。
在战场全面占优的情况下,新中华的军人对战争依旧谨慎,在宿营时实行严格的灯火和无线电管制,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拥有的武器,对手迟早同样拥有。
他们的军官会起飞带红外夜视仪的直升机对自己营地进行低空检查,确保假目标够真,真目标够假。
他们还从其国内抽调数万高学历人员加入军队,一来操作高技术武器,二来成立了全新的电子对抗部队。
这种人力优势真让我感叹。
我相信新中华有的装备,大不列颠肯定也会有。
但新中华‘能随便征召几万大学生乃至有十多年工作经验的研究人员入伍,这真是别国做不到的。
伍德写到这里很是纠结,觉着自己是不是把新中华军队吹嘘的太过头了。本着欧洲白人的骄傲,他潜意识将亚裔面孔视作土著,顶多比黑人好-一个档次。
马可波罗的时代,欧洲白人将遥远的东方帝国视作文明的象征,对其科技和政治制度多有推崇。直到工业革命创造巨大财富,白人才建立心理优势。
可魔改世界没有鸦片战争,没有一千多不平等条约,欧洲列强在殖民东方的过程中可谓是碰的头破头血流。
这个心理优势真不强。
当莫斯科遭受远程重型巡航导弹的袭击,整个欧洲在错愕之余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对东方帝国的认知--对方不但能固守自己的地盘,还能像白人一样进行万里远征。
中国人有没有什么缺点?
伍德想写点这方面的内容,希望能给英国读者一点信心。可在应急灯的光芒下,他回想自己所见的所有中国官兵,基本没发现什么恶习。
严谨、自律、乐观,几十万大军是数量充足的样本库,但伍德真找不到他们有酗酒、斗殴、劫掠的毛病。
这些毛病在欧洲军队却不算个事,哪怕是在英国军队,情况也不会更好。甚至是新中华军队过于文明,衬托欧洲军队不够文明。
伍德顺势写自己看到的俄军。
“俄国的官僚简直是新中华’最大的友军。他们在国难当头的时候还不忘捞钱,我对此匪夷所思。
忠于罗曼诺夫家族的俄国人其实不少,特别是在农村。大把的年轻人在东正教神父和家长的感召下加入尼古拉王储的军队。
这些满怀热情的士兵认为将参加一场光荣的圣战,认为自己的忠诚和勇敢会获得嘉奖和回报,可他们往往在步入兵营的第一天就受到非 人虐待。
殴打、辱骂、饿饭、苦役,贵族出身的俄国军官会想尽办法折磨手下的‘灰色牲口’。巨大的心理反差让俄军俘虏在面对苏维埃的政工干部时毫无抵抗能力。”
若有把机枪,伍德真想把俄国官僚统统给突突了。
可这活被’苏维埃’干的挺不错。圣彼得堡方面用飞6机运来大批干部到喀山,主要工作就是有节制的肃反。
电台里时常直播对沙俄官僚的审判,任何俄国人都可以去审判现场旁听。很多俄国村镇都配上喇叭,苏维埃宣传部在这事上成效显著。
我亲眼看着战俘营的沙俄士兵连衣服都不换,顶多换顶军帽,佩戴徽章就加入苏维埃部队。这场景让我感到恐惧,尼古拉王储正丧失他最宝贵的资产,人民的爱戴。
写到这,伍德没法再继续了。他对正在持续的战争感到悲观,认为不管欧洲给与多少支援,沙俄势力只会将其转手送出。
心灰意冷之下,伍德将自己的稿件草草结束,抄录后送交新中华欧洲远征军的新闻官审核。后者会抹去些机密信息,并在十几天后寄往圣彼得堡。
稿件随后会以最快速度送往伦敦,交给《泰晤士报》的总编再次审核。但伍德冒着巨大风险写的稿件注定没法公开发表。
中英关系再次恶化,任何说中国人好话的文章都是错误的--因为新中华'破天荒的要求英国势力退出南亚,必须允许南亚各国进行全面选举,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
这种外交措辞把英国上下搞愣了。
再看新中华’发表的社论,要求巴基斯坦、孟加拉、旁遮普、卡纳塔克、海德巴拉等等三十几个国家独立。
等等...英国政客仔细看,没发现印度,再仔细看,新中华把印度拆成了三十几个国家。
好家伙,你个浓眉大眼的也真敢想啊!
这是把手伸到大不列颠的后院来了,居然要把英国女王王冠上最明亮的宝石给拆得七零八落。
桑达.伊戈尔对此是惊怒交加,他立马意识到新中华这是要釜底抽薪,摧毁他作为大不列颠之王的根基。
可印度的状况又不得不让伊戈尔担心。
沙俄统治者再怎么残暴,好歹知道底层民众是人,只是当牲口使唤。而印度各地的土王的认知么,底层那些不就是会说话的牲口么?
