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通吃
“替身?”副官哈哈笑,“将军,您怎么知道是替身?”
“近距离还是能认出来的,隔着远就不好说。”大将阁下跟着叹了声,”战争的进度正加快,我们在跟新中华'抢时间,争分夺秒的抢时间。
可最大的敌人不是新中华,反而是沙俄的无能官僚和低落士气。比如现在,我们就在等待接见中浪费时间。而我们想拯救的对象却压根不知道在干嘛?”
等了足足三小时,鲁登道夫大将才在一-处深入地下 十几米的永备工事内见到尼古拉王储。
见面的那一刻,大将阁下就惊讶于王储殿下的精神状态有点郁躁"的倾向一两眼血红, 脸皮灰暗,精神极度亢奋,体态却透着许久没能休息好的颓废。
尼古拉王储带着浓重的烟酒气息,几乎扑到鲁登道夫大将面前,握住对方的手,感激的喊道:“我就知道,在当前如此艰难时刻,唯有德意志帝国是俄罗斯帝国帝最坚强的盟友。"
了解原历史的大将阁下队这话挺膈应的,跟第一-次得知大批日本军 官在帮助苏维埃组建军队并作战同样感受- -- 原本的死敌居然同甘苦,共患难’,太讽刺了。
“殿下,您多久没休息了?”
“我不需要休息,我要工作。我要让那些叛徒后悔。”
王储高亢的声音显示其精神状态很不正常,鲁登道夫大将不得不看向跟在对方身后的皇室管家。
管家低声表示,“下诺夫哥罗德前线出现崩溃迹象,在当地指挥驻守的罗德维金中将发电报来,希望得到撤退命令。殿下对此非常生气。”
“新中华发起进攻了?”
“确切说,那些中国人又搞出了新武器,把前线士气彻底打崩了。”
“又有什么新武器?”鲁登道夫大将也是怕了,新中华弄到手的新武器接连不断,百年后中国强大的工业能力真把人弄得喘不过气,心力憔悴。
皇室管家拿出一叠前线用飞机送回的照片,沮丧道:“听说这玩意叫直升机,可以悬停在半空进行侦查和打击,对前线官兵造成极大心理压力。”
最早的实用化直升机是德国人在1937年制造的,时速百来公里,完成过从柏林到伦敦的长距离飞行。
最早军用的直升机则是美国人在1939年搞出来的,动力是活塞式发动机,广泛用于运输、反潜、搜救等领域。
新中华能获得直升机,完全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照片上拍摄的直升机尺寸不大,用小型活塞发动机,共轴架构,遥控类型,带黑白摄像机和数字发射器,又是便宜货,主要用于前线侦查。
“前线报告,说中国人已经对下诺夫哥罗德展开进攻,他们领头的装甲部队全部装备这类轻型直升机,用于攻击发起时的战场先导。
它大部分时候悬停在三百米高度进行目标指示,炮火校射。偶尔它会飞到- -树之高,做近距离侦查和战果评估。
就因为有这东西在,前线部队的战场机动和隐蔽变得极为困难,- -旦暴露就会遭受炮火攻击。其因为其悬停的特性,黑夜都无法阻止它起飞,我们拿它毫无办法。”
皇家管家说出战场上真实情况,尼古拉王储则厉声呵斥道:”胡说,我们德国盟友肯定有办法,- -定能找到克制这小东西的武器。”
鲁登道夫大将看完手头的照片,面色不变,心里却在叹气-- -这小东西并非什么特别的高科技, 更多是理念创新。
但它的可怕之处在于是无人的,就算俄军费劲辛苦击毁几架,信不信对面的中国人丝毫不心疼,回头就拿出更多。
过去一直觉着中国所有成就就是靠人多。
打仗靠人海战术,赚钱靠人口红利,发展靠体量优势。现在好了,人家不玩这招,改玩高科技,要如何应对?
