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我要看到血流成河!(通吃) 第55章

作者:通吃

郭绍也是行动开始前才知道周家兄弟的真正目标。当他告诉李健鑫,后者嘴角一咧,骂道: "操,抓天皇?

给我一-分钟,让我想想。

你们抓天皇是想挟番王以令日本?

不得不说这事成功概率很高。武田信繁其实坐在火药桶上,他的国家治理能力很低。官僚和民众不过惯性服从而已。

天皇虽然只是个橡皮图章,但由他来宣布武田内阁下台是有合法性的,日本全国上下反对武田的势力绝对借坡下驴。

对了,你们肯定联络不少反武田’势力吧?不可能只有东京周边几个县的农户炮灰,政界商界军界,肯定要去联络的。

郭绍没说太具体,只一句话,“内务大臣松方正义站在我们这边。另外在日英资企业也被我们收买。”

李健鑫’嗷嗷的叫了声,满脸赤红,“内务大臣都被你们搞定?妥了,妥了,妥了,这事本来只有五成成功率,现在有七成。

这么爽的事,亏得你们能想啊!告诉周青峰,算我一份,我要干。这青史留名的机会,老子不能错过。”

多年后,李健鑫以中将军衔退役,转向学界发展,著有《东京事变'亲历记》,《改变日本的三天三夜》 ,《历史没有假如》 等多部历史著作。

在书中,李中将反复强调自己在东京事变’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是政变成功的重要人物。

正是有他的挺身而出且力挽狂澜,修正了柳川中佐的严重路线错误,让胜负难料的政变得以正常实施。

这些观点在学界引发剧烈争议,特别是日后担任日本军区司令的柳川中将更是怒火滔天--姓李的,你就是在放屁。

我当时是谨慎,谨慎知道吗?没你出来指手画脚,我也会听从人民的呼声,加入到正义的事业当中。

要不是郭绍郭总理把你从地下室放出来,东京事变哪有你的事?在新泻力挽狂澜的明明是我,跟你有个毛线关系。

78章动手

永野家的旧宅在江东区,宅院附近是江户川,一条宽度超过五百米的河流。

周青峰隐居于此,就是看中了河道里可以起降轻型水上飞机,方便他遇到麻烦时能快速逃跑。

李健鑫答应入伙后,郭绍就用水上飞机将他送往两百多公里外的新泻县上越町。柳川中佐的神奈川守备队足足五千人刚刚乘车抵达此地。

在降落前,李大校就看到了神奈川守备队在地面构建的临时兵营。占地三十多亩的营地内有停车场,停了至少五百部车辆。

看到那片密密麻麻整齐排列的车辆,见识过新中华快速部队的李大校都得喊一声有钱真好。

当前卡车技术还不够好,没办法在轮式车辆上装大口径火炮,但装机枪和无后坐力炮还是没问题的。

于是可以清楚看到地面的停车场上,几乎每-辆卡车都是带武装的,哪怕是用于运输的辎重车,都在车顶上架了挺勃朗宁'轻机枪。

专用的装甲卡车少不了装维克斯’重机枪,或者57毫米口径的无后坐力炮。除此之外,105毫米口径的拖曳式榴弹炮至少- -个营。

日军主力师团将105毫米口径看做重炮,却没有足够卡车来拖曳,只能用马匹搞畜力运输。神奈川守备队清一色的卡车运输,看不到一匹大牲口。

“区区守备队居然有一个重炮营,还是卡车拖曳。豪气,真太豪气了。日军师团碰到它都得小心,稍不留神一 定吃大亏。”

李健鑫大概下午两点降落,通报后进军营。近距离观看,确认这支步兵火力丝毫不弱于列强主力。

每个班都一挺'勃朗宁'轻机枪,两支伯格曼“冲锋枪,剩下八杆'李恩菲尔德’。这火力绝对能压着日军班级部队打。

日军步兵班唯一优势大概是装备了掷弹筒。可守备队排级会有-个迫击炮小队或者重机枪小队支援。

更糟的是守备队连级就有装甲卡车,虽说是薄皮大陷的改装货。但对手若是没有平射炮之类装备,面对它就犹如面对噩梦--打又打不过,逃还逃不掉。

“过分了,实在过分了。”