37章不对等
英国,汉普郡,朴茨茅斯海军造船厂。
这里有英国最古老的船坞,也是大不列颠最重要的造船企业。大名鼎鼎的‘无畏号战列舰就在此地建造,从铺设龙骨到下水只花了不到半年。
对于普通人而言,这是无法想象的建造速度,也是英国工业实力巅峰的代表。米字旗能飘扬四海,靠的就是它够强。
魔改世界的1882年6月下旬,‘大不列颠之王桑达伊戈尔以国务顾问的身份来此考察。
他站在高耸的船台前,以前所未有的谦卑和恳求,向海军大臣费舍尔爵士表示愿意提供一亿英镑的私人捐赠,帮助海军扩张。
这个数字在翌日如飓风般把英国上下震惊的目瞪狗呆。
议员们在确认消息真实性后,感觉自己的内心受到洗礼,大声赞美伊戈尔是‘英国良心“女王忠臣,在大不列颠受到来自东方的挑战后,竟然毁家纾难。
英国报纸更是连篇累牍的如此巨额捐赠进行报道,向每个英国人宣传这笔钱将给国民带来何等好处--伊戈尔阁下真是好人啊,这一贯吝啬的咖喱佬转性了。
金本位时代的一亿英镑,相当于百年后的三千亿人民币。这可是直接拿出来花的流动资金,哪怕伊戈尔富可敌国,也等于被-下子抽干了“血'。
朴茨茅斯海军造船厂内有大小几十艘舰船正在建造,伊戈尔在参观并捐款后就提了一个要求- - -造航母。
不管是新造还是改造,尽一切可能造航母。
八千多吨的煤船可以改造,-万吨的运输船也可以改造,两万五千多吨的战列舰更是最合适的改造主体。
至于新造航母,尽可能的朝大了造,要加装弹射器,以便起降舰载预警机--英美法三国突破晶体管的时间也就比新中华滞后几个月,现在全力扩产应用。
伊戈尔赌上自己所有家当的原因是心理破防了--不是因为新中华公开宣布要拆日不落帝国的全球殖民地,而是来自盟友'的关怀。
作为沙俄余孽的尼古拉王储在莫斯科混到穷途末路了,躲在地下避难所里得知新中华"居然要解放全人类’,高兴的连开几瓶伏特加,狂呼战争迎来转折点。
王储殿下给伊戈尔发电报,重申与英国的同盟关系,以及跟‘大不列颠之王'的有请,并表示将坚定的站在对方身边,-起对抗邪恶的东方帝国。
在基辅猥琐发育的尤苏波夫亲王最近都没啥消息,也在第一-时刻发来电报, 表示将招募百万乌克兰人加入到大英对抗新中华’的第一线- --只要英国佬给钱给装备就好。
此外德国也大松一口气,建议欧洲有共同利益和价值观的国家结成军事同盟,以共进退- -别老是我一一个 人在支持沙俄的"废物’,你们也得来帮忙。
美国和法国的两家王者也感受到了新中华的勃勃野心,同时重申将为中英间的战争提供一切便利-- 提供除支持以外的一切支持。
不怕敌人气焰嚣张,就怕盟友突然关心。
伊戈尔觉着自己再不支棱起来,带头大哥‘的地位就要不保。他砸下重金就是为了将大不列颠死死和自己绑定,英国海军要为自己的战略意图去拼杀牺牲。
在朴茨茅斯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地点,伊戈尔向造船厂的工人发表了演讲。他表示:“中国人好战且侵略成性,他们从不掩饰自己对领土的贪婪。
大不列颠的军队必须好好教训一下那些无知狂妄的中国人, 方才能维护维多利亚女王的威严。
中国人威胁不了英国本土,于是他们的野心落在印度身上。
幸好,喜马拉雅山是保护印度的神山。等中国军队爬上四千多米的山坡,我们早已在山顶等着他们。
前两年在东南亚的些许挫折完全是因为中国人无耻的偷袭和不宣而战。现在大不列颠将要展现自己的实力,吓都能把那些黄皮猴子吓死。”
看在钱的份上,造船厂的工人听了伊戈尔大概半小时的废话。要不是朴茨茅斯当天太阳过于毒辣,废话的时间肯定要更长。
当前英国造船工业还是很强的,只要能从未来获得足够的船用主机辅机以及钢板之类的,船厂的工人很乐意为了加班费而日夜不停的连轴转。
这也算是为抵消‘未来'产能不足而作出的妥协,毕竟当前欧美列强的工人都挺勤快,且服从管理。
拿了一亿英镑的捐赠,作为海军大臣的费舍尔爵士赌上自己的贵族名誉,向伊戈尔表示将在半年内完成- -百艘轻型护航航母的改造工作。
"这些改造工作很简单,可以用标准化的货船来完成。改好之后,每艘护航航母能搭载+五到二十五架战机。虽然每艘的战斗力有限,但我们数量决定足够。”
半年,一百艘,这两个数字让伊戈尔稍稍心安。之所以要求这么急,完全是因为他在返回2023年的时空后,发现中国在建造的五艘超级航母已经快下水了。
如此快的建造速度,别说伊戈尔惊呆了,全世界的军迷更是惊呆了。
可原历史1906年的英国能不到半年就建造满载两万吨的‘无畏'舰,百年后中国的建造速度只会更快。
随着建造的快速快进行,简约’型航母的很多技术细节也纷纷曝光。