35章情理之中
当新中华"的欧洲远征军亮出层出不穷的"先进武器,整个欧洲的媒体都开始注意俄国的下诺夫哥罗德。
作为英国《泰晤士报》的战地记者,乔治.伍德在莫斯科采访沙俄军队还不过瘾,转而跑到圣彼得堡找到苏维埃宣传部,要求去喀山采访。
急切希望获得欧洲关注的苏维埃“答应了这个要求,派飞机将伍德送往喀山。但这家伙到喀山的真正目的却是近距离观察新中华军队。
在递交采访申请后,欧洲远征军破天荒的允许这位英国记者带相机到一线部队采访,甚至同意他到最前线去,也就是正在爆发战斗的下诺夫哥罗德。
在进攻下诺夫哥罗德外围克斯托夫镇的战斗中,伍德带着相机拍到了新中华装甲部队执行立体化进攻的最真实照片。
远征军第三集团军第九军第23机械化师下属某战车排四辆"虎式重型战车,以五十到一百米间隔拉开横排,碾过镇外的田地。
三+吨的'虎式吱吱嘎嘎的撞开茂密的镇外树林,粗大的炮口瞄准敌人可能出现的方向。
领头的"虎式‘由排长指挥。他姓陈”,懂点英语,不得不在自己的虎式座驾内带上拖油瓶般的伍德。
炮塔.上两个舱盖,排长戴了顶战车帽,抓着电台对讲机,在车长的位置朝周边观察。英国佬在旁边,挤占了装弹手的部分位置,将半个身子探出炮塔,好奇的东张西望。
“陈,你是哪里人?你多大了?之前是什么职业?”
"陈,你当兵多久了?杀过人吗?你觉着这场战争的意义是什么?”
“"陈,跟我说说话嘛。你是怎么指挥部队的?你有击毁记录吗?我是不是让你感到很烦?我很抱歉。”
排长压根不理这英国佬,只恨不能找块烂泥堵着这家伙的臭嘴。他必须睁大眼睛,集中注意力,顺带不放过耳机里连长的任何一句话。
两架百公斤级的小型直升机在部队上空盘旋,- -架在三百米高空俯瞰,另- -架在树梢高度悬停。
这东西刚出现时引发部队极大轰动--因为它被配属到连,每个连四台,装满汽油能飞- -小时,交替使用。
无线电里,拖后五百米的连长在指挥车中传来喊声,"陈二狗,你前方三百米处有个伪装网,注意点。我看到附近有履带的痕迹,怀疑里头蹲着个大家伙。
对于高空掠飞而过的侦察机,地面伪装网是很难辨识的物体。哪怕是盘旋,也很难集中注意力。
但对带摄像机的直升机而言,对地面可疑状况盯个几分钟可不是难事。实在不行,它还能冒险贴脸凑上去,绝对能看个真切。
听到连长喊话,陈二狗排长阴着脸,握着对讲话筒答道:“我是211车陈锐,我视野受限,看不到前方三百米。”
镇外地形起伏,遮蔽物极多,不但有大量沟沟坎坎,还有树篱和土坡。以战车的平面视野,稍有阻碍就看不清几米外有啥。
“王三。"连长又在无线电里喊,“派几个人给二狗开眼,别让他跟瞎子似得。我现在敢确定,你们正前方有埋伏。不是一门突击炮,就是一辆'大象'。 ”
211'虎式’侧后跟上来一辆带小口径机炮的步兵战车,七八个机械化步兵戴着钢盔从车后跳下,抱着‘五六‘式突击步枪,从虎式两侧经过。
步兵班长朝陈狗挥挥手, 示意自己将带队向前。
炮塔上的伍德格外兴奋,反复问道: "要开打了吗?目标在哪里?直升机给你们带来极大优势,对吗?