进了守备队指挥部,柳川中佐在内所有守备队中高级指挥官全在场。这些人要么像周青山-样改换身份来的中国军官,要么就是在中国有过受训经历的日本军官。

当李健鑫表面身份,指挥帐篷内众人顿时松口气,总算有高个子来扛责任- - -周家兄弟要搞政变,这确实不合规矩。

搞成现在这样完全是这兄弟俩能耐大。

没谁对柳川中佐的固执有多少抱怨。毕竟军人以服从为天职,若谁都动不动就独走,就别打仗了。

“地图在哪里?具体行动方案说说看。”李健鑫的军衔最高,足以指挥五千人的守备队。柳川中佐干脆充当副职。

周青山充当参谋长,解说政变计划计,“我们计划在入夜后更换军服,并派出四个中队控制上越周边交通要道。

重炮营夜里放空炮,给东京提个醒,告诉陆军省的老爷们,登陆开始了。

守备队来的路上留了不少部队在长野和高崎,夜里我们就出发杀个回马枪,突击上百公里。"

日本多山,大部分地方不利于车辆通行,很容易形成卡住交通的关隘。

东京所在的关东平原是本州岛最大的一块,高崎是东京北面最重要的隘口。日军一旦丢失此地, 后头基本无险可守。

“高崎有第一师团的第二步兵旅团驻守,八千多兵力。我们能攻就攻,攻不下来也能把东京的老爷们吓的半死。”

听了周青山的大概描述,李健鑫讶然问了声,“就这?几千人的军事行动如此疏漏?万-真拿不下高崎,怎么办?

不考虑分兵攻击高崎北面的前桥地区吗?你们守备队有绝对的机动性和火力优势,为什么不迂回?

不考虑北面仙台方向的日军第二师团?不考虑南面名古屋方向的日军第三师团?我带兵时,手下的参谋要是敢如此糊弄事,不是挨骂就是提前退役。

周青山等人全都哑火。

守备队的军官配置本就低,柳川中佐原本手下只有八百杂兵而已。兵力扩编后,军务局冈田中将也只补充些低级军官过来。

周青山是从大头兵干起,在军校读两年,出来顶多干个连长。可他现在手下上千人,有步炮装甲等多兵种,能力上真不称职。

“别废话了,把所有连级军官聚集起来统一思想, 宣布战场纪律和作战决心,再去给底下的大头兵做动员,免得他们心思浮动不听指挥。

五千人的守备队是旅级单位,至少得有十几个专业参谋,可你们啥都没有。

现在只能临时抱佛脚,我亲自来拟定作战计划。幸好你们电台普及到连,出了岔子也容易修正。”

李健鑫说这话时心里豪情万丈一-- 在日本搞政变捉拿天皇逼首相下台,这么大的事谋划的却如此草率。

如果我不来,这种注定要载入史册的事注定要以惨淡收场。国家要为此付出多大代价?这后果想想就令人痛心啊!

幸好我果断而及时的感到,敏锐的发现计划中的错漏,调整部署,挽救了这场政变,推动了日本的社会变革,极大促进中国对日本的控制。

以后历史书肯定要浓墨重彩的写上这一-笔。

相比豪情万丈的李健鑫,同样参与这场政变的柳川中将却有完全不同看法。

多年后,中将阁下写回忆录,用生动的文字描述了这段场景,“姓李的像个从地下室跳出来的臭老鼠,突然空降跑来横插一杆子。

他既不了解部队,也不了解敌人,对周青山阁下制定的作战计划妄加评议,卖弄其微不足道的能力,实属可恶。

当时我已经决定同意周青山阁下的建议,起兵对腐朽而反动的武田政权发动最后-击。行动计划确实粗陋,但只是有些细枝末节的小问题尚未解决。

我当时对姓李的毫无了解,但出于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以及对人民军队的信任,我向对方移交了指挥权。