比如甲板没有使用高强度合金钢,弹射器不但没用蒸汽更没用电磁,反而是非常落后'的液压弹射器,撑死只能弹射十几吨的舰载机。
当网民们大失所望,很快有懂王和‘大聪明出来科普一--这绝对 是为了在2027年争夺台海控制权而快速建造的便宜货。
它不是用来起降喷气式重型舰载战斗机,而是起降无人机--这个解释非常合理,网民又开心表示少花钱,多办事',这个思路挺好的。
满载六万吨的航母若是起降喷气机是小了点,但起降无人机就很大了,特别适合用来快速形成战斗力。
对于网络上的猜测,伊戈尔腹诽不已一- -这些大家伙根本不是冲着什么狗屁台湾去的,那全是冲我来的。
为了适应蜂拥而来的新型军舰,新中华从1882年初就临时扩编了海军院校的生源,并且召回了过去五年退役的所有水兵和舰长。
十几艘'现代化的训练舰早已全部就位,专门的航母舰长培训班加强了学习强度,很多年轻的海军军官被临时调去学开飞机。
周青峰在吕宋招揽的侏儒奎松派上大用处,其读心和链接思维的能力被用于加快培训专业的航母技术人员。
总的来说,中英的海上力量建设各有优势。-个家底深厚,人才储备极其丰富; -一个体量巨大,发展速度惊世骇俗。
“半年,一百艘。
离开造船厂时,伊戈尔心里反复掂量这两个数字。他知道改装来的护航航母无论航速还是载机数量都绝不是主力舰队航母的对手,现在只能指望靠舰海战术顶一顶。
“只要指挥的好,五艘护航航母总能抵得过新中华'-艘超级航母吧?五艘不行的话,就上十艘。
反正印度的人命不值钱,我已经在印度训练十万飞行员和十万水兵,再用英国海军军官指挥,靠数量取胜。”
‘大不列颠之王现在也算孤注一掷, 他已经深切感受到全球列强全在搞军备竞赛,科技发展不再是论年论月,甚至到了论周’的地步。
这时候省下的军费,日后都会翻十倍作为赔款送到对手的国库。
“海军,海军,只要有足够海军,我就能派出铺天盖地的舰载机,将中国东南沿海所有的城市炸成废墟。我只需再忍耐半年,半年后就是那些黄皮猴子的末日。”
当伊戈尔咬牙切齿的押上自己所有赌注,一个新消息再次给他当头棒喝--新中华完成在拉萨、林芝、阿里、日喀则等城市机场和军事设施的扩建。
新中华还借助中亚的塔吉克斯坦进入了阿富汗的喀布尔,同样在当地开始修筑军事设施,部署射程超过一千公里的远程重型巡航导弹。
按照新中华官媒发布的八股文,由于巡航导弹在欧洲战场的闪耀战果,国内军方对其威力是赞不绝口。
不管是百公里射程的轻型还是上千公里的重型,它们在各自作战领域都发挥出寻常武器难以企及的功效,性价比超高,贵得叫人赏心悦目。
最近重型巡航导弹的发动机再次获得升级,推力更大,燃油更省,中继制导技术更加可靠,末端制导更加精准,导弹射程突破一千五百公里。
得知这个消息,伊戈尔手脚冰凉。他才清楚意识到大不列颠丢失东南亚给印度带来的灾难性恶果。
原历史的冷战,美国只需在欧洲部署中程弹道导弹就可以威胁苏联的莫斯科。苏联却必须搞洲际弹道导弹才能打到美国本土。
两者消费比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 苏联军费必须比美国多几倍才能达成势力均衡。可实际上苏联经济远不如美国,拖都能将其拖垮。
现在类似情况出现了。
新中华"在喜马拉雅山上搞个射程几百公里的导弹就能覆盖新德里。英国就算在孟加拉部署导弹,也得弄出射程两千公里的才能发挥点作用。
这威胁程度完全不对等。
38章上弹道导弹
202X年的江南造船厂,四号船坞。
坞内一艘巨舰已接近建造尾声,即将下水进行后期舾装。
由于船厂就在长江入海口,早有好事者在江边拍照,并借助网上公开的卫星图像进行解读。
巨舰长度接近三百米,舰体宽度近四十米,飞行甲板宽度近七 十米。标排大概四万五千吨,满排应该能超过六万吨。
从船板切割到放置龙骨再到临近下水,借助‘巨型总段建造法',这艘巨舰的建造时间不足半年--像搭积木似得,搭一搭就要建成了。
今天将进行舰岛安装,有一名国务委员亲自到场参观。在随行人员当中,十多名海军和总参总装的将校陪同。
参观巨舰的过程令人愉快。
当问及工程造价,船厂党委书记拍胸脯的表示,“以百分之五十利润计算,它的造价绝对有十五亿人民币。
设计人员在合同规定的技术水平下,为客户尽心尽力的打造这么一艘简约型航母。特别是客户近期对技术限制有所放宽,我们还做了不少加急修改。”
书记脸上笑的像朵花,很得意自家船厂的技术实力--对这款简约型航母而言,江南'厂不是开工最早的,确实建造速度最快的。
上一篇:自带世界修改器的我是个反派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