“闭嘴。"陈二狗骂了一声,把英国佬按回炮塔内。他自己也缩了进去,并盖上舱盖。驾驶员一轰油门,三十吨的车体跟随步兵指示,向前开进,爬上-一个小坡。
前进不过十几米,被树林遮挡的视野豁然开阔。
有连长的提前指示,211车的炮手能提前看到三百米外-块经过人工伪装的树丛。75毫米的炮口随即调整,二话不说轰一发过去再 说。
炮塔内,炮身猛烈后座。
装填手一拉炮栓,退出滚烫的弹壳,掉在炮身后的织物袋子里。抽气装置很快将废气吹走,又一发穿甲弹在车长命令下被塞进炮膛。
炮膛里第一发是榴弹, 命中伪装网后将其炸的乱飞,等烟雾散去,露出里头蹲着的一辆德制黑豹。
这种战车重四十几吨,比新中华'目前列装的虎式更重,装甲更厚,但火力相当。
榴弹过后,211车的陈二狗才发现对面蹲着不止一辆敌方战车--沙俄的装甲指挥官不知咋想的,在那里蹲了-辆德制黑豹',- -辆俄制伊凡六世,两辆突击炮。
“二狗,退下来。别恋战。”
无线电里传来连长的命令。- 架无人直升机就悬停在伪装网上空,对底下的状况看得清清楚楚。
二狗排长没抗命,只是在驾驶员倒车前,让炮手瞄准那辆’黑豹‘轰了一发 - -75毫米的钨芯脱壳穿甲弹正中其前装甲。
‘黑豹前装甲倾斜布置,且有八十毫米厚,等效于- -百二十毫米均质钢板,这在二战时期都属于铁王八级别的防御,却被次口径的钨芯弹钻了个孔。
可也正因为211车这-炮带来的停滞,对面那辆伊凡六世用一百毫米的粗管子还击一 发, 正中虎式的蛋形炮塔。
那是一发硬质被帽钢芯穿甲弹,打的陈二狗在内的车组成员如遭雷击。三+吨的车体剧烈震动,每个人都觉着脑袋一-嗡,短时间胸口生疼。
等陈二狗回过神来,战斗却已经结束。有无人直升机开视野,同排的另外三台'虎式赶过来增援,将埋伏在此的俄军干翻。
从伦敦来的英国佬受了惊吓,从炮塔出来就扶着一-颗树在呕吐。仅仅是经历一发炮弹, 就给他带来巨大心理震撼。
211车的蛋形炮塔留下一道金属划痕,几个机械化步兵围着瞧,啧啧称奇的表示俄国佬的一百毫米主炮还是挺给劲的,换新中华'之前的主力战车,铁定被这- -炮干散架了。
隔壁连的车长听到动静也想过来帮忙,等审讯俘虏得知附近只剩这一支俄军 装甲残部,他们在无线电里生气的大骂。
“老子现在驾驶世上最好的战车,却发现战场上没了对手,这找谁说理去?”
"现在真是僧是多粥少,空军快把仗打完了。那些小摩托'’整天乱飞,- -口汤都不给我们留下。”
“昨天去营部听情报汇总,教导员说空军把敌人后勤彻底封锁。下诺夫哥罗德城内的十万俄军活生生被困在城里不敢动弹。”
连长开了辆步兵战车改装的指挥车过来,瞧了眼211号车炮塔上的划痕,伸出三根手指头,问道:“二狗,中弹啦?认得这是几吗?”
“三。“陈二狗恶狠狠的答道,“连长,我没事,顶多有点头晕。
“既然头晕,让二排充当预备队,你把俘虏收拢一下,我把三排调上来。"连长本应该也开虎式的,但为了操控无人直升机,装甲连编制都改了。
没一会,一队被俘的俄军被押解路过。其中-名吊着膀子的中尉见到降落加油的无人直升机,暴怒的骂道:
“你们中国人就只会仗着装备好欺负人,还有半点军人的荣耀吗?为什么不跟我们正面抵抗?为什么只会发动空中打击?
你们三天两头来炸我们,炸了后勤车辆,炸了油库弹药库,还炸我们的指挥所。我们长官布置了坚固的防线,却在巡哨时被小摩托"炸死。
你们这些少爷兵都是胆小鬼,胆小鬼,用着最好的武器,吃着最好的补给,却是最怂的胆子。”
沙俄少尉说得又快又急,没谁听得懂他在骂什么。押解他的机械化步兵感到莫名其妙,被骂的战车乘员也一头雾水, 只有伍德本着战地记者的职责,上前采访拍照。
陈二狗见伍德能跟俘虏交流,问道:“这 家伙在嚷嚷什么?”
