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通吃
但整备工作在深夜被打断了。
队伍中,负责包打听的西敏先生慌慌张张的找到周青峰,急切的报告道:“有一 支千人规模的军警在昨天抵达市原,"特高课检察长田中森一亲自带队。
考虑到消息在半路延误-天,田中这支队伍很可能已经到鸭川町附近。另外,我还得知田中这次行动是海陆合围,有海警将从渔港登陆,切断我们的退路。”
这状况让周青峰大惊失色,他的预见技能总是不太灵验,对突发状况毫无反应--如果敌人海路合围,他完全是自投罗网。
而且千人规模的田中队伍出发,维新党在东京方面的内线居然没有任何预警,千叶县守备队也悄无声息,这在过去是从未有过的。
要么是内线集体倒戈,要么是田中森-玩了招瞒天过海,有周密安排。
此外从敌人的行动时间看,对手为什么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少年抵达千叶县的当天就出发?
难不成这背后还有内奸在通风报信? !
这次对手来势汹汹,是志在必得啊!
64章夜袭
当周青峰得知敌人靠近时,组织突袭讨伐的田中森-检察长距离他已经不到五公里。
在情报确定维新党的少年党魁就在鸭川町后,后者带了十二辆蒸汽卡车组成快速部队,毫不迟疑的从出发地市原町扑了过来。
千叶县的南方是深入大海的小半岛,半岛主要地形是皱褶丘陵。起伏不平的山坡大多也就二三+米高,但遍布原生态的茂密灌木。
乡间绝对没有宽敞平坦的柏油马路,全是顺着丘陵地形开通的山路,大多数只能通行牛车,只有极少数允许卡车开过去。
就在仅有的坑洼道路.上,摇摇晃晃车队也快不起来。亲自带队的田中检察长坐在一辆卡车的车厢里,忍受着刺鼻的煤烟味,跟着慢腾腾的车辆一起摇晃。
为了本次行动,田中森- -压上了自己的政治生命,逼着武田信繁下放权力。他为此获得的最大好处是从号称天皇禁卫军的近卫师团调人调车,从而获得行动的突然性。
没有通知内务省的官僚,没跟警视厅打招呼,只用了特高课"内部少数亲信,外加根本不知道目标是谁的-一个日军步兵连。
每辆卡车的车厢内装了-一个步兵分队,清一色的仿制英国李恩菲尔德栓动步枪。全队足足十六人,没有机枪,只加强了两具掷弹筒,交给正副分队长指挥。
十六人的日军步兵分队编制大,可如此贫乏的火力在加强轻机枪和冲锋枪的真正列强步兵班面前根本不够看,但这已经是近卫师团这样的日军精锐。
可谁叫现在的日军穷呢,重火力顶多在小队里,营级的中队才有步兵炮--相比之下,神奈川守备队已经把步兵分队编制压缩到十二人。
因为毁家纾难的周青峰通过走私弄来了不少轻机枪,都是印度军火库爆炸的结果,全英军制式武器,拿来就能用。
“近卫师团这火力好歹是正规军,士兵也是受过两年训练的老兵。对付一群反政府的乱匪而已,问题应该不大。
田中在摇晃的车厢内还是很有信心,他这次将天时地利人和发挥到极致,不但调来精锐部队,还在千叶县的维新党内部安插了内线。
对于特高课’来说,混乱的鸭川町完全没有秘密可言。
田中真想进剿不过是下到命令而已。他一直忍耐就是为了钓大鱼,欧阳君因君为啥事不管,反而不是首要目标。
“真意外,没想到一直深藏隐匿的周青峰居然会出现。他来千叶县又是做什么呢?”想想鸭川町已经近在咫尺,田中有些激动。
“千叶县距离东京如此之近,按理说周青峰作为维新党的首脑,是绝对不应该轻易露面的。他肯定有别的意图。
正想着呢,车队前方响起零星枪声,砰砰的一发又一发,间隔十几秒才响一次。开路的蒸汽卡车已经停下,车上的步兵分队跳出车厢迅速散开,向枪声方向压制射击。