但事实证明,这个自吹自擂的家伙不过是在原本的计划上做了点微不足道的小改动,并没起到太大作用。

很可惜,某些毫无节操的媒体在宣传东京事变'时缺乏辨别历史真相的能力,也没有严谨的学习态度,喜欢用夸张的言语强调李某人的作用。

为了对抗这种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一向低调的我必须站出来向民众准确传达真相。

‘东京事变中,神奈川守备队的建设和计划制定都是周青山阁下领导下由全队五千将士完成的,我在职责范围内完成了自己应尽的责任。”

有太多风云人物在1880年九月末的东京事变'中崭露头角,以至于影响了之后一个世纪的东亚乃至全球政治格局。

因为这段历史太重要,不知养活了后世多少历史学家。更有上百部电影电视剧以此为背景进行拍摄,小说游戏之类再创作数不胜数。

以为事关历史地位,不知道多少人为这段历史中的细节进行争吵,相互挖苦抹黑泼脏水。

身处这历史时刻的周青山倒无知无觉。李健鑫的到来解决了神奈川守备队的指挥难题,让他得以搭乘水上飞机,在天黑前一-刻返回神奈川。

按照计划,在新泻各地的维新党在当天下午开始肆无忌惮的进行破坏,首先切断有线通讯,然后攻击各地政府引发混乱。

无线电中各种假消息满天飞,渲染恐怖气氛。

被维新党控制的佐渡岛基地起飞了多架换新中华海军涂装的鱼雷机,在新泻多处出现,甚至对地扫射。

两艘暗中倒戈的巡逻驱逐舰大呼中国登陆舰队出现在新泻外海,随后表示自己被鱼雷击中。开始他们还说是被鱼雷机干掉的,后来又改口是被潜艇。

天黑没多久,神奈川守备队集体换装。

柳川中佐在兵营燃起电石灯,向五千将士动员,宣布要效忠天皇,诛灭国贼“大政奉还,引新中华'介入日本,将罪恶的武田内阁赶下台。

后世历史学家调查神奈川守备队,发现五千老兵全是些反贼,基本上通过政审被认为对武田内阁心怀怨恨者才会被送来。

日军残酷的训练导致退伍兵中恨国党数不胜数。柳川中佐表示要借助新中华的力量尊王讨好’,五千老兵毫不怀疑的相信且立马呼应。

轰轰烈烈的政变随即展开。

夜里七点半,神奈川守备队的重炮营对外放空包弹,隆隆炮声把上越町周边的居民吓到魂不附体,中国登陆舰队上岸的消息不胫而走。

入夜后八点四十分,一支侦查部队开车翻过山岭,突袭了五十公里外毫无防备的长野市。

市里公务人员顿时做鸟兽散,顺带在电报里告诉东京方面--中国军队进展神速,我方溃不成军,请尽快支援。

在东京的武田信繁看看电报,再看看地图,差点以为中国军队是插翅膀飞过来的-- -谁家登陆部队如此神速,-个小时前还在登陆,-个小时后杀出五十公里。

内阁紧急会议中,内务大臣松方正义表示:“这一定是潜伏的内应在制造混乱,中国军队肯定还在滩涂上,不可能这么快杀出来。现在调重兵前去围堵还来得及。”

陆军大臣则完全不同意,“东京两个师团不能动,应该调在名古屋的第三师团去堵滩涂。集合全师团的卡车进行运输,天亮前至少有一一个联队可以抵达战场。

这法子保守了点,也出乎周家兄弟俩的预料。但平日优柔寡断的武田信繁难得果断-会,拍板让距离更远的名古屋第三师团去堵滩头。

计划赶不上变化。

79章喷射战士

政变开始前,周青峰就挪地方了。他带了一票人马住进日本电波塔株式会社’,也就是东京塔。

当前的东京塔'高八十米,地点在港区,用于向全日本进行通讯广播。这里是整个东京的制高点,也是日本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象征地标。