伍德用英语回答,“他受不了你们用直升机,说要是没这玩意,你们就算获胜,也得在他布置的防线面前付出惨重代价。"
陈二狗闻言咧嘴哈哈笑,挠头道:“我们也没想到上级会下发这玩意,连长最初得知他没战车要改坐步兵战车,就骂上头瞎搞。
可只有步兵战车内部空间大,能摆下接受和遥控设备。
等尝到直升机带来的好处,连长再也不肯回战车里了。他回回都说舍不得步兵战车里的空调,可真舍不得的是俯瞰战场的视角。”
伍德听得嘴角直咧咧,苦笑不已,无力的评价道:“你们军队的好装备太多了,真的太多了。
若非亲眼所见,我绝对不信。《泰晤士报》 的读者也不会相信。
无人直升机这东西连大不列颠都暂时尚未装备,就算装备肯定也不会下发到连级,能到营级就不错了。
这么好的东西,你们也不珍惜,经常低空飞,故意诱骗对手开火,逼其暴露火力布置。我不只一一次看你们用这类战术,难怪俘虏说你们非常无赖。
你们的重型巡航导弹更是能准确攻击上千公里外的目标。要知道之前最大口径的舰炮也不过五十公里射程而已,还打的很不准。
过去的战术瞬间被淘汰,这战场变的太快,叫人太陌生。”
36章报道
夜里,英国记者伍德听着伏尔加河'哗哗'的流水声,在河岸边的帐篷里用弹药箱当桌凳,借着应急灯当照明,开辟临时工作室写最新的前线报道。
为了写出震撼人心的内容,伍德白天跟随新中华'的装甲部队到一线感受战火和硝烟,跟基层官兵和俄军战俘反复交谈,每天要拍摄上百张照片,记录战场实况。
正因为素材够多够扎实,伍德有太多故事可以写,丝毫不愁没有灵感。在他提笔前,先动手开个黄桃罐头,美滋滋的喝口甜水,心情顿觉舒畅。
“在战场.上最受欢迎的就是水果罐头,你可以用它和香烟当硬通货币,换到想要的任何物资。
它远比肉罐头受欢迎,后者被中国士兵鄙夷的称为狗都不吃的鬼东西。
这不是说肉罐头不好,实际上中国的肉罐头种类丰富,有鸡肉猪肉牛肉羊肉,口味多样。
不过在连吃三天肉罐头后,我也觉着水果罐头是救命的良药。
我每天能分到至少-个水果罐头,它是士兵的每餐标配,哪怕最低等级的列兵也不例外。
我很难想象‘新中华是如何用铁路将它从万里之外运来,因为供应几十万大军的运输量过于巨大。
实际上,我惊讶的不仅仅是罐头,还有油料。
新中华'的军队有太多太多消耗燃油的装备,比如在战场发挥奇效的直升机油耗特别高。
可中国人好像把油管捅进了巴库油田,直接抽取燃油灌进油罐车,从来不缺。相比之下,沙俄军队的后勤供给就太糟了。
在莫斯科时,俄军将领亲自带欧洲记者参观军需仓库,表示盟友提供的物资无穷无尽,前线无论吃喝弹药都不愁。
我一度在报道中采信了这个观点。
可到了前线,我采访的每一一个俄军官兵都痛骂他们的后勤部门是猪猡、蠢货、贪污犯聚集之地。
俄军超过一半的军需物资在运输途中消失,然后出现在黑市上。特别是燃油,它比食品还紧俏,弄到手就不愁卖。
另一半呢?也很难落到俄军官兵手里。
最近,我吃到了来自德国的猪肘罐头,来自法国的浓缩葡萄汁,来自英国的脱水青豆。我问新中华'的炊事员是怎么搞到这些食物的?
对方大笑,表示俄军的卡车被小摩托炸的不敢出动,于是其后勤物资就屯在中转仓库里运不出来。
更让我惊奇的是俄军在撤退时居然不摧毁他们的仓库,直到被新中华'的军队占领接收为止。
俄军俘虏表示在战俘营吃的比在自己军队好。因为当他们蹲在战壕里,不管如何愤怒还是哀求,后勤绝不会冒死给他们送补给。
写到这,伍德摇头嘀咕道:“太糟了,真的太糟了。俄国人好战而不善战,后勤的问题基本无解。”
这会帐篷外响起脚步声,有巡逻的移动哨经过。
伍德侧耳听着动静,继续写道: "6月10日,新中华占领下诺夫哥罗德东面的克斯托夫,我亲历了大概五分钟的战斗,其中交火不到一分钟。
短促的战斗给我带来巨大震撼,因为俄军的炮弹命中我乘坐的战车。我在剧烈的震动中晕了过去。
上一篇:自带世界修改器的我是个反派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