蒸汽卡车的车灯都是电石灯,黑夜中虽然雪亮,但只能提供十几米范围内的大致照明。山路两侧的丘陵如同浓墨,顶多看清近处的灌木丛,稍远些便看不清。
田中在车队中间探出头,不一会有随行的特高课属下前来报告,“那些非国民乱匪在道路.上挖了个坑,第一辆卡车掉进坑里,轮子被卡住了。
此地距离鸭川町不到五公里,道路两侧有乱匪的岗哨。不过他们装备很差,只有几杆前膛燧发枪而已,已经被击退了。
等着车队前方枪声停歇,田中跑去查看。
欧阳君虽然不干事,但他手下的民兵也不完全啥事不干。日本农民的抗税经验相当丰富,在道路上挖坑什么的算基本技能。
开路的卡车陷在一个坑里,那个坑有一米深,表面盖了块木板,撒了浮土做伪装。人踩上去没问题,车辆开上去就垮。其位置还在道路最窄处,正好卡死车队前进的方向。
想想距离鸭川町不到五公里,田中毫不犹豫的下令道:“全体下车,急行军杀过去。鸭川町只有乱匪的老弱,千万不能让匪首周青峰跑掉。
千叶县虽然没有高山大川,纵深也只有五六十公里,但茂密的丘陵灌木特别适合藏人。周青峰真要脱离大部队朝山野- -躲, 没几万人搜索还真很难找到他。
田中唯一-的办法就是快,在对手尚未反应过来之前将其逮住。最好是周青峰还在睡梦中,快速部队就堵住了他的房门来个瓮中捉鳖。
“下车,下车,全体下车,以两列纵队快速前进。“十二辆卡车上跳下来两个小队的日军步兵,在各自队长的指挥下快速列队,噼里哐啷的发动急行军。
田中站在路边,看着士兵们快速通过,瞧了瞧腕表上的时间,低语道: "现在是夜里十一点,急行军只需半小时就能突入鸭川町,胜利在望。”
可田中想的太好了,近卫师团的步兵跑出去也就百米,前头的黑暗中又响起枪声。
还是刚刚道路两旁的民兵岗哨。他们竟然没逃走,只是在黑乎乎的道路两侧换了个位置,继续用前膛燧发枪朝打着手电筒看路的日军步兵开火。
听枪声,阻击的民兵就在道路旁二十几米外,黑暗中能看到燧发枪明显的枪口火焰。
纵队前进的日军步兵不得不再次散开,朝道路两侧寻找掩护。部分日军分队长指挥步兵向枪口焰方向射击,同时派人迂回进入路边灌木进行包抄。
枪声让田中不得不躲在后头等了几分钟,直到前头的下属再来通报,“乱匪 熟悉地形,利用道路两侧的灌木进行隐蔽,一时半会没法赶走他们。”
丘陵的低矮灌木正好一人高且枝权密集, 远比山岭的高大乔木更讨厌。乡村道路本就难行,两侧密集的植被是最好的掩护。
阻击的乱匪熟悉周边地形,必定是居住在附近的农户,能不慌不忙的开火,指不定有过从军经历。
更头疼的是集齐农户"退伍兵这两个标签的日本人贫民往往极度仇视政府,他们绝不会在袭击中轻易放下武器。
“留下两个分队展开充当侧卫,深入道路两边驱散乱匪岗哨。其他班组关掉手电,摸黑前进,绝对不能停下。”田中再次下令,他还是要赶时间。
此刻,落在后头的日军车队又动了起来。
第二辆卡车用牵引索将掉进陷坑的第一辆卡车拖出。 汽车兵朝陷坑里丢杂物将其填满,勉强可以通行。
“太好了,让卡车上去吸引乱匪注意,其他人快速通过这段道路。
脱离陷坑的第一辆卡车带着蒸汽机的轰鸣开上去,车头两盏明晃晃的电石灯极为刺眼,果然吸引了道路两侧民兵的注意。
有好几杆前膛燧发枪同时对其进行集火射击。
可近卫师团的卡车好歹是军用的,车窗有金属格栅,车身有薄钢板,大口径的铅弹打上去顶多冒点火星,叮当几声就被弹开。
卡车顶部架了轻机枪,突突突的几个短点射,火力密度立马是压制性的。
日军步兵更是大喜,他们发现阻击的乱匪集中在道路一侧,于是分出七八个人跑到卡车的另一侧,贴近前进。