后世网络调侃获取信息快是‘住在电信基站下,现在周青峰是真的住在通讯基站下。政变开始后,他收到第一个重要信息,“日本第三师团从名古屋调往新泻。

这跟预想的状况大大不符。

周家兄弟为了吓唬武田信繁,决定制造新中华'大规模登陆的假象,让神奈川守备队换装后出动小股部队先拿下距离登陆场五+公里外的长野市。

按道理,武田信繁应该急得肝火上升,立刻增兵去堵东京北面的平原关隘高崎。不知道他是被吓傻了还是头脑灵光回,居然按兵不动,去调两百公里外的第三师团。

如果真是新中华'大军登陆,等骡马化的第三师团从名古屋慢慢腾腾赶过来,东京绝对陷落,黄花菜都凉了。

可政变主力只有神奈川守备队的五千人,天亮前如果不逼着守卫东京的两个师团调兵,所有假象就将曝光。

当周青峰守在'东京塔的电报室外想着如何解决,- 连串电话打过来。

内务大臣松方正义亲自安抚"情况虽然有变,但请稍安勿躁,行动计划不变。”

劝业银行永野宗胜也急急表态,“名 古屋师团仓促间不可能有大动作,顶多-一个骑兵大队在天亮前赶到长野。不用怕它。”

英国使馆的帕丁森先生也不甘落后,"在日英资企业全力支持阁下此次行动,多家兵工厂在日夜赶工,弹药补给方面无需担心,尽管放手发起攻击。”

连远在京都的西园寺信辅都在电话电中鼓励,“听闻军事行动正顺利进行,在下倍感激动。些许麻烦无需懊恼,日本公卿皆知情况紧急,正尽全力相助。

好家伙,少年一口气接二三十个电话,全是来安抚他的。真是要钱给钱,要人给钱,要啥支持都有。大家就一句话-- 干下去,千万别怂。

原因么,少年近几个月欠太多钱了。

当你欠银行一-百万,银行催债时会扣你的车子,卖你的房子,限制你的消费,把你列入黑名单,称呼为‘老赖',你将被逼得上蹿下跳,寝食难安。

可若你欠银行一百亿,你是行长爷爷,行长是孙子,见面得跪下的那种。

银行得给你配壮硕保镖和绝色女秘,天天关心你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起居--千万别抑郁,千万别想不开。世界还那么美好,困难总会过去的。

什么限高’,黑名单,‘老赖',没有的事。

除了不让你出国逃跑,工作生活都可以正常进行一--银行甚至会主动帮你拉业务,方便你早日还款。总之,你得好好活着。

对于自己欠多少钱,周青峰都不太清楚,反正总数不会少于十亿日元。日资英资的银行想方设法把钱借给他,他转手就把钱全花出去。

舍得花钱,愿意背债,这太好了。

方便大家把公家的钱变成私人的钱,天底下还有比这更好的债主吗?

这样的债主有点小小的困难,大家是不是应该帮-把?总不能看着他身败名裂把债赖了吧?这绝对不行。

于是第三师团从名古屋到长野的两百公里路途从一开始就不顺。

武田信繁在东京下令,第三师团的黑川通轨中将立马将驰援上野的重任交给了师团下属第三骑兵大队头上。

第三骑兵大队由伊藤少佐指挥,全队八百人马,没有卡车,只有花大价钱从英国进口的战马,也是师团唯一快速机动力量。

伊藤少佐受命后拔刀动员,宣誓效忠天皇陛下,立刻整队出发,摸黑疾驰二十公里抵达申津....发 现横跨中津川的桥不知被什么人给炸了。

“"八嘎,这是谁干的?

伊藤少佐抓着手电到垮塌的桥墩前一看。 哗哗流水间是一-座断开的木桥, 炸开的泥土以及桥梁断面都非常新鲜。

黑夜无人,找不到罪魁祸首。可这就是半小时前炸的,绝对不会错。

“可恶!卑劣的非国民真是太多了,消息却灵通的很。国家危难之际,居然还有人来炸桥。”