如此折腾十来分钟,车队缓缓前进五百米。道路两侧的民兵被机枪打的抬不起头,似乎放弃阻击,在乱开几枪后被毕竟的侧卫日军逼的只能远离。
就当田中琢磨到底是再次上车好,还是让步兵急行军好,开路的第一辆蒸汽卡车突然爆炸。
车体轰的一声响,附加的装甲板崩裂飞溅,连带躲在侧面的日军步兵被裹了进去。
黑夜中的炮声震耳欲聋,田中在后头顿觉手脚冰凉- --这不是一-般的暴 民乱匪,它已经学会出重拳打击正规军了。
无后坐力炮,肯定又是轻便的无后坐力炮。这玩意连炮管带炮架也就五六十公斤,四五个炮兵带几发炮弹就能组成炮组,然后快速机动。
这玩意在刺杀李彪时用过,日军内部只有中队单位才有。可它在乱匪手里居然随时能出现。这只说明... .有钱真好,啥违禁品都买的到。
“这十有八九是惊动了周青峰的卫队。他好歹是维新党的党魁,身边卫队装备轻型火炮虽然夸张了点,但未必不可能。”
田中低着脑袋躲在一辆蒸汽卡车后头, 但想想对手可能瞄的就是卡车这种带车灯的大目标,他连忙闪到道路两侧的灌木丛中。
同样的,头一辆卡车被轰了个七零八落,当场报销日军半个班。车体残骸周边倒了数具尸体,受伤的更多。
日军车队一辆跟着一辆,开车的汽车兵眼看同伴被炸到升天,当场慌了手脚。有人倒车,有人掉头,有人干脆弃车而逃。
车队一乱便进退不得,只能留在原地。没谁再敢朝前硬冲,步兵们全都躲在后头不吭声,一直等啊等....也不知道 在等些啥。
田中带队在百米外看,看的眼睛都发酸。他满以为乱匪有炮肯定会不停开火,直到打烂车队所有车辆。届时快速部队必然撤退,绝无反抗能力。
可等了半个钟头,这山野道路安安静静。倒是蚊虫渐多,虫鸣又起。田中等不下去了,派人上前去看看到底啥情况。
半个分队的日军步兵磨磨蹭蹭,交替掩护一点点朝前挪。有点风吹草动,他们就停下或者后退,绝不冒进。
在百来米外的黑暗中,老武士冲田带了七八个退伍老兵守着一-门 ]老旧的青铜炮,冷哼道:“这帮没打过仗的笨蛋真是丢人。
几杆老式燧发枪和一门破炮就把他们吓的不敢动弹,带队的军官更是蠢。这样拖到天亮毫无问题。”
65章叛徒
天亮了,发动夜袭的日军还是没进鸭川町。
出发前,田中森-检察长想的挺好,百把人的精锐乘坐卡车轻骑速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周青峰,荡平维新党,如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
此战若成,必定青史留名。
可现实是车队出发就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中磨蹭,平地只能跑二十公里时速的蒸汽卡车在丘陵中不停上坡下坡,连十公里时速都不到。
这磨蹭的速度还不如徒步急行军,也就运载能力强些。
好不容易磨蹭到了鸭川町附近,理应-盘散沙的维新党乱匪居然在主要干道上派了岗哨,挖了陷坑。
于是黑咕隆咚的夜里,轻骑突袭就成了笑话。
要不是车队中配了两挺'勃朗宁'轻机枪形成压制火力,百把人的队伍被堵在半路上就成了活靶子,进退两难。
田中下令车队熄灯,避免成为冷枪冷炮的目标,继续催促士兵前进。可面对熟悉地形的对手,他的百来号人马愣是进进退退,就是冲不过去。
等到天亮,视野开阔,轻机枪和掷弹筒的火力终于能发挥出来。可阻击的维新党乱匪早跑的不见踪影。
仔细看丘陵间的灌木丛其实有很多弯弯曲曲的小路。这些道路只能容纳单兵通行,对当地人而言是最佳的游击场地,对不熟悉的人来说就是死地。
在灌木丛下,田中看到两名被打死的乱匪。
一人被轻机枪打中大腿动脉,活活流血流死;另一人是天亮后没能及时撤离,被掷弹简炸中,当场身亡。
这是快速部队折腾一晚的唯二战果,除此之外就是消耗上千发子弹,几十颗用掷弹筒发射的手雷。
但田中这边的状况就凄惨多了。
昨晚以为遇到轻型无后坐力炮,但天亮后发现其实是一一门‘大筒', 也就是老式的前膛青铜炮。它发射六磅弹丸,两百多公斤的炮身,勉强能野外机动。
炮位正对山间道路,车队第一辆卡车 被其在百米外发射的弹丸正中前脸。装甲格栅被崩飞,驾驶室内一片狼藉。
碎裂的车窗上沾满了驾驶员的血肉,犹如一颗肉丸被挤爆。
车外半个分队的日本步兵反而没什么大事。原本以为他们都死了,实际是在炮击中被吓傻,被震晕,顶多有些皮肉伤,问题不大。
那门青铜‘大简’移动不便,没能对车队造队成更多伤害,也没能被搬走,直接丢弃在战场上。
田中上去看了眼炮身上的铭文,'1831年,小仓造兵所制造'。
好家伙,这还是日军正规部队用过的装备。按理说它要么被销毁,要么被存放在某个军火库中。
但现在它落在一伙极度危险的反政府乱匪手中,还彻底搅合了田中森一检察长的秘密军事行动。
生气。
怒不可遏。
“前进,此次行动绝不能就此罢休。”
明知周青峰不会傻傻的留在原地,但田中森- -还是得硬着 头皮把行动继续下去。因为由千叶守备队为主的后续部队已跟上来,总不能就此打道回府吧。
早上八点半,一千多人的清剿部队进入鸭川町。町内门窗紧闭,街市冷清。除了极少数老弱留下,维新党人员早就不见踪影。
千叶知事带守备队赶来,路上磨磨蹭蹭,到了鸭川町一看乱匪已然逃跑,转眼怒气勃发,叫哇哇的下令将町内所有活人全部抓出来审问。
“所有跟维新党有关系的人一律处决。”
士兵们挺着带刺刀的步枪,如虎狼般踹开一扇扇房门。就当町内要沦为人间地狱,田中森- -制止了军队的有组织报复。
“为什么?”
“我是武田首相任命的‘戡乱总指挥",我说了算。单靠杀人没法消灭维新党。“千叶知事还想争辩,却被田中森- -以自己的权力硬生生压下来。
田中随后的操作更让同僚大为震惊,他竟宣布免除千叶县所有暴乱人员的罪行,以及今后两年的地租。
至于两年后,只要农民愿意交地租,就承认之前分田地的合法性。至于地租就按维新党定的两成算。
千叶知事为此暴怒不已,破口大骂道:“田中,你到底站那边?不但免除乱匪的罪行,还给他们免租减租?我看你才是最大的非国民。”
田中却一意孤行,直接给在东京的武田首相打报告。
“本次行动没能抓住周青峰,甚为遗憾。今后再想抓他必然更难。为长期考虑,必须解决维新党存在的根基。
农民之所以愿意加入维新党,无非是贪图钱财。维新党不过有一财团之力,它能给出的许诺和好处,日本政府必然能做到更好。
地租,土地,合作社,这些本来就应该是政府给农民提供的服务,没道理让反政府的乱匪来实施。”
报告洋洋洒洒几千字,大意就是破产的农民已没有油水可榨,不如放他们一条生路,免得他们走投无路纷纷加入维新党。
维新党搞的那套东西,政府完全可以认可,包括最要命的土改-- 坚决不能让反政府的中间商赚差价。
武田收到这份报告,头大不已。他是没办法才给田中森一放权, 就指望这老小子像条猎狗般抓人。没想到对方转身就丢来个烫手山芋。
土改,这是可以随便讨论的事吗?
日本土改直到原历史二战结束,是麦克阿瑟这个立天皇借助战胜国的威势才搞定。现在让武田来搞土改可真是要命。
上一篇:自带世界修改器的我是个